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二十五 读《雪》需要联想复习特训第十篇.docx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二十五 读《雪》需要联想复习特训第十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二十五 读《雪》需要联想复习特训第十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二十五读《雪》需要联想复习特训第十篇
2019-2020年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二十五读《雪》需要联想复习特训第十篇
Ø第1题【单选题】
判断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有误的是()。
A、日记是心的轨迹,凝聚生活七色阳光的水滴。
(比喻)
B、曾经是“谈黄色变”的黄河边,经过十年的改革,如今也变得“满园春色关不住”了。
(引用)
C、就在这时,医疗队和担架队上来了,他们把一块块带水的毛巾,一只只浸湿的口罩,一片片潮湿的布块塞给每一个战士。
(排比)
D、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
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反问)
【答案】:
【解析】:
Ø第2题【单选题】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读〈雪〉需要联想》一文作者行文的思路是“不满足于表面的感受,不同意简单化的判断”→“这就需要联想”→“什么是联想?
联想的条件”→“读者从形象出发的,活泼敏捷的联想”→“《雪》提供了这样的条件”。
B、《灵魂的柔软和坚硬》一文语言生动形象,是诗化的语言,充满着诗情画意。
C、《简洁精纯的〈雪〉》一文,首先阐述《雪》语言上的特色,接着剖析其艺术构思上的特色:
南国的雪和北方的雪的对比;欢快的情绪与悲壮的内心的对比。
D、《〈雪〉的独到之处》中,作者认为《雪》的“独到之处”表现在:
作者不仅重点写了江南的雪,而且运用想像,扩大了艺术的视野,把它和“朔方的雪”作了对比描写。
这样写使作者在这些对比描写中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倾向。
【答案】:
【解析】:
Ø第3题【单选题】
判断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有误的是()。
A、它又不是寓言,不是“比”,不是那样自觉地用一种对象作手段去表达另一种对象或另一种对象或另一种抽象的思想。
(重复)
B、是的,所有那些我们熟悉的鲁迅形象——我们从照片上看到的,从书中读到的,从史学家口中听到的,从他的纪念馆里瞻仰到的——都是顽强和坚硬。
(排比)
C、他渴望见到“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的朔方大雪,欣赏它们“在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的激情和疯狂。
(引用)
D、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
(反问)
【答案】:
【解析】:
Ø第4题【单选题】
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语文对我很感兴趣。
B、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的。
C、在老师的辛勤帮助下,我的语文水平和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D、一桩桩的事实,使周恩来越来越感觉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分量。
【答案】:
【解析】:
Ø第5题【单选题】
根据课文内容填词语有误的一项()。
A、这可能是由于作者的有意__________,也可能是由于作者无意自觉地去完成这一联想,他在某种程度上只是凭直感写雪罢了。
(含蓄)
B、他的姿态应该是__________的,嘴角的笑容是温情的,心里的渴念是悠远、惆怅而又饱满的。
(安静)
C、而旋风中的雪景的壮观,作家只用这样几个__________的短句描绘。
(简洁)
D、相比之下,朔雪不仅__________而且有一种优越感了。
(幸运)
【答案】:
【解析】:
Ø第6题【单选题】
给加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有误的一项是()。
①故乡成了他心中无数凝缩的碎片,一点一点,时时浮出,像他手中须臾()不离的烟卷一样,深吸一口,五脏()六腑()都被滋润得舒服。
②这样的土地和气候,能够消融一切坚冰,让人的情意qiǎn()quǎn(),醉眼矇眬,春心荡yànɡ()。
A、①yúzànɡfǔ②缱畎漾
B、①yúzànɡfǔ②缱绻漾
C、①yǘzànɡfǔ②缱绻漾
D、①yúzànɡpǔ②缱绻漾
【答案】:
【解析】:
Ø第7题【单选题】
下面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答案】:
【解析】:
Ø第8题【单选题】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青岛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海滨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B、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C、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等智能化、个性化。
D、目前,全球用水增长速度达到人口增长速度的两倍,由此导致水资源短缺状况加剧。
【答案】:
【解析】:
Ø第9题【单选题】
下面句子使用修辞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启明星,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挂在高空的明灯。
B、老麻雀势如飞石一般,正投在狗的鼻前来。
C、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D、汽车陷在泥里,我们大家像蚂蚁搬家一样,拉的拉,推的推,终于把汽车推出了泥坑。
【答案】:
【解析】:
Ø第10题【单选题】
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坚强
B、倔强
C、强大
D、顽强
【答案】:
【解析】:
Ø第11题【单选题】
给下面加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斯妤yú惆怅chóu
B、须臾yú斑斓lán
C、笑靥yàn缱绻qiǎnquǎn
D、冗杂rǒng咄咄逼人duō
【答案】:
【解析】:
Ø第12题【单选题】
判断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有误的一项()。
A、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
(比喻)
B、既然他已经似一粒种子被风吹离家园,命运就注定了他一生的漂泊动荡。
(比喻)
C、这就是鲁迅心中富足的故乡,温暖的故乡,安逸和春光无限的故乡。
(排比)
D、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
(对比)
【答案】:
【解析】:
Ø第13题【单选题】
先填字,后解释。
正确的一项是()。
①风驰电()②心自问()③无可击()
④专心志()⑤疾忌医()⑥不置辩()
A、①掣:
闪过②扪:
按,摸③懈:
松懈,引申为漏洞,破绽④致:
极,尽⑤讳:
忌讳⑥屑:
纸屑
B、①掣:
闪过②扪:
按,摸③懈:
松懈,引申为漏洞,破绽④致:
极,尽⑤讳:
忌讳⑥屑:
值得
C、①掣:
闪过②扪:
按,摸③懈:
松懈④致:
极,尽⑤讳:
忌讳⑥屑:
值得
D、①掣:
闪过②扪:
按,摸③懈:
松懈,引申为漏洞,破绽④致:
精致⑤讳:
忌讳⑥屑:
值得
【答案】:
【解析】:
Ø第14题【单选题】
结合语境,对加线的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读者的切切实实从形象出发的,而又是活泼敏捷的联想,是多么必不可少,多么引人入胜啊!
引人入胜:
引人进入佳境(指风景或文章等)。
B、鲁迅也是温情的鲁迅,是柔软和童真的鲁迅,率性和孩子气的鲁迅。
率性:
直率的性格。
C、鲁迅先生的文章,向来以洗练著称。
洗练:
(语言、文字、技艺等)简练利落。
D、在“雪”的后面,那种更大更深更感人的形象和思想,已经成熟到呼之欲出的地步了。
呼之欲出:
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答案】:
【解析】:
Ø第15题【填空题】
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笑靥______契合______缱绻______
冗杂______寥寥数语______
【答案】:
【解析】:
Ø第16题【填空题】
根据课文内容填词语。
(1)这可能是由于作者的______,也可能是由于作者______地完成这一联想,他在某一程度上只是凭直感写雪罢了。
(2)如果是这样,当他在纸上写下那些关于江南之雪的文字的时候,他的姿态应该是______的,嘴角的笑容是______的,心里的渴念是______、惆怅而又______的。
(3)这就是鲁迅心中______的故乡,______的故乡,______和______的故乡。
(4)但就全篇来看,这依然是一种对比,或者说是一种衬托,是以______来进一步衬托______,从而巧妙地抒发作者那种渴想暖春,渴求光明;憎恶严冬,憎恨黑暗的思想感情。
【答案】:
【解析】:
Ø第17题【填空题】
“恰到好处”一词的意思即文中所说的“______”。
【答案】:
【解析】:
Ø第18题【填空题】
《读〈雪〉需要联想》一文的题目主要指______、______两方面。
【答案】:
【解析】:
Ø第19题【填空题】
《简洁精纯的〈雪〉》一文中,作者认为《雪》的主要特点是______。
【答案】:
【解析】:
Ø第20题【问答题】
学完本文,同学们对评论文学作品,都有了自己的心得。
假如有人让你为同学们讲解如何品读文学作品,你应如何对同学们进行讲解?
【答案】:
【解析】:
Ø第21题【问答题】
你原来是怎样理解《雪》的思想内容的?
读完这几篇评论,你有哪些收获?
请你认真阅读文章,试着把四位作者的主要观点用一两句话表达出来,并加以比较,然后和同学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案】:
【解析】:
Ø第22题【问答题】
赏析文章,回答问题
好一场心灵的大雪
——鲁迅的《雪》赏析
刘德福
1924——1925年,鲁迅在创作散文诗集《野草》的同时,开始翻译日本厨川白村的文艺论文集《苦闷的象征》,在引言中,鲁迅写道:
“非有天马行空的大精神,即无大艺术的产生。
”在《雪》中,鲁迅为我们呈现了大精神产生的过程。
文章一开始,写了“暖国的雨”的特征,“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
”。
对雨,鲁迅的态度并不是一概否定的,但,雨的确是与雪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特征。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
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正是“青春的、壮健的”江南雪,引来了孩子们的热闹,可它也有一个特点:
粘连、易变。
“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就大不相同了,他们“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而且,“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
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因此,作者在结尾深情的喊道: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雨是雪的初始阶段,雪是雨的升华。
王国维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
”鲁迅笔下的雪,是“天马行空的大精神”的写照,从“暖国的雨”到“江南的雪”再到“朔方的雪花”,这是一个“天马行空的大精神”的形成过程。
我们可能联想到:
一个人,从“天真烂漫的少年”到“健壮蓬勃的青年”再到“大气磅礴的壮年”;一个灵魂,从“温柔单纯的留学生”到“慷慨激昂的文人”再到“笔意如刀天马行空的战士”。
在这个变化中,“孤独”起到了决定作用。
雪从“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到“终于独自坐着了,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最后变成“在无边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啊,好一场心灵的大雪呀!
难能可贵的是,文笔犀利老辣、解剖自己如解剖别人的鲁迅,在这篇散文诗中却表现了少有的宽容和温情。
他没有让“暖国的雨”、“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花”,形成截然不同的对照,在突出“朔方的雪花”是“大精神”的同时,又在“暖国的雨”和“江南的雪”中寄寓了自己的理想。
他不仅歌颂那“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孤独的雪”,而且用回忆、向往中的江南美景和富于情趣的童事,与丑恶的现实世界作对比,表达了追求一个美好的理想的世界的愿望。
请你认真阅读这篇文章,并和《四人谈》相比较,想一想作者的看法与他们有哪些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
【答案】:
【解析】:
Ø第23题【问答题】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无翼鸟的联想
①鸟有翼,这是常识。
但有一种鸟,却无翼。
她端庄妩媚,能舞善啼,极讨人欢心。
新西兰人爱之尤甚,将其命名为国鸟,倍加宠养之。
据说,这生灵早先曾遨游于高空,啾鸣于山林,后来被人饲养着,无须再远走高飞了。
久之,便消失了双翼,失去了飞翔的能力。
这似乎是喜,因为她终于不必自己去觅食了。
但实在是让人觉得悲怜,因为鸟失去了翅膀,毕竟是个不幸。
除供人赏玩外,她再不能振翮云间了。
人类宠了她,但尤确实是伤害了她。
宠她的人,倒是出于厚爱,谁知适得其反呢?
不过,现在并不要紧,反正有人宠着,她尽可以饱享人间的恩惠,无忧无虑地生活。
可我想,某日人们的审美观念变了,不再欣赏这畸形的美了,那时,这鸟儿又依谁而生活呢?
②想起山鹰来了。
山鹰训练雏鹰,总衔着雏鹰,狠心地把它扔下山崖,让它自己从山崖下练着飞上来,飞上来,终于练就了一副健劲的翅膀。
本文以鸟喻人,作者的观点蕴涵其中,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论点。
【答案】:
【解析】:
Ø第24题【问答题】
鲁迅《雪》中写到了南方和北方两种不同的雪。
对这两种雪之间的关系,历来理解不够一致。
有人认为是通过对比突出南方雪的美丽,有人认为是通过对比突出北方雪的坚韧,有人认为是在对比中表现两种雪各自的特点,有人认为写南方的雪是为衬托北方的雪。
请你细读课文,选择其中一篇文章看看作者是怎样理解这个问题的。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
【解析】:
Ø第25题【语言表达】
下面是冰心的一首小诗和一位作家对这首小诗的品评语,请模仿作家的这种写法,品评冰心的这首小诗。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例句:
我喜欢这首小诗的宁静而又深远的意境,它表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敏感,对黎明的热切期盼,它反映了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上,经受过战争洗礼的诗人纯净、乐观的心。
我的品评:
【答案】:
【解析】:
Ø第26题【文言文阅读】
请你反复诵读《习惯说》,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
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
每履之,足若踬焉。
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国家为?
”命童子取土平之。
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
已而复然。
又久而后安之。
噫!
习中之人,甚矣哉!
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致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
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
这篇短文选自《养晦堂文集》,作者是清末湖南湘乡人刘蓉。
请解释划线字在句中的含义:
①浸淫日广______②足若踬焉______
③已而复然______④则反窒焉而不宁______
请你选出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
原文:
噫!
习中之人,甚矣哉!
A、唉,学习中的人,是非常厉害的啊!
B、唉,从中模仿的人,是非常厉害的啊!
C、唉,习惯对人影响,是非常厉害的啊!
D、唉,有习惯的人,是非常厉害的啊!
选文共三段,其中哪些段落是叙事的?
哪些是说理的?
想一想作者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什么。
本文最后归结的中心是()
A、学思并重
B、学贵慎始
C、习惯成自然
D、治国先治家
【答案】:
【解析】:
Ø第27题【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一)追寻深沉
——《故都的秋》赏析
江锡铨(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
《故都的秋》写于一九三四年八月。
在这篇散文中,作者郁达夫描绘了故都北京秋天如诗如画的、几乎臻于完美的风物景致,表达了对于故都清秋的虔诚向往与崇仰。
那是一种超常的深情。
应当如何理解、把握作者的这种宗教般的情感和礼赞呢?
我以为,要想读出《故都的秋》的深厚蕴藉,似乎应当同时关注作者其他的关于北京和关于秋天的文学作品,尤其是作者在将近两年之后的一九三六年五月所写的另一篇散文《北平的四季》——后者几乎可以说是前者的“互文”与注释。
就是在《北平的四季》中,作者再一次比较了南方的秋天和北方尤其是北京的秋天,重申了他的“抑南扬北”的见解:
“所以我说,北平的秋,才是真正的秋;南方的秋天,不过是英国话里所说的IndianSummer(小阳春——引注)或叫作小春天气而已”。
也是在《北平的四季》中,作者再一次近乎偏执地表达了对于北京的一往深情。
作者说,在自己的“前半生住过”的、“不在少数”的“中国的大都会”中,虽然各有特点,然而,“上海的闹热,南京的辽阔,广州的乌烟瘴气,汉口武昌的杂乱无章,甚至于青岛的清幽,福州的秀丽,以及杭州的沉着,总归都还比不上北京”的“典丽堂皇,幽闲清妙”。
在作者的心底眼中,“北平的人事品物,原是无一不可爱的,就是大家觉得最要不得的北平的天候,和地理联合上一起,在我也觉得是中国各大都会中所寻不出几处来的好地”,于是便有了作者笔下意味无穷的《北平的四季》。
在写完了冬、春、夏三季的横生妙趣之后,作者表示,两年前写过一篇《故都的秋》,“对这北平的秋季颂赞过一遍了,所以在这里不想再来重复”,然而仍然觉得意犹未尽,忍不住又洋洋洒洒地写下了一个十分精彩的段落,并且为《故都的秋》留下了一条注脚:
“北平近郊的秋色,实在也正像是一册百读不厌的奇书,使你愈翻愈会感到兴趣”。
“百读不厌的奇书”——这或许可以看作作者对“故都的秋”神奇魅力的形象诠释。
“故都的秋”美就美在它的清、静、悲凉,美在它的“色彩浓,回味永”,美在它的“百读不厌”的浓郁的书卷气,美在随处可见的“深沉的地方”。
当然,这是需要像作者那样潜心细致地去“翻阅”,去追寻和体味的——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这些“深沉的地方”是与故都北京深厚的文化积累,同时也是与作者和读者的传统文化素养所生发的“遥想”相联系的。
所以,作者“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经历了干百年岁月淘洗的名胜景观,似乎注定会引发作者的思古之幽情,遥想起与这些景观相关联的历史文化的悠远和深沉。
而且,这“深沉的地方”并不仅限于名胜古迹,而是普遍到几乎无处不在——好像故都秋天的一草一木,全都植根于“典丽堂皇,幽闲清妙”的中国历史文化典籍之中。
如作者所说,即便不去寻访那些名胜古迹,“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似乎还保留着白居易《长恨歌》时代的“上穷碧落下黄泉”的高远与幽渺的天色;当我们“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的时候,就不仅“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或许还会自然而然地感悟到杜牧的诗意——“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七夕》;而“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几乎是立刻就把我们带回了柳永的《雨霖铃》的境界,耳畔似乎还萦回着这位落拓的屯田员外郎由“寒蝉凄切”所引发的千种风情无处诉说的深长幽怨;至于那“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来的秋雨,以及老北京们用“平平仄仄”的“歧韵”念出来的“一层秋雨一层凉”的感慨,似乎也会令我们联想起在秋风秋雨中的古轩亭口被难的秋瑾烈士的绝命诗句,联想起这位刚烈不让须眉的鉴湖女侠的“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千古浩叹……所以作者说,“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而这“中国的秋的深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追寻深沉——或许可以用这四个字来概括《故都的秋》的命意。
据郁达夫的日记记载,二千余字的《故都的秋》是在一九三四年八月十七日,在他到达北平第四天的一个上午一挥而就的。
而此前在青岛避暑四十日,却没有写出一篇《青岛的夏》来:
或者说经过青岛四十日的苦苦思索搜寻,在故都的秋色中豁然开朗,有如辛稼轩之人灵山的重峦叠嶂——“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辛弃疾:
《水调歌头·灵山齐庵赋,时筑堰湖未成》),郁达夫也是在故都的街头巷尾这些“深沉的地方”,发现了“雄深雅健”的大块文章,发现了季节化了的中国历史文化精神,在一定的意义上也许可以说,这篇《故都的秋》实质上更像是一首中国历史文化精神的《秋声赋》,是对金色的、成熟的、蕴藉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精神的礼赞和追寻。
追寻深沉——或许也可以用这四个字来概括郁达夫写作《故都的秋》前后思想情绪的主旨。
一九三三年四月,郁达夫由上海移家杭州定居。
他的本意,大约是要逃避沪上国民党反动派的政治高压和白色恐怖,同时也远离文艺界的纷争。
写于半年前的小说《迟桂花》,已流露了避世隐居的去意。
然而,郁达夫很快就发现,“杭州一隅,也决不是世外的桃源,这样要捐,那样要税,居民的负担,简直比世界哪一国的首都,都加重了”。
当时,中国北方战云密布,继东北沦陷之后,日寇又相继占领了山海关和承德,进而觊觎整个华北乃至全中国。
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之下,郁达夫惟有借用自己旧日的诗句来抒写心头的愤懑和无奈:
“烽火满天殍满地,儒生何处可逃秦?
”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从表面上看他似乎是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
或流连诗酒,或徜徉山水,或品茗赏花,或浏览闲书。
然而,实际上他生活得并不轻松。
一方面,他是一个靠卖文为生的自由职业者,没有别的经济来源,手停口停;另一方面,一个有责任心的正直知识分子的良知和长期从事进步的、革命的文艺活动的经历,又使得他无法忘情于世事,为换钱度日而敷衍塞责,去写那些媚俗的无聊文字。
这样一来,他便常常陷人想写的不能写,能写的又不想写的创作苦闷之中。
一九三三年八月,他在一首纪游诗的诗后写道:
“近来生活为左右所夹,颇觉烦闷,精神躯体,都不能自由,创作生活,怕将从此告终矣”。
在第二天的日记里,他又这样写道:
“想做东西,终不能动笔,当决计离开杭州”。
“决计离开杭州”自然只是愤言而已,但如果用这里的“杭州”指代内外夹击、庸碌烦闷的日常生活,则大体上是符合郁达夫彼时彼地的思想情绪的——实际上,《故都的秋》的“抑南扬北”的抒情基调,对于人在南国之秋中只能“浑浑沌沌”度日的鄙夷,似乎还保留着“决计离开杭州”的余愤。
一九三四年七月,郁达夫在难耐的酷热中“决计离开杭州”(当然只是暂时的),去青岛避暑。
八月又转赴北平。
好像忽然眼前一亮,一下子发现了寻常巷陌中处处可见的,与中国历史文化精神息息相关的“深沉的地方”,一下子走出了“浑浑沌沌”,于是也就一下子写出了《故都的秋》——我们读《故都的秋》,如果读得细一些,似乎还可以听到作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喜不自禁,乃至喜极而泣的深长感喟。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文中的“秋天”、“故都”、“北方”、“南方”、“色彩浓”、“回味永”等“关键词”,大约也都不是普通的、单纯的季节概念、地域概念和形容词组,这些“关键词”的背后,也都蕴涵着时代、历史、社会、人生的大课题。
从一定的意义上也许可以说,作者所挚爱、所追寻的“故都的秋”,其实正是经过千秋岁月淘洗的,深沉的,清、静、悲凉的中国历史文化精神的象征。
在我看来,作者的挚爱与追寻,实质上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深挚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彼时彼地,“故都的秋”已在异族侵略者的觊觎与威胁之中,作者希冀通过自己“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描述,让维系着中国文化精神的“故都的秋”长存人世间。
作者一介寒儒,手无缚鸡之力,虽无保卫故都的勇武,却不乏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