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整理之曹操篇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410190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8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整理之曹操篇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整理之曹操篇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整理之曹操篇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整理之曹操篇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整理之曹操篇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整理之曹操篇1.docx

《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整理之曹操篇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整理之曹操篇1.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整理之曹操篇1.docx

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整理之曹操篇1

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整理之曹操篇1

一、人物事略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

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

疑杀华佗

晚年的曹操患了头脑痛风症,僚臣华歆向他推荐了神医华伦。

遗憾的是,当华伦指出其症因风而起,病根入脑,风涎不能出,枉服汤药,须利斧开脑取风涎方可根除时,曹操竟疑心华佗是想乘机害他性命,遂将华佗杀了,一代神医命绝于世。

 

废除寒食节

“寒食节”相传起于春秋时严明文公悼念介之推之事。

以介之推抱木焚死,人们就定于是日禁火寒食一百余天。

曹操有一年视察并了解当地百姓的生活民情时,发现民间百姓每年度过“寒食节”的方式,己经非常严重地影响和危害了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于是下令废除。

 

提倡薄葬

218年,曹操颁布了一道《终令》,提出死后不要厚葬,要将自己埋葬在瘠薄的土地上,依照地面原有的高度作为圹基,陵上不堆土,不植树。

一年后,他为自己准备了送终的四季衣服,并留下遗嘱说:

我如果死了,请按当时季节所穿衣服入殓,金玉珠宝铜器等物,一概不要随葬。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

 

割发代首

有一次,曹操大军经过农田,看见田里庄稼丰收在望,于是下令凡践踏麦田的,就斩首示众。

不料自己的马受惊而一下子蹿入麦田中,践踏坏了一块麦田。

为了实践自己的命令,取信于民,于是就割了自己的头发来代替。

 

望梅止渴

曹操征张绣时,路上缺水,将士皆渴,于是他以鞭虚指着前面说有梅林,军士听说后均感到口中生津,不那么渴了,最终走出了困境。

 

煮酒论英雄

一日,曹操与刘备边喝酒边评论天下英雄,曹操说: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

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

刘备于是从容俯首拾箸说:

“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操笑:

“丈夫亦畏雷乎?

”刘备说:

“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

”意即连圣人对迅雷烈风都会失态,我怎能不怕呢?

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

曹操于是不疑刘备。

 

 

裸足迎才

许攸来投曹操,曹操正在睡觉,一听旧友许攸来投,连忙从床上跳下来,鞋袜不穿,跑出恭迎。

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

许攸一见,感慨万千。

 

东临碣石

公元207年,统一北方的大局已定。

仲秋八月,秋高气爽,曹操亲率威武之师,满怀胜利豪情,长驱东进。

渤海西南岸有一山突兀,灵秀独钟,曹操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沧海,歌以咏志。

于是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观沧海》。

 

滥杀无辜

董卓败乱朝纲,曹操带领儿个人逃回乡里,经过友人成皋吕伯奢的家。

伯奢出去了,只有他的五个儿子。

夜晚听到他们食器碰撞的声音,误以为是想谋害自己,于是在夜里杀了他们。

而且还凄怆地说: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由此可见曹操阴险冷酷的权谋。

曹操焚稿

《三国演义》第六十回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张松出许都求见曹操,曹操见张松矮小,相貌又丑,便有意冷落他,边洗足边接见,使张松憋了一肚子气。

次日,曹操掌库主簿杨修拿出曹操新著兵书《孟德新书》给张松看,意欲示曹操的大才。

张松看了一遍即记了下来,故意笑曰:

“此书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何为新书?

此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曹丞相盗为己能。

”杨修不信,张松说:

“如不信我试诵之。

”遂将《孟德新书》从头至尾朗诵一遍,并无一字差错。

杨修大惊,就去告知曹操,曹操奇怪地说:

“莫非古人和我想的都一样?

”认为自己的书没有新意,就让人把那本书烧了。

生性多疑

曹操死后采取了“疑冢”的措施。

布置疑冢,一方面为了防止盗墓,另一方面,也和他生性多疑有关。

传说,在安葬他的那一天,邮城所有的城门全部打开,七十二具棺木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从城门抬出。

从此,曹操之墓的千古之谜随之悬设。

 

三、素材运用

话题1:

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记得历史上常有这回事。

比如说某政权到了不得不更替之际,某些人便兴兵起义,等到江山到手,便口口声声称他的“起义”是顺天应命,大势所趋,而当其治下的百姓因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起来反抗了,则为大逆不道,是造反,当诛九族!

明明同是起事,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何也?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也!

事且如此,况于人乎?

我不得不怀疑史书上记的某某欺师灭祖,某某体恤万民的真实性。

鲁迅曾就关于曹操的记载而说因为曹魏运短,歌功颂德的少了,而作史的又大半是后朝之人,口诛笔伐的多了,所以我们看到的戏台上那面目可憎的曹操并不是真正的曹操。

(2003年安徽高考优秀作文《偏心》节选)

 

话题2:

规则

死守成规也难成方圆。

恰当的规则使世界更加有序,然而随着不断的发展、变化,也要有突破才能发展。

昔日汉人宽袍大袖,看上去风度翩翩,却被夷狄之人打得落花流水,于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成就霸业。

魏武曹操提于禁于亡卒之间,识许褚于荒野之际,得到了大批有才干而身份低下的下级军官,才破袁绍,败吕布,建立强魏,但这种制度使大批士族支持汉帝,曹操一生不得称帝。

其子以九品中正制收尽天下官宦,完成了朝代更替的使命。

前面说过秦以严以定民,却因苛律失天下,汉高祖约法三章以定民心,以老庄之道休养生息,儒家之道得天下人才。

可见,突破了陈旧的束缚,才有长足的发展。

(2002年北京高考优秀作文(何成方圆》节选)

 

话题3:

宽容

袁绍出兵讨伐曹操时,曾命陈琳草檄,陈琳才气横溢,义正词严。

曹操看到后,大为震惊,出了一身冷汗。

连头痛病也好了,他笑着说:

“有文事者,必须以武略济之。

陈琳文事虽佳,其如袁绍武略之不足何!

”袁氏亡后,陈琳被捕,曹操部下有建议杀陈琳的。

曹怜其才,乃赦之,命为从事。

袁绍军队大败的时候,曹操的部队在袁的图书中,捡出书信一束,都是曹的下属与袁绍私通、图谋反叛的信。

这时有人提议按信中人名一一核对,把这些人全杀掉。

但曹操否定了这个意见,并且说:

“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

”遂即命人把这个“黑名单”付之一炬,不再追问。

张郃天荡山失守,曹洪告诉曹操,认为张有罪,但曹操却说:

“非郃之罪,胜负乃兵家常事耳。

”曹操退守阳平关,派许褚接应粮草。

许褚饮酒大醉,粮草被张飞夺去,自己兵败负伤逃回。

曹操没有责怪他,白己承担了失败的责任,并令医生为许褚治伤。

曹操曾派人招安张绣,张因过去与曹操有仇,杀了曹操的儿子,怕曹操不会容忍他。

贾谢告诉他,曹操是个英雄,为了延揽人才,一定不会记私怨的。

张绣遂即见操,拜于阶下。

曹操把他扶起来,握着他的手说有小过失,勿记于心,并封张绣为将军。

(《论曹操的用人政策》节选)

 

话题4:

人才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短歌行》中的这句诗可以说是曹操人才观最重要的体现。

曹操身为一个领导者,对人才更是极端的渴望。

首先,曹操是爱才的,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成大事的人才。

惟才是举,是曹操既出于他爱才的天性,更出于三分天下形势所逼,三分天下,得人才者居之。

其次,曹操尊重人才,不苟求,不求全责备,这是他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的一种气度和自信。

如果没有这种思想,曹操怎么能从一个逃难京官,从手下不过几个亲随,足下不曾有寸土,臼手起家做到扫灭群雄拥有北方天下?

而他手下的谋臣猛将大多是敌人营中的人,或因某种机遇集合到曹操麾下,如程昱、许褚;或冲着他雄才大略,能治乱定天下的名声而来,如郭嘉、荀彧;或神往他轰轰烈烈,言必行战必克的实绩而来,如满宠、董昭;或被曹操击破营垒俘虏而来,如张辽、张郃;或从行伍之中提拨上来,如于禁、乐进。

试想曹操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格魁力和博大的胸襟气度,怎么能够做到?

因为爱才,才会不顾众人反对,舍得放关羽回去。

因为爱才,才会真诚录用曾经发檄文骂曹操祖宗的陈琳。

因为爱才,才会在郭嘉病重时期百般照顾,怜惜他。

(《由价值观的角度来谈曹操的爱才论》节选)

 

话题5:

谋略

刘义庆在《世说新语?

假谲》里说,曹操在一次军事行动中,带领军队走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兵士们很渴。

曹操骗他们说:

前面有梅树林,到那里摘梅子吃,可以解渴。

兵士们听说有梅子可吃,口里都生出了口水,也就不那么渴了。

据此故事,后人引申出了一句成语,叫做“望梅止渴”。

曹操说:

“欲攻敌,必先谋。

”重视谋略是曹操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曹操的军事思想深受历代兵家和学者称道。

《三国志》作者评价曹操“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

(《曹操的军事思想》节选)

 

话题6:

进取心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

这首诗充满着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

东汉末年的战乱,给生产力带来极大破坏,经济萧条,白骨累累,给人带来一种感伤颓废的情绪。

曹操的这首诗如一阵春风,吹散了这种伤感的情绪。

他的乐观主义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激励人生进取。

在闲难时期,曹操能激流勇进,积极向上,敢于向命运挑战,这是一种十分高尚的人生情操。

(《论曹操的诗》节选)

 

话题7:

英雄

英雄还是奸雄?

你招贤纳杰,知人善用。

你聚荀彧、郭嘉、程昱于帐下,收许褚、张辽于阵前,座下文有能臣,武有良将,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你是想海内之士都越陌度仟来归。

军帐前,盈樽独饮,举剑问天,汉邦才俊,何不尽归我耶?

你行于“蒿里”,但见“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于是从心里悲恸,“念断人肠”;你东临喝石观沧海时,沉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敞开胸怀想把天地包容:

你江心横槊,旋即生发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你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风骚独领:

你挥洒笔墨,笑傲文坛。

你是那般才华横溢、那般风流满洒!

马背上,勒缰援须,豪情满腔,又在酝酿新的诗篇?

你以道、义、治、度、谋、备、仁、明、文、武十胜于天下,但仍有人称你为奸雄。

是因为你生性多疑,屠吕伯奢全家,还是因为败你诗兴而槊死刘馥,忌才学而杀杨修?

抑或是你功高震主,无视汉天子存在?

奸雄,时人作下的预言,史学家对你的评判,小说家给你的名号。

孟德啊!

只有你自己明白,“是非成败转头空,浪花淘尽英雄”,功与过留与后人评说,我只管把酒临风,歌以咏志!

 

 

话题8:

角度

罗贯中笔下的《三同演义》中,曹操那阴险的心理令人生畏:

在京剧中曹操那白脸奸臣的角色在众人心中早己根深蒂固,……声声笑里藏刀,总让人毛骨悚然。

也许是因为他违背了传统的中庸思想,所以背上了奸诈、狡猾的恶名,引来千古辱骂¨

论千古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那么曹操到底是好是坏呢?

引起了众人争议。

周喻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如果不是曹操心软怜惜人才,收留了黄盖,怎会一失足成千占恨,上了周喻的当?

由此上溯,曹操有着一颗爱惜人才的心被世人公认。

他不仅爱惜人才,自己也喜爱文学,足智多谋,文章朴实而不华丽,精湛而不罗嗦,使得千古闻名的《观沧海》流传至今,成为千古佳话。

也许因为他的善于用人,才智博学,使得他成为杰出的军事家、文学家,使魏日益强大。

如果光说曹操善于用人,那我将会说NO,他也有充满人情味的一面,好友去世使得家族破裂,惟一的女儿蔡文姬因父亲亡故被迫远嫁匈奴。

为了替好友找到女儿,曹操千方百计,派使臣远抵匈奴,多次交涉,几经战乱,终于接回了蔡文姬,为好友了却了一桩心愿。

怎么又不让人感动?

古今中外,对于曹操众说纷纭,他也以自己独特一面向众人展现着自已,带上一份沉默,一份赞赏,静静地沉静在历史长河之中。

而我们却应多从不同的方面去看待。

(《提笔论曹操》节选)

 

四、成品展示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京剧舞台上,白脸曹操冠带辉煌,高唱:

世人笑我奸,我笑世人偏。

为人少机变,富贵怎双全?

世人口中的奸雄,戏剧当中的白脸,〈三国演义》里的无数典故,把曹操堆砌成奸诈的化身。

然而,即便是亲刘贬曹的罗贯中,也不得不为曹的才情与智勇所折服,也不得不承认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出身官宦,十六岁举孝廉任城门典校卫。

设十二色杖,不分贵贱,一旦违犯出入城规,皆与杖责。

这体现他的“忠信”。

黄巾作乱,曹操任骠骑都尉,奋力破敌,也是忠勇表现。

董卓当权,败坏纲纪。

操夜带七星宝刀只身前往行刺,其勇不下荆柯。

行刺失败,董卓怀疑他时他又临机应变说是来献宝刀的,骗过董卓后星夜飞离京城。

这一切不都说明他有勇有谋吗?

我相信倘若曹操生在治世必定是个不可多得的能臣。

然而当时的乱世注定他必须背负起汉贼的骂名来收拾分崩离析的汉家天下。

汉朝的气数己尽,外戚、宦官争权夺势使它走向衰败。

这时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人出来撑住局面。

孙权不行,他坐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历得四世已属侥幸:

刘备也不行,靠得前朝皇叔之名,以仁义面具收罗诸葛、关张赵云,占据荆州蜀中富饶之地,却终是生儿不像贤,刘禅宠信宦官,难脱前朝桎梏。

事实证明只有曹操建立的魏国具有统一天下的能力。

“汉贼”“乱臣”的骂名只是用来套住对前朝愚忠的愚民的绳索。

识得时务的人,谁说曹操不是英雄?

破黄巾,灭袁绍,平袁术,诛吕布:

败张鲁,收刘表。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切无不表现出曹操杰出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政治手腕。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高唱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更是表现出他广阔的胸襟和浪漫的情怀。

以当今全面发展的观点看,纵观整部《三同演义》,哪个人像曹操这样集军事、政治、勇气、谋略、才气集于一身呢?

诸葛亮也比不上,他没有狠辣的手段,所以会有宦官黄皑坏计:

没有豪迈的诗情,所以要借吟前人《梁父吟》抒志:

没有严格的惩罚制度,让李严延误的军粮阻断了伐魏的征途。

曹操是一个强人,有巧取豪夺的能力,横冲直闯的勇气,抑强扶弱的智慧。

他的产生既是个人际遇,也是历史的选择。

曹公,生而不能与之交游,真人生一大憾事。

 

一、人物事略

武则天(624—705),并州(今山西)文水人,唐初工部尚书武士彟(音yuē之女,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代女政治家。

武皇家世

武则天,本名武照,称帝后改为武曌。

祖籍初唐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

她诞生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正月,卒于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

生母是武士彟的续妻,陇右大士族、隋朝宰相、遂宁公杨达之女。

 

入宫见闻

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以长相俊美,人选宫中,受封“才人”。

入宫之后,武则天行事干练,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娇艳,颇得太宗欢心,遂赐号“媚娘”。

时日既久,太宗又发现她学识尚好,且懂礼仪,便把她从侍穿衣着的行列,调入御书房侍候文墨。

这一变故使武则天开始接触皇家公文,了解了一些宫廷大事,并能读到许多不易得见的书籍典章,眼界顿阔,日渐通晓官场政治和权术。

 

皇后武则天

公元654年,即高宗永徽五年的十月十三日,高宗正式下诏书废王皇后、萧淑妃为庶人,六天后,立武则天为皇后。

武则天对王皇后、萧淑妃也没有放过,将二人各责打了一百杖,然后残忍地砍去双脚,泡在酒瓮里活活折磨死了。

 

平定徐敬业

武则天为以后做女皇做的准备活动,被一些大臣识破,遭到了他们的激烈反对。

花公元684年的九月,被武则天贬出京城的徐敬业开始起兵反抗。

武则天连忙调动了三十万兵马迎战,让李孝逸领兵平叛。

只用了四十天的时间,徐敬业的叛乱便被平定了。

 

实现女皇梦

公元690年的重阳节,即九月九日,年近古稀的武则天改元“天授”,正式建立了大周王朝,自称“圣神皇帝”。

同时,将睿宗李旦降为皇嗣,皇太子李成器也降为皇太孙。

武则天尊周文王姬发为始祖文皇帝,尊父亲为孝明高皇帝,侄子武承嗣等人也有封赏。

 

广揽人才

武则天称帝后,更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

她认为“九域之广,岂一人之强化,必贮才能,共成羽翼“。

凡能“安邦国”、“定边疆”的人才,她不计门第,不拘资格,一律量才使用。

完善科举武则天发展和完善了隋以来的科举制度,放手招贤,允许自举为官、试官,并设立员外官。

此外,她还首创了殿试和武举制度,为更多更广的发现人才、搜罗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重视农业

武则天说:

“建国之本,必在务农”,“务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人富”。

她规定,能使“田畴垦辟,家有余粮”的地方官升任;“为政苛滥,户口流移”的“轻者贬官,甚至非时解替”。

抗击外侵

对吐蕃贵族的入侵和骚扰,武则天给予坚决的抵御和反击。

长寿二年(692年),她派大将王孝杰击败吐蕃,收复安西四镇,复置安西部护府于龟兹。

之后,又在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巩固西北边防,恢复了一度中断的通向中亚地区的“丝绸之路”。

巩固国防

武则天坚持边军屯田的政策。

天授年间,娄师德检校丰州都督“屯田积谷数百万,兵以饶给”。

大足元年(701年),郭元振任凉州都督,坚持屯田五年,“军粮可支数十年”。

武氏的这种大范围的长期屯田,对边区开发、减轻人民转输之劳,以及巩固边防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张柬之兵变复唐

公元704年年末,武则天病倒在床上,几个月也不召见大臣,只有张氏兄弟俩侍奉左右,把持朝政大事,这使大臣们六神无主。

宰相张柬之经过周密部署,在705年的正月里发动了兵变,把张氏兄弟(武则天的男宠)杀死,迫使病中的武则天让位,由中宗复位,重建唐朝。

 

二、名家点评

(清)赵翼:

一番时局牝朝新,安坐妆台换紫宸。

臣仆不妨居妾位,英雄何必在男身。

林峦赭岂娲皇石,风雨阴疑妒妇津。

同穴桥陵应话旧,曾经共辇洛阳春。

(《乾陵》)

宋庆龄:

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三、素材运用

话题1:

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人是感情的动物,然而感情并不是放在天平上的,它有倾斜,有侧重,在这种不客观因素指导下认识事物,势必也有倾斜。

中国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当政,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长河中,被一-些卫道士们认为违反天理,违反人理纲常,然而,这些评价公正吗?

显然不。

武则天当政期间,知人善任,提倡有识之士自荐,并广开言路,重视发展经济。

在她统治下,唐朝经济继续朝前发展,之后便出现了“开元盛世”,难道这些违反天理了吗?

然而,面对古人,封建卫道士在感情上亲近封建伦理,尊崇封建道德,所以否定她;而我们站在历史长河上,用理性的思维去认识这件事,所以能给予正确评价。

这便是根据感情亲疏判断事物的片面性,不准确性。

(《莫让感情蒙住双眼》节选)

 

话题2:

相信自己

我认为,武则天是聪明坦荡的,她由一个宫女成为一个女皇,干了那么多石破天惊的大事,主宰了46年的江山,却在自我评价上留下了一张白纸,也拒绝了别人在她的墓碑上对她歌功颂德。

“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

“生前事”是最重要的,它意味着使命感和责任感;至于“身后评”,那是后人的事,褒贬“于我何有哉”?

武则天和曹操都是这样的历史人物。

如果他们在“担当生前事”的时候就想到后人会对自己如何评价,思前想后,诸多顾忌,就可能会束缚他们的手脚,使其不敢大刀阔斧地行事。

而这也正是他们最大的悲哀。

(《相信自己》节选)

 

话题3:

感情和理智

有人说,女人是靠感情生活的动物。

女人永远离不开感情,女人更珍惜感情。

一个可以为了事业而放弃感情的女人,又会怎样呢?

我个人的回答是:

势不可挡。

有一句话说“只要有了仇恨,一个女人可以扳倒十个男人。

”但我看,只要没了感情,一个女人足可令百万男人低头称臣。

漂亮是女人天生的幸运。

在有智慧的女性手里,更是一把无坚不摧的宝剑。

如果在这以男人为中心的世界里,女人想要出人头地,就得充分运用这把宝剑。

一个女人若能像一柄剑那样冰冷无情,雪亮锋利,却又外表美艳,楚楚动人,就是想得天下也并非不可能。

而武则天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她漂亮,有野心,工于心计,最出色的地方就是无情。

她才是女人里面的“独孤九剑”!

美貌+野心+多谋+无情=天下无敌!

她为了坐上皇位,前前后后一共杀了四个亲兄弟,一个亲姐姐,两个亲儿子,一个亲甥女,这种“剑法”,简直让任何枭雄也要瞠目结舌,自愧不如。

你说,这个放弃亲情不谈爱情的女人厉不厉害?

(《武则天和南丁格尔》节选)

 

话题4:

宽容

《唐语林》卷一中有一则武则天和骆宾王的小故事。

骆宾王在他刚成年时,正好遇到徐敬业在徐州造反,于是便作了著名的《讨武曌檄》,臭骂武则天,后兵败被杀。

武则天看到“蛾眉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意指武则天用花言巧语诱惑了皇上),一笑了之,及至读到“一抔之土末干,六尺之孤安在?

”川意指高宗刚死,坟土末干,武则天就篡夺了王位,如今太子又在什么地方呢?

),她很不高兴,对左右埋怨说:

“宰相安得失此人!

”(宰相怎么没注意到这样的人才!

骆宾王死后,武则天找人寻访他的作品,找到了十卷,“盛传于世”。

骆宾王任侍御史时入狱,写了《在狱咏蝉》,说: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他死后,决没想到“表”他“心”的竟是他的头号敌人!

武则天的肚量,由此可见!

(《笔伐》节选)

 

话题5:

无字碑

墓碑,是中国一种特殊的文化宝库。

历史学、考古学要研究它、利用它:

在文学、书法艺术方面,墓碑同样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树碑立传,自古以来已成惯例:

然而,唐代女皇武则天却为自己立了一块不书文字的无字碑,此碑至今还在乾陵武则天墓旁。

其实,无字碑并非无字,如果仔细观察,上面密密麻麻刻了许多文字,这全是宋、金以来人们因“无字”之憾而添补的题识。

女皇武则天对唐高宗树碑立传,为何对自己树碑而不立传呢?

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武则天无字碑之谜》节选)

 

话题6:

评价

武则天,一代女皇,中国历史上亘古一人。

那么,如何评价中国古代封建专制社会出现的这一位不同凡响的女性?

暴君乎?

明主乎?

风流女皇乎?

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

因为武则天有可以肯定的地方,也有应该否定的地方。

武则天当政期间,贞观以来经济发展的趋势,仍在继续:

在处理唐高宗去世前后的复杂局面中,她表现了不平凡的个人才干:

就纳谏和用人这两点,连许多具有封建正统思想的人士,都为之赞叹不已。

但是,武则天的消极面也十分突出。

她为了巩固个人的地位,任用酷吏,也曾滥杀无辜,崇信佛教,奢侈浪费。

特别是统治后期,朝廷政治日趋腐败,形成一批为武则天所纵容支持的新的特权贵族。

最终导致武则天被迫交出权力,还政于唐中宗。

她知道对自己的一生,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评价,碑文写好写坏都是难事,因此决定立无字碑,由后人去评价。

(《一代女皇武则天》节选)

 

四、成品展示

无字碑上的智慧

公元705年底,一代女皇武则天走完了她功过参半、荣辱参半、是非参半、褒贬参半、毁誉参半的一生。

她的一切,无不成为历代文人墨客笔下永远的传奇。

各种版本的正史野史层出不穷,各个时期各个影视剧种的常演不衰,各大明星名角儿的争相垂青,无不阐释着她的传奇,她的不凡,她的史学价值、文学魅力、艺术生命。

溺女,浸透着多少他人无法体会的辛酸与无奈?

灭子,隐含着多少世人无法体谅的悲凉与痛楚?

摄夫,郁结着多少常人无法体悟的失望与恨铁不成钢?

宠张,苍凉着多少后人无法体味的孤寂与失落?

垂帘,昭示着她足以令朝臣汗颜的谋略与胆识。

称帝,昭示着她令男儿仰止的威严与气度。

改元,昭示着她欲与先人试比高的雄心与决心。

一个曌字,昭示着她常人无法企及的豪气与霸气。

一尊无字之碑,更昭示着她令世人无法企及的智慧与卓识。

自古碑者,或文或画,或庄或谐:

或洋洋千言,或寥寥数语:

或歌功颂德,或说罪道过:

或祭颂逝者,或警示后人:

或浅显直白,或深刻隽永,莫衷一是,不拘一格。

修陵筑墓,树碑立传,文过饰非,以求不朽,古今中外,无论尊卑贵贱,无不孜孜以求。

有谁想到过立一尊无字之碑?

武则天就在她给后人韶下的这个千古之谜中,享受着后人永远的关注与探究,猜测与好奇,祭奠与唾弃。

这偌大的空白就是她智慧的写照。

她苦难奢靡、苍凉悲壮、磅礴恢弘、辉煌跌宕的一生,岂是一段碑文所能述说得完,一块石碑所能记载得下的?

她的荣辱,她的功过,她的幸与不幸,又岂是他人所能体会得到参悟得透的?

石头再硬,也有被风化的一天。

碑面再大,也有一定的厚薄长短。

碑文再长,也有完结词穷的时候。

有的人,把名字刻人石头,想‘不朽’,结果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难道武则天早就先知先觉了?

无作有时有亦无,有作无时无亦有,难道武则天早就参透悟透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