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B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74150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5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B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B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B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B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B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B卷.docx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B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B卷.docx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B卷

2019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B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基础巩固(共8题;共27分)

1.(2分)(2017•湖北)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只含氧气和氮气    

B.酸雨的产生与空气污染有关    

C.二氧化碳能产生温室效应    

D.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2.(2分)向充满CO2的软塑料瓶倒人适量澄清的石灰水后,迅速拧紧软塑料瓶的瓶盖并振荡,实验现象有()

①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②软塑料瓶变瘪并发出声音;

③塑料瓶内液体由紫色变红;   ④塑料瓶内液体变得烫手.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3.(2分)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氧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

B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

C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分别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D

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

加足量铁粉并过滤

A.A    

B.B    

C.C    

D.D    

4.(5分)“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

结合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1)从物质变化和分子角度看,三大循环中有一种与另外两种在变化上有本质的区别,这一循环是________(填“水循环”、“氧循环”或“碳循环”),这种循环主要是由________的运动引起的;

(2)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

①图一中转化1表示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在图二中,转化1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反应之—植物的光合作用,反应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6H2O+6CO2

Y+6O2,据此推断Y的化学式为C________H________O________(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填上数字),图一、图二中的转化1分别发生的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但得到的产物却完全不同,原因是________;

③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大

C.每个人都在参与碳循环和氧循环

D.碳、氧循环是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处于不停的循环过程中,因此,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方向有两个:

一是要________;二是要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

5.(5分)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3O4)3]·3H2O可用于摄影和蓝色印刷。

某研究小组将无水三草酸合铁酸钾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后,着手探究所得含碳元素气体产物的成分。

(1)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

________;假设2:

________;假设3:

同时含有CO和CO2。

(2)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假设3”成立(不用在答题卡上作答)

实验过程:

收集两瓶产生的气体,并标记为A和B。

根据

(2)中方案进行实验。

(所用药品和仪器任取)在答题卡上按下表的格式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

将一红亮的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变黑,然后迅速伸入A瓶中,观察。

铜丝由黑变为红色

结论:

瓶中气体含有CO

步骤2:

________

________

6.(6分)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问题。

(1)上述三个实验中,水对实验仪器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对于B实验,小李同学进行了改进与创新,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上图改进实验与B实验相比,明显的优点是________(写一条即可)。

7.(2分)在酸碱盐的复习课上,老师邀请了两位同学分别向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吹气,如图一所示。

观察到试管①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②中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如何让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化隐为显呢?

师生共同展开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实验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设计实验方案】

(1)方案一:

通过证明反应物之一CO2的消耗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同学们设计了如图二所示的实验:

将一定量NaOH溶液倒入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迅速旋紧瓶盖,振荡,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并据此现象判断NaOH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

老师指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你提出改进意见:

________。

(2)方案二:

通过证明有新物质Na2CO3的生成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同学们经过思考、讨论,设计了以下方案:

打开塑料瓶瓶盖,

取图二实验所得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再滴加下列试剂,你认为可行的是       (填字母)。

A.无色酚酞试液    

B.过量稀盐酸    

C.氢氧化钡溶液    

D.氯化钡溶液    

(3)【进行实验】同学们根据以上实验方案逐个进行实验,看到了预期的实验现象。

【拓展延伸】现有下列信息:

请你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利用以上资料信息再设计实验方案三,证明CO2确实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方案三的操作为:

将CO2气体通入________中,根据现象________即可证明反应的发生。

(4)【交流与反思】若化学反应无明显现象时,可通过证明________来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

8.(3分)关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先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氧化铜    

B.先加热氧化铜再通入一氧化碳    

C.反应结束,先停止通入CO,再熄灭酒精灯    

D.反应尾气要处理    

二、强化提升(共7题;共21分)

9.(2分)善于梳理化学知识,是学好化学的有效方法。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性质决定用途:

氧气可燃﹣﹣﹣﹣气焊切割金属    

B.生活经验:

区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检验    

C.生活质量:

汽车、冰箱中有异味﹣﹣﹣﹣用活性炭吸附    

D.安全常识: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10.(2分)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B.两个反应的条件均为“加热”

C.两个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都升高

D.两个实验中,试管或玻璃管内固体质量的减少量都等于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11.(2分)有关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一氧化碳可用用来冶炼金属    

B.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    

C.碳在氧气中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12.(2分)C,CO,CO2,O2,CuO五种物质两两反应,最多能够发生的反应有()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13.(2分)某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a、c为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b、d为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

(1)甲实验说明________

(2)乙实验,若电解18g水,则试管2内得到的气体质量为________g

(3)丙实验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

14.(5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

(1)它们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其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

(2)可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________

(3)用氢氧化钙溶液检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用7.4kg氢氧化钙能中和硫酸厂排放的污水中硫酸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

15.(6分)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和小强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

小华:

采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燃烧匙中药品为红磷,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五氧化二磷为白色固体)

小强:

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

(白磷在加热时发生反应:

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红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

,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写2点)

(2)用小强设计完成实验时:

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_______。

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

最终活塞移动至________mL处停止.;若不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

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

(3)该实验还可推出,瓶内剩余4/5体积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其物理性质有________,化学性质有________。

三、真题演练(共3题;共6分)

16.(2分)如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热浓硫酸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可验证CO的还原性    

B.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色    

C.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D.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    

17.(2分)下面是某同学在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实验装置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

发生装置    

B.

收集    

C.

干燥    

D.

验满    

18.(2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CO2验满    

B.

稀释浓硫酸    

C.

读液体体积    

D.

天平称量固体    

参考答案

一、基础巩固(共8题;共27分)

1-1、

2-1、

3-1、

4-1、

4-2、

5-1、

5-2、

6-1、

6-2、

6-3、

7-1、

7-2、

7-3、

7-4、

8-1、

二、强化提升(共7题;共21分)

9-1、

10-1、

11-1、

12-1、

13-1、

13-2、

13-3、

14-1、

14-2、

14-3、

14-4、

15-1、

15-2、

15-3、

三、真题演练(共3题;共6分)

16-1、

17-1、

1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