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名师生物专题卷专题十二《人类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83716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8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衡水名师生物专题卷专题十二《人类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衡水名师生物专题卷专题十二《人类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衡水名师生物专题卷专题十二《人类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衡水名师生物专题卷专题十二《人类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衡水名师生物专题卷专题十二《人类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衡水名师生物专题卷专题十二《人类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x

《衡水名师生物专题卷专题十二《人类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衡水名师生物专题卷专题十二《人类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衡水名师生物专题卷专题十二《人类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x

衡水名师生物专题卷专题十二《人类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Word版含答案

2020衡水名师原创生物专题卷

专题十二人类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考点38反射和人脑的高级功能4颗星(1-6题)

考点39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5颗星(7-10题,31题)

考点40脊椎动物的激素调节5颗星(11-14题,32题)

考点41血糖调节4颗星(15-17题,33题)

考点42水盐平衡调节和体温调节3颗星(18-21题)

考点43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5颗星(22-26题)

考点44免疫系统异常和免疫学应用3颗星(27-30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90分

说明:

请将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写在答题纸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点38易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刺激B.反射弧C.反射D.兴奋

2、考点38易

下列现象属于反射的是(   )

A.含羞草的叶受到外力碰撞而下垂

B.草履虫游向食物丰富的地方

C.白粉虱聚焦到黄色灯光下

D.正在吃草的羊听到异常的声响立即逃走

3、考点38易

将青蛙的后趾皮肤剥掉,再将浸有稀硫酸的小纸片贴在该部位,蛙无反应。

这是因为已经破坏了该青蛙反射弧的(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纤维

C.传出神经纤维                       D.效应器

4、考点38中

下图是某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处接受适宜的电刺激,b处能测定到电位变化

B.b处给予适宜刺激,引起②的反应不属于反射

C.①能接受各种刺激,引起②的反应

D.图中有三个神经元,a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大于c处

5、考点38易

某人能读书看报,也可以写文章,但就是听不懂别人说的话,大脑受损伤的区域是(  )

A.大脑皮层语言区的W区               B.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

C.大脑皮层语言区的V区               D.大脑皮层语言区的S区

6、考点38中

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密切相关

B.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

C.重复训练是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重要措施

D.如果某人听不懂别人的讲话,可能是S区出现问题

7、考点39易

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8、考点39中

如图示意一个反射弧的结构,就此图分析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直接刺激肌肉可以引起其兴奋收缩,但不能在

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刺激皮肤引起肌肉收缩时,可在

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C.若

以下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够在

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D.若

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在肌肉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9、考点39难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K+外流的机制维持了细胞膜外正内负的电位

B.若在甲图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a与b之间即刻会产生方向为b→a的电流

C.乙图中③的释放依赖于⑤的选择透过性,并选择性作用于④上的相应受体

D.若用药物抑制⑥中某种神经递质降解酶的活性,会导致④持续兴奋

10、考点39中

如图中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⑤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

B.若抑制某神经元的呼吸作用,将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递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都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D.在②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大脑皮层会产生痛觉

11、考点40易

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

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

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

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12、考点40中

甲状旁腺分泌的甲状旁腺素(PTH)可以调节肾脏重吸收、骨骼溶解直接提升血钙含量,还可以通过活化某一种脂质间接提升血钙含量。

在血钙调节上甲状腺激素与PTH的作用相互拮抗。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TH的靶器官主要有肾脏、骨骼和小肠

B.个体发育期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有利于骨骼发育

C.血液中的钙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

D.PTH可以通过活化胆固醇间接提升血钙含量

13、考点40易

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的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极少,而1mg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体产热增加4200kJ,这体现了激素调节的微量和高效的特点

B.激素弥散在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各种信息

C.激素只能运输到特定的细胞或器官,这些细胞或器官就是该激素的靶细胞或靶器官

D.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需要不断地产生激素

14、考点40难

如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模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B.图中①②表示促进作用,④⑤表示抑制作用

C.若体内产生TSH受体的抗体,则会引起甲状腺功能增强

D.如果饮食中碘含量不足,TRH、TSH分泌将增加

15、考点41易

如图为某种营养物质在人血液中含量的变化曲线,对该图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曲线反映的是正常人血糖含量变化

B.AB段胰岛素分泌量逐渐增加

C.血糖的氧化分解等,使BC段下降

D.CD段逐渐上升是由于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补充

16、考点41难

如图是某人在摄食后及运动过程中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其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摄食1h后血糖浓度升高,与胰岛A细胞有关

B.血糖浓度正常水平的维持是通过反馈调节达成的

C.A点后血糖浓度降低,是因为胰岛素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

D.B点后血糖浓度升高,是因为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肌糖元和肝糖元的分解

17、考点41中

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

正确的是(  )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高血糖素溶液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18、考点42易

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恒定

19、考点42易

下列关于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是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是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

B.某人因出汗较多,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会加强

C.多种激素参与体温调节过程,但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只有一种激素参与调节

D.某人发烧时体温一直维持在38℃左右,此时其体内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20、考点42易

在“冰桶挑战赛”中,当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身体会作出一系列的反应。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B.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会增加

C.机体产热量小于散热量,体温下降

D.此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21、考点42难

如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③表示的结构名称分别为下丘脑、骨骼肌、肾上腺

B.当人体处于39℃高温环境中时,主要散热方式是由汗液蒸发散热

C.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故可参与体温调节

D.人体在寒冷环境中散热量多于产热量

22、考点43中

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淋巴细胞的数量及功能发生异常改变时,机体会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及免疫功能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IV通过B淋巴细胞膜表面蛋白识别,进而主要攻击B淋巴细胞

B.胸腺发育不良会影响T淋巴细胞的数量,导致体液免疫能力下降

C.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过敏原引起的淋巴细胞数量异常增加而造成的自身免疫病

D.机体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体内浆细胞数量主要因B细胞的增殖而增多

23、考点43中

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B.若吞噬细胞受损,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都会减弱

C.体液免疫过程中呈递抗原的细胞主要有吞噬细胞、B细胞和T细胞

D.自身免疫病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24、考点43中

为了有效防控起源于巴西的寨卡疫情,目前研究人员通过移除寨卡病毒中的一个重要基因,从而降低了这种病毒的毒性,并由此研制出减毒疫苗。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被移除了一个重要基因的寨卡病毒,其表面蛋白仍能引起人体免疫反应

B.减毒疫苗能起到预防感染的作用,其关键在于能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

C.侵入机体的寨卡病毒须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互配合,就能被彻底清除

D.经寨卡减毒疫苗刺激后产生的浆细胞,只能产生抗寨卡病毒抗体这一种蛋白质

25、考点43难

人体内的T细胞分两类,第一类:

杀伤性T细胞(Tc),能直接攻击和杀伤其他细胞;第二类:

辅助性T细胞(Th),能直接刺激已经结合了抗原的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Tc能发挥作用依赖于细胞膜表面所具有的糖蛋白CD8的识别。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h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而成,并在胸腺中成熟的

B.若人体内出现癌细胞,则依赖于Tc发挥作用,予以清除

C.如果编码CD8的基因不能正常表达,可能出现自身免疫病

D.Th既参与了人体的细胞免疫,也参与了人体的体液免疫

26、考点43难

下列关于某人免疫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效应

细胞能裂解靶细胞但不能直接清除靶细胞中抗原

B.浆细胞与效应

细胞中的基因和

均存在差异性

C.记忆B细胞接受抗原的刺激后可以迅速增殖和分化

D.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

27、考点44易

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是由过敏原刺激机体使浆细胞产生组织胺引起一系列反应

B.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C.因为过敏反应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危及生命

D.艾滋病患者最终常常死于复合感染或者肿瘤

28、考点44易

下列有关免疫失调所引起的疾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B细胞,使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破坏

B.自身免疫病是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

C.机体只要接触到过敏原就会引发过敏反应

D.过敏反应一般不引起组织严重损伤,自身免疫病会导致某些器官功能受到影响

29、考点44中

预防接种是把人工处理的病菌、病毒等疫苗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的医学技术。

一次免疫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不会全部用完,因此检查血液中是否存在某种抗体,便可确定一个人是否进行过接种或受到某种病原体的侵袭。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预防接种不是人体获得针对某种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唯一途径

B.接种后受到相应病原体侵袭时,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

C.肺结核患者只通过抗体的作用就能迅速清除入侵的病原体,恢复健康

D.人体内存在着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它们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并且分泌

30、考点44易

下列有关免疫学的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天花疫苗的发明和使用,根除了天花这种传染病

B.注射一定量的淋巴因子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C.利用自身干细胞培育相关器官,可解决器官移植中“免疫排斥”的问题

D.新生儿及时进行预防接种,可避免各种疾病的侵扰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31、考点39难

图1表示由甲、乙、丙三种神经元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Ca2+使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

图2是图l中丁部位的放大图。

图3表示神经元某部位受刺激前后膜电位变化情况。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1中,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甲神经元与乙神经元组成的突触结构发生的信号转换为。

神经递质的释放消耗能量。

2.甲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后,乙神经元(选填“兴奋”或“抑制”),丙神经元(选填“兴奋”或“抑制”),丙神经元的膜电位(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3.图2中A测量的电位是(选填“静息电位”或“动作电位”),与图3中

点的电位对应,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4.若抑制甲神经元膜上Ca2+通道的开放,刺激甲神经元,乙神经元测到如图3所示电位变化。

32、考点40易

如图为甲状腺活动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下丘脑通过A激素、垂体通过分泌B激素调节甲状腺的活动。

2.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分泌A的量会(填“增加”或“减少”),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细胞产热增加。

3.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又受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多少的调节,若此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则C、D过程是(填“促进”或“抑制”)过程。

这种调节方式称为调节。

33、考点41中

如图表示人体血糖调节的部分生理过程,图中X、Y表示物质,①表示过程。

请回答:

1.正常人的血糖含量范围为__________mmol/L。

(1mol=1000mmol)

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分泌[X]__________增多,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调节,胰岛属于该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当血糖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反过来经过程①使胰岛B细胞的活动减弱,这一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调节。

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Y]__________增加,从而提高血糖含量,维持血糖平衡。

3.研究表明,Ⅰ型糖尿病的病因是免疫系统对胰岛B细胞进行攻击造成胰岛B细胞受损,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患者体内X的含量__________,使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__________减弱,导致血糖升高并出现尿糖。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2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反射是高等动物所特有的对刺激作出的反应,所以D选项正确。

3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4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A、a处位于传入神经,接受适宜的电刺激后,产生神经兴奋,经突触传递,能到达b处,所以在b处能测定到电位变化,A正确;b处给予适宜刺激,引起②的反应,没有经过一个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B正确;由于①是低等海洋动物的感受器,不可能对各种刺激都能接受,而引起效应器发生反应,C错误.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图中有共三个神经元,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与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速度不一样,在神经纤维上快,所以a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大于a处,D正确。

5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6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大脑皮层中的海马脑区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A正确;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B正确;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重复训练有利于新突触的建立,因此重复训练是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重要措施,C正确:

患者听不懂别人的讲话,说明H区即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D错误。

7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兴奋的传导和传递。

在神经细胞的膜外,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相反,即由未兴奋部位传至或流向兴奋部位;在膜内,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相同,即由兴奋部位传至或流向未兴奋部位,A正确。

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但静息状态不是零电位,而是外正内负的电位,B错误。

突触小体完成的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C错误。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D错误。

8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9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静息状态时,K+通道打开,K+外流,维持了细胞膜外正内负的电位,A正确;若在甲图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a与b之间会产生方向为b→a的电流,但不是即刻产生,B错误;乙图中③(神经递质)的释放依赖于⑤(突触前膜)的流动性,C错误;若用药物抑制⑥(突触间隙)中某种神经递质降解酶的活性,会导致④(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或抑制,D错误。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在⑤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若能完成缩手反射,则反射弧是完整的;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是需要消耗能量的,抑制某神经元的呼吸作用,将影响兴奋的传递;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存在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在②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兴奋不能经③传到大脑皮层,不能产生痛觉。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激素的分泌受到机体内、外环境的影响,如一次性摄入糖过多,会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A正确;生长激素由垂体合成分泌,切除动物垂体,该激素分泌量减少,B正确;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调节转录,会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C正确;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D错误。

12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甲状旁腺分泌的甲状旁腺素(PTH)可以调节肾脏重吸收、骨骼溶解直接提升血钙含量,还可以通过活化某_种脂质间接提升血钙含量,而脂质中的维生素D可以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因此PTH可以通过活化维生素D间接提升血销含量,说明PTH作用的靶器官有肾脏、骨骼和小肠,A正确,D错误;在血钙调节上甲状腺激素与PTH的作用相互拮抗,而PTH高时骨骼溶解释放钙,不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因此个体发育期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有利于骨骼生长发育,B正确;血液中的钙主要以钙离子形式存在,C正确。

13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在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极少,而1mg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体产热增加4200kJ,这体现了激素调节的微量和高效的特点,A正确;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在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各种信息,B正确;激素能够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只在特定的细胞或器官处起作用,C错误;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需要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D正确。

14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寒冷时,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A正确;图中①②表示促进作用,④⑤表示抑制作用,B正确;当体内产生TSH受体的抗体时,导致TSH不能和受体正常结合,甲状腺激素分泌会减少,将引起甲状腺功能衰退,C错误;碘元素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元素,如果饮食中碘含量不足,则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通过负反馈调节使TRH、TSH分泌增加,D正确。

15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16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摄食后1h内,由于人体对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使得血糖浓度升高,与胰岛A细胞无关,A错误;血糖浓度正常水平的维持是通过反馈调节达成的,B正确;A点后血糖浓度降低,是因为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和转化为非糖物质的功能,C错误;肝糖原可以分解转化为葡萄糖提高血糖浓度,肌糖原不能,D错误。

17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18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可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最终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A正确;肾小管通过被动运输重吸收水分,B错误;摄盐过多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通过相关神经调节,会使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C正确;饮水增加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进而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最终使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D正确。

19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和血糖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A错误;某人因出汗较多,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因此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会加强,B正确;多种激素参与体温调节过程,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也有多种激素参与,如抗利尿激素、盐皮质激素、醛固酮等,C错误;某人发烧时体温一直维持在38℃左右,此时其体内产热量等于散热量,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中枢、水盐调节、等知识。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知识中的基础内容,是学生必需掌握的。

体温调节与水盐调节是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掌握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作用机理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还需要学生掌握在调节过程中的激素的种类及作用。

20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21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22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23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等,A错误;吞噬细胞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和特异性免疫过程,若吞噬细胞受损,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都会减弱,B正确;体液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处理、呈递抗原,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B细胞还可在抗原刺激下增殖、分化,C错误;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属于过敏反应,D错误。

24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被移除了一重要基因的寨卡病毒,其表面蛋白仍能引起人体免疫反应,A正确;减毒疫苗能起到预防感染的作用,其关键在于能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B正确;侵入机体的寨卡病毒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互配合,就能被彻底清除.C正确;经寨卡减毒疫苗刺激后产生的浆细胞,只能产生抗寨卡病毒抗体这一种抗体,但这种细胞还可以产生其他多种蛋白质,D错误。

25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辅助性T细胞(Th)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在胸腺中成熟,A正确;杀伤性T细胞(Tc)能直接攻击和杀伤其他细胞,所以若人体内出现癌细胞,则依赖于Tc发挥作用,予以清除,B正确;如果编码CD8的基因不能正常表达,则不能形成糖蛋白CD8,导致Tc不能发挥作用,可能出现免疫缺陷病,C错误;辅助性T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