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非常实用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33620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14 大小:7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非常实用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非常实用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非常实用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非常实用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非常实用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非常实用doc.docx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非常实用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非常实用doc.docx(1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非常实用doc.docx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非常实用doc

课题

信息窗一——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共2课时第1课时

教学

内容

第一单元信息窗一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特点

课型

新授

重点

难点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特点

个人实施情况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野炊吗?

想帮野炊的同学解决问题吗?

野炊时大家一共带了9个面包,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二、运用情景探求新知。

1、图上这些同学出去野炊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想帮助他们解决吗?

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组讨论一下。

9个面包现在要平均分给4个人,怎样分呢?

9个面包平均分后有剩余,余下的数叫余数,这种现象叫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

有余数的除法

2、根据分的结果推导除法算式。

教师板书:

9÷4=2(个)……1(个)

结果是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2个,还余1个。

读作:

9除以4商2余1。

3、结合算式讲解算式中每一部分的名称。

4、同位互相说一说算式各个部分的名称,读一读算式。

三、试一试。

师:

其他的食品怎样平均分呢?

小组的同学互相提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口述教师课件演示

第1页

学生独立写出其他除法算式,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交流自己写的算式。

四、巩固练习。

1、先摆一摆,再填空。

1)8个○每3个一份,分了()份,还剩()个?

2)11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个,还剩()个。

指名交流自己写的算式。

2、自主练习第一题。

3、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

先小组说,再全班说。

同位互相说说每道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再读一读算式。

五、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知道了平均分后剩余部分叫余数,学会了列式计算。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9个面包现在要平均分给4个人,怎样分呢?

9÷4=2(个)……1(个)

教后记

 

课题

信息窗一——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共2课时第2课时

教学

内容

第一单元信息窗一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特点

课型

练习

重点

难点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特点

个人实施情况

一、回顾整理。

上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

学生畅所欲言,以复习唤起记忆。

]

二、作业延续。

1、要求18块巧克力可以平均分给几人,先要知道每人分几块,有很多种情况,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尝试列式

18÷2=9(人)

18÷3=6(人)

18÷4=4(人)……2(块)

18÷5=3(人)……3(块)

18÷6=3(人)

18÷7=2(人)……4块)

2、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3、先独立观察,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4、你是怎样做出来的?

以18÷7=2(人)……4(块)为例,

三、先摆一摆,再计算。

1、9根小棒,每两根一份,分了()份,还剩()

2、把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根,还剩()根。

学生在答题纸上填写,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说说试商的过程。

四、试一试直接用乘法口诀求商。

1、师:

老师手里拿着几个气球?

(18个),要分给几个小朋友?

(5个),平均每人分几个?

剩几个?

指名交流自己是怎样找到合适的商的。

2、找规律

通过刚才的练习,比较每道题里除数和余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同位互相说一说。

集体交流。

3、小结:

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余数都比除数小。

五、解决问题。

1、思考:

一件衣服钉几个扣子?

30个扣子可以钉多少件衣服?

还剩多少个?

集体交流,订正。

2、自主练习4题

三种杯子各能装满多少?

各剩几只?

独立观察图。

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3、自主练习5题

剩下的易拉罐可以搭几辆小车?

学生观察图,交流自己的想法,

4、自主练习第6题

每种工具都平均分给9个班,怎么分?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教后记

课题

信息窗2:

搭帐篷

共2课时第1课时

教学

内容

第一单元信息窗2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课型

新授

重点

难点

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个人实施情况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同学们来到野外可高兴了,有的扎帐篷,有的采野果,有的采蘑菇……你们想去看看吗?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信息图,引导学生观察。

(1)请同学们找找图中的数学信息,想一想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解决第一个问题:

每人分4条,22条鱼可以分给多少人?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2÷4=5(人)……2(条)

组织学生说一说这个算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教学竖式的写法。

教师板书竖式,并讲解每一部分的名称。

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写竖式。

提醒学生注意:

各数位一定要对齐

(4)小组内解决:

48个野果平均分给9个同学,每人分几个?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横式及竖式。

师:

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试商的?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好方法。

(5)观察比较:

观察一下上面两道算式,你发

第1页

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

余数一定是比除数小的。

(6)请学生独立解决:

需要搭多少顶帐篷?

学生找到需要的条件,在本子上写出算式并集体交流。

2、练习巩固

(1)自主练习1()里最大能填几?

这是一道试商练习。

请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补充练习

先摆一摆,再计算

①9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了()份,还剩()根

板书:

9÷2=()……()

②把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根,还剩()根

板书:

11÷4=()……()

再一次提醒学生注意:

在做有余数的除法题时,所得的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总结:

同学们,你们真不错。

这节课我们跟着图上的小朋友们一起去搭了帐篷,还学会了有余数除法的竖式的写法,课后请你们找一找在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我们今天学过的方法来解决?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22÷4=5(人)……2(条)

教后记

课题

信息窗2:

搭帐篷

共2课时第2课时

教学

内容

第一单元信息窗2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课型

练习

重点

难点

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个人实施情况

一、创设情境,复习巩固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

谁能说一说在做有余数除法的题目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投影:

你知道余数藏在哪里吗?

请把它找出来。

14÷4=3……28÷5=1……316÷3=5……110÷4=2……2

(1)请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说一说。

(2)组织学生指出余数、商。

2、练习巩固

(1)自主练习第5题

把余数是2的涂成红色

请学生先算出每道算式的得数,然后根据要求涂色。

集体订正,有错的学生改错,改完后请同位检查。

(2)解决实际问题:

快乐的星期天。

题目给了4幅图,分别画的是小男孩星期天做的事情,根据图画,请学生找到有关的数学信息,并根据找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3游戏:

蚂蚁躲雨

27÷836÷622÷748÷9

37÷448÷849÷733÷5

(1)请学生先独立计算出每道题的结果,然后再按照提示,把这些算式进行分类。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

沙滩上还有什么?

(饲料)箱子里还有多少瓶饲料?

(2)想一想蚂蚁到哪去躲雨?

分组讨论

①没有余数的算式48÷836÷649÷7

②余数是3的算式27÷848÷933÷5

③数是1的算式22÷737÷4

三、综合训练,巩固拓展

把20枝铅笔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样分?

小组内用小棒分一分,统计有几种分法,填在表格里

学生按照上面的分法,在小组里分一分,并把每次分的情况记录下来。

四、总结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说一说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22÷4=5(人)……2(条)

教后记

课题

我学会了吗

共1课时第1课时

教学

内容

我学会了吗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熟练的进行有关计算。

2、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的道理,并能根据这个道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课型

新授

重点

难点

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个人实施情况

一、回顾;

课前谈话:

同学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你都知道了哪些知识?

二、梳理:

1、交流整理结果:

学生可能回答:

(1)我知道了什么是有余数除法。

(2)我会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3)我知道了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对照比较找出难点。

三、解决:

1、()最大能填几?

6×<528×<61×6<52

×8<523×<19×4<27

2、先圈一圈,再计算

3、用竖式计算

19÷2=23÷7=59÷9=

27÷6=50÷8=38÷4=

四、应用:

1、出示课本主题图。

提问:

你都看到了什么?

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吗?

2、提出问题:

3、解决问题:

第1页

第一、我们班有58名同学,至少需要几辆汽车?

学生列式解答:

58÷8=7(÷辆)……2(人)

引导学生讨论:

到底需要几辆车?

7辆还是8辆。

第二、每个小组有6名同学,只有50元的费用,该怎样买票?

方案一:

买A区票。

理由,位置好,看的清楚,比较舒服。

50÷9=5(张)……5(元)

存在的问题:

钱不够,方案行不通。

方案二:

买B区票。

理由,位置也可以,看的比较清楚。

50÷8=6(张)……2(元)

可以实施。

方案三:

买C区票。

理由,价钱便宜。

50÷7=7(张)……1(元)

存在问题:

余着一张票,位置不是太好,看的不清楚。

小组讨论,确定最佳方案:

方案二。

4、拓展应用:

为了增加现场的热闹气氛,同学们在看台上摆了一个造型。

他们按照红、黄、绿、蓝的顺序排列。

第21名同学该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第34名同学该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第36名同学呢?

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教后记

课题

万以内数的认识

共2课时第1课时

教学

内容

P11---P14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能说出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读会写千以内的数。

2、经历千以内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较大数意义。

课型

新授

重点

难点

1、计算单位百、千的认识,以及万以内数数位顺序。

2、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个人实施情况

一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课题:

2、学生仔细观察信息窗,并回答:

A.你看到了什么?

从这些信息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B.学生观察并交流汇报。

(提出问题)

二、探索新知:

(一)千的认识

1、解决问题“一千是多少?

”。

A、你认为一千是多少?

学生说一说。

B、交流:

a、根据回答让学生用小棒数一数,感知10个一百是1千。

b、再让学生用计数器数拨出1千来(关注学生拨珠过程,适当引导),近一步感知10个一百是一千,并理解百、千的十进制关系。

2、让学生再用计数器拨一拨,一个数一个拨。

3、让学生感知一千的多少,1000页纸,1000粒玉米粒。

4、感知“千”这个计数单位和“千”在数位顺序中的位置。

(二)百的认识

1、解决问题“一百二十五是多少”。

A、学生合作尝试用计数器拨珠认识一百二十五

从99开始,边拨边数,数到125。

(关注99-100、101、110几个段的拨珠)

B、怎样写一百二十五?

为什么这样写?

学生写一写,说一说写数的方法。

C、学生说一说125的组成。

并说出为什么。

2、尝试:

三百和八百零八怎样写?

并说一说组成。

(关注空位)

(三)千以内数的读法

1、376是多少?

怎么读?

学生说一说怎么读,读数的方法。

2、读出下面的数

629700360204

(关注零的读法)

三、练习

1、写出下面的数

四百一十七五百五十

二百零三九百

2、读出下面的数,并说一说组成。

701680247

四、小结

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计数单位百千、数位顺序、千以内数的读写及数的组成。

板书设计

万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

教后记

课题

万以内数的认识

共2课时第2课时

教学

内容

P13-P14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1、正确理解百、千的含义。

2、正确读写万千以内各数。

课型

练习

重点

难点

千以内各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个人实施情况

一、前置复习

数的读写及组成

二、练习:

1、学生口答:

几个百是1千?

几个十是一百?

()个百是三千。

()个十是600。

2、填一填。

A.

B.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

3、自主练习:

1)、利用计算器拨一拨。

(注意学生拨珠过程。

2)学生独立填一填,并说明理由。

3)学生独立完成,并补充5道。

(教师拨,学生说)

4)同学之间一个说数,一个写数,各写5个。

5)说一说下列各数的组成。

A.60725436482600

B.一个数由5个百,3个一组成,这个数是()。

6)相互练习:

说数、拨珠、说组成。

(5分钟,小组内进行)

7)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数。

三、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后记

课题

万以内数的认识

共2课时第1课时

教学

内容

P15-P19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万”,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能够用词语和符号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2、经历用万以内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

课型

新授

重点

难点

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

个人实施情况

一、导入课题

1、教师谈话直接导入课题。

2、学生仔细观察信息窗,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3、交流发现的信息。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万

1、解决问题“一万是多少?

A、学生尝试说一说一万是多少?

B、教师拿学具演示一万大约是多少?

一千、二千、三千、…引导总结10个一千是一万。

C、让学生在计算器上表示一万。

(学生拨,同学说。

特别是九千时可放慢速度)

学生能解释为什么是一万。

D、结论:

10个一千是一万,一万里面有10个一千。

2、教师补充:

一版报纸字数大约是一万。

(加强对“一万”产生必要性的认识,感知一万)

(二)万以内数的读写

1、解决问题“怎样写一千二百五十六”

A、出示教学任务:

a在计数器上拨出一千二百五十六。

b写出一千二百五十六。

c读出一千二百五十六。

d说一说一千二百五十六的组成。

B、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第5页

重点说一说读数和写数的方法(没有零)

2、尝试:

怎样读写一千五百

说一说读写一千五百的方法,关注零的读写方法(末尾有零)。

3、尝试:

怎样读写六千零五十

先同桌讨论,说一说读写数的方法(中间有零)。

4、说一说一千五百和六千零五十的组成。

5、小结:

读写万以内数的方法:

没有零的…末尾有零的…中间有零的…

三、练习:

1、读出下列各数(并说一说组成)

1000036544778

307440503003

2、写出下面的数

八千六万五千零六

七千二百三千零九十四千一百八十二

四、小结

板书设计

万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千是一万,一万里面有10个一千。

读数:

从高位读起…

写数:

从高位写起…

教后记

 

课题

万以内数的认识

共2课时第2课时

教学

内容

P17-P19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

课型

练习

重点

难点

万以内数的读写。

个人实施情况

一、前置复习:

1、( )个一千是一万。

()个一百是一千。

2、340里面有( )个百( )个十。

 205里有( )个百( )个十和()个一。

3、学生口答:

怎样读万以内的数?

怎样写万以内的数?

二、综合练习:

1、自主练习:

A、1题学生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数一数。

教师要注意个别学生(差)。

B、2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让6名学生版演。

2、自主练习4题.

学生自主完成集体交流,注意辨别三个“5”因位置不同所代表的不同意义。

第7页

3、补充练习:

8888中的4个“8”代表的意义有何不同。

4、小组合作接力游戏:

组长说数,一生说组成,一生写数。

一生读数。

比一比看谁写的又对又快,可轮换。

5、自主练习六:

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万以内数的认识

从高位读,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0。

从高位写起,依次写出各位上的数字。

教后记

课题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共2课时第1课时

教学

内容

P20-23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借助实例初步认识近似数。

2、在比较万以内的大小的同时,体验比较方法的多样性。

3、借助数据表达信息交流,感受大数的意义。

课型

新授

重点

难点

近似数感念的理解

个人实施情况

一、导入课题

1、直接导入:

2、学生仔细观察信息窗,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信息提出问题。

1)苹果树和梨树哪种果树多?

2)……

二、探索新知

1、解决问题“苹果树和梨树哪种果树多?

A、学生说一说如何确定谁多?

比较9501200的大小。

B、学生尝试比较,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方法:

a比位数b找标准数

C、练习

347994651300

说一说方法

2、解决鸽子鹌鹑谁多?

A、学生独立思考比较895和806大小的办法。

B、集体交流。

方法:

数位相同a依次比较各位上数字大小,从高位比较起,b找近似数

C、介绍近似数

即接近的数,找近似数的方法

D、练习

第9页

37687770509597

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三、练习:

比较大小

90599325872547

5625665870097007

四、课堂小结:

总结大小比较方法:

板书设计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数位不同,数位多的大。

数位相同,从高位起,依次比较各位上数的大小,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教后记

第10页

课题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共2课时第2课时

教学

内容

P21-P23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1、正确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2、正确认识一个数的近似数。

课型

练习

重点

难点

近似数概念的理解。

个人实施情况

一、前置复习:

1、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学生口答。

2、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36549872541678

875857325327

3、说出下列各数近似数。

312507988997403

说一说找近似数的方法

二、综合练习:

1、自主练习第1、2题。

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订正。

集体交流,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第11页

2、第3、4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3、第5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4、第7题,作业。

三、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数位不同,数位多的大。

数位相同,比较高位,高位大就大,如果一样,比较下一位。

类推。

教后记

第12页

课题

估计的策略

共1课时第1课时

教学

内容

P24-P26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1、学生经历在具体情境中估计事的过程,体会估计事物的必要性和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2、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交流信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课型

新授

重点

难点

个人实施情况

一、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课程。

2、学生仔细观察信息窗,根据信息窗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1)一共有多少个学生?

2)一共有多少棵白菜?

3)一共有多少棵树苗?

二、探索新知

1、解决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学生”

A、学生估计一下,仔细看图。

(时间留得不能太长,避免学生一个个的数)。

B、交流

估计的策略:

a切块,每一块数出行列,再取近似数,b先数出10个圈圈,再看总人数里面约有几个这么多的。

2、解决问题“一共有多少棵白菜”。

A、学生独立思考

B、小组交流方法,引导学生需要掌握的策略。

(一畦——一行6——7行——8畦)

3、解决问题“一共有多少棵树苗”

充分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4、小结:

估计的策略

第13页

三、练习

1、自主练习1,学生说一说估计的方法。

估计一行字数——行数×一行字数

2、第2题。

切块:

大桶=2个小桶

3、第3题,方法同2题,切块

4、第5题:

学生独立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