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3万吨危废综合处置回收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15629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61 大小:42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43万吨危废综合处置回收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1页
年43万吨危废综合处置回收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1页
年43万吨危废综合处置回收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1页
年43万吨危废综合处置回收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1页
年43万吨危废综合处置回收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43万吨危废综合处置回收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43万吨危废综合处置回收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43万吨危废综合处置回收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43万吨危废综合处置回收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43万吨危废综合处置回收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4.3万吨危废综合处置回收工程项目

 

XX大学化工设计研究所

2014年3月

第一章总论

一.概述

1.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及项目负责人

(1)项目名称:

年4.3万吨危废综合处置回收工程项目

(2)建设单位:

(3)项目负责人:

2.企业概况

(1)企业名称:

(2)地址:

(3)经营范围:

各类危险废物综合回收处置

(4)注册资金:

(5)所有制形式:

(6)企业法人代表:

二.编制依据和原则

1.编制依据

1)XX有限公司项目委托协议。

2)XX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和相关技术文件。

3)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及外部搜集的相关资料。

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计委,2002年1月。

5)国家发改委关于发布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通知(发改投资【2007】1169号)。

2.编制原则

2.1遵循现行消防、劳动安全卫生、环保、规划等有关法规、规范,重视消防、节能、劳保及环保措施。

2.2把节约和合理利用能源放在重要位置加以考虑,选用运行可靠的高效节能设备,积极采取节能措施,提高能量回收效率。

2.3严格按照国家建设项目环保、安全三同时的要求,做好“三废”治理和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确保企业生产安全和“三废”处理达标排放。

三.结论

1.主要内容和结论

1.1项目社会效益

危险废物是指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构成危害或潜在危害的废物及其混合物。

它们之所以有危害性是因为:

1)在自然界不能被降解或具有很高的稳定性;2)能被生物富集;3)能致命或因累积引起有害的影响。

危险废物往往通过土壤、地面水、地下水、大气等途径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XX有限公司4.3万吨/年危废综合处置回收工程项目,是危险废物处置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年处置、处理危废43000吨,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回收有用资源,将为漳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项目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节能减排、循环经济。

充分体现了建设和谐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科学发展观,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1.2产品方案与生产规模确定的依据

本项目依据漳州市及周边地区每年产生的以电镀废渣为主的危废物总量加以适当留余地设计处理规模。

项目处理的危废物主要是电镀、有机废渣、废液等危险废物。

每种危废物的处理皆依据其自身的特征,加以合适的工艺条件及工艺流程进行。

在危废物处理生产中综合回收一些有用资源,生产混凝土掺合料、海绵铜、六水硫酸镍、一水硫酸锌产品,实现了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目标,项目规模定位合理。

回收产品定位合理,可以节省固定资产投资。

1.3建设条件

该项目为新建项目,拟建于福建省漳州市辖区,位于厦、漳、泉三地的交界处。

项目占地面积60亩。

厂址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交通运输和当地施工协作等条件对本项目建设有利。

1.4工艺劳动安全卫生条件

项目设计中注重劳动安全卫生、消防、环境保护等治理措施,达到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要求。

项目工艺采用分体连接式结构,流程顺畅,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工艺路线先进。

1.5环境安全评价

项目实施后,年可处理漳州市及周边危险废物4.3万吨,生产系列副产品,变废为宝,具有减排效益。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和噪声,均可采用有效的治理措施。

项目为危废物治理项目,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从环保角度分析有正效益。

1.6经济效益

由初步经济效益测算可见,项目正常年产值5290.97万元,年净利润1360.44万元,年税费总额453.48万元,总投资收益率为31.43%,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27.77%,正常投资回收期4.56年(含建设期),经济效益优良。

2.综合分析

1)项目社会效益显著。

2)项目产品方案合理,建设规模合适。

3)项目三废治理、消防和劳动安全卫生等措施有效。

4)项目建设条件良好。

5)项目工艺技术先进。

6)项目企业将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综合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设计规模

年处理量

t/a

43000

2

劳动定员及生产班制

年工作日

300

生产班制

3

劳动定员

92

3

产品

混凝土掺和料

t/a

12830

海绵铜

t/a

108

六水硫酸镍

t/a

210

一水硫酸锌

t/a

203

 

4

主要原辅料

硫酸(98%)

t/a

780

纯碱

t/a

440

NaS

t/a

40

Na2S2O4

t/a

45

H2O2(28%)

t/a

190

锌片

t/a

2.5

NaOH

t/a

30

稻壳

t/a

1400

耐火砖

t/a

21

粉煤灰

t/a

6415

氢氧化钙

t/a

30

絮凝剂

t/a

2

石灰粉

t/a

125

t/a

22200

万度/a

302.6

5

“三废”排出量

废水

t/a

16600

处理后达标排放

废渣

t/a

150

生活垃圾

6

项目用地

占地面积

m2

60000

建筑面积

m2

9650

绿化用地

m2

12000

7

项目财务评价

项目总投资

万元

5526.00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4895.00万元

总成本

万元/年

3418.90

生产年平均

销售收入

万元/年

5132.24

生产年平均

年增值税及附加

万元/年

0.00

生产年平均

年所得税

万元/年

428.34

生产年平均

年净利润

万元/年

1285.00

生产年平均

财务内部收益率

%

27.77

税后

财务净现值(Ic=12%)

万元

3924.68

税后

投资回收期

4.56

税后

盈亏平衡点

%

49.90

生产年平均

五.部分标准和规范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环发[2004]16号文);

2)《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

3)《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4)《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

5)《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996);

6)《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

7)《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

8)《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9)《含多氯联苯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13015-91);

10)《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试行)》(环发[2004]15号);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物鉴别标准方法认定的,具有爆炸性、毒性、腐蚀性、反应性、传染性等危险废物特征之一的废物。

其污染严重,危害极大,如处理不当,会造成灾难性危害,其毒性或潜在毒性会造成持续性危害。

其对人类危害途径见图2-1。

图2-1危废物对人类的危害途径

危险废物其对人类的影响见图2-2。

图2-2危废物对人类的危害

危险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于化学工业、炼油工业、冶金工业、材料工业、采矿工业、机械工业、医药行业以及日常生活中废弃的物品中,也包括核反应堆的核废料等。

危险固体废弃物种类繁多,而且由于是废弃物所以组成也很复杂。

我国将危险固体废弃物分为47大类共600多种,包括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其他社会源危险废物等等。

按产生来源的不同,危险废弃物可以分为工业来源和社会来源两大类。

从危险废弃物的性质的不同,又可分为无机废弃物、油类废弃物、有机废弃物、其它有害废弃物等。

适用于每一种危险废弃物的处理处置方法也不相同。

根据危险废弃物污染控制的“3C”原则,即:

(Clean)避免产生、(Cycle)综合利用、(Control)妥善处理,必须注重危险废弃物产生的源头治理,尽量减少产生数量,必须重视危险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提高综合利用率,对于最终不能再利用的部分,采取无害化处置技术,让其得到最终的安全处置。

因此对于危险废弃物的产生管理和处理处置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是,大力推行无废生产,大力推行低废清洁生产技术。

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无毒原料、杜绝危险废物产生,改革生产工艺,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量,也就是说用更先进的技术从源头上减少或杜绝危险废弃物的产生。

第二是,用先进的工艺技术让废弃物得到更好的资源化再利用,对于各产废单位,推行生产过程中全面系统地回收废弃物,通过专业的运营单位,将各种废弃物通过物理化学相结合的处理工艺过程,尽量实现其综合利用。

第三是,采取焚烧填埋等无害化处置技术,防止危险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起到有效管控的目的。

国外发达国家在危险废物污染控制方面起步较早,处理处置技术比较先进和成熟。

近年来,发达国家“三废”污染基本得以控制,环境保护已进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阶段,污染治理已从传统污染物(COD、BOD、SOX、NOX)的控制向防治、处置危险废弃物造成的污染方向转移,以杜绝恶性事故发生。

我国当前环境保护工作中也十分重视危险废物的集中处理和处置。

为了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提高危险废物处置水平和能力,国家已将“十·五”危险废物处置规划纳入国家环保局总体规划中。

各省、市都需建设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使危险废弃物控制按照就近原则,达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据福建省废物管理中心普查资料,2013年全省(不含厦门、漳州)危险废物年产生量41.37万吨,比2011年增长了15%,从逐年增长的趋势分析,其量将继续增长。

然而,福建省目前危险废物处理能力约30万吨,产生量与处理能力相差甚远,可见,扩大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能力十分必要。

基于此,XX有限公司拟在福建省漳州市台商投资区角美镇辖区建设“漳州市危险废物综合处置回收有限公司”,对福建省的一部分以电镀废渣为主危险废物集中处理。

处理将以资源化和无害化相结合的原则,使福建省特别是漳州市工业源的一部分危险废物得到及时、安全的处置,避免产生由危险废物造成的社会安全、环境事故。

二.必要性

1.漳州市危废物状态

目前漳州市约有300多家从事电镀、印染、皮革等生产企业,其年所产生的固体危废物(主要为电镀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约80000吨;漳州市还有数百家石油、化工、涂料等企业产生各类危险废弃物(包括:

有机溶剂废渣、废矿物油渣、精蒸馏残渣等)约20000吨,加各类工业企业产生的焚烧灰渣和收集灰渣等共计危废数量约150000吨。

大量危险废物难以处理,造成二次污染。

以前漳州市危险废物大多都依赖于厦门两家回收经营公司收集,然后再转到福州或江西省处置。

目前,江西对外省流入的危险废弃物已拒绝转入处置,加上厦门的回收经营公司因种种原因而中止收集,造成福建省,尤其是漳州地区危险废弃物大量积存,严重影响了漳州市工业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严重的安全、环境污染隐患。

表现如下:

1)企业将难以回收利用或难处理的危险废弃物随意堆存、堆放、乱丢乱弃,或混在生活垃圾中填埋,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2)环保意识较强的企业为避免所产生的危险废物污染环境,在厂区内暂时保存危险废物,但因最终无处理处置出路而导致废物堆积过多,使企业的生产受到影响,甚至有可能被迫停产。

2.危废物的危害性

电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污泥,这些电镀污泥中含有许多重金属,如Cu、Ni、Zn、Cr等,其处理难度很大,排放将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

如六价铬容易通过消化道、皮肤侵入人体,导致便血、腹泻、鼻中隔糜烂、支气管哮喘、肺癌和支气管癌等病灶等。

但这些金属在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研等方面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我国每年从电镀污泥中流失大量的各类重金属,电镀污泥中一些重金属的含量远高于一些矿石,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有机废物一般产生于化工、材料等制造行业,现已纳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废物包括:

1)化工、医药生产制作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母液及废弃的溶剂;2)从精炼、蒸馏和任何热解处理中产生的焦油状残渣;3)油漆、油墨生产、配制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含颜料、油墨的有机溶剂废物;4)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矿物油渣等。

有机废物成分相当复杂,

不仅难生物降解,而且对生物和人类还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毒害作用,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据报道,人类癌症的80%~90%都与环境因素有关,在已发现的致癌化学物中,80%为有机污染物。

废酸(碱)溶液中除含有相当数量的残酸外,还含金属离子,对废酸溶液如不进行处理,既污染环境,又浪费宝贵的资源。

含酸(碱)废水的主要危害是腐蚀下水管道和钢筋混凝土等构筑物,阻碍废水生物处理中的生物繁殖;酸(碱)度大的废水会毒死鱼类,使庄稼枯死,影响水生作物生长;含酸(碱)废水渗入土壤,时间长了会造成土质钙化,破坏土层松散状态,因而影响农作物生长;人畜饮用酸(碱)度较大的水,可引起肠胃发炎,甚至烧伤。

3.危险废弃物的处理技术

危险废弃物的最终的处置技术,分为预处理和最终处置。

预处理就是在最终处置之前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多种方法,对危险废弃物进行预先处理,改变其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降低毒性,减小体积,尽量少占有填埋场的空间。

1)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固化/稳定和各种相分离技术等。

固化/稳定处理就是将有害废物固定或包封在惰性固体基材中,使危险废物中的所有污染组分呈现化学惰性或被包封起来,减小废物的毒性和迁移性,同时改善处理对象的工程性质,便于运输和处置。

危险废物固化/稳定处理是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前的必要步骤,通常用作填埋处理前的预处理。

固化/稳定工艺主要用于处理其它危废处理过程的残渣物,以及不适于焚烧处理的废弃物,如含重金属污泥、石棉、工业粉坐、酸碱污泥、焚烧残渣等。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

水泥固化、石灰固化、塑性材料固化、有机聚合物固化、自胶结固化、熔融固化(玻璃固化)和陶瓷固化等。

其它的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过滤、吸附、离心分离、电渗析、电解、絮凝、沉淀和沉降、浮选、冷却、结晶、悬浮液冷冻、高梯度磁分离、反渗透、空气吹脱和超滤等等。

2)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就是通过化学反应来改变废物的有害成分,从而实现无害化,或将其转变成为适合于进一步处置的形态。

主要用于处理无机废物,如酸、碱、重金属废液、氰化物废液、氰化物、乳化油等等。

常用的技术有氧化还原技术、酸碱中和处理技术等等。

3)生物处理技术,利用生物降解作用来分解危险废物中的有机物,用于处理有机废液或废水。

常用的方法有厌氧处理工艺、好氧处理工艺和兼性厌氧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曝气塘、厌氧消化、堆肥处理、生物滤池、稳定塘等方法。

危险废物最终处置技术包括安全焚烧、填埋、土地处理及海洋处置等。

土地处理及海洋处置,由于环境自净及其自身容量有限,所以受到制约。

目前我国危险废弃物的最终处置主要采取安全焚烧和填埋。

1)焚烧处理技术,焚烧方法是将可燃性废物置于高温炉中,让可燃成分充分氧化分解的一种处理方法,是实现危险废物减量化和无害化最快捷、最有效的技术。

采用焚烧方法可有效地分解有毒物质的化学结构,消除废物中的有毒有害的有机废物。

在焚烧过程中还可以进行能源回收。

焚烧之后固体废弃物的体积可减少80%-95%。

专业的焚烧炉分为旋转焚烧炉、液体喷射焚烧炉、多层焚烧炉、热解焚烧炉、流化床焚烧炉等多种炉型,还可以利用水泥窑、石灰窑等进行焚烧处理。

为提高有毒有害有机物分解效率,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还可采用富氧焚烧、催化焚烧、高温热解、等离子体电弧处理等方法。

焚烧技术主要用于处理热值较高和毒性较大的危险废物,如处理废溶剂、废油类、塑料、橡胶、皮革、医院废物、制药废物、含酚废物,含卤素、硫、磷、氮化合物的有机物等,易爆废物则不宜进行焚烧处理。

在实施焚烧的过程中,必须防止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

2)安全填埋技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工业危废最终不能再利用的部分,其处置方法就是安全填埋。

对危险废弃物进行填埋前,必须根据不同废物的物理化学属性进行预处理,利用各种固化剂对其进行稳定化、固化处理,尽量减少有害废物的浸出。

填埋方法也存在环境问题,废弃物填埋场要占用土地,被填埋废弃物与水或其它物质发生物理化学作用后产生渗滤液,如果这些渗滤液不能得到很好的收集和处理,它将对地下水源造成污染。

3)地表处理技术。

地表处理就是将危险废弃物同土壤的表层混合,在自然的风化作用下,实现某些种类的危险废弃物行分解降解,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

地表处理方式经济简单易行,但是,这种方式只适合可以自行分解降解的危险废弃物。

如某些不可降解的危险废弃物附着在土壤上,在风和雨水的作用下会扩散到周围的环境,将对人畜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还有一些不可分解降解的危险废弃物也可能迁移入深层土壤中,造成地下水源的污染。

由于综合管控的难度较大,所以地表处理不是危险废弃物无害化处置的有效的手段。

4)海洋处置技术。

海洋处置分为海洋倾倒与远洋焚烧两大类。

海洋倾倒的原理是利用海洋的微生物环境和海洋内的化学过程将危险废弃物的毒性分解或冲淡驱散,使得危险废弃物的毒性降低到相对于大环境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远洋焚烧则是用专门设计制造的焚烧船将危险废弃物放在船上焚烧的处置方法,废物焚烧后产生的废气通过净化与冷凝器装置,冷凝液排入海中,气体排入大气,残渣倾入海底。

海洋焚烧的废弃物一般为液态有机废弃物,有机化合物或有较高能量的危险废弃物,含有大量的毒性金属和超量非毒金属的废弃物不适合海上焚烧。

危险废弃物的填埋方法不是最后的选择,危险废弃物处理技术发展趋势是综合利用方法,也就是利用各种工程手段对危险废弃物进行共同处置,提高危险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比例,回收其中有用成分和热能,大幅度减少危险废弃物的填埋量。

4.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废弃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项目将以资源化和无害化相结合的原则,处理利用漳州市工业源的危险废物(主要为电镀废渣)。

项目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的基本国策,有较大的意义。

项目的实施,将大大有利于漳州市环境安全,有利于漳州市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漳州人民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漳州市循环经济的发展,有很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因此,项目实施十分必要。

第三章产品市场

项目年处理各种危险废弃物43000t(主要为电镀废渣),可回收得到的产品有:

混凝土掺合料12830t、海绵铜108t、六水硫酸镍210t、一水硫酸锌203t

1)混凝土掺合料

在混凝土拌合物制备时,为了节约水泥、改善混凝土性能、调节混凝土强度等级,而加入的天然的或者人造的矿物材料,统称为混凝土掺合料。

用于混凝土中的掺合料可分为活性矿物掺合料和非活性矿物掺合料两大类。

非活性矿物掺合料一般与水泥组分不起化学作用,或化学作用很小,如磨细石英砂、石灰石、硬矿渣之类材料。

活性矿物掺合料虽然本身不硬化或硬化速度很慢,但能与水泥水化生成的Ca(OH)2,生成具有水硬性的胶凝材料,如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质材料、粉煤灰、硅灰等。

 活性矿物掺合料依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类、人工类和工业废料类,活性矿物掺合料加入混凝土一般可节约水泥10~15%,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其可改善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可泵性和抹面性;降低了混凝土水化热,是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掺合料;提高混凝土抗硫酸盐性能;提高混凝土抗渗性;抑制碱骨料反应等。

我国是世界第一水泥生产、消费大国,2013年水泥产量约23亿吨,所需混凝土掺合料以亿吨计,市场十分巨大。

2)海绵铜

海绵铜,是指海绵状的铜,可用于提炼金属铜及制做辛酸亚铜等原料。

铜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工业、国防、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市场需求很大。

我国是铜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每年须大量进口铜矿石以满足国内需要。

3)六水硫酸镍

硫酸镍主要用于电镀工业,是电镀镍和化学镍的主要镍盐,也是金属镍离子的来源,能在电镀过程中,离解镍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硬化油生产中,是油脂加氢的催化剂。

医药工业用于生产维生素C中氧化反应的催化剂。

无机工业用作生产其他镍盐如硫酸镍铵、氧化镍、碳酸镍等的主要原料。

印染工业用寻生产酞青艳蓝络合剂,用作还原染料的煤染剂。

另外,还可用于生产镍镉电池等。

特别是随着锂离子电池工业的发展,作为三元正极材料的主要组成,其需求量在不断增长。

4)一水硫酸锌

一水硫酸锌已被广泛应用于饲料添加剂、肥料、选矿、制药、橡胶、电子、印染剂、骨胶澄清剂及保护剂、电镀、防止果树病虫害及循环冷却水处理剂等,是制造锌盐和锌钡白的原料,在电解工业中用于电缆镀锌及电解纯锌。

还用于木材及皮革保存剂及人造纤维工业。

食品级用作营养增补剂(锌强化剂)。

一水硫酸锌是使用最多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添加剂之一,其无毒无害,可生产绿色肉类产品。

一水硫酸锌也是一种重要的微肥,硫酸锌微量元素肥料处理的种子比没有处理的种子,在产量和发芽率都有明显优势,其施用能显着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市场需求很大。

第四章项目方案及规模

项目收集处理漳州市极其周边地区各种危险废弃物43000t(主要为电镀废渣),回收的产品有:

混凝土掺合料12830t、海绵铜108t、六水硫酸镍210t、一水硫酸锌203t。

一.项目处理的危险废弃物

项目收集处理的各类危险废弃物的数量,种类繁多、来源复杂,组成及性质差别很大,见表4-1。

表4-1各类危废种类及数量

序号

危废名称

危废代码

物理状态

数量(吨/年)

1

含铬废物

HW21

固体

10500

2

含铜废物

HW22

固体

1200

3

含锌废物

HW23

固体

1000

4

含铅废物

HW31

固体

1500

5

含镍废物

HW46

固体

1000

6

有机溶剂废物

HW6

固体

2000

7

废矿物油渣

HW8

固体

2000

8

精蒸馏残渣

HW11

固体

1500

9

印染、涂料废物

HW12

固体

3000

10

有机树脂类废物

HW13

固体

1500

11

表面处理废物

HW17

固体

12000

12

焚烧处置残渣

HW18

固体

2000

13

废酸

HW34

液体

1000

14

废碱

HW35

液体

1000

15

废有机溶剂

HW42

固、液体

1000

16

其他废物

HW49

固体

800

合计

43000

(1)含铬废物(HW21):

产生含铬废物的企业包括:

铬化合物生产、皮革加工、金属和塑料电镀、酸性媒介染料染色、颜料生产与使用、金属铬冶炼等企业。

常见危害组分有:

含铬酸酐,(重)铬酸钾,(重)铬酸钠,铬酸,重铬酸,三氧化铬,铬酸锌,铬酸钾,铬酸钙,铬酸银,铬酸铅,铬酸钡等。

(2)含铜废物(HW22):

产生含铜废物的企业包括:

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金属和塑料电镀、铜化合物生产等企业。

常见危害组分有:

含溴化(亚)铜,氢氧化铜,硫酸(亚)铜,碘化(亚)铜,碳酸铜,硝酸铜,硫化铜,氟化铜,硫化(亚)铜,氯化(亚)铜,醋酸铜,氧化铜钾,磷酸铜,二水合氯化铜铵等。

(3)含锌废物(HW23):

产生含锌废物的企业包括:

有色金属采选及冶炼、金属和塑料电镀、颜料、油漆、橡胶加工、锌化合物生产、含锌电池制造业等。

常见危害组分有:

含溴化锌,碘化锌,硝酸锌,硫酸锌,氟化锌,硫化锌,过氧化锌,高锰酸锌,醋酸锌,草酸锌铬酸锌,溴酸锌,磷酸锌,焦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