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万吨白玉菇工厂化栽培和生态观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447607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5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万吨白玉菇工厂化栽培和生态观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产万吨白玉菇工厂化栽培和生态观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产万吨白玉菇工厂化栽培和生态观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产万吨白玉菇工厂化栽培和生态观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产万吨白玉菇工厂化栽培和生态观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产万吨白玉菇工厂化栽培和生态观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产万吨白玉菇工厂化栽培和生态观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万吨白玉菇工厂化栽培和生态观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产万吨白玉菇工厂化栽培和生态观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产万吨白玉菇工厂化栽培和生态观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部分总论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年产万吨白玉菇工厂化栽培和生态观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二、项目实施单位:

江西赣州兴万家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黄振珊

三、建立地点及用地面积:

项目实施地点为章贡区沙石镇火燃村,用地约190亩,其中白玉菇工厂化栽培用地100亩,生态观光农业综合开发用地90亩。

四、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五、项目建设期限:

二年半,即从2012年5月至2014年11月。

其中年产万吨白玉菇工厂化栽培项目建设期为一年半,即从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

生态观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期为二年半,即从2012年5月至2014年11月。

六、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一)白玉菇工厂化栽培

1、购买土地100亩;2、新建标准化养菌出菇车间24350㎡;2、新建原料仓库、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包装车间11500㎡;3、购置制冷设备、拌料装瓶自动生产线、全自动灭菌设备、全自动接种机、搔菌挖瓶设备等385台(套);4、新建办公、实验检测、生活用房4300㎡;5、相配套的水、电、路、绿化等。

(二)生态观光农业综合开发:

1、购买土地90亩;2、有机特色蔬菜种植;3、南方菇文化展览馆;4、特色作物展示园;5、乡村生活体验风情园;6、现代特色农业人才培训基地。

七、项目投资规模:

总投资为1.2亿元人民币,其中年产万吨白玉菇工厂化栽培投资8898.57万元,包括固定资产投资7356.09万元,流动资金1542.48万元。

生态观光农业综合开发3101.43万元,包括固定资产2548.19万元,流动资金553.24万元。

八、资金来源:

企业自筹

九、经济效益:

项目总收入1.233亿元,利润总额3103.90万元,上交税金1097.33万元。

其中年产万吨白玉菇工厂化栽培项目可年产鲜菇1.0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113亿元,获利2733.76万元,纳税911.25万元。

生态观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实现营业收入1200万元,获利370.14万元,纳税186.08万元。

十、环境影响:

无任何污染,对环境无影响。

第二章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江西赣州兴万家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所有制形式为私营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成立于2006年11月,并依法注册,注册资本金为500万元人民币,黄振珊任董事长。

江西赣州兴万家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及农产品贸易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公司于2007年新建迁址至章贡区沙石镇火燃村,占地30余亩。

2008年5月第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并注册了“菇蔬城”牌商标,同年10月被列为江西省农业标准示范区;2009年3月被评为江西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同年6月公司生产的金针菇和香菇被国家农业部授予无公害农产品。

2010年公司进行第二期工程建设,2011年春建成投产,使公司的养菌出菇房达到100多间,年生产规模达到500袋。

2011年公司总资产104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543万元。

当年已生产各种食用菌菌袋420万袋,年生产鲜菇1470吨,实现产值1823万元,利润417万元。

公司现有一批懂管理、善经营和有技术专长的复合型人才,有固定职工10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人。

公司坚守“求真、务实、创新”的理念和本着“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的处事原则,再接再厉,不断扩大自建生产基地规模,深化产业化经营,提升带动能力建设,全身心投入到振兴中央苏区建设中。

第三章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012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农业部《关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的意见》;

3、农业部与国家旅游局联合开展“全国观光乡村游”合作框架协议;

4、《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5、《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6、《章贡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7、《2006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

8、《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

9、国家、省、市有关规定;

10、项目单位相关经营资料;

1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12、其他有关文件、标准及意向证明文件。

第四章综合评价

一、项目的社会效益显著。

该项目的建设填补了章贡区乃至江西省的空白,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农民发展食用菌生产和赣州市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使传统农业增长方式得到改变,加快农民致富的步伐,对提高周边农民的生活质量有着实在的现实意义,同时对提高章贡区的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大有帮助,为总个赣州地区的现代农业起到较好的示范推动作用。

项目一是符合国家农业开发的要求,受国家政策鼓励;二是带动当地农民参与生产和安置部分农村剩余劳力就业,给农民带来实惠;三是使赣州市全体市民的“菜蓝子”和娱乐休闲更加丰富多彩;四是给传统农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因此,本项目对社会的贡献度较大,社会效益明显,对章贡区的农业发展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事。

二、项目的抗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强,是农业项目中的“精品”项目。

食用菌白玉菇的生产全程都在室内完成,不受自然环境的任何影响。

工厂化生产的产品可以做到周年生产,产品周年均衡上市,受市场影响较小。

农业与旅游的结合,拓展了农业发展和新空间。

从项目财务分析来看,相对房地产、矿业、金融等暴利行业来讲,回报率偏低,回收期稍长,但与农业项目相比,还是农业项目中的“精品”。

三、本项目中的白玉菇工厂化栽培和生态观光农业综合开发在所有的农业项目中,固定资产投资较大,投资报酬率相对较低。

加之,微生物生产技术和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服务水平要求较高,生产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风险。

故需要得到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有关优惠政策扶持。

 

第二部分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第一章项目建设背景

“十二五”期间,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居民的“菜蓝子”更是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

《中共中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今后,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是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在保证粮食生产稳定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推进农副产品深加工进程,实现农业现代化,确保增加农民收入。

项目所在地——赣州市章贡区,位于江西省赣州中部,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目前,蔬菜和旅游仍是章贡区的传统产业,根据《章贡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时间,章贡区将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手段,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品牌农业和创汇农业。

实施优势发展战略,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及产品深加工,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和生态观光农业,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

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的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

随着人们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我。

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现代社会,人们渴望能从优美的环境中放松、休闲。

于是,回归田野、自然的观光农业就成为人们最好的选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新的热点。

据专家介绍,观光休闲农业,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二十世纪70年代就已形成产业规模,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光休闲农业也应运而生。

生态观光农业园主要是以发展种养为最主要的经营项目,种养品种要求做到新、奇、特。

可引进速生、抗病、丰产、好看、好吃,或外观奇特的产品。

在生态观光农业园内游客不但可吃到各种山珍野味,品尝到珍奇水果、蔬菜、菇菌,还能看到各种动物表演,同时还能烧烤、垂钓、采果、制作栩栩如生的的标本,使农产品在各种休闲、参与的项目中就地消费,利润和效益是普通种养的5至10倍。

生态农业观光园不是人们通常所述的与生态农业、旅游农业、高效农业等同意义上的生态农业观光,它是在现代农业基础上,集合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经验,迎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情趣变化的需要而提出来的。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为基础,以高新示范园区为桥梁,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融直接效益与观光效益、长远效益与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体系。

生态农业观光综合开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有着丰厚的社会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迅速提高。

有解决温饱之后,人们除吃穿以外追求日益增多,日趋多样,这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基础。

与此同时,节假日的增多,双休日的实行,为人们外出休闲、观光旅游提供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

从人们旅游情趣多向性来看,追求田园式的生活情趣是个重要的发展趋向。

而现实中,这样的景点场所显得相对匮乏,这就为生态农业观光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在党和各级政府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地掀起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潮,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心工作。

本项目的建设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和创新水平,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企业效益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首先,食用菌白玉菇工厂化生产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促使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生态农业转变。

这是因为食用菌白玉菇的生产方式、循环过程和其他作物不同。

食用菌白玉菇的栽培基料主要是农作物的下脚料(玉米芯、棉仔壳、麦麸)及农作物废弃物(稻草、作物秸秆、谷壳等)。

在生产过程中食用菌白玉菇自身产生一种活性较强的纤维转化酶,可将长链条的纤维素降解为短链条的碳水化合物,作为自身营养素生产食用菌菌体,即鲜菇产品。

采收后,剩下的培养基(废料)又可作为绿色有机肥再施到农田或果园。

既缓解人们对有机肥的需求,又使农业废弃物、农作物的下脚料得到了“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地循环利用,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在大农业生态系统中,由于食用菌白玉菇的这种独特的生产特性,使其在与林业、种植业、养殖业及其加工业的联系中作为中心产业链接环节,成为食用菌生态农业。

其次,为市民提供了营养、保健的绿色农产品,从而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

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一个新的倡议:

21世纪最合理的膳食就六个字“一荤一素一菇”。

第一,一定要有个荤菜。

因为人是杂食动物,不能完全吃素,荤菜一吃以后,动物蛋白有了,高级营养蛋白也有了。

第二,要有素菜。

素菜一吃以后,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也有了。

吃素菜很重要,能使大便通畅。

第三,还得有菇。

菇就是食用菌,现在越来越发现,食用菌在膳食中所含营养特别全面,有三大作用:

一是,经常食用各种菇类,会使血脂下降,胆固醇、甘油三酯下降、血液黏度下降,动脉硬化延缓,心脑血管病减少。

二是,菇体含有多种多糖,各种多糖使人体免疫力提高,减少人体细胞癌变机率。

据研究,多吃食用菌的地方,癌症病人较少。

三是,菇还有一种抗氧化作用,使人体细胞凋亡慢,延缓衰老,使老年痴呆减少。

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吃菇的好处,人类对菇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该项目的实施,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尤其是城市居民对精品蔬菜——食用菌白玉菇的需求,大大丰富市民的“菜篮子”。

第三,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发展和壮大龙头企业的需要。

建设单位在食用菌生产、营销领域有了良好的基础,公司正处于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关键时期。

我国加入WTO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迫使企业加快发展。

实施该项目对公司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建设单位可以建立更为稳定的优质食用菌供应基地,使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形成规模经济,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和创税能力。

项目实施后,可增加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占有率,壮大龙头企业的实力,进一步延伸食用菌的产业链,实现工业、农业的“双赢”目标,符合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第四,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带动农民增收。

当前,我国农业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农民增收难,而实现农民增收的关键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建立起农民与市场接轨的平台。

江西虽然有着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但农业生产的水平不高,与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还相差甚远。

要促进农村的快速发展,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努力提高农业的科技水平,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当地部分农民和下岗职工就业问题,每年可增加人工工资支出900多万元。

并可幅射带动周边农民参与生产,从而较大幅度地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第五,观光农业旅游项目的出现是后工业文明社会渴望已久的回归自然的旅游主题。

今天,已拥有了辉煌工业文明的后工业社会,却正在失去与自然的和谐相依;熙攘的城市、忙碌的身影、林立的高楼大厦疏远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距离,紧张、烦躁压迫着现代人的神经,于是“生态热”、“休闲热”成为都市人们追求和渴望,而与此强烈对照的乡村田园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与花香、一望无垠的大地、纯朴的农民、清新的绿色食品则构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

另外,目前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村的千丝万缕的血缘联系,加之过去“上山下乡”的历史经历,寻根的潜意识驱使他们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与方式重新体验过去的生活,于是旅行社的“当一天农民”、“插队落户”等项目一经推出,即产生了强烈反响。

第六,高效益的观光农业,为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发展农业是我国的国策。

观光农业改变了我国传统农业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的思路拓展到关注人——地——人和谐共存的更广阔的背景之中,这也正好契合了长期以来农民渴望脱贫致富的愿望。

可预见,基于“天时、地利、人和”的新型观光农业,将成为我国传统农业向高精尖、高附加值深度开发转移的农业现代化主流方向之一。

第七,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整时期的社会资金寻求新投资领域的必然选择,并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经济界人士津津乐道的城市房地产、汽车,由于受国家房产地产调控政策和世界能源价格的走高及环境意识的提高,火爆的场面将风光不再。

而观光农业旅游却由于其开发项目的农业特色,直接受到国家投资政策的倾斜。

城市周边农村地带正是基于这种地缘加血缘的优势,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纷至踏来,将成为下一轮投资的热土。

第八,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当地区域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本项目从章贡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按农业产业化经营理念,借助建设单位现有的生产、营销能力,以延伸产业链为手段,实现精品蔬菜白玉菇工厂化大规模生产和生态观光农业的规范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做强做大企业,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对推进章贡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考察市场的动态变化,以及国家相关政策,本项目符合未来农业发展方向,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看好,丰富市民的“菜篮子”和有效解决市民休闲场所不足的问题,有利带动农民增收、有利于促进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本项目的发展是必要的。

 

第三部分建设条件

第一章项目区概况

一、建设地点选择:

项目建设选在章贡区沙石镇火燃村,占地面积190亩,属于集体土地,要求征用为工业用地。

章贡区位于江西省南部,为赣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全区面积47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40.28平方公里。

全区辖5个街道、7个镇。

属低山丘陵区,地势由东向南、西北向中部倾斜,略呈马鞍形,东南、西北高。

章贡区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的历史,晋代以来历为郡、州、铭、府、道治所在地。

京九铁路,105、323国道,环城高速穿越区境,水、陆、空交通便利。

二、自然条件

章贡区属亚热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年均气温19.4℃,无霜期286天,年降水量1494.8毫米,年平均日照1888.5小时,非常适宜各种食用菌的繁育生长。

章贡区虽然是一个中等城市,但森林覆盖率达到54.4%。

水资源也非常丰富,河流年经流量达到280.25亿立方米,可以说章贡区是山青水秀,人杰地灵。

处处古迹,座座名胜,境内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荟萃。

主要景点有八境台、郁孤台、宋城墙、福寿沟、通天岩、慈云塔、峰山自然保护区等,每年都吸引大批海内外人士观光旅游。

三、社会经济状况

章贡区全区总人口55.6万人,城市人口较多,达到52.1万人。

2011年全区经济发展较快,据初步测算,全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74.27亿元,增长13.1%;地方财政收入7.58亿元,增长2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5亿元,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5.9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57元,增长13.1%,农民人均纯收入6445元,增长16.9%,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第二章项目建设条件优势分析

一、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区位优势好。

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在地。

这里“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郭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的美誉;这里交通便利,四省通衢,是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的直接腹地和内地通往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也是沟通长江三角洲与华南经济区的纽带。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

1996年,京九线(境内全长15.38公里)开通,结束了辖区内无铁路的历史;2004年,赣粤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赣州至南昌、赣州到广州只需4小时车程;2005年,赣州至龙岩铁路建成通车,进一步密切了与闽南地区的联系;105、323两条国道及环城高速贯穿境内;4C级黄金机场,可直飞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水运1500吨级船舶可通过赣江直达长江各港口及沿海。

昆厦高速公路和赣韶铁路的即将建成,章贡区作为江西“南大门”中心城区和“长珠闽”地区共同腹地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并在融入“泛珠三角圈”中发挥“桥头堡”作用。

2、资源比较丰富。

一是自然资源丰富。

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均气温19.4℃,年均日照1888.5小时,年均降水量1494.8毫米。

这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各种动植物生长繁殖和栖息,森林覆盖率达54.4%。

全区水资源丰富,章、贡、赣三江在境内总长55.7公里,河流年径流量280.25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5.7万千瓦。

矿藏资源丰富,有钨、稀土等。

二是名胜古迹丰富。

这里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有开城市“八景文化”之先河的八境台,名闻遐迩的郁孤台,迄今为止我国仅存的保护最好的宋代砖城墙、福寿沟,被誉为“江南第一石窟”的艺术宝库通天岩,有绝对年限可考的宋代慈云塔,江南形制等级最高的古代县学遗址文庙和宋代江南四大名窑之一的七里窑遗址,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一处处古迹,一座座名胜,犹如群星,把章贡区点缀得绚丽璀璨。

赣南小炒鱼、炒东坡、客家点心、擂茶等独具特色的客家风味小吃更是让游客留恋忘返。

三是文化底蕴深厚。

北宋时,苏轼二至赣州,留下许多诗文佳话;周敦颐在赣州首开讲学之风,与弟子程颢、程颐在赣州奠定理学根基,影响深远。

南宋时,文天祥任赣州知州,曾在此组织新军抗元;辛弃疾游赣州,写下千古绝唱《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诗人黄庭坚、杨万里都曾驻足赣州,留下诗词墨迹。

明时,解缙游寿量寺,写下《寿量寺中兴碑词》;王阳明在通天岩问难答辩,使赣州理学之风更盛,对赣州文化影响颇大。

抗日战争时期,蒋经国先生任赣南专员六年(1939—1945年),大力推行所谓的“赣南新政”。

深厚的文化哺育造就了大批出类拔萃的本籍人才,宋代有名士阳孝本、诗人曾几、状元池梦鲤,明、清代有刘丞直、谢诏、邓元昌,民国时期有阳立垣、陈协、陈锐等。

如项目单位生产采用锯木屑为主要原料之一,周边各县(市)相当丰富,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息。

省市大中专院校10多所,在校学生超过10万人,人才资源丰富。

周边都是人口大县,农村劳动力非常丰富,加之,区内没有比较象样的农业企业和观光农业园,也可以说劳动力资源和客源特别丰富。

3、人文环境优势更加明显。

一是民风淳朴。

古往今来,世代居住在这片热土上的人民用鲜血和汗水谱写了一篇篇壮丽的史诗,为赣州的兴盛发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客家先民荜路蓝缕,拓路垦荒;苏轼、辛弃疾、文天祥等历史文化名人求仁取义,光照青史;郁孤台、通天岩等文化遗存名扬四海,“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商业文明。

尤其是章贡区这片红土地有着光明的革命历史和优良的革命传统,她的英雄儿女在革命战争年代,为民族解放与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牺牲和伟大贡献,让世人为之景仰。

二是治安良好。

具有较为完善的防控体系,城区治安体系建设、社区警备、群防群治和治安巡防等工作,得到中央和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是市民素质较高。

举止文明,注重礼仪,习惯良好,与人为善。

先后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卫生城市等。

4、社会基础设施优势显现。

大赣州的大规划很吸引人,“200平方公里的城市有200万人口”。

目前,赣州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连串耀眼的成就,初步形成了以铁路、高速公路和民航、国省道为重点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全市城镇化率达40%以上。

一是城镇规模进一步扩大。

全市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达61万人,建成区面积达59.2平方公里。

二是城镇市政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2011年全市完成城市市政基础设计建设投资63.5亿元,新(改)建城市道路面积392万平方米。

其中,中心城区完成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2.1亿元,新(改)建城市道路长度47.5公里。

三是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

城镇绿化工程建设进入中期攻坚实施阶段,全市公园绿地建设投入达5.37亿元,新增城市公园绿地面积781公顷。

章贡区的城市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为全市的城市化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推动作用。

二、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项目的主要障碍因素在于项目区劳动力素质尚需进一步提高。

虽然项目区拥有较多的科技人员,项目承办单位江西赣州兴万家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有较强的科研开发实力,但是作为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农民,其素质相对于现代农业生产和管理的需要来看,明显偏低,有待提高。

为了加快项目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应有组织地定期举行各种形式的技术和管理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第四部分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章环境影响

项目建设场址位于章贡区沙石镇火燃村。

该地区夏秋季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处于上风向,地下水水质优良,井水深度一般,但无侵蚀性,土质物理性能尚可。

一、地表水

根据现场勘测,项目区环境质量现状是良好。

项目所在地的井水的水环境质量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及《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1993)Ⅲ类标准要求。

二、环境空气

附近居民点距离项目所在地较近,但白玉菇的生产不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其环境空气不受项目的影响。

三、噪声

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Ⅰ类标准。

四、植被

项目区的植被得到很好的保护,不会因项目的建设遭受到破坏。

第二章环境保护与治理

一、环境保护执行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