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3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15677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3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3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3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3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3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31.docx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3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31.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31.docx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31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3-1

(总分:

39.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

8,分数:

39.00)

如图所示原木屋架,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选用红皮云杉TC13B制作。

(分数:

9.00)

(1).斜杆D3原木梢径d=100mm,其杆长l=2828mm。

D3杆轴心压力设计值(恒载)N=-18.86kN,当按强度验算时,斜杆D3的轴压承载能力与下列何项数值相近?

{{U}}{{/U}}

∙A.1.17N/mm2

∙B.1.48N/mm2

∙C.1.89N/mm2

∙D.2.39N/mm2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

(2).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下,D3杆轴心压力设计值N=-25.98kN,当按稳定验算时,斜杆D3的轴压承载能力与下列何项数值相近?

{{U}}{{/U}}

∙A.5.77N/mm2

∙B.7.34N/mm2

∙C.9.37N/mm2

∙D.11.91N/mm2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

(3).高层建筑各结构单元之间或主楼与裙房之间设置防震缝时,下列所述哪条是正确的?

∙A.无可靠措施不应采用牛腿托梁的做法

∙B.不宜采用牛腿托梁的作法

∙C.可采用牛腿托梁的作法,但连接构造应可靠

∙D.可采用牛腿托梁的作法,但应按铰接支座构造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4).下列四种高层建筑结构布置正确的是{{U}}{{/U}}。

∙A.框架结构体系,当矩形建筑平面的长边边长为短边的4倍时,主要承重框架宜顺长向布置,形成纵向布置方案,对抗侧力有利

∙B.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体系,当矩形建筑平面的长边边长为短边的4倍时,顺长边方向布置的纵向剪力墙宜集中布置在房屋的纵向两尽端

∙C.不论采用哪种结构,在一个独立结构单元内,其结构的平面布置宜对称、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均匀

∙D.不论场地的地质情况如何,为了高层建筑的抗滑和抗倾覆需要,均宜设地下室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不论采用何种结构,在一个独立的结构单元内,其结构平面布置宜对称,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均匀,这使得扭转偏心距小,侧移小,设计的结构才经济合理;A项当长边边长为短边的4倍时,长向柱列的柱数较多,短边方向强度、刚度相对较弱,所以通常把主要承重框架沿横向布置,有利于增加横向刚度;B项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剪力墙应沿两个主轴方向布置;D项高层建筑结构宜设置地下室,但不仅仅是为了抗滑和抗倾覆需要;地下室有以下功能:

利用土体的侧压力防止水平力作用下结构的滑移、倾覆;减小土的重量,降低地墓的附加应力;提高地基土的承载能力;减少地震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

(5).有吊车的单层单跨砖砌体排架厂房,已知H=8.5m,Hu=3.0m,Iu=0.88×1010mm4,Il=4.806×1010mm4,设为刚弹性方案房屋。

当荷载组合不考虑吊车作用时,变截面柱上段计算高度Hu0和变截面柱下段计算高度Hl0为下列何组数值?

{{U}}{{/U}}

∙A.排架方向:

Hu0=6m,Hl0=10.2m垂直排架方向:

Hu0=3.75m,Hl0=8.5m

∙B.排架方向:

Hu0=7.5m,Hl0=12.75m垂直排架方向:

Hu0=3.75m,Hl0=8.5m

∙C.排架方向:

Hu0=6m,Hl0=12.7m垂直排架方向:

Hu0=3.75m,Hl0=10.58m

∙D.排架方向:

Hu0=6m,Hl0=8.22m垂直排架方向:

Hu0=3.75m,Hl0=6.85m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

(6).关于板式橡胶支座中的钢加劲板厚度,以下何项正确?

∙A.随支座尺寸而异,但不小于1mm

∙B.随支座尺寸而异,但不小于2mm

∙C.任意选择

∙D.不应小于1mm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7).某露天环境下工地采用直径d=150mm(小头)的杉木杆作混凝土梁底模立柱(有切削加工),柱高2.4m,两端铰支。

试问该立柱能承受施工荷载(主要是活载)的轴压力(kN)与下列何项数值接近?

{{U}}{{/U}}

∙A.109.0

∙B.130.9

∙C.145.4

∙D.209.9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

(8).以下程序段

DIMENSIONA(4)

READ*,A

I=1

10J=I+1

20IF(A(I).LT.A(J))THEN

T=A(J)

A(J)=A(I)

A(I)=T

ENDIF

J=J+1

IF(J.LE.4)GOT020

I=I+1

IF(I.LE.3)GOT010

PRINT*,A(4)

END

若输入4,2,3,5,则程序运行结果为:

______

∙A.4

∙B.2

∙C.3

∙D.5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9).设置全面采暖的建筑物,其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对最大传热阻有要求

∙D.对最小传热阻有要求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传热阻应根据有关节能标准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且对最小传热阻有要求,选D。

某一设有吊车的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下柱长He=11.5m。

上下柱的截面尺寸如图所示。

截面采用对称配筋,as=a's=40mm。

采用C30的混凝土,纵向钢筋为HRB335,内力组合后的最不利内力设计值,上柱是M=112kN·m,N=236kN;下柱是M=400kN·m,N=1200kN。

(分数:

6.00)

(1).若已知上柱长Hu=3.6m,则上柱的偏心距增大系数最接近于{{U}}{{/U}}。

∙A.1.05

∙B.1.10

∙C.1.16

∙D.1.20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

(2).若已知上柱的偏心距增大系数η=1.12,初始偏心距ei=495mm,则上柱截面按对称配筋计算的一侧纵向钢筋面积最接近于{{U}}{{/U}}mm2。

∙A.986

∙B.953

∙C.890

∙D.728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

(3).若已知下柱为大偏心受压,截面中和轴通过腹板,轴向压力作用点至纵向受拉钢筋的合力点的距离e=800mm,则下柱截面的一侧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面积最接近于{{U}}{{/U}}mm2。

提示:

计算时不考虑工字形翼缘的斜坡面积,最小配筋面积应在计算配筋面积与按最小配筋率计算的面积中取较大值。

∙A.305

∙B.335

∙C.360

∙D.410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

(4).关于钢筋混凝土的设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U}}{{/U}}。

∙A.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0

∙B.混凝土水泥用量愈多,水灰比愈大,混凝土徐变愈小

∙C.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小偏心受拉构件的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大于300N/mm2,仍应按300N/mm2取用

∙D.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框架,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3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4.1.2条,A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B项,混凝土水泥用量愈多,水灰比愈大,混凝土徐变愈大;D项,根据第11.2.3条,按一、二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各类框架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当采用普通钢筋时,其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②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5).框架梁、柱中心线宜重合,当梁、柱中心线间有偏心时,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

∙B.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

∙C.抗震设计时不宜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

∙D.如偏心距大于该方向柱宽的1/4时,可采用增设梁水平加腋的措施。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6).对于放散粉尘或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和蒸汽,而不同时散热的生产厂房,其机械通风方式应采用哪一种?

∙A.下部地带排风,送风至下部地带

∙B.上部地带排风,送风至下部地带

∙C.下部地带排风,送风至上部地带

∙D.上部地带排风,送风至上部地带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某回填土经夯实后取土样做试验,环刀的容积为200cm3,土重为3.68N;从环刀内取出0.294N,烘干后测得干土重为0.252N。

(分数:

4.00)

(1).土的干重度γd最接近于{{U}}{{/U}}kN/m3。

∙A.12.1

∙B.15.8

∙C.16.2

∙D.18.4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

(2).已知土的最大干重度为17kN/m3,则回填土的压实系数γe最接近于{{U}}{{/U}}。

∙A.0.93

∙B.0.90

∙C.0.88

∙D.0.85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4.2.6条,压实系数为土的控制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的比值。

故回填土的压实系数为:

[*]

(3).对于系统式局部送风,下面哪一种不符合要求?

∙A.不得将有害物质吹向人体

∙B.送风气流从人体的前侧上方倾斜吹到头,颈和胸部

∙C.送风气流从人体的后侧上方倾斜吹到头,颈和背部

∙D.送风气流从上向下垂直送风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送风气流从人体的后侧上方倾斜吹到头,颈和背部,人会感觉不舒服,选C。

(4).关于在抗震设防区应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U}}{{/U}}。

∙A.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差,只能用于抗震设防烈度6~8度区

∙B.框架梁宜采用后张有粘结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的混合配置方式

∙C.从结构使用性能看,预应力强度比值小一些好

∙D.为了提高抗震性能,预应力强度比值大一些好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A项,9度区也可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但应有充分依据,并采取可靠措施;CD两项,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1.8.4条,预应力强度比对框架梁的抗震性能有重要影响。

从使用角度看,该比值大一些好,从抗震角度看,该比值小一些好。

应结合工程具体条件,全面考虑两方面的要求后确定。

有一两跨四层框架,梁、柱现浇,楼盖为装配式楼盖。

梁的跨度为6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受力纵筋为HRB335,箍筋为HPB235。

屋面梁b=300mm,h=500mm,顶层柱b=400mm,h=500mm,梁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5mm,柱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30mm,层高H=4.5m。

(分数:

6.00)

(1).

∙A.V=222.1kN;M=-89.2kN·m

∙B.V=222.1kN;M=-98.4kN·m

∙C.V=238.2kN;M=-98.4kN·m

∙D.V=241.5kN;M=-109.5kN·m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

(2).设屋面梁支座处考虑地震作用后的最不利剪力设计值为V=190kN,其中由于集中荷载在支座截面所产生的剪力占总剪力值的75%以上,集中荷载作用点至支座截面的距离a=2000mm,设箍筋的间距s=150mm,则配置在支座截面内箍筋的全截面面积最接近于{{U}}{{/U}}mm2。

∙A.114

∙B.179

∙C.185

∙D.201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

(3).设顶层柱的柱底截面考虑地震作用后的最不利内力设计值为N=320kN、M=153kN·m,设截面为对称配筋计算而得的柱中纵向钢筋A's=As最接近于{{U}}{{/U}}mm2。

∙A.912

∙B.1025

∙C.1156

∙D.1212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

(4).

∙A.83

∙B.99

∙C.101

∙D.211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

(5).

∙A.42555

∙B.49123

∙C.53125

∙D.55412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

(6).普通空调系统,下列哪一项空气宜过滤?

∙A.仅新风

∙B.仅回风

∙C.新风、回风

∙D.仅送风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新风、回风(一次回风)应过滤。

一片高2m,宽3m,厚370mm的墙,如图所示。

采用普通烧结砖和M2.5砂浆砌筑。

墙面承受水平荷载设计值为0.7kN/m2。

(分数:

2.00)

(1).该墙的墙底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及剪力设计值与下列{{U}}{{/U}}项数值最为接近。

∙A.1.4kN·m;1.4kN

∙B.1.4kN·m;4.2kN

∙C.4.2kN·m;1.4kN

∙D.4.2kN·m;2.8kN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取1m宽的墙计算,并忽略自重产生的轴力影响,则M=1/2×0.7×22=1.4kN·m;V=0.7×2=1.4kN。

(2).墙底截面破坏的受弯及受剪承载力与下列{{U}}{{/U}}组数据最为接近。

∙A.1.82kN·m;21.5kN

∙B.1.82kN·m;19.74kN

∙C.1.57kN·m;19.74kN

∙D.1.21kN·m;13.34kN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

某三层商住楼,底层局部采用两跨连续墙梁结构。

局部平面图及剖面如图所示。

开间为3.3m,底层层高3.9m,其余两层为3.0m,墙厚为190mm。

托梁下均设有壁柱(每边凸出墙面200mm×590mm)。

墙体采用MU10混凝土砌块和Mb10混合浆砌筑(f=2.79MPa)。

楼盖及屋盖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厚120mm。

托梁混凝土采用C30(fc=14.3N/mm2),纵向钢筋为HRB400(fv=360N/mm2),箍筋采用HPB235(f=210N/mm2)。

屋面恒荷载标准值为4.8kN/m2,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0.5kN/m2,楼面恒荷载标准值为3.8kN/m2,活荷载标准值为2.0kN/m2,墙体自重标准值(包括双面粉刷)为2.61kN/m2,梁支座下设190mm×190mm上下贯通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托梁的截面尺寸bb×hb=250mm×600mm(石灰水粉刷)。

各层墙顶均设截面为190mm×190mm的钢筋混凝土圈梁。

(分数:

5.00)

(1).墙梁的计算跨度l0(mm)及计算高度H0(m)最接近下列{{U}}{{/U}}组数值。

∙A.4810;3.11

∙B.4900;3.30

∙C.5300;3.00

∙D.5300;3.30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

(2).确定使用阶段托梁顶面作用的恒荷载设计值Q1g(kN/m)和活荷载设计值Q1p(kN/m)与下列{{U}}{{/U}}组数值最为接近。

∙A.19.60;9.24

∙B.16.30;9.24

∙C.19.60;6.6

∙D.16.30;6.6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托梁顶面作用的恒荷载设计值为:

Q1g=1.2×25×0.25×0.+1.2×3.8×3.3=19.60kN/m;托梁顶面作用活荷载设计值为:

Q1p=1.4×2.0×3.3=9.24kN/m。

(3).确定使用阶段墙梁顶面作用的恒荷载设计值Q2g(kN/m)和活荷载设计值Q2p(kN/m)与下列{{U}}{{/U}}组数值最接近。

∙A.44.04;9.9

∙B.44.04;11.05

∙C.52.85;9.9

∙D.52.85;11.55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墙梁顶面作用的恒荷载设计值为:

Q2g=1.2×(2.61×3.0×2+3.8×3.3+4.8×3.3)=52.85kN/m;墙梁顶面作用的活荷载设计值为:

Q2p=1.4×3.3×(2.0+0.5)=11.55kN/m。

(4).确定使用阶段墙梁在其恒荷载设计值和活荷载设计值最不利布置下托梁跨中弯矩Mb1及轴力Nb1、支座B的负弯矩设计值MbB与下列{{U}}{{/U}}组数值最为接近。

∙A.Mb1=94.55kN·m;Nb1=94.62kN;MbB=-193.00kN·m

∙B.Mb1=105.34kN·m;Nb1=98.65kN;MbB=-235.63kN·m

∙C.Mb1=108.34kN·m;Nb1=98.65kN;MbB=-269.85kN·m

∙D.Mb1=151.89kN·m;Nb1=94.62kN;MbB=-269.85kN·m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

(5).确定使用阶段墙梁在其恒荷载设计值VbA(kN)和活荷载设计值最不利布置下托梁支座的剪力设计值VbB(kN)与下列{{U}}{{/U}}组数值最接近。

∙A.140.71;246.99

∙B.133.921;246.99

∙C.140.71;216.99

∙D.133.921;216.37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按连续梁分析A支座由托梁顶面荷载设计值产生的最不利剪力为:

V1=0.375×19.6×5.30+0.437×9.24×5.30=60.36kN;

墙梁顶面荷载设计值在支座A产生的最不利剪力为:

V2=0.375×52.85×5.30+0.437×12.47×5.30=133.92kN;

考虑墙梁组合作用的支座A最不利剪力为:

VbA=V1+βvV2=60.36+0.6×133.92=140.71kN;

按连续梁分析B支座在托梁顶面荷载作用下最不利剪力为:

V1=0.625Q1l0=0.625×(19.60+9.24)×5.30=95.53kN;

墙梁顶面荷载作用下B支座最不利剪力为:

V2=0.625Q2l0=0.625×(52.85+12.47)×5.30=216.37kN;

B支座的剪力设计值为:

VbB=V1+βvV2=95.53+0.7×216.37=246.99kN。

某单层工业厂房,设置有两台Q=25/10t的软钩桥式吊车,吊车每侧有两个车轮,轮距4m,最大轮压标准值Fmax=279.7kN,吊车横行小车重量标准值g=73.5kN,吊车轨道高度hR=130mm。

厂房柱距12m,采用工字型截面的实腹式钢吊车梁,上翼缘板的厚度hY=18mm,腹板厚tW=12mm。

沿吊车梁腹板平面作用的最大剪力为V;在吊车梁顶面作用有吊车轮压产生的移动集中荷载P和吊车安全走道上的均布荷载q。

梁钢材Q235,质量等级另定。

(分数:

3.00)

(1).当吊车为中级工作制时,试问,作用在每个车轮处的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U}}{{/U}}

∙A.8.0

∙B.11.1

∙C.15.9

∙D.22.2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第5.1.2条第2款,对于软钩吊车,当额定起重量为16~50t时,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应取横行小车重量与额定起重量之和的10%,并乘以重力加速度。

则作用在每个车轮处的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为:

T=(25×9.8+73.5)×0.1/4=8.0kN。

(2).假定吊车为重级工作制时,试问,作用在每个车轮处的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U}}{{/U}}

∙A.8.0

∙B.14.0

∙C.28.0

∙D.42.0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第3.2.2条,计算重级工作制吊车梁(或吊车桁架)及其制动结构的强度、稳定性以及连接(吊车梁或吊车桁架、制动结构、柱相互间的连接)的强度时,应考虑由吊车摆动引起的横向水平力(此水平力不与荷载规范规定的横向水平荷载同时考虑),作用于每个轮压处的水平力标准值为:

Hk=αPk,max=αFmax=0.1×279.7=27.97kN>8.0kN(水平力)。

(3).当吊车工作制为轻级、中级或重级时,吊车梁腹板上边缘局部压应力应分别为{{U}}{{/U}}。

∙A.81.6N/mm2;81.6N/mm2;110.1N/mm2

∙B.81.6N/mm2;85.7N/mm2;110.1N/mm2

∙C.81.6N/mm2;85.7N/mm2;121.1N/mm2

∙D.85.7N/mm2;85.7N/mm2;121.1N/mm2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第3.2.5条第2款,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为1.4;且该规范第5.3.1条规定,对动力系数,轻、中级取1.05,重级取1.1。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第4.1.3条,吊车梁腹板上边缘局部压应力的计算公式为:

[*]

式中,F为集中荷载;ψ为集中荷载增大系数,对重级工作制吊车梁,ψ=1.35,对其他梁,ψ=1.0;tW为腹板厚度;f为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ιZ为集中荷载在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