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女性的思考讲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60925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现代女性的思考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对现代女性的思考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对现代女性的思考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对现代女性的思考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对现代女性的思考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现代女性的思考讲解.docx

《对现代女性的思考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现代女性的思考讲解.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现代女性的思考讲解.docx

对现代女性的思考讲解

石评梅

石评梅(1902-1928),中国近现代女作家、革命活动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原名汝壁,因爱慕梅花之俏丽坚贞,自取笔名石评梅。

曾用笔名评梅女士、波微、漱雪、冰华、心珠、梦黛、林娜等。

1902年出生于山西省平定县,1919年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就读时即热心于文学创作,1923年9月在《晨报副刊》连载长篇游记《模糊的余影》,1924年与挚友陆晶清编辑《京报副刊.妇女周刊》,1926年,继续与陆晶清合编《世界日报副刊.蔷藏周刊》,1928年9月30日因病逝世。

石评梅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游记、小说,尤以诗歌见长,有“北京著名女诗人”之誉。

作品大多以追求爱情、真理,渴望自由、光明为主题。

小说创作以《红鬃马》、《匹马嘶风录》为代表。

在她去世后,其作品曾由庐隐、陆晶清等友人编辑成《涛语》、《偶然草》两个集子。

[1] 

(概述图片资料来源[2] )

中文名

石评梅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山西省阳泉市郊区义井镇小河村

出生日期

1902年

逝世日期

1928年9月30日

职    业

作家

毕业院校

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主要成就

主创《京报》副刊—《妇女周刊》

代表作品

《墓畔哀歌》

1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

父亲石铭,字鼎丞,清末举人;石评梅之母,是父亲的续弦,其家庭为山西省平定县内一个书香门第。

[3] 

主要经历

1902年,石评梅出生于山西省平定县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4] 

石评梅自幼聪颖好学,很受父母喜爱,从三、四岁开始,父亲就教她认字,每晚坚持不断,有时她没有认熟,虽是深夜,也不许去睡,直到念熟为止。

后来进了小学,白天和孩子们一起上课,晚上放学以后,她父亲仍然教读《四书》、《诗经》等。

[5] 

辛亥革命后不久,石评梅父亲石铭到省城太原山西省立图书馆任职,于是随父来到太原,进入太原师范附属小学就读,附小毕业后直接升入太原女子师范学校读书。

[5] 由于石评梅天资聪颖,再加上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学校里学业突出,被誉为“才女”。

在女师读书期间已经显露了石评梅的反抗思想和组织才能。

一次女师闹风潮,她为组织者之一。

风潮过后,校方要开除她,后因惜其才学,又恢复了学籍。

[1] 

1919年暑假,石评梅从太原女师毕业,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4] 迈出这一步,是对石评梅思想和意志的考验。

因为在当时社会里,一般人思想认为:

“一个女孩子,中学毕业就可以了,何必费劲的深造呢!

”然而她却不断求学、奋斗着。

她在父亲支持下,走出山西,到北京求学。

到北京后,她本来要报考女高师的国文科,但是当年女高师国文科不招生,于是改考体育系。

[5] [1] 

在新思潮的影响下,石评梅一方面在女高师勤奋学习课业,一方面即开始写诗和散文向各报刊投稿。

1921年12月20日,石评梅的诗歌《夜行》就在山西大学“新共和学会”办的刊物《新共和》第一卷第一号上正式刊出。

[1] 

1920年在山西同乡会上,石评梅结识了北京大学学生、五四运动健将、山西籍最早的共产党人高君宇。

[4] 在同乡会交谈中,得知他们父辈即有交谊。

他乡遇故友,格外亲切,于是二人便建立了友谊,二人经常通信,谈思想,谈抱负。

[1] [6] 

1923年4月15日,石评梅曾致信高君宇,倾吐了她思想的悲哀。

高君宇次日去信,帮助她分析青年之所以普遍感到烦闷,就在于社会制度的不合理。

[5] [1] [6] 

1923年5月下旬到6月下旬,石评梅与体育系12人、博物系14人组成“女高师第二组国内旅行团”南下旅游,她们沿京汉铁路,经保定、武汉、南京、上海,从青岛、济南返回北京。

返校后,石评梅写了一篇五万余字的长篇游记《模糊的余影》,连载于《晨报副刊》1923年9月4日到10月7日。

1923年,石评梅完成学业,接受师大附中聘请担任女子部学级主任和体育教员、国文教员,后来还在春明女校、女一中、若瑟女校、师大等校兼任教员和讲师。

[5] 担任北京师大附中女子部主任后,在管理上她采取理智指导、真情感化的方法,使学生心悦诚服接受规则约束。

[7] 

1924年高君宇因张国焘被捕叛变遭到北洋军阀政府通缉。

他从在京住所腊库胡同十六号化装脱险,在狂风暴雨的夜晚到石评梅住处告别。

[6] 

1924年石评梅和陆晶清合编《京报》副刊的《妇女周刊》时,得到鲁迅的关怀和支持。

[1] 

1924年11月,石评梅与陆晶清等编辑出刊了《京报》副刊——《妇女周刊》。

她以犀利的笔触,揭露抨击社会的黑暗势力,激励人民革命斗志。

[1] 

1925年,石评梅在高君宇墓畔[4]

1925年3月,高君宇因病逝世。

3月29日,北京大学、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和山西省立一中校友会召开高君宇追悼大会,石评梅送了挽联,上写:

“碧海青天无限路,更知何日重逢君”。

又在白布上亲笔题写一首挽词,悬挂在追悼会上。

5月8日,根据高君宇的遗愿由石评梅和高全德出面将高君宇安葬在北京陶然亭,石评梅在高墓周围亲手植松柏十余株,并在墓上题了碑记。

[1] [6] 

1925年5月30日,上海发生“五卅惨案”,石评梅和陆晶清等编辑的《京报》副刊《妇女周刊》于7月1日第二十九期发表本刊编辑部特别启事,对“沪汉惨屠”表示愤慨之情。

[1] 

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群众在李大钊的领导下在天安门前召开国民大会,要求段祺瑞执政府拒绝日、英、美等八国提出的撤除大沽口国防设备的最后通牒,抗议日舰对大沽口的炮击。

会后2000余人游行情愿。

段祺瑞执政府出兵镇压,制造了“三一八”惨案。

石评梅虽然没有亲自参加到执政府门前的请愿行列,但好友刘和珍不幸遇难,陆晶清也负了伤。

1926年3月19日,石评梅即奔医院看望负伤的朋友。

并于3月22日在《京报副刊》发表散文《血尸》,3月25日,又参加了女师大为刘和珍和杨德群召开的隆重追悼大会,同时在《京报副刊》发表《痛哭和珍》一文,悲愤地指出:

“昨天的惨案,这也是放出野兽来噬人;”“你的血虽然冷了,温暖了的是我们的热血,你的尸虽然僵了,铸坚了的是我们的铁志。

”“我也愿将这残余的生命,追随你的英魂!

”[1] 

1926年上半年,石评梅又与好友陆晶清等编辑北京《世界日报》副刊《蔷薇周刊》,工作之余在京从事文学事业。

最初以写诗歌与散文为主,当时即被称为北京著名女诗人,到后期创作不少短篇小说。

[1] 

1926年8月26日,鲁迅离京南下,石评梅至前门车站送行。

鲁迅在当天的日记中记载:

“三时至车站,晶清、石评梅来送。

”[1] 

1927年发表的小说《匹马嘶风暴》,是这一时期石评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

[8] 

1928年9月18日,石评梅在北京西栓马桩八号寓所开始发病,剧烈头痛,但她以为身体不舒服是常有的事,所以还是照常去附中教书,但病情日益加重。

友人庐隐等送石评梅进旧刑部街日本山本医院,师大教授兼附中主任林砺儒和庐隐等均在医院守护,不久开始昏迷。

23日由日本山本医院转到协和医院,诊断为脑炎。

30日石评梅即逝世于北京协和医院,被安葬在陶然亭高君宇墓旁。

[7] [1] 

1928年10月13日,世界日报社、女师大学生会、春明女校、蔷薇社及绿波社等在女师大礼堂开追悼会,庐隐报告石评梅生平事迹,焦菊隐代表绿波社致辞,女师大学生会写祭文,陆晶清从上海专程赶回北京,悲恸万分,写下了《我哭你唤你都不应》的祭文。

[9] [7] 

1928年12月,由蔷薇社编辑,《世界日报》印行《石评梅纪念刊》,登载三十余篇悼念文章。

[1] 

石评梅逝世后,经庐隐、陆晶清等努力,编辑出版了石评梅生前所著小说散文集《偶然草》、散文集《涛语》等书

创作风格

石评梅的作品不仅有缠绕不清的哲学臆病和清冷的悲哀色彩,而且在感情的层面上也表现得脆弱和哀苦,通篇充满了“冷月、孤坟、落花、哀鸣、残叶”等冷艳的词汇,她的作品仿佛是一串串泪珠汇成,可谓满纸辛酸泪。

然而她的善感与抑郁的气质并不妨碍她对女性命运和人生的思考,反而使她能够从悲观主义的角度循着情感的悲哀逻辑进行思辨与觉悟,表现一种极热烈又悲哀至极的呐喊。

[10] 

石评梅的作品无论是对光明的渴望、爱情的追求,还是对妇女和社会的解放的渴望,都充满着柔弱女性奋力挣扎和不断追求真理的执著精神。

她的作品呈现了其思想发展过程中从充满时代悲哀的叹息到对理想追求执著精神的转变过程;她充满了对既崇敬又心爱的人的缅怀,也表现了对真挚爱情的执着追求;同时,她深深地理解中国劳动妇女以及全民族的悲惨命运和对黑暗的抗争,从而使争取自由和解放的执著精神也赫然纸上。

[10] 

4人物轶事

高君宇与石评梅的爱情曲折而坚定,两个人犹如天空中的烟火,在短暂的生命中演绎了绚丽灿烂的绝世之恋。

虎口脱险心系评梅

1896年,高君宇出生于山西省的一个富商家庭,少年时代的他就对社会政治问题非常关心。

20岁时,高君宇考入北京大学。

在当时进步思想的发源地北京,高君宇受到激进的新文化和新思想的影响,很快成为学生运动的领袖。

1919年5月4日学生爱国游行时,高君宇是组织骨干之一。

1922年,在党的“二大”上,高君宇当选为中央委员。

1924年年初,他又同李大钊、毛泽东等人一起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参加了国民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

1924年,北洋政府对北京城内的国共两党成员展开大搜捕。

高君宇将自己扮成厨子侥幸脱险后,接到上级指示,回山西建立党组织。

临走之前,他决定去看一眼心中最放不下的人——石评梅。

会馆初遇互生好感

1920年的一天,在北京山西会馆的同乡会上,一个学生模样的男子正在作反帝反封建的演讲,他就是高君宇。

石评梅认真地聆听着,并被深深地感染。

山西会馆的偶遇,两人都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书信往来,石评梅和高君宇渐渐建立了友谊。

有时,他们会相约来到北京南郊的陶然亭湖畔散步。

在交谈中,他们发现彼此有很多相同的理想和抱负。

感情受挫同命鸳鸯

1923年的夏天,石评梅完成了北京女高师范的学业。

毕业后,她受聘于母校的附属中学担任国文教员和体育教员。

这一年的秋天,她收到高君宇的一封来信。

信里只有一片火红的枫叶,上面用毛笔写着几行字:

“满山秋色关不住,一片红叶寄相思。

”这封突如其来的求爱信让石评梅陷入忧虑和矛盾中。

她想了很久,在红叶上写下这样一行字:

“枯萎的花篮不能承受这鲜红的叶儿。

原来,石评梅的第一个恋人叫吴天放,是一个风流才子,曾经留美学习。

虽然他有家,但一直疯狂追求石评梅。

在他们相恋的第三个年头,一次突然的造访让石评梅见到了吴天放的妻儿。

最终,她选择了离开。

这次感情的挫折令她失去了重新追求爱情和婚姻的勇气。

高君宇也是一个结了婚的男人。

1914年,18岁的他在父亲的一手包办下,与本县一位姓李的女子成婚。

从一开始,高君宇就试图反抗这桩婚事,但是遭到了父亲的严词拒绝。

认识了石评梅后,高君宇更加坚定了摆脱封建婚姻束缚的信念。

被石评梅拒绝后,高君宇对弟弟说:

“我对她的感情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增强了。

象牙对戒以表心意

回到前文所说的高君宇虎口脱险后,必须离开北京前往山西。

在临走前的那一晚,他去找石评梅。

那个晚上,他告诉石评梅自己回到山西就解除那婚约。

石评梅没说什么,但心里已经下决心终身不嫁。

高君宇没有食言,在他的力争之下,1924年秋,那场延续了10年、名存实亡的婚姻画上了句号。

1924年9月,高君宇南下广州,担任孙中山的秘书。

石评梅的生日快要到了,高君宇上街买了一对象牙戒指,并将其中较小的一枚附在书信中,寄给了远在北京的石评梅,另外一枚则戴在了他自己的手上。

石评梅戴上了那枚象牙戒指,她明白这对白色戒指,象征了二人会永远保持“纯洁如冰雪的友谊”。

陶然亭外净土埋骨

1924年10月,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成立了以段祺瑞为首的北京临时执政府,电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

这一年的最后一天,高君宇随孙中山抵达北京。

回到北京的他参加了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

可多年的艰苦生活和情感郁积让这个年轻人的身体再也无法支撑。

不久,他住进了医院。

在这期间,石评梅差不多每天都来探视,二人谈得很投机,有的时候,他们戴象牙戒指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之后,出院不久的高君宇患急性阑尾炎再次住进医院,因术后大出血,1925年3月6日凌晨,高君宇去世,时年29岁。

按照高君宇的生前心愿,他被葬在陶然亭畔。

郁郁而终 陶然同丘

石评梅与高君宇雕像[2]

高君宇的去世给石评梅极大的打击,她觉得自己太脆弱,太不果断,没有及早地和高君宇结合。

于是,她经常到高君宇的坟上哭,说自己害死了高君宇,欠了他很多。

在高君宇的墓碑上,石评梅写着:

“君宇,我无力挽住你迅忽慧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

1928年9月,26岁的石评梅病逝于北京。

临终前,她的手上仍然戴着那枚白色的戒指。

人们把她葬在高君宇的墓旁,完成了二人“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的遗愿。

(人物轶事资料来源[2] )

5社会评价

石评梅是中国现代女性求独立、求平等、求解放、求自由的先驱,她短暂一生的悲剧性色彩,恰是那个时代妇女命运的应对,也是那个时代国家命运的映照。

[11] 

庐隐曾评价她说,石评梅注定了她是悲剧中的主角。

她经历了从幻想到现实痛苦,从虚幻、失望、渴望到仇恨、反抗、破坏的连续悲剧起落的过程。

她的散文就她自身的情感苦旅和这中间巨大的思考时空的真实记录。

 

庐隐

庐隐(1898年5月4日—1934年5月13日)原名黄淑仪,又名黄英,福建省闽侯县南屿乡人。

笔名庐隐,有隐去庐山真面目的意思。

五四时期著名的作家,与冰心、林徽因齐名并被称为“福州三大才女”。

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的《女作家在现代中国》(WritingWomeninModernChina)之中,与萧红、苏雪林和石评梅等人并列为18个重要的现代中国女作家之一。

人物生平编辑

悲苦童年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5月4日,庐隐生于福建闽侯县。

庐隐降生的当天,外祖母去世了,母亲因此认定她是一颗灾星,把她交给一个奶妈去喂养。

三岁时因为得了极重的热病,被奶妈带到乡下抚养并很快痊愈。

父亲当了湖南长沙知县时,她回到了父母的身边。

福州三山陵园里的庐隐铜像[2]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六岁),父亲在长沙去世,母亲带着她来到北京外祖父家生活。

到北京的第二年,她因母亲厌恶,不得入学,但却拜了没有进过学校的姨母为师,开始启蒙教育。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庐隐九岁,被送到一所美国人办的教会学校——慕贞学院去读小学,信仰基督教。

她在那里时脚长了疮,几乎使她成了残废;后来肺管破裂,又吐血不止。

病好了,她同大伙去作礼拜,并在美国人朱太太的引导下皈依了宗教。

清王朝被推翻以后,庐隐在大哥的帮助下,第一次开始练习作短文,并在她的拼命用功下考上了高小,不久之后又考取了师范预科,走上了求学之路。

[3] 

曲折求学

1912年,庐隐考入女子师范学校,时年十三岁,开始了她的少女时代。

到了三年级,她的兴趣一天天趋向文学,那些多情善感的小说,尤其适合她的脾胃,在学校还得了一个“小说迷”的绰号。

1916年,庐隐中学毕业,因当时没有女子大学,别的大学又不开女禁,所以暂时不能继续升学。

在母亲和表哥们的活动下,她被北平公立女子中学聘为体操、家事园艺教员,但她对于家事园艺一窍不通,因此春假过去,便悄然辞职,结束了她最初的教学生活。

[4] 

庐隐

1917年,应在安庆省立安徽女师附小当校长、原北京慕贞学院同学舒畹荪女士的邀请,前往安庆任教。

半年后,觉得在安庆的生活无趣,庐隐回到了北京,在母校校长的推荐下,她到了开封任开封女子师范教员,但那里环境腐败,流弊积年,守旧的教员视言论激烈的庐隐为名教反叛的危险人物,备受排挤的她熬到了暑假,返回北京。

1919年秋,庐隐考进了该校国文部,作旁听生,经过学期考试后,升为正班生,暂时结束了使她感到厌倦的教员生活。

在学校,她被选为学生会的干事,积极做些社会工作。

为了福建的问题,她被女师大选为福建同乡会代表,到北大、师大开会,这是她第一次同男人合作,后来又被选为几次大会的副主席和一个刊物的编辑。

庐隐和十几个志趣相投的人组织了一个秘密团体——社会改良派。

[3] 

坎坷爱情

少女时期,庐隐在舅父家里认识了一位表亲林鸿俊。

林鸿俊向她提出结婚,而她的母亲和哥哥觉得他太没深造,家又穷,因此拒绝了他。

处于叛逆期的庐隐被母亲和哥哥的作为激起了一腔愤懑,于是给母亲写了一封信:

“我情愿嫁给他,将来命运如何,我都愿承受。

”母亲深知庐隐倔强的性格,只好答应,她签了字,接受母亲的条件:

大学毕业后才能举行婚礼。

大学期间,受“五四”时代新思潮的影响,庐隐废寝忘食地东奔西跑,接触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她发现同她订婚的表亲林鸿俊思想平庸,同她想的不一样,走的道路不一样,担心婚后的平凡生活将毁了她的一生,庐隐主动提出要求,解除了婚约。

[5] 

作品风格编辑

总体风格

在艺术风格上,庐隐是颇具个性的。

庐隐的抒情风格,清浅直切,又不失隽丽潇洒,缠绵悱恻与慷慨悲歌间有,笔锋常带感情;庐隐的小说基调,深受中国古典言情小说和婉约派诗词影响,风格感伤,基调悲戚,可与同时期的郁达夫媲美;她的作品带有浓厚的自叙色彩,大多数采用日记或书信或讲故事的形式,这在“五四”小说家中可谓首屈一指;她的语言流利、自然、真切,纤细而不失酣畅;她小说的结构趋向散文,在缺少约束的行文中浸透着浓郁的感情,细腻蕴藉,沉哀入骨,前期作品结构松散,词藻华丽,后期有长足的进步。

[10] 

前期风格

庐隐受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影响,作品表现下层人民生活的苦难,提倡人道主义的"善"和"同情"。

前期主要以“社会问题小说”为主,这一时期代表作品:

《两个小学生》、《一个著作家》、《一封信》、《灵魂可以卖么?

》等[10] [8] 

庐隐遗影

《一个著作家》写金钱势力下知识青年的爱情悲剧。

《两个小学生》写北京某公立小学的两个学生参加请愿,结果,请愿队伍遭到军警镇压。

《一封信》写农村高利贷盘剥,农民卖女偿债,被虐待致死。

而《灵魂可以卖吗?

》通过15岁进厂的纱厂女工荷姑的自述,揭示了人成为机器的附庸这样的现象。

"当早晨工厂动工钟响的时候,工人便都象机器开了锁,一直不止的工作,等到工厂停工钟响了,他们也象机器上了锁,不再转动了!

他们的面色,是黧黑里隐着青黄,眼光都是木强的"。

[11] 

后期风格

五四运动后真正显出庐隐创作的个性:

用哀伤的笔调叙写"五四"一代青年复杂的感情世界,

《庐隐散文集》

尤其表现一代青年女性追求民主解放和爱情幸福最后却只能尝到苦果的实际情景。

这一时期作品主要以“心理问题”小说为主,代表作为1921年后庐隐以自己和自己朋友的生活为蓝本,写出短篇《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以及中篇《海滨故人》等。

独特的女性形象系列-知识女性的人生困惑和人生悲剧。

受过高等教育,经历过旧时代的磨难和新时代的洗礼,能诗善词,琴棋书画、善良美丽又多愁善感,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典文化意味(尘梦、沁珠、鹭沙),走过了"五四"高潮时期对人生的美好憧憬,对爱情的渴望,几年后的人生很不如意。

生活、家庭、爱情乏味。

作者苦苦探索女性的人生道路--《何处是归程?

》答案是没有归程--痛苦与虚无。

身为女人,女性的天空是低矮的,女性的人生是悲剧性的。

[11] 

艺术特性

庐隐的抒情性叙述不事雕饰,激切直露,同时也嫌单调,少含蓄。

叹句的大量运用增强了叙事的情感容量,相对削弱了小说语言的雕塑功能。

她喜穿插日记、书信,重视哀切动人的环境气氛烘托,甚于对人物性格的刻镂,结构上往往失于散漫拖沓。

她的作品离开了产生的历史环境,就失去了一部分光彩。

庐隐比任何别人都更具有"五四"性质,她的小说是纯"五四"式的。

[11] 

5人物评价编辑

总评

庐隐是一位感伤的悲观主义者。

除了早期若干篇作品外,作品都没有摆脱悲哀的色调。

她追求人生的意义,但看不到人生的前途,觉得人生“比作梦还要不可捉摸”,她在悲哀的海里,几乎苦苦挣扎了一生。

她,或她作品里的主人,常常被悲哀所困扰,不得解脱,把悲哀看作是伟大的圣者。

[12] 

名家点评

“虽然这几篇(指《海滨故人》集内前七个短篇--编者按)在思想上和技术上都还幼稚,但‘五·四’时期的女作家能够注目在革命性的社会题材的,不能不推庐隐是第一人。

”(茅盾:

《论庐隐》)[13] 

“我平生最瞧不起锋芒外露或浮而不实的人,对于庐隐不仅不讨厌,竟反十分喜欢。

这中间有两种原因:

一则佩服她敏捷的天才。

二则庐隐外表虽然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甚或骄傲得难以教人亲近,其实是一个胸无城府、光明磊落的人。

”(苏雪林:

《关于庐隐的回忆》)[4] 

“在那群老同学中,她是比较最能接受新思想的;在别人对于新诗小说的创作还在迟疑犹豫的时候,她的作品已在报纸上发表了。

她那微近男性的谈吐,她那时似傲慢的举措,她那对于爱的热烈追求,这些使她的老友对她常有微词的地方都可以显示她是有个性的,有使她不落于庸俗的个性。

”(冯沅君:

《忆庐隐》)

“人生是时时在追求挣扎中,虽明知是幻想虚影,然终于不能不前去追求;明知是深渊悬崖,然终于不能不勉强挣扎;你我是这样,许多众生也是这样,然而谁也不能逃此罗网以自救拔。

”(石评梅:

《给庐隐》)

“庐隐的天真,使你疑心‘时光’不一定会在每一个人心上走过;喝酒是她爱的,写文章是她爱的,打麻雀是她爱的,唯建是她爱的。

”(邵洵美:

《庐隐的故事》)

“庐隐就是这么一个很痛快的人,高兴起来,就哈哈大笑;烦闷的时候,就痛饮几杯;伤心的时候就大哭一场,看不顺眼的事情,就破口大骂,毫不顾到什么环境不环境。

”(谢冰莹:

《黄庐隐》)

“庐隐既是一个受时代虐待的女性,她又是一个叛逆时代的女性。

”(陆晶清:

《浅谈庐隐及其作品》)

而庐隐自己则说:

“我想游戏人间,反被人间游戏了我!

”“我就是喜欢玩火,我愿让火把我烧成灰烬。

”[4] 

《庐隐经典作品选》(5张)

1923年夏与有夫人的郭梦良南下在上海一品香旅社举行了婚礼。

婚后庐隐发现她理想的婚姻生活和婚后的生活实际完全相反。

在不佳的情绪和家庭琐事中沉浮了半年之后,庐隐又继续努力她的著作生涯,写出了《胜利以后》、《父亲》、《秦教授的失败》等短篇小说。

[1] 

庐隐与丈夫李唯建[6]

1925年7月,她出版了第一个短篇小说集《海滨故人》。

1925年,郭梦良因肠胃病一病而逝。

庐隐孩子,送郭梦良的灵柩回乡安葬。

她在郭家居住时无法忍受婆婆的恶毒,庐隐便带着孩子从福建漂泊到了上海。

在福州,她写了《寄天涯一孤鸿》,《秋风秋雨》和《灵海潮汐》等短篇和散文。

[7] 

1928年,庐隐认识了比她小九岁的清华大学的学生——一位乐天派的青年诗人李唯建。

1930年秋,两人结婚。

他们东渡日本,寄居在东京郊外。

《东京小品》便是她旅居日本所写的小品文,原拟二十题,但只写了十一篇,都在《妇女杂志》上发表过。

后回到回到杭州,寄居西子湖畔。

那半年,她写了一部十万字的长篇《象牙戒指》短篇集《玫瑰的刺》。

[4] 

1931年夏天,离开杭州到上海,由刘大杰介绍,庐隐进工部局女子中学,又开始了口耕生活。

她一面教书,一面写文章,在《申江日报·海潮》、《女声》、《时代画报》、《前途杂志》和《现代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作品,先后创作了中篇小说《地上的乐园》和《火焰》。

[8] 

不幸离世

1934年5月,庐隐因难产手术,开刀后流血不止,高烧不退,遂于13日11点20分逝世于上海大华医院十四号病室,年仅三十六岁。

[4] 

庐隐一生清贫,度日艰难,没有任何财产,只有几部比生命还宝贵的作品。

为了慰藉庐隐的在天之灵,李唯建将她的全部作品放进棺内,让她毕生心血的结晶永世伴着她。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