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精练第八单元测评B.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401283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精练第八单元测评B.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春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精练第八单元测评B.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春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精练第八单元测评B.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春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精练第八单元测评B.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春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精练第八单元测评B.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精练第八单元测评B.docx

《春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精练第八单元测评B.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精练第八单元测评B.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精练第八单元测评B.docx

春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精练第八单元测评B

第八单元测评(B)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Al27 Fe56 Zn65 Ag108

一、快乐点击(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属于合金的是(  )

A.黄铜B.黄金C.石墨D.氧化铁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金属的活动性:

Zn>Ag>Cu

C.合金属于纯净物

D.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3.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之一。

下列物质中不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的是(  )

A.木炭B.氢气

C.一氧化碳D.氧气

4.下列金属元素一定以化合物形态存在于矿物之中的是(  )

A.金B.银C.铂D.铁

5.下列有关回收废弃手机中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B.可以节约冶炼相关金属所消耗的能源

C.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回收废弃手机中的金属材料没有任何价值

6.将铁片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减小的是(  )

A.AgNO3B.H2SO4

C.HClD.FeSO4

7.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浓度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成氢气的质量:

甲>乙>丙

B.相对原子质量:

乙>丙>甲

C.金属活动性:

乙>甲>丙

D.消耗硫酸的质量:

甲>乙>丙

8.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和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B.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沉淀产生

C.滤渣中一定有Ag,一定无Zn和Cu

D.滤液中一定有Cu(NO3)2,可能有Zn(NO3)2和AgNO3

9.(2019四川雅安中考)某同学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将Fe丝、Cu丝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

B.将Fe丝、Cu丝、Ag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C.将Fe丝分别放入CuSO4溶液、AgNO3溶液中

D.将Fe丝、Ag丝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

10.为比较4种金属X、Y、Z、W的活动性,小刚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其中能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

参加反应的物质

X

Y

Z

W

W(NO3)2溶液

ZNO3溶液

稀盐酸

则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A.Y>W>X>ZB.Y>W>Z>X

C.Y>X>W>ZD.X>Y>W>Z

二、积累运用(本题包括3小题,共25分)

11.(8分)已知①汽车、②机器上的齿轮、③门把手、④锯条、⑤铁洗脸盆、⑥铁柜、⑦铁轴、⑧剪刀等常见的铁制品,以上物品的防护措施有以下几种,用序号填空。

(1)在表面喷一层油漆    。

 

(2)在表面涂上机油    。

 

(3)在表面镀上一层其他金属    。

 

(4)在表面烧制搪瓷    。

 

(5)使其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

 

12.(8分)(2019湖北宜昌中考改编)金属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

图1

图2

金属

密度/(g·cm-3)

8.92

2.70

地壳中含量(质量分数/%)

0.007

7.73

导电性(以银的导电性为100作标准)

表1

(1)图1所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家用电线常用铜制,但在高压远距离输电中,常用铝代替铜,请根据表1中的信息分析,其原因是 。

 

(3)在空气中,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其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4)为探究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分别将铁丝、铜丝插入稀硫酸中(图2所示),说明铁比铜的金属活动性更强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将一定量铝、铜粉末混合物加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蓝色。

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下同),滤液中物质的组成(水除外)可能是          或          。

 

13.(9分)铁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

(1)如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甲处玻璃管中的化学方程式:

  ; 

②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装置甲处玻璃管内黑色粉末变红色

B.实验结束后,应先熄灭甲处的酒精喷灯

C.一氧化碳发生了还原反应

(2)每年因腐蚀而浪费掉的金属材料数量惊人,铁栅栏常采取的防锈措施是        ,除防止金属腐蚀外,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还有          (答一点即可)。

 

三、情景分析(本题包括1小题,12分)

14.人类对材料的发现和使用经历了从石器、青铜器、铁器到铝的大规模使用等漫长的历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最早使用的合金是     。

 

(2)我国是最早采用湿法冶铜的国家。

文献记载“胆铜法”:

用铁与“胆水”(含CuSO4)反应获得铜。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下列金属矿物中,可以用来炼铁的是   (填字母)。

 

A.赤铜矿(Cu2O)

B.赤铁矿(Fe2O3)

C.软锰矿(MnO2)

(4)19世纪初,铝的发现得益于电解技术的应用。

下图为用铝土矿炼制铝的生产流程。

铝土矿

NaAlO2

Al(OH)3

Al2O3

Al

现有含Al2O351%的铝土矿200t,经上述反应后可制得铝      t(假设上述各步反应中,铝元素一共损失10%。

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四、实验探究(本题包括1小题,18分)

15.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支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

请你和他一起完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填表。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①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

②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 

无明显现象

③在②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 

结论:

金属活动性Al>Fe>Cu。

(2)将铝丝插入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

 

(3)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活动性Al>Fe>H>Cu的结论。

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  。

 

(4)小强同学认为要得到活动性Al>Fe>H>Cu的结论,不必做补充实验,只需将小刚同学的方案中插入金属的顺序调整即可,你认为调整后插入金属的顺序是 。

 

五、计算应用(本题包括1小题,15分)

16.小华想测定铜锌合金及铜银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未标明浓度的稀盐酸和必要的仪器。

(1)你认为能测出其中铜的质量分数的是    合金。

 

(2)小华取

(1)中合金的粉末32.5g,与足量该稀盐酸充分反应,经测定,产生了0.4g气体,请求出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答案:

一、快乐点击(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A 黄金、石墨、氧化铁是纯净物,黄铜是铜锌合金,是混合物。

2.A 金属活动性:

Zn>Cu>Ag;合金属于混合物;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故B、C、D错误。

3.D 木炭、氢气、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可将氧化铁还原成铁。

故正确答案为D。

4.D 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形态存在。

5.D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既节约资源,又减少环境污染。

故正确答案为D。

6.A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银的相对原子质量,所以在反应Fe+2AgNO3

Fe(NO3)2+2Ag过程中溶液质量减轻;而Fe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Fe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后溶液质量均增加。

Fe与FeSO4不反应,故正确答案为A。

7.B 根据图像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

甲>乙>丙,A正确;等质量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越多,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相对原子质量:

丙>乙>甲,B错误;由图像可知,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

乙>甲>丙,故金属活动性:

乙>甲>丙,C正确;生成氢气越多,消耗硫酸越多,故消耗硫酸的质量:

甲>乙>丙,D正确。

8.B 由题意可知,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和Cu的混合粉末,由于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关系Zn>Cu>Ag,锌首先置换硝酸银中的银,当锌全部反应完后,铜可置换硝酸银中的银。

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蓝色,说明锌全部参加了反应,滤渣中没有锌,溶液中有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由上述分析可知:

滤渣中没有锌,加入稀盐酸,不可能有气泡产生,A错误;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银,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沉淀产生,B正确;滤渣中一定有Ag,一定无Zn,可能含有Cu,C错误;滤液中一定有Cu(NO3)2、Zn(NO3)2,可能有AgNO3,D错误。

9.D Fe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银的金属活动性,Cu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铜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银的金属活动性,但无法确定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A错误;将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Cu、Ag与稀盐酸不反应,不能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错误;Fe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的金属活动性,铁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银的金属活动性,但无法确定银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C错误;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了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的金属活动性,银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了铜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银的金属活动性,从而证明金属活动性:

铁>铜>银,D正确。

10.A Y和W都能与盐酸反应,而X、Z不能,可知Y和W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都排在氢的前面,而X和Z排在氢的后面;Y能置换出W(NO3)2中的W,说明Y的活动性强于W,同理X能置换出ZNO3中的Z,说明X的活动性强于Z,即金属活动性:

Y>W>X>Z。

故正确答案为A。

二、积累运用(本题包括3小题,共25分)

11.答案:

(1)①⑥ 

(2)②⑦ (3)③⑧ (4)⑤ (5)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金属防锈的知识,在考虑防锈措施时,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

根据铁制品生锈的条件,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基本思路是破坏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使铁制品隔绝空气和水。

防止铁制品锈蚀的具体方法:

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干燥;在铁制品表面覆盖保护膜,如涂油、油漆、搪瓷或通过化学反应使铁制品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12.答案:

(1)Fe2O3

(2)铝的密度比铜的密度小,地壳中含量比铜的高

(3)4Al+3O2

2Al2O3

(4)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 Fe+H2SO4

FeSO4+H2↑

(5)Ag Al(NO3)3、Cu(NO3)2 Al(NO3)3、Cu(NO3)2、AgNO3

解析:

(1)图1所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

(2)家用电线常用铜制,但在高压远距离输电中,常用铝代替铜,根据表1中的信息分析,其原因是铝的密度比铜的密度小,地壳中含量比铜的高。

(3)在空气中,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

(4)分别将铁丝、铜丝插入稀硫酸中,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因此说明铁比铜的金属活动性更强的实验现象是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

(5)将一定量铝、铜粉末混合物加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蓝色,说明铝完全反应,铜与硝酸银发生了反应,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硝酸银不足或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是Al(NO3)3、Cu(NO3)2,硝酸银过量时溶质是Al(NO3)3、Cu(NO3)2、AgNO3。

13.答案:

(1)①Fe2O3+3CO

2Fe+3CO2

②B

(2)刷漆 寻找金属替代品(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

(1)①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高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②装置甲处玻璃管内红色粉末变黑,A错误;实验结束后,应先熄灭甲处的酒精喷灯,继续通一氧化碳直到玻璃管冷却,B正确;一氧化碳发生了氧化反应,C错误。

(2)铁栅栏常采取的防锈措施是刷漆。

除防止金属腐蚀外,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还有寻找金属替代品、合理开采金属矿物、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

三、情景分析(本题包括1小题,12分)

14.答案:

(1)青铜

(2)Fe+CuSO4

Cu+FeSO4

(3)B (4)48.6

解析:

(1)我国最早使用的合金是青铜。

(2)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3)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氧化亚铜、二氧化锰中不含铁元素,所以三种金属矿物中可以用来炼铁的是赤铁矿。

(4)设经上述反应后可制得铝的质量为x。

Al2O3   ~   2Al

10254

51%×200t×90%x

x=48.6t

四、实验探究(本题包括1小题,18分)

15.答案:

(1)①铁丝表面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②铜丝 ③铝丝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2)用砂纸打磨其表面,以除去氧化膜

(3)把铜丝插入稀盐酸中

(4)Cu、Fe、Al

解析:

(1)Al与FeCl2溶液发生反应,Cu与FeCl2溶液不反应。

(2)铝表面有Al2O3保护膜,应先除去。

(3)把Cu放入盐酸中。

(4)先做探究Cu与盐酸是否反应的实验,再做探究Fe与盐酸反应的实验,最后将Al放入Fe与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

五、计算应用(本题包括1小题,15分)

16.答案:

(1)铜锌

(2)解:

设合金中Zn的质量为x。

Zn+2HCl

ZnCl2+H2↑

652

x0.4g

x=13g

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100%=60%。

答:

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0%。

解析:

Cu、Zn、Ag三种金属中只有Zn能与稀盐酸反应。

可根据Zn与稀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求铜锌合金中Zn的质量,进而求出Cu的质量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