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高考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60006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高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高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高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高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高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高考习题.docx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高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高考习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高考习题.docx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高考习题

(2013北京高考题)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

读图1,完成1~3题。

1.每年的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

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地形较平  B.降水较丰沛C.气温较高D.土壤较肥沃

1、【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考查从区域图中获取相关信息、调动相关区域知识的能力,属简单题。

【解题思路】情人节是北半球冬季,此时美国气温低,不利于玫瑰花的生长,而哥伦比亚地处热带,气温高,利于玫瑰花的生长。

而两国地形、降水、土壤都比较复杂,不限定具体地方很难比较,故A、B、D错误。

2.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

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D.海洋运输

2、【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考查从区域图中获取相关信息、调动相关区域知识的能力,属简单题。

【解题思路】从图中可以看出哥伦比亚距美国本土约20个纬度以上,运输距离较远,而玫瑰花属于易变质的鲜货,需要快速运到市场,所以选择速度最快的航空运输。

3.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

A.运费低B.热量足C.技术高D.品种全

3、【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的比较,考查学生比较分析能力。

属简单题。

【解题思路】从图中可以看出墨西哥为美国邻国,比哥伦比亚距美国近,故运输费用低,A项正确;墨西哥比哥伦比亚纬度高,热量条件不具优势,B项错误;两国同为发展中国家,技术优势不明显,C项错误,而鲜花的品种从题中无法判断,故D项错误。

(2013福建高考题)37.(37分)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

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2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

《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

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

图12

(1)描述M城气候特征。

(7分)

(2)指出M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

(8分)

(3)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

(10分)

(4)分析N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

(12分)

37.【答案】(37分)

(1)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大陆性强。

(2)东西接壤的地理位置;位于冲积扇,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有草原绿洲,土壤肥沃。

(3)经济发展,运输需求量增大;科技的进步;地域广,运距长;铁路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好、速度快、安全性高。

(4)毗邻中亚、南亚、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具有边境口岸的优势,有利于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有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丰富的能源资源,有利于产业发展;国家给予政策、资金等支持;文化古迹众多,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试题立意】本题以重走"古丝绸之路"主题活动为线索,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适度展开,让学生联系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容,对"古丝绸之路"的地理环境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体现地理学科空间性,重视知识融合。

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特征、城市形成条件、交通运输方式的转变原因分析等主干知识点。

【解题思路】

⑴分析某地气候特征一般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分析,气温方面从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以及气温年较差三方面分析,降水从降水的总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等方面分析

⑵注意审题“有利自然条件”,该题考查城市的区位条件中的自然方面,一般从地形、气候、水源和地理位置等方面答题。

再结合图中的相关信息“M城及周边地区的地理环境”图可知该地处河西走廊西北部,位于山前冲积扇处,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结合图可知M城位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北路和南路交叉处,地理位置优越,容易汇集各地的人流和物流。

⑶本题可从交通运输方式优点对比和社会需求方面进行答题。

⑷分析城市区位条件可从该地地理位置、交通状况、资源状况、国家政策,产业特色角度分析。

从图中可知N城地理位置特殊,属于边境口岸,可发展边境贸易;同时该地所处的自然地理优势角度分析;社会方面可从国家设立经济特区,本身就是政策支持。

 

(2013北京高考题)36.(36分)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

图12

(1)简述新西兰对外联系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原因。

(8分)

(2)分析南岛降水量西多东少的原因。

(8分)

(3)与南岛相比,说出北岛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优势。

(12分)

(4)新西兰多火山地震,分析其成因,并概述火山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

(8分)

【答案】

(1)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岛国,经济发达。

(2)地处西风带,西侧为迎风坡降水量多,东侧为背风坡降水量少。

(3)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地势较平坦(平原面积较大);机场密度较大(数量多),路网密度较高;靠近首都,城市密度较大(数量较多)。

(4)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或板块构造边缘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内力作用强烈)。

观赏火山地貌等景观,利用温泉等地热资源度假疗养。

【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和“旅游资源的多样性”,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描述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原理与规律的要点”、“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和“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试题难度:

中。

【解题思路】

(1)读图可知新西兰为岛国,远离世界大多数国家,调动知识可知新西兰经济发达,进出口贸易量大,根据图中国际机场和和主要海港的分布可知新西兰对外运输中货运依靠水运,客运依靠航空。

(2)根据经纬度可知新西兰南岛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西坡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降水量较大,东侧为背风坡降水量少。

(3)读图从人文、自然两个角度对比南北二岛,机场、海港、陆路交通线均是北岛较多,北岛平原地形比例较大、纬度低热量充足,城市较为密集。

(4)读图可知新西兰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带,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火山附近貌景观独特,地热资源丰富,温泉较多,是度假疗养的好地方。

39.(2012·大纲全国文综,39)(6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注意: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广州等地陆续发现了南越王墓等重要历史遗迹,这些发现对研究岭南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材料一

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开凿灵渠,攻打百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

秦汉之际,中原战乱,秦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举兵兼并三郡,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广州市),于通向内地的各关口屯兵,“绝道聚兵自守”。

刘邦称帝之后,民生凋敝,无力南征,遂封赵佗为南越王,“与剖符通使”,命其“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开通关市。

南越国乘机发展,广泛使用铁器工具,海内外贸易也相当活跃,吕后执政,汉朝“禁南越国关市铁器”,赵佗遂自称南越武帝,举兵北犯,战争持续了一年多。

吕后去世后,双方罢兵休战。

赵佗又以财物收买附属于汉朝的闽越等部族,势力所及,“东西万余里”,“以兵威边”。

赵佗以皇帝自居,“与中国侔(对等)”。

汉文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遣使对赵佗“自立为帝”的行为予以谴责。

赵佗迫于压力,表示“去帝制”,继续“为藩臣,奉贡职”,但在内部,“窃如故号名”。

汉武帝决心彻底解决南越国问题,要求南越王赵兴入朝,“用汉法,比内诸侯”。

南越国相吕嘉等杀汉朝使者及主张“内属”的南越王、王太后,“发兵守要害处”。

公元前111年,汉军十万分数路越岭,平定南越并将其地分设为九郡,实行与内地统一的制度法令。

——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朝对岭南地区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12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平定南越的历史意义。

(8分)

材料二

图6示意灵渠位置。

图6

(3)从军事角度指出秦开凿灵渠的主要目的,并说明原因。

(12分)

(4)说明灵渠的开凿对当时区域间联系的意义。

(8分)

(5)西汉王朝建立之后,立足现实,采取措施,巩固政权,加强中央集权。

运用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对此加以分析。

(10分)

材料三

白驹过隙越千年,往事如烟话沧桑,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成为拥有超过6000万人口的中国最密集的城市群,年工业生产总值超过7000亿美元的“世界工厂”。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地区利用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毗邻香港的独特区位优势、低廉的土地成本和内地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吸引外来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的“三来一补”贸易,逐步在家电、电子信息、玩具、服装等产业领域形成巨大的生产规模,占据了较大的国际市场份额,创立了快速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了珠三角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近年来,对珠三角上述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争论逐步增多,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这一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反思。

(6)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经济知识,联系当前实际对该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简要评析。

(10分)

答案:

(60分)

(1)变化:

从承认南越国半独立状态到制度统一,从尽力维持和平到武力解决。

原因:

汉朝社会经济状态从凋敝到繁荣;汉朝政治上从分封诸侯王到全面解决诸侯王问题,北方匈奴的威胁基本解决;南越国经济发展,分立的趋势明显。

(12分)

(2)结束了南越的分立局面;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管理;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发展。

(8分)

(3)主要目的是运输粮食等物资,保障军队的后勤供给。

(3分)原因是(对秦政权而言,岭南地区位置偏远,远途劳军以至长期统治,保障后勤供给尤为重要。

)岭南地区地形崎岖(丘陵广布),植被茂密,陆路交通不畅。

(3分)在当时的条件下,大量物资的运输以水路为主。

(3分)南岭阻断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水路联系。

(3分)

(4)(南岭为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灵渠连接湘江和漓江,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扩大了水路交通运输的范围;(4分)促进了岭南地区与长江流域以至北方地区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2分)有利于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2分)

(5)西汉王朝建立之初,面临经济凋敝、南越割据等各种矛盾,它们的地位和作用并不平衡,其中经济凋敝与王朝稳定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2分)主次矛盾相互影响。

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着力发展经济,而对南越采取安抚政策。

(4分)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国力强盛后,消除地方割据、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统治者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汉武帝平定内乱、设置郡县。

(4分)

(6)长处:

产业容易被复制并产生规模效应;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便捷;可以充分利用外资。

(每答出一项给2分,答出任意两项可得满分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给相应分数)

局限性:

对政策依赖性强;易受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处于制造业产业链的低端,利润微薄;可持续发展能力弱;易受资源能源和劳动力短缺的制约。

(每答出一项给2分,答出任意三项可得满分6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西汉民族政策的理解分析能力。

(1)问,“变化”难度较小,难度在于“原因”,主要从汉王朝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的变化分析,又要注意分析南越国的因素。

(2)问,可以从政治统一、民族交流、边疆发展等角度归纳。

第(3)问,南岭是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灵渠的开凿打通了南岭,沟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有利于利用水路运输粮食等物资,保障军队的后勤供应。

第(4)问,南岭阻隔了华南地区和中原地区的联系,对于当时来说,灵渠的开凿沟通了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有利于促进文化和经济的交流,对于民族融合和国家的统一有重要的作用。

本题第(5)问考查主次矛盾的知识。

本题要结合历史知识中西汉初期不同阶段采取的不同政策,说明抓主要矛盾、统筹兼顾的道理。

同时注意说明主次矛盾相互转化的道理。

回答本题应先回答出主次矛盾原理,然后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本题第(6)问考查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和评价的知识。

珠三角的经济发展模式有优有劣,优势在于容易复制形成规模效应,针对国际市场,容易利用外资;缺点在于发展方式粗放,效益不高,受国际市场影响大。

全面思考其优缺点是答好本题的关键。

(2009四川高考题)39.(60分)交通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古今中外,人们都十分重视交通建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220年开始,(秦朝)建造了以咸阳为中心呈一巨大弧形向北面、东北、东面和东南辐射的一批称为驰道的帝国道路。

在汉代,随着帝国的扩张,道路系统大为扩大。

(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

2009年5月2日,考古学家在宜宾县考察了始建于秦朝的五尺道。

自秦以来,该处就是由四川到云南的重要通道。

专家认为这段约350米长的道路保存完好,具备了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条件。

(据《华西都市报》2009年5月5日第12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道路系统的修建在当时有何影响。

(4分)分析材料中五尺道的历史价值和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利条件。

(4分)

材料二

“二呀那二郎山,哪怕你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下决心坚如钢,要把那公路修到那西藏!

……公路通了车,运大军,守边疆。

开发那福源,人民那享安康。

前藏和那后藏,真是呀好地方,无穷的宝藏没开采,遍地是牛羊。

森林草原那到处有,人民财富不让侵略者他来抢。

要巩固国防,先建设边疆,蓬帐变高楼,荒山变牧场。

”(《歌唱二郎山》)

(2)材料二是20世纪50年代起流行的歌颂康藏公路建设的歌词。

根据歌词概括康藏公路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

(6分)

材料三

表21870-1910年世界船舶吨位数(单位:

百万净吨)

年份

帆船

汽船

1870年

14.1

2.7

1880年

14.5

5.5

1890年

12.0

10.2

1900年

10.0

16.2

1910年

8.4

26.2

(根据刘宗绪《世界近代史》相关数据编制)

(3)根据表2概述1870-1910年世界航运业发展状况。

(3分)利用表2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11所呈现趋势的原因。

(3分)

材料四

材料五

交通可以缩小时空距离。

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使不同地域间相互交流,联系。

实现互补。

今日世界交通运输联系不仅仅局限于一国之内,而且扩大到国与国之间洲与洲之间。

交通建设要受控于地理环境,亦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

昆曼公路北起中国昆明,经西双版纳进入老挝,南止于秦国曼谷,长达1850千米,有“21世纪新丝绸之路”之称。

沿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显著地地域差异铸就了这条斑斓的彩带。

(4运用所学交通运输网知识、地域差异地理知识,说明昆曼公路对四川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4分)

(5)简述昆曼公路穿越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8分)

(6)分析该区域不利自然条件对昆曼公路建设的影响,并列举两例修建该公路可能给沿线地区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8分)

材料六

国民经济各部门存在密切联系。

据测算,建设1公里高速公路要消耗钢材500~1500吨、水泥4000~12000吨,平均消耗沥青1900吨。

新增100亿元投资科带动400亿元的投资规模。

在建设周期内每亿元高速公路建设可创造就业岗位3900个。

2009年,我国铁路建设投资6000亿元,消耗钢材3000万吨、水泥1.2亿吨,可创造600万个就业岗位,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可达1.5个百分点

材料七

交通运输时制约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四川省针对其在西南地区的区位特点和省情,在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过程中,着力打造贯通南北,链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2008年四川省境内新开工铁路建设项目投资规模1087亿元,开工建设高速公路项目总投资767亿元。

2009年四川省交通建设预计完成投资580亿元。

(7)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四川省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经济意义。

(10分)

(8)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说明四川省打造西部部综合交通枢纽的正确性。

(10分)

39.(共60分)答案要点:

(1)(8分)影响:

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

加重徭役负担,激化社会矛盾(4分)。

历史价值:

有助于研究秦朝对西南地区的开发和治理(2分,其它言之成理的表述亦可相应给分)。

有利条件:

历史悠久:

保存完好(2分)。

(2)(6分)作用:

巩固边防,进一步维护国家统一(2分);沟通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加强民族团结(2分);开发资源,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2分)。

(3)(6分)帆船吨位数量逐步减少,汽船吨位数量逐步增加,航运业取得巨大发展(3分)。

工商业的发展;世界市场的扩大;航运业的发展(3分)

(4)(4分)昆曼公路与成昆铁路连接,构成了四川出海(与东南亚联系)的又一条通道(2分);四川与东南亚(或泰国)分别位于亚热带、热带、物产(或自然、人文景观)差异显著,互补性强,该公路为两地贸易的发展(或旅游合作)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2分)。

(5)(8分)地势北高南低,山高谷深,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2分);北部冬暧夏凉、南部终年高温,沿线地区降水丰沛,气候垂直变化大(2分);河流纵列分布(或山河相间),流向自北向南,水能资源丰富(2分);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广布,生物具多样性(2分)。

(6)(8分)地势起伏大(或山谷相间),地质条件复杂(或喀斯特地貌发育),选线受限制大(或工程量大)(2分);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多暴雨、洪水等气象灾害,增加了施工难度(2分)。

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加剧;原始森林遭破坏;水土流失加剧;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受到影响(列举正确一例给2分,正确两例给4分)。

(7)(10分)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培育市场(4分);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促进工业中支柱产业的发展,推进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3分);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3分)。

(8)(10分)①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2分)。

四川省针对其在西南地区的区位特点和省情,发挥交通建设的带动的作用,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了事物的联系(2分)。

②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2分)。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2分)。

四川省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将会创造新的优势,进一步推动四川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2分)。

(2009北京高考题)图5显示某年湖北省与相邻省级行政区往来货物的铁路运输量差异。

读图5,回答第10~11题。

10.接受湖北输出货运量最多的省份(直辖市)位于湖北以w.w.w.k.s.5.u.c.o.m

A.南B.北C.东D.西

11.承担由邻省(直辖市)输入湖北的货运量最大的铁路线是

A.京沪线、京广线B.京广线、焦枝线

C.京九线、枝柳线D.陇海线、焦枝线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对区域内交通运输的线路进行分析。

由坐标图提取解题信息:

输出货运量依次为:

湘、豫、赣、陕、皖、渝;

输入货运量依次为:

豫、陕、湘、赣、皖、渝;

【答案】:

AB

【区分度】:

(2008宁夏高考题)37.(28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

大桥南起宁波慈溪,北至嘉兴海盐(图6),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

 

图6

 

(1)分析造成大桥施工困难的自然原因。

(12分)

(2)从宁波到上海,经该桥将比走原有公路路程短。

根据估算缩短的里程约为千米。

(4分)

(3)试评价大桥建成后产生的主要经济和环境效益。

(12分)

37.答案要点:

(1)①海域宽阔②台风多③潮差大④流速急⑤水深,风浪大⑥海洋腐蚀环境作用严重⑦桥墩地基。

(2)(在85—105间的值均可得分)

(3)降低交通成本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增进区域经济整合)实现节能减排(减少运输油耗及尾气排放,减轻环境污染)

(2005北京春季,39题)

(2010大纲全国文综1,39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