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概论之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北语听课整理完整.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84921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国际教育概论之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北语听课整理完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汉语国际教育概论之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北语听课整理完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汉语国际教育概论之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北语听课整理完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汉语国际教育概论之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北语听课整理完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汉语国际教育概论之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北语听课整理完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国际教育概论之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北语听课整理完整.docx

《汉语国际教育概论之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北语听课整理完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国际教育概论之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北语听课整理完整.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语国际教育概论之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北语听课整理完整.docx

汉语国际教育概论之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北语听课整理完整

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

一、教学法流派的研究

1.什么是教学法流派

教学法体系:

由教学理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形成、具有自身的特点。

包括:

(1)理论基础(语言观、学习观、教学观)

(2)教学目标

(3)教学原则

(4)教学内容

(5)教学过程

(6)教学方法和技巧

(7)教学手段

(8)教师与学生的作用

(9)评估方法

1.1教学途径类

较侧重于提供教学理念和原则,对具体教学方法、程序未明确规定。

1.2教学方法类

同时规定了教学步骤和教学技巧

2.三大教学法流派

2.1传统教学法(强调语言形式)

(1)认知派(语法翻译法、认知法)

(2)经验派(直接法、听说法)

2.2交际性教学法(强调语言功能和语言运用)

(1)语言派(功能—意念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

(2)内容派(内容型教学法)

2.3人本主义教学法(强调学生为中心)

团体语言学习法、暗示法

3.西方学者对教学法流派的分析模式

(1)教学理念、原则(语言观、学习观、教学观)

(2)教学方法、设计(目的、活动、教师、大纲、教材、学生)

(3)教学实践、步骤(步骤、活动、技巧)

4.对教学法研究的主要方面

(1)时代背景、地点、代表人物

(2)理论基础:

语言学、心理学

(3)教学步骤

(4)主要特点(教学原则)

(5)成就和不足

二、主要教学法流派分析

现代语言(英语、法语、意大利语)

1.传统教学法

1.1语法翻译法(又称古典法)

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刚,依靠母语。

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第二语言读写能力的一种教学法。

(1)时代背景

18世纪德国语言家奥伦多夫吧语法讲解与翻译练习结合起来,成为当时一种标准的课堂教学方法。

19世纪中叶,逐渐成为教现代语言的主要方法。

(2)理论基础

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同源)、官能心理学(思维训练)

(3)教学步骤

讲解语法词汇→翻译练习

→介绍课文(母语介绍课文、逐句翻译课文、朗读课文)

→巩固课文(胡毅巩固课文、回答理解题)

→测试检查(通过双语翻译测验检查)

(4)主要特点

A.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用演绎法;

B.依靠母语,用母语教目的语,以翻译为主要教学手段和练习手段;

C.以理解书面语,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为目标;

D.重视课文教学,以文学名著典范语言为教学;

E.教师是课堂的权威,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5)成就

A.第一个完整的教学法体系;

B.利用母语,吧翻译作为讲解和巩固外语的手段;

C.讲授语法规则,缝合成人学习特点,利于发展学生智力;

D.注重阅读文学名著原文,利于培养阅读能力;

E.该方法使用方便,不许专门训练教师;

F.影响后世一些教学法(如阅读法、自觉对比法和认知法等)

(6)不足

A.过分依赖母语和翻译,缺少接触目的语的机会;

B.过分强调学习语法知识,胡适语言的运用;

C.忽视口语和听力教学,不利于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D.课堂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活动少,气氛沉闷

1.2直接法

是主张以口语教学为目标,按幼儿习得母语的自然过程,用目的语直接与客观事物相联系,而不用学生母语,不用翻译,不注重语法知识的一种教学法。

(1)时代背景

19世纪末,欧洲外语教学“改革运动”,矛头指向直接翻译法。

20世纪初,西欧产生“直接法”,代表人贝利子

(2)理论基础

联结主义心理学、儿童语言发展理论、语音学

(3)教学步骤

A.准备(复习旧课)

B.呈现(引入新课)

C.联系(新旧课内容联系)

D.系统(通过情景使新内容情景化)

E.应用(练习)

(4)主要特点

A.目的语直接与客观事物相联系

B.不用母语不用翻译

C.以直接的感知、模仿、操练、记忆为主,适当总结语法规则

D.以口语教学为基础,先听说后读写

E.以句子教学为单位

F.以当代通用语言为教材

(5)成就

A.提出语言教学的新途径,开辟了第二语言教学法这一新领域

B.提出了很多好主张

a.把外语教学从书面语引向现代口语;

b.从忽视语音教学到重视语音教学;

c.把死记硬背语法规则变为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C.利用直观收到进行自然口语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D.有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思维的能力

E.对后期的教学法产生影响。

(听说法、视听法、功能法等)

(6)不足

A.过分强调幼儿学习母语的规律,忽视成年人的认知特点;

B.忽视母语和翻译的作用,过分排斥母语;

C.用目的语授课,对教师要求较高。

1.3听说法

强调通过反复的句型结构操练,培养口语听说能力的一种教学法。

(1)时代背景

20世纪40年代,产生于二战时的美国。

美国士兵。

代表人物:

弗里斯、布龙菲尔德、拉多等。

(2)理论基础

结构主义语言学、行为主义心理学

(3)教学步骤

A.呈现(展示新的语言材料,借助于实物、情景使学生认知)

B.模仿(教师反复师范、学生反复模仿)

C.重复(用多项选择、判断正误等反复练习,帮助学生记忆)

D.变换(词语替换,句型转换、句子扩展等变换句子结构加以巩固)

E.选择(用问答、对话、叙述等让学生选择词语、句型等进一步活用)

(4)主要特点

A.听说领先,口语是第一位;

B.反复操练,通过模仿、重复、记忆形成新的习惯

C.以句型为中心,强调语言结构的教学;

D.课堂上排斥或限制使用母语,重视母语与目的语对比;

E.严格纠正学生的偏误

F.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特别是语言实验室的运用

(5)成就

第一次把外语教学法建立在语言学和心理学理论的科学基础上,集成直接法的传统,发展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操练系统。

A.以句子为基本单位,强化句型操练,避免了语法的繁琐讲解;

B.吧语言技能分成四方面分别加以训练;

C.不完全排斥母语,发挥母语作业;

D.重视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利用。

(6)不足

A.过分强调机械练习,忽视让你的认知能力和智力的作用;

B.过分注重语言的结构形式,忽视语言的内容和意义;

C.过分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

D.过分强调听说,忽视读写,语文分家,学生缺少学习后劲。

1.4认知法

主张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发挥学习者认知能力的作用,通过有意识地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知识,理解、发现、掌握语言规则,并能从听说读写全方面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1)时代背景

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

针对“听说法”,被称作“当代语法翻译法”。

代表人物:

美国心理学家卡鲁尔。

(2)理论基础

认知心理学、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

(3)教学步骤

A.语言理解阶段(占课时1/4,从学生已有相关知识出发,讲解新的语言知识和概念)

B.语言能力培养阶段(占课时2/4,检验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训练能力;先做理解性练习,再做结构性练习)

C.综合化运用阶段(占课时1/4,组织学生用学过的语料通说读写,培养真实的交际能力,重点在脱离课文的专门的交际性练习,如即兴对话、角色扮演等)

(4)主要特点

A.学习语言规则要发挥学生的认知能力,反对机械训练;

B.在理解和掌握语法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练习;

C.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积极性;

D.听说读写全面要求;

E.适当使用学习者的母语;

F.正确对待学习者的偏误。

(5)成就

A.把认知心理学运用到语言教学中来,拓宽了教学理论研究的思路

B.注意吸收不同教学法的长处

(6)不足

A.作为一个独立的外语教学法流派还不够完善,缺少与之相配套的教材;

B.她的理论基础还处在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常被用于教本国人学外语,英美教师在国内、外地教他族人学英语基本不用。

1.5传统教学法小结(结构主义教学法)

强调语言形式的教学,认为掌握了一种语言的结果,能说出正确的句子,就是学会了这种语言。

重视语言结构。

(1)认知派:

要自觉地理解以掌握语法规则;

(2)经验派:

通过反复的机械操练,可以养成习惯,记住句型。

2.人本主义教学法流派(受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较大)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为学服务。

教学中重视情感因素,主义消除恐惧不安的情绪,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同学关系,使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状态,能主动、轻松地学习。

2.1团体语言学习法

(1)时代背景

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采用集体讨论的形式,由学生决定学习内容,教师起顾问作用,把心理咨询用于语言教学的一种第二语言学习方法,也称“咨询法”。

代表人物:

美国心理学家柯伦

(2)主要特点

A.重情感因素(主张“全人学习过程”,强调人格的培养,即是发展认知的过程,也是情感发展的过程,重视情感因素。

B.学生决定(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决定学习内容)

C.咨询作用(教师起顾问、辅导的作用,扮演被咨询的角色与学生互动)

D.集体学习(营造安全温暖的集体学习环境,通过成员间的相互帮助来学习,减少焦虑和竞争,无考试)

E.依靠母语(依靠学生的母语。

过度到目的语,增加安全感)

总结特点:

A.以口语教学为主,围绕话题进行;

B.没有特定的教学目标;

C.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教材会造成学习上的障碍)

(3)评价

A.典型地代表了人本派的教学的特点,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做到轻松、安全的学习氛围中学习。

B.教师发挥的知道作业不够,科学性被质疑。

2.2暗示教学法

21世纪60年代中期,创立于保加利亚。

代表人物:

精神治疗师兼医师罗扎诺夫。

通过暗示开发人的身心两方面的潜力,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活动相结合,让学习者在放松而又集中注意的心理状态下有效地学习。

(1)主要特点:

A.去除心理障碍;(确立学校、教师、教材的权威)

B.强调学习环境(舒适、轻松、古典音乐、艺术性)

C.加大语言材料输出(多于一般教学法,暗示——速成法)

(2)评价

A.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心理、生理学规律和心理疗法;强调环境和音乐的作用给的语言教学带来启发;

B.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难以做到,教师不可能都掌握心理治疗方法;完全排除紧张和焦虑不一定有利于学习。

3.交际型教学法

3.1功能——意念教学法

(1)时代背景

20世纪70年代初,产生于西欧,又称“功能法“和“交际法”,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强调培养在真实语言环境中的语言交际能力的教学法体系。

代表人物:

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美国教育家亚历山大,荷兰语言学家范爱克

(2)理论基础

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韩礼德)、交际能力理论(海姆斯)、话语分析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语言学

基本概念

功能:

用语言做事,完成一定的交际行为。

如打招呼、介绍、感谢等

意念:

与功能相关的时间、空间、数量等

交际:

注重信息,符合目的语本族人的惯用法,要得体,要互动,不同的交际任务有相应的表达方式(讨论、)

交际能力:

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策略能力。

交际法课堂:

学习内容是交际能力的所有部分,以功能为纲,流畅性比准确性更重要,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3)主要特点

A.明确提出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B.以功能意念为纲,根据学习者的需要选取真实的情景和语料

C.教学过程交际化,创造接近真实交际的情景,通过交际活动培养交际能力

D.以语言交际的主要形式——话语为基本单位,单项技能与综合技能训练相结合,以综合训练为主

E.按话题螺旋式地安排语言材料

F.强调语言交际内容和信息的传递,不苛求语言形式

针对不同专业需要,提出“专用语言”教学,学以致用

(4)成就

A.明确提出培养交际能力的语言教学目标

B.提出功能意念范畴,以功能为纲突破了以语言结构为纲的传统观念

C.强调从学生需要出发,提供真实语言材料

D.课堂强调交际化,多小组活动

E.主张以话语为教学单位

F.螺旋式安排话题和教学内容

G.重视语言运用的的体现和流利性

H.针对不同专业学习者的需求,提出“专用语言教学”

(5)不足

A.尚未很好地解决按交际需要和教学需要,科学地对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进行确定、分类和排序的问题

B.尚未很好地解决语言功能项目与语言结构形式如何恰当地结合,存在忽视语言结构教学的倾向

C.课堂教学交际化难以真正做到

D.基础阶段放松对错误的纠正,至少想汉语这样的“真正外语”的学习非常不利。

3.2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是将学习内容设计为各种交际任务,让学生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的一种教学法。

(1)时代背景

1982年英国语言教育家珀拉胡首次提出。

是交际法的新发展,是“交际法”的新形式;

1989年纽南《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介绍了基本原理和教学大纲,标识正式形成;

90年代,成为英语教育的国际主流;

2001年2月,中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尽量用任务型教学途径”

分类:

真实的生活任务和掌握语言形式的学习任务(真实性、交际性、可学性)

(2)教学步骤

A.前任务阶段

介绍话题、激活语言(引导学生做简单的词汇学习或游戏,激活重要词汇和短语)、准备活动

B.任务环阶段

完成任务、准备汇报、汇报

C.语言聚焦阶段

分析语言点、操练语言点

(3)主要特点

A.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

B.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

C.以展示任务的成功而不是考试的分数来体现学习的成绩

D.讲真是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环境

E.课内与课外的社会语言活动相结合

F.意义优先,以语言的内容含义为重,而非结构

G.语言、情景真实。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任务真实

H.力图使形式与功能相结合,并能运用在交际中

I.力图使任务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层层深入

J.以做促学,用中学、,始终通过完成任务学习语言。

(4)不足

A.任务的类型、编排、及对完成任务表现的评价,均无规律可循,不好确定

B.过分注重意义,忽视语言形式、学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能力

C.只重结果,不重过程,上课即直接进入语言阶段,缺少学习新知识阶段;学生只能主要运用已掌握旧知识;

D.许多主张只是理想,尚未得到证明;比其他方法更有效的基本假设,也还为成为事实。

3.3内容型教学法

把第二语言与知识或专业课程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内容围绕课程知识进行,目的语只作为教学媒介。

(1)时代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最早呈现于“专用英语教学”中,“主题语言教学”、“沉浸式教学”都可看作内容型教学法的不同模式。

(2)主要特点

A.语言作为获取信息的工具而非目标,更适合学习者的需求,更有利于学习;

B.同时发展生活交际、获得知识和交流学术的能力,引向更高的学术交际;

C.与某一科目或专业知识的学习相结合,可丰富课堂内容,课堂更为生动、活跃、能引起学生更大的兴趣。

(3)不足

A.同时学两门课,学生负担大

B.教师要求高

C.两门课关系处理不好,都容易受影响

三、对各种教学流派和方法的认识

1.对各种教学法流派作用的认识

A.产生有必然性、各有长短处、不会互相取代、也不会完全消亡

B.对立排斥和继承与发展,已出现相互融合的综合化倾向

C.不存在唯一的、最理想的教学法

D.教学法研究的重点已转向教学理念和基本焦旭原则

E从汉语的特点出发,总结丰富经验,同时汲取国外汉语和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优秀成果.继续完善并探索适合于汉语的教学途径。

2.重视焦旭理论的新发展

“方法时代”→“后方法时代”

A.不存在唯一的、最理想的教学法

B.强调教学环境、教学目标的特殊性和教师的自主性,教师需要针对教学实际,自主地运用、开发适合的教学方法;

C.教师也是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探索者,要把自己的教学经验理论化,从宏观上掌握语言发展的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