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03年中考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23529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2003年中考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上海市2003年中考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上海市2003年中考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上海市2003年中考语文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上海市2003年中考语文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2003年中考语文试题.doc

《上海市2003年中考语文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2003年中考语文试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2003年中考语文试题.doc

归海木心QQ:

634102564

上海市2003年中考语文试题

第.-部分阅读(共58分),

一、文言文阅读。

(共28分)

(一)默写。

(8分)

1.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3.《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表达诗人追求清静隐逸思想的诗句是:

“,。

"

4.《岳阳楼记》中直接表明范仲淹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5分)

5.使人索扁鹊()

6.其两膝相比者()

7.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8.安陵君其许寡人()

9.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三)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10—11题。

(7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于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于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臣不胜受恩感激。

11.上文中,诸葛亮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哪一点?

请结合引文简要陈述。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

(8分)

初,权①谓吕蒙②曰:

“卿今当涂掌事③,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④为博士⑤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⑥过寻阳⑦,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⑧!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⑨何见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注释]①[权]指孙权,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②[吕蒙]三国时吴国名将。

③[当涂掌事]当涂,即当道,指掌权。

掌事,管事。

④[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⑤[博士]汉代尊儒术,朝廷设五经博士,负责经书的教学传授。

⑥[鲁肃]三国时吴国名将。

⑦[寻阳]县名,在今湖北省黄梅县西南五十里。

⑧[吴下阿蒙]即吕蒙。

天下,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⑨[大兄.]朋友间的亲昵称呼。

12.解释句中加点词:

蒙辞以军中多务()

1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14.上述文字选自《资治通鉴》,作者。

成语①、②出自上述故事。

15.从上文内容来看,孙权谓吕蒙“不可不学”的理由有:

①、②。

二、现代文阅读。

(共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

(15分)

又见父亲

苏小玲

(1)像往年春节一样,我回了趟家乡看望双亲。

(2)不久前,两位老人搬进了一座宽敞、别致而不乏洋气的新宅。

然而,这也使得几乎所有的行为方式都被一一改变了。

从我进入家门起,首先就是门铃代替了敲门,接着是一道动起来嘎嘎作响的的拉网式铁门,当你用力推开它时,无形中就已消耗掉一部分久别重逢的激动;随后再脱鞋换鞋、走在大厅冰冷的瓷砖上面,原本热乎乎的心头不免又要降些温;最后我与父母一块儿坐定在依然生凉的沙发上,日子的某种质变便渐渐在对白中渗透出来。

(3)从母亲拿不足退休金、父亲医疗费报销遇到麻烦,到几个亲戚失业……这些事,样样都具体,却没有一样能绕过心肠。

(4)父亲还说:

阿玲今年瘦了,头还是常常疼吗?

(5)母亲接道:

孩子,你在外总是不懂好好照顾自己,万一病了怎办?

(6)我说:

有什么事?

这不是好好地回家了吗!

(7)许多话断断续续地聊开,一股愁绪在亲情里时浓时淡。

父亲历来轻缓的声音在空旷的楼宇中越发柔弱,母亲平时显强的声带竞也突不出几许力量,而我则用劲一边倾听,一边作答,心间的感觉全然不是过去的滋味:

欢愉好象被挂在某处,往事在这全新的空间一时还流不出糅合春节气息。

我突然感到眼前的新房有点大而无当,如同自己在北京的生活找不着北。

(8)年夜饭是过年关键的一餐,父亲调几乎所有的热情期望着儿子的胃口。

可我不行,总是平淡的食欲怎么也调动不上来。

父亲着急,看看桌面上的食物,又望望儿子的表情,最后挑出一只最肥硕的红膏螃蟹夹到我跟前,说“北京没有这里的新鲜",命我吃下。

对我来说,父亲的话可谓意味深长。

不想看他生气,我把蟹壳剥开来慢慢品尝,品尝,也品尝。

(9)正月初一,全身突然痒了起来,才想起旧年的澡在节前还未洗过。

原来安装在楼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早已失效,只得楼上楼下地准备烧水洗浴。

父亲得知,想让儿子在家洗上一个舒服的澡,就坚持要让太阳能重新派上用处,他说还可以用电再加些热量。

我当然不让父亲为这小事费劲劳神,表示烧它两壶水就能对付,可他竟开始楼上楼下悄悄忙碌起来。

(10)当我再次走进浴室时,父亲,我的父亲,满头不见一根黑发、走路必须躲避羁绊、一日三餐药物支持的父亲,正躬身趴在浴缸前,埋着头,一边试着水温,一边用抹布接水,吃力地搓洗着尚未用过的浴缸。

那双手,送过邮件也签过文件却很少操过家务,此刻早已布满皱纹与青筋,它颤动着,那厚厚的尘垢正化成一道道黑浆溢满了父亲的手背,并流向袖口,污浊蔓延。

(11)我一把扶起自己年迈的父亲,望着那张微笑着、又因充血涨红的脸,一股强劲上涨的热流从心底直逼眼眶,音调哽咽地说出一句:

“爸,您都这么大岁数了,怎么还能让您这样……"没能说完,也没能抑制住情感的浪潮,哭声顿然失控,那怪怪的抽泣竟像落日黄昏乌鸦哀鸣。

我不想让父亲这样继续直面一个中年儿子揪心般的哭泣,便掩面逃离开去。

可我听到父亲却在背后宽慰着:

没事的,你干嘛要这样……

(12)回到卧室,倚在窗前,听着家乡远远近近、断断续续的鞭炮声,我的万千思绪飞翔着。

多少年来,我不时忘记过父亲的存在,淡漠过父子间的血脉相连,或许只为人生的困厄多艰,或因本能的自私而自顾不暇,除了空泛的思念,我没能为父亲奉献几许需要,甚至于相见匆匆,连几句感情化的表白也是那样地讲究含蓄,使亲情消散在莫名的生存变奏中。

(13)如今,我还能拿什么再去期待、去勾画来自父亲的情感?

父亲给我的我无以回报;父亲期待我的我亦不能让他如愿以偿;而父亲无论生病还是心痛,儿子也永远只是行走的云流动的水,徘徊、遥望,越来越远……

(14)一整年,相聚四天,我终又匆匆告别了双亲。

我认定这就像一种残酷的亲情抛却,而父亲却解释自己的儿子在外面的世界追寻着美好与精彩,纵有某种漂泊与无奈也该是短暂的感觉,晴天总比雨天多。

这种爱,这等宽容与理解,好让我重新触动,重新想家,重新去琢磨生活的内涵。

16.引文第(7)段中提到:

“欢愉好象被挂在某处,往事在这全新的空间一时还流不出糅合春节的气息"。

作者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有:

①;②

17.根据你对文意的理解,在引文第(8)段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

品尝,也品尝

18.引文第(10)段着力塑造了一个感人的父亲形象。

请写出最打动你的语句,并陈述理由。

语句:

理由:

19.中年儿子面对躬身搓洗浴缸的父亲“没有抑制住情感的浪潮",发出了“像落日黄昏乌鸦哀鸣”的抽泣声。

结合上下文具体说说,你从这抽泣声中读出了儿子的哪些情感。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

(15分)

穷是极地

冯景元

(1)穷,作为一种财产的拥有,是最下一等。

多有者为富,少有者为贫,至无者为穷。

什么都没有,穷得掉底,家徒四壁,实在可怜、可叹。

(2)但是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穷而不起,穷而不奋,穷得没志气,穷得没本事,穷得奸邪生。

(3)有个富人和穷人的故事:

那富人很富,每天回家下车时,都看见一个穷已至极的要饭人,提着个破罐子守在路边。

那富人开始不屑,理也不理,邻人都说这富人心不慈善。

富人说我这样恰是慈善,他站在这儿要饭,越是要得着,越是不想去致富;富招儿都是被穷逼出来的,因为要活下去。

邻人摇头,说富人站着说话不腰疼,穷人没路,有了路自会去谋生。

富人说咱试试看。

第二天富人下车,走到要饭的面前,给他三张大票,说:

“我最初就是300元钱做小买卖起家,现在同样给你这些钱,你自已谋生去,干点什么吧,别这样要了。

"那穷人见钱眼开,满口签应,感谢得不得了,接了钱走了。

从此半月没见。

邻人正以为富人这钱给对了时,那穷人又回来了,还站在原来的位置上,伸出乞讨的手。

富人的车开过,从此再也不理这个穷人。

(4)家居附近的市场上,十几年前最早出来卖大饼的大娘,用一个旧的小推车推着家用煤球炉子出来,不好意思地低着头,烙几张家常饼卖。

她的丈夫和已经不小的儿女在远处躲着,等大娘把饼卖出去才上前,赶紧低着头帮着把炉子、小车弄走。

做个小买卖,一家子都嫌丢人。

后来,大娘的饼卖出人缘,面和得越来越大,饼烙得越来越多时,家里人才正式出来站在一边帮忙。

现在大娘的饼在市场上已经形成了阵势,有了名声,租了小门脸儿,开了四五个炉眼,雇了七、八个小工,一天到晚不间断地烙,家人大大小小全出来在饼摊前忙活,眼看就富起来。

如若一开始没有大娘出面,都怕丢脸,能有后来红红火火的一切吗?

(5)没有不开张的油盐店,干点什么,总比擎着受着不干强。

一个人如此,一家买卖如此,一个企业也如此。

犹太人有句语:

踏实做事,就是财富的种子。

(6)比利时巨贾有从擦皮鞋做起的,美国富翁有拾大粪起步的,中国上《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的人最开始大多是穷人。

一个现今写书的北大教授说:

我唯一能称得起财富的就是小时家里穷。

(7)穷是极地,极地起大鹏。

(8)当然,也有甘于穷的,那就是这些世代为了成大业、做伟事、穷不忘道、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人。

墨子穷,出身低;刘勰穷,不能婚娶。

正因为“穷而思达,卑而应高”,才有后世读不尽的《墨子》、《文心雕龙》问世。

李白穷,白居易说他“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杜甫穷,“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空腹有诗衣有结”的苏轼也穷,即使这样也“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竹,为终日营营而耻。

正是自古诗人多穷士,所以才有“诗穷而后工”说。

(9)岂止诗人,真正的大艺术家、大科学家都是自甘贫苦士、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

(10)社会不知什么时候兴起了看不起穷人风,其

实世界的未来不是富人的天下,每一代最先图变的往往是穷人。

(11)哀莫大于心死,穷莫大于心穷。

(12)心穷透了,谁也没有办法救你。

20.引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