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普通高中协作体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31484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普通高中协作体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北省普通高中协作体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北省普通高中协作体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湖北省普通高中协作体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湖北省普通高中协作体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普通高中协作体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docx

《湖北省普通高中协作体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普通高中协作体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普通高中协作体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docx

湖北省普通高中协作体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湖北省普通高中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

历史试题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5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题2分,共56分。

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杜佑《通典》卷一九《职官》中记载:

“殷制,天子建天宫,先六太:

日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典司六典。

”材料表明在商朝的职官系统中,有关宗教事务的职官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所谓“六太”中,神职人员占三席。

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

A.当时中国宗教非常盛行B.商朝政权与神权的高度结合

C.祭祀是当时最主要的行政工作D.商朝时神权凌驾于政权之上

2.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

“(楚)成王恽元年,初即位。

使人献天子,天子赐祚,日:

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注:

“夷越”是古代对长江中下游以南各族聚居地区之称)这说明当时()

A.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B.南方各族严重威胁西周的统治

C.诸侯国兼并战争频繁D.夷越地区由中央王朝直接管辖

3.秦汉时期实行朝议制度,国家大事皆由朝臣讨论后向皇帝提出意见,最后由皇帝裁定。

这一制度()

A.完全避免了决策失误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D.表明皇帝充分重视民意

4.秦汉的中央官制习惯上被概括为“三公九卿”。

实际上秦朝并无“三公”,那时候,太尉是虚设的。

对此现象符合史实的解释是()

A.秦朝中央官制变动频繁B.巩固君主专制集权的需要

C.太尉一职实为后人杜撰D.秦朝政局保持稳定太平

5.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

“一日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日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日明达法令……四日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材料反映了汉代察举制()

A.开始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选拔官员B.官员选拔注重品行和才学

C.未打破血缘世袭选官制D.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

6.刘昀《旧唐书·穆宗纪》:

“(唐穆宗想破格提拔)前检校大理少卿、驸马都尉刘士泾为太仆卿。

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上谕之日:

‘士泾父吕有边功,久为少列十余年,又以尚云安公主,朕欲加恩,制官敕下。

’制命始行。

”对材料的解读错误的是()

A.“给事中”供职于门下省,有封驳皇帝诏敕的法定权利

B.“给事中”只有封还诏书的权力,但没有否决权

C.“给事中”为当权者所利用,为虎作伥

D.“给事中”的意见是否被采纳,完全取决于皇帝

7.《中国:

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

“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权三分,相互牵制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C.完善机构,皇权顶峰D.分工明确,独立施政

8.右图所示选官制度的选官依据主要是()

A.品行B.才学C.门第D.相貌

9.唐代开科取士,科举制逐渐完备起来。

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为“状元”。

同榜人举行庆贺活动,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

唐发展科举考试的史实不包括()

A.贞观年间考试科目以明经,进士两科为主B.唐玄宗发展科举,设集贤院

C.开元年间实行八股取士D.武则天在位时首创武举和殿试

10.北宋基本上解决了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矛盾,其主要措施有()

①颁布推恩令②文官任州郡长官③参知政事的设立④大部分赋税收入由中央掌控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11.《元史·地理志》中“白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下列关于元朝地方行政区划设置表述正确的是()

A.现河北省地域是由中央直接管理的“腹里”B.地方设中书省,简称行省

C.行省之下,分别设道、府、州、县D.西藏归枢密院管辖

12.朱元璋在总结元朝灭亡的原因时说“主荒臣专,威服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

为吸取元朝灭亡的教训,明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A.废丞相,设内阁B.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

C.设参知政事,分相权D.设通判,分相权

13.清朝赵翼《檐曝杂记》卷1记载有“雍正年间……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人直缮写。

……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赞画于其间。

”根据材料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该机构设置是为分割宰相的行政权B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C.该机构官员没有实权D.材料反映的是雍正帝设军机处

14.《中国历史纵与横》中写道:

“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

”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史实不包括()

A.西汉周勃、周亚夫父子相继为宰相B.古代中国男性族长地位和权力的确立

C.南宋岳飞以“精忠报国”为己任D.清朝晚期“湘军”“淮军”的建立模式

15.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

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不分出身、性别、贫富,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享有民主权利,也就是参政、议政、选举和被选举这样的权利。

但雅典的民主,又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不是古代中国式的一人统治,一家之言。

材料中“伟大的创举”指()

A.延续古代中国式的管理模式B.使所有的雅典人拥有管理国家的权力

C.体现了雅典分权与制衡的民主原则D.创造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16.加拿大学者哈罗德·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写道:

“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

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

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关于梭伦执政期间的改革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A.实行陶片放逐法B.废除奴隶制

C.依据财产多少将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D.在他执政期间雅典民主政治确立

17.雅典的公民大会早在提修斯改革之前就存在,是国家名义上的最高权力机关,但实际上被贵族所控制;到克利斯提尼改革,公民大会成为实际上的权力中心。

据此可知,这一变化体现出雅典()

A.公民权利得到完全保障B.城邦缺乏政治自主权

C.民主程度不断增强D.贵族权力已丧失殆尽

18.《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九条规定:

“如果成年人于夜间在犁耕的田地上践踏或收割庄稼,则处以死刑”;《第八表》第二条规定:

“如果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与受害者和解者,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的伤害。

”这表明罗马法()

A.维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B.带有浓厚的氏族制的残余

C.有效维系了帝国的统治D.简洁灵活实用有效的特点

1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

“虽然法律专家们并不认为自然法无形中对罗马民法起了限制作用,但他们确实把它看作是人类立法应该遵循的楷模。

这一基本原则是罗马的一个伟大的贡献,至今仍在起作用。

”自然法之所以被“看作是人类立法应该遵循的楷模”,是因为它主张()

①天赋人权②人人平等③依法治国④公正至上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17世纪末期,荷兰发展的速度慢了下来,逐渐失去了左右世界的霸权。

历史的安排竟是这样的巧合:

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威廉三世离开荷兰到英国,都成为世界中心舞台的一次极有象征意义的转移。

下列对“威廉三世离开荷兰到英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荷兰的衰落是威廉出走英国的直接原因

B.威廉出走英国是荷兰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

C.威廉出走英国有力地推动了世界霸权的转移

D.威廉出走英国有利于英国新型制度的确立

21.议会于1701年1月通过的《王位继承法》明确规定:

以后英国王位不得传给天主教徒……凡非出生于英国者不得担任议员和政府官员;非经议会两院的奏请,国王不得免除终身任职的法官的职务;国家的一切法律与条例非经议会通过,均属无效。

这一规定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

A.议会从此掌握了英国的立法权B.议会掌握了监督国王行政活动的权力

C.国王从此无权任命议员和官员D.议会两院已经完全操纵英国立法和行政

22.“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

……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

导致这种“旧制度”淘汰的重要事件是()

A.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B.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

C.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D.1884年英国议会改革

23.1746年,乔治二世(英国国王:

GeorgeIIofGreatbritain,1683-1760年)听取了别人的意见,否决了内阁的建议。

于是,第二天,内阁全体阁员和其他非阁员大臣集体辞职,政府瘫痪。

乔治二世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万般无奈之下,只好亲自出面恭请内阁复职。

这一事件反映英国君主立宪制度产生的主要影响不包括()

A.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B.内阁全体成员和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C.内阁全体成员在行政上与国王处于相互牵制关系

D.内阁制在英国得到长远发展

24.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

“……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

……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相互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美国共和制度得以确立的关键性措施是美国推行()

A.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B.中央集权的联邦制原则

C.人民民主的选举原则D.保障人民基本权利原则

25.钱满素在《美国掀翻:

分权·制衡·民主化进程》中说:

“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

控制的办法主要是使每个部门都在别的部门中发挥一定作用,有能力延缓甚至阻止其他部门的行动……”这一观点在1787年宪法中的表现不包括()

A.国会对总统的行政有监督权B.总统内政外交必须对国会负责

C.总统任命大法官需国会同意D.大法官可以裁判总统行政违宪

26.1787年美国宪法第一条第十款规定:

各州不得缔结任何条约结盟或组织邦联;不得对民用船只颁发捕押敌船及采取报复行动之特许证;不得铸造货币;不得发行纸币;不得指定金银币以外的物品作为偿还债务的法定货币。

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在于()

A.取消美国各州所拥有的经济特权B.维护美国联邦政府的最高政治权力

C.加强美国各州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D.集结各州经济共同偿还战争的债务

27.易中天在《我们的反思》中写道:

“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

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

材料中“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不包括()

A.主张创立联邦制共和政体B.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C.推行责任内阁制度D.坚持人民民主原则

28.钱乘旦在《走向现代国家之路》中说:

“历史仿佛在故意卖弄哲理,几次革命都未能巩固共和国,一帮落魄贵族在走投无路中找到的权宜之计,却成了法兰西共和国的真正起始。

”形成这一结局的根本原因是()

A.资产阶级共和观念已深人人心B.工业资本主义得到不断发展

C.封建地主贵族的势力日益衰落D.君主专制在革命中受到多次冲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4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4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分)

材料一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

攻战日作,流血于野。

……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

——摘编自《金石萃编·秦峄山刻石》

材料二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

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

“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

”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摘编自《旧唐书·刘祎之传》

(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今皇帝”推行何种制度使得“一家天下,兵不复起”?

试分析这一制度的影响。

(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宰相)祎之反抗敕令的制度依据。

皇帝敕令最终执行的结果说了什么间题?

(9分)

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6分)

材料一这个连自己名称几乎都不敢宣布的不光彩的共和国采取了两院制:

权力保守的参议

院包括75名由国民议会任免的终身参议员和225名经间接普选产生的参议员,这种选举制

度对地主十分有利。

众议院由直接普选产生。

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合选出。

他拥有执行权,

任命文职和军职人员,并和议会两院共有立法倡议权。

在参议院同意下,他能解散众议院。

他不对议会负责,而政府直接对议会负责。

——摘编自皮埃尔·米盖尔《法国史》

材料二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

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摘编自《德意志帝国宪法》

(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不光彩的共和国”的名称,并概括其代议制的特点。

(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

(8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8分)

 

普通高中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1.B材料中的表述并不意味着当时中国宗教非常盛行,只是表明当时中国人对自然界的认知水平较低,故A项错误;商朝时期宗教、祭祀是为政权服务的,故C、D两项错误,只有B项符合题意。

2.B根据题干材料“夷越之乱…侵中国"可知,西周时期南方夷越各族严重威胁了西周的统治,故选B;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神权的信息,排除A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周天子与楚国之间的关系,没有体现诸候国之间的战争,排除C项;秦朝平定岭南才将夷越地区纳入中央王朝管辖之下,排徐D项。

3.CA项说法错误,太绝对,BD项无法从材料得出。

4.B从“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可以看出,秦朝设立太尉之职,却没有具体人担任,说明最高的军事权还是掌握在皇帝手中,这是出于巩固君主专制集权的需要。

故B项正确。

从题干信息只能得出太尉这一职位没有具体人员担任,并不能说明太尉一职实为后人杜撰。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政局并不稳定,且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二世而亡。

题干中并没有涉及秦朝中央官制的变动,只是说太尉没有具体人员担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中央官制实行的是三公九卿制,并未频繁变动。

5.B由隋文帝开始釆用分科取士的办法选拔官员而排除A项;察举制已打破血缘世袭制,故排除C项;又由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而排除D项。

故正确答案为B项。

6.C由“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即可确知A项正确;由“制命始行”确知BD两项正确。

C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故选C项。

7.A材料体现的是隋唐政治突破性的进展,主要考查的是隋唐中央官制的特点,三省六部制下相权一分为三,相互合作,但他们不能独立施政。

材料主要讲到的是中央官制的变化,而地方官制在隋唐时期,并没有走向成熟,最后导致唐朝出现藩镇割据。

皇权发展到顶峰,是清朝军机处的设立。

三省六部之间职权分明,相互牵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故选A项。

8.C九品中正制下,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

9.C八股取士是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

故选C项。

10.B推恩令是西汉时期并非北宋,故①错误;北宋在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进而加强中央集权,故②正确;参知政事是分化相权而增设的官职,与题干加强中央集权的要求无关,故③不符合题意;财政上只有一小部分赋税作为地方开支从而削弱地方财权,故④正确。

11.A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

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西藏归宣政院管辖,故BCD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A项符合题意。

故选A。

12.B明太祖时期不是分相权而是废除了宰相制度,没有设内阁,也没有设参知政事。

故选B项。

13.A此题主要考查对军机处的理解。

根据所学,军机处是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而设立的,后来发展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其特点是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军机大臣秉承皇帝意旨办事,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

而且清朝始终没有宰相。

由此可见,A的说法是错误的,因此答案为A。

14.A理解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度及其对古代中国社会政治的影响,明确古代中国的宰相是不能世袭的,西汉周勃、周亚夫父子相继为宰相与西汉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周勃、周亚夫父子的个人能力有关,故A项符合题意,为正确答案。

15.DAB项均不符合史实,C项从材料中无从体现。

雅典城邦公民集体当家作主,公民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力,故选D项。

16.CA项和D项都是在克利斯提尼时期;B项说法错误,梭伦没有也不可能废除奴隶制。

因此答案为C。

17.C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

根据题干中“公民大会…实际上被贵族所控制”“到克利斯提尼改革,公民大会成为实际上的权力中心”可知,公民大会地位提升,即雅典民主程度不断增强,C项正确。

雅典民主政治只是奴隶主贵族的民主,A项中“完全保障”与史实不符,排除;雅典城邦具有独立自主性,B项错误;D项“贵族权力已丧失殆尽”表述绝对,排除。

18.B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

由题干中第九条规定成年人在夜间践踏犁耕地或收割庄稼处以死刑、第二条中的“同态复仇法”可以看出,该法律带有浓厚的氏族制的残余,B项正确。

第二条中没有体现出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排除A项;《十二铜表法》颁布于公元前五世纪中期,当时罗马尚未进入帝国时期,排除C项;D项表述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

19.B自然法不是指的人定法,而是强调制定法律所要遵循的原则:

天赋人权﹑人人平等和公正至上,故选B项。

20.DABC三项都是对材料的误读。

材料只说明一种象征意义;解题时要依据史实进行分析:

1688年,英国历史上的“光荣革命”,结束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迎立荷兰执政官威廉,是为了建立新的政治制度,巩固其统治地位。

故选D项。

21.B议会通过立法限制王权在英国是个传统,故A项不能选;在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中,国王对行政官员有任命权,故C项说法错误;议会两院在英国有立法权,但上院并没有掌握行政权,也与材料表达的意思不符合。

只有B项符合材料和史实,为正确答案。

22.A“光荣革命”以后,英国逐渐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其中英国议会下院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把持。

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随着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的增强,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政治地位不断提高,英国原有的贵族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日益被淘汰。

故其正确答案为A项。

23.C在英国君主立宪制中,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在形式上对首相进行任命;内阁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对议会负责,C项不符合史实。

符合题意的答案为C项。

24.C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是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确立的,宪法颁布时并未保障人民基本权利故排除D项;B项是美国的国家组织形式,也不符合题意;A项是美国的政权组织运行机制,强调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但美国共和制度得以确立的关键性措施应该是政府机构由人民选举而产生,故正确答案应为C项。

25.B材料反映的是美国的三权分立原则,回顾史实确知:

A、C、D三项符合史实;总统对宪法负责,且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

由此确定符合题意的答案为B项。

26.B1787年美国宪法是美国邦联条例存在严重州权主义的情况下制定的,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稳定,所以,宪法一方面要维护美国联邦政府的最高政治权力,另一方面又要正确处理联邦政府与各州之间的行政关系,保证各州拥有一定的自治权。

故其正确答案为B项。

27.C 阅读、理解材料抓住其中的关键信息“超级大国”和“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即可确知这个国家是美国,美国崛起的制度保障是1787年宪法,结合宪法内容对应分析即可确知ABD项正确;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内阁对总统负责而排除C项,故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为C项。

28.B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联系基本史实确知法国贵族势力最终支持共和政体,这是由法国工业资本主义得到不断发展所决定的,故选B项,A、C、D三项是历史原因和主要原因,均不符合题意。

29.

(1)制度:

郡县制。

(3分)

影响: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6分)如果学生回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并分析有道理,可酌情给分。

(2)制度依据:

唐朝中央的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审问刘祎之的敕令未经中书省门下省同意。

(6分)

说明:

专制时代,专制的本质决定了官僚制度设置的实际效果是有限的。

(3分)

30.

(1)名称: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2分)

特点:

立法机关实行两院制;共和国总统享有极大的权力,且不对议会负责;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和妥协性。

(8分,回答二点即可)

(2)特点:

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实行联邦制,普鲁士在联邦中享有特殊地位。

(8分)如果学生回答“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实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也可给分,但满分不超过8分。

(3)同:

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体制;国会由两院组成,下院(众议院或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享有立法权;总统或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任免官员和解散议会的权力。

(4分)

异:

在形式上:

德国君主立宪制有世袭君主;而法国共和制的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在行政和立法机构之间的关系上:

法国议会拥有立法权,议会中拥有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内阁,总统由议会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总统掌握行政权;德国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等等。

(4分,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