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山东省邹城市实验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单元检测人口与城市.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63360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2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山东省邹城市实验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单元检测人口与城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年山东省邹城市实验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单元检测人口与城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年山东省邹城市实验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单元检测人口与城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年山东省邹城市实验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单元检测人口与城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年山东省邹城市实验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单元检测人口与城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山东省邹城市实验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单元检测人口与城市.docx

《学年山东省邹城市实验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单元检测人口与城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山东省邹城市实验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单元检测人口与城市.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山东省邹城市实验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单元检测人口与城市.docx

学年山东省邹城市实验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单元检测人口与城市

2018-2019学年山东省邹城市实验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单元检测---人口与城市

(2018·石家庄市高三模拟)波兰是欧盟第六大国,自20世纪90年代,经济一直保持在4%左右的年增长率,是欧盟平均速度的两倍。

1998年以来,人口增长率一直在负增长和不到1%之间徘徊,为此波兰历届政府均实行鼓励生育政策。

2015年底,波兰实行更加积极的鼓励生育政策——全民“500+”,即对所有生育二孩及以上的家庭,每个孩子每月补贴500兹罗提(波兰官方货币),直至孩子成年。

根据波兰中央统计局预测,2017年波兰将迎来“婴儿潮”。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波兰政府全民“500+”政策的实施主要得益于(  )

A.广阔的国土面积B.完善的社会保障

C.快速的经济增长D.较小的人口基数

解析:

由材料可知“自20世纪90年代,经济一直保持在4%左右的年增长率”“对所有生育二孩及以上的家庭,每个孩子每月补贴500兹罗提(波兰官方货币),直至孩子成年”,因此波兰政府全民“500+”政策的实施主要得益于快速的经济增长。

答案:

C

2.波兰迎来“婴儿潮”将会(  )

A.增强民族的竞争力B.稳定人口年龄结构

C.降低老年人口数量D.提高国家教育水平

解析:

波兰政府全民“500+”政策的实施会使该国人口增加,从而增强民族的竞争力,但不能提高国家教育水平,A项正确、D项错误。

其人口年龄结构会变轻,B项错误;可以降低人口老龄比重,但不能降低老年人口数量,C项错误。

答案:

A

(2018·河北省保定市高三模拟)下图是利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城镇中户籍常住人口的年龄构成示意图[资料来源:

普查办(2011)]。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这里的非户籍常住人口主要是指(  )

A.乡村人口B.城镇人口

C.外籍侨民D.进城的农民工

解析:

全国人口普查分为户籍常住人口和非户籍常住人口,这里的非户籍常住人口主要是指进城的农民工,所以D项正确。

答案:

D

4.农民工对于城镇劳动力的人力资源贡献主要体现在(  )

A.年龄B.受教育程度

C.性别D.劳动技能

解析:

农民工接受教育水平低,因此上学时间短,就业年龄较轻,A项正确。

与城镇劳动力相比,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劳动技能低,而且性别差异没有太大差别,B、C、D三项错误。

答案:

A

(2018·山西省高考测试)2014年2月7日(正月初八)至2月18日(正月十九),杭州市某区共登记流动人口21285人,同比去年增加2741人,上升14.78%,该区流动人口数量和增长较往年有所提升。

下表为该区2014年节后部分流动人口调查问卷汇总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5.该区节后流动人口的特点是(  )

A.就业结构性矛盾明显

B.以返城、返乡目的为主

C.流动人口持续增加

D.流动人口中少年儿童占比最低

解析:

根据表中统计数据,可知该区流动人口中无16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因此D项正确。

答案:

D

6.导致该区节后流动人口比往年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旅游人口增多B.市内交通设施完善

C.就业环境改善D.返城的本地人口增加

解析: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节后流动人口在该区大部分有了工作,说明该区就业环境改善,外来流动人口节后回该区就业的意愿增强了。

答案:

C

7.节后流动人口的变化对该区带来的影响是(  )

A.加快城市化进程B.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C.增加当地人均收入D.缓解“民工荒”问题

解析:

据表格数据可知流动人口大多数就业了,而且材料中提到流动人口增加,所以缓解“民工荒”,D项正确。

流动人口增加对当地城市化进程影响很小,A项错误;表中流动人口文化程度都较低、大都没有技能,其收入应该较低,因此不会增加当地人均收入,也不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B、C两项错误。

答案:

D

(2018·河北省廊坊市高三模拟)人口零增长(ZPG)是人口增减处于平衡状态的指标。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实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8.有关我国“人口零增长”叙述,正确的是(  )

A.经济发达地区早于欠发达地区

B.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密不可分

C.意味着人口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D.导致就业压力加大

解析:

观察图可知,上海、北京、天津等经济发达区,人口零增长出现早,贵州、云南、甘肃等经济欠发达区人口零增长出现较晚,但辽宁经济不如江苏,其人口零增长却早于江苏,所以A项错误;“人口零增长”出现与计划生育政策、经济水平、生育观念和文化程度都有影响,B项正确;“人口零增长”不一定人口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因此影响人口增长除自然增长外,还有机械增长,C项错误;“人口零增长”,不会导致就业压力加大。

答案:

B

9.针对我国“人口零增长”可能引发的人口问题,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

A.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

B.大量吸纳移民,弥补劳动力的不足

C.继续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D.大力提倡家庭养老,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

解析:

我国人口总量大,不可能完全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A项错误;不可能主要借助吸收国际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B项错误;人口零增长的同时,老龄化严重,因此要继续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C项正确;老龄化不仅是农村存在的现象,D项错误。

答案:

C

(2018·安徽省淮北市高三模拟)近几十年以来,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变化较大,这一变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

下图为2010~2030年中国省际流动人口空间迁移总量预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0.我国省际流动人口迁移总量相差最小的两个年份是(  )

A.2010年、2015年B.2015年、2020年

C.2020年、2025年D.2025年、2030年

解析:

从图中的曲线可以看出,2015年、2020年两条曲线最为密集,说明这两个年份省际流动人口迁移总量相差最小。

答案:

B

11.2010~2030年中国省际流动人口迁移速度放缓主要得益于(  )

A.二孩政策的实施

B.交通网络的改善

C.环境污染的减轻

D.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解析:

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

2010~2030年中国省际流动人口迁移速度放缓主要得益于各地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D项正确;二孩政策的实施暂不影响人口迁移,A项错误;交通网络的改善有利于人口迁移,B项错误;环境污染的减轻对人口移动影响不太大,C项错误。

答案:

D

(2018·智慧上进联盟调研)西安地处关中平原,地势平坦。

经过历朝历代的建设,西安主城区形成了明显的九宫格城市发展格局,在中国城市里独树一帜。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三题。

汉城遗址保护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

(西安新市政府)

生态保护区

工业区(电子城)

旧城(市中心区)

工业区(纺织城)

高新技术开发区

文教科研区

曲江新区(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等)

12.影响西安九宫格城市发展格局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收入水平C.历史因素 D.宗教文化

解析:

读图可知,西安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发展,结合材料中“历朝历代的建设”可知,早期的城市用地布局影响了现在的城市建设。

答案:

C

13.电子城、纺织城历史上是自给自足的中国传统单位大院式城市建设模式的典范。

该模式(  )

A.使各城区均亲近自然

B.便于各城区职能的专业化发展

C.会减少不同城区间的交通

D.造成市中心人口密度过大

解析:

注意“自给自足”“传统单位大院式”等关键信息,在这种模式下,大量职工及其家属就近上班、上学、就医、购物等,甚至“大院”内部可以满足一个人生老病死的全部需求,因而该模式可以减少不同城区之间的交通。

答案:

C

读我国某市三大产业比重和城乡人口变化图,回答下面两题。

14.2010年该市城市化处于(  )

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D.再城市化阶段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2010年该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约为53%,且城市化水平上升速度较快,说明处于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

答案:

B

15.关于图示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008年该市人口最多B.第一产业产值持续下降

C.第二产业产值增速最快D.第三产业产值先降后升

解析:

根据该市的乡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可计算出该市人口总量,其中2010年最多;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但随着总产值增加,第一产业产值可能增加;第二产业产值增速最快,由1996年的约40%增长至2010年的约60%;第三产业比重先升后降,但随着总产值增加,第三产业产值可能持续增加。

答案:

C

(2018·北京东城区模拟)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16.我国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时段是(  )

A.1949~1955年B.1955~1965年

C.1965~1975年D.1985~2010年

解析:

读图可知,1985~2010年的曲线斜率最大,说明此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最快。

答案:

D

17.有关我国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人口分布较均衡B.已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C.起步晚、发展快D.不同等级的城市发展均衡

解析:

我国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目前为52%左右,处于中期加速阶段。

答案:

C

(2018·河北省保定市高三模拟)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是指城市阶层结构的地理位置与空间结构的表征,下图为2000年和2010年广州市社会空间结构抽象图,其中数字1代表老城区。

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8.图中数字6代表的是(  )

A.低收入阶层居住区

B.高收入阶层居住区

C.外来人口和本地居民混居区

D.农业人口散居区

解析:

与2010年分布位置对照,图中数字6分布区距城市快速路较远,交通不便,分布面积广,代表的是外来人口和本地居民混居区,C项正确。

低收入阶层居住区距中心区较远,A项错误;高收入阶层居住区交通便利,靠近快速路,B项错误;农业人口散居区应在市区外围或郊区,分布在7位置,D项错误。

答案:

C

19.广州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给城市地域结构带来的影响是(  )

A.老城区将在短时间内消失

B.大量的外来人口从远郊向近郊集聚

C.商业区将背向老城区方向发展

D.城市工业区向远郊转移

解析:

广州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给城市地域结构带来的影响是城市工业区向远郊转移,D项正确。

老城区在短时间内不会消失,A项错误;图中大量的外来人口仍在近郊集聚,分布位置没有明显变化,B项错误;商业区分布在城市中心,不是背向老城区方向发展,C项错误。

答案:

D

图甲是我国某城市分布图。

该城市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南船北马,七省通衢”。

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焦柳铁路线,穿过该城市多采用高路基(如图乙)或公路涵洞的方式。

读图完成20~21题。

20.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地形B.气候

C.铁路交通D.水运

21.在当时条件下,铁路线穿过城区设计成高路基或公路涵洞的形式,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为(  )

A.形成立体交通,对城市交通干扰小

B.防城市内涝

C.阻止行人穿行

D.夯实地基,防止地面下沉

【解析】第20题,本题的思路是图文信息中铁路、汉江和2000多年的历史。

该市位于汉江沿岸,古代水运是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选址的一般规律,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第21题,铁路经过城区会对城市交通形成干扰,为避免影响城市交通,铁路路基加高,与市内公路相交处建造公路涵洞。

而防城市内涝主要是做好下水道工程;铁路由防护网来阻止行人穿行;而夯实地基,不会采用这种办法。

【答案】20.D 21.A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

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

读图完成22~23题。

22.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

A.蒸发量增加B.地下径流量增加

C.地表径流量增加D.降水量增加

23.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减少土壤侵蚀 ②补充地下水 ③延长径流集聚时间 ④解决城市洪灾 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④⑤

【解析】第22题,地面硬化面积增多,阻断了部分水分的蒸发。

下渗量减少,地下径流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

植被覆盖率降低,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降水量增加。

第23题,由图可知,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新的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中,出现了绿化带、渗水道路和城市集雨管网。

硬化比例降低,土壤侵蚀增加。

绿化带起到了滞流作用,延长了径流集聚时间,下渗量增大,有利于补充地下水。

【答案】22.C 23.B

24.(2018·大连模拟)2016年8月5日,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开幕,2018年与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分别在俄罗斯和卡塔尔举办。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6分)

材料一:

下面为巴西简图与卡塔尔所在区域简图。

材料二:

2014年卡塔尔全国人口约为227万人,其中外籍人口约占85%,外籍人口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

2002年10月俄罗斯人口约为1.45亿人,到2010年10月俄罗斯人口约为1.41亿人。

2010年10月美国《洛杉矶时报》撰文指出,如果不采取措施,俄罗斯的人口到2080年可能会减少到约5200万人。

(1)说明卡塔尔吸引大量外籍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

(4分)

(2)简述俄罗斯人口减少带来的问题和缓解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

(12分)

(3)分析巴西人口集中于B、C区域而A区域人口较少的原因。

(10分)

解析:

(1)问,卡塔尔石油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较快,因而吸引了大量外籍劳工的迁入,人口机械增长较快。

(2)问,俄罗斯人口减少会造成人口老龄化严重,从而造成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接纳移民、鼓励生育是缓解人口减少问题的重要措施。

第(3)问,结合巴西不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即可。

答案:

(1)该国石油资源丰富;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大量外籍劳工的迁入。

(2)问题:

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国防兵力不足;劳动力不足。

措施: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3)B、C区域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海洋运输便利,殖民者最先到达,开发早。

A区域气候炎热多雨。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分)

下图示意某市土地利用情况,并且城市功能区布局比较合理,①、②、③、④代表城市常见用地和仓储用地。

(1)判断①、②、③、④代表的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并说明该城市的主导风向。

(10分)

(2)列举图示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区位选择的理由。

(4分)

(3)说明①土地利用类型在M位置选择的有利条件。

(6分)

解析:

(1)题,对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判读主要从其所处的位置和面积大小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工业区一般位于与城市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据此可推断出城市的主导风向。

(2)题,为获得洁净的水源,水厂应设置在河流的上游;为能更好地处理污水,污水处理厂多分布在河流的下游。

第(3)题,M位于城市外围,地价低;且靠近火车站,客货流量大。

答案:

(1)①类型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和街角路口等交通便捷、服务范围广的区域,应为商业用地;②类型主要分布在工业区和商业区附近,靠近交通干线,应为仓储用地;③类型主要分布在城市外围,占地面积较广,应为工业用地;④类型占地面积最广,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外围,应为居住用地。

主导风向:

工业区布局在城市的西南和东北方向,故主导风向应为东南风或西北风。

(2)水厂位于河流上游,能够获得洁净水源;污水处理厂位于河流下游,能够集中处理污水。

(3)位于城市外围,地价较为便宜,面向市内、市外两个市场;靠近火车站,交通便捷,客货流量大,能够扩大服务范围。

26.(2018·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质量检测)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发展速度较快的区域。

读图甲、图乙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2分)

(1)概括图甲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

(4分)

(2)据统计,2010年11月上海人口普查中,流动人口超过900万,其中务工经商人员占78.3%。

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6分)

(3)上海市政府规划建设以陆家嘴—外滩为核心的金融商务区(图乙)。

其中黄浦江西岸的外滩历史上一直是上海的金融商务中心;而黄浦江东岸在80年代还是农田和菜地的郊区。

依据图文资料,分析上海市金融商务区形成的原因。

(8分)

(4)说出浦东新区的开发建设对土地利用产生的影响。

(4分)

解析:

(1)题,读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例,可以看出,中部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南北两侧城市化水平低。

(2)题,上海市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是一个港口城市,水陆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早,工商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发达,有较多的就业机会,经济发达,工资收入水平高,所以吸引了大量经商务工人员。

第(3)题,从材料中可知,外滩历史上一直是上海的金融商务中心,现在规划建设以陆家嘴—外滩为核心的金融商务区,是延续早期土地利用方式。

读图可知上海市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展速度快。

上海是港口城市,有铁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港等,城市交通方式多样化,交通便利,通达度提高。

政府政策支持、合理规划,引导功能区形成。

第(4)题,黄浦江东岸在80年代还是农田和菜地的郊区,现在建成金融商务中心,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

高层建筑的建设,使这里的土地利用率提高。

答案:

(1)城市化水平中部高;南北低。

(2)上海市工商业发达(或:

二、三产业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所以吸引了大量经商务工人员。

(3)延续早期土地利用方式(或:

早期就是金融商务区);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展速度快;城市交通方式多样化,交通便利,通达度提高;政府政策规划,引导功能区形成。

(4)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或:

由农业用地转变为商业用地);土地利用率提高。

27.(3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两图为某大城市1949~2002年发展统计图。

材料二下图为该大城市市中心与郊区平原的数据比较图。

(1)根据材料一描述该大城市的发展特征。

(2)根据图2说明该大城市发展对郊区农业的影响。

(3)运用水循环的知识分析该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解析】第

(1)题,发展特征应结合非农业人口数量、城市人口比重以及建成区面积进行分析。

(2)题,城市发展促进郊区农业结构调整,耕地面积减小。

第(3)题,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状况,其解决措施应从增大下渗量、增强地表径流的排泄能力两方面分析。

【答案】

(1)非农业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变大;建成区(城市用地)面积增大。

(2)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蔬菜、花卉种植;耕地面积减小,农业用地紧张。

(3)城市硬化面积大,雨水下渗量小,地表径流量较大,易形成城市内涝。

措施:

植树种草,增大绿地面积;使用渗水砖,增大雨水的下渗量;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整修城市河道,加速雨水的排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