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透镜及其应用实验题专练》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59052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2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透镜及其应用实验题专练》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初三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透镜及其应用实验题专练》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初三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透镜及其应用实验题专练》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初三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透镜及其应用实验题专练》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初三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透镜及其应用实验题专练》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透镜及其应用实验题专练》试题含答案.docx

《初三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透镜及其应用实验题专练》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透镜及其应用实验题专练》试题含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透镜及其应用实验题专练》试题含答案.docx

初三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透镜及其应用实验题专练》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9年初三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透镜及其应用实验题专练》试题

1.小明用图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

(1)点燃蜡烛后,发现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上方(如上图),此时他应将凸透镜向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此时会看到一个倒立、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就是应用了此成像规律制成的.

(2)小明仍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线处,将蜡烛移到35cm刻线处,同时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直到在光屏上再次看到像后,正确测出了像距.此时,小华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了凸透镜的左边,小明要想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3)邻座的小红用同样的实验器材做该实验,小红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固定好位置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你认为可能出现的原因应该是______.

2.一物理实验小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凸透镜、蜡烛、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

(1)实验前,首先要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______;

(2)如图示,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等大的像,从图中信息可以得出,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3)若将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45cm处,要使光屏上仍呈现清晰的像,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__

A.光屏保持原有位置不动

B.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

C.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

(4)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可将光屏向______移动.

(5)细心的张华同学发现,光屏上所成的像,无论是放大还是缩小,烛焰的像的左右两边大小都不相同,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3.小阳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填“上”或“下”)调整;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到某一位置,才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______、______的______.

(4)在试验中小阳将一块不透明的纸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此时______(填“能”或“不能”)成完整的像,像比原来变______(填“亮”或“暗”)了.

4.小周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能成在______.

(2)小周在图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老师要求她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

在光屏上再成一个更小的实像,小周应当把蜡烛向______移动.同时把光屏向______移动.

(3)小周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当向______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5.小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A和凸透镜B、平行光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具座等器材.

(1)小华首先测量凸透镜A的焦距:

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平行光光源发出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A上,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的光斑最小,如图甲所示,凸透镜A的焦距f1=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保持凸透镜A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______像(选填“虚”、“实”);

此成像特点常应用在____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上;

(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华用焦距为f2的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将凸透镜B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像.由此现象可以判断:

凸透镜A和凸透镜B的焦距大小关系为f1______f2(选填“小于”或“大于”).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活动中,小明用是凸透镜焦距为15cm,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组装,如图所示.

(1)图中烛焰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在光屏的______(填“上方”、“中央”或“下方”),为使实验顺利进行,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节在______上;

(2)保持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之间距离不变,进行调节后,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

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

(3)使烛焰放在光具座上3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缩小”、“等大”)的清晰的实像.生活中常用的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7.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现在中学生近视率达到90%以上,这引起小明等同学的兴趣,为了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小明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

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

(注:

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 

(1)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水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这个像性质为倒立、______、实像;它的应用______(写一个光学仪器).当向水凸透镜内注人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______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______(选填:

“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

______.(写一点)

8.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保持不变,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像的位置却偏高,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应向______调节凸透镜.

(2)调整后,保持透镜位置不变,若想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移动蜡烛以后,需要缓慢向______移动光屏,写出一个原理相同的应用______.如果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镜,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缓慢向______移动光屏.

(3)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45cm处,此时应站在______一侧观察蜡烛的像,当观察像时,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光进入人眼.

9.关于凸透镜成像实验,完成以下内容:

(1)首先应将蜡烛、凸透镜和______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图中O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焦点,请画出烛焰上的S发出的三条光线(中间一条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并确定其像的位置S′.

(3)实验中当物距u等于焦距f时,某同学却发现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看到了烛焰正立放大的像.对此下列解释合理的是______.

A.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

B.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小于焦距

C.这是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表面反射形成的像.

10.同学们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甲所示,让太阳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2)实验前,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上,目的是______;

(3)实验时,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放大/缩小)的实像(光屏上像未画出),______(填光学仪器名称)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若保持烛焰和透镜的距离不变,换用焦距小一点的透镜,适当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的像,此时像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4)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之后,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只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______(会/不会)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5)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之后,保持透镜和光屏均不动,将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时,要想仍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焦距适当的______(凸/凹)透镜才能实现.______(近视/远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

11.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人眼成像情况,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实验时,应使烛焰和______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图中物距u应满足______.

(3)当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烛焰的像将落在光屏的______方.

(4)在第(3)小题的情况下,若用此实验模拟人眼的调节功能,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A.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换焦距更大的凸透镜 

D.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

(5)在第(3)小题的情况下,若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只眼镜是______透镜.

12.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在图1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由图可知,凸透镜焦距范围正确的是______

A.f<13cmB.13cm<f<20cmC.20cm<f<40cmD.f>40cm

(2)若将蜡烛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则应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可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______些.

(3)若将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此时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合适的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光屏上的像又变清晰,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原理与此相同.

(4)把烛焰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在透镜另一侧可以观察到放大的虚像.若将一不透明的光屏置于图中虚线处,如图2所示,则烛焰的像______

A.会消失B.亮度变暗C.没有变化D.成在光屏上.

1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图中的a、b、c、d和e点,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

(1)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2)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3)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不会出现像

(4)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当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屏距凸透镜最近;

(5)物体在焦点之外越是远离凸透镜,像越______,像距越______;

(6)当物体由a点向b点移动时,物像间距离的变化规律是:

______.

14.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华同学先把凸透镜固定起来,然后把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置在透镜的两侧,但他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出烛焰的像.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请写出两个)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______

A.凸透镜B.凹透镜

(3)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5cm处,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的实像.

(4)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______

A.没有影响B.不能成像C.成一半的像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

16.在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2)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的实像;其中______(填光学仪器名称)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将蜡烛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3)小明实验后对“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①小明回忆了物理课上曾经做过的光的______实验,猜想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与色光的颜色有关,其中______光(填“红”或“紫”)通过同一凸透镜的焦距大.

②小明又根据人眼看远近处物体时眼球的厚度(中间比边缘厚的程度)不同,猜想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与凸透镜的厚度有关.于是他用同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分别经过材料相同但厚度不同的凸透镜A、B、C,并得到如图所示的光路图.根据此实验现象可知,对光线会聚能力最强的是透镜______.(选填A、B或C).

③小明猜想凸透镜的焦距还可能与制作凸透镜的材料有关,请你帮小明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该猜想,在下面写出实验的简要做法及如何判断.

简要做法:

______

如何判断:

______.

17.小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在如下图所示的位置上,成的像是等大的倒立的实像.分析实验成像情况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当把点燃的蜡烛由图甲所示位置向右移至光具座的35cm刻度时,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会得到一个倒立、______的实像;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此时,风一吹,烛焰向左偏,则光屏上成的像向______偏.

(3)小明用此光具座模拟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的情况,当人眼看清眼前30cm处的物体时,凸透镜的位置、形状如图乙所示.如果将物体移至眼前50cm处,保持透镜(晶状体)、光屏(视网膜)之间距离不变,则应该换上更______(选填“薄”或“厚”)的凸透镜(凸透镜直径大小相同),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18.同学们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要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你认为下面几种调整方法最方便合理的是______.

A.眼睛平视,视线与光具座平行,利用“三点一线”把“三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B.用刻度尺一个一个的测量,可以很准确地控制“三心”在同一高度;

C.把蜡烛,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一起,调整“三心”在同一高度,然后再分开.

(2)同学们测量并绘制出物距u和像距v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3)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放置时,光屏上得到______(放大/等大/缩小)像,若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凸透镜和蜡烛不动,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在凸透镜前加一个______(“凸透镜”、“凹透镜”).

19.小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之后,又对凸透镜的焦距与其凸起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

(1)小峰第一次选取一个凸起程度较小的凸透镜,测量焦距的实验如图甲所示,测得的焦距为______.

(2)第二次他又选用一个凸起程度较大的凸透镜,测得的焦距为8cm,由这两次实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

______.

(3)小峰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所示),受此启发,于是他选取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实验结论:

对同一凸透镜,______的焦距大些.

(4)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成“等大实像”的实验时,老师发现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17.5cm和22cm,与理论像距20cm相比偏差较大.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______.

20.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

(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

答:

__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甲、乙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____________;

(2)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____________的关系”.

答案解析

1.【答案】

(1)下;缩小;照相机;

(2)右;右;(3)物距等于焦距.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像成在光屏的上方,没有成在光屏的中央,是因为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未在同一高度处的缘故,为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凸透镜向下调.

如图,凸透镜的焦距f=10cm,u=50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2)当“将蜡烛移至35cm刻度线处时”此时u=50cm-35cm=15cm,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成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同时将光屏向右移动;

由于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比以前会聚得要推迟了,像距更大了,因此要得到清晰的像,需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即应向右移动光屏.

(3)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说明折射光线是平行的,则可能出现的原因应该是物距等于焦距.

2.【答案】

(1)同一高度;

(2)7.5;(3)C;(4)上;(5)可能是光屏平面没有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造成烛焰所成像的左右两边距离凸透镜的距离不同,所成的像的大小不同

【解析】

(1)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为了使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的像能够成在光屏上,便于观察.

(2)图中所示凸透镜的焦距u=40.0cm-25cm=15cm,物体成等大的像,所以2f=15cm,即f=7.5cm;

(3)若将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45cm处,要使光屏上仍呈现清晰的像,可以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

(4)蜡烛变短后,像将移到主光轴上方,光屏也应移到主光轴上方;

(5)光屏上所成的像,距离凸透镜距离越远,所成的像越大,所以在实验过程中,烛焰的像的左右两边大小都不相同,原因可能是光屏平面没有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造成烛焰所成像的左右两边距离凸透镜的距离不同,所成的像的大小不同.

3.【答案】

(1)下;

(2)15;(3)左;倒立;缩小;实像;(4)能;暗.

【解析】

(1)根据图示的光屏、凸透镜、烛焰三者的位置关系可知,光屏的中心高于凸透镜、烛焰的中心,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就要使光屏向下调整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2)根据题意,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说明此时满足30cm=u=2f,所以f=15cm;

(3)使烛焰向左移动5cm后,此时u=35cm,即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2f>v>f,因此需要将光屏左移;

(4)纸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仍能成完整的像,但像比原来变暗了.

4.【答案】

(1)光屏中央;

(2)远离透镜方向(左);靠近透镜方向(左);(3)远离透镜方向(右).

【解析】

(1)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

(2)要使所成的像更小,应增大物距,所以使蜡烛向远离透镜方向或向左移动.物距变大,则像距要变小,所以光屏要靠近透镜或向左移动.

(3)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通过透镜的光线会晚一些会聚,因此需要使光屏向远离透镜或向右移动.

5.【答案】

(1)10;

(2)实;幻灯机;(3)大于.

【解析】

(1)由图知,光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2)如图乙所示,保持凸透镜A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时,物体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移动光屏,此时应该能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3)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凸透镜A成放大的实像,说明此时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凸透镜B成缩小的实像,说明物距大于2倍焦距.因此凸透镜B的焦距小于凸透镜A的焦距.

6.【答案】

(1)下方;同一高度;

(2)缩小;(3)放大;幻灯机(或电影放映机、投影仪).

【解析】

(1)由图知,烛焰位置偏上,由于实像是倒立的,所以像偏向光屏的下方;

为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凸透镜、光屏、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

(2)已知f=15cm,由图知,物距大于2f,所以此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使烛焰放在光具座上30cm刻度处,则物距u=50cm-30cm=20cm,处于f和2f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幻灯机、投影仪或电影放映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7.【答案】

(1)缩小;照相机;凹;靠近;

(2)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使得像成在视网膜前方的缘故.

【解析】

(1)据图可知,此时的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此时的物体处于2倍焦距以外,像成在另一侧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

当向水凸透镜内注人水,使透镜更凸后,其折光能力变强,会使得像提前会聚,所以若想使得像成在光屏上,应该让光线发散,推迟成像,所以此时应该在蜡烛和水透镜之间放一个凹透镜;若此时将凹透镜撤去,像仍会成在原光屏的前方,所以应该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2)故可知,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的缘故.

8.【答案】

(1)下;

(2)左;照相机;右;(3)光屏;有.

【解析】

(1)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如图,像成在光屏的上方,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可以让蜡烛向上移动,或凸透镜向下移动,或光屏向上移动.

(2)如图所示,此时物体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要想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必须增大物距,即将蜡烛向左移动到2倍焦距以外,同时像距应该变小,所以光屏应该向左移动;

由于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所以如果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镜,此时使得光线发散,所以会推迟成像,故应该将光屏向右移动;

(3)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45cm处,即此时物体处于1倍焦距以内,此时光屏上没有像,但应站在光屏一侧观察,能看到蜡烛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当观察像时肯定有光进入人眼;

9.【答案】

(1)光屏;

(2)见下图;

(3)B.

【解析】

(1)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首先应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