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三普通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69800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0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三普通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届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三普通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届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三普通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届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三普通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届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三普通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三普通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届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三普通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三普通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三普通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届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三普通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大名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三月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Cl-35.5S-32Cl-35.5Ca-40

Fe-56Ba-137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

1.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酸性氧化物:

SO2、NO、CO2、SiO2

②蛋白质、盐酸、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③明矾、小苏打、硫酸钡、HClO均为电解质

④碘酒、牛奶、豆浆、漂粉精均为胶体

⑤液氨、液氯、干冰、碘化银均为化合物

A.①和③B.③和④C.②和③D.②和⑤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①NO不是酸性氧化物,故①错误;②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盐酸是HCl的水溶液,水玻璃是Na2SiO3的水溶液,氨水是NH3的水溶液,均为混合物,故②正确;③常见的电解质有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和水,明矾、小苏打和硫酸钡是盐,HClO是酸,均为电解质,故③正确;④碘酒、漂粉精是溶液,牛奶和豆浆是胶体,故④错误;⑤液氯是单质,故⑤错误;故选C。

【考点定位】考查物质的分类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酸性氧化物、化合物、电解质和胶体、单质的概念和辨析。

对于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判断应注意:

(1)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NO2。

(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或碱,如SiO2、Fe2O3。

2.将标准状况下的aLHCl气体溶于1000g水中,得到的盐酸的密度为b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mol/LB.

mol/L

C.

mol/LD.

mol/L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L标准状况下HCl的物质的量为:

n(HCl)=

=

mol,质量为:

36.5g/mol×

mol=

g,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1000g+

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ω=

=

,所得溶液的浓度为:

c=

=

mol/L=

mol/L,故选D。

【考点定位】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明确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转化关系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本题根据气体的体积计算出HCl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nM计算出氯化氢的质量,从而可计算出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再根据c=

计算出所得溶液的浓度。

3.为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配制0.1mol/L的盐酸500mL,应选用的仪器有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天平、500mL容量瓶

B.欲制备Fe(OH)3胶体,向盛有沸水的烧杯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并长时间煮沸

C.为鉴别KCl、AlCl3和MgCl2溶液,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D.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加热坩埚中晶体完全失水后需在空气中冷却,再称量

【答案】C

【解析】

4.下列试剂可用带磨口玻璃塞的玻璃试剂瓶保存的是

A.氢氟酸B.硫酸C.碳酸钠溶液D.氧氧化钠溶液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

碱性溶液盛放在玻璃试剂瓶,使用橡胶塞或软木塞;酸性溶液盛放在玻璃瓶中,使用玻璃塞,但是氢氟酸能够腐蚀玻璃,不能用玻璃瓶盛装;答案选B

考点:

试剂的保存;

5.下列水溶液中的各组离子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Ba2+、Cl﹣、SO42﹣B.Ca2+、HCO3﹣、C1﹣、K+

C.Fe3+、K+、I﹣、H+D.H+、Cl﹣、Na+、CO3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Ba2+与SO42-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Ca2+、HCO3-、C1-、K+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B错误;C.MnO4-、I-、H+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正确;D.H+与CO32-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O2和水,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选C。

考点:

考查离子共存正误判断

6.将过量的SO2通入下列稀溶液中,最终能出现浑浊的组合是

①Ca(OH)2;②BaCl2;③Na2SiO3;④Ba(NO3)2;⑤苯酚钠;⑥Na2CO3

A.①②③⑥B.②⑤⑥C.③④⑤⑥D.③④⑤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过量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钙反应最终转化为亚硫酸氢钙,①错误;氯化钡和二氧化硫不反应,②错误;硅酸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硅酸沉淀,③正确;硝酸钡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④正确;苯酚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苯酚沉淀,⑤正确;碳酸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二氧化碳和水,没有沉淀,⑥错误,答案选D。

考点:

考查二氧化硫的性质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CCl4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

B.1L0.1mol•L﹣1NaHCO3溶液中含有0.1NA个HCO3﹣

C.0.1mo1铁粉在0.1mol氯气中充分燃烧,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3NA

D.1mol苯含有6NA个C﹣H键

【答案】D

【解析】A.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故A错误;B.碳酸氢根离子为弱酸的酸式根离子,水溶液中部分发生电离,部分发生水解,所以1L 0.1 mol•L-1 NaHCO3溶液中含有少于0.1NA个HCO3-,故B错误;C.0.1mol铁完全反应消耗0.15mol氯气,氯气的物质的量不足,0.1mol氯气完全反应得到2mol电子,根据电子守恒,铁失去的电子的数目为0.2NA,故C错误;D.1个苯分子中含有6个C-H,所以 1mol苯含有6 NA个C-H键,故D正确;故选D。

8.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钠着火时可用细砂来灭火

B.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光亮的表面变暗发生2Na+O2═Na2O2反应

C.过氧化钠在潮湿空气放一段时间变成白色粘稠物的反应主要是:

2Na2O2+2H2O═4NaOH+O2↑

D.过氧化钠投入硫酸铜溶液可产生氢氧化铜沉淀和氧气

【答案】B

【解析】A.焰色反应为元素性质,钠的焰色为黄色,故A正确;B.钠与氧气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钠,故B错误;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2Na2O2+2H2O═4NaOH+O2↑,氢氧化钠潮解得到氢氧化钠溶液,故C正确;D.过氧化钠投入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硫酸钠和氧气,所以看到现象,产生氢氧化铜沉淀和氧气,故D正确;故选B。

9.下列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0.1mol·L-1的是(  )

A.将0.1molHCl充分溶解在1L水中

B.将60g质量分数为10%的醋酸与940g水混合

C.将3.1g氧化钠溶于水并配成1L溶液

D.将14.2gNa2SO4·10H2O溶于水中配成1L溶液

【答案】C

【解析】A错误,应该是将0.1molHCl充分溶解在水中配成1L溶液。

B错误,配成的溶液体积不是1L。

C正确,3.1g氧化钠会得到0.1molNaOH,配成1L溶液,会得到0.1mol·L-1的NaOH

D错误,14.2gNa2SO4·10H2O不是0.1mol,所得溶液浓度不是0.1mol·L-1

10.卫生部发出公告,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钙(CaO2)等食品添加剂.下列对于过氧化钙(CaO2)的叙述错误的是(  )

A.CaO2具有氧化性,对面粉可能具有增白作用

B.Ca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

1

C.CaO2和水反应时,每产生1molO2转移电子4mol

D.CaO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aO2+2CO2=2CaCO3+O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依据过氧化钠的性质推断过氧化钙的性质可能具有漂白性;

B、依据过氧化钙构成离子是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分析;

C、依据CaO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计算;

D、依据过氧化钠性质推断过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解:

A、结合过氧化钠的性质推断,CaO2具有氧化性,可能具有漂白性,对面粉可能具有增白作用,故A正确;

B、过氧化钙构成离子是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Ca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

1,故B正确;

C、CaO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每产生1molO2转移电子2mol,故C错误;

D、CaO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aO2+2CO2=2CaCO3+O2;故D正确;

故选C.

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气溶于水:

Cl2+H2O=2H++Cl-+ClO-

B.等物质的量的Ba(OH)2与NH4HSO4在稀溶液中反应:

Ba2++2OH-+2H++SO42-=BaSO4↓+2H2O

C.将氯气通入石灰乳制备漂白粉:

Cl2+2OH-=Cl-+ClO-+H2O

D.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3NH3·H2O=Al(OH)3↓+3NH4+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氯气溶于水生成的次氯酸为弱酸,用化学式表示,故A错误;B.等物质的量的Ba(OH)2与NH4HSO4在稀溶液中反应的两种方程式为Ba2++2OH-+NH4++H++SO42-=BaSO4↓+H2O+NH3·H2O,故B错误;C.NaOH溶液与足量Ca(HCO3)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HCO3-+OH-=CaCO3↓+H2O,故C错误;D.氨水不能溶解氢氧化铝,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3NH3﹒H2O=Al(OH)3↓+3NH4+,故D正确;故选D。

【考点定位】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名师点晴】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是高考高频知识点,解这类题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反应原理,如:

铁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只生成二价铁;三氯化铝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发生的是双水解反应,而不是复分解反应;Mg2+遇OH-和CO32-时更宜生成的是Mg(OH)2沉淀等。

②电解质的拆分,化学反应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时只有强酸、强碱及可溶性盐可以改写成完全电离形式,如NaHCO3只能改写成Na+和HCO3-。

③配平,离子方程式的配平不能简单的满足原子守恒,而应该优先满足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

④注意反应物的用量对离子反应的影响。

12.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比Cl2、O3、KMnO4氧化性更强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工业上可先制得高铁酸钠(离子反应为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然后在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OH,可析出高铁酸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铁酸钾的还原产物易水解形成胶体,可使水中悬浮物凝聚沉降

B.工业上制备高铁酸钠时每生成1mol还原产物,转移3mol电子

C.高铁酸钾中Fe为+6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

D.高铁酸钾能除去水中溶解的H2S等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K2FeO4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消毒杀菌,被还原为Fe3+,水解生成Fe(OH)3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故A正确;B.工业上制备高铁酸钠时,根据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则每生成1mol还原产物即Cl-,转移2mol电子,故B错误;C.K2FeO4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消毒杀菌,故C正确;D.K2FeO4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H2S,所以能除去水中溶解的H2S等,故D正确;故选B。

考点:

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及盐类的水解的相关知识。

13.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化学性质

实际应用

A.

Al2(SO2)3和小苏打反应

泡沫灭火器灭火

B.

铁比铜金属性强

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

C.

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

漂白粉漂白织物

D.

HF与SiO2反应

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

 

A.AB.BC.CD.D

【答案】B

【解析】A、Al2(SO4)3水解呈酸性,小苏打水解呈碱性,在溶液中两者发生双水解,可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泡沫灭火器灭火,选项A正确;B、氯化铁具有强氧化性,可与铜反应,与铁、铜的活泼性无关,选项B错误;C、次氯酸盐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可用于漂白,选项C正确;D、玻璃含有二氧化硅,HF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SiF4,氢氟酸可用于雕刻玻璃,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14.水热法制备直径为1~100nm的颗粒Y(化合物),反应原理为:

3Fe2++2S2O32-+O2+aOH-=Y+S4O62-+2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4B.S2O32-是还原剂

C.将Y均匀分散到水中形成的体系具有丁达尔效应D.每有3molFe2+参加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5mol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从电荷守恒的角度分析,6-4-a=-2,所以a=4.可配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Fe2++2S2O32-+O2+4OH-═Y+S4O62-+2H2O,根据铁元素和氧元素守恒,可知Y为Fe3O4,所以该离子方程式为3Fe2++2S2O32-+O2+4OH-═Fe3O4+S4O62-+2H2O。

A、从电荷守恒的角度分析,6-4-a=-2,所以a=4,故A正确;B、反应中Fe和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Fe2+、S2O32-是还原剂,故B正确;C、1~100nm的颗粒Y,微粒直径在胶体大小之内,将其均匀分散到水中形成的体系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C正确;D、当3molFe2+参加反应时,有1molO2反应,反应中只有O2中氧元素化合价降低由0价降低为-2价,所以转移电子数为4mol,故D错误;故选D。

考点:

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

15.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刚用酸处理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发现熔化的铝并不滴落.下列关于上述实验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铝在空气中能很快形成氧化膜

B.铝箔表面温度低,未熔化

C.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

D.氧化铝薄膜包住了熔化的铝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表面产生一层氧化薄膜阻碍反应进行,熔化而不滴落,说明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故选项B正确。

考点:

考查铝和氧气的反应等知识。

16.在下列反应中,HNO3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A.H2S+2HNO3═S↓+2NO2↑+2H2O

B.CuO+2HNO3═Cu(NO3)2+H2O

C.4HNO3

4NO2↑+O2↑+2H2O

D.3Cu+8HNO3═3Cu(NO3)2+2NO↑+4H2O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表现氧化性,化合价降低,表现酸性,产物中有NO3-,故选项D正确。

考点:

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等知识。

17.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aL,将它均分成两份。

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离子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离子完全沉淀。

反应中消耗xmolH2SO4、ymolAgNO3。

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Na+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

mol·L-1)为()

A.(y-2x)/aB.(y-x)/aC.(2y-4x)/aD.(2y-2x)/a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第一份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BaCl2+H2SO4=BaSO4↓+2HCl,根据BaCl2~H2SO4知,n(H2SO4)=n(BaCl2)=xmol;第二份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BaCl2+2AgNO3=2AgCl↓+Ba(NO3)2、NaCl+AgNO3=AgCl↓+NaNO3,根据BaCl2~2AgNO3知,和BaCl2反应的n(AgNO3)=2n(BaCl2)=2xmol,则剩余AgNO3和NaCl反应生成AgCl,根据NaCl~AgNO3知,和NaCl反应的硝酸银物质的量n(AgNO3)=n(NaCl)=ymol-2xmol,则两种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为2ymol-4xmol,根据Na原子守恒知,n(Na+)=n(NaCl)=2ymol-4xmol,则原来混合溶液中c(Na+)=

=

mol/L,故选C。

考点:

考查了离子方程式计算的相关知识。

18.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

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mol,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有0.250molKNO3被氧化

B.生成44.8LN2(标准状况)

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5mol

D.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75mol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A.在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中,NaN3中的N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作还原剂,KNO3中的N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作氧化剂。

每产生16mol的N2,转移电子10mol,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4mol。

现在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mol,则KNO3被还原的物质的量是:

(2mol÷14mol)×1.75mol=0.25mol,错误;B.根据方程式可知:

产生16mol的N2时,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4mol。

现在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mol,则产生N2的物质的量是(16÷14)mol×1.75mol=2mol,其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体积是2mol×22.4L/mol=44.8L,正确;C.每转移10mol的电子,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4mol。

现在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mol,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14)×1.75mol=1.25mol,正确;D.根据方程式可知:

被氧化30mol的N原子,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4mol。

现在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mol,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0÷14)×1.75mol=3.75mol。

考点:

考查氨气气囊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物质的作用的计算的知识。

19.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

B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

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该气体一定为SO2

D

将少量某物质的溶液滴加到新制的银氨溶液中,水浴加热后有银镜生成

该物质一定属于醛类

A.AB.BC.CD.D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加盐酸酸化,可能生成不溶于酸氯化银白色沉淀;故A错误。

B、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说明一定不含有Fe3+,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则一定含有Fe2+,Fe2+被氧化为Fe3遇到硫氰酸钾显示红色,故B正确;C、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硫也可能是氯气,故C错误;D、能发后银镜反应的物质可能是醛类有机物也可能是甲酸或甲酸酯或某些糖类化合物等,故D错误。

考点:

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及检验方法。

点评:

本题考查Cl-、Fe2+、Fe3+、SO2、醛基的化学性质及检验方法,要注意同类或相似物质或粒子的干扰。

20.将一定量的CO2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将产物在一定条件下蒸干后有三种可能:

全部是Na2CO3,全部是NaHCO3,可能是Na2CO3与NaHCO3的混合物。

现在取蒸干后的固体物质27.4g,发现如果在空气中加热片刻后称量重将变成25g,如果将固体溶于200mL、2mol/L的稀盐酸中发现恰好完全反应,并完全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那么将与盐酸反应后的溶液蒸干、灼烧称量,其质量为()

A.11.7gB.23.4gC.35.1gD.58.5

【答案】B

【解析】将固体溶于200mL、2mol/L的稀盐酸中发现恰好完全反应,并完全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NaCl,由氯原子守恒可知,n(NaCl)=n(HCl)=0.2L×2mol/L=0.4mol,则与盐酸反应后的溶液蒸干、灼烧称量,其质量为0.4mol×58.5g/mol=23.4g,故选B。

点睛:

把握反应中氯原子守恒为解答的关键。

将Na2CO3与NaHCO3溶于稀盐酸中完全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NaCl,氯化钠的物质的量与氯化氢的物质的量相等。

21.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单质间化合直接制取的是(  )

A.FeCl3B.CuCl2C.HClD.FeCl2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铁和氯气直接化合生成氯化铁,得不到氯化亚铁,答案选D。

考点:

考查氯气和单质化合的生成物的判断

........................

22.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合物X受热分解:

X

A↑+2B↑+4C↑测得反应后生成的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11.43,相同条件下,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11.43B.22.85C.80.01D.160.02

【答案】D

考点:

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和推论的应用、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等知识。

23.下列各组混合物,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两种试剂不能分离的是(  )

A.氧化镁中混有氧化铝B.氯化铝溶液中混有氯化铁

C.氧化铁中混有二氧化硅D.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氯化铜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MgO是碱性氧化物与NaOH不能反应,而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以与NaOH发生反应产生NaAlO2,过滤后洗涤,就得到纯净的MgO,错误;B.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氯化铁变为Fe(OH)3沉淀,氯化铝变为NaAlO2,过滤,然后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当沉淀达到最大值中,过滤,得到Al(OH)3,再分别向两种物质的沉淀中加入适量的盐酸溶解,就得到氯化铝溶液,除去了杂质,错误;C.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与NaOH发生反应,而氧化铁与NaOH不能发生反应。

加入过量的NaOH,然后过滤洗涤,就得到纯净的氧化铁,错误;D.二者都可以与NaOH发生反应,当再向得到的沉淀中加入盐酸时,二者都溶解,不能分离、提纯二者,正确。

考点:

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分离方法。

24.将足量的CO2不断通入KOH、Ba(OH)2、K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与通入CO2的量的关系可表示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CO2不断通入KOH、Ba(OH)2、KAlO2的混合溶液中,第一步反应:

CO2+Ba(OH)2=BaCO3↓+H2O,第二步反应:

CO2+2KOH=K2CO3+H2O,第三步反应CO2+2KAl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