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康复学复习重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59948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康复学复习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传统康复学复习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传统康复学复习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传统康复学复习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传统康复学复习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统康复学复习重点.docx

《传统康复学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康复学复习重点.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统康复学复习重点.docx

传统康复学复习重点

1,它包括中医针灸、推拿、中药内外治法以及传统太极拳、八段锦(运动疗法)等。

2.在应用中医临床各科的某一治疗手段时,必须以“功能”为导向。

3.“五福”的内容包括形体状况、精神状态、经济条件、社会地位和延年益寿等方面,已经涉及全面健康与全面康复的思想。

4.《黄帝内经》不仅提出了中国传统康复方法的理论依据与治疗原则,而其还记载了许多使慢性病得以康复的具体方法,是传统中医康复医学的理论基础。

5.《五禽戏》是世界医学史上第一套由医生编成的医疗体操专著。

6.隋代巢方所撰的《诸病源候论》不仅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论述病因、证候学专书,也可视为我国古代第一部采用医疗体育对一些疾病进行康复治疗的专著。

7.元代忽思慧编撰的《饮膳正要》,是我国古代最完备的饮食康复专著。

8.清代是我国传统康复学发展的鼎盛时期。

9.论述传统康复方法与现代康复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作为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性质内容和任务等方面,都有许多相同之处。

二者临床目的是一致的,都在于治愈伤、病同时最大限度地保存和恢复受伤病影响的功能和能力。

运用医学物理学和康复工程学的先进技术于康复诊断、功能评定、功能训练、矫形外科和人工装置代替或补偿、适应残疾者功能障碍等方面,现代康复方法占有明显的优势。

但现代康复方法在药物康复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其所使用的化学类药物对慢性病或其他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者极易产生毒副作用。

传统康复方法学是以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传统的康复方法,具有能防能治能养的特点,可用之于常人保健、老年养生、也能有效地用之于残疾、慢性病、老年病的康复和病后养生。

传统中医康复方法,主要是调动人体自然康复能力它所采用的药物多来自天然植物,对人体没有伤害。

传统康复的其他方法,也多取材于自然、存在于社会之中和人体自身。

传统中医康复方法简便而易行,既适于建立正规的康复机构,也可因地制宜,开展社区康复工作。

10.传统康复方法的特色和优势:

整体康复与辨证康复相结合;预防与临床康复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自然康复与自疗康复相结合;低成本、广覆盖、技术实用。

11.经络,是经和络的总称。

经,又称经脉,有路径之意。

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纵行的主干。

12.一方面,经气推动气血在经脉中的运行,约束气血的运行轨道,调节气血的容量,对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协调平衡起着总领的作用。

另一方面,经气还表现为经络的“反应性”和“传导性”。

经络的反应性和传导性还表现在抵御外邪、传入疾病和反应疾病方面。

13.根据病变的部位可以分析其所属经络脏腑,这种方法就叫作“分经论证”。

(名词解释)

14.手足阴阳经与头面胸腹之间就构成了手阴经走胸、足阴经走腹、手足阳经走头的特定联系。

15.阴经属于脏而络于腑,阳经属于腑而络于脏,构成了阴与阳、脏与腑之间的表里相合关系,概括了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的联系特点。

16.腧穴的作用:

反映病证,协助诊断;接受刺激,防治疾病。

(选择题)

17.《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难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泻。

18.八会穴:

腑会中脘,脏会章门,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血会膈俞,骨会大柱,脉会太渊,气会膻中。

19.手厥阴心包经经络与腧穴:

曲泽[定位]在前臂外侧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主治】

(1)消化系统病症:

胃肠功能紊乱。

(2)运动系统病症: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废用性肌萎缩、肌力减退、挛缩、疼痛。

(3)心血管系统病症:

心绞痛、冠心病、心悸。

[操作]直刺1.0~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间使【定位】在前臂[定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

掌长肌腱与桡侧腕曲肌腱之间。

[主治]

(1)运动系统病症: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废用性肌萎缩、肌力减退、挛缩疼痛等;

(2)心血管系统病症:

心绞痛、冠心病、心悸;(3)消化系统病症:

胃肠功能紊乱;(4)其他病症:

对妄言谵语、情绪不稳定的癫狂痫患者有缓解作用。

[操作]直刺0.5~1.0寸

内关【定位】正坐或仰卧。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

掌长肌腱与挠侧腕曲肌腱之间。

【主治】

(1)运动系统病症: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废用性肌萎缩肌力减退、挛缩疼痛等。

(2)心血管系统病症:

心绞痛、冠心病、心悸;(3)消化系统病症:

胃肠功能紊乱。

[操作]直刺0.5~1.0寸

20.手少阴心经:

少海[定位]屈肘举臂,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

(1)心脑血管系统病症:

冠心病、风心病。

(2)神经系统病症:

失眠、健忘、痴呆、癫狂等病的康复治疗;偏瘫等引起的上肢麻痹、以及手臂震颤。

(3)其他病症:

瘰疬。

[操作]向桡侧直刺0.5~1寸。

神门[定位]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凹陷处。

[主治]

(1)精神病症:

脑损害认知障碍、痴呆、失眠症、健忘、癫狂痫。

(2)心血管系统病症:

心痛、心悸、心烦、胸胁痛;还可以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功能。

(3)血症:

呕血、吐血。

(4)其他病症:

咽干失音、黄疸、手臂挛痛等近治作用。

[操作]避开尺动、静脉,直刺0.3~0.5寸。

21.手太阴肺经:

尺泽[定位]仰掌,微屈肘。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手掌向上,肘部微弯曲,于肱二头肌腱桡侧缘的肘横纹上取穴。

[主治]1.头面五官病症:

急慢性咽喉炎。

2.运动系统病症(沿肺经循行)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肘臂外侧痛,肩内侧痛,四肢肿痛,手不能伸,上肢麻木。

3呼吸系统病症:

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哮喘。

4消化系统病症:

急性吐泻,消化道出血。

5泌尿生殖系统病症:

:

遗尿。

尿失禁,闭经,疝气。

6神经病症:

情志抑郁,小儿急慢惊风,抽搐,癫痫。

7其他:

感冒引起身体酸痛、腰背僵痛,膝关节炎,乳腺炎,淋巴结炎,发热。

孔最[定位]微屈肘,掌心相对;或伸前臂仰掌。

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

伸臂仰掌,于尺泽与太渊连线的中点上1寸,当桡骨内缘处取穴。

[主治]1.头面五官疾病咽喉肿痛,急慢性咽喉炎,失音。

2.呼吸系统疾病咳血,咳嗽,气喘,热病无汗。

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

3.痔疮出血。

4.发热5.急性出血病证(呼吸系统多用)。

6.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肺经所过的肢体病症)肩周炎,网球肘,上肢废用性肌萎缩、肌力减退、挛缩等。

列缺[定位]微屈肘,侧腕掌心相对。

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取穴:

以病人左右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押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到达之处为穴

[主治]1.头面五官病症偏头痛,颈肩痛,面瘫,面神经痉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咽喉肿痛,牙痛。

(“四总穴歌”载:

“头项寻列缺”)。

2.呼吸系统病症咳嗽,气喘,感冒,发热。

3.消化系统病症腹痛,腹泻痢疾,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炎。

4.心血管系统病症心绞痛,高血压。

5.泌尿系疾患阴茎痛,尿血,尿道炎,前列腺炎,痛经。

22.手阳明大肠经:

合谷[定位]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

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

第二掌骨桡侧缘的中点处。

(取穴)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

,当拇指尖到达之处是穴。

【主治】1、头面五官病症:

头痛,眩晕、结膜炎,麦粒肿,雀盲,鼻出血,牙痛,腮腺炎,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痉挛,面瘫,听力减退,耳鸣,急慢性咽喉炎,失音等头面一切疾患。

2消化系统病症:

胃痛,呕吐,吞咽困难,膈肌痉挛,腹痛,腹泻,痢疾便秘等。

3呼吸系统病症:

感冒,咳嗽,疟疾,无汗证,多汗证等。

4生殖系统病症:

闭经,痛经,乳腺炎等;难产、胎盘不下等产科病症。

‚5.心血管病症心绞痛,无脉症等。

6.神经系统病症中风,破伤风晕厥,小儿惊风抽搐,精神失常(狂躁),癫痫等。

7.运动系统病症(大肠经所过的肢体病症)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上肢废用性肌萎缩肌力减退、挛缩,肩周炎,手指麻木等。

8.其他本穴为全身镇痛镇静要穴之一,常用于针刺麻醉;也用于急救,如中暑、中风、大失血等;同时治疗毛囊炎,过敏性皮炎,皮疹等皮肤外科病证。

[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

(孕妇禁刺)

手三里[定位]侧腕对掌,伸前臂。

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穴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侧腕屈肘,在阳溪与曲池连线的上1/6与下5/6的交点处取穴。

[主治]1.头面五官病症牙痛,失音,面肿,结膜炎、角膜炎,舌痛,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痉挛。

2.消化系统病症消化不良,呕吐,腹泻,胃痛,胃胀。

3.运动系统病症(大肠经所过的肢体病症)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上臂、前臂肌肉酸痛,麻木,肩、肘关节疼痛。

4.其他病症甲状腺瘤,针刺不当引起的上肢不适,感冒,急性腰扭伤等。

(不恰当的针刺之后,可引起上肢疼痛、沉重,用手指弹拨此穴,可以促进局部不感的消失。

因其经筋挟脊,所以本穴可用来治疗腰脊疼痛。

臂臑[定位]正坐,自然垂上臂。

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7寸。

【主治】1.头面五官病症头痛,视疲劳,角膜炎。

2.运动系统病症(大肠经所过的肢体病症)颈肩综合征,臂丛神经痛(前臂神经),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上臂、前臂肌肉疼痛,麻木等。

3.其他病症疟疾,甲状腺瘤

肩髃[定位]外展上臂平肩。

肩臂活动困难者可自然垂臂。

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取穴)将上臂外展平举,肩关节部即可呈现出两个凹窝,前面一个凹窝中即为本穴。

[主治]1.运动系统病症(大肠经所过的肢体病症)中风后遗症,臂丛神经痛(前臂神经),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上臂、前臂肌肉疼痛、麻木,肌力减退,挛缩,颈肩综合征,肩周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2.其他病症牙痛,颈部肿块,甲状腺瘤等。

23.手少阳三焦经:

中渚[定位]在手背部,当环指本节(掌指关节)后方,第四、五掌骨间凹陷处。

[主治

(1)运动系统病症:

手指功能障碍,手部肌肉萎缩,肘臂肩背疼痛。

(2)头面五官病症:

头痛,眼睛肿痛,耳聋,咽喉肿痛。

外关[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主治]

(1)运动系统病症: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2)头面五官病症:

头痛,眼睛肿痛等

支沟【定位】在桡骨和尺骨之间,指总伸肌和拇长伸肌之间,腕背横纹上3寸。

[主治]

(1)消化系统病症:

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

(2)运动系统病症:

肩不能举,肘屈伸受限等。

(3)其他:

失语症,构音障碍,胁肋疼痛,瘰疬。

翳风【定位】乳突前下方与下颌角之间凹陷处。

【主治】

(1)神经系统病症:

口眼歪斜、面风、牙关紧闭、颊肿等。

(2)头面五官病症:

耳聋,耳鸣,听力减退。

(3)其他病症:

瘰疬。

耳门定位]耳屏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主治]

(1)头面五官病症:

面痛,耳鸣,耳聋,聤耳。

(2)其他病症:

颈颔痛。

24.手太阳小肠经:

后溪定位]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手小指本节(第五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的赤白肉际处。

[主治]

(1)多用于肢体痛症的治疗:

如中风偏瘫、脑性瘫痪引起的上肢瘫痪、颈项强痛、腰痛、手指挛急。

(2)热病:

外感发热、目赤、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盗汗、癫狂痫。

(3)其他病症:

疟疾,黄疸。

[操作]直刺0.5~0.8寸,或向合谷方向透刺

小海[定位]微屈肘。

肘内侧,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主治]

(1)神经系统病症:

尺神经痛、舞蹈病、头痛、目眩、耳鸣、耳聋、牙痛、癫痫。

(2)痹症:

颈项强痛、肩背臂痛、肘部肿痛,屈伸不利、手指挛急。

[操作]直刺0.2~0.3寸,可灸。

肩贞[定位]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

[主治]

(1)肩臂功能障碍:

如肩关节疼痛、不举,中风偏瘫;

(2)五官科病症:

耳鸣、耳聋3)其他病症:

腋神经损伤、腋淋巴结核。

[操作]向外斜刺1~1.5寸,或向前腋缝方向透刺。

臑俞[定位]在肩部,当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

[主治

(1)痹症:

肩臂疼痛。

(2)其他病症:

瘰疬。

[操作]直刺或斜刺0.5~l,5寸。

不宜向胸侧深刺。

颧髎[定位]在面部,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中。

[主治]1)面部养颜防衰;

(2)面部神经系统病症:

面瘫、面痛、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眼睑润动。

[操作]直刺0.3~0.5寸,或斜刺0.5~1寸。

听宫定位]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呈凹陷处。

[主治]

(1)神经病症:

由颅脑外伤,迷路炎、血管性疾病引起的神经性耳鸣耳聋,三叉神经痛。

(2)其他病症:

下颌关节炎,癫痫。

[操作]张口,直刺0.5~1寸。

25.足阳明胃经:

地仓[操作]直刺0.2寸,或向颊车方向平刺0.5~0.8寸;可灸。

颊车[定位]在面颊部,下颌骨前上方约1横指(中指)处。

当上下牙咬紧时,在隆起咬肌的高点上。

[主治]头面五官病症:

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下颌关节炎,咬肌痉挛,牙痛等。

[操作]直刺0.3~0.4寸,或向地仓方向斜刺0.7~0.9寸;可灸。

下关[定位]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闭口取穴。

[主治]

(1)头面五官病症:

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牙痛,三叉神经痛,颞颌关节功能紊乱,下颌关节脱位,下颌关节炎,咬肌痉挛,耳聋,耳鸣等。

(2)神经系统病症:

癫痫出现的牙关紧闭。

气冲[定位]在腹股沟稍上方,当脐中下5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主治]

(1)妇产科系统病症:

痛经,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症。

(2)男性生殖系统病症:

前列腺炎,睾丸炎,疝气。

[操作]直刺0.5~1.0寸。

足三里[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处。

[主治]1)长期制动引起的不良生理效应:

如消化功能紊乱;骨骼肌肉系统功能障碍如废用性肌萎缩、肌力减退、挛缩等

(2)运动系统病症: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运动性疲劳。

(3)消化系统病症:

一切胃肠疾病(4)循环系统病症:

心烦,心悸,失眠,双向调整血压。

(5)妇产科系统病症:

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6)泌尿系统病症:

小便不利,遗尿。

(7)其它病症:

免疫力低下等。

[操作]直刺1~2寸;保健多用灸法。

内庭[定位]在足背,当第2、第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

(1)头面五官病症:

口臭,牙痛,咽喉肿痛、鼻出血,头面痛。

(2)消化系统病症:

腹胀,便秘,胃痛。

(3)运动系统病症:

足背肿痛。

[操作]直刺或斜刺0.3~0.5寸;可灸。

条口[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8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主治]运动系统病症:

肩周炎,膝关节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丰隆[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

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

[主治]

(1)呼吸系统病症:

咳嗽、痰多、哮喘等

(2)运动系统病症: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3)精神神经系统病症:

精神病,癔病,失眠,头痛。

(4)消化系统病症:

肝炎,阑尾炎,便秘。

26.足少阳胆经:

上关〔定位〕在耳前,下关直上,当颧弓的上缘凹陷处。

正坐仰靠或侧伏,按取耳前颧骨弓上侧,张口时有孔处取穴。

〔主治〕

(1)头面五官病症:

中耳炎,耳鸣,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青光眼,面痛,齿痛,偏头痛。

(2)精神病症: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精神失常。

〔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

阳白〔定位〕在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

正坐仰靠,两眼平视,于瞳孔直上,眉上1寸处取穴。

〔主治〕

(1)头面五官病症:

头痛,目赤肿痛,近视,夜盲症,眶上神经痛,眼睑下垂,面神经麻痹。

(2)其他病症:

呕吐,颈项强痛。

〔操作〕平刺0.3~0.5寸;可灸。

凤池〔定位〕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正坐或俯伏,于项后枕骨下两侧凹陷处,于斜方肌上部与胸锁乳突肌上端之间取穴。

〔主治〕

(1)头面五官病症:

偏正头痛,流行性腮腺炎,牙痛,电光性眼炎,突眼症,视神经萎缩,青少年近视,面神经麻痹,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出血,耳鸣,耳聋,眼睑下垂。

(2)呼吸系统病症:

感冒。

肩井定位〕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正坐,于第七颈椎棘突高点,至锁骨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处取穴,向下直对乳头。

〔主治〕

(1)上肢及颈肩运动功能障碍:

肩周炎,手臂不举,颈项强痛,落枕,颈肩综合症,肩背痛,上肢废用性肌萎缩、肌力减退、挛缩等。

(2)妇产科病症:

难产,功能性子宫出血。

(3)心血管系统病症:

高血压。

环跳〔定位〕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

侧卧,于大转子后方凹陷处,约当股骨大转子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中1/3交点处取穴。

主治〕

(1)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胆经所过的肢体病症):

腰胯疼痛,下肢废用性肌萎缩、肌力减退、挛缩,膝踝肿痛,坐骨神经痛,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急

性腰扭伤,腰椎管狭窄症引起的间隙性跛行、患肢肌力减退,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下肢疼痛、肌力下降。

风市〔定位〕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或直立垂手时,中指尖处。

取穴:

①直立,两手自然下垂,当中指尖止处取穴;②侧卧,于股外侧中线,距腘横纹7寸处取穴〔主治〕

(1)下肢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胆经所过的肢体病症):

脑卒中后偏瘫,小儿麻痹后遗症如下肢瘫痪、肌肉萎缩,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炎;股外侧皮神经炎所致的下肢感觉减退、蚁行感、烧灼样疼痛,脑卒中后下肢感觉异常

(2)皮肤科病症:

荨麻疹。

(3)其他病症:

维生素B1缺乏症。

〔操作〕直刺1~1.5寸;可灸

膝阳关定位〕在膝外侧,当阳陵泉上3寸,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

屈膝,于股骨外上髁后,当髂胫束与股二头肌腱之间凹陷处取穴。

或于大腿外侧中线,阳陵泉直上3寸处取穴。

【主治】下肢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

下肢废用性肌萎缩、肌力减退、挛缩,膝关节炎,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

2其他;呕吐不止,维生素B1缺乏症。

阳陵泉〔定位〕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正坐屈膝垂足,于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取穴。

〔主治〕

(1)消化系统病症:

肝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黄疸,胃脘痛,腹胀,肠鸣,便秘。

(2)神经系统病症:

小儿舞蹈症,脑卒中后遗症。

光明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

正坐或侧卧,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处取穴。

〔主治〕

(1)头面五官病症:

视神经萎缩,白内障,目痛,夜盲。

(2)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胆经所过的肢体病症):

下肢废用性肌萎缩、肌力减退、挛缩,膝痛。

悬钟〔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正坐或侧卧,于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取穴。

〔主治〕

(1)头面五官病症:

偏头痛,颈部软组织损伤,颈淋巴结结核。

2神经系统病症:

小儿舞蹈症。

(3)心血管系统病症:

高血压,动脉硬化症。

(4)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胆经所过的肢体病症):

腰腿痛,膝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损伤。

(5)其他病症:

胸胁疼痛,腋下肿,维生素B1缺乏症。

丘墟〔定位〕在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正坐垂足着地或侧卧,于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处取穴。

主治〕

(1)消化系统病症:

胆囊炎。

(2)头面五官病症:

偏头痛,白内障,目赤肿痛,颈淋巴结结核。

(3)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胆经所过的肢体病症):

外踝肿痛,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病,腓肠肌痉挛,下肢废用性肌萎缩、肌力减退、挛缩。

(4)其他病症:

颈项痛,胸胁痛,胸膜炎,疟疾,疝气。

27足太阳膀胱经:

攒竹[定位]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主治]

(1)头面部病症:

头痛,面瘫,面痛,眶周疼痛。

(2)眼科病症:

目视不明,目赤肿痛,眼睑目闰动,眼睑下垂,迎风流泪。

(3)腰痛。

天柱[定位]在项部,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

[主治]

(1)神经系统病症:

头痛,眩晕。

(2)局部病症:

项强,肩背痛。

(3)颜面五官病症:

目赤肿痛,目视不明,鼻塞。

[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不可向内上方深刺。

膈俞[定位]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1)消化系统病症:

胃脘痛,呕吐,呃逆,饮食不下,便血。

(2)呼吸系统病症:

咳嗽,气喘,吐血,潮热,盗汗。

(3)瘾疹。

委中[定位]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

[主治]

(1)运动系统病症:

腰痛,下肢痿痹。

(2)消化系统病症:

腹痛,吐泻。

(3)膀胱功能障碍:

小便不利,遗尿。

(4)皮肤病症:

丹毒,瘾疹,皮肤瘙痒,疔疮。

[操作]直刺1~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

秩边[定位]在臀部,平第四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主治]

(1)运动系统病症:

腰腿痛,下肢痿痹。

(2)大肠病症:

痔疾,便秘。

(3)泌尿生殖系统病症:

小便不利,阴痛。

承山[定位]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主治]

(1)大肠病症:

痔疾,便秘。

(2)其他:

腰腿拘急疼痛,脚气。

飞扬[定位]在小腿后面,当外踝后,昆仑穴直上7寸,承山外下

方1寸处。

[主治]

(1)头面部病症:

头痛,目眩,鼻塞,鼻衄。

(2)运动系统病症:

腰背痛,腿软无力。

(3)痔疾。

昆仑[定位]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主治]

(1)头颈部病症:

头痛,项强,目眩,鼻衄。

(2)运动系统病症:

腰痛,足跟肿痛。

(3)其他病症:

难产,癫痫。

申脉定位]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主治]

(1)神经系统病症:

头痛,眩晕,失眠,嗜卧,癫痫。

(2)眼部病症:

目赤痛,眼睑下垂。

(3)运动系统病症:

腰腿痛,项强,足外翻。

至阴[定位]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主治]

(1)以调节子宫功能见长:

胎位不正,难产,胞衣不下。

(2)头部病症:

头痛,目痛,鼻塞,鼻衄。

28.足太阴脾经:

太白[定位]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一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主治]

(1)消化系统病症:

腹胀,腹痛,肠鸣,便秘,胃痛,呕吐,泄泻,痢疾。

(2)循环系统病症:

肢肿。

(3)运动系统病症:

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疼痛。

(4)其他病症:

痔疾,脚气。

三阴交定位]正坐或仰卧。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主治]

(1)消化系统病症:

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肠鸣,腹胀,腹痛,饮食不化,便秘。

(2)神经精神系统病症:

神经衰弱,小儿舞蹈病,下肢神经痛或瘫痪,失眠,倦怠。

(3)循环系统病症:

浮肿。

(4)运动系统病症:

足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

阴陵泉[定位]正坐或仰卧。

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主治]

(1)运动系统病症:

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

(2)消化系统病症:

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肠鸣,腹胀,腹痛。

(3)循环系统病症:

浮肿。

(4)呼吸系统病症:

咳嗽,喘逆。

(5)男性科病症:

阴茎痛,遗精。

(6)妇科病症:

妇人阴痛,阴道炎;(7)其他:

黄疸,尿潴留,尿失禁,尿路感染,小便不利,遗尿,失禁。

29.足厥阴肝经:

大敦〔定位〕在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伸足,从足大趾爪甲外侧缘与基底部各作一线,于交点处取穴。

〔主治〕

(1)生殖系统病症:

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月经不调,急性睾丸炎,精索神经痛,阴茎痛。

(2)泌尿系统病症:

小儿功能性遗尿,小便不畅,小便频数,尿潴留。

(3)神经系统病症:

脑卒中。

太冲〔定位〕在足背侧,当第一、二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正坐垂足,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的后方凹陷处取穴。

〔主治〕

(1)头面五官病症:

头痛,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目赤肿痛,青光眼,青少年近视,咽喉肿痛。

(2)生殖系统病症:

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中痛。

(3)泌尿系统病症:

尿路感染,遗尿,尿潴留,小便不畅。

(4)神经系统病症:

小儿惊风,脑卒中。

30.足少阴肾经:

涌泉[定位]在足底部,卷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