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实施7S管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36521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7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3实施7S管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03实施7S管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03实施7S管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03实施7S管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03实施7S管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3实施7S管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docx

《03实施7S管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实施7S管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3实施7S管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docx

03实施7S管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实施“7S”管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牡丹江高级技工学校实训室“7S”管理创新典型案例

职业院校的一体化教学改革已将课堂搬到实习工厂,因此加强实习实训场所的管理,改善实训环境,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成为职业院校新的课题。

牡丹江高级技校依照企业管理的模式,把“7S”管理制度引入到实训室的管理中,不但提升了实训室管理水平,更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7S”管理还被推广到全校所有的教室、寝室和办公室,改变了全校的教学和办公环境。

省内多所院校到我校学习“7S”管理先进经验,称赞我校的“7S”管理开创了学校实训室管理的先河。

一、实施背景

在对企业的走访调研中,企业反映比较多的一个问题是80%的学生技术技能可以满足企业需要,但是一些细节却不够注意,如工具随意胡乱摆放、卫生不清扫、设备不及时保养等。

这些毛病看起来问题不大,却关系到一个人的职业素养,如果解决不好,会带来严重后果。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成了我们研究的一个课题,在教学中我们不断探索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难题,我们引入了全新的“7S”管理制度对实训室进行管理,不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也破解了实训室管理的难题。

经过近一年的实践,“7S”管理制度全面开花,成效显著,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在一点一滴的习惯养成中培养出来,毕业学生深受企业欢迎。

二、主要目标

我们实施“7S”管理的初衷就是按照企业管理的方式实施实训室的管理,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让学生提前接触企业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以便学生就业时能够快速适应企业环境。

“7S”即:

1S整理(SEIRI)。

2S整顿(SEITON)。

3S清扫(SEISO)。

4S清洁(SEIKETSU)。

5S素养(SHITSUKE)。

6S安全(SECURITY)。

7S节约(SAVEING)。

1.通过实施“7S”管理,建立学校内部管理的统一标准,养成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使企业文化成为学校深度发展的助推剂。

2.利用“7S”管理提高工作效能,达到企业管理标准与要求,提高全校师生的职业素养,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3.建立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铸就学校管理的特色与品牌。

4.通过实习实训“7S”管理模式的辐射,为学校全面实施“7S”管理提供经验,在全校范围所有的教室和办公室推广“7S”管理,实现创建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一个勤俭节约的团队、塑造一个安全零事故团队、创建一个服务优良的团队、成就一个工作高效率团队、达到一个领导满意的团队。

最终实现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产教结合的全面融通,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教育质量。

三、工作过程

针对实训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经过认真分析,我们决定全面实施“7S”制度,从根本上破解实训室管理难题,从而实现实训场所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提高学生的素质。

我们制定了实施方案,分几步实施“7S”管理。

(一)宣传到位、深入人心

2013年初,牡丹江高级技校教务处牵头编制了《推进“7S”管理标准---前期准备》,以学校文件形式下发到各个部门,将推行“7S”管理与学校的示范校建设和品牌建设相结合,与学校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相结合,强调推行“7S”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大家了解“7S”内容、“7S”宣言、“7S”口号、“7S”口诀、“7S”行动、管理目标等。

通过学习、宣传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要求,理解内涵实质,深刻领会与把握推进“7S”管理的宗旨。

同时在校园网上推出“7S”管理相关内容的专门网页,进行“7S”管理成功经验的宣传。

2013年3月新学期开始,“7S”管理全面启动,四个系在学校文件的指导下各自制定了自己的“7S”管理实施细则。

学校统一在每个实训室设置“7S”管理文化宣传板,各系在班级的主题班会上进行“7S”管理的专项宣传。

我们充分利用板报、宣传栏等阵地或组织进行主题活动月。

主要宣传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二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既有一技之长,又能做到一专多能,它是胜任岗位工作的前提;三是必须形成良好的岗位操作习惯;四是必须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的各种职业能力。

学校还邀请企业负责人、优秀毕业生进行专题讲座,主要讲企业员工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讲什么样的人是企业最欢迎的人,激发学生接触企业文化的愿望。

通过一个月的准备和学习,实施“7S”管理的目的、意义、内容要求,已经深入人心。

师生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理解了“7S”管理的实质。

教务处制定了《牡丹江技师学院“7S”管理推进方案》《实习实训场所“7S”考核细则》《实习实训场所重点项目考核评分标准》等相关制度,开始在全校范围实施“7S”管理。

(二)贯彻落实,营造氛围

1.强化推进,循序渐进。

按照要求,每个实习实训场地里每天上课的第一件事就是实施“7S”管理——1S整理(SEIRI)。

通过采用四整四查方式,即每天上课开始和结束四次整队点名,四次检查仪容仪表,整理工作服,整理场地里桌椅设备等物品,这样充分保证实习秩序及学生安全,逐步养成学生基本的职业素养。

2.特色管理,成效显著。

在“7S”管理实施过程中,每个系对实训室的管理都有自己的特色。

机械工程系有机械加工和数控两个校内实训基地,两个车间都形成独具特色的“7S”管理模式。

在机加实训车间,学生们每天上课前都整齐地在车间门前排好队形,在老师的引领下先整理着装、整顿队形,然后大声朗诵“十做到”。

数控实训中心为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秩序,培养学生习惯养成,学生每天课前齐声吟诵数控实训“八荣八耻”。

两个实训基地各有特点的口号是对学生的鼓舞和激励,也是一种约束,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通过实习老师在学生中的引领、导向,并开展全方位的考核,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明显提升。

学生们不但对自己有所约束,而且还相互监督,学生们在实训结束后,认真地清扫实训场地,保养设备,合理摆放工具、量具以及洁具。

每次课题结束后,老师要对课题实训情况点评、总结,并评选出“优秀学员”以及“设备养护标兵”。

这样的历练和成长,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形成,优秀品质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餐旅商贸系把“7S”管理重点放在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养成上,针对个别学生上实习课不穿白色工作服的问题,他们制定了严格的管理规定:

如凡是不穿白色工作服的学生一律不允许进入实训室,一次没穿工作服要在实习成绩中扣掉5分,连续三次不穿工作服,实习成绩为不及格。

一个月之后,穿工作服成为学生的主动习惯,而且同学之间互相提醒督促,不穿工作服现象完全杜绝。

实训课玩手机是令老师头疼的难题,餐旅商贸系在每节课前由班长拿着专用的塑料箱逐一收取学生的手机放入塑料箱内,送到老师办公室,上课期间家长有事情一律给班主任老师打电话沟通解决,下课前班长取回手机发给大家。

没有手机的课堂,学生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烹调专业每天都与煤气和炉刀具打交道,养成安全习惯是学生最重要的素养。

餐旅商贸系规定每节课课前和课后有专人检查煤气是否关闭,煤气管道是否漏气,确认安全才能离开实训室。

每节课上课前有专人领取刀具,并负责发放;每节课下课时专人收回刀具,送交指导老师统一保管。

这些安全习惯看似小事,实则关系到生命,必须牢记,让每位学生终生受益。

汽车化工系在每个实训室划定不同的功能区域,每件工具每个物品都要按照规定的区域摆放,每节课结束之前安排专人对所有的工具和物品摆放的位置进行检查,发现没按要求摆放的必须马上纠正,否则不能下课。

开始的时候学生极不情愿,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就形成习惯,再后来就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7S”管理就是与学生以后工作岗位要求相一致的管理方式,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岗位操作习惯,使自己向一个“准企业员工”的要求转化。

刚开始这种行为是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一个月后由班级干部组织进行,两个月后这种行为已经成为学生们的自觉行动,成了每节课上课前和下课前必做的规范动作,习惯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

教务处和各系每天派人随时检查,及时把情况予以通报,有效促进了“7S”的推进。

3.严格考核,赏罚分明。

每个实训室按“7S”管理的要求,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并要求每个参与的指导教师、学生把“7S”管理实施要义熟记于心,自觉地去贯彻执行。

同时必须要有考核机制,对执行制度好的予以表彰,对执行制度不好的给与处罚,赏罚分明才是执行制度的最好保证。

4.量化考核,记入成绩。

把“7S”管理的操作规范记录在学生的实训成绩中,把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七个方面的表现进行量化打分,并按规定的权重折算记入该实训模块的成绩,使学生在提高操作技能的同时把养成岗位素质能力的习惯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5.成立督导,检查到位。

学校成立了由教务处和各系部组成的“7S”管理工作检查督导组,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

对合格的实训室予以表扬,不合格的实训室予以全校通报批评。

通过组织检查、督导、达标、考核,不断地整改提高,形成了长效机制,将“7S”管理逐步完善。

(三)树立样板,以点带面

经过不断地督导、检查和评估,实训室的“7S”管理各个环节的量化分数被记入到各部门绩效考核成绩,各部门自觉整改,“7S”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学院督导部门对各实习实训(一体化)教学进行“7S”管理的评估验收,并制定了《实习实训场所样板间评比方案》。

按照评比方案,经过一学期“7S”管理各环节的严格检查,有7个实训室入围。

经学院两次复查评出“7S”管理实习实训样板间4个,正式挂上样板标牌,实现了以典型带动全面的效果。

另外,在一个学期实施、检查、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7S”标准考核细则,让制度规范全校师生的行为,让制度规范全校所有教学和办公场所的管理。

(四)举一反三,全面延伸

一年的“7S”管理稳步推进,实习实训场所的环境得到全面改善,促进了产教结合的全面融通,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在取得实习实训场所推行“7S”管理经验的

基础上,2014年3月学校把“7S”管理延伸到全校所有的理论课教学班级和教师的办公室。

校考核办公室定期对每个班级和办公室进行检查,对达标的通报表扬,对不达标的通报批评。

形成了人人执行“7S”,人人监督“7S”的良好氛围。

每一个教室和办公室都按照“7S”的方式进行管理,全校教职工由开始的不适应,到后来的主动按照“7S”管理标准进行自我约束,教室和办公室环境焕然一新,提升了全校的管理水平。

四、条件保障

为保证“7S”管理顺利推进,学校建立了教务处、系、教研室三级“7S”管理考核小组。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教务处负责“7S”管理方案及考核细则的制定,负责对推进工作的评价、整改及学院“7S”管理标准的实施检查、考核;系考核小组负责“7S”管理方案落实、检查、督促;教研室考核小组负责“7S”具体方案实施与指导。

各系根据专业场地的特点,结合“7S”实施要求,制定各自实施细则。

为有效推进“7S”管理,学校将“7S”管理记入绩效考核,有力保障了“7S”管理工作的推进。

五、成果成效以及推广

不论各级领导人,还是学生家长,不论是在工作日,还是在休息日,当你步入牡丹江高级技校的任何一个实训场所时,无不对训练有素的学生、整齐摆放的物件、有序的工作流程、花园式的现场发出由衷的赞叹,进而饶有兴趣地探求起实训室管理的奥秘所在。

(一)人造环境,环境育人

“7S”的实施彻底改变了实训室的环境面貌,干净、整洁、优雅的学习实训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造就了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彻底改变了过去实训室管理难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成为实训室的主人,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自觉保持环境,真正发挥了环境育人的效果。

学生的很多不良习惯得到改善,解决了课堂教学难以解决的问题,成为德育教育的有一个有效的手段。

(二)创建样板,目标引领

高标准的样板成为其他实训室竞相学习的模范,每个实训室都以能够成为样板间为目标;每个学生都以成为“7S”优秀标兵为荣,全院形成了人人参与“7S”管理,班班争当“7S”模范的良好氛围,“7S”管理在全校蔚然成风。

(三)推广创新,激发活力

我们把“7S”管理由实习实训场所延伸到所有教室和办公室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把“7S”管理发扬光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7S”管理文化和管理模式,真正将“7S”管理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助推了一体化教学规范前行,激发了广大师生的活力,提高了师生的职业素养。

“7S”让学校在新的规范下焕然一新,充满活力。

办公室和教室物品按规矩摆放,教师和学生按标准做事,有制度才有创新,有创新才有活力,这种活力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素养提高,企业欢迎

由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现在的学生更受企业欢迎。

他们先是对学生的改变感到惊讶,了解了我们的做法之后,给我们很高的评价,这是对我们“7S”管理最好的肯定。

六、体会与思考

“7S”管理作为我校教育教学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全校师生高度重视,通过专项领导小组的组织、策划、实施、检查、考评等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下步学校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制定标准,规范管理作为基础

标准化管理的核心是用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规范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对工作效果给予正确评价,进而形成一种习惯、文化,最终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7S”管理的器就是制度、标准及规定,“器”利与不利的依据在于其可操作性、完整性。

(二)统一思想,宣传工作必须先行

利用一切可宣传手段广泛宣传,加大培训力度,将“7S”深入人心,提高全员的综合素质,人人参与,共同进步。

实施“7S”管理必须要有全体成员参与,树立主人翁意识,对照标准找差距,分析原因定措施,落实整改见成效,合理配置和使用资源,使班级、寝室、生产实习和办公区域达到整洁、实用、规范的要求。

减少浪费,减少物品取放查找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三)建立机制,常抓不懈才能有效

“7S”管理需要的是坚持,在遇到困难瓶颈时要一如既往的坚持做下去,而且想尽一切办法做好。

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一种成功,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通过将“7S”管理记入绩效考核,树立样板间,挂牌引领等措施,以典型促落实,抓住“7S”活动的核心和精髓,推动我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为示范校建设增添了光彩。

附件1:

“7S”管理考核评分细则

附件2:

“7S”管理成果照片

附件3:

机械工程系特色口号

 

附件1:

“7S”管理考核评分细则

项目

目标

考核内容

分值

得分

1S整理(SEIRI)

将学习和实习场所的物品有必要的留下来,其他的都消除掉。

1、设备设施(机器、电脑)。

2、橱柜、货架与工具箱。

3、原材料、产品。

4、技术文件资料。

5、清洁用具(扫把、拖把、水桶等)。

6、学生物品(书本、衣物、饮料瓶等)。

20分

2S整顿(SEITON)

将实训室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示。

1、规划设计机器设备、工具箱、文件资料等摆放位置。

2、规划设计墙上制度、警示语的内容及摆放位置。

3、对实训场所、物品标示,并做好登记工作。

4、制定废弃物处理办法,明确处理时间。

15分

3S清扫

(SEISO)

将实训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洁干净,保持实训场所干净、亮丽。

1、保持实训场所干净、亮丽。

2、确定学生负责所在区域的卫生与物品的摆放。

3、实训场地所有区域卫生和设备检查与清理。

20分

4S清洁

(SEIKETSU)

随时关注自己的行为,自我约束。

1、确定实训室卫生检查要点。

2、系部明确实训室管理员职责要求。

3、系部制定实训室学生实习守则。

4、确定实习指导教师职责。

5、制定检查与考核制度。

15分

5S素养

(SHITSUKE)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严谨细致的作风及服从规范,营造团队精神。

1、穿着实习服装,符合实训要求。

2、使用礼貌用语。

3、学生遵守课堂程序,无不良行为。

4、学生遵守操作规范,团结合作。

10分

6S安全

(SECURITY)

提高全员安全意识,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防范于未然。

1、树立安全第一思想,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重视用电安全,检查电源开关。

3、重视我们的活动场所安全。

4、确保零事故。

10分

7S节约

(SAVEING)

教育学生以节约为本,节约为荣。

1、节约用水:

严防滴漏、人走水停。

2、节约用电:

关闭电源、人走断电。

3、节约材料:

废料利用、防止污染、

节约成本。

10分

 

附件2:

“7S”管理成果

 

附件3:

机械工程系“七S”管理特色口号

1.机加实训车间“十做到”:

我能做到——按时到岗不迟到;

我能做到——着装整齐树形象;

我能做到——不玩手机不打闹;

我能做到——不窜岗位不喧哗;

我能做到——听从指挥保安全;

我能做到——爱护工具重节约;

我能做到——认真值日保清洁;

我能做到——注意言行提素养;

我能做到——同学互助共和谐;

我学技能我成长,勤学苦练我成才。

2.数控实训中心“八荣八耻”:

以站队走齐为荣,以中途掉队为耻;

以服从管理为荣,以顶撞教师为耻;

以工装整齐为荣,以奇装怪发为耻;

以文明礼貌为荣,以乱说脏话为耻;

以勤奋好学为荣,以偷懒取巧为耻;

以积极实习为荣,以打闹睡觉为耻;

以全心学习为荣,以偷玩手机为耻;

以及时清理为荣,以乱扔垃圾为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