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五.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408851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五.docx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五.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五.docx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五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

第12课《坐井观天》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随文识字,随文理解和掌握“井沿大话弄错无边无际”等词语,识字“沿际”。

  2、正确、流利、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研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第二次对话,理解他们不同观点的原因。

  初步学习把反问句改成肯定句。

  教学重点:

研读青蛙和小鸟之间的前两次对话。

  教学难点:

理解青蛙为什么说:

“天只有井口那么小”。

  教学准备:

板画水井贴图词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集体背诵《识字四》。

  2导入新课《坐井观天》。

  二、初读课文

  1一读读通课文,把读不通顺的句子读3---5遍。

  2二读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3三读边读边想,《坐井观天》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研读三次对话,随文识字

  

(一)反馈:

《坐井观天》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和()争论()

  2.再次默读课文,找一找,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3.反馈出示课文4.5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青蛙的观点是(),

  小鸟的观点是()。

  

(二)思考:

青蛙和小鸟的观点为什么截然相反呢?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这一段,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摆一摆青蛙和小鸟的位置。

  2理解“井沿”,识字“沿”

  小鸟落下的这个位置就是“井沿”,看来“井沿”就是——井边,“沿”在这里的意思就是——“边”。

  (教师手指桌沿)那么这是?

----桌沿

  学生给“沿”组词。

  3.理解“落”字在句子中的运用。

  给“落”换词。

  想想为什么课文没有用“停”等词呢?

  (三)教师引读,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一次对话,了解故事的起因。

  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了解“一百多里”有多远,读好“一百多里”。

  (四)研读第二次对

话,争论的要点

  1.理解小鸟的观点

  1)理解“无边无际”

  小鸟飞过那么多地方,但是它都没有看到天的尽头,这就是课文里的哪个词?

(无边无际)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呢,我们还可以说什么也无边无际?

  2)天如此无边无际,怪不得…….

  教师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集体读,再次回顾。

  教师出示课文第5自然段,指名读,想想小鸟会()地说。

  评价读中感受小鸟的自信、诚恳……

  2.理解青蛙的观点。

  1)理解“大话”:

“大话”是什么话?

青蛙认为小鸟说了什么大话?

  2)青蛙问小鸟“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

”它其实想说的的是: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3)出示两个句子读一读,感受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感受“!

”和“?

”的变化。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4)听了青蛙的话,你心里一定有了问题了。

(预设:

青蛙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想法呢?

  5)探究青蛙的观点的形成原因

  问得好。

同学们开动脑筋,想想用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可启发学生想办法获得青蛙的“体验”。

或者自己引导

  A抬头看看教室的天花板,你看到了方方正正的一大片,但是再把纸卷成筒状看看天花板?

你又看到了什么?

  B再观察一下课本插图中青蛙所处的位置,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因为青蛙的视线被厚厚的井壁挡住了…….)。

  6)指名读第四自然段青蛙的话,读好“!

”和“?

  3.分角色朗读第一、二次对话。

  四.写字:

沿抬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流利、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

  2发挥想象续遍故事。

  3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点:

研读青蛙和小鸟之间的第三次对话,理解青蛙和小鸟各自“笑”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成语故事的寓意

  教学准备:

词卡

  教学过程:

  一、识字,复习导入

  1、读生字卡片:

井沿大话弄错无边无际

  识字:

信给信组词,了解“信”的意思。

再用字理识字法观察信字的部件构造,记住“信”字,比如说:

要“言”而有信;比如说“信”就是把要说的话,把语言写到纸上,传递给别人……

  2.男女生分角色读课文2.3.4.5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次对话。

  1)自由读第三次对话。

边读边想:

青蛙和小鸟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笑的含义一样吗?

  2)同桌分角色朗读,讨论一下小鸟和青蛙各自在笑什么。

  3)反馈:

  预设:

青蛙笑小鸟错了,自己是对的……小鸟笑青蛙过于自信,听不进别人的正确意见……青蛙觉得自己天天坐在井里看天,最了解天的大小,不会弄错的,小鸟居然和他争论,实在可笑……小鸟笑青蛙确实弄错了,还自以为是…….

  4)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三次对话,关注生生评价。

  三、提炼“坐井观天”的寓意

  引:

课文学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了到底是谁弄错了?

  

(1)青蛙错在哪里?

  预设:

错在自己呆在井底,不跳出来看看,就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天就井口那么小……错在不听别人的劝告,自以为是……..

  

(2)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课题:

坐井观天就是:

坐在井里观察天……坐在井里看天……

  坐井观天是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同时它也在批评一类人,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是批评什么样的人呢?

(…….批评见识少而又自以为是的人…….)

  回顾:

管中窥豹坐井观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3)拓展

  出示课堂小练笔: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终于跳出了井口

  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4)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什么?

  预设:

我明白了不能自以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我懂得了要多学知识才能见识广……

  小结:

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呀!

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

  四、写字。

 

第13课寒号鸟

教学内容:

  全文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喜鹊和寒号鸟是邻居。

第二部分(从“几阵秋风”到“正好睡觉”)写冬天快到了,喜鹊忙着垒巢准备过冬,而寒号鸟却又是玩,又是睡,不去垒巢。

第三部分(从“冬天说到就到”到“得过且过”)写冬天到了,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得过且过,还是不肯垒巢。

第四部分(从“寒冬腊月”到结束)写寒冬腊月,喜鹊在温暖的窝里熟睡,寒号鸟却冻死了。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四部分的内容,让学生知道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

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最后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范例讲故事,学生回家也把故事变成自己的话讲给父母听。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

  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几句话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教师引导学生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教学重点:

  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教师引导学生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教学方法:

  引导理解法、读书指导法、示范演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揭题。

(教师出示第1张有课题的幻灯片)

  

(1)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

  

(2)你知道寒号乌是怎样一种动物吗,我们一起来认识主人公“寒号鸟”。

(教师出示第2张有寒号鸟样子的幻灯片)并介绍:

传说这种鸟经常在冬天的晚上不断地号叫,发出“哆啰啰、哆啰啰”的声音,所以人们叫它“寒号鸟”。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寒号鸟的样子,对课外知识丰富的的同学及时鼓励。

  2.教师布置自学要求: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学习后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点出你认为容易写错的字,用“?

”注出不理解的词或句。

  

(2)读通课文,用“„„”划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3)填空:

这篇童话通过()和()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的,寒号鸟是()的。

  二、初读课文:

  过渡语:

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按照阅读提示读书学习很认真,这时候老师检查一下你们学习的情况。

  

(1)开火车朗读课文。

(同学们听后互评并纠正)

  

(2)(教师出示第3张有词语的幻灯片)指名学生读一读词语:

石崖、垒巢、懒惰、寒冬、吵闹、厉害、悲哀、腊月、狮子、寒号鸟、伸伸腰、缝隙、大雪纷飞、得过且过、冻得打哆嗦。

(学生读词语后互相交流评点)

  (3)学生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

(教师点拨:

“懒”字中间“束”羽写成“束”。

  (4)练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

  a.指名读读用“„„”划出的表示时间的句子。

  b.学生独立默读体会,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节变化?

(删去跟季节变化无关的句子)

  三、整体感知: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三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的意思是最主要的。

(教师出示第4张第一自然段句子的幻灯片)指导学生有表情地读句子体会意思:

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北风像狮子那样狂吼,河里的水结了冰,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冬天快要到来的自然环境。

(学生理论,互评)

  (3)齐读第1自然段。

  2、学习2~5自然段。

  a.默读2~4自然段,思考:

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

(“一一一”划出)b.检查(教师出示第5张幻灯片)抓“太阳暖和,正好睡觉”体会寒号鸟懒惰。

  c.还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

(1):

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

“„„”。

  d.抓“不听劝告”深人体会寒号鸟懒惰。

  

(1)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教师出示第5张幻灯片后半部分内容指导学习)

  

(2)喜鹊怎么劝告?

(喜鹊第一次劝告:

寒号鸟,别睡觉,大好晴天,赶快垒巢。

教师结合喜鹊劝告的话语指导读→评点→范读→自读→齐读)

  (3)从哪里看出寒号鸟不听劝告?

(寒号鸟说:

“傻喜鹊,不要吵,太阳暖和,正好睡觉。

”)(圈圈划划,自读体会,结合指导读寒号鸟的话:

指读→评点→自读→男女生对读)

  (4)教师指导学生展开想象:

喜鹊是怎样再次劝告寒号鸟的?

现在天气(),你看我(),你却(),()

  e.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喜鹊劝告寒号鸟,寒号鸟不听劝告的语句。

(想象自读→指读评点→女生齐读)

  f.教师引导学生读第5自然段体会交流。

  3、学习6~8自然段。

  a.回顾学法:

抓“不听劝告”这几个重点词语提问解答,深入理解课文。

b.启发学生围绕“还是不听劝告”(教师出示第6张幻灯片)讨论交流:

  

(1)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2)谁怎么劝告?

(喜鹊第二次劝告寒号鸟:

“趁天晴,快垒巢,现在懒惰,将来糟糕。

”)

  (3)从哪里看出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

(寒号鸟说:

“傻喜鹊,真啰嗦,太阳暖和,得过且过。

”)

  (4)想象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的结果会怎样?

  c.四人一小组讨论,准备汇报。

  d.汇报自学。

(学生自由汇报,老师随机点拨,穿插朗读训练)教师点拨要点:

①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说:

“„„”体会感情变化→指导读好语气。

②结合理解“得过且过”,教师指导学生读出寒号鸟不耐烦的语气。

③结合理解“最后的哀号”、“漫山遍野”等词,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寒号鸟在冰天雪地里发出最后哀号时的样子,你想对寒号鸟说一些什么?

指导读好语句:

寒号鸟悲哀地叫着:

“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寒号鸟最后的哀号:

“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教师出示第7张前面的幻灯片的内容朗读)

  f.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后明白的道理用明日歌展示: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凡事适时做,明日不待我。

万事待明日,明日能几何?

只有努力做,才不负日月。

(教师出示第8张幻灯片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

  四、拓展延伸:

  1、(教师出示第9张幻灯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故事一:

第二天喜鹊在枝头邻居寒号鸟,却发现邻居已经在严寒的夜晚冻死了,喜鹊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喜鹊的话里可以用上如果、假如等词。

  2、(教师出示第10张幻灯片)引导学生讲解故事二:

如果寒号鸟接受了喜鹊的第二次劝告,在那个晴天垒巢了,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五、续讲故事:

  1、(教师出示第11--16张幻灯片)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编故事范例:

传说五台山上有一种鸟,人们叫它“寒号鸟”。

寒号鸟长着一身漂亮的羽毛。

它到处卖弄自己的羽毛,看到别人干活,反而嘲笑。

  好多好心的鸟儿提醒它说:

“快垒个窝吧!

不然冬天来了,怎么过呀!

”寒号鸟说:

“冬天还早呢,着什么急!

  冬天眨眼就要到了。

鸟儿们晚上躲在自己暖和的窝里,而寒号鸟却在寒风里,冻得发抖。

它在山脚下找了一条缝,就把这条缝当做自己的窝。

旁边有一棵大树,树上住着喜鹊。

  有一天,天气晴朗。

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找回来一些枯枝、棉絮,给它的窝添加铺盖,准备过冬。

寒号鸟却整天飞出去玩,玩累了就睡觉。

  晚上,寒风呼呼地刮着。

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在石缝里冻得直打哆嗦,悲哀地叫着:

“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第二天,风停了,太阳很暖和。

喜鹊又对寒号鸟说:

“趁着天气好,赶快垒窝吧。

”寒号鸟不听劝告,伸伸懒腰,又睡觉了。

  晚上又来临了,寒号鸟又冻得直打哆嗦,悲哀地叫着:

“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就这样重复了几个晚上,大雪突然降临,鸟儿们奇怪寒号鸟怎么不发出叫声呢?

原来,寒号鸟早就被冻死了!

  六、布置作业:

  (教师出示第17张幻灯片)布置课外作业:

1、回家把故事讲给父母听!

2、向父母说出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你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6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过程与方法

  通过抓住文中的人物语言朗读体会,理清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叶子和果实的关系,从而受到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一科学思想的教育。

  情感态度价值观

  3、

(1)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和大自然的情感。

  教材分析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

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

本课有四幅图,分别有四段话与之对应:

第一幅图画的是葫芦藤上长满绿叶,还结了几个小葫芦。

种葫芦的人站在葫芦架前,看着可爱的小葫芦非常高兴。

第二幅图画的是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不在乎,眼睛只盯着葫芦。

第三幅图画的是邻居劝他治虫,种葫芦的人不听劝告,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第四幅图画的是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共四个自然段,以葫芦的变化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可笑的故事。

  教学方法

  本堂课教师用“复习导入——朗读感悟——归纳概括——拓展应用——生成创新”的方式让学生学习本堂课的内容,充分利用XX搜索,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理解文本,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学生在自己的“地盘”做主,学有所得,乐在其中。

这样不仅构建了师生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语文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教学要点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

  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解决问题

  一、复习导入

  1.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生字宝宝吗?

  生:

喜欢。

  师:

那我们可不要让生字宝宝失望哦!

下面老师就来检查检查大家生字掌握的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词:

葫芦、哇、藤、邻居、蚜虫、奇怪、盯着、自言自语。

开火车朗读。

同学们字词的掌握情况非常好,葫芦宝宝也很开心。

(教师用鼓励的语言给学生信心,使他们信心和激情满满。

  2.师:

那么,谁能用书中的话说说可爱的小葫芦是怎么样的?

  细长的葫芦藤上有什么呢?

花谢以后,又会怎样呢?

那个人怎么做的?

  生: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多雪白的小花。

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师相机板书:

长满了绿叶,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

看,老师手中就有个小葫芦。

(出示实物葫芦。

)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你们喜欢它吗?

  生:

喜欢。

师:

那么我们就用喜欢的语气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吧!

  生:

齐读第一段。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多雪白的小花。

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师:

通过你们的朗读,老师发现你们真的很喜欢这些小葫芦。

同学们,小葫芦这么可爱,种葫芦的人特别喜欢它们,可最后他得到小葫芦了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接着学习。

  二、朗读感悟

  1.师: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文章的最后一段,同学们,种葫芦的人每天都会看好几次葫芦,可是他到底得到了葫芦吗?

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出示多媒体)

  生:

种葫芦的人没得到小葫芦,因为我看见小葫芦落了一地。

  生:

我从最后一段发现种葫芦的人没得到葫芦,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

小葫芦满满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师:

是啊,种葫芦的人并没有得到小葫芦,你从哪些词能明显的看出来呢?

(板书:

虫更多了,变黄,都落了)

  2.师:

哪一幅图画出了这段内容呢?

  生:

64页的第四段,教师出示课件。

  3.师:

齐读第四自然段,你看到可爱的小葫芦落了会想些什么?

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

我感到很可惜,很惋惜。

  生:

我感到小葫芦很可怜,很心疼它。

  师:

那我们就试着读出心疼、可惜。

  师:

指名读,指导朗读。

愿意一起来尝试读吗?

注意把你的心情读出来。

对比63页的插图,你会产生哪些疑问呢?

(出示课件)XX图片搜索:

  生:

愿意,齐读:

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长得那么好的小葫芦怎么就会落了呢?

是什么导致它落呢?

叶子上长蚜虫他为什么不治?

他在想些什么?

  4.师:

是啊,那么好的葫芦怎么就会都落了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轻声读文2.3自然段,边读边想,可以动手圈画,在书中找到答案。

  5.指导朗读:

  生: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我从这句话能看出种葫芦的人根本就不管叶子上的蚜虫。

  师: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生:

他毫不在乎,也不怕。

  师:

怎么读出不在乎的语气呢?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体会不同语气。

  学生个别读,男女生对读,齐读。

  师:

是的,他不在乎叶子上有虫子,他只在乎葫芦。

他是怎么说的?

  生:

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

“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

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师:

你从他的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

我感受到他希望葫芦快点长。

  师:

你具体从哪感受到他希望葫芦长得快些?

  生:

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

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师:

是啊,他根本不管叶子上的虫子了,他只希望葫芦长得大些,快些。

再齐读他说的话。

  师:

你还从哪感受到他只在乎葫芦呢?

  生:

我从盯这个字能看出他在乎葫芦。

  师:

请同学做个盯的神情,齐读这段。

  师:

“自言自语”是怎么说呢?

自己练习说一说,然后说给同桌听。

  生:

自言自语就是自己对自己说话。

  理解“自言自语”,XX搜索:

  师:

种葫芦的人是这么急切的得到葫芦,同桌互相读读,体会感情。

  师:

邻居看到叶子上的蚜虫,他是怎样对种葫芦的人说的?

种葫芦的人又是怎样回答的?

  生:

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

“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

”那个人感

到很奇怪,他说:

“什么?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我要的是葫芦。

  师:

邻居是怎样劝种葫芦的人的?

邻居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生:

邻居说:

“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

”邻居很着急。

(板书:

生了蚜虫)

  师:

同学们,你们着急吗?

  生:

着急。

  师:

那好,请大家试着用着急的语气读读邻居的话。

  生:

自由练读。

  师:

种葫芦的人此时怎样?

  生: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师:

他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生:

他的意思是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

(板书:

不用治)

  师:

你认为哪句更好些?

为什么呢?

体会语气不同。

  生:

我认为第一句更好些,能体现出种葫芦的人很惊讶,加强了语气。

而第二句只有肯定的语气,语气不够强烈。

  师:

是啊,那我们就小组练读种葫芦的人说话的语气,体会体会。

  师:

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了呢?

  生:

首先他不懂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所以叶子长了虫子,他认为没有必要去治。

其次是他不听邻居的劝告。

  归纳概括

  种葫芦的人并没有得到可爱的葫芦,此时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如果第二年种葫芦,看到蚜虫他会怎样做呢?

  生:

他会想:

如果我好好照顾小葫芦就好了,它就不会落了,我要是听邻居的劝告就好了。

如果第二年种葫芦,再看到蚜虫我一定会马上处理的。

  指导书写:

重点:

(1)“言”第一个横顿笔,第三笔横中线。

  

(2)“哇、挂”二字右边的“圭”是由上下两个“土”字组成的。

  拓展应用

  ()的小花()的葫芦藤

  ()的小草()的雪花

  生成创新

  

(1)同学们,你能画出长大后的葫芦吗?

回家的时候把它画好,我们来评评谁画的好。

  

(2)同学们课下可以进行XX搜索:

XX视频《葫芦娃》,很有趣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