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与人生-给国华的信一.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4180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启示与人生-给国华的信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启示与人生-给国华的信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启示与人生-给国华的信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启示与人生-给国华的信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启示与人生-给国华的信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启示与人生-给国华的信一.doc

《启示与人生-给国华的信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启示与人生-给国华的信一.doc(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启示与人生-给国华的信一.doc

《给国华的信》

给国华的信

(一)

启示与人生

目录

自序——给读者

一·天何言哉

二·有物有则

三·时间恒河

四·神的跫音

五·冻原之下

六·神话表征

七·宇宙微尘

八·人性思辨

九·创造启示

十·大地祸福

十一·人的价值

十二·生之庄严

十三·死之意义

十四·神的默示

十五·天地之主

十六·罪与救赎

十七·历史足迹

十八·本体真象

十九·恩典杰作

廿·诗的联想

廿一·大水之上

廿二·新天新地

自序——给读者

亲爱的读者:

一个偶然的机遇,我认识了国华——一个可爱的青年,为人坦率,有种刚毅不屈的气质,谈吐不凡。

透过通信,我们彼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在进一步的了解与沟通之中,我与他分享基督教的信仰和人生观,逐步向他阐明人生的启示和终极意义。

初识国华,讶异他眼里闪耀着的光芒。

他热爱家园,正探索人生的方向。

他憧憬着未来,为自己和整个民族起草一幅幅美好的蓝图。

与我通信的过程中,他在重重疑惑的云雾里,仍一本诚恳的态度,竭力探索启示对他个人与家国的意义。

他有他的挣扎与苦恼,他的心路历程或许是你的一面镜子。

面对理性与信心的争持,跟从主的抉择与代价,他既思量又算计,可能是你目前处境的写照。

今天的世代,依旧是寻觅的世代。

每当人类背向创造者时,往往为自己寻觅并制造无数代替者,这种寻索的旅程似乎从未稍歇。

人类心灵深处潜藏的永恒的种子,使他无可逃避的要寻找与永恒的一点联系,然而没有一个受造者能在自身之内或万象之中找到救赎之源或完成救赎之功,以恢复与永恒的创造主美好的关系。

基督教和其他宗教最大分野,在于它是启示的宗教。

创造主亲自来寻找人,主动把自己启示出来,这是极大的爱与奥秘。

你若对启示有所领悟、回应,必为你生命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希望这束书信使你对上主的普遍启示和特殊启示有初步的认识。

我与你素昧平生,相信你同样有颗炽热的心,愿以诚恳真挚的态度探究生命的真义,欲不枉此生,使短暂的生命之旅发放出光与热来,而无愧为立于天地间的「人」。

我常为你祈祷,也为这个古老的民族祈祷。

但愿他有更稳健的步履,更坚实的膀臂,以至你可以在他宽广的胸怀里自由驰骋,活泼的成长,发挥你生命的潜力,更与那美善的天地之主深相契合。

但愿你为自己在天地间找到安身立命的理据,建立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完美基础。

打开旧约圣经,入眼第一句:

「起初上帝创造天地」。

那是启示的起点,也是荣美的起点。

圣经开宗明义是以赞美为始的,我体识到宇宙创始的庄严壮丽,伸展无涯的爱与能力。

许多人讲论福音时,每每自罪的教义发端,但我立意向国华从神的创造谈起。

福音包括完美的创造、完美的亏损及完美的再造整个过程所启示的意义。

希望你从这束书信获得启示的亮光,愿这亮光成为你生命的力量,逐渐为你建立起个人对整个宇宙、世界、历史和人生的信念。

为保持书信的趣味,我未把参考的资料和出处一一胪列并注释。

你若希望更进一步了解启示的内容和意义,请与我们联系。

上帝与你同在!

你的朋友

李慕华

一、天何言哉

国华:

那一年初春,我初次乘搭北上的列车。

还记得在列车上初识你和你的一班朋友。

当时你们还只是中学生,谈吐间却透出睿智的思维。

我讶异你们对家国怀抱的一片赤诚和对未来纯真的梦想,你们眉宇间散发出早春的气息。

我视线投向窗外,见莽莽大地的百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和往古列祖一样。

耕耘的地土,仍是先祖血汗浇灌的地土;仰视的天空,仍是先民观察叹赏的苍穹。

他们承受大地带来的祝福、欢乐与富庶;亦承受大地带来的咒沮、痛苦与贫瘠。

大地生出菜蔬、瓜果、谷物,亦生出荆棘、蒺黎,大地有时仁慈,有时狂暴。

戾气布满大地时,大自然亦失去祥和。

那一年初春,我在这片古老沧桑的大地上,从你们的眉宇间,看出这个民族坚韧的生命力,那自古以来生生不息的创造力。

先民和今人在为生存挣扎之余,如何去观察宇宙人生,探索生命终极意义的问题呢?

我不断思索。

和你通信以来,这是初次和你一块儿探索这方面的问题。

你有没有想过在日出、日落之地,在东方、西方的世界里,在人类共同寻索真、善、美的过程中,他们如何各自循不同的轨迹去达至圆满境界而获得沟通、契合?

在这古老的平原上,列祖聚居时,他们经常反省的是如何建立人际间更亲和的关系,如何达至更理想的大同世界。

反观西方,那时的古希腊,面对的是海洋和大自然的挑战,他们思索的是如何征服大自然。

他们研究大自然法则,想进一步控制大自然。

他们经常辩论的是宇宙从何而来?

他们对大自然惊叹,要探讨事物的真相,抽象的原理。

“真理”是什么?

这眼见耳闻手触的现象宇宙背后,有没有一个“本体”?

若有本体,本体是没有生命活力的原理,还是有位格的上帝?

这种本体与人类的道德、艺术、生活目的,有何关系呢?

在东方的中国,儒家探讨“仁义”之道,道家留意天地间的“大美”,理学家则体识到那生化万物,使一切各实其理、各按其时的“天理”。

东西方哲人都在探讨宇宙、人生的根源和本质,都在寻找人类安身立命的理据。

虽然我们先祖较重伦常关系,但“上帝”、“天”的观念仍是有的,且是伦常最高的理据。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殷人最崇拜的“上帝”,是天地间最高的主宰。

“天”是周人的至上神,对他保持很高的敬畏情绪,“愍天疾畏”、“畏天畏(威)”。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

”他是人类的创生者,一位有德性、仁爱、智慧、公义、威严、关心人类,施与赏罚,超越一切形象,与人交感,有权能、重秩序与法则的神灵。

《论语》:

“子曰: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言及自然意义的天。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暗示能听闻人的心愿而为人可祈可祷的神性意义的天。

墨家认为“天”为有意志:

无所不在、具有智慧与无上权威,能代表人间正义公理的存在体。

墨家所揭示的“天”,是人格化、有意志、能左右人间事务的“天”。

天是正义、公理的化身,它的意志永远指向人生之至善。

因此,“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

然而,天何欲何恶者也?

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

”“当天意而不可不顺。

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

"天是人心道德、国家法治的最高准则,故人当顺大意、兼相爱。

先人的“天”,有自然意义的天,有道德意义的天,有神性意义的天。

至于诗人观察万象,他们眼底的天地万物有时是美而又充满感情的。

“云想衣裳花想容”之类便是。

西方哲人观察万象则极富逻辑思考。

他们认为整个宇宙是合乎理性的。

全宇宙处处表现的思想,必然在物质之外有其来源。

星球不过是物质,却能准确地倾斜转动,不会彼此碰撞。

每一颗雪花永远是六角状的结晶,不会变作方形,光速永远是每秒行十八万六千余哩,不会变慢。

宇宙的智慧、秩序、美丽,从何而来?

一次一位著名的天文家竟然说,他不信星宿之间会开什么会议来讨论运行的律例。

到底自然律属谁所有?

物质不会思想,星宿不会思想,到底谁使宇宙如此美妙而又有秩序的运行?

再观察一朵花,思索她背后的目的。

紫罗兰种子的荚构造微妙,干到差不多时候,突然裂开,成熟的种子便散开到远处。

为了不致吸引昆虫从其他花朵带来花蕊造成异花受胎,紫罗兰永不在阳光下打开花瓣,保持关闭自行受胎,在地里产生种子。

试想这是一种多有计谋的植物?

为了花族繁殖,作了巧妙的安排。

试问小小花朵种荚的机器又是为谁实现目的?

至于像人如此复杂、奇妙的组合体,背后有否一个目的存在?

宇宙间是否有一种智慧在掌管?

中古世纪哲学家奥古斯丁从美学、数学、理性知识中发现真理。

他说:

“数学、逻辑有永恒的必然性。

这种真理不能纯由经验世界归纳得来,却能实际应用到经验界。

人心不断变化,唯数学原则不变。

公理呈现人心中,为心灵所知,却不是由心所生,它必然有更高更永恒的来源。

此来源必然由永恒不变的世界产生。

"他认为天地间有绝对的真理,这绝对的真理就是永恒的上帝。

实存主义的先驱齐克果却对传统的上帝存在论证无丝毫兴趣。

他认为上帝绝对不是一个目的物,甚至不是神圣的目的物。

世上最基本和最有意义的是绝对不能证明的。

不论那一种可能,都不能把上帝局限在人的逻辑制度中。

我们若依旧要抓住证明,继续从理论中演绎,只为证明他存在而努力,我们就找不到他的存在了。

齐克果反映出当我们尝试证明上帝存在时,实际上已丧失了与他的关系。

既然要证明,我就不是仆人而是法官了。

他认为人一定要了解与上帝的关系,是被造者与创造主的关系。

人的思想不能产生一位上帝。

人的头脑可以想出许多理论来证明上帝存在,也同样可以想出许多理论来反对上帝存在。

假如我们不是以被造者立场来思想上帝,就完全不能思想上帝了。

齐克果重行介绍圣经的思想。

而当近代西方哲学孤绝于上帝,孤绝于人,陷入冷酷迷惘的困境里,马塞尔重新肯定宇宙中有一种看不见的感情存在,人类心灵深处渴切需要宇宙中的完美者与他一起分担苦忧。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马塞尔帮失踪军属找回军人,他发觉自己越来越投入工作,关心并同情那些素未谋面的失踪者。

他肯定人类有伟大的精神,能与他人沟通,进入他人心灵深处,有份于他人的苦难。

他认为此时人不是孤独的。

人类是有前途、希望、出路的。

宇宙间有一位关怀人类的完美者存在,即上帝。

他能与人同哭同笑。

软弱时扶持,悲伤时关怀,欢笑时共享。

绝对的真理,并不是人所不能理解的、高高在上的主宰,而是参与人类悲欢离合的神。

哲学不能完全推论到这样一位神,只有从宗教信仰里才能找到。

马塞尔本人至终从一个无神论者成为基督徒。

绝对的真理原来是人类可以经验到的。

宇宙间有绝对的真理,而绝对的真理能与人的生命感通。

这真理若有爱、有悲悯,必向人启示他自己。

孔了晚年时曾说:

“知我者其天乎”。

他是遭遇极度患难的人,有崇高的理想,想把当时的社会纳入正轨,想改变众生,但众生不听他的话。

他席不暇暖,周游列国,不过想重建礼乐文化,却失败了。

他的儿子早死,尝受白头人送黑头人的悲哀。

得意弟子颜渊亦早夭,他痛呼:

“噫!

天丧予!

天丧予!

”学生司马牛患恶疾,他叹“亡之,命矣乎,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子路出仕不久即死于卫国的政变中。

晚年时他说: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宇宙真理有情,能了解人。

患难使人觉得宇宙似乎无上帝的存在,这正是人生最大的考验:

你是否仍坚持做人的理想?

人格的伟大在此,人的真正自由也在此。

孔子屡遭患难,似乎“天丧予”,但他在艰苦中,完成自己的道德人格。

而且在经过患难后,发现道德本性有超越的根源,所谓“天”在夫子奋斗中默默呈现。

他发现最高的真理——上帝,似乎隐藏在痛苦背后,而且了解他。

“天”,是有位格有感情有悲悯的神,是至善的本体,与夫子相知、相感、相通。

世代无义,天却有情。

不过他并没有向人说话,夫子只能默默体识: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天没说什么,但藉宇宙四时生化,向人启示他自己。

虽然人可以通过大自然和人生的反省去认识真理,但人性因知识的限制,无法完全了解真理。

真理有情、有爱,必完整地向人启示他自己。

因此这一位神介入人类历史,来到人间找寻人,指出人类的困境和出路,深切了解人的痛苦。

他就是“道成肉身”来到世间的耶稣基督。

他经历人类的悲欢离合,受苦、受辱,经历孤单、被弃,最后受死,承担人类的苦难、罪恶。

宇宙最高的完美者愿意宽恕人类一切错误,种种罪愆。

人人可以透过信心回到最高的完美者那里,分享爱、喜乐、和平,与他沟通。

我们可以向天地舒展情怀,向真善美的源头敞开心灵。

更新转化的生命在不断反省的过程里,可以不断创造而自强不息。

国华,你可愿探索一下这启示对你个人和民族的意义?

希望你能以信心与这位真理、生命的主宰相遇,且深相契合。

不但使你生命更新,蒙福,也使他人因你生命得到祝福。

我不住祈祷吾土吾民能回归真善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