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导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67913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69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导学案.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导学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导学案.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导学案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刻度尺正确测量长度。

3.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

4.知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学习重点】

1.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长度和时间。

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

3.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学习难点】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长度和时间

【课前预习】

1.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比主单位大的单位有、比主单位小的单位有、、、、和。

2.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①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和零刻度线,

②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下一位,

③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3.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1)127km=m=mm

(2)25nm=μm=mm

(3)5.2×108m=km=mm(4)4.7cm=mm=m

4.在下列数据后填上合适的单位:

(1)小民的身高为17.2________.

(2)教室的的长度8

50_______.

(3)乒乓球的直径为4.0_________.(4)一根头发的直径约70_____.

5.人民币壹元硬币的厚度最接近于()

A.0.2μmB.0.2mmC.0.2cmD.0.2

dm

6.教室的宽度

大约是()

A.60mmB.60cmC.60dm

D.60m

7.下列各物体中最接近8×104μm的是()

A.一张课桌的长度B.一支粉笔的长度C.一只文具盒的长度D.一只乒乓球的直径

8.如图所示,甲图刻度尺所测物体的长度应为_________cm;数据中的准确值是________,估计值是________.乙图刻度尺所测物体的长度应为________cm,数据中的准确值是________,估计值是________.

【课堂导学】1、组内助学2、小组展示3、精讲点拨

【活动一】、长度的单位及测量

讨论:

你知道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换算关系是什么?

 

【活动二】、刻度尺的使用

1.取出你的刻度尺,仔细观察一下量程、分度值

2.测物理课本长度,总结得出正确的使用方法

 

刻度尺的使用注意事项:

1)会放:

使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放正尺的位置.

2)会看:

视线与尺面垂直.

3)会读: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会记:

记录测量结果要写出数字和单位.

【活动三】.用刻度尺测量纸张的厚度

1)讨论:

A.小明的测量方案如下:

直接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

B.小刚的测量方案如下:

①先测量50张纸的厚度L;②根据厚度d=L/50计算。

请说明哪个方案合理,为什么?

 

2)学生实验:

设计表格、用正确的方案测量物理课本纸张的厚度.

 

3)评估得出:

A.务必考虑封面的厚度较厚;B.务必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总结】

1.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比较精密的测量工具有,。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常用单位有,,,,  ,  。

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km=m1m=dm1dm=cm1cm=mm

1mm=μm1m=μm1m=nm1μm=nm

3.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A、“选”: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

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

C、“放”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物体且尺的位置,刻度尺的零刻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

D、“看”: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E、“读”: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位。

F、“记”:

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也可表达为:

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课堂检测】

1.在下列数据后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名男排运动员的身高大约是2013____=2.013______。

(2)万里长城大约是6.7×103____=6.7×109。

(3)中学生走一步的距离大约是5________。

(4)你的手指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5________。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⑴3.8km=m

60µm=nm

⑶24nm=mm⑷50km=µm

3.下列情形中,不能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尺是()

A.零刻度已磨损的尺      B

.量程比刻度尺小的尺

C.刻度不

均匀的尺       D.最小刻度不是毫米的尺

4.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28cm=28cm×0

.01m=0.28mB.28cm=28×0.1=0.28m

C.28cm=28×0.01m=0.28mD.28cm=28cm×0.01=0.28米

5.

有四个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去测量一块大衣柜的玻璃,他们所测量的结果中正确的是()A.120.7cmB.120.75cmC.120.745cmD.1207.5cm

6.用拉伸了的皮卷尺去测量物体的长,测量结果()

A.大于真实值B.小于真实值C.等于真实值D.无法判断

7.某同学测得某物体的长度19.38cm,他使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________,其中准确值为_________,估计值为_________·

8.读出右图中测量结果:

物体的长度为cm

 

9.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如图所示的长方形的边长和宽度:

(1)测得边长为________cm,宽度

为________cm.

(2)你觉得在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后固学】

一、基础题(A)

1.给下列数据

填上单位:

⑴一枚壹分硬币的厚度约1

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1.6

⑶课本的厚度大约是60⑷一支普通铅笔的直径最接近于7×10-3

2.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1)0.38mm=____μm

(2)45cm=____m;

(3)5×103m=____km(4)4.6dm=____mm

3.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测量长

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_.

4.用拉伸了的皮卷尺去测量物体的长,测量结果()

A.大于真实值B.小于真实值C.等于真实值D.无法判断

5.在学校运动会中测量跳高成绩时,应选取的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A.分度值是1cm的15m皮尺B.分度值是1mm的1.5m钢卷尺

C.分度值是1mm的米尺D.分度值是1cm的2m硬杆尺

6.在给窗户选配玻璃时,选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应达到()

A.1dmB.1cmC.1mm

D.1μm

二、能力题(B)

1.“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的全长是()

A.6.7×104m   B.6.7×105mC.6.7×106m   D.6.7×107m

2.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为39.5℃B.人的脉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为2s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200gD.苏科版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9cm

3.用刻度尺和三角尺测量圆的直径方法如图,从图中可看出圆的直径为______cm。

4.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

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果用这把刻度尺进

行正确测量,则能够达到的准确程度是___。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刻度尺正确测量长度。

3.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

4.知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学习重点】

1.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长度和时间。

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

3.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学习难点】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长度和时间

【课前预习】

1.测得某课本的厚度是9.0mm,课本的总页码数为120页,则该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_________。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2.时间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常用单位有,

3.测量值和的差异叫误差。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

4.完成单位换算:

(1)45min=h=s

(2)0.3h=min=s

5.一位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一物体长度,各次测量结果分别是25.43cm、25.45cm、25.46cm,则此物长记着,先后测量三次的目的是。

6.一位同学对物体长度的四

次测量中得到的数据分别是1.41cm,、1.42cm,、1.41cm,1.43cm,则此物体的长度为()

A.1.4cm    B.1.4175cm    C.1.42cm    D.1.418cm

7.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8.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正确?

()

A.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消灭误差

D.实验中误差不能绝对避免,但可以想法尽量使它减小。

9.一块橡皮从桌上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约为()

A.0.5sB。

2sC.3sD.5s

10.如图所示为机械停表,该停表大表盘一周表示的时间是______,大表盘的分度值是______;该停表小表盘一周表示的时间是______,小表盘的分度值是_____。

【课堂导学】1、组内助学2、小组展示3、精讲点拨

【活动一】:

一些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小组讨论)

1.如何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试一试

2.如何测量圆铅笔的周长,利用纸条可以吗?

做一做

3.如何测量很细的铜丝的直径,想一想

方法:

【活动二】:

时间的单位及测量

1.时间的单位是什么?

测量工具是什么?

 

2.阅读说明书,仔细观察表盘的分度值.

大表盘指针运动一周所表示的时间是______,大表盘的分度值是_____

小表盘指针运动一周所表示的时间是______,小表盘的分度值是_____

3.摸索按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练习使秒表启动、停止和回零

【活动三】:

平静地坐下来,测出你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自己设计表格记录实验数据。

 

【活动四】:

阅读课本P110“生活、物理、社会”了解时钟的发展史

【活动五】:

误差:

(1)定义:

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

测量工具;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总结】

1.特殊的测量方法:

(1)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

(2)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

2.时间测量:

(1)时间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

(2)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常用单位有、。

3.误差:

(1)定义:

误差。

(2)产生原因:

测量工具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

(4)误差只能减小而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避免的。

(填能够或不能够)

【课堂检测】

1.你身体上接近50mm长度的部位是………………………………………()

A.脚

掌的长度 B.手掌的长度  C.小手指长

度  D.小腿的长度

2.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项是()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分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分硬币的厚度

3.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三次测得文具盒的宽度分别为6.20cm、6.21cm、6.20cm,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测量结果最后应记作6.20cmB.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mm

C.6.21cm这个记录结果是错误的D.6.20中最末一位数字“0”是有意义的

4.如图所示,该机械秒表的大表盘一周所表示的时间为,其分度值为;小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为,其分度值为.此时该表的读数为mins.

5.如右图所示,停表的读数______________s。

6.某同学用以下步骤和方法来测算物理课本内页中每张纸的厚度.

(1)将从封面开始的10页纸叠紧;

(2)用刻度尺量出这叠纸的厚度为L;

(3)算出每张纸的厚度d=L/10.该同学以上做法中的三个错误是:

(1)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一把学生的三角尺,测得一个物体的高度,共得五组数据如下:

(1)3.87cm;

(2)3.86cm;(3)3.74cm;(4)3.85cm;(5)3.89cm.其中有问题的数据是哪个?

该物体高度比较正确的值应为多大?

【课后固学】

一、基础题(A)

1.用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_____mm,所测铅笔的长度为_____。

 

2.用一根金属丝在圆杆铅笔上,密绕20圈,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出20圈的宽度是______mm,那么这根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mm。

3.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放置正确的是刻度尺,其分度值是,该物体的长度是cm,其中准确值为__________cm,估计值为____________cm.

4.如图所示是体育老师测试佳佳同学200米跑步的成绩时停表所记录的时间,先来认识一下这只机械停表,停表大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是______,最小分度值是______;现在请你读出佳佳200米跑步的成绩是_______.

5.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因测量工具不精确而产生的误差

B.测量时选用的工具越精密越好

C.学生用钢尺的最大测量长度为15cm,因此,无法用它来测量长为50cm的课桌的宽度

D.测量长度时,也可以使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子

6.如下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

7.警方在一案发现场取得的一张罪犯的脚印,经过测量,其长度是25.7cm,刑侦人员估计,此罪犯的身高大约是180cm,根据数据你猜想一下,刑侦人员是如何来估计罪犯的身高的?

二、基础题(B)

1.有一卷粗细均匀的细铜丝,一把刻度尺

一支铅笔,你如何测量出细铜丝的直径?

2.(2012安徽)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

读数为___________cm

3.(2012江苏南京)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t

B.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C.南京夏天最高气温约为60℃

D.一节初中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5h

4.(2013杭州)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为39℃

B.初中生掷实心球的距离约为30m

C.小红上学时步行的速度约是1.1m/s

D.一位初中生体重约为20N

6.(2013青岛)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测量的结果是()

A.1.25cmB.3.25cmC.0.225mmD.2.25cm

二、速度

【学习目标】

1.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速度的定义、公式、单位及单位换算

2.通过讨论,了解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及不同方法的灵活运用

3.会比较准确地进行速度的测量

4.初步学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学习重点】

(1)速度的定义式,单位时间和速度的理解,常见两种速度单位的换算

(2)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及不同方法的灵活运用

(3)如何比较准确地进行速度的测量,多种方法进行比较

【学习难点】

(1)速度的定义式,单位时间和速度的理解。

(2)如何比较准确地进行速度的测量。

【课前预习】阅读书本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内容:

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

2.速度是描述物体__________的物理量,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

3.速度的公式可写成__________,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符号为____________,常用的速度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

4.单位换算:

(1)15m/s=_______km/s

(2)18km/h=______m/s

5.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你能说出它的含义吗?

6.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体运动速度

【课堂导学】1、组内助学2、小组展示3、精讲点拨

小组讨论:

如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判断刘翔跑得快的方法:

作为评委:

相同__________,比_________

作为观众:

相同__________,比_________

试一试:

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①有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如果将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大家猜_________下落的快呢?

怎样比较纸锥下落运动的快慢?

②我们是根据___________来判断的

④可如果现在让两个纸锥从不同的高度且不同时释放,那该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呢?

合作探究:

活动5.6:

测定纸锥下落的速度

1.你认为如何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你的依据是什么?

 

2.要测定纸锥的下落速度,你认为应测量哪些物理量?

 

3.你选用的器材是:

4.请同学们自己设计表格,测量并计算出纸锥的下落速度

次数

下落高度/m

下落时间/s

速度/m•s-1

1

2

3

【自主学习】:

阅读书本相关内容,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体运动速度

阅读书本例题的解法,了解物理中计算题的解题步骤和格式

例:

沪宁高速公路限速120km/h,一辆汽车从公路入口处用10min开了30km,值勤的交警认为车子超速,拦住了车.请你算一算,该车子超速多少?

阅读“生活·物理·社会”

1.速度是描述物体__________的物理量,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

2.速度的公式可写成__________,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符号为____________,常用的速度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1m/s=_______km/s

3.单位换算:

(1)15m/s=_______km/s

(2)18km/h=______m/s

4.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它的含义是

【总结】

 

【课堂检测】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8m/s=   km/h36km/h=   m/s30m/min=   km/h

2.请将下列物体按速度从大到小排列:

(1)光速:

3×108m/s

(2)人步行:

110cm/s

(3)汽车:

30m/s(4)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

7900m/s

(5)自行车:

72km/h

正确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校运动会上,初二(3)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报名参加百米赛跑,他们的参赛成绩如下表所示,则获得本组第一名的是_____同学。

参赛者

成绩/s

13.6

13.1

13.9

13.4

理论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C.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D.物体在相等的路程内所用的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5.一个中学生正常步行20min通过的路程约为()

A.1400mB.14kmC.500mD.5km

6.下列各速度值中最大的是()

A.5m/sB.200m/minC.17km/hD.3600dm/min

7.甲车的行驶时间是乙车的两倍,行驶的路程之比为1:

3,则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

A.2:

3B.l:

6C.6:

1D.3:

2

8.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是3.84×

m.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和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相同,从地面向月球发射的电波到达月球后又返回地面总共经历的时间是s。

【课后固学】

一、基础题(A)

1.单位换算:

15m/s=km/h144km/h=m/s60m/min=km/h3km/min=m/s

2.在日常生活中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方法有两种,下图中:

甲图表明:

乙图表明:

 

3.下列物体的速度,哪一个最接近1.4m/s()

A.小汽车行驶B.人行走C.飞机飞行D.乌龟爬行

4.3个同学同时登一座山,他们的速度为:

甲是3.5km/h,乙是1m/s,丙是63m/min,则谁最先登上山顶()

A.甲B.乙C.丙D.同时到达

5.作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两物体,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为1:

4,运动路程之比为3:

1,那么它们的速度之比为()

A.3:

4B.4:

3C.12:

1D.1:

12

6.在机场高速公路入口处有一标志牌,如下图所示,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至少行驶多少分钟才能到达机场?

 

二、基础题(B)

1.一列火车的速度是72km/h,这表示,合m/s。

2.你的同学跑100m用了17s,而你用了25s跑了165m,你的同学和你谁跑得快?

通过计算说明。

 

3.一队伍长50m,行进速度为2m/s,经过一座长为110m的大桥,当队伍的第一个人踏上桥头到队伍的最后一个人离开桥时,总共所需时间为多少?

 

4.小汽车在合宁高速公路上行驶,车上的一位乘客在车到A处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好是8:

00整,当车到B处时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好是8:

48,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