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历史复习备考策略.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15979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历史复习备考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历史复习备考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历史复习备考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历史复习备考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历史复习备考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历史复习备考策略.docx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历史复习备考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历史复习备考策略.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历史复习备考策略.docx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历史复习备考策略

把握试题特点,提高复习效率

李树全

2013年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历史试题,在试题结构、形式和命题风格保持基本稳定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试题的难度,突出了对学生的能力考查。

一、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特点

(一)彰显课程意识

新课程高考实施以来,历史试题大多以新材料为依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辨析能力。

以选择题为例,试题选用的材料来源十分广泛,很多材料是在历史课本上无法看到的。

除了文字材料外,历史照片、信件、族谱、时事新闻、历史著作、人物言论、报纸报道、神话传说等,大量进入命题者的视野。

考生要形成正确答案,仅仅依靠对教材知识的简单记忆是不行的。

这种命题方法,真正考查了学生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符合新课程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习惯和方法,符合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

如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第29题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前、后期对“孔学”态度的变化,教材上并没有这方面的内容;第31题对“东南互保”现象的考查,也不属于教材内容。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第25题,材料取自传说民间故事,通过这个传说,反映宋代社会面貌。

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1题、34题,更是超出了教材知识。

新课程历史试题这一命题思路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强调的“坚持以问题为中心,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历史学科意识”的命题思路。

历史试题的这一特点需要学生具有相对广博的历史知识和积累,需要有相对宽广的历史视野和敏锐的历史思想。

长期死记硬背的应试复习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历史高考。

(二)突出能力考查

近三年陕西考生的历史平均分呈逐年下降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近三年新课程历史试题的难度呈不断加大趋势,也说明新课程历史高考依然重视能力考查。

根据调查,在文科综合课中,学生普遍对历史的畏惧情绪已经超过了对地理学科的畏惧。

近三年新课程历史试题,对考生的概括能力、评价(述、析)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如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0题第一问: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第二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1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四个选做题,都要求学生对材料史实或思想进行概括。

2013年新课标历史试题,依然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例如第24题、第26题、第27题,不仅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还对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判断能力提出了要求;第30题、第32题对学生的史论结合能力提出了要求;第29题、第31题、第32题对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提出了要求。

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0题,第一问,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第

(2)问,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对学生的材料阅读、理解、概括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概括能力、评价(述、析)是建立在学生对历史材料准确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同时还需要学生运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对历史和材料进行分析,最后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和判断,是一种综合能力。

与前几年相比,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出现了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历史试题对识图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例如第34题,通过展现四个时期德国的地图,考查学生对德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掌握;第41题,更是让人耳目一新。

试题展示了东汉、唐朝两个时期地方行政地图,要求学生从中提取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对学生的知识再现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史实论证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对于这一变化,需要引起考生的注意。

(三)关注热点话题

英国历史学家卡尔说过“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

意大利学者克罗齐说: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如果历史没有引起现实的思考,这样的历史是“死历史”。

高考命题的重要原则之一是“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

近三年的新课标全国卷历史试题,贴近时代脉搏,关注社会话题,彰显学科特色。

如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考点涉及中国经济中心重心南移、古代思想发展、近代民主革命、中共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全球化等一系列重大话题,紧紧把握住时代主题。

又如,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5题,考查了二战后世界贸易份额发展变化,引导学生从人类文明发展演变的角度来思考中国当前如何发展问题,实现了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的有效对接,历史学的现实教育功能得到进一步彰显。

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0题从考查中国古代的海洋利用的特点,到中国近代的海洋利用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海洋利用”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影响,将历史和现实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还有,2013年第29题,考查学生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理解和认识,第30题考查学生对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解,第35题,落脚点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三道选择题形成了一个主线,即从近代以来,一直到今天,中华民族是如何探求民族独立和民族振兴之路的,与“中国梦”这一主题呼应。

还有,新课标全国卷第30题,通过对中共探索革命道路的考查,第35题通过对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和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比较的考查,都蕴含着方针路线政策的制定必须从国情出发的道理。

历史试题关注社会热点、焦点话题,努力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历史复习中,不能只看到历史课本知识,还应该看到历史对现实的价值,要善于把历史知识和现实问题有机联系起来;在历史学习中,要把历史知识转变为历史智慧,这才是历史学习的真正价值和目的。

二、考生经常出现的问题

(一)基础知识掌握薄弱

基础知识薄弱是历史学科最难解决的老问题,主要表现是历史概念不清,历史线索混乱,对基本史实识记不准确。

尽管新课程下的高考历史试题直接考查基础知识的试题数量有所下降,但基础知识的考查比重绝没有下降,而且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更高。

如第24题关于战国时期分封制的发展情况,借助基础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的经济发展,使得与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井田制走向瓦解,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分封制随之走向瓦解,故很快就排除了A项;再结合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很快就把B项排除了。

第26题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在雅典直接民主的社会里,公民通过演说阐述自己的主张以赢得别人的支持,只有赢得别人支持后,才能在政治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古代雅典的政治家首先就应该是一位杰出的演说家,所以很自然就选出了正确答案。

再如第28题,结合基础知识可知,马克思称赞《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人权宣言”,是因为《独立宣言》最早将启蒙思想家对“理想王国”的设计以法律文件的形式予以确立。

显然,恩格斯用《独立宣言》作比喻称赞自然科学的某项成就,那么该成就就要具有“开端”“第一”等特点。

再结合基础知识可知,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始于天文学领域的革命,而天文学领域的革命又是以哥白尼“日心说”为开端性标志,故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二)不能对题干或材料中的重要信息正确解读,造成审题失误

1.忽视试题设置的时空条件

如第24题,一些考生忽视题干中的时间“战国时期”,因而就不可能结合该时期的历史特征——铁器牛耕的使用使分封制走向瓦解、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逐渐确立,导致选出了错误项。

第33题,一些考生对题干中的时间“1952年”,结合基础知识可知,此时斯大林尚未去世,谁敢对斯大林模式说三道四,对斯大林模式高度赞扬都唯恐不及时,因此第一时间就把C项——“对农业改革的肯定”给排除了,况且赫鲁晓夫是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才开始改革的。

2.不能正确解读题目的设问要求

第40题第

(1)问,一些考生将题干中要求的“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特点”误以为“提炼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史实”;第

(2),一些考生将“启示”误解为“认识”,长篇大论的谈论“海洋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等“认识”。

第41题,一些考生将题干中要求提取的“信息”与“说明”混淆在一起,甚至将所答内容互换。

第46题,许多考生不能正确区分题干中的“宗旨”“任务”“目的”,甚至张冠李戴。

(三)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较差,知识迁移联系能力较弱

第25题,一些考生不能从题干中提炼关键信息:

宋代儒学有重大发展。

进而也无法联系到宋代儒学的新发展、宋明理学中受统治者更加青睐的是程朱理学的基础知识相联系,导致错选。

第30题,题干强调“农民的游击战”必须为“无产阶级的城市革命”服务,重心是落在“无产阶级的城市革命”上。

大约有一半考生不能正确解读题干之意,导致选错。

第41题,相当一批考生不能正确从图片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更谈不上对所获信息的比较了,导致答了一堆废话。

(四)不会用历史语言表述问题

解决历史学科问题时,必须要彰显历史学科特点,即采用符合规范的历史语言表述问题。

对答案行文进行组织与归纳本是文科考生必备的能力,但是从考生卷面上看,一些学生此类能力相当薄弱。

语言概括能力差,不会高度概括归纳材料,直接埋头抄材料原文,甚至张冠李戴。

三、历史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分析近年来历史试题的特点,主要是为同学们今后的历史复习提供一些思考。

根据历史试题特点和考生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给同学们的复习备考提出下面几点建议。

(一)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1.夯实基础知识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

离开了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学习必须首先要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在高三复习中,要确立“以考纲为方向,以教材为主要依据,以透彻理解、牢固记忆、灵活运用课本知识”的学习原则。

基础知识的复习,必须贯彻在整个高三阶段。

近年来很多考生在考试中失分,往往也是因为对一些基础知识的认识、掌握的不准确、不到位。

如2010年新课程全国卷第25题关于郡县制是“公天下之端”和2011年新课程全国卷第24题关于西周“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涉及“郡县制”和“分封制”、“宗法制”这些概念。

很多学生对这这些概念没有清楚的认识,从而导致失分。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2题关于“美国对中国1958年形势的评估”和第33题的关于“下海潮”,也很基础,如果考生对1958年中国经济状况和1992年中国改革发展状况有清楚的认识,在答题中是不会出现问题的。

还有,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第24题,据统计难度系数达0.19,属于超高难度题。

但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如果基础知识掌握的好,选出正确的选项并不困难。

(2013·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解析:

分封制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之上的,它不同于中央集权政治,并没有实现集权,所以A、B两个选项明显与分封制的特点不符,可以排除。

中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连绵不断,这本身就是对分封制的破坏,可以排除D。

选B。

由此可见,夯实基础知识十分重要。

需要强调的是,夯实基础知识,不能流于形式,尤其是不能流于对知识的表面记忆,一定要深化对一些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挖掘。

如“代议制”这个概念,其基本内涵应该包括:

有选举产生的议会掌握立法权;实行权力制衡;实行政党政治。

这些基本要素对理解代议制都是不可缺少的。

如果把握住这些要素了,再去分析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特征的时候,就不会出现偏差。

2.构建知识网络

现行的历史教材是按照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分别阐述历史发展的,割裂了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利于形成对历史的全面认识,也不利于形成对某一阶段历史特征的整体把握。

在高三复习中,有必要根据需要,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同学们可以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主干知识,分别进行归纳、整合,形成新的知识网络,增强对各个阶段历史特征的把握,这是增强学习能力和历史认知能力的有效方法。

同学们可以将中国古代史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1)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初步形成和发展”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转型与文明持续发展”时期;

(3)秦汉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持续发展和繁荣”时期;

(4)明清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发展繁荣与迟滞”时期。

同学们可以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分别归纳这四个时期的重大历史现象,最后形成对这四个时期历史特征的全面认识。

中国近代史部分,同学们可以按照中国近代化发展状况,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19世纪中期,近代化的起步;

(2)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化深化;

(3)五四以后,近代化新探索。

同学们可以以近代化发展状况为线索,抓住这三个时期的关键词:

“起步”、“深化”、“新探索”,归纳这三个阶段重大历史现象,理解这三个时期的中国近代化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探索新的现代化发展之路,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同学们可以将中国现代部分的历史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从新中国成立到三大改造完成,主题是“走向社会主义”。

(2)从三大改造完成到文革结束,主题是“社会主义曲折发展”。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主题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围绕这三个主题,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归纳各个阶段重大历史现象,理解这三个阶段的历史特征。

世界近现代部分,可以划分为如下六个阶段,

(1)14~16世纪的世界——“发现”的时代

(2)17~18世纪的世界——“理性”的时代

(3)19世纪的世界——“工业”的时代

(4)20世纪上半期——“探索”的时代

(5)20世纪40~80年代的世界——“对抗”的时代

(6)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剧变”的时代

上述六个时段,每个时段都确立一个关键词,也是这个时段的主题。

围绕这个主题,梳理各个时段的重要历史事件,在此基础上,总结和概括这六个阶段的时代特征。

根据时代特征,去理解各个时段的历史事件的本质,这对同学们更好的把握世界近现代历史有重要意义。

例如:

20世纪上半期——“探索”的时代。

这个阶段的重要特征就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在进行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

在学习中,注意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不同的“探索”,总结两种道路“探索”的特点和规律。

把握住“探索”了,也能更好的掌握知识,更好的理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具体的“探索”措施和本质了。

把中外历史根据其发展状况,划分为若干阶段,根本目的是要同学们学会运用正确的理论和方法,全面阐述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和理解各个阶段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趋势。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重新整合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才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站在宏观的历史背景下,形成正确的历史判断。

(二)有效拓展知识,运用多元史观

1.有效拓展知识

新课程高考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试题“脱教材”的趋势越来明显,试题材料完全取自教材之外,甚至有些观点和结论与教材观点相悖。

但仔细研读这些试题,又感觉这些试题与教材知识又有关系。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没有对教材知识进行必要的挖掘,缺乏必要的拓展,导致我们在考试的时候觉得很茫然。

如2011年新课程全国卷的选做题第45题考察盟旗制度,第48题考察钱玄同,2012年新课程全国卷的选做题第45题考察王莽改制,第46题考察国民党时期有关国民政府组织法的相关内容。

这些内容都是教材没有的,但试题立意和与之相对应各选修教材的主题相呼应。

如果我们在平时历史学习中,学会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善于握住教材的主题,而不是简单的机械记忆知识,对这些所谓的“超范围”内容还是可以从容应对的。

2013年新课程全国卷继续秉承这一特点,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一些试题材料来自于教材之外。

这就要求同学们在今后的复习中,不能完全依托教材。

学会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教材为依托,对教材知识进行必要的拓展,学会思考历史。

如我们在学习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时,我们可以结合当前资本主义主义的一些新特点,展开讨论。

2.运用多元史观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运用正确历史观分析历史现象,对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十分重要。

纵观近三年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大多都是以丰富的历史材料为铺垫,要求学生运用正确的历史观分析问题,形成历史认识。

学生如果不会运用正确史观驾驭材料,很难形成全面、正确的历史认识,更谈不上对材料的正确评析。

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历史复习中,注意对各种史观内涵的理解和自觉运用。

在历史复习中,同学们应该掌握和自觉的运用对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并运用这些史观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进行解读。

所谓文明史观,是指从文明演进角度理解阐释历史,分析文明的演进与交融。

从纵向上讲,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渔猎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依次发展的三个阶段。

从横向上讲,包括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文明史观要求我们在复习中,肯定不同文明成果,承认文明交流、交融的重要意义。

所谓全球史观,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全球史观认为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

依据这一史观,世界历史绝不是所有国家、地区及民族和文化的总和,它所关注的是整个人类和全球整体,即要求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

所谓现代化史观,是指从农业文明专制社会向工业文明的民主社会演进变化的过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深刻变革,其基本去向是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工业化、市场化,思想上理性化、科学化,生活方式城市化、文明化等。

所谓社会史观,可以理解为非英雄史观,是指从社会多层次演进与变迁认识历史的演变。

社会史观的本质是大众化﹑生活化,是“所有人的历史”或称为“社会习俗的历史”,尤其要关注普通人。

近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中对史学观点的运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例1:

(2010海南·25)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

“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

”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

A.进化史观B.文明史观C.整体史观D.现代化史观

解析:

本题考查同学们对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的理解。

例2:

(2009全国卷Ⅰ·29)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戊戌变法——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辛亥革命

解析:

考查学生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理解,需要学生运用现代化史观解读中国近代历史。

例3:

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1题,要求学生评欧洲崛起,学生要运用正确的历史观,才能对欧洲的崛起有正确的认识。

所以,在历史复习中,同学们要要善于运用多元史观分析历史现象。

如对鸦片战争的认识,运用多元史观,可以形成如下不同的历史认识:

站在全球史观的角度看鸦片战争的影响,应该关注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的封闭落后状态,中国成为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一部分。

站在现代化史观的角度鸦片战争的影响,应该关注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经济方式逐渐产生,为中国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站在文明史观的角度看鸦片战争的影响,应该认识到鸦片战争是两种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碰撞。

站在社会史观的角度鸦片战争的影响,应该关注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变化。

又如,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认识,运用多元史观,可以形成下面一些历史认识:

站在文明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的影响:

政治上,工业革命最终使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确立;经济上:

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思想文化上,工业革命促使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三大思潮产生。

站在全球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站在现代化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列强的扩张传播了先进的思想文化,冲击了落后地区的旧思想旧制度。

站在社会生活史观看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兴起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历史需要理性,历史也培养理性。

运用多元史观,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三)聚焦社会焦点,关注时代热点

从近几年新课程高考命题趋势看,历史试题都力图从不同侧面反映社会现实、凸显时代主题。

因此,在高三复习,应该重视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与时代主题、与生活热点问题有效结合起来。

不能只读圣贤书,还要关注天下事,关注主流媒体报道的国内外重大新闻,学会运用历史学科独特的视角去审视、理解、洞悉现实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得出科学的认识,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拓展我们的综合思维能力。

放眼2013年和2014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无疑是一个最重大的事件,改革与发展问题、农村问题、制度建设问题、反腐败问题、环境问题、国家安全和海洋权益等问题,都是我们应该关注的。

在复习中,同学们要善于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

例如,从古今制度建设的角度联系今天的反腐败问题、从西方近代以来经济发展模式和改革思考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等等。

(四)提高训练效率,总结解题方法

1.提高训练效率

在高三复习中,必要的训练是必须的,但绝对不能陷入盲目的题海之中。

应该做到科学训练,提高训练效率,培养思维能力

很多同学也做了大量的练习题,但总感觉没有提升。

出现这一问题的关键因素在于做题的盲目性,不善于总结。

所以,做题要有针对性。

应该根据自己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做一些试题,提高做题的能力和效率。

2.归纳总结方法

通过训练,发现和总结一些做题的方法、规律,十分重要。

(1)以选择题为例:

例1:

(2010全国新课标卷·27)表2为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时间

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

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

宝钞23、银1、布1

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

宝钞4、银27、布42、稻谷4

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

银52、稻谷1

表2反映了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解析:

四个备选项,C、D两项中的“均可”、“始终”说法过于绝对,是错误的,可以排除。

例2:

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

从该“印记”中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A.宋代开始生产钢针

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

C.宋代己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为一体的经营方式

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解析:

四个备选项中,A项中“开始”、B项中“最早”、D项中“出现”说法也绝对,可以排除。

启示:

类似例1和例2这样的试题,备选项中某个选项说法非常绝对,这样的选项一般来说都是错误项。

掌握这一规律,今后再做这一类试题的时候,就更有利于提高效率。

例3:

(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