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课本古代文化常识梳理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86114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课本古代文化常识梳理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课本古代文化常识梳理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课本古代文化常识梳理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课本古代文化常识梳理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课本古代文化常识梳理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课本古代文化常识梳理1.docx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课本古代文化常识梳理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课本古代文化常识梳理1.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课本古代文化常识梳理1.docx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课本古代文化常识梳理1

文化常识

必修一

1、《左传》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

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2、它以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记载东周以前240-250年间的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也可当散文看)。

4、行李,出使的人。

5、春秋时期,有公侯子爵男。

6、以乱易整,不武-----古代战争的道德。

7、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音调悲凉。

8、中庶子,管理国君车马之类的官。

9、尺兵,尺寸之兵。

11、郎中,宫廷侍卫。

12、箕踞,坐在地上,张开两脚,形状像箕,这是轻慢傲视对方的表现。

13、山东,瑶山以东,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14、季父,叔父;亚父,把别人当成仅次于父亲。

15、鲰生,浅陋无知的小人。

16、古代河北河南,黄河的北面和南面。

17、参乘,骖乘,古时站在车右边担任警卫的人,不是左边。

乘:

四匹马拉的车。

18、窃,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19、谨诺,表示恭敬语气。

20、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

21、再拜,拜二次,表示隆重。

2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

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男爵等还真不是西方独有的,我们周朝就开始了。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就是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总体就是分封的土地多,人口多,相应名号也就高了。

23、子:

古代对男子尊称。

24、寡人:

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国君、诸侯别称。

25、执事:

办事的官员,文中可用作对对方的敬称。

26、《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

本书亦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27、祖:

临行记录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28、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变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必修二

1、《诗经》分风雅颂;《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风大都是指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音乐;颂分周颂和鲁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2、卜,用蓍草占卦,体,卦象。

3、《孔雀东南飞》南朝陈徐陵编《玉台新咏》,古代汉民族(不是少数民族),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4、总角,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5、结发之妻,结发是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

6、初阳岁,冬至之后,立春之前。

7、适,出嫁。

8、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

9、《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

10、杜康,相传最早造酒的人。

11、子:

对对方的尊称。

衿:

古式的衣领。

青衿:

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12、阡陌:

阡,南北向的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

.

13、修禊事也,禊,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

14、望:

农历每月十五。

既望:

农历每月十六。

晦:

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朔:

农历每月第一天。

15、浮图,即浮屠,本意指佛和佛教徒。

16、“临川王某记”,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之前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某”字。

17、“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

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

《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

《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18、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诗》

19、建安:

汉献帝年号。

20、箜篌:

古代的一种弦乐器,23弦或25弦,分卧式、竖式两种。

21、妾:

旧时妇女谦卑地自称。

22、公姥:

公公和婆婆。

本文是偏义复词,偏“姥”,“公”是衬字。

23、伏惟:

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24、.初七:

支农里七月七,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

25、下九:

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

在汉代,每月十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26、六合:

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指甲、乙、丙、丁。

;支,地支,指子、丑、寅、卯。

;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要适合,叫六合。

27、青庐:

用青布搭成的蓬帐,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

28、黄昏:

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

29、人定:

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这里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30、乐府三绝:

《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

31、建安风骨:

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团所表现出的共同的文学倾向,他们高扬政治理想,展示强烈个性,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展现了东汉末年动荡的时代,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所以称为“建安风骨”。

代表人物主要有“三曹”、“七子”和蔡琰。

“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32、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33、癸丑:

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这里指永和九年。

34、暮春:

春季的末一个月。

35、斗牛:

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36、洞箫:

管乐器的一种。

37、匏樽:

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38、蜉蝣:

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

39、苏轼苏洵、苏辙均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40、赋:

始于战国,盛行于汉。

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文体。

它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句式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陈手法。

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41、王安石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必修三

1、“蜀道难”,古乐府旧题。

2、锦城,锦官成,成都的别称。

3、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4、左迁,贬官,降职。

5、司马,州、刺使的副职。

6、京都声,指唐代京城长安流行的乐曲声调。

7、善才,当时对琵琶师的通称。

8、出官,京官外调。

9、秋娘,唐代歌伎常用的名字。

10、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在长安附近。

11、大弦小弦,指琵琶的四根弦中的最粗的和最细的。

12、缠头,送给歌伎舞女的锦帛。

13、教坊,唐代官办管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不是私办。

14、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

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15、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啼声哀凄,暮春而鸣,伤感春去。

也哀痛亡国。

春心是伤春之心,比喻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16、虎旅,指唐玄宗的禁卫军。

17、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

18、鸡人,汉代制度,宫中不养鸡,用人报晓。

19、六军,周制,天朝有六军,12500人为一军,后泛指军队。

20、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12年)为一纪,四纪,48年。

21、莫愁,南朝乐府歌辞《河中之水歌》中的主人公。

22、五亩,先秦时五亩约合现在的一亩二分多。

23、序,殷商时代“序”指学校,周代叫“庠”。

24、孝,专指对父母之敬;悌,专指对兄弟之敬。

25、十驾,不是十匹马拉车,而是马拉车10天所走的路程。

26、跬步,古代指跨出脚叫“跬”,跨两步为“步”。

26、连衡,也指连横,一种秦国使用的离间战术。

27、战国四公子,齐孟尝,赵平原,楚春申,魏信陵。

29、百越,也称百粤,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闽粤一带。

黔首,百姓的称呼,黔,黑色。

30、氓隶,氓,是民;隶,是奴隶。

31、陶朱,即春秋时期赵国的范蠡,他帮越王勾践灭吴后,去了陶,自称陶朱公,猗顿跟他学习致富。

32、七庙,天子的庙宇。

33、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34、句读,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

35、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36、《六艺经传》,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乐》已失传;传,是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37、白帝城:

古城名,在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山上。

东汉初年公孙述所筑,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名城为“白帝城”。

38、青冢,指王昭君的墓。

传说冢上草色常青,故名“青冢”。

39、元和十年,元和,唐宪宗的年号。

40、贾人,商人。

41.管弦,指音乐。

管,箫笛之类的管乐。

弦,琴瑟或琵琶之类的弦乐。

42、当时七夕笑牵牛,指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发生"马嵬事变”五年前的七月七日的海誓山盟。

七夕,农历的七月七日夜,民间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妇女们便在这个夜晚于自家庭院中间向织女进行乞巧活动,故也称乞巧节。

42、河内凶,河内遇到饥荒。

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43、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

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向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44、粟,谷子,脱壳后成为小米,也泛称小米。

45、监生,国子监生员的简称,指明清两代在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的中央最高学府)读书的人。

清代乾隆以后,国子监只存空名,地主豪绅可以凭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监生资格。

46、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47、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48、崤函,崤山和函谷关。

崤山,在函谷关的东边。

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

49、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皇帝的宝座控制天下。

履至尊,登帝位。

六合,天地四方。

50、敲扑,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

51、俯首系颈,意思是愿意服从、投降。

系颈,颈上系绳,表示投降。

52、迁徙之徒,被征发的人。

指陈涉被征发戍守渔阳。

53、谪戍,因有罪而被贬调去守边。

54、万乘,兵车万辆。

表示军事力量强大。

55、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

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56、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

巫的职业以祝寿、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必修四

1、柳三变,柳永的别名。

2、高牙,古代行军有牙旗在前导引,旗很高。

3、凤凰池,对中书省的美称。

4、纶巾,配有青丝带的头巾,是儒者的装束。

5、酹,把酒洒在地上,表示凭吊。

6、芒鞋,草鞋。

7、吴钩,古代的一种宝刀。

8、神鸦社鼓,吃祭品的乌鸦和社日祭神的鼓声。

社日,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

9、瑞脑,一种香料,又称龙脑。

10、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位或官职。

11、舍人,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

12、列观,一般的宫殿,这里指章台。

13、九宾,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

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

14、广成传:

招待宾客的馆舍。

15、汤镬,受汤镬之刑,古代酷刑,用滚水烹煮,镬,古代大锅。

16、请,表示敬词,唯,放句首,表示希望。

17、封山,筑土为坛以祭山神,纪念胜利而返。

18、西河,秦晋之间的一段黄河,古称西河。

19、缶,盛酒浆的瓦器。

20、宦者目,宦官的头目,

21、荆,古代用灌木的枝条做的刑杖。

22、将军,春秋时诸侯以卿统军,因此,卿统称“将军”,战国时,“将军”开始作为武官名,而卿仍有“将军”之称。

23、上大夫,在卿之上。

24、《汉书》,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录了刘邦到王莽地皇四年的历史(前206----23)。

25、并为郎,凡职位在两千石以上的官吏可以保举弟子一人做郎官,郎,汉代专指皇帝的侍从官。

26、厮监,管事的官,指管马厮。

27、丈人,汉代称长辈。

28、假吏,指临时担任使臣属官。

29、斥侯,侦察兵。

30、收系,逮捕监禁。

31、连坐,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也叫“相坐”。

32、侍中,汉代在本官职外的加衔。

33、长君,大景。

34、奉车都尉,皇帝出行时的侍从,掌管皇帝的车马。

35、除,殿阶。

36、宦骑,侍从皇帝的骑马的宦官,;黄门驸马,宫中掌管车辆马匹的官。

37、娣,姐妹。

38、保宫,汉代囚禁大臣及眷属的处所。

39、列将,一般将军的通称。

40、通侯,秦代置爵20级,最高一级叫彻侯,汉朝继承了秦制,但汉武帝名彻,避讳改为通侯。

41、上林苑,皇帝打猎的地方。

42、太学,古代设在京师的最高学府。

43、孝廉,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汉代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官职。

44、公府,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公署。

45、两都,西汉都城长安和东汉都城洛阳,二京也指这两个地方,班固有《两都赋》。

46、术学,关于术学方面的学问,指天文历算筹。

47、傅会(附会),文章的组织,布局,命意,修辞。

48、阉竖,对宦官的蔑称。

49、出,指离开朝廷。

50、相,汉朝王国的相,职权相当于郡的太守

51、豪右,豪族大户,右族,即豪族。

秦汉时,豪族住在城市右边。

52、下车,指官吏到任。

53、视事,官员到职工作。

54、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老了请求辞职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55、公车特征,公车,汉代官署名。

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

56、相坐:

相连坐(治罪)。

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叫“连坐”或“相坐”。

57、株连:

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

株,本指露出地面的树根,根与根之间牵连甚多。

必修五

1、天文地理,把恒星作为行星运动的坐标,划分为若干区域来识别。

28宿就是最著名的恒星集群。

2、古代还将地上的州郡邦国与星空的区域对应起来,称作分野。

(《滕王阁序》,“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3、中国古代天文地理是并称的,九州相传是大禹治水首先划分的,沿用至今。

4、河内,山东,西河,关西,江表,淮左:

请自查。

5、纪年纪时,古人纪年有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两种。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两两相配而成一种纪年方法。

6、帝王纪年,是按照帝王继位的年次或年号来纪年。

如“庆历四年春”。

古人为弥补天干纪年的不足,往往并用帝王纪年和干支纪年,如“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7、纪月,古人除了用序数,还加了一些特殊的称谓,如“孟”“仲”“季”“朔”“望”“晦”。

8、古代纪时,古人把一昼夜分割八时段,十时段,十二时段,十五时段,十六时段等,如“平朔黄昏”,都表明时间,南北朝以后,运用天干地支纪时及五更报夜为主要方法,“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9、平明,日中,人定,日暮,夜阑,暮春,三春,三秋:

请自查。

10、姓名字号,春秋以前,姓与氏是分开的秦以后,姓和氏逐渐不分,汉代通称为姓。

11、名是人们相互区别的符号,古代婴儿出生后几个月由父命名(不是父母共同命名)。

12、字,是20岁举行加冠仪式以后才起的。

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因此又叫“表字”,所以,名和字是有关联的。

13、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叫别号,五柳先生,青莲居士,六一居士,帝王将相死后还有谥号。

14、谥号,是根据其生前品德行为来定的,有专门的《谥法》为依据,经天纬地曰文,克定祸乱为武,造临四方曰明,杀戮无辜曰厉,早孤短折为哀,年中早夭曰悼。

帝王赐给大臣的谥号褒扬居多(但也有贬的)。

15、外号,也叫绰号,写表现人物特征的名号,水浒传里人物外号最多。

16、礼仪制度,《周礼》把礼仪分为五类,即祭祀的“吉礼”自然神和祖先,有凶葬的“凶礼”,吊各种天灾人祸有关系的“军礼”,外交的“宾”礼,包括朝、聘、会、盟国等活动,“嘉礼”有关个人成长,交往,王位承袭,其中还包括冠礼,婚礼,宴饮之礼,养老礼。

17、座位之礼,室内以坐西向东为尊,其次是坐北朝南,再次是坐南朝北,最卑的是坐东朝西,《鸿门宴》中有这样的记叙。

18、古人见面礼是拜礼和揖礼。

拜礼以叩头跪拜为主,揖礼以拱手示意为主,在尊者面前小步快走叫“趋”。

19、《礼记-内则》说,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饱,七十非帛不暖,八十非人不暖,九十虽得人不暖也,这是养老礼。

 

文言词语总结

一、与官职有关的词语。

第一类:

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

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

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察:

推荐、荐举

引、进:

推荐;进用、任用

拜:

授予官职

授:

给予官职

除:

任命,授予官职

封:

赐给官衔或爵位

起:

起用人任以官职

起家:

出来做官

拔:

提拔、选拔

擢:

在原官职上提拔

升:

升官,官职得到提拔

迁:

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

陟:

提升

(荐举引进拜授除,封起拔擢升迁陟)

第二类:

调动官职的词语。

转、调、移、徙:

调动官职

改:

改任官职

补:

补充缺职

出:

离开京城外调

(转调移徙改补出)

第三类:

降职、罢免的词语。

贬:

降职

谪:

流放或降职

(左)迁:

贬谪,放逐

夺:

削职(权)

罢、免:

罢黜、免去官职

放、逐:

放逐、流放

废、黜(绌):

废黜、放逐

(贬谪迁夺罢,废黜免放逐)

第四类:

兼职、代理的词语。

兼、领、行、摄、署、权:

兼任,暂任、代理官职

(兼领行摄署权)

第五类:

其它。

还有一些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主管的意思。

例如

知:

主持、掌管。

如“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

主:

掌管。

如“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主兵”。

当:

掌管,“人君当神器之重”。

典:

主管。

如“专典机密”,“司马氏世典周史”。

牧:

治理、统治。

“牧民”

掌:

掌管、执掌。

制:

掌管。

(知主当典牧掌制)

2、和官员有关的词语

廪锡:

俸禄

出仕:

做官

解褐、释褐:

脱去布衣担任官职

致仕、休致:

退休

乞骸骨:

请求告老还乡

下车:

官员初到任

冗官、冗员:

泛指闲散的官吏或人员

丁忧、丁艰:

官员遭父母之丧

沐、休沐、出沐、归沐、休暇:

官吏例行休假

检举:

推荐、荐举

用事:

执掌权力、主持政事

当国:

当权

布政:

施政

视事:

治事、任职

听事:

(1)处理政务

(2)厅堂,又叫“厅事”

处分:

处理,处置

部勒:

部署

经理:

(1)常理

(2)治理(3)处理、料理

表地位:

贵、贱、尊、卑、细微、寒微、闾左、白衣、寒(士)、庶、官绅、豪、豪右、右姓、豪姓、著姓、望族、高门、郡望、冠冕、冠盖、冠带、冠缨、士

二、和性格、品行有关的词语。

仪表:

表率

至性:

性情淳朴

行状:

品行和事迹

冲虚:

淡泊虚静

谦冲:

谦虚

慨然:

(1)感慨叹息的样子

(2)情绪激昂的样子

从容:

言行举动适度得体

使气:

意气用事

长者:

性情谨厚之人

器度、器局:

才能和气度

重器:

泛指珍宝“多与之重器”

大器:

(1)重器、宝物

(2)贤才

学行:

学问和品行

任侠:

行侠仗义、见义勇为

轻侠:

为人轻生重义,急人之难(的人)

任气:

任性使气

任率:

任性率真、不做作

敦睦:

敦厚和睦

清慎:

清廉谨慎

清素:

清廉

谨厚:

谨慎忠厚

忠节:

忠义守节

才略:

才干与谋略

敏慧:

聪明睿智

胆气:

胆量勇气

节俭:

有节操、清廉

乐易:

和蔼平易

温如:

温和

雅量:

宽宏的度量

雅望:

美好的名声;庄重的仪容

雅言:

正确的言论;高雅(高妙)的言论

“察纳雅言”

蚩妄:

愚昧无知

翦翦:

心胸狭隘

无行:

无善行(无德行),行为不正

俨然:

(1)庄重的样子

(2)形容很像

(3)整齐的样子,如“房舍俨然”

谠言:

正直的言论。

谠:

正直。

宽仁:

宽厚仁爱

敦孝:

忠厚孝顺

耿介:

光明正大、正直、孤高

梗(鲠)、骨鲠、鲠切:

正直、刚强

峭:

严厉

刻:

苛刻

德:

道德、品行。

(也可解释为“感激”)行:

品行

节:

气节、节操、贞节

操:

操守、品德、品行

清:

清高、清廉

廉:

正直、廉洁

笃:

坚定;忠厚、厚道

淫:

邪恶、好色

靡:

浪费、奢侈

贪:

贪财、贪求、贪恋

墨:

贪污

矜:

庄重;夸耀;怜悯。

骄:

骄横放纵或待人傲慢

讷:

说话迟钝、谨慎寡言

佞:

有口才、能言善辩;奸伪

谲:

欺诈、诡诈

三、和皇帝有关的词语。

崩、殂:

帝王死(诸侯、大夫死叫“薨”)大行:

皇帝刚死(也可解释为“普遍推行”)

遗弓:

皇帝死

山陵崩:

帝王去世

践祚(阼):

皇帝即位

神器:

帝位、国家

受禅:

新王朝的皇帝接受禅让的帝位

顾命:

皇帝临终遗命

逊位:

让位

蒙尘:

蒙受尘垢,指王公流亡受辱

行在:

皇帝所在的地方

幸:

皇帝到某处

敕:

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鸾、鸾舆:

皇帝的车

车驾:

天子的代称

东宫:

太子所居之宫

上:

君王、帝王

禁:

皇帝居住的地方

檄:

(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

朝、觐、入觐、觐见、朝觐:

朝见、拜见天子

阙:

代指宫殿或朝廷

诣阙、赴阙:

到朝廷、到京城

畿、京畿:

国都周围地区

四、和时间、地点有关的词语。

旦暮、旦夕:

经常;时间短、很快、马上

旋踵:

转足之间,形容迅速

诘:

第二天

诘晨、诘旦、诘朝:

第二天早上

迟旦、迟明:

黎明

迟日:

日子久(或:

春日)

迟暮:

暮年

寻、既而、俄而、已而、顷之、未几、少焉、须臾:

不久、过了一会儿

遽:

迅速、立刻;突然

无何、无日、旋:

很快、随即

向、曩:

从前。

先是:

先前、在这之前

竟日:

整天、终日

比、比来:

近来、最近

比年:

连年;近年

逾年:

一年多;第二年

期年:

满一年

翌年、明年:

第二年

朔:

农历每月初一

晦:

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望:

农历每月十五

既望:

农历每月十六

期年:

满一年

居、平居:

平时

黄昏、人定、漏断、鸡鸣、平明(平旦)

五、和律法、礼仪、制度有关的词语。

行成:

(1)议和,求和。

如“公乃使鲍叔行成”

(2)德行养成

髡kūn:

(1)剪去头发

(2)古代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

髡钳:

刑罚名

表刑罚的:

辟(刑罚,惩办)、大辟(死刑)、髡(剃去头发)、笞(用竹板或荆条打人脊背或臀部)、磔zhé(分裂肢体的酷刑)、刖、族、杖、流、赭衣(囚徒穿的衣服)、械(戴枷锁、镣铐之类的刑具)

墨刑:

用刀刺刻人面额,染以黑色

锒铛、缧绁:

代指牢狱、犯罪、被捕

坐:

(1)因……而获罪,判罪、定罪;

(2)因为

坐法:

犯法判罪

文法:

法令条文

三尺(法):

法律

侦:

暗中察看、探察

按:

(1)追究、查办

(2)审查,审理。

论:

判罪、定罪

狱:

案件“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断狱:

判决案子

听断:

判决,判断

诬服:

无辜而服罪

购:

重赏征求、重金收买、悬赏捉拿

收:

拘押、关押、逮捕

构、构陷:

设计陷害

构会:

(1)结合串通

(2)设计陷害

物色:

搜寻

款引:

从实承认罪过。

检事:

核查事实

楚毒:

(1)酷刑

(2)痛苦

发擿tì: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