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与IP.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69571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CP与IP.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TCP与IP.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TCP与IP.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TCP与IP.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TCP与IP.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TCP与IP.docx

《TCP与IP.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CP与IP.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TCP与IP.docx

TCP与IP

TCP负责发现传输的问题,一有问题就发出信号,要求重新传输,直到所有数据安全正确地传输到目的地。

而IP是给因特网的每一台电脑规定一个地址。

基本原理

整体构架概述

  TCP/IP协议并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层参考模型。

传统的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一种通信协议的7层抽象的参考模型,其中每一层执行某一特定任务。

该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种硬件在相同的层次上相互通信。

这7层是: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而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

这4层分别为:

  应用层:

应用程序间沟通的层,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网络远程访问协议(Telnet)等。

  传输层:

在此层中,它提供了节点间的数据传送,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服务,主要功能是数据格式化、数据确认和丢失重传等。

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等,TCP和UDP给数据包加入传输数据并把它传输到下一层中,这一层负责传送数据,并且确定数据已被送达并接收。

  互连网络层:

负责提供基本的数据封包传送功能,让每一块数据包都能够到达目的主机(但不检查是否被正确接收),如网际协议(IP)。

  网络接口层(主机-网络层):

接收IP数据报并进行传输,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抽取IP数据报转交给下一层,对实际的网络媒体的管理,定义如何使用实际网络(如Ethernet、SerialLine等)来传送数据。

主要协议

  以下简单介绍TCP/IP中的协议都具备什么样的功能,都是如何工作的:

  1.IP

  网际协议IP是TCP/IP的心脏,也是网络层中最重要的协议。

  IP层接收由更低层(网络接口层例如以太网设备驱动程序)发来的数据包,并把该数据包发送到更高层---TCP或UDP层;相反,IP层也把从TCP或UDP层接收来的数据包传送到更低层。

IP数据包是不可靠的,因为IP并没有做任何事情来确认数据包是按顺序发送的或者没有被破坏。

IP数据包中含有发送它的主机的地址(源地址)和接收它的主机的地址(目的地址)。

  高层的TCP和UDP服务在接收数据包时,通常假设包中的源地址是有效的。

也可以这样说,IP地址形成了许多服务的认证基础,这些服务相信数据包是从一个有效的主机发送来的。

IP确认包含一个选项,叫作IPsourcerouting,可以用来指定一条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之间的直接路径。

对于一些TCP和UDP的服务来说,使用了该选项的IP包好像是从路径上的最后一个系统传递过来的,而不是来自于它的真实地点。

这个选项是为了测试而存在的,说明了它可以被用来欺骗系统来进行平常是被禁止的连接。

那么,许多依靠IP源地址做确认的服务将产生问题并且会被非法入侵。

  2.TCP

  如果IP数据包中有已经封好的TCP数据包,那么IP将把它们向‘上’传送到TCP层。

TCP将包排序并进行错误检查,同时实现虚电路间的连接。

TCP数据包中包括序号和确认,所以未按照顺序收到的包可以被排序,而损坏的包可以被重传。

  TCP将它的信息送到更高层的应用程序,例如Telnet的服务程序和客户程序。

应用程序轮流将信息送回TCP层,TCP层便将它们向下传送到IP层,设备驱动程序和物理介质,最后到接收方。

  面向连接的服务(例如Telnet、FTP、rlogin、XWindows和SMTP)需要高度的可靠性,所以它们使用了TCP。

DNS在某些情况下使用TCP(发送和接收域名数据库),但使用UDP传送有关单个主机的信息。

  3.UDP

  UDP与TCP位于同一层,但它不管数据包的顺序、错误或重发。

因此,UDP不被应用于那些使用虚电路的面向连接的服务,UDP主要用于那些面向查询---应答的服务,例如NFS。

相对于FTP或Telnet,这些服务需要交换的信息量较小。

使用UDP的服务包括NTP(网络时间协议)和DNS(DNS也使用TCP)。

  欺骗UDP包比欺骗TCP包更容易,因为UDP没有建立初始化连接(也可以称为握手)(因为在两个系统间没有虚电路),也就是说,与UDP相关的服务面临着更大的危险。

  4.ICMP

  ICMP与IP位于同一层,它被用来传送IP的的控制信息。

它主要是用来提供有关通向目的地址的路径信息。

ICMP的‘Redirect’信息通知主机通向其他系统的更准确的路径,而‘Unreachable’信息则指出路径有问题。

另外,如果路径不可用了,ICMP可以使TCP连接‘体面地’终止。

PING是最常用的基于ICMP的服务。

  5.TCP和UDP的端口结构

  TCP和UDP服务通常有一个客户/服务器的关系,例如,一个Telnet服务进程开始在系统上处于空闲状态,等待着连接。

用户使用Telnet客户程序与服务进程建立一个连接。

客户程序向服务进程写入信息,服务进程读出信息并发出响应,客户程序读出响应并向用户报告。

因而,这个连接是双工的,可以用来进行读写。

  两个系统间的多重Telnet连接是如何相互确认并协调一致呢?

TCP或UDP连接唯一地使用每个信息中的如下四项进行确认:

  源IP地址发送包的IP地址。

  目的IP地址接收包的IP地址。

  源端口源系统上的连接的端口。

  目的端口目的系统上的连接的端口。

  端口是一个软件结构,被客户程序或服务进程用来发送和接收信息。

一个端口对应一个16比特的数。

服务进程通常使用一个固定的端口,例如,SMTP使用25、Xwindows使用6000。

这些端口号是‘广为人知’的,因为在建立与特定的主机或服务的连接时,需要这些地址和目的地址进行通讯。

参考模型

  TCP/IP协议并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层参考模型。

传统的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一种通信协议的7层抽象的参考模型,其中每一层执行某一特定任务。

该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种硬件在相同的层次上相互通信。

这7层是: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路层、传输层、话路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而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

这4层分别为:

  应用层:

应用程序间沟通的层,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网络远程访问协议(Telnet)等。

  传输层:

在此层中,它提供了节点间的数据传送服务,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等,TCP和UDP给数据包加入传输数据并把它传输到下一层中,这一层负责传送数据,并且确定数据已被送达并接收。

  互连网络层:

负责提供基本的数据封包传送功能,让每一块数据包都能够到达目的主机(但不检查是否被正确接收),如网际协议(IP)。

  网络接口层:

对实际的网络媒体的管理,定义如何使用实际网络(如Ethernet、SerialLine等)来传送数据。

IP地址及其分类

  在Internet上连接的所有计算机,从大型机到微型计算机都是以独立的身份出现,我们称它为主机。

为了实现各主机间的通信,每台主机都必须有一个唯一的网络地址。

就好像每一个住宅都有唯一的门牌一样,才不至于在传输资料时出现混乱。

  Internet的网络地址是指连入Internet网络的计算机的地址编号。

所以,在Internet网络中,网络地址唯一地标识一台计算机。

  我们都已经知道,Internet是由几千万台计算机互相连接而成的。

而我们要确认网络上的每一台计算机,靠的就是能唯一标识该计算机的网络地址,这个地址就叫做IP(InternetProtocol的简写)地址,即用Internet协议语言表示的地址。

  目前,在Internet里,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地址,为了便于记忆,将它们分为4组,每组8位,由小数点分开,用四个字节来表示,而且,用点分开的每个字节的数值范围是0~255,如202.116.0.1,这种书写方法叫做点数表示法。

  IP地址可确认网络中的任何一个网络和计算机,而要识别其它网络或其中的计算机,则是根据这些IP地址的分类来确定的。

一般将IP地址按节点计算机所在网络规模的大小分为A,B,C三类,默认的网络屏蔽是根据IP地址中的第一个字段确定的。

  1.A类地址

  A类地址的表示范围为:

1.0.0.1~126.255.255.255,默认网络屏蔽为:

255.0.0.0;A类地址分配给规模特别大的网络使用。

A类网络用第一组数字表示网络本身的地址,后面三组数字作为连接于网络上的主机的地址。

分配给具有大量主机(直接个人用户)而局域网络个数较少的大型网络。

例如IBM公司的网络。

  127.0.0.0到127.255.255.255是保留地址,用做循环测试用的。

  0.0.0.0到0.255.255.255也是保留地址,用做表示所有的IP地址。

  一个A类IP地址由1字节(每个字节是8位)的网络地址和3个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即第一段数字范围为1~127。

每个A类地址理论上可连接16777214<256*256*256-2>台主机(因为不存在最后一个字节值为“0”或“256”的IP地址,例如127.234.123.0或123.5.34.256这样的地址是不存在的),Internet有126个可用的A类地址。

A类地址适用于有大量主机的大型网络。

  2.B类地址

  B类地址的表示范围为:

128.0.0.1~191.255.255.255,默认网络屏蔽为:

255.255.0.0;B类地址分配给一般的中型网络。

B类网络用第一、二组数字表示网络的地址,后面两组数字代表网络上的主机地址。

  169.254.0.0到169.254.255.255是保留地址。

如果你的IP地址是自动获取IP地址,而你在网络上又没有找到可用的DHCP服务器,这时你将会从169.254.0.0到169.254.255.255中临时获得一个IP地址。

  一个B类IP地址由2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个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即第一段数字范围为128~191。

每个B类地址可连接65534(2^16-2,因为主机号的各位不能同时为0,1)台主机,Internet有16383(2^14-1)个B类地址(因为B类网络地址128.0.0.0是不指派的,而可以指派的最小地址为128.1.0.0[COME06])。

  3.C类地址

  C类地址的表示范围为:

192.0.0.1~223.255.255.255,默认网络屏蔽为:

255.255.255.0;C类地址分配给小型网络,如一般的局域网,它可连接的主机数量是最少的,采用把所属的用户分为若干的网段进行管理。

C类网络用前三组数字表示网络的地址,最后一组数字作为网络上的主机地址。

  一个C类地址是由3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个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即第一段数字范围为192~223。

每个C类地址可连接254台主机,Internet有2097152个C类地址段(32*256*256),有532676608个地址(32*256*256*254)。

  RFC1918留出了3块IP地址空间(1个A类地址段,16个B类地址段,256个C类地址段)作为私有的内部使用的地址。

在这个范围内的IP地址不能被路由到Internet骨干网上;Internet路由器将丢弃该私有地址。

  IP地址类别 RFC1918内部地址范围

  A类 10.0.0.0到10.255.255.255

  B类 172.16.0.0到172.31.255.255

  C类 192.168.0.0到192.168.255.255

  使用私有地址将网络连至Internet,需要将私有地址转换为公有地址。

这个转换过程称为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NAT),通常使用路由器来执行NAT转换。

  实际上,还存在着D类地址和E类地址。

但这两类地址用途比较特殊,在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一下:

  D类地址不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它的第1个字节的前四位固定为1110。

D类地址范围:

224.0.0.1到239.255.255.254。

D类地址用于多点播送。

D类地址称为广播地址,供特殊协议向选定的节点发送信息时用。

  E类地址保留给将来使用。

  连接到Internet上的每台计算机,不论其IP地址属于哪类都与网络中的其它计算机处于平等地位,因为只有IP地址才是区别计算机的唯一标识。

所以,以上IP地址的分类只适用于网络分类。

  在Internet中,一台计算机可以有一个或多个IP地址,就像一个人可以有多个通信地址一样,但两台或多台计算机却不能共享一个IP地址。

如果有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相同,则会引起异常现象,无论哪台计算机都将无法正常工作。

  顺便提一下几类特殊的IP地址:

  1.广播地址目的端为给定网络上的所有主机,一般主机段为全1

  2.单播地址目的端为指定网络上的单个主机地址

  3.组播地址目的端为同一组内的所有主机地址

  4.环回地址127.0.0.1在环回测试和广播测试时会使用

子网的划分

  若公司不上Internet,那一定不会烦恼IP地址的问题,因为可以任意使用所有的IP地址,不管是A类或是B类,这个时候不会想到要用子网,但若是上Internet那IP地址便弥足珍贵了,目前全球一阵Internet热,IP地址已经愈来愈少了,而所申请的IP地址目前也趋保守,而且只有经申请的IP地址能在Internet使用,但对某些公司只能申请到一个C类的IP地址,但又有多个点需要使用,那这时便需要使用到子网,这就需要考虑子网的划分,下面简介子网的原理及如何规划。

  1.5.1子网掩码(SubnetMask)的介绍

  设定任何网络上的任何设备不管是主机、个人电脑、路由器等皆需要设定IP地址,而跟随着IP地址的是所谓的子网掩码(NetMask,SubnetMask),这个子网掩码主要的目的是由IP地址中也能获得网络编码,也就是说IP地址和子网掩码作和而得到网络编码,如下所示:

  IP地址

  192.10.10.611000000.00001010.00001010.00000110

  子网掩码

  255.255.255.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AND

  -------------------------------------------------------------------

  NetworkNumber

  192.10.10.011000000.00001010.00001010.00000000

  子网掩码有所谓的默认值,如下所示

  类IP地址范围子网掩码

  A 1.0.0.0-126.255.255.255255.0.0.0

  B 128.0.0.0-191.255.255.255255.255.0.0

  C 192.0.0.0-223.255.255.255255.255.255.0

  在预设的子网掩码(NetMask)都只有255的值,在谈到子网掩码(SubnetMask)时这个值便不一定是255了。

在完整一组C类地址中如203.67.10.0-203.67.10.255子网掩码255.255.255.0,203.67.10.0称之网络编码(NetworkNumber,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作和),而203.67.10.255是广播的IP地址,所以这两者皆不能使用,实际只能使用203.67.10.1--203.67.10.254等254个IP地址,这是以255.255.255.0作子网掩码的结果,而所谓SubnetMsk尚可将整组C类地址分成数组网络编码,这要在子网掩码上作手脚,若是要将整组C类地址分成2个网络编码那子网掩码设定为255.255.255.128,若是要将整组C类分成8组网络编码则子网掩码要为255.255.255.224,这是怎么来的,由以上知道网络编码是由IP地址和子网掩码作AND而来的,而且将子网掩码以二进制表示法知道是1的会保留,而为0的去掉

  192.10.10.193--11000000.00001010.00001010.11000001

  255.255.255.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

  192.10.10.0--11000000.00001010.00001010.00000000

  以上是以255.255.255.0为子网掩码的结果,网络编码是192.10.10.0,若是使用255.255.255.224作子网掩码结果便有所不同

  192.10.10.193--11000000.00001010.00001010.11000001

  255.255.255.224--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

  --------------------------------------------------------------

  192.10.10.192--11000000.00001010.00001010.11000000

  此时网络编码变成了192.10.10.192,这便是子网。

那要如何决定所使用的子网掩码,255.255.255.224以二进制表示法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变化是在最后一组,11100000便是224,以三个位(Bit)可表示2的3次方便是8个网络编码

  子网掩码二进制表示法可分几个网络

  255.255.255.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1

  255.255.255.128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2

  255.255.255.192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4

  255.255.255.224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8

  255.255.255.240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16

  255.255.255.248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32

  255.255.255.252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64

  以下使用255.255.255.224将C类地址203.67.10.0分成8组网络编码,各个网络编码及其广播IP地址及可使用之IP地址序号网络编码广播可使用之IP地址

  

(1)203.67.10.0--203.67.10.31

  203.67.10.1--203.67.10.30

  

(2)203.67.10.32--203.67.10.63

  203.67.10.33--203.67.10.62

  (3)203.67.10.64--203.67.10.95

  203.67.10.65--203.67.10.94

  (4)203.67.10.96--203.67.10.127

  203.67.10.97--203.67.10.126

  (5)203.67.10.128--203.67.10.159

  203.67.10.129--203.67.10.158

  (6)203.67.10.160--203.67.10.191

  203.67.10.161--203.67.10.190

  (7)203.67.10.192--203.67.10.223

  203.67.10.193--203.67.10.222

  (8)203.67.10.224--203.67.10.255

  203.67.10.225--203.67.10.254

  可验证所使用的IP地址是否如上表所示

  203.67.10.115--11001011.01000011.00001010.01110011

  255.255.255.224--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

  --------------------------------------------------------------

  203.67.10.96--11001011.01000011.00001010.01100000

  203.67.10.55--11001011.01000011.00001010.00110111

  255.255.255.224--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

  --------------------------------------------------------------

  203.67.10.32--11001011.01000011.00001010.00100000

  其它的子网掩码所分成的网络编码可自行以上述方法自行推演出来。

  1.5.3子网的应用

  使用子网是要解决只有一组C类地址但需要数个网络编码的问题,并不是解决IP地址不够用的问题,因为使用子网反而能使用的IP地址会变少,子网通常是使用在跨地域的网络互联之中,两者之间使用路由器连线,同时也上Internet,但只申请到一组C类IP地址,过路由又需不同的网络,所以此时就必须使用到子网,当然二网络间也可以远程桥接(RemoteBridge,字面翻译)连接,那便没有使用子网的问题。

  网关地址

  若要使两个完全不同的网络(异构网)连接在一起,一般使用网关,在Internet中两个网络也要通过一台称为网关的计算机实现互联。

这台计算机能根据用户通信目标计算机的IP地址,决定是否将用户发出的信息送出本地网络,同时,它还将外界发送给属于本地网络计算机的信息接收过来,它是一个网络与另一个网络相联的通道。

为了使TCP/IP协议能够寻址,该通道被赋予一个IP地址,这个IP地址称为网关地址。

  完美测试TCP/IP协议简介

  安装网络硬件和网络协议之后,我们一般要进行TCP/IP协议的测试工作,那么怎样测试才算是比较全面的测试呢?

我们认为,全面的测试应包括局域网和互联网两个方面,因此应从局域网和互联网两个方面测试,以下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利用命令行测试TCP/IP配置的步骤:

  1、单击“开始”/“运行”,输入CMD按回车,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

  2、首先检查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服务器地址是否正确,输入命令ipconfig/all,按回车。

此时显示了你的网络配置,观查是否正确。

  3、输入ping127.0.0.1,观查网卡是否能转发数据,如果出现“Requesttimedout”,表明配置差错或网络有问题。

  4、Pi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