高考历史 分阶段精讲复习 1.docx
《高考历史 分阶段精讲复习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 分阶段精讲复习 1.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分阶段精讲复习1
阶段三 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
课时1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考纲考点
魏晋至隋唐的政治制度
(1)南北朝时期:
①三省制;②九品中正制度。
(2)隋唐时期:
①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②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③科举制与监察制度。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素养解读
时空观念
隋唐三省六部制对秦汉魏晋南北朝中枢权力机构的传承与创新;先秦至隋唐科举制的演变,科举制是古代选官用人制度的成熟,且逐步走向制度化、公开化。
历史解释
魏晋时期是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制度具有多样化特点;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体现了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唐末藩镇割据成为五代十国割据局面的根源。
史料实证
运用图文史料及其他考古遗存,解读印证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影响。
唯物史观
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理解隋唐制度完善对国家统一、社会发展的影响。
考点一 魏晋至隋唐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机构的演变
(1)魏晋南北朝:
初步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但职掌和权力分配还未定型。
(2)隋唐:
三省六部制
①职责
②特点:
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
2.监察制度与选官制度
(1)监察制度
①概况:
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
②评价
(2)选官制度
①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a.含义:
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b.盛行:
魏晋南北朝。
c.弊端:
不注重才能,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出任高官。
②隋唐时期:
科举制
a.背景:
隋朝统一后,士族没落,依据门第选官的制度已不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
b.创立:
隋文帝时开始分科取士,隋炀帝时设进士科。
c.完善:
科举制度在唐代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
d.影响:
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官僚体制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大批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士族门阀制度
士族门阀制度,萌芽于东汉后期,形成、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朝后期开始衰落,随着隋唐科举制的推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门阀政治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特征。
士族门阀制度是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选官用人制度的主要依据。
其最大的特征是按门第高低、血缘选拔任用官吏,世袭传承。
考点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选修1)
1.历史背景
(3)个人因素:
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2.内容
(1)经济
①实行均田制
a.前提:
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
b.内容:
国家把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租,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c.影响:
无地少地的农民得到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
②实行三长制
a.原因:
宗主督护制存在很多弊端,激化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b.内容:
设邻、里、党三长,直属于州郡。
c.影响:
改变了隐瞒户籍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2)政治
①整顿吏治
a.内容:
制定俸禄制,任期考核制。
b.影响:
吏治得到改善;减轻了农民赋役负担,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②迁都洛阳
a.目的:
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b.概况:
493年,孝文帝以南伐为名,由平城迁至洛阳。
c.影响:
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3)社会习俗
①实行汉制:
凡属鲜卑族旧制一概都在废除之列,一律改行汉制。
②移风易俗:
改穿汉服、改用汉姓、改说汉语、提倡与汉族通婚。
3.评价
(1)经济:
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北方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的繁荣景象。
(2)民族关系:
加快了各族人民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
(3)政治:
有利于加速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为国家统一和社会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
[图解历史]三省六部制的运转
信息提取:
三省分工明确,又相互牵制,提高了办事效率。
同时,相权被分割,有利于加强皇权。
[微点拓展]藩镇割据的影响
(1)藩镇割据造成了唐代中央政府实际管辖地区的缩小,一定程度上威胁了唐朝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但延续了唐朝百余年的统治。
(2)唐末农民起义后,割据的藩镇空前增多,藩镇立即转入互相兼并的战争中,后演变为五代十国,成为唐代藩镇割据的延续。
(3)藩镇割据,相互征战,对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破坏,唐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受到一定影响,但藩镇注重自身工商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史家观点]科举制对社会阶层变动的影响
科举制冲破了九品中正制造成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封闭局面,使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也有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从政机会。
另一方面,使统治集团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和政治产生了相当的稳定作用。
——摘编自倪峻、姚立建
《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核心观点:
(1)打破了九品中正制形成的士族门阀垄断仕途的阶层固化局面,使出身贫寒的知识分子获得从政机会,改变社会地位。
(2)推动了社会阶层的变动,稳定了社会和政治局面,但占社会多数的劳动者仍改变不了原有的社会地位。
[构图解史]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图解历史]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及实质
探究1 魏晋至隋唐政治文明传承的特点及影响
『考题例证』
【典例1】(2018·课标全国Ⅱ,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答案 C
点评
本题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三省六部制的演变,意在考查考生获取材料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读的能力
审题
解题关键是理解题干材料信息,认识武则天改变中央机构的本质目的。
解题
题干材料反映了武则天时期,中书、门下两省名称发生变化并且宰相数量增加、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实质是分割宰相权力,强化皇权,这有利于加强君主对朝政的控制,故选C项。
两省宰相人数增加、更替频繁,会使得宰相权力被进一步分解,没有涉及职权扩大,A项错;低品级官员参与国家大政,没有直接提升官品,这一做法的目的并不是为官员提供晋升机会,B项错;宰相权力遭到削弱,参政议政的职能没有变化,D项错。
『史论链接』
角度1 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特点及评价
(1)特点
①相权三分,互相牵制,加强君权。
中书省拟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三省之间互相制衡,从而分散了宰相的权力,加强了君权。
②职权分明,分工合作,行政效率高。
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
三省之间既能互相牵制,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③节制君权,减少施政失误。
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
(2)评价
①三省六部制是一套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防止个人权力过分膨胀,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②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使封建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完善,为此后历代王朝沿用。
③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恶性发展或朝政腐败,权力失去制约和平衡,三省六部制也就失去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
角度2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规律性认识
(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
王朝建立初期,一般都要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王朝的后期,中央集权制受到破坏,对地方的控制也随之减弱。
(2)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
(3)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
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一条主要线路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沿袭为主,变革为辅。
(4)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
『即时体验』
1.(2019·山东淄博模拟)下图为唐朝三省六部示意图,图中政事堂为宰相的议事办公处。
政事堂的设置旨在( )
A.提高决策效率B.加强中央集权C.防止大臣专权D.分割宰相权力
解析 宰相集体办公,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故A项正确;示意图体现不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B项错误;政事堂是集体议政的地方,故C项错误;集体议政无从体现分割相权,故D项错误。
答案 A
2.(2019·辽宁大连模拟)唐在隋的基础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度,在礼部的下面又特设了“采风使”一职,主要的任务是到民间去采集民歌民谣,以观地方吏治与民风。
这反映了唐朝( )
A.礼部执掌官员监察B.政府关注民情民意
C.文化建设得到加强D.儒学地位更加突出
解析 据题干关键信息“观地方吏治与民风”,可知体现了政府关注民情,故选B项。
由礼部的“采风使”任务不能判断礼部监察职能,A项错误;文化建设内涵太大,C项错误;材料丝毫体现不了儒学,D项错误。
答案 B
探究2 汉至唐选官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影响
『考题例证』
【典例2】(2016·课标全国Ⅱ,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
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答案 D
点评
本题创设情境,从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角度,考查对古代科举制影响的理解,主要考查分析认识政治的影响。
审题
解答此题的题眼是对比以前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紧扣科举制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特点,分析判断。
解题
据题干及所学,与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通过考试的形式选拔人才,有利于推动社会读书风气的盛行,因此更有利于提升社会的文化水平,故D项正确。
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也能选拔优秀官吏,A项说法过于绝对;察举制更注重考察官员的品行,科举制在这方面并不具有优势,故B项错误;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并不排除世家子弟,故C项错误。
『史论链接』
角度1 辩证分析科举制的影响
积极
影响
社会整合功能
打破了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
推动儒
学发展
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
巩固国家统一
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推动世界文明
早在唐朝时,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消极
影响
重才
轻品
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才学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察,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官本位思想
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
禁锢
思想
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角度2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1)隋唐形成和完善了科举考试制度,改变了魏晋以来的以门第为标准的选官制度,基本奠定了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后世沿用,宋元进行了一定的改革,逐步完善,明清逐步走向僵化。
(2)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为真才实学;选拔方式由世袭、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人才选拔制度逐步趋向制度化,形式更加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等。
(3)古代选官制度的影响深远。
如科举的影响注意从政治拓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范围,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思想上巩固了儒学的独尊地位,统一了士人的思想;文化上,科举考试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推动了唐诗、宋词的繁荣等角度理解。
『即时体验』
1.(2019·山东济南调研)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
而唐代规定,士子可以自带一种叫“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压制。
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 )
A.选官不受身份限制B.宗法关系仍受重视
C.人才选拔渐趋开放D.官僚政治逐步形成
解析 据题干材料讲述从推荐和考试相结合到唐代可以凭“牒”考试,反映了政府放松了对士子门第和身份的限制,人才选拔渐趋开放,故选C项。
答案 C
2.(2019·山东聊城调研)唐玄宗时期规定,男15岁、女13岁,可以婚嫁,“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以进考第”。
这一规定( )
A.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B.加强了对官员的监察
C.扩大了唐朝的统治基础
D.强化了中央集权
解析 据题干材料“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以进考第”可知,唐政府对能够劝课农桑、保境安民的贤臣能吏予以行政嘉奖,这必然能够极大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故选A项。
答案 A
探究3 汉至唐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
『史论链接』
角度1 魏晋时期门阀政治的形成原因、特点及影响
原因
(1)历史根源:
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2)政治原因:
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
(3)政治保障:
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成为世家大族培植私家势力,维护政治特权的工具)
特点
(1)政治上:
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
(2)经济上:
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
(3)社会生活:
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4)文化上:
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评价
门阀政治虽在一定的时期内有利于统治的稳定,但这种制度具有很大消极因素。
(1)门阀士族长期把持朝廷要职,缩小了选官的范围,出现了“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的怪现象,降低了统治集团的素质;
(2)门阀士族争高官、抢要职,以致出现“因人设官”的现象,造成大量的冗员
角度2 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1)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
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
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
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的效率低下的弊端。
『史料实证』
史料一 (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
晚年又用中书。
(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
东晋则侍中始优。
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
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
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
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
——钱穆《国史大纲》
史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
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
“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
”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旧唐书·刘祎之传》
史料三 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
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
——(北宋)欧阳修等《新唐书》
三则史料展现了汉、唐中枢机构的演变。
解读关键是抓住史料中不同时期中央机构的设置以及官员的职责权力的变化理解。
(1)史料一主要说明了君权与相权之争推动了汉至魏晋、隋唐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2)史料二主要反映了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及中枢部门的职能。
史料三主要说明了唐代三省长官的地位和职能。
1.根据史料一,概括汉、魏晋、唐时期中枢机构的演变。
提示:
汉武帝设内朝以夺相权;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隋唐时期三省长官正式成为宰相。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
提示:
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被认为是违制的。
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唐世宰相,名尤不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唐代宰相名称不同,三省长官皆为宰相,共议国事,分散了宰相权力,与实际宰相地位不相符;皇权加强,削弱了相权。
『即时体验』
1.(2019·山东威海模拟)下表为唐前期官制表,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
太宗时
中书省(中书令)
门下省(侍中)
尚书省(左右仆射)
高宗时
西台(右相)
东台(左相)
中台(左右匡政)
玄宗开元初年
紫微省(紫微令)
黄门省(黄门监)
尚书省(左右丞相)
A.三省制只存在于唐太宗时期
B.中书省、尚书省长官方为宰相
C.行政权力逐渐向尚书省集中
D.中枢权力体制整体相对稳定
解析 根据材料紫微省和西台是中书省的别称,材料东台和黄门是门下的别称,中台是尚书的别称,都是三省六部制,从太宗到高宗、玄宗三省的职权、人数设置并未发生较大改变,整体相对稳定,故选D项。
答案 D
2.(2019·山东泰安调研)唐朝时,御史台下辖台院、殿院、察院,三院御史共司监察而又有所分工,各有侧重。
御史纠弹又必须经过尚书省的审查,这样就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监察体系,这最能体现唐朝( )
A.中央权力机构实行分权制衡的机制
B.御史台和尚书省均是国家权力中心
C.互相制约的监察体系有利于加强皇权
D.严密的监察体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 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监察是指对官员的监察,目的是加强皇权,故选C项。
答案 C
[命题素材]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评价
首先,科举制打破了以往世家大族垄断选官的局面,使各阶层人士能更广泛地参与到国家政权中,从而稳固了政权的统一。
其次,科举制度以才取士,能够选拔出比较优秀的人才加入政权。
再次,科举考试有固定的考试内容,促使士子必须娴习辞赋,熟谙儒家经典,无形中加强了思想统一。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本段评论性材料,从历史解释角度分析了中国古代科举制的特点及影响。
材料认为唐代科举制巩固了政治统治,提高了官员素质,加强了思想统一。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的形成原因及历史影响。
解析 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政治统治的需要、前代选官制度的弊端、阶级关系的变化及经济的发展加以概括。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政治统治巩固、官员素质及思想统一等角度分析。
答案 形成原因:
巩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需要;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封建经济的发展;士族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崛起等。
历史影响:
扩大了统治基础;巩固了政权的统一;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思想统一等。
『真题体验』
1.(2018·江苏单科,3)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
“有事皆由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
”由此可见,尚书省( )
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解析 由中央及地方在“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由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可知,此时的尚书省已成为全国行政枢纽,所以D项正确。
答案 D
2.(2017·江苏单科,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
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
这表明( )
A.三省六部制基本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解析 中级官员地位上升,尚书省权力下降,说明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C项正确;三省六部一直存在,并没有废除,A项错误;“政府的行政效率”在材料中未体现,B项错误;门下省负责审核,D项错误。
答案 C
『经典模拟』
1.(2018·江西赣州期末)唐开元以后,原本由尚书都省会议裁决的政务,逐渐转移到政事堂裁决,甚至出现了姚崇以中书令的身份谍报汴州刺史倪若水进行灭蝗之事。
这反映了( )
A.三省六部制度已遭破坏
B.中枢权力运行机制发生变化
C.唐朝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D.唐玄宗重视三省的分权制衡
解析 政事堂的出现,是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发展演变,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尚书都省会议裁决的政务,逐渐转移到政事堂裁决”,权力的转移说明中枢运行机制发生变化,故B项正确;政事堂共同议事,使皇权成为中央决策的一部分,受到相权的约束牵制,故C项错误;政事堂共同议事提高了决策的协调性,故D项错误。
答案 B
2.(2019·湖南郴州模拟)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
这表明( )
A.中书省和门下省秉公执法
B.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C.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D.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解析 据题干材料的表述可知,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封拜官职,装置诏敕的封袋、用笔的颜色都不敢用惯用常例,说明了三省制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故选C项。
答案 C
3.(2018·山东济宁期末)西汉末年,郡域与郡界的变动大多与自然地理环境关系不大,这一局面长期延续,直到隋唐时期才予以改变。
这说明隋唐时期( )
A.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得以解决
B.地方行政管理效率提升
C.中央政权注重地方经济发展
D.经济重心有南移的趋势
解析 据题干及所学,可知汉代的主要矛盾在政治方面,即中央专制皇权和地方诸侯王分权的对立,西汉尽一代之力来分化瓦解东部地区诸侯王国林立的局面,夺取王国支郡为汉郡,并以蚕食方式不断扩大这些汉郡的领域,就引起郡域和郡界的不断变动,因此西汉末年的郡大多与自然环境关系不大。
隋唐帝国刻意追求行政区划与自然区划相适应,说明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基本上得到了妥善的处理,社会主要矛盾已偏向经济方面,故选C项。
答案 C
4.(2019·山东临沂模拟)《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三年》:
“故事:
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
”这种做法( )
A.使中书省地位超越尚书省
B.有利于防范宰相的擅权
C.明确划分了三省的职能
D.说明监察机构日益完善
解析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凡军国大事,有多人裁决,可以看出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故选B。
答案 B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4·上海单科,7)古代有一位汉族士大夫教他十七岁的儿子学习鲜卑语、弹琵琶。
儿子通晓这些技能之后,以此侍奉达官贵人,深得他们宠爱。
这一情形最有可能发生在( )
A.秦朝B.西汉C.唐朝D.北齐
解析 鲜卑语在东晋十六国至北朝时期被广泛地入主中原的鲜卑族作为本民族语言使用,作为当时统治者所使用的语言,鲜卑语一度在中国北方成为仅次于汉语的声望语言,秦朝、西汉和唐朝时期汉族接触不到鲜卑语,故A、B、C项错误;北齐属于南北朝时期,故D项正确。
答案 D
2.(2018·山东泰安模拟)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
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
A.众人集体生产B.田庄规模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