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规范摘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34357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规范摘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规范摘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规范摘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规范摘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规范摘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规范摘录.docx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规范摘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规范摘录.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规范摘录.docx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规范摘录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和《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摘录

一、超前地质预报

㈠施工技术指南要求

1、超前地质预报内容:

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地下水。

2、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地质调查法,钻探法,物探法。

⑴地质调查法对地表、洞内底板、边墙、拱顶和掌子面进行地质调查,在洞内超前地质预报前进行,按超前地质预报设计文件要求及时进行。

⑵钻探法:

复杂地质地段采用,水平钻探深度不低于30m,前后两循环应重叠5~8m,含煤地层采用长短结合探测。

⑶物探法包括地震波法、声波法、电磁波反射法、电法和红外线探测。

TSP地震波反射法预报距离100~150m,前后重叠10m以上;陆地声纳法预报距离50~100m,前后重叠10m以上;反射地震层析成像法预报距离100~150m,前后重叠10m以上;水平声波剖面法预报距离50~100m,前后重叠10m以上;声波层析成像法和地震CT成像法预报距离取决于探测孔的深度;电磁波反射法预报距离10~20m,前后重叠5m以上;红外探测法预报距离20~30m,前后重叠5m以上;电法预报距离20~50m,前后重叠5m以上。

㈡验收标准要求

1、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应进行专项超前地质预报设计,完善设计方案。

2、开挖前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

3、隧道每一次开挖后及时观察、描述开挖面地层的层理、节理、裂隙结构状况、岩体的软硬程度、出水量大小等,核对设计地质情况,判断围岩稳定性,应有文字和数码影像。

4、超前地质预报采用的方法、预报范围、频次应符合设计要求。

5、超前地质预报施作里程、位置、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超前地质预报施作后,及时收集相关数据,归纳总结预报成果,核对地质情况,判断围岩稳定性。

7、采用物探法时,炮孔、测线布置和数据采集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采用超前钻探法时,钻机钻深不宜小于25m,成孔倾角和方位角偏差应不大于1°,深度偏差不大于0.5m。

二、洞身开挖

㈠施工技术指南要求

1、隧道Ⅳ、Ⅴ、Ⅵ级围岩地段、隧道浅埋、下穿建筑物及邻近既有线地段施工开挖应采用控制爆破,或非爆破方法

2、岩石隧道钻爆开挖应采用光面爆破技术,控制循环进尺及一次同时起爆药量。

3、开挖轮廓线应采用有效的测量手段进行控制,轮廓线和炮眼位置宜采用激光指向仪、隧道断面仪、全站仪等配合测定。

4、爆破后应及时清理危石,清理工作宜采用机械作业

5、隧道允许超挖值:

Ⅳ级围岩拱部平均线性超挖15cm、边墙10cm、仰拱隧底10cm,拱部最大超挖25cm、仰拱隧底25cm;Ⅴ级围岩拱部平均线性超挖10cm、边墙10cm、仰拱隧底10cm,拱部最大超挖15cm、仰拱隧底25cm;(本数据适用于炮眼深度不大于3m,大于3m时可适当调整)

6、隧道应严格控制欠挖,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欠挖不大于5cm,且不大于0.1m2/m2。

7、钻爆设计内容:

炮眼布置、深度、斜率和数量,爆破器材、装药和装药结构,起爆方法和爆破顺序,钻眼机械和钻眼要求、主要技术指标及必要说明等。

8、岩石隧道光面爆破一次开挖进尺不宜大于3.5m,爆破参数通过试验确定。

9、光爆层周边眼沿断面轮廓线布置,内圈眼应满足抵抗线要求;其余辅助眼应交错均匀布置,间距满足块度的需要;周边眼与辅助眼眼底应在同一垂直面上,掏槽眼加深10~20cm。

10、掏槽眼宜选用高猛度的炸药,周边眼宜选用低密度、低爆速、低猛度或高爆力的炸药;周边眼宜选用小直径连续装药,岩石较软时可采用导爆索,有瓦斯危险的工作面应采用正向装药结构。

11、钻眼作业要求:

爆破眼数量、位置、深度、及斜率应符合钻爆设计要求,掏槽眼口和眼底间距的允许误差为±5cm,辅助眼口间距允许误差±10cm,周边眼口位置允许误差±5cm,眼底不得超出开挖面轮廓线15cm;

12、装药作业要求:

装药作业与钻孔作业不得在同一工作面进行,装药前应进行安全检查,病对炮孔进行清孔及检查炮眼的深度、角度、方向和炮眼内部情况,处理不符合要求的炮眼,炮眼缩孔、坍塌或有裂缝时不得装药;装药的炮眼应采用炮泥堵塞,光面爆破周边眼堵塞长度不宜小于30cm,其他炮眼深度大于2.5m时堵塞长度不宜小于1m。

13、每次起爆前应仔细检查起爆网路,在同一开挖面上,光面爆破起爆顺序应由内向外逐层起爆,延迟时间宜采用孔内控制;

14、实施爆破时,所有人员应撤至安全地点,独头坑道内安全地点距爆破地点不得小于200m。

15、爆破效果应符合:

硬岩无剥落、中硬岩基本无剥落,软弱围岩无大的剥落及坍塌,开挖面平整,隧道两次爆破接茬错台不应大于15cm,爆破进尺达到钻爆设计要求,块度满足装运要求,周边眼炮眼痕迹保存率硬岩不小于80%,中硬岩不小于60%,并在开挖轮廓面分布均匀。

16、提高光面爆破效果的措施:

周边眼的放样误差±2cm,周边眼开眼位置为:

硬岩在轮廓线上,软岩可向内偏移5~10cm,减小周边眼外插角度孔深小于3m时外插角允许斜率为孔深的±5%,孔深大于3m时外插角斜率宜为孔深的±3%,外插角方向应与该点轮廓线的法线方向一致。

㈡验标要求

1、隧道开挖断面符合设计要求,严格控制超欠挖,石质坚硬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m2小于0.1m2)侵入衬砌应小于5cm,拱脚和墙脚以上1m内严禁欠挖;

2、光面爆破钻孔应按爆破设计要求严格控制炮眼间距、深度、角度。

掏槽眼眼口间距和深度允许偏差为5cm,辅助眼眼口和眼底允许偏差万恶哦10cm,周边眼允许偏差为5cm,外斜率不应大于孔深的3%~5%,眼底不超出开挖断面轮廓线10cm。

3、开挖循环进尺Ⅴ级围岩不大于1榀钢架间距,Ⅳ级围岩不大于2榀钢架间距。

4、炮眼装药前应清理干净,按钻爆设计控制装药结构、装药量和堵塞方式,周边眼堵塞长度不小于20cm;光面爆破炮眼痕迹率硬岩不小于80%,中硬岩不小于60%,病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

5、隧底开挖轮廓和高程符合设计要求,石质坚硬岩石个别突出部分(1m2不大于0.1m2)侵入衬砌应小于5cm;基底无积水、虚渣;隧底、仰拱循环进尺符合设计,软弱围岩隧道开挖循环进尺不得大于3m。

三、支护

㈠施工技术指南

1、隧道超挖部分应采用喷射混凝土或衬砌混凝土回填,初期支护与围岩应成为整体的支护体系,防水层、衬砌应与初期支护紧密贴合:

喷混凝土应与岩面、初喷混凝土面、钢架、钢筋网等基本密贴,除防排水结构外,初期支护内不得留空洞和间隙,防水层基面应平整,防水板固定应松紧适度,衬砌拱顶应做压浆回填。

2、超前小导管沿隧道拱部均匀布设幻想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外插角10~15°,长度应大于2倍循环进尺,搭接长度不小于1m,与钢架构成联合支护。

3、小导管安设采用引孔顶入法进行,钻孔方向应顺直,钻孔深度和直径与管径匹配,采用吹孔法清孔,管口应安装孔口阀门,外露长度不小于30cm;注浆应采用注浆泵注浆,配制好的水泥浆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注完,随配随用,注浆顺序为由下至上、浆液先稀后浓。

4、初期支护应在开挖后及时进行以控制围岩变形防止坍塌,喷混凝土应与岩面、钢架、钢筋网密贴不得留有空洞和间隙与围岩成整体的支护体系,喷混凝土必须满足设计的初期强度、长期强度、厚度及与围岩面粘结力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喷混凝土3h强度应达到1.5MPa,24h强度达到10MPa。

5、喷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初喷应在开挖后及时进行,厚度不少于4cm,初喷时应先填平岩面较大凹洼处,初喷面应大致园顺,复喷应在钢筋网及钢架安装后及时进行,喷射作业应分段、自下而上连续进行喷射角度与受喷面垂直喷嘴与受喷面的距离为0.6~0.8m,钢架、钢筋网背后喷填密实,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终凝1h后再喷射,应先用风水清洗基面,喷射作业紧跟开挖面时,下一循环爆破应在喷射混凝土终凝3h后进行。

6、锚杆施工:

锚杆应按设计定出孔位,允许偏差±15cm,锚杆保持直线与围岩主要结构面垂直。

7、锚杆应安装垫板,在砂浆体的强度达到10MPa后,垫板应用螺帽上紧应与喷层面紧贴,未接触部分必须楔紧。

锚杆安设后不得随意敲击,填充砂浆终凝前其端部不得悬挂重物。

8、钢筋网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钢筋网应在初喷后铺挂,使其与喷射混凝土形成一体,钢筋网搭接长度未1~2个网格,与锚杆或其他固定装置连接牢固,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cm。

9、钢架安装符合下列要求:

钢架在初喷混凝土后及时架设,安装前应清除虚渣及杂物,各节钢架连接板间以螺栓连接牢固、密贴,沿钢架外沿每隔2米用钢楔或混凝土预制块与初喷混凝土楔紧,钢架与锁脚锚杆焊接牢固,钢架之间设纵向连接,钢架背后间隙用喷射混凝土充填密实,仰拱底有钢架时应一次全幅安装并喷混凝土及时封闭成环。

10、监控量测必测项目有:

洞内、外观察,拱顶下沉,拱脚下沉,净空变化,地表沉降;观察工作包括:

开挖面岩层稳定性并进行地质素描,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的稳定状态,地表开裂、地表变形、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透情况、地面建筑物沉降情况,做好观察记录并与地勘资料对比分析;洞内拱顶下沉点和净空变化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并应在开挖后12h内埋设,权断面法开挖应布设一条水平线和两条斜测线;必测项目测点初始读数应在埋设后12h内、下一循环开挖前读取。

㈡验标要求

1、Ⅳ、Ⅴ、Ⅵ级围岩初期支护封闭位置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35m,采用分部开挖时,应在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及以上时进行下一部分的开挖。

2、隧道支护必须紧跟开挖及时施作,并应及早封闭成环,同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监控量测等相关作业。

3、双线Ⅳ、Ⅴ级围岩隧道台阶法施工时,应设置锁脚锚杆(管)、横向临时支撑或临时仰拱等控制拱(墙)脚位移的措施。

4、不良地质地段施工时,应加密布置量测断面,并适当加大量测频率。

拱顶下沉和净空变化量测断面间距:

Ⅳ级围岩不得大于10m、Ⅴ级围岩不大大于5m。

当拱顶下沉、水平收敛速率达5mm/d或位移累计达100mm时,应暂停掘进,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处理措施。

Ⅳ级围岩拱顶下沉和净空变化的量测断面间距不得大于10m、Ⅴ级围岩不得大于5m。

隧道内监控量测点应在开挖后12h内布设,并及时读取数据,最迟不得大于24h。

隧道收敛点应埋入围岩浅层内。

5、喷射混凝土施工应分段分层作业。

分层喷射时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一次喷射厚度:

拱部不得超过10cm,边墙不得超过15cm。

开挖后应及时初喷,混凝土终凝到下一循环爆破作业时间间隔不得小于3h。

喷射混凝土用粗骨料粒径不宜大于16mm,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的性能指标:

初凝时间不迟于5min、终凝时间不迟于10min,1天抗压强度不小于7MPa。

喷射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要求,每个作业循环至少在拱部和边墙留置一组检验试件;喷射混凝土厚度检查点数90%及以上大于设计厚度,每3~5m检查一次,每个断面从拱顶起间距2m布设一个检查点。

6、喷射混凝土应与围岩、钢架、钢筋网结合紧密,背后无空洞、无杂物,每10m检查一个断面,每个断面从拱顶中线起隔3m检查1个点;喷射混凝土表面密实、平整,无裂缝、脱落、漏喷、漏筋、空鼓,锚杆头无外露。

7、超前锚杆应与钢架连接牢固,一并受力;系统锚杆应在喷射混凝土完成后施工,安装时必须设置垫板,垫板与基面紧密。

锚杆安装允许偏差:

孔径符合设计、孔深大于锚杆长度的10cm、孔距允许偏差±15cm、插入长度不得小于设计的95%且应位于孔中心;锚杆孔的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8、钢筋网应在岩面喷一层混凝土后再铺挂,钢筋网与岩面之间喷混凝土应密实、无空洞;有脱落石块或混凝土被钢筋网卡住时应及时清除;钢筋网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与锚杆或其他固定装置连接牢固,网格尺寸允许偏差10mm,钢筋网搭接长度应为1~2个网孔、允许偏差为±50mm。

9、钢架应在开挖后或初喷后及时架设,钢架脚底应置于牢固的基础上,否则应设置钢垫板或用混凝土填充,钢架与围岩或初喷层间隙采用喷射混凝土喷填密实,沿钢架外沿每隔2m用保护层垫块与初喷层或围岩顶紧。

10、初期支护仰拱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