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题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32136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30 大小:12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心理学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心理学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心理学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心理学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题库.docx

《心理学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题库.docx(1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题库.docx

心理学题库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心理学是研究的科学。

2.从心理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相对持续状态和比较稳定特征这三个维度看,可以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

、和三个方面,或三个子系统。

3.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的那些心理活动,通常称之为。

4.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产生一定的需要和动机,拟定目的和计划去行动,人们的这种活动叫做。

5.个性心理就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

和。

6.人们在、、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这些差异,心理学上统称为个性。

7.在心理活动的进程中,或从心理过程到个性心理特点形成的过渡阶段,常常会出现一种相对持续的状态,这类心理现象,我们称之为。

8.和有机地、综合地体现在一个人身上,就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个性心理。

9.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者体现着人的整体心理活动在方面的相互关系和时相特征。

10.现代科学表明:

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的机能。

11.人脑是人体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特别是位于脑的顶部的大脑,更是心理的。

12.从心理的内容和源泉来看,人的心理是对的能动的反映。

13.“狼孩”事件充分说明了人的心理对于人的依存性。

14.人的心理的主体性首先表现在心理是人脑的。

15.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

16.十九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科学的诞生和独立。

17.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可直接观察的行为,行为就是客观可测的“”及其关系。

18.现代认知心理学家主张心理应直接研究知觉、表象、思维、记忆和语言等内部。

19.精神分析观点是由奥地利精神病理学家提出来的解释心理、意识和行为的一种独特的观点,亦称为精神分析学派。

20.高等师范心理学的特点表现为、综合性、实用性和。

21.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指导思想,遵循、、。

22.心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有:

、、、、。

二、选择题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A.公元前四世纪B.十八世纪C.十九世纪D.二十世纪

2.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亚里士多德B.弗洛伊德C.布伦塔诺D.冯特

3.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作某种变量,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是。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个案研究法

4.行为主义观点的代表人物是。

A.冯特B.弗洛伊德C.华生D.马斯洛

5.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认知的观点

6.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某种潜意识动机驱使的心理学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精神分析的观点

7.以神经生理学的研究结果为基础,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解释的心理学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精神分析的观点

8.把个体所有行为的产生看作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关系的心理学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认知的观点

9.主张人的所有行为的产生取决于他对世界的知觉和看法的心理学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认知的观点

10.在觉醒状态下,人们所感觉到、意识到、体验到的心理现象称为。

A.个性倾向性B.心理状态C.心理过程D.心理特征

11.心理学把灵感、心境、注意等心理现象称为。

A.认识过程B.心理状态C.情感过程D.心理特征

12.有的人情绪稳定,有的人情绪波动;有的人做事果断,有的人做事优柔寡断。

这类心理现象称为。

A.情感过程B.心理状态C.意志过程D.心理特征

13.从被试的书信、日记、自传等资料中分析其心理特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A.测验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活动产品分析法

14.从动态——稳态的维度,可以把人的心理现象分为

A.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B.意识、潜意识、心理特征

C.意识、心理状态、潜意识D.心理过程、意识、心理特征

15.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称之为。

A.心理状态B.心理特征C.心理过程D.个性心理

16.人们在形成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价值观等方面,总会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性,这种经常表现出来的人们在此方面的差异称之为。

A.个性心理B.心理特征C.个性心理倾向性D.个性心理特点

17.人们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心理学上统称为。

A.个性倾向性B.个性心理特点C.心理状态D.心理过程

18.所谓“狼孩事件”说明了。

A.人的心理对于生存环境的依存性B.人的心理的主体性

C.人的心理的意识性D.人的心理反映了主体的个人主观状况

19.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

A.人的意识性B.人的主观性C.物质性D.客观性

20.采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品质作出测定、鉴别和分析的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属于方法。

A.观察法B.实验法C.心理测验法D.调查法

21.人们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产生一定的需要和动机,拟定目的和计划去行动,人们的这类活动叫做。

A.意志行动B.意识活动C.认识过程的心理活动D.情绪、情感方面的心理活动

22.人们在认识及其活动效率方面表现出的不同内容,称之为的个别差异。

A.气质B.性格C.能力或智力D.意志行动

23.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点有机综合地体现在一个人的身上,就构成一个人完整的。

A.性格B.能力C.气质D.个性

24.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者体现着人的整体心理活动在方面的相互关系和时相特征。

A.稳态——动态——过渡态B.动态——稳态——过渡态

C.稳态——过渡态——动态D.动态——过渡态——稳态

25.我国较早通过科学观察和实践确立了“脑是心理的器官”的认识的人是。

A.李时珍B.王清任C.张载D.戴震

26.人脑所形成的事物的映象和它所反映的事物本身之间的区别是

A.前者是第一性,后者是第二性的

B.两者皆是第一性的,只不过是事物的映象以观念的形式存在

C.前者是第二性的,后者是第一性的

D.两者皆是第一性的,而被反映的客观事物是独立存在于现实中的实在的客体。

三、名词解释题

1.心理学

2.心理状态

3.个性心理

4.实验法

5.活动产品分析法

6.心理过程

四、辨析题

1.人的心理现象作为观念的东西,它可以离开物质载体。

2.如果说粗心大意是稳定的个性特征,漫不经心则是暂时的心理状态。

3.从人的心理过程所包含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看出:

认识是基础,情感是动力,意志是保障。

4.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就是在人脑中形成被反映事物的映象过程。

5.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能动性。

6.在同一班级里接受同一老师的教育,但各个学生的心理反映是不同的,这种现象说明了人的心理是先天固有的。

7.心理状态常常是从心理过程的发展到个性心理特点形成的一个过渡环节。

8.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的各种心理现象都是密切联系,交互影响,具有高度的整合性。

9.被人脑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在某种意义上是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它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环境。

10.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依附于人脑这一物质器官,而且也取决于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但并不依存于作为主体的个人主观状况。

11.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12.精神分析学派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并特别强调意识在人整个精神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13.教师通过学生的作文、作业、日记、试卷或其他活动产品,来了解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观察法。

14.人的心理过程总是体现在人的各自不同的生活实践中,受差异规律的制约,表现出个体心理的不同倾向和特点。

15.心理过程和个性的相互制约关系,从整体上反映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和差异规律的辩证统一。

五、简答题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它包括哪些方面?

2.为什么说个体的心理现象具有高度的整合性?

3.如何科学地理解人的心理现象的实质?

4.简析人的心理的主体性?

5.简述心理科学发展进程中认知心理学派的基本观点。

6.如何理解“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个短期的历史”?

7.列举高师心理学的特点。

8.简述科学心理学诞生后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基本观点。

9.简述心理过程所包含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等三个方面的心理活动的相互关系。

10.简述当代心理学发展的取向。

11.简述高师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六、论述题

1论述科学心理学对心理实质的基本观点。

2联系实际分析说明心理活动具有高度的整合性。

3联系当前教育改革的实际,谈高等师范院校学生为什么根学习心理学?

第二章现代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填空题

1.认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认知和的含义基本相同;狭义的认知和的含义基本相同。

2.认知风格是个体的信息加工的方式,又称认知方式。

认知风格是个体在长期的认知活动中形成的、稳定的,表现为对一定的信息加工方式的偏爱。

3.是指导个体认知活动的计划、方案、技巧或窍门。

4.元认知是个体对的认知。

元认知由、、三种心理成份组成。

5.认知心理学是以观点研究人的认知活动的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6.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和。

7.根据注意的和维持注意是否需要,可以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8.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9.认知心理学认为,感觉是个体对的刺激的。

感觉是认知活动的起点,通过感觉,个体可以获得客观事物具体的、特殊的信息。

10.感觉能力和感觉阈限成比,感觉阈限越大,感觉能力越。

人的感觉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加以提高。

11.知觉是个体将信息组织成的过程。

12.表象是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大脑以的心理形式表现客观事物的过程。

13.想象是个体对已有进行加工,产生的过程。

14.表象既有,又有,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常被人们看作知觉和思维相联系的桥梁。

15.从信息加工的对象来看,想象具有性;从信息加工的结果来看,想象具有性。

16.根据表象产生的不同,可以将表象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味觉表象等;根据表象的不同,可以将表象分为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根据表象的不同,可以将表象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17.根据想象上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将想象分为和。

18.有意想象有两种形式,即和。

19.幻想是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是和个人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20记忆就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和的认知加工过程。

21.是根据记忆对象的外部联系,通过重复进行识记。

是根据记忆对象的内部联系,通过建立记忆对象和已有知识的联系来进行识记。

22.信息的提取是记忆的最后一个环节。

信息的提取有和两种形式。

23.记忆有很多种,根据记忆所加工的信息的内容的不同,可以将记忆分为四种,、

、和。

24.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活动是由、和三个相互联系的记忆系统完成。

25.遗忘的进程是的,有的特点。

26.能满足个体需要或对个体有重要意义的材料容易,不能满足个体需要或对个体没有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