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考试重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98430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患沟通考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医患沟通考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医患沟通考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医患沟通考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医患沟通考试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患沟通考试重点.docx

《医患沟通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患沟通考试重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患沟通考试重点.docx

医患沟通考试重点

1、名词解释

1、“医”:

狭义是指医疗机构中的医务人员,广义是指全体医务工作者、卫生管理人员及医疗机构,还包括医学教育工作者。

“患”:

狭义是指患者和家属亲友及相关利益人。

广义是指除“医”以外的社会人群。

2、医患沟通:

在医疗卫生和保健工作中,医患双方围绕诊疗、服务、健康及心理和社会等相关因素,以患者为中心,以医方为主导,将医学与人文相结合,通过医患双方各有的特征的全方位信息的多途径交流,使医患双方达成共识并建立信任合作关系,指引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达到维护健康、促进医学发展的目的。

3、知情同意:

在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足够的医疗信息的基础上,由患者作出自主医疗的决定,这是患者的一项基本权利。

4、无过失补偿制度:

无论医院是否存在差错过失,受害患者家属都可以获得一定的补偿,其金额则由第三方经认真考评后决定。

5、医学模式:

是人类抵御疾病和认知生命的实践过程中对医学的总的看法,即医学观。

6、医事法:

是指由国家专门机构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因医事活动而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7、循证医学(EBM):

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的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善地结合制定出病人的治疗措施。

(其核心思想是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尽量以客观的科学依据结果为证据,判断病人的病情并作出诊断的决策。

医患沟通是循证医学模式实现的最佳形式。

8、医患关系:

是指在医学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人际关系。

广义上是指医务人员(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医疗行政和后勤人员等)与患者一方(患者、亲属、监护人员及单位组织等)的之间的关系。

9、医德:

是指医务人员自身道德品质和调节医务人员与病人、他人、集体及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规范的总和。

10、医学心理学:

是指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医学实践领域,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11、人际沟通:

人与人以全方位信息交流以达到人际间建立共识、分享利益并发展关系的过程。

(基本原则是:

尊重、诚信、明确、理性、连续性。

12、医患纠纷:

狭义是指医患双方对医疗后果及其原因的认定存在分歧从而引发争议的事件;广义是指患者认为在诊疗护理过程患者权益(身体权、生命权、健康权、知情权、名誉权、隐私权、处分权)受到侵害,要求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或司法机关追究责任或赔偿损失的事件。

(分类及表现)

13、知情缺失:

是指医护人员在医疗全程中,忽视患方的知情同意权,未告知或及时告知患者病情、治疗方案、风险程度、预后情况及医疗费用等患者及亲属特别关注的信息,而实施医方单独制定的诊疗措施。

14、诊疗全程医患沟通:

是以新的医学模式为基础,遵循循证医学,在患者就医过程中实施个体化、全方位的沟通,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15、“一站式服务”:

就是把需要集体办理的事项和具体关联的收费、服务及其他系统最大限度地进行调度,形成完整的服务链。

16、医院“绿色通道”:

是指医院在抢救危重症伤病员中,为挽救其生命而设置的通畅的诊疗过程。

17、医疗事故纠纷:

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二、简答题

1、简述医患沟通的宗旨和理念?

宗旨:

树立医务工作者的现代化人文精神,与时俱进的升华医德水平、强化心理素质、文化素质、法制观念、管理能力,掌握医患建立共识并分享利益的客观规律和应用技能,实施医学模式的渐变与转型。

旨在充实患者和社会人群的基本医学知识和健康意识,

理念:

医患沟通是现代医学实践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医疗卫生服务重要的过程环节,是医学与人文融合的平台。

我国医患关系不和谐的直接原因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造成的利益格局调整以及新旧观念的碰撞。

而根本原因是医患双方对于自我身心全面认知的不足,导致医疗保障、法律法规、人文环境及医院管理建设的欠缺。

医务工作者应以人为本。

践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职业宗旨。

医患沟通,本质上是人与人的沟通,是医患对自身的认知和觉醒。

医患沟通时生物医学与多门人文社会学科综合而成的实践与学问。

2、简述医事法的特征?

作为法律,医事法具有一般法律的特征:

国家意志性;确定性和可预测性;国家强制性;

作为调整医事领域社会关系的法律,医事法还有自身的特征:

以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为根本宗旨,是区别于其他法律规范的主要标志;综合性和多样性;科学性和技术规范性;社会共同性;

3、简述医事法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

按照法作用于人们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形式和内容间的差异,医事法的作用可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

规范作用:

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教育作用;强制作用;

社会作用:

维护法的秩序;发展社会公共事务;

医师法责任分类:

医事民事责任,医事行政责任,医事刑事责任。

4、简述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

(1)尊重:

尊重是人心理的第一需要,每个人都需要尊重,尊重又分为自尊和他尊,在尊重自己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人。

(2)诚信:

诚信是沟通的基础和前提,沟通最基本的心理保证是安全感,没有安全感的沟通交往是难以发展的。

(3)明确:

当语言沟通所用的语言和传递方式能够被接受者所理解时,就可以认为它是明确的信息。

明确的信息能起到沟通的效果,所以沟通过程中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4)理性:

确保沟通在理性的基础上,避免情绪化。

(5)连续性:

有效的沟通必须具有时间、沟通内容与方式上得连续性。

5、简述影响沟通的个人因素有哪些?

(1)信息表达和理解的能力:

是指沟通者能否将信息准确地表达和理解。

如:

儿童、智力低下者、精神疾病患者、神志不清者,其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对信息的表达和理解。

(2)沟通者的生理及情绪状态:

是指沟通者身体及情绪上是否处于舒适、放松的状态。

舒适的状态、稳定的情绪有利于沟通双方系统的表达和交流信息。

任何一方处于愤怒、激动、焦虑或者身体不适状态均影响沟通的效果。

(3)个性心理特征:

个体能力、性格、气质及品德修养的优劣,对沟通的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品行良好、性格豁达开朗的人总能有效地与人沟通,赢得更多的朋友;而不良的个性心理特征,如以自我为中心、孤僻、多疑、自卑、妒忌等,均会阻碍人际沟通的有效进行。

(4)不恰当的沟通方式:

在人际沟通中,不恰当的沟通方式也会影响沟通的有效进行。

常见几种阻碍有效沟通的不当技巧:

改变话题、催促对方、主观判断或早下结论、虚假或不适当的安慰和保证。

6、简述医患关系的三种类型及各自的适用范围?

(一)主动-被动型:

是传统的医患关系模式,普遍存在于现代医学实践中。

特征是医生对患者单向作用,“为患者做什么”。

完全把握了医疗的主动权、决策权。

适用范围:

一般适用于急症重伤、麻醉意识丧失情况下的抢救医疗。

(二)指导-合作型:

属于现代医学实践中医患关系的基础模型。

医生仍占主导地位,而患者能有条件有限度地表达自己的意志,但必须接受医生的解释并执行医生的治疗方案,患者“被要求与医生合作”。

适用范围:

一般常见于急性病或垂危病,但头脑清醒的患者的就医过程。

(三)共同参与型:

在前两种医患关系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医生以平等的观念和言行方式,听取并尊重患者的想法,医患双方共同制定并积极实施医疗方案。

“帮助患者自疗”。

适用范围:

适用于慢性病患者,而且更适用于有一定医学知识的患者。

7、简述医患沟通机制表达?

(1)决定正确诊断

(2)提高治疗效果(答案见第8题)

(3)融洽医患关系(医方→医学共识心理相容情感共鸣利益共享←患方)

(4)实现现代医学模式

8、简述心理或神经免疫学的基本机制

基本机制:

心理社会信息传入大脑→大脑皮层加工处理并转换成认知评价(观念)→传入大脑边缘系统→转化为具有情绪色彩的内脏活动→大脑运动前区(下丘脑或垂体)→释放多种激素和神经递质→或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变化→或直接影响免疫功能(减弱或增强)→疾病或健康

当人接受到或转换到的是积极的认知评价时,良性的情绪的内脏活动刺激大脑产生有利于增强免疫系统的神经肽-激素组合,并构成神经-内分泌-免疫良性反馈调节运行机制,使机体活力增强,免疫力强化,趋向并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当人接受到或转换到的是消极的认知评价时,恶性的情绪的内脏活动刺激大脑产生削弱免疫系统的神经肽-激素组合,并构成神经-内分泌-免疫良性反馈调节运行的紊乱,使机体活力抑制,免疫力降低,转入亚健康状态或疾病。

9、简述医患沟通障碍产生的原因?

(1)思想观念的差异:

第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疗卫生服务性质的认知的分歧。

医方认为医疗卫生服务是公益性的,但也是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需较高收益来维系生存和发展。

患方认为医疗卫生服务应始终是公益性和福利性的,医院应全心全意为患者救死扶伤,不能图利;第二,医患双方不能有效沟通的另一个原因就在于对“知情同意”的不同认识。

患者的知情同意应包括患者知情同意和自主选择两个方面。

(2)知识结构的差异:

医患信息不对称。

医务人员普遍文化程度较高,并受过系统的医学教育和诊疗技能训练,又有医疗实践的经验,对治愈疾病、维护健康的知识和经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人文知识明显不足,人文实践能力欠缺。

而患方对医学知识不系统、不完善、片面地理解,对诊断和治疗信息的认知和掌握不全面。

(3)利益调整的差异:

医生职业技术含量高、收入高;大部分患者收入偏低。

利益分配存在较大差异产生出巨大的社会心理效应--同情弱者、弱势群体的心理也呈现较强的对立情绪。

(4)权利分配的差异:

在诊疗过程中,医生的权利包括具有独立自主的诊断、调查疾病、医学处置、出具相关的医学证明、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的权利,还有特殊干涉权利;而患者的权利属于被动性的权利,其权利的实现,完全依赖于医生对患者权利的认知和尊重。

10、如何进行医患沟通系统构建?

(一)树立医学与人文融通理念:

医疗服务是科技与人文的行为、医患沟通是基本医疗活动形式、“医患一体”是医患沟通的认识内核、医疗风险需要医患双方共同承担

(二)完善医患合作机制与法规:

将医患沟通列为医疗核心制度、优化患方参与诊疗机制、实施患方医学与健康知识教育、推动与完善医疗法律法规

(三)改进医学教育内容和方式:

改进院校医学教育、改善继续医学教育

11、简述医患沟通基本原则?

(一)以人健康为本

(二)维护患方权利

(三)注重诚信行医

(四)尊重医学科学

(五)有效表达信息

(六)密切医患合作

12、简述医患沟通基本模式?

医患沟通基本模式:

医方示善-医方倾听-医患交流-医患合作。

医方示善:

医疗服务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主动显示善意。

需要应用和善的肢体语言伴以亲切的口头语言,使患者及亲属感受到温馨、安全、尊重及诚意的气氛,并在之后的沟通中保持下去。

医方倾听:

了解患者信息主要通过倾听。

要求医护人员全神贯注接受患者全面的信息,不随意打断患者,要准确的理解并掌握患者的重要信息,多使用“多点反馈”,收集和整理诊断和治疗的信息,同时兼顾对患者诉说的尊重。

医患谈话:

是医患沟通的主要环节。

(要点反馈、职业语言、讨论选择、鼓励语言、抚触肢体、告知坏消息、回避难题、聊天)

医患合作:

在医患建立了互信关系,医患双方通过沟通后达成了共同意向或决定,医护人员在患者的配合下,以主导的姿态和负责的行为实施医疗服务。

13、口头语言的技能有哪些?

(一)运用得体的称呼语:

要根据患者身份、职业、年龄等具体情况尊重为先,因人而异,力求恰当。

(二)通俗表达医学语言:

充分考虑对方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用通俗化语言表达,尽量减少专业术语。

(三)讲究语言交流技巧:

倾听、开放式交流、乐观语境。

(四)杜绝伤害性语言:

医护人员要注意有技巧地使用保护性语言,避免因语言不当引起不良的心理刺激。

(五)多用亲切平缓语气:

医护人员要态度亲切和蔼,语气平缓得当。

(六)不评价他人诊疗工作:

医生技术水平不同,对同一疾病认识可能不同,对同一疾病的处理方法也可能不同,疾病诊断和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七)医疗各环节正确沟通的常用语和忌语(选择题)P80

14、肢体语言的技能有哪些?

“73855”:

语词占7%,音调占30%,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占55%。

仪表举止:

和蔼可亲的言谈举止,举止谦和,文明礼貌。

目光与表情:

微笑。

善于识别与解释患者面部表情,也要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

身体姿势:

距离和方向:

亲密的:

约以内,可感受到对方的气味、呼吸、甚至体温;朋友的,约为;社交的,即相互认识的人之间的距离,约为;公众的,即群众集会场合,约为

起语词性提示:

肢体接触:

**医患沟通文件的内容格式:

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情况,一般每一份病历中应有3次以上有实质内容的沟通记录。

15、简述医患交友的意义和方法?

意义:

(1)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

(2)有助于医患双方的诚信合作

(3)减少医患纠纷(4)有利于医学的发展

方法:

(1)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是医患交友的前提

(2)尊重患者的权利是医患交友的基础

(3)注重与患者“病外”沟通

(4)避免交友的庸俗化

16、什么诊疗全程医患沟通?

诊疗全程医患沟通:

是以新的医学模式为基础,遵循循证医学,在患者就医过程中实施个体化、全方位的沟通,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1)入院后沟通:

重视社会心理病史的采集,包括:

家里状况;日常生活;重要的生活经历;宗教信仰;患者对生活的态度。

(2)诊疗中沟通:

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各项检查结果、社会经济等状况,设计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让患者共同参与到诊疗过程中。

沟通方式:

重点预防沟通;重点安排沟通;重点协调沟通;

(3)出院前沟通:

对患者出院沟通可以从康复处方、诊疗效果反馈、医务人员的服务方面进行沟通。

(4)出院后随访:

随访是医院对曾在医院就诊的病人以通讯或其他方式,进行定期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指导患者康复的一种观察方法。

随访方式:

电话和书面随访。

17、积极参加医患沟通对医学生成材的意义

(1)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必修课、

(2)是提高诊断技术与人文服务水平的关键、

(3)是体现医师职业精神的直接手段,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有效途径、

(4)掌握医患沟通技能是适应医学人才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18、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开设医患沟通课程、早期接触临床、注重临床实习实训、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19、门诊患者特征:

患者身份各异、病情复杂、就诊随机、心态多样

20、门诊工作特点:

诊疗工作繁重且时限性强、接诊过程不连贯且风险大、就诊环节关联性强、诊疗工作专业性强、门诊工作的系统性强

21、急诊患者特征:

患者病情急危险重、疾患常常群体突发、患方就医紧迫、多发严重后果

22、急诊工作特点:

节奏紧张和有序、诊疗随机和规律、技术专业和全面、矛盾突出和尖锐

急诊“绿色通道”范围:

(1)休克、昏迷、循环呼吸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生命垂危等患者的急诊处理。

(2)110、120、122及其他部门转运的“三无病人”(无钱、无家属、无身份证)

(3)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患者的急诊抢救

(4)其它应当享受绿色通道的情况。

23、急诊“绿色通道”制度:

P106

24、医患纠纷处理原则?

处理医患纠纷,必须以《侵权责任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为基本准则,以事实为依据;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依照合法的处理程序,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和鉴定等工作;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结论有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以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

25、医患纠纷处理的主要途径?

主要途径:

协商、调节(行政调解、第三方调解、诉前调解)、民事诉讼。

协商:

是指争议双方就争议有关问题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或搁置争议,达成共识,形成和解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的过程。

调解:

是指医患纠纷当事人在调解人的介入或主持下,通过谈判和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过程。

以调解人身份不同可以分为行政调解、第三方调解,诉前调解。

民事诉讼:

指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发生的诉讼关系。

26、医患纠纷处理程序:

(1)及时报告:

当事人→科室主任→医务部→院领导→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12h)→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违法过激行为→公安机关和卫生行政部门

(2)调查分析

(3)保存证据

(4)向患方告知处理意见

(5)处理相关负责人

(6)结案报告

**抢救记录6小时内补全**在患者死亡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延长至7日。

**医患纠纷处理原则:

公正合理、适度可行、互谅互让

27、外科特征:

收效快与局限性并存、强调团队协作、治疗具有侵袭性,医疗风险大、对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高

28、外科患者的特点:

手术前最常见的是焦虑、恐惧和睡眠障碍。

29、手术方案的告知和患方选择:

P151

30、手术前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时要注意:

实事求是、全面到位、善意掩饰、个体化、风险共担、关注患者的安全感受

31、与为重患者及家属的语言沟通注意事项:

(1)耐心应对恐惧、焦虑孤独等负性情绪

(2)理性应对家属质疑和愤怒

(3)积极应对患者产生的依赖情绪

32、女性患者的身心特点:

(1)情感丰富,身体状况受情感影响明显,许多妇科疾病与情感有关

(2)妇产科疾病常常涉及患者的个人隐私

(3)对阴道检查常常有害羞、惧怕的心理

(4)女性与男性一样需要承担竞争压力,患者率增高

(5)女性具有生育的功能和权利

(6)许多妇科疾病在绝经钱几乎不可能治愈、要打持久战

33、妇科医护人员如何让患者共同参与对治疗措施的选择

(1)给患者机会让其表达自己的处境和想法,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增加对医务人员的信任,了解患者对所患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案的需求,使双方在治疗疾病这一目标上达成共识

(2)以通俗的语言让患者知晓各种治疗方案的效果和风险,治疗方案要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决定

(3)传达坏消息及风险的方式要恰当

34、产科与其他科室的不同点

(1)产科医务人员面对的是妊娠和分娩的孕产妇

(2)妊娠和分娩自古以来被称为“鬼门关”风险极大

(3)承载着家庭繁衍的期待和重任,社会意义深厚

(4)母子若发生任何意外,都较其他疾病更难以让人接受

(5)产科危重症往往缺乏预见性,来势凶猛,瞬息万变,病情可急转而下

(6)面对突发状况,医生若经验不足,未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未与患方充分沟通,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35、诊断胎儿畸形、妊娠并发症时如何沟通?

此时医生应当与患方做极为详细的沟通,沟通时应注意:

(1)对孕妇的影响

(2)对胎儿的影响(3)继续妊娠的风险和可能发生的意外

(4)终止妊娠的风险和可能发生的意外(5)对于再次妊娠的影响(6)最后请孕妇及家属进行决策

36、当患儿家长对疾病认识不足出现沟通障碍时应如何化解?

(1)医务人员应当主动接受病情、真实、准确、通俗的表达,让家长知情

(2)与家长商量后制定治疗方案,并详细的介绍治疗方案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预后

(3)病情加重应及时告知家长,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4)病情好转也要及时告诉家长,让家长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

(5)医护人员态度温和、富有同情心,对宝宝要温柔呵护

37、心脏科患者的身心特点?

(1)人格因素:

与心脏病关系密切的人格类型有两种,即A型性格和D型性格。

A型性格表现为争强好胜、竞争性、攻击性、缺乏耐心和持续存在的事件紧迫感,多易激惹、易怒和有敌意。

D型性格包含负性情感和社交抑郁。

如两种情感并存,则会对心脏产生有害的影响。

(2)紧张

(3)焦虑

(4)抑郁

(5)主要社会因素:

生活方式、心理压力

38、选择检查项目的基本原则?

根据诊断需要和患者经济状况、首选最有必要、费用低、无创性的检查。

对有创性心血管检查,须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检查的必要性、费用、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处理措施,取得知情同意。

要尊重患者的选择权,避免采取诱导的方式劝说患者接受检查。

**对于初诊高血压患者,应测量双上肢血压至少2次,取其平均值。

39、内科治疗中的积极沟通?

(1)针对患方的医学与健康教育

(2)适度告知患方治疗中的风险

(3)给予患方治疗方案知情选择

(4)引导患方配合治疗

40、呼吸科患者的身心特点和社会因素?

身心特点:

焦虑、恐惧、自卑

社会因素:

大气污染、吸烟呼吸系统相关公共卫生事件可吸入性变应原社会人口老龄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