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水问题与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4222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供水问题与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城市供水问题与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城市供水问题与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城市供水问题与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城市供水问题与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供水问题与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docx

《城市供水问题与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供水问题与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供水问题与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docx

论题方向

城市供水问题与对策研究

论题方向

主题词

城市供水;问题;原因;措施

论文类型

工作研究型

论题方向简介

城市供水事关国计民生,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使得城市供水与用水的矛盾日益突出。

本论题主要是对城市供水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进行详细论述和深入研究。

写作要求

论文主要对城市供水的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措施进行研究。

首先针对城市供水问题进行调查,概述介绍城市供水存在的问题,分析各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结合某一城市供水实例,进行具体的原因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解决措施。

1.论文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具体,表述清晰,格式规范,语言流畅。

2.论文要求案例分析,通过实例佐证论点。

3.论文结构要严谨,条理清楚,逻辑性强,具有创新性。

4.论文各章内容比例均衡,引言附录不应占有过大的篇幅。

5.格式要求严格按照《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格式模板》。

网络教育学院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设 计)

题 目:

城市供水问题与对策研究

学习中心:

层 次:

专科起点本科 专 业:

年 级:

年 春/秋 季学 号:

学 生: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2年 06月28 日

内容摘要

城市供水问题的研究是从供水和用水两个方面来分析城市居民供水的现状并进行绩效评价,深入分析供水管理、水质水量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的城市供水完善对策,以期对城市供水机制改革提供借鉴,切实保障广大民众的利益。

关键词:

城市供水;现状;问题;对策

目 录

内容摘要 1

引 言 3

1绪言:

我国城市供水现状 1

2我国城市供水面临问题 2

2.1水资源短缺 2

2.2水源污染严重 3

2.3供水设施老化,水资源浪费严重 5

2.4供水水质标准偏低 6

2.5水价改革不到位 6

2.6.公众节水意识低 6

2.7供水企业改革进展滞后 6

3我国城市供水对策 7

3.1建设引水工程,缓解水资源紧张及大力开发非传统水源 7

3.2加强用水管理,合理配置水资源 8

3.3增加供水能力,工程投资多元化 8

3.4加大治污力度不断提高供水水质 8

3.5加速水务市场化进程 9

3.6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10

3.7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城市节水工作开展 10

4实例分析 12

5结论与展望 15

参考文献 16

引 言

城市供水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决策下,我国城市给水工程建设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本文的撰写目的是提出高效的管理体制,合理配置和促进节约水资源,保障居民饮水安全对策建议,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最终目的是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从根本上保障民生。

本文的基本思路是从供水和用水两个方面来分析城市居民供水的现状并进行绩效评价,深入分析供水管理、水质水量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的城市居民供水完善对策。

我国城市供水现状:

1 绪言:

我国城市供水现状

综合生产能力:

水厂总数1450座,供水规模12265.05万立方米/日供水量:

253.54亿立方米,平均日供水量6946.30万立方米/日

售水量:

204.85亿立方米,其中:

居民生活用水97.24亿立方米,占47.47%;工业用水53.74亿立方米,占26.23%;非居民用水42.01亿立方米,占20.44%;特种行业用水2.19亿立方米,占1.07%;其他8.38亿立方米,占4.79%

用水普及率:

城市用水人口28785.17万人,用水普及率96.34%

人均日用水量:

人均日综合用水量191.80升/人/日,人均日生活用水量

132.43升/人/日

管道长度:

138137.18公里(管径大于等于75毫米)产销差:

16.71%

从业人员:

27.98万人

上海市最高供水量57019万m3/d,成为我国最大供水城市。

我国供水量

10强城市排序见表1。

排名

城市

最高供水量(万m3/d)

1

上海

570.9

2

广州

377.7

3

武汉

280.8

北京

233.6

4

天津

169.7

5

沈阳

161.2

6

南京

137.6

7

兰州

126.4

8

大庆

106.2

9

成都

106.0

10

长沙

105.0

2 我国城市供水面临问题

2.1水资源短缺

目前全国660座城市中有400余座供水不足,其中缺水严重的有108座。

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城市、工业年缺水

60亿立方米。

缺水城市从北方和沿海的部分城市,已逐渐扩大到内地,主要分布在:

2007年、2008年、2009年和2010年,我国城市年缺水分别为36.1亿立方米、28亿立方米、24.7亿立方米和15.6亿立方米。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均水源量不高,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对水资源需求的增加及水污染的加剧,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大。

我国108座城市严重缺水,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m3/a,居世界第

6位,但人均水量仅2730m3/(人·a),列世界第88位,相当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时空分布不均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春夏多,秋冬少。

我国有2/3土地年降雨量不到200mm,浪费又严重。

农业用水量占65%,但灌溉方法落后,农业用水利用率30~40%(发达国家70~80%)。

我国工业用水浪费也很严重,如生产1t钢铁需用水量25~30m3,而发达国家只需6m3。

我国可供利用的水资源为11000亿m3/a(我国水资源已开采水量5000亿m3/a,其中农业用水占65%,工业用水占13%,生活用水占20%),预测2010年我国需水量达

7000亿m3/a。

现在我国缺水量为1600万m3/d,在现有600座城市中,有

333座城市不同程度缺水,108座城市严重缺水。

而有资料显示,上海人均水资源量拥有量为760m3,深圳为600m3,北京仅有300m3,可见我国城市缺水已相当严重。

水资源时间和空间的分布上极不平衡,由于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各地降水主要发生在夏季,降水季节过分集中,容易形成春旱夏涝;年降水量在东南沿海地区最高,逐渐向西北内陆地区递减。

目前城市规划与工业布局未能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也是造成城市水资源缺乏的重要因素。

不仅造成局部地区地下水超量开采,水源枯竭,而且产生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危害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的灾难事件。

其中工业用水的迅速增长加剧了缺水的严峻形势,工业化程度越高,工业用量所占的比重也越大,工业发达国家工业用量均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以上,据有关统计,2002年我国工业用水量为20.8%,上海、重庆、湖北、江苏4个省市的工业用量超过30%,我国北方的

重要城市因大多为工业城市,工业用水一般约占城市用水的60%~80%。

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工业用水量还会急剧增加。

我国是不仅水资源紧缺,而且浪费严重,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

(1)水资源重复利用低。

2002年我国万元GDP用水量为537立方米,相当于世界水平的

4倍,是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的10~20倍。

就工业用水而言,先进国家造纸、钢铁、化工工业水的重复利用率分别达85%、98%、92%,我国工业用水60%~70%是冷却用水,对水质影响不大,完全可以重复利用。

城市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各地很不平衡,除上海、北京、大连等少数城市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可达70%~80%外,其他多数在20%~50%,因此有很大的节约空间。

(2)供水管网渗漏 。

城市输配水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水损失达20%以上,公共用水浪费惊人。

以2002年,全国总供水量5493亿立方米计,因此损失达1098亿立方米,超过江苏,广东两省年总用水量之和,可见供水管网的损失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

废气、废水、废渣严重威胁水资源安全,城市沿江河段90%受到严重污染。

由于工业污染和生活“三废”的排放,全国城市大约有64%的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33%的城市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2],且水质呈下降趋势,且地下水的平均循环时间很长,在深处蓄水层,循环时间长达数千年,一旦被污染,很难清除。

2.2水源污染严重

我国7大水系和内陆河流110个重点河段符合水环境质量标准,1类和2

类占32%,3类占29%,4、5类占39%。

我国水利部对全国700条大中河流近10万km河长进行了检测,结果令人担忧,我国现有河流近1/2河长受到污染,[提要]本文综合介绍了我国城市供水概况,并从水量、水质等方面与欧、美等城市供水进行了比较,最后作者对如何提高我国供水质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城市供水现状问题对策给水排水Vol.24No.21998191/10河长严重

污染。

全国城市90%水域受到污染,大河干流占13%,支流55%被污染。

我国废水污染事故每年有1600起,每年经济损失377亿元。

黄河从1972年开始断流,

1996年断流达136d;淮河污染严重,一半支流无法利用;珠江河道发黑发臭,广州市区河段水质已劣于5类标准;长江流域污水排放量达142亿m3/a;海河是水污染最严重的;辽河枯水期水质极差;松花江汞严重超标。

1994年我国废水排放总量365亿m3/a(其中城市工业废水215亿m3/a,乡镇工业废水43

亿m3/a)。

3.饮水水质标准不断提高

本世纪初,美国饮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细菌数≤100个/L;本世纪中期,世界卫生组织规定20种有机物含量,三氯甲烷≤30μg/L;1991年欧共体对农药、多环芳烃、酚作出规定。

我国卫生部于1959 年制定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标16项,

1976年23项,1985年35项;我国建设部于1993年颁布《2000年城市供水行业技术进步规划》中指出:

水质考核指标:

1类水司89项,2类水司51项,3类和4类水司35项。

4.对供水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1)以最常见水质指标浑浊度而言,美国自来水浑浊度1962年10度,1975

年5度,1977年1度,1979年015度。

我国生活饮用水浑浊度1979年5度,

1985年3度。

(2)随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人们对饮用水的认识存在三种类型,即生理必需型、卫生健康型和享受型。

(3)人们对供水水质要求越来越高的原因一是随着科学的进步,检测技术的提高,对水中有害物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二是人们的生活条件改善后,对水质的要求有了新观念,要求饮水水质第一无害,第二有益。

5.我国与欧、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