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407460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调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空调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空调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空调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空调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空调设计说明.docx

《空调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设计说明.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空调设计说明.docx

空调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及执行规范标准:

1、业主的使用要求

2、建筑平面、平面图

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

5、《汽车、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6、《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42-2002

7、《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22

二、设计参数:

(一)室外气象参数:

1、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6.5℃

2、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3℃

3、夏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

4、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2℃

5、冬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7℃

6、冬季采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2℃

7、大气压力夏季973.2hPa

冬季991.2hPa

8、室外风速夏季平均1.4m/s

冬季平均1.2m/s

(二)空调房间的室内设计参数:

房间名称

夏季

冬季

最小新风量

m3/h人

或换气次料

室内噪音标准

dB(A)

干球温度

(℃)

相对温度(℃)

风速(m/s)

干球温度

(℃)

相对温度(℃)

风速(m/s)

商场

26

≤65

≤0.25

16

≥30

≤0.2

≥30

≤60

办公室

25

≤65

≤0.25

20

≥40

≤0.15

≥30

≤45

电影院

25

≤65

≤0.25

20

≥30

≤0.2

≥30

≤45

地下车库

5-6次/h

制冷机房

3-5次/h

水泵房

3-5次/h

变配电间

6次/h

 

 

 

 

 

 

 

 

 

三、系统说明:

(一)冷源:

1、冷冻站的设置:

由于该建筑的体形为L形,各各用功能又相对集中,因此根据该建筑物造形的特点及功能的要求,冷冻站设在一层A区端部,这样不仅便于业主今后集中管理,而且节省业主的初投资。

2、冷冻部内共设置7台离心式冷水机组,单台机组装机容量为7036KW(2000TR),总装机容量为49252KW。

机组采用10KVA高压电源直接启动,由于城市供电管网为1万伏高压(即10千伏),这样直接利用高压供电,不仅大大节省了变配电设备及设施,而且大大减少了变电的损耗,同时高压供电冷冻机电机的启动电流小,保护电机,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制冷机的清洗,安装,试漏,加油,抽真空,充加制冷剂,测试等事宜,应严格按照制造厂提供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同时还应遵守《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以及其他有关规范,标准中的各项规定。

(二)热源:

由电热水机组组提供60℃低温热水供空调系统使用,所需总热量为17445KW。

(三)空调水系统:

1、冷冻水系统:

1)本建筑空调冷冻水系统采用分区二次泵变流量水系统,管程为异程。

其中一次泵水系统为定流量系统,二次泵水系统为变流量系统。

二次泵水系统流量的变化根据末端负荷的变化,通过二次水泵变频实现。

二次泵侧的系统划分主要根据建筑物使用功能决定。

考虑到系统水量较大,冷冻水系统采用大温差供冷的方式,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为6℃/13℃。

这样作可以减少冷冻水量,降低施工成本。

2)二次泵水系统一览表:

系统编号

负担区域

系统形式

K1系统

A区大部分

两管制,供冷供热

K2系统

B区大部分

两管制,供冷供热

K3系统

C区大部分

两管制,供冷供热

K4系统

A、B、C区小部分

两管制,供冷供热

 

 

 

3)空调冷冻水系统的补水定压而不服:

采用定压补水装置进行系统的补水和定压,补水接自软化水箱,定压点设置在一次泵吸入端,即回水母管上。

2、热水系统:

1)热水系统采用定流量水系统,管程为异程。

系统划分与冷冻水系统相同。

热功当量水供回水温度为60℃/50℃。

2)热水系统的流量分配通过分集水器完成,分集水器分别设备了K1R-K4R五个分支热水系统。

3)集水器各系统回水总管设置平衡阀,便于系统初次调节;分集水器设旁通管连通,上设压差旁通阀,旁通阀开闭通过供回水压差控制。

4)热水系统的补水定压,采用定压补水装置进行系统的补水和定压,补水接自软化水箱,定压点设置在热水泵吸入端,即回水母管上。

3、冷却水系统:

1)共设置7台横流式冷却塔,每台冷却塔对应一台冷水机组,单台冷却塔水量为1600m3/h,共11200m3/h,冷却水供回水温度为32℃/37℃。

冷却塔设置在六层屋面。

2)考虑到控制总水管管径,且便一将来施工,将冷却水系统分为三组,每组冷却水系统的冷却塔台数与冷水机组数量相同。

每组冷却水系统的供回水总管设旁通管,上设电动两通阀,电动阀的开闭由冷却水回水温度控制。

3)每组冷却塔供水管(在进入冷水机组之前)上设置电子水处理仪,以保证进入冷水机组的水质。

4)考虑到建筑内区面积较大,冬季需要供冷。

冬季供冷所用的冷却塔需有以下防冻措施:

冷却塔水盘需安装电加热设备;冷却水管需安装伴热电缆。

电加热设备的安装形式和技术参数由专业厂家提供,本次设计图纸中仅预留了电量。

(四)空调风系统:

1、由于建筑层高较高,面积较大,设计中除了极少部分的小房间和夹层底部采用了风机盘管以外,均采用全空气系统。

并且为了增加业主的营业面积,空调机组都安置在设备夹层中或采用吊顶安装的形式。

2、气流组织形式:

采用顶送或侧送的形式,回风集中设置,送风口采用散流器或双层百叶,回风口为单层百叶内衬过滤网。

(五)通风系统:

1、卫生间通风:

每层卫生间设排气扇,换气次数15次/h,屋面设排风机,排风机的启停与排气扇联动。

2、设备用户通风:

设备用房设置4个独立的排风系统:

冷冻机房换气数为4次/h;地下二层电信机房等设备用房换气次数为4次/h;地下一层东侧和西侧变配电室换气次料为6次/h。

3、地下车库通风:

地下共设置了35个通风系统,车库换气次数按照6次/h,补风系统为5次/h。

4、一层至六层排风系统在夏季和冬季可以仅开启排风系统,能够满足空调机组30%新风量的补风要求。

在过渡季节可开启排风兼排烟系统,并且可以通过台数控制,分别满足空调机组45%和60%新风量时的补风要求。

(六)消防排烟系统:

1、系统说明: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在净高超过12米的中中庭和长度超过20米的内走道及人员经常停留或可烯物较多面积超过100米的地上无窗房间和面积超过50m2的地下室均设置消防排烟系统,对该建筑消防排烟系统做如下设置:

1)车库兼排烟系统:

排风兼排烟系统。

2)一层至六层商业用房消防排烟系统:

排风兼排烟系统。

3)五层电影院消防排烟系统:

排风兼排烟系统。

4)中庭消防排烟系统:

中庭体积小于17000m3,排烟量按照6次/h换气计算,其体积大于17000m3/h,排烟量按照4次/h换气考虑10200m3/h,按10200m3/h计算的中庭排烟风机,每个中庭设两台风机。

5)正压送风系统:

整栋建筑共设有104个正压送风系统,其中47个楼梯间正压送风系统,57个前室正压送风系统。

2、防烟、排烟系统控制方式:

1)排风兼排烟系统风机入口处设常开形排烟防火阀,280℃熔断,联锁停风机,同时向控制中心反馈信号,排风兼排烟系统的排风管道上设有70℃熔断防火阀,一旦发生火灾防火阀关闭,打开相应区域的排烟口,排烟口、防火阀均带24VDC电控。

2)独立的排烟系统,其排烟风机入口处设常闭型排烟阀,控制中心控制启闭,280℃熔断,联锁停风机,同时向控制中心反馈信号。

3)新风系统的空调机组均为排烟时补风所用,补风量大于排烟量的50%。

当发生火灾时,由控制中心找开相邻分区的新风机组,起到防止火灾蔓延的作用。

4)前室、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口为电动风口,由控制中心控制其启闭,防烟楼梯的加压送风口为自垂百叶风口。

正压送风口的设置和控制要求参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

3、其它:

1)本工程空调、通风系统管道均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各类设备管道的保温材料,均为不燃或难燃材料,设备与风道连接的柔性接头均采用难燃材料制作。

2)所有空调机组进出口处均设置70℃熔断的防火阀;所有排风机入口处均设置70℃熔断的防火阀;所有风道在穿越防火分区旬均设置70℃熔断的防火阀;所有消防排烟风机入口处设置280℃熔断的排烟阀;所有排烟管道穿越防火分区处设置280℃熔断的排烟阀;凡穿越防火分区的排烟风道均外包防火板,其防火板的耐火等级符合规要求。

四、自控设计:

1、采用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可以在控制中心显示并打印空调、制冷、通风等各系统的设备,附件运行状态及各主要运行参数,并进行远距离控制和程序控制。

对自控的功能要求最优化启停、PID控制、设备台数控制、运态图形显示、报警及打印,能耗统计及与消防系统的联络等。

纳入DDC系统的设备有空调机组、新风机组、通风机、冷水机组、循环水泵,冷却塔等。

2、为实现空调系统的集中控制,末端设备水管的回水支管上设电动两通阀,根据回风温度与设计的室内温度比较控制水量而达到控制空调房间温度的目的,为防止冬季加热盘管冻裂,水管的电动两通水阀应留有一定的开度。

3、空调机组设置回风、新风电动调节阀,可根据季节调节新、回风比,新风阀应与空调机组连锁,空调机组关闭,新风入口处应设低温检测报警。

4、一次冷水系统采用冷量控制冷水机组及相对应水泵、冷却塔的运行台数、二次水系统采用台数控制和变频控制相结合、变水量运行。

5、冷水机组、冷冻水泵(一次泵、二次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及冷冻水、冷却水管上的电动蝶阀应进行电气启停联锁,冷水机组启停顺序为:

机组的冷却水、冷冻水、冷却塔进出水管上的延时电动蝶阀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水机组,停机时顺序相反。

6、除少数设备(如排气扇)外,均可在楼宇控制中心进行远距离操作,且所有设备还应在就地设检修用开关。

7、空调机组设置回风、新风电动调节阀,可根据季节调节新、回风比,新风阀应与空调机组连锁,空调机组关闭。

施工说明:

一、水管安装:

1、图中所注水管标高均以管中心为准;

2、工程中水管DN≤50采用焊接钢管,DN>50且DN≤250采用无缝钢管,DN>250采用螺旋卷焊管;冷凝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

钢管DN≤32采用丝扣连结,DN>32采用焊接连接,镀锌钢管采用丝扣连接。

3、冷冻水供、回水管,集管,阀门等,均需以离心玻璃棉管壳(导热系数<0.037W/m·℃)进行保温,保温层的厚度,当DN≤50mm,采用30mm,DN>50mm且DN≤250mm时,采用40mm厚保温,当DN>250mm时,采用50mm厚保温;冷凝水管采用20mm厚防露保温,室外设备,管道保温可参照91SB1中有关规定,室外直埋管道可采用直埋保温管做法。

4、水管路系统中的最低点处,应配DN=15mm泄水管,并配备相同管径的闸阀,在最高处,应配置DN=15mm立式自动排气阀,每层干管末端应设自动排气阀。

5、冷热水管道除特殊注明外坡度为0.003,供水管抬头走,回水管坡向回水总管,冷凝水管道坡度为0.008~0.01,坡向排水点;

6、空调机房内的凝水管接至机房地漏处,并按排水主向作不小于0.01的坡度,空调机组的凝水管接管投水封,水封高度为100mm

7、空调机房内预留给水管,用于冬季对空调机组进行加湿,给水管道与设备的连接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安装。

8、冷水管道穿越墙角和楼板时,保温层不能间断,在墙体或楼板的两侧,应设置夹板,中间的空间应以保温材料填充紧密。

9、管道的支,吊,托架必须设置与保温的外部,在穿过支,吊,托架处,应镶以垫木。

10、管道活动支,吊,托架的具体形式和设置位置,由安装单位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做法参见91SB。

11、空调水管,热水管及支吊架等附件除锈支污后刷防锈漆两遍。

12、管道安装完工后,应进行水压实验,实验压力按系统工作压力的1.25倍采用,但不得小于0.6Mpa,在10min内压降<20KPa为合格.

13、打压完成后及系统试运行之前,必须用水冲洗管道,直至流出的水中无污物为止(用白滤纸检验).

二、风管安装:

1、设计图中所注风管的标高,对于圆开风管,以中心线为准,对于方开或矩开时以风管底为准.

2、风管材料:

风管均采用镀锌钢板制作,风管壁厚及加固措施等均按照《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制作。

矩形风管弯头:

当宽度A≥500mm,且弯曲半径(内径)R<0.5A时,应设导流叶片,(具体按《全国通风通用管道配件图表》加工)

3、空调送回风管、排风管采用无法兰连接方式,接口处应严密,牢固。

并按照《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制作。

排烟管道采用法兰连接。

4、空调送回风管均以铝箔玻璃棉毡进行保温,厚度为30mm,除注明外,一般进排风管道不保温,玻璃棉毡的导热系数不小于0.037W/(m·℃)

5、穿越墙体沉降缝,变形缝处的风管两端,以及通风及进出口连接处,应设置长度为150-250mm的帆布软接,软接的接口应牢固,严密,在软接处不宜变径。

6、风管上的可拆卸接口,不得设置在墙体或楼板内。

7、所有水平或垂直的风管,必须设置必要的支、吊、托架,其构造形式由安装单位在保证牢固,可靠的基础上根据现场情况自己确定。

8、风管的支、吊、托架应设置于保温层外部,并不得损坏保温层,同时应避免在法兰,测量孔,调节阀等零部件处设置支吊架。

9、安装调节阀,蝶阀等空调配件进,必须注意将操作手柄配置在易于操作的位置,所有全空气空调系统的回风干管在机房内设手动调节阀(新风管之前)。

10、安装防火阀和排烟阀时,应先对其外观质量和动作的灵活性与可靠性进行检验,确认合格后再行安装。

11、防火阀的安装位置必须与设计相符,并尽量靠近防火墙安装,气流方向务必与阀体上标志的箭头相一致,严禁相反,防火阀必须单独配置支吊架。

12、所有送风主管分支处设三通调节阀,风口采用铝合金风口,颜色根据装修选定。

13、空调机一般通风系统的风管法兰间垫片采用8501型阴燃密封胶带,规格为8*3mm,其它风管软接头采用阻燃蓬布制作,软接头长度不超过150mm。

14、某些空调机房受面积所限,回风管和新风管未接入机组,要求施工时与土建密切结合,采取措施保证机房的密封性。

15、空调送回风管均设消音器(或消音弯头)或消声静压箱,消音器采用复合阻抗式消音器,消音器的有效长度为900mm,消音器及消意弯头的接口尺寸为所接风管管径尺寸。

由于建筑空间所限无法设置消音器时,机房内设消音静压箱,消意静压箱采用镀锌钢板制作,内贴30mm厚玻璃棉后再用玻璃丝布包缠或喷胶处理,防止纤维飞出。

16、为了避免排风机的噪音过大,对于吊装于室内的排风机和排风兼排烟风机应作消音处理。

风机采用包覆式结构,进出风口安装长度为1000m的消音管道或机同长度的消音器。

17、每个空调通风系统的送回(排)风主管上应留风量测定孔,设置在气流稳定并方便测量的直管段上。

三、设备安装:

1、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43-97,《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2-82及《制冷施工及验收规范》GBJ66-87进行施工安装。

2、所有设备基础均需待设备到货后校核尺寸无误后方可施工。

基础施工时,应按设备的要求预留地脚螺栓孔。

尺寸较大的设备应留安装孔。

设备安装工种应与土建密切结合。

3、水泵、离心风机,空调机组安装时均设减振措施。

消防专用排烟风机,加压送风机可不设减振。

4、锅炉、软水器、安全阀、泄爆片等设备的安装应符合设备制造厂家提供的安装使用技术要求。

5、调试和运行,空调制冷设备系统安装竣工并经试压,冲洗合格后,经过清扫方可进行运行调试。

6、空调机组、制冷机组、水泵等设备的进、出水管均装压力表和温度计,温度计测量范围:

热水管为0~100℃,在冷冻水,冷却水上为0~40℃。

制冷机组、水泵的接管处均设橡胶软接头PG=1.0MPa。

四、油漆,防腐:

不保温风管,金属支吊架,排水管等,在表面除锈后,刷防锈底漆两遍。

五、所有明装管道应以不同颜色加以区别,并以鲜明的箭头表示管内水流方向,冷冻水供水管及其分水缸——深蓝色,冷冻水回水管及其集水缸——浅蓝色,热水供水管——红色,回水——棕色;对管井内的管道每隔2-3米图一道色环,色环宽度80MM,所有管道阀门均应挂牌牌上注明是某系统的件么阀门。

六、其他各项施工要求,应严格遵守《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七、空调冷、热水管壁厚表:

公称直径(mm)

外径(mm)

壁厚(mm)

重量(kg/m)

备注

DN50

D57

3.5

4

DN65

D73

3.5

6

DN80

D89

4

7.38

DN100

D108

4.5

10.26

DN125

D133

4

12.73

DN150

D159

4.5

17.1

DN200

D219

6

31.5

DN250

D273

8

45.92

DN300

D325

8

62.54

DN350

D377

9

82.58

DN400

D426

9

92.55

DN450

D478

9

104.09

DN500

D529

9

115.4

DN600

D630

9

137.83

DN700

D720

10

175.1

DN800

D820

10

199.8

DN900

D920

10

224.4

DN1000

D1020

10

273.7

 

 

 

 

 

您可能也喜欢:

●某中央空调热水三联供系统方案设计(图)

●家用中央空调设计规范鞍山通用的中央空调规范

●通风空调施工组织设计

●螺杆式中央空调系统的安装方案

●中央空调施工组织方案最佳方案

●图书馆暖通中央空调设计

●大厦空调的施工方案

●×××综合服务楼通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

●黄金海岸会所中央空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户式中央空调选型及安装

●某中央空调热水三联供系统方案设计

●科教大楼暖通空调设计体会

●北京长远天地大厦空调设计方案

●鞍山中央空调施工组织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