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调研报告精选多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87601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流转调研报告精选多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土地流转调研报告精选多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土地流转调研报告精选多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土地流转调研报告精选多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土地流转调研报告精选多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地流转调研报告精选多篇.docx

《土地流转调研报告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流转调研报告精选多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地流转调研报告精选多篇.docx

土地流转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土地流转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xxx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xxx为鲁北农业大镇,传统的农业生产运营模式在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为当前农户主要的土地经营管理机制,农村的经济发展不断推进合村并居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当前,我国农村农业生产已进入结构调整新阶段,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载体受小规模生产以大镇场需求为导向的影响尤为突出。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不断深化科学发展观,全力开展土地流转工作,是有效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有利手段。

积极探索土地使用权流转是尊重镇场规律,按照效益优先原则,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基础上,不断创新土地经营管理机制,也是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通过深入细致的对我镇的土地流转工作的调研,发现在土地流转方面还存在一些实际性问题,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xxx农业基本情况

  xxx位于xxx城南,地处乐陵、无棣、阳信、庆云“三镇四县”交界,是xxx面积、人口第一大镇,也是全县唯一的省级中心镇,总面积105.36平方公里,全镇66个行政村合并为22个社区,2个独立村。

全镇172个村民小组,13592户,总人口6万余人,农业人口54750人,耕地总面积86880

  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59亩。

全镇66个行政村都开展完善了二轮农村土地承包工作,我镇自2014年至今签订家庭承包经营合同13592份。

近年来,我镇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围绕支柱产业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目前,全镇共流转土地面积6117亩,主要是以转包和转让两种方式进行流转,其中以转包方式进行流转的土地面积为4517亩,以转让方式进行流转的土地面积为700亩,以出租方式进行流转的土地面积为300亩,流转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8%,涉及农户1087户。

  二、xxx当前土地流转的主要特点

  目前,xxx农村土地流转的特点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流转形式多样。

具体有转包、租赁、转让等流转形式。

  2、经营范围多样。

土地流转经营范围已从二轮承包之初以种植粮油为主,逐步扩大到水产养殖、花卉苗木、畜禽养殖、现代农业示范区等等。

  3、承包经营主体多样。

有农业龙头企业、工商企业主及种粮承包大户等。

  4、土地流转率有增长趋势。

近年来,我镇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活跃度不断加强,大部分的农村土地依然处于静止的无流动状态。

  5、流转效益明显提升。

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全镇

  实现了土地利用的合理配臵,不仅涌现了大量的农业种养大户,增强了我镇农业经营主体的市场竞争力,而且使全镇的土地集约化经营和农业的规模化发展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农业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同时,土地的流转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及时地补充了全县工业及三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村现代化的进程明显加快。

  6、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流转双方实现“双赢”。

绝大部分农民反映在土地流转过程中,遵循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政府行政干预的影响较小,实现了流入流出“双赢”的结果,农民基本满意。

  三、xxx对土地流转的帮扶措施

  1、新建落成农民服务大厅,开设土地流转服务窗口,对流转双方提供统一合同范本,组织供需双方谈判,指导签订流转合同等工作,为供需双方搭建流转桥梁;

  2、承担土地流转业务指导,为流转双方提供服务和法律、法规及政策咨询,对发生的土地流转纠纷进行调解处理或向上级部门申请仲裁等协调服务;

  3、对依托农业企业和合作组织、符合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扶持政策进行的土地流转,达到100亩以上的,镇财政将给予每亩一定的资金补助;

  4、对发生土地流转以后进行设施农业建设的,优先享受各项设施农业扶持政策;

  5、对流转转出土地的农民,优先享受镇、村两级再就业培训,并优先安排就业,对创办二、三产经济实体的,协调信贷资金扶持;

  四、xxx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

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多通过私下口头协议,将土地流转给邻居或亲属,没有签订合同,导致承包费兑现难而引发纠纷,难以解决。

目前我镇存在着这种农户间口头约定流转土地的现象。

  对土地流转各项法律制度的宣传还不到位。

有一部分老百姓旧习惯根深蒂固,承包土地流转困难,在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中,有的对土地眷恋还很深,宁愿造成土地荒芜也舍不得将土地流转出去。

  耕地规模经营面积小,农业资源配臵效率不高。

由于责任制初期,大多数地方承包土地是按照高、中、低产田分类平均发包给农户的,导致面积不大块地多,难以成片,不利整治耕作,制约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也影响了规模经营农户的收入。

  对土地流转的认识程度不高。

部分村干部甚至个别机关干部对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认为土地流转是农户自己的事,应由农户和业主自由协商,对之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疏于管理。

  部分流转土地难以恢复。

土地流转后,部分土地

  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如修建的圈舍、仓库、路及房屋等永久性公益设施难以恢复。

  五、关于对xxx土地流转的几点建议

  提高认识,加大宣传。

土地流转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规模农业、效益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前提和基础。

建立正常的农村土地次序不仅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而且影响到农业产业化进程,要大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教育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知法、懂法、用法。

  强化土地流转队伍建设。

由于开展土地流转工作的工作人员,对土地流转认识程度不一,对各方面政策了解还不够透彻,也会导致土地流转工作进行困难,所以建议对涉及土地流转的工作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增强熟练业务知识,使土地流转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要认真解决土地纠纷。

土地纠纷是农民土地流转后的遗留问题,如果解决不到位,势必影响农民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整个土地流转工作。

如何规范土地流转手续,规范土地流转过程为当前的主要任务。

  规范土地流转行为。

土地流转工作人员需指导农户之间签定的合同,签定之后,需严格审核,层层把关,以

  减少和避免土地流转纠纷,造成不必要的社会资源浪费。

  建立建全“失地农民”的培训机制,提高“失地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生存本领。

从调研中可以看出,许多失地农民外出务工仍然是停留在原始的出卖劳动力的水平上,因此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迫在眉睫,政府要加强对这部分人员劳动技能培训工作,让他们真正从农民中分离出来,从事第二或第三产业,让他们“失地”后能走出去、站得稳、能增收,能致富。

这对促进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都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加强流转土地流向的引导管理。

从调研可以发现,大部分流转土地的开发利用具有随意性、开放性、孤立性特点。

如何有效联系流转土地业主,从而正确引导、规范流转土地的开发建设是一项重要问题。

我建议,全镇要统筹安排,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不断加强土地业主的信息沟通,不断引领全镇群众向生产资料集约化、科学化、规模化前进,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向规模农业、特色农业、现在科学技术集中农业转变,最终实现“以地养民、以地富民”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目标。

  自2014年我镇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土地流转规范性政策。

经政府统一指导、合理规划,目前全镇土地流转共计6117亩。

我镇严格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科学管理、分类指导、规范有序地推进农村土地使

  用权的流转,保障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规范农村土地利益关系。

2014年我镇新建落成了农民服务大厅,专门开设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窗口,无偿为当地农村的土地流转提供政策指导、业务咨询、协调服务和监督管理,以进一步完善全镇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努力实现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

我相信,在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形势下,随着各项生产结构的不断调整,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将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第三篇:

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集体土地流转问题的法律思考》

  调查报告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周勇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十分突出的摆在了社会发展的前沿,“三农”问题已经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也是我国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

  土地流转工作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工作政策性强、影响面广,既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又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最终也影响到我国的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进程。

在现行土地制度下,土地承载着农民经济收入、满足就业、家庭养老、社会保障等多种功能,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一、农村集体土地流转问题重要性

  新农村、农业产业结构高速、农业现代化根本目标就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致富,农村经济发展决定性因素就是农村土地问题,解决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问题,加快农村土地的流转,有利于解决农村人地矛盾和耕地抛荒问题,有效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激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稳定农业生产;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提供广阔空间,加快农业发展,并促进农民增收。

  二、被征地农民群众对现行农业生产性用地赔偿政策的主要意见

  1、农业生产性用地补偿标准过低

  当地农村蔬菜和热带水果种植业经营收益相当高,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其中,在耕地上每年种一季水稻,主要是供农民家庭一年自食所需;在耕地和园地上主要种植蔬菜和水果,这些产品主要外销到北方省区。

调研统计,2014年当地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8508元,略高于当年浙江省农村居民8265元的人均纯收入水平,而浙江省农民主要收入来源是非农s产业。

被征地农民群众对该市规定的每亩耕地8万元的补偿标准难以接受,大多数农民提出可接受的耕地补

  偿标准应当为每亩10万元至15万元,并主张园地和耕地应当同价补偿。

  2、按农户家庭现有生产性用地数量为基数计价的土地补偿方式不合理调研发现,当地农村从1981年左右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进行分地至今,再没有进行过第二次分地,而1981年至今新出生的人口已有两代人,他们名下没有任何承包地。

以d村为例,1990年至今新增人口已达1200人。

也就是说,当地农村是三代人共用一代人的承包地作为生活之资。

需要指出的是,本地农村耕地数量是农业生产性用地中数量最少的,人均仅1亩左右,而具有几乎同样生产性功能的园地数量则是耕地数量的2倍以上,但园地的补偿标准仅为耕地的23.29%。

调研发现,与内地农村相比,当地农民家庭平均人口数量较大,往往是三代人生活在一起,这从侧面反映了当地土地资源有限的现实状况。

此外,当地农民群众出外打工的人数很少,绝大部分农民长年在本村进行农业生产。

不仅如此,本地农村每年农忙时还从内地省区吸引5万名左右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来做短工,短工的日平均工资达到每天60元以上。

因此,本地的农业生产性用地尽管数量有限,但年平均使用率和年平均效益水平很高,否则无法实现三代人依靠一代人分得的承包土地生活的要求。

据调研统计,本地1981年以后出生的农户子女的平均学历为初中,有限的受教育文化水平和非农业工作技能水平对其实现非农产业再就业造成现实困难。

基于以上考虑,大多数农民群众和不少村组干部提出应当按照现有人头数量进行征地补偿。

  3、征地补偿政策执行不公平

  对现行农业生产性用地补偿标准不合理的验证。

将所调研农村的农户各项平均特征数据构建一个典型农户,以其按照现行征地补偿安置政策标准获得的补偿款与该农户作为未来城市居民的支出情况进行比较计算,以验证现行农业生产性用地补偿标准的不合理性。

当地典型农户的平均人口约为6人,人均农业生产性用地1亩左右,合计6亩;调研表明当地农户平均每年每人生活消费支出为550元,则该典型农户每年消费支出为39600元,以现行耕地补偿标准每亩80000元计算,共得土地补偿款480000元,以土地补偿款除以典型农户年均消费支出水平,这笔补偿款将在12.12年左右使用完毕。

又根据该市统计资料,当地城镇居民2014年人均消费支出为10267元,典型农户土地被全数征收以后转变为城镇居民,则其全家年均消费支出将达到61602元,若以该农户全部土地补偿款除以家庭年均消费支出,这笔补偿款将在7.79年使用完毕。

何况每亩近8万元补偿标准仅指综合生产条件最好的水田耕地,而旱田耕地、旱地耕地和园地的补偿标准则分别为56150元、32500元和18582元,也就是说典型农户的实际土地补偿款达不到480000元,因此土地实际补偿款能够维持基本生活的期限还要短于上述计算年限。

由此可见,被征地农民群众在现行征地补偿标准政策中获得的补偿款等于维持长远生计是远远不够的。

对农业生产性用地的合理计算方法及

  计算结果分析《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件指出:

“确定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统一年产值倍数,应按照保证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的原则”。

前文对a市现行农业生产性用地补偿标准的验证性分析表明,现行标准不能满足国家征地补偿政策要求的保证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的原则,必须进行改革。

而科学测算新的农业生产性用地的补偿标准,则要以保证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为基本原则,同时要考虑保障被征地农民群众的长远生计的问题。

  三、解决农村集体土地流转问题

  当前土地流转中,主观上是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客观上流转制度、机制和市场不完善、农民的得益无法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保障,解决此问题,认为应从服务引导入手,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健全农民保障机制,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模式。

完善土地流转工作不容忽视,以下建议供参考:

  一、加大宣传,统一思想。

  要在干部群众中多形式,多渠道地宣传贯彻《土地承包法》,和中央、省、市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一系列文件精神,通过政策宣传和细致的思想解释,让每一个农民了解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消除农民的惧变心理,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参与意识。

要充分认识规范土地流转,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人口变化引发的土地调整的需求。

更为重要的是用市场手段和机制取代和制止行政手段任意调整土地的做法,从根本上解决人地矛盾,使农村土地关系的稳定由政策、法律强制逐步过渡为农民的习惯。

同时,又要充分认识到规范土地流转是—个经常性工作,把规范土地流转工作纳入经常化、规范化轨道。

  二、转变观念,明确思路。

  乡村一级要从过去“管”、“要”向服务引导转变,认真搞好谋划。

  以产业推动抓流转。

以加快农业产业化为契机,紧紧围绕本地主导产业,建立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带,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农民的承包土地向主导产业和规模基地方向发展;

  规范建制抓流转。

引导签订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是避免土地纠纷,确保土地流转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

今后凡涉及到土地流转的农户,在土地所有权性质不变的前提下都要依法引导签订规范的土地流转书面合同,建档保管,以解决农户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建立稳定的流转关系,促进有序流转。

  培育大户抓流转。

把培训规模经营大户作为带动土地流转的关键来抓,形成以示范辐射大户,大户带动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吸引大户、孕育大户的良性循环。

鼓励干部向农民租田搞示范,通过“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的引导方式,带动农民自愿转租承包耕地。

并且政府要拿出一定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大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主要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功能全多样化、布局科学、

  服务多样的要求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进程,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大就业空间。

  三、建立土地流转机制,运用市场手段引导土地健康有序流转。

  首先,规范土地流转基本操作规程,实行程序化操作。

在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的指导下,受理农民委托土地流转申请书,发布土地流转信息,召集农户自主流转见面,对达成协议的农民,指导和帮助按要求签订合同。

  其次,建立土地租金评估制度。

目前,土地使用权的租金多是流转双方自由协商或基层组织协调确定,缺乏科学评估依据。

建议建立农用土地评估机构,以土地流转前的评估作为确定租金的依据;土地流转后的评估,主要是监督土地使用情况,防止土地肥力、地力被破坏。

  再次,建立土地流转合同管理制度。

流转双方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签订书面土地流转合同,明确流转的形式、数量、期限、条件和双方的权利、责任、义务;涉及承包土地田块变动的,要及时办理承包权证变更手续;有条件的,还可到公证部门办理公证手续。

农村基层组织和承包合同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流转合同的审查、监督,对合同的登记、立卷、归档,要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

  四、制定配套措施,完善法律政策,为土地合理流转提供坚强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制定鼓励土地流转的相关优惠政策。

  在优惠的对象上实行双向优惠,既鼓励土地转出方,又鼓励土地转入方;在优惠的内容上实行综合优惠,不光在经济上优惠,在流转方享受集体公益事业服务方面都给予适当照顾;在优惠的手段上实行配套优惠,包括在资金、技术、税费等方面给予适当支持:

在优惠的取向上实行重点优惠。

即对“四荒”开发性经营项目、具有技术推广价值和市场发展前景的特色种养项目以及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项目进行重点扶持。

  深化农村社会管理体制配套改革。

  大力培育农村劳动力市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条件。

加大农村户籍制度改革力度,改变农民的“恋土”观念、为农民“退一进二闯三”创造条件,减少农民对土地的直接依赖。

加快建立健全适合农村特点的社会就业、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农民离土的后顾之忧。

  完善法律。

  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农民的土地产权;明确允许农民拥有土地的抵押权;开拓有关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保险业务等。

第四篇:

土地流转的调研报告

  七江乡关于土地流转的

  调研报告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

  1、村集体所有的林地、经济场统一发包。

此类情况大多为种植大户或公司种植蔬菜、苗木及中药材等。

如棉花园村、南冲村分别转让林地577亩、608亩给武汉凯迪生物质能公司,占总林地面积的1.69%。

  2、零星土田流转。

许多不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将土地委托亲属、朋友耕种,或承包给种粮大户统一经营。

但集中成片的只有种菜大户罗湘虎在棉花园村租赁100亩耕地种植茄子、甜玉米,农科所转让期限为20年、面积500亩的耕地作为葡萄酒原料生产基地,仅占全乡总耕地面积的2.01%。

  二、目前阻碍土地流转的几点因素

  、农民对土地流转的心态比较复杂、多变。

1、农民对承包土地的主权意识、自主支配意识太强,误认为承包到户就是土地私有。

阻碍了土地经营权正常流转。

主要体现在:

一是旧习惯根深蒂固,对土地的眷恋还很深,宁愿“死守阵地”也舍不得将土地流转出去。

阻碍了连片成块的大面积开发;二是为今后可以”名正言顺”的在自家承包地上建房;三是“红眼病”作祟,不愿意拿地让别人发财,故意从中作梗。

2、流转价格偏低。

我乡目前租给种粮大户的田地年均价为150元/亩。

  3、流转土地面积有限、利用率不高。

大部分的经营能手,种粮大户,他们的行为都是个体的,离现代高效农业有很大的差距。

  4、经营方式落后,传统农业色彩浓厚。

许多时候搞的还是传统粮食种植。

在实际操作中,种植、打农药、施肥都没达到统一

  管理的目的,离现代农业的“绿色标准”还有差距,不能提高品质和效益。

  土地流转机制不够规范。

  1、土地流转不规范,对土地流转的管理,在流转程序、流转手段、流转档案管理等方面缺乏统一规定,这是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不规范的一个重要原因。

操作不规范主要表现在:

一是大多数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只有口头约定,没有书面合同,即使有书面合同,其内容不完整,在某些方面不具有法律效力。

有的未经村集体组织审查同意;二是土地流转有的不按规范签订合同,合同条款、标的不明确,甚至与现行法规相冲突,如租用土地的时间超过了二轮承包期规定的时间等。

三是农村土地流转资料档案缺乏管理。

  2、缺乏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和流转平台。

土地流转的供求信息不能及时有效沟通,转出方找不到转入方,土地流转供给需求脱节。

有不少农民不知道应该怎样进行流转;其次是土地流转的形式简单,反租倒包、入股、抵押等新的流转形式没有出现;再次是土地流转的程序简单,由于多数流转为自发形成,流转双方没有遵循一定的程序和履行必要的手续,土地流转处于缺乏规范的无序状态,土地流转纠纷多。

  (三)土地流转短期行为严重。

  从出让方看,主要是务工经商收入不稳定,也担心政策变

  化,怕土地转出后失去土地,怕务工经商亏本后吃饭难以解决,所以大多采取短期转包的方式。

  从承包方看,由于农业收益比较低,高收益项目农业难以

  选择,农业开发又面临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

因此,业主对投资农业开发极为慎重,致使不愿在土地上投入过多的成本,承包户无意长期承包,两方面互相制约。

  (四)地块仍然零碎分散。

由于目前农户承包的土地普遍

  分散,经营大户虽然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大量土地,但仍无法改变地块分散的状况,也就很难形成土地集中连片的规模经营,从而影响了土地整体耕作效能的提高。

据统计,2014年我乡10—20亩经营规模的为500亩,占流转土地总流转面积的55.5%,20—50亩经营规模的为200亩,占流转土地总流转面积的

  22.2%,100亩以上经营规模的为200亩,占流转土地总流转面积的22.2%。

  三、关于土地流转的几点建议:

  、明确管理机构和职能,加强土地流转管理监督。

首先是确立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具体范围、原则,规范流转的形式,明确流转的操作程序,规定对违规失范行为的处理办法;第二是规范流转合同,建立流转合同的指导、签证、仲裁制度;第三是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档案,重点对拟出让方的土地情况基本条件和拟受让方的土地需求情况进行登记造册,促进土地的顺利流转。

  、组建村级土地流转合作组织,确保群众利益。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农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现代农业集约化经营的矛盾、平均承包土地与市场自由配臵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分散的一家一户小农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等等,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将表现得更为明显。

所以,迫切组建村级土地流转合作组织,负责统一组织、统一协调本村土地流转事务以及代理农民参与转出土地的新项目建设。

让转出方维权有后盾、利益有保障,让转入方从繁杂的土地矛盾中解脱出来。

  总之,如何有效的把每户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有效引导农民加快土地流转,克服小农经济意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是进一步加强土地流转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五篇:

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县是**市东北部与**市**交汇的山区农业大县。

全县总面积2595平方公里,大部分海拔在700至900米之间,90%的地区属溶岩地貌,地表破碎,山河纵横;250以上坡地占总面积的44%,250以上的坡耕地占总耕地的27.3%;活土层厚度低于15cm的耕地占总耕地的60%,农业有效灌溉面积20万亩,占境内现有耕地的30%。

因此,我县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农业生产水平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改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不断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