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导论复习提纲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451664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1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国际教育导论复习提纲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汉语国际教育导论复习提纲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汉语国际教育导论复习提纲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汉语国际教育导论复习提纲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汉语国际教育导论复习提纲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国际教育导论复习提纲DOC.docx

《汉语国际教育导论复习提纲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国际教育导论复习提纲DOC.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语国际教育导论复习提纲DOC.docx

汉语国际教育导论复习提纲DOC

汉语国际教育导论复习提纲

(一)基本概念及类型

0.基本信息:

(1)联合国工作语言:

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汉语,阿拉伯语

(2)国家汉办和孔子学院:

国家汉办:

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为世界各国提供汉语言文化的教学资源和服务,最大限度的满足海外汉语学习者的需求,为携手发展多元文化、共同建设和谐社会作贡献。

孔子学院:

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总部设在北京,总干事为许琳女士。

境外大学与国内高校合建孔子学院,境外中小学与国内高校合建孔子课堂。

截至2015年,全球已有500多所孔子学院和1000多所孔子课堂,遍及134个国家。

孔子学院的业务范围有:

①开展汉语教学,②培训汉语教师、提供汉语教学资源,③开展汉语考试和汉语教师资格认证,④提供中国教育、文化等信息咨询,⑤开展中外语言文化交流活动等。

(3)对外汉语教学历程:

①初创阶段(1950=1961)

1951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开课

1952首次向海外(保加利亚)派遣双语教师

②巩固和发展阶段(1962-1966)

标志:

1962:

北京外国语学院成立“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1964改名为“北京语言学院”。

③恢复阶段(20c70s初-70s后)

④蓬勃发展阶段(20c70s后-21c初)

对外汉语作为一门学科提出并得到确认

⑤跨越式发展阶段(2004年后)

2005“世界汉语教学大会”为标志,“请进来”“走出去”

汉语国际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主要是“三教”问题,包括教师问题、教材问题和教法问题,最核心的问题是教师问题。

1.二语习得

(1)概念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是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母语和外语:

通常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的。

母语是本国、本民族的语言。

(母语有时候也指第一语言。

)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本族语和非本族语:

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民族的界限来区分。

本族语是本民族的语言。

非本族语是本民族以外的语言。

(外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目的语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2)习得与学习的区别与联系……………见第9题

2.心理学

记忆按保持的状态和时间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是指感知后信息保持极短时间的记忆,通常以毫秒计。

一张张静止画面看成连续电影。

短时记忆:

又称操作记忆,是对信息进行操作的系统。

感觉记忆的信息受到特别的注意或进行模式识别后,就进入短时记忆系统临时储存。

感觉信息在短时记忆中进行加工操作,以完成某项任务。

(记电话号码)

长时记忆:

在头脑中长时间保持的记忆,从保持一分钟以上直至终生。

3.传播学的五个要素:

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方式,传播对象,传播效果(5W模式)

4.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学术汉语(专业汉语):

医学汉语,科技汉语,社科汉语,人文汉语

分类

职业汉语(专门汉语):

导游汉语,文秘汉语,外贸汉语,购物汉语,服务汉语

①学习目的集中,具体,明确课程设计之前一定要做“需求分析”

(1)专门用途汉语特点专用词汇(胃溃疡,函数)

②学习内容有特殊性和专门性固定表达方式(一加一等于二,欢迎光临)

文体领域(说明,谈判)

专门知识(海关报关,人体器官)

①知识结构:

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

对教师的要求②教学准备:

进行针对性的需求分析

③教学法:

熟悉交际法,任务法教学

(2)国际汉语教学的多元化类型、特点及相应的教学策略

●来华汉语教学vs海外汉语教学

来华:

汉语言专业教育:

专门为外国学位生开设的专业,前期——第二语言教学,后期——专业教育;

长期语言生教学:

特点:

①学习者多为国外大学在校生,目的明确。

②学习者水平参差不齐,分班较细。

③听、说、读、写分技能设课,选修课多。

④每周20课时左右,学习时间较充分。

⑤不同国籍学生混合编班。

短期汉语文化教学:

特点:

①学习者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课程不面面俱到。

(如:

听说能力、旅游汉语、强化正音……)

②组团类型分为学习者同质与学习目标同质两种。

(如:

同一大学学生、文化之旅主题)

③教学内容侧重话题、技能等,单元感强,不以语言要素为主。

④通常是语言学习和文化体验相结合,较为轻松。

汉语速成/强化教学

特点:

高强度、大数量、多操练

教学管理:

选拔教学对象,沉浸式教学,高强度运转,淘汰激励机制

海外汉语教师要求:

语言定位懂对方语言,又能多创造汉语环境

对象感适应不同层次学习者的特点

趣味性呵护学生学汉语的兴趣与信心

独立性没有教师配合、没有教材支撑

效率意识如何利用好有限的学习时间

组织能力完成好课外延伸任务

●华语教学

华族学习者

非华族学习者

语言环境

有一定的家庭语言环境

没有家庭语言环境

文化认同

香蕉人或芒果人

认同感不强

学习目的

家长强制,文化认同,工具性

工具性,兴趣

学习优势

语感好,听力好,进步快

听说读写同步

学习障碍

听说读写不均衡,方言干扰

语感难培养,进步慢

对海外华文教师的要求:

区分教学对象了解华人背景学生的特点

慎待对方身份华侨与华人、祖国与祖籍国

熟悉语言政策明晓华语在对方国的地位

明确教学目标口语提高、读写基础、文化认同

研究当地华语找到切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

保护学习兴趣华族学生更容易厌学华文

●少儿学习者vs成人学习者

少儿

成人

发音器官

口腔肌肉可塑性强

口腔肌肉已定型

记忆力

机械直观记忆能力强

情景记忆能力强

思维习惯

形象思维,模仿力强

抽象思维,理解力强

注意力

无意注意,自控力弱

有意注意,自控力强

学习动机

动机模糊,被动

动机明确,主动

学习心理

情感处于开放状态

情感焦虑(交流恐惧,考试焦虑,消极评价恐惧)

少儿教学:

表演、模仿、背诵、唱歌、竞赛、鼓励

成人教学

归纳、联想、语境、规则、实用、合作、安全感

对少儿汉语教师的要求

性格活泼、开朗、耐心

才艺唱、跳、画

专业知识懂得儿童心理、兴趣

课堂管理组织与掌控力强

教育理念担负学生全面发展的责任

5.语言标准

语言能力量表:

又称语言能力标准,是对语言使用者运用某种语言能力的一系列描述。

作用:

①用来描述学生语言学习目标

②作为考试级别或定级尺度

③用来评定不同人员的语言水平

【从不同的语言能力量表中可以看出不同的理念:

①定位:

为什么要学外语(符号,工具,文化,素质)

②外语学习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③如何判断外语水平:

(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交际能力,跨文化能力,综合素质)】

名称:

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

①学习外语时间较晚

美国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②美国人学习外语的动力不足

制订背景③词汇语法教学为主(语言交际能力培养不足)

近年对国民外语教学的重视①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机遇与挑战

②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重镇

内容:

3假设5c目标7个课程基本内容3个教学进程样本34个学习方案

美国的5c标准①关于语言和文化的假设:

凡掌握一种以上语言和文化的人都一定程度上

具备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能力,理解能力,

洞察力等

制定依据②关于语言和文化学习者的假设:

所有的学生在语言和文化学习中通过不

同的渠道和进度都能获得成功

③关于语言和文化教育的假设:

语言和文化教育是学校核心课程的一部分

,重在培养和提高基本的交际能力和较高

层次上的思维能力

5c目标:

Communication(沟通)Cultures(文化)Connections(贯连)

Comparisons(比较)Communities(社区)

沟通---三种模式:

理解性交际阶段,互动性交际阶段,表达演示交际阶段

《标准》的课程基本内容包括7个方面:

●语言系统(LanguageSystem)

语言系统包括语法规则、词汇、发音、书写等

语言系统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要为意义服务

还包括社会语言学知识:

语言风格、非言语交际形式等

●交际策略(CommunicativeStrategies)

①迂回表达②根据语境推导语义③有效地理解、解释和表达手势语

④要求或给予澄清而不怕犯错误⑤提出和核对假设

⑥在交际过程中保持健康的幽默感、耐心和毅力

●文化内容(CultureContent)

理解该语言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

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习俗,当今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重要意义的文艺作品,人们对于文化的态度和对于事物轻重缓急的考虑;学会使用工具书或其他技术手段去查找所需的文化知识;学会必要的交际策略去识别重要的文化特征和概念;把以上特征和概念恰当地应用到日常的交际活动中去。

●学习策略(LearningStrategies)

如何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如何通过预习、略读和浏览大意事先安排学习计划;如何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如何在遇到疑问时要求别人澄清或给予解释;如何根据课文进行推理。

●其他学科的内容(ContentFromOtherSubjects)

有机会使用新获得的语言技能;增加语言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严谨的思考能力(CriticalThinkingSkills)

识别鉴别能力(如社会需求、问题关键);分析归纳;通过资料获取知识的能力及应用能力;

个人观点概括能力;反思与评价能力。

●技术运用(Technology)

利用技术手段找到语言交流伙伴,进行课外延伸学习

历史比较语言学主要观点:

各种语言在历史上是具有亲缘关系的

代表人物:

威廉·琼斯施莱谢尔

布龙菲尔德《语言论》语言是有系统,有秩序的

语言系统分解成极其有限的基本单位

结构主义语言学…代表人物音位---语素---词---句法

直接成分分析法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共时研究----历时研究

语言---言语

语言是一个结构完整的系统

能指---所指(任意性)

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一个句子首先以主题方式形成于心理层次

即“深层结构”;当句子以语音形式表达

出来,就形成一种物理信号,进入语言表

达层次,即“表层结构”;这两个结构联

主要观点结的方式就是“语法转换”

转换生成语言学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的基础是一套人类特有的内化了的认知系统

它使人具备一种潜在的人类语言,使人在特定的语

言环境中能获得某种特定的语言

语言行为/表现/应用:

语言能力的实际运用,即人们说出来的话

语。

语言能力构成了语言行为的基础

代表人物:

乔姆斯基《句法结构》理论核心:

转换生成语法

主要观点:

强调交际能力

海姆斯:

形式上的可能性:

遣词造句的准确性或可接受性

心理上的可行性:

即生成的语言能否在心理上为听者

功能主义语言学或读者所接受,不会造成理解困难

语境上的得体性:

在交际中使用的语言要符合语境要

代表人物求,风格应与话题一致,符合听者

或读者特点,适合交际的场合

交际中的实现性:

指有些句子语法正确且可以被理解

但不一定地道,出现概率极低

卡内尔和斯维恩:

交际能力模式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

语篇能力策略能力

认知语言学主要观点:

①以我们对世界的经验以及我们感知这个世界并将其概念化的方法

策略进行语言研究

②认知能力不是天赋的

③语义是人类认知世界的结果,但不一定完全客观

④范畴化理论:

人类对客观现实存在的千差万别的事物加以概括并

将之概念化

下意识地获得语言

有意识地获得语言

头脑中的语言知识是不清晰的

头脑中的语言知识是清晰的

规则教学不能帮助习得

规则教学可以帮助学习

习得与学习的比较

习得

学习

目的

本能需要,不知不觉(潜意识)

目的明确,有意识地(主观自觉或外部因素)

环境

目的语社会环境

课堂环境(不一定有社会环境)

注意力

语言的内容和信息的表达

有意识注重语言的形式

方法

在自然交际中获得

教师指导,针对性训练

效率

费时间,效果好

相对时间少,效果不确定

习得与学习的联系:

①习得与学习是获得语言的两种途径

②儿童或成人获得语言的过程都包括这两种途径

③在获得语言的过程中,这两种途径相互交叉、相辅相成

④语言学习的不同阶段两种途径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2)迁移(对比分析假说主要概念)

迁移:

心理学概念,指在学习过程中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态度等对学习新知识,技能的影响

正迁移:

起积极,促进的影响

负迁移:

也叫干扰,起阻碍作用的影响

(3)中介语及其产生原因(中介语假说)

中介语:

提出者:

塞林克

定义: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

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其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

的语言系统

特点:

①是学习者穿早的一种介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特的语言系统

②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动态语言系统

③中介语有对也有错,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④中介语的偏误有反复性,已经纠正的错误可能重犯

⑤中介语的偏误有顽固性,存在化石化现象

(4)第二语言学习的“五个假说”(语言监控模式的“五个假说”)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输入假说:

理论与启示》提出。

习得与学习假说:

①习得是首要的,学习是辅助的②通过学习获得的语言无法成为目的语习得的基础也不能用来表达思想③交际能力的获得只能靠习得

自然顺序假说:

第二语言语法结构的习得有一个可以预测的顺序

不同的学习者在习得顺序上有相似性,不受学习者母语和年龄影响,称为自然顺序

监控假说:

人的头脑中有两个独立的语言系统:

潜意识系统:

在交际中决定语言流利表达的习得系统

有意识系统:

不能是表达更流利,只具有监控器作用

监控器:

对输出的言语形式进行检查,修正和控制

监控器起作用的条件:

要有足够的时间

要注重语法形式而不是说话内容

说话人必须懂得语法规则

强调习得是主要的,学习是辅助性的,语言教学的重心应是交际,而不是规则的学习。

输入假说:

习得的前提是理解,因此,语言习得要通过可理解的输入

输入的语言信息既不要过难,也不要过易(i+1输入模式——略高于学习者目前的语言水平)

强调听力活动对语言学习最为重要,语言习得通过听力来实现

沉默期:

语言学习者要在接触目的语一段时间后才输出

情感过滤假说:

输入≠吸收输入>吸收

人的情感因素对输入的信息起到了过滤作用

如学习动机,对所学语言的态度,自信心,焦虑程度

(5)场独立与场依存

场独立:

易从整体中发现个别。

能从一定语境中把语言项目分离出来,更适合正式课堂学习

场依存:

易于感知事物整体,长于在自然语言环境中习得语言

(6)内在大纲与习得顺序假说

提出:

英国应用语言学家科德(Corder)于1967年在《学习者言语错误的重要意义》中提出。

核心观点:

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有其自己的内在大纲,学习者的种种偏误正是这种内在大纲的反映。

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

①第二语言习得有自身的发展轨迹;

②教师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控制教学过程,无法控制学习者对输入的语言的内化过程;

③教师的教学安排要尽量与学习者的习得规律和顺序一致

该假说对第二语言研究的影响:

儿童习得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的语素习得顺的实验(杜雷和波特)

不同母语背景的儿童和成人习得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的语素习得顺序的实验(克拉申等)

外国留学生22类现代汉语句式的习得顺序研究(1998施家炜)

(7)化石化:

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学生产生顽固性偏误的现象。

其中,语音错误最容易“化石化”,中介语产生的偏误容易“化石化”。

10.文化与跨文化

(1)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

①尊重不同的文化(最基本)

②理解与适应目的语文化

③求同存异对待文化冲突

④外为我用,发展本国文化

⑤从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出发,选择文化依附。

(2)文化适应的四个阶段(U型模式):

蜜月阶段适应阶段

挫折阶段调整阶段

11.教学

(1)国际汉语教学的教学目标

掌握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

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动力,发展智力,培养汉语的学习能力和自学能力。

掌握汉语的文化因素,熟悉基本的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提高个人素质和文化素养。

(2)四个教学环节:

总体设计、课堂教学、教材编选、语言测试

(3)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

感知阶段,理解阶段,巩固阶段,运用阶段。

(4)传统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的主要模式

传统教学法:

以结构为主的教学步骤

①组织教学:

互致问候,感兴趣的小话题,学生出席情况,口头报告(口语课),宣布教学内容

②复习检查:

检查作业,复习上次重点(巩固率80%),检查预习

③讲练新内容:

展示新内容(生词、语法、课文)学生操练(机械性操练)

④巩固新内容:

有意义的练习,运用练习;

⑤归纳总结:

语法点小结,本课小结

⑥布置作业:

书面与口头,复习与预习

以任务为主的教学步骤

任务前:

介绍任务的话题和目标,语言准备活动和任务准备

任务中:

小组实施任务并准备报告,报告任务结果

任务后:

语言聚焦:

意义—形式无意—有意,归纳和总结重点语言项目

(5)语言测试的类型

语言测试的类型:

成绩测试,水平测试,学能测试,诊断测试,安置性测试

①成绩测试(AchievementTests)也称学业成就测试、课程测试

目的:

检查学习者在某一教学阶段是否掌握了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在学习目标实现方面的成功度有多高。

特点:

教什么测什么(回顾性测试)如:

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毕业考试

一般为非标准化测试。

由任课教师根据需要自行设计、命题、施测和评分。

②水平测试(ProficiencyTests)也称能力测试、熟巧程度测试。

特点:

考查应试者现有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如:

HSKTOEFLIELTS

一般为标准化考试:

以现代教育测量学的理论为依据,按照系统的科学程序对考试的全过程(设计、命题、施测、评分、分析)实行标准化处理,对误差进行严格控制。

一般由权威机构和专业队伍研制。

③学能测试(AptitudeTests)也称潜能测试、能力倾向测试、性向测试

特点:

了解应试者学习目的语的潜力

学习潜能包括:

语音的编码、解码能力,语法敏感性、语言的强记能力、综合归纳能力。

有影响的语言学能测验有三种,卡罗尔和萨彭于1959年编制的《现代语言学能考试》、1967年编制的《初级现代语言学能考试》、平勒斯于1966年编制的《语言学能考试》。

④诊断测试(DiagnosticTests)

特点:

为了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调整而进行的非正式、命题评分灵活的测试、主要不用作对学生水平的评价如:

小考、小测验

“尽管诊断性测试的术语被广泛使用,但几乎没有什么测试是只被作为诊断性测试而构建的。

”(Heaton,2000)成绩测试和水平测试都常被用来做诊断性测试。

⑤安置性测试(PlacementTests)也称分班测试、分级测试

目的:

为妥善将学习者安置在合适的学习集体

特点:

有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级别标准

如:

山大国际教育学院的分班考试阿斯顿英语学校的入班测试

⑥其他测试类型:

常模参照性测试(排队)——标准参照性测试(分等)

纸笔考试——口试

网络化考试——计算机自适应性考试

(6)语言测试的评判标准

①效度:

也叫有效度,是指测试题目是否达到测试目的。

(怪题偏题、常识性问题、作文题目只有一个词)

②信度:

也叫可靠度,指同一个卷面和难易程度相同的试题用于水平基本相同的测试对象,测试结果是否基本相同。

③难度:

试题的难易程度,由答对率或平均分得出。

④区分度:

指试卷能不能客观地鉴别测试对象的水平差异。

(二)观点的理解与对比

1.5c标准:

①注重交流②注重主题教学③注重文化④很全面,很细致,可操作性强

2.《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

(简称CEF或CEFR)。

1996年发布草案,2001年定稿。

《框架》的制定目的:

保护欧洲境内的多元语言与文化遗产

促进欧洲一体化,促进人员之间相互理解与沟通。

《框架》主要内容:

语言能力描述

语言交际活动

语言交际策略

等级:

欧洲语言能力等级共同量表,共分六个等级,

起步级(A1)、初阶级(A2)

入门级(B1)、良好级(B2)

熟练级(C1)、优秀级(C2)

自我评估:

《共同框架》认为自我评估与自我反思是成功学习语言的本质特征。

自我评估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元认知知识和他们的学习策略,进而增强承担学习的责任。

3.少儿学习者和成人学习者的对比

少儿

成人

发音器官

口腔肌肉可塑性强

口腔肌肉已定型

记忆力

机械直观记忆能力强

情景记忆能力强

思维习惯

形象思维,模仿力强

抽象思维,理解力强

注意力

无意注意,自控力弱

有意注意,自控力强

学习动机

动机模糊,被动

动机明确,主动

学习心理

情感处于开放状态

情感焦虑(交流恐惧,考试焦虑,消极评价恐惧)

《ProgramStandardforthePreparationofforeignLanguageTeachers》

发布:

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

日期:

2002

目的:

针对美国外语教师的之前教育,描述了教师在知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态度倾向等方面所应达到的专业水准,为高等院校培养外语教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和认证标准。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对高等院校师资培养提出了八项要求,指出外语学院和教育学院共同承担培养外语教师的职责;

第二部分:

详细叙述了六条标准并提供相应的解释说明。

(三)对学科的独立性思考

1.对本学科的认识:

是一门应用学科和交叉学科,其产生动力是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背景,研究对象是第二语言的学习与跨文化传播,研究方法是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以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传播学为学科理论基础。

学科归属:

应用语言学:

观点一:

应用语言学——一般应用语言学——语言教学——第二语言教学

教育学:

观点二:

语言教育学——第二语言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国际汉语教学

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

研究内容

指导方向

语言学

语言本体研究

教什么,为什么

心理学

认知机制

如何学

教育学

教学理论与方法

怎么教

文化学

中国文化,国情,跨文化交际

承载什么

传播学

传播规律与途径

什么理念

2.对孔子学院的认识:

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

3.对国际汉语教师能力和素质的认识:

标准1汉语教学基础

标准2汉语教学方法

标准3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

标准4了解自己国家与民族的主流文化

了解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主流文化

掌握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手段

文化功底与跨文化能力了解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及处理方式

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理

具备跨文化交际技能

标准5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四)教学技能与教师素质

1.词汇教学法:

讲解法:

讲解词义(必要时)

•直观法(动作、实物、图片、教具、图示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