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考历史考点整理世界近代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29680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中考历史考点整理世界近代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中考历史考点整理世界近代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中考历史考点整理世界近代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中考历史考点整理世界近代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东中考历史考点整理世界近代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中考历史考点整理世界近代史.docx

《广东中考历史考点整理世界近代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中考历史考点整理世界近代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中考历史考点整理世界近代史.docx

广东中考历史考点整理世界近代史

2019广东中考历史考点整理:

世界近代史

一、上古人类文明

考点一、《神曲》,莎士比亚,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1、《神曲》

(1)作者:

意大利人但丁,是艺复兴的先驱。

(2)内容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个部分。

作者接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

2、莎士比亚:

15、16世纪,文艺复兴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英国文学家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这些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3、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14世纪中叶,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打破了欧洲封建统治和封建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强调发挥人的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考点二、哥伦布发现美洲,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

1、哥伦布发现美洲:

1492年8月,受西班牙王室资助,哥伦布率领由87名船员和三艘船组成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

后来,他们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第一个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2、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

积极方面:

(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和非洲之间建立起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

(3)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消极方面:

为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开辟了道路。

考点三、“三角贸易”:

17世纪,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

英国殖民者在北美建立大种植园,生产英国工业所需要的原料,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英国殖民者从事贩卖黑奴的活动,由于航程的路线呈三角形,故这个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被称为“三角贸易”

1、路线:

出程:

从英国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

中程:

在非洲虏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

归程:

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

2、影响:

种植园和黑人奴隶贸易为英国带来了巨额利润,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为北美殖民地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促进了北美的开发;非洲丧失了大量的劳动力,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考点四、《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1、《权利法案》

①颁布时间:

1689年

②目的:

限制国王权利。

③颁布机构:

英国议会,

④主要内容:

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

⑤意义:

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从此,分歧可以在议会中协商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2、《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①颁布时间:

1776年7月4日

②颁布机构:

大陆会议

③主要内容:

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宣言列举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④意义:

《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件,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但是,宣言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事实上,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3、《人权宣言》

①时间:

1789年8月

②颁布机构:

制宪议会

③主要内容:

宣告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④意义:

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求,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

考点五、第一次工业革命及意义。

1、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①政治前提:

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

②直接原因:

手工工场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2、工业革命的进程:

①最早开始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开始的部门--棉纺织业;

③开始的标志:

“珍妮机”的发明。

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后来,其他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人们把生产领域的这种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

④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棉纺织部门投入使用,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⑤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3、火车与铁路

①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②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4、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意义

①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社会阶级结构发生,日益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

③现代工厂制度建立。

④造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格局。

考点六、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

1、马克思博士毕业后,开始从事政治活动。

他多次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

普鲁士政府决定查封报纸,马克思被迫转赴法国巴黎。

2、在巴黎,马克思结识了恩格斯。

两位青年一起讨论各种理论和欧洲工人运动,从此,恩格斯不仅成为马克思思想、事业上志同道合的战友,在经济上也给予马克思很多支持。

3、1849年,马克思移居伦牧。

大英博物馆图书馆就成了马克思儿乎每天必到的地方。

他的大部分著作都是在那里完成的,其中,《资本论》是影响巨大的杰作之一。

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5、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

二、《共产党宣言》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

《共产党宣言》指出,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

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

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再不能把自己阶级的生存条件当做支配一切的规律强加于社会了;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考点七、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奴隶制改革。

1、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

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2、目的:

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

3、内容:

①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②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③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④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兰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⑤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4、影响:

①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②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③但是,在他的统治下,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改革:

1、原因:

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是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的经济发展。

2改革内容: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②农奴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价格高出当时地价。

农民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

2、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但是,农奴制的参与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考点八、《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

1862年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

《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深得人心,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二、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南北战争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考点九、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1、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主要措施有:

①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③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体现改革性质】④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最有远见的措施】

二、明治维新的作用:

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但是,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考点十、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1、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

1、特点: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显著成就:

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3、电力的运用:

①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后来,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早期的电动机和发电机。

到19世纪70年代,经过不断完善的发电机进人生产领域。

②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

他还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

4、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①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

②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③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交通运输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④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⑤1913年,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汽车的价格大幅下降,汽车开始成为中等收人家庭的交通工具。

⑥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

5、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也是应用技术领域的项重大突破)。

①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②19世纪60-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产品。

③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

后来他又研制出无烟炸药。

④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⑤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6、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2、近代科学文化

1、牛顿:

英国科学家,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

1687年,牛顿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牛顿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达尔文:

英国生物学家,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观点,指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

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3、巴尔扎克:

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完成了一整套名为“人间喜剧”的小说集,巴尔扎克的经典之作《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

巴尔扎克给后人留下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4、列夫.托尔斯泰:

19世纪俄国伟大作家。

他的小说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托尔斯泰的小说反映了在社会转型时期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所以,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5、贝多芬:

18世纪,德国天才的作曲家。

他创作的音乐充满了想象力和激情,富有感染力。

《英雄交响曲》是他的代表作。

这首交响曲完成于1804年,是一部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

《英雄交响曲》气势磅礴,表达出贝多芬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

6、梵高:

荷兰杰出的画家。

代表作《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等。

《向日葵》中明亮、艳丽的黄色花瓣,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贯通古今主题类材料解析题

1.(2018·河北石家庄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人团体的兴起是明清社会经济转型期的一个重要特点。

以地缘关系组合而成的商帮和以业缘关系组合而成的行会等组织具有很多的经济功能。

以行会为例,通过统一规定手工业产品的规格、价格,限制作坊开设的规模和地点,统一工资等手段来限制同行竞争。

明清时期的商人组织承担着市场交易中所需的信用与保证功能,并利用传统伦理道德对市场交易进行规范。

商人组织还经常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建立信息网络,收集市场价格、政府政策等信息并由此获利。

一些商人组织规定,会员间及会员与其他商人组织间在工商业上发生纠纷时,须交由董事仲裁;如遇重大事情,便召集全体会员来共同评判,给出的处理意见具有一定的强制力。

当时的商人组织在同政府的博弈中通过同盟抵制和抗争等手段,具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摘编自杨海滨、杜佳《明清商人组织与市场网络》等

材料二 商会是清末新政过程中产生的资产阶级工商业社团。

1904年,清政府颁布《商会简明章程》,谕令在全国各省各埠设立商会,后来逐渐形成了总会、分会与会所的三级组织体制。

据统计,苏州商务总会的首届会员多达40个行帮1056户;天津商务总会1905年入会者有32行581家。

商会可以通过合法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商部规定:

“如遇需索留难等事,倘有阻碍,该董事尽可直言指报,由商会处送交司务厅严办。

”商会的内部构造一般由各业行会和新式企业的代表组成,处于领袖地位并能左右会务活动的主要是新式企业代表。

商会开会时“务须开诚布公,集思广益,各商如有条陈,尽可各抒议论,稗择善以从,不得稍持成见。

”上海商务总会规定,表决时“以可否孰多之数为准……倘事不便言明者,可用机密投筒法。

”到1912年,商会覆盖了除内蒙和西藏之外的全国各省区。

在抵制美货、挽回利权、国会请愿、兴办教育等活动中,商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商人团体兴起的原因,并指出商人团体的经济功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近代商会的特点,并简析其历史作用。

解析:

(1)问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结合明清时期的时代特点,从经济、政策、金融、观念等方面的特征分析;第二小问功能,据材料一信息归纳。

(2)问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从时代性、运作机制民主性、政府政策及法律等方面归纳;第二小问作用,据材料二从对经济、思想解放及近代化角度归纳。

答案:

(1)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交通条件的改善等);国家政策的影响(赋税政策的调整;海禁政策的松弛等);白银逐步货币化;社会观念的变化(重商、崇商观念;工商皆本思想)。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经济功能:

建立行业和经营秩序;承担商业活动中的信用与保证功能;收集与交流信息;调停工商业纠纷;与政府抗争以维护商人权益。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特点:

体制健全;打破了行业和地缘的限制;政府的政策支持、法律保障;凸显现代性(资产阶级性质);内部运作民主化。

(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作用: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有利于开启民智,提高民众素质及思想解放;积极参加政治活动,推动了近代民主化进程。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由于倭寇对沿海地区的骚扰,且他们涉足民间的海外贸易,因此政府颁布海禁令,导致海外贸易萎缩。

自明成祖去世后,朝贡贸易的萎缩,以及海禁令逐渐废弛,违反海禁出洋的中国海商活动日趋频繁。

再加上16世纪后,倭寇在沿海地区肆虐的情况日益严重,当时的朝廷官员为了重建中国沿海的海上秩序,对海禁存废产生严重分歧。

隆庆元年(1567年),政府宣布开放福建漳州府月港,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但对日本的贸易仍在禁止之内。

这使得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

明朝进入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开放局面。

——捕编自《历史上的“隆庆开关”》

材料二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开放进一步扩大,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地设立了经济特区,此外还开放了一系列的沿海城市。

在东部沿海开放了以后,继续在中部西部还有东北一些地方成立开发区,后来通过整顿有了更大更好收益更高的自主开放。

于是20世纪九十年代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的格局。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和很多国家签署了双边贸易保护协定,经贸合作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在这个过程中对国内的外贸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进出口贸易结构开始进行优化。

——据陈争平《近现代中国对外开放阶段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初和隆庆年间对外贸易政策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明朝对外贸易政策相比,改革开放新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解析:

(1)问据材料一信息从政策、贸易特点、统治者目的及时代背景角度分别分析说明。

(2)问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信息从开放范围、形式、过程、原则等方面归纳;第二小问意义,可以从经济发展交流、国际环境、科技教育发展等方面概括。

答案:

(1)原因:

明初“海禁”:

沿海倭患猖獗;防备敌对势力,巩固统治;重农抑商,推行朝贡贸易。

隆庆“开禁”:

朝贡贸易加重财政负担;经济发展要求扩大海外市场;禁海政策并未解决倭患。

(2)特点:

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因地制宜,开放形式多样;开放过程的渐进性和开放地区的广阔性;奉行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等原则。

意义:

有利于利用和吸收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有利于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为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有利于加强对外科技、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交流。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自宣德以后,我国大部分省区发生过规模巨大的流民浪潮。

这些流民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皇族、勋戚、官僚地主通过赐田、投献、圈占等手段,侵占小农土地;苛重的赋役,使农民不堪重负而逃亡。

其直接诱因是全国范围内大部分地区不时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迫使无数失去土地的农民扶老携幼、背井离乡,汇集成一股洪流,对当时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在此基础上,社会力量发生了新的洪流影响。

在此基础上,社会力量发生了新的分化,传统的四民之说已经无法规范社会大发展下社会各阶层力量的新变化。

正是在这种前提下,明人姚旅才重新提出了“二十四民”之说。

所谓“二十四民”,就是在士、农、工、商、兵、僧之外,新添了“十八民”,有道士、医者、卜者、星命、相面、相地、小唱、优人等。

这新增的“十八民”,全都是“不稼不穑”之民。

“四民”或“六民”向“二十四民”的转化,显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明代社会大流动的一种格局。

——摘编自陈宝良《明代社会流动性初探》

材料二 英国在16-18世纪是一个社会流动尤其显著的社会。

英国社会各个阶层在社会流动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贵族的开放是单向度的;中间阶层向全社会成员开放,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阶层;社会下层逐渐向无产阶级过渡,为新社会准备了一个重要的部件。

这种频繁社会流动的一个主要表现是贵族构成发生变化。

伊丽莎白统治时期,一共任命了18人,虽然贵族的总数基本不变,但是贵族的构成却发生了变化。

伊丽莎白任命的18名贵族中,只有两人出生于老贵族家庭,绝大部分贵族都是新贵族。

他们由非贵族阶层跻身贵族阶层,甚至一跃而成贵族。

——摘编自刘贵华《近代早期英国的

大学教育与社会流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及引起人口流动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人口流动的原因并概括人口流动对中英两国产生的共同影响。

解析:

(1)问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从阶层、行业、流向等方面归纳;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信息从商业发展、经济制度、人身依附关系、科举制、自然灾害等方面归纳。

(2)问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信息及所学知识,从经济发展、民族国家、思想解放、工业革命等方面归纳;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可以从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作答。

答案:

(1)特点:

社会分化明显,多阶层出现;行业特征突出;主要从农业流向商业、手工业等部门;双向流动;从事农业人口逐渐减少;由农村逐渐向城镇流动。

原因:

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的发展);政府的控制放松(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赋役沉重;土地兼并加剧;科举制度的推动;自然灾害频繁等。

(答出其中4点即可)

补充答案:

重农抑商政策松动(亦可给分)。

其余答案一律不得分。

(2)原因:

近代早期民族国家兴起,孕育了大量职业官僚人员;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新航路开辟,产生大量富有的商人、资产阶级新贵族;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为形式的文化运动,培养了大批适应社会发展的知识分子;工业革命推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共同影响:

促进新的经济因素(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具有民主色彩的思想产生;推动阶层流动。

补充答案:

推动社会变革(亦可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