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专业实务初级整理笔记共16页文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14425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版专业实务初级整理笔记共16页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出版专业实务初级整理笔记共16页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出版专业实务初级整理笔记共16页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出版专业实务初级整理笔记共16页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出版专业实务初级整理笔记共16页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出版专业实务初级整理笔记共16页文档.docx

《出版专业实务初级整理笔记共16页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版专业实务初级整理笔记共16页文档.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出版专业实务初级整理笔记共16页文档.docx

出版专业实务初级整理笔记共16页文档

《出版专业实务》初级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

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第一章  信息检索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

“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

“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第一节  常用工具书的类型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1.工具书是供查找和检索知识、信息用的书。

具有内容概括、信息密集、检查方便的特点。

2.类型:

1)根据功能,可分为:

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类书、政书,书目、索引、文摘,年鉴、手册、名录,表谱,图录。

 2)根据职能:

语言性(字典、语文词典);检索性(书目、索引、文摘);参考性(百科全书、专科词典、类书、年鉴、手册、表谱、图录)。

 一、字典、词典:

(一)特点:

1.以条目为基本单元;2.检索的转指性强;3.解释简明、规范。

(二)组织结构:

1.正文;2.辅助说明、目录、索引;3.相关附录。

(三)字典类型:

普通、特种。

(四)词典类型:

1.按语言种类:

单语、双语、多语;2.按规模:

大型、中型、小型;

3.按编排:

形序、音序、义序;4.按所收录词目的性质和释文内容的着重点:

语文、专科、综合。

A.语文词典:

普通:

兼收汉字和多音节的复词、固定词组成语;特种:

某一类或几类的,如方言词典。

B.专科词典:

若干学科专业词语:

如经济大词典;C.综合:

普通语文词典和专科词典结合如辞海。

(五)常用字典、词典

1.《新华字典》:

1953初版。

1万多单字;复音词3500多个;形音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按拼音排,备有部首检字;我国最通行的小型字典,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辞书。

2.《汉语大字典》:

湖北、四川辞书出版社1986-1990。

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辞书,收字54678个

按200部首排列;收集古字、常用义、生僻义和僻字义项。

2019年由8改4卷本。

3.《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1978初版;最新2019第五版。

收录普通话词汇为主的中型字典。

按拼音排;释义以现代为主,不详列古义。

收词6.5万条。

6个附录。

4.《辞海》:

1936初版;1958修订,1979后每10年修订一次,收字17523个;(2019)版本达7种。

《辞海》是一部兼有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的大型综合性辞书。

是兼有字典、语文字典、百科词典的大型综合性辞书。

5.《辞源》:

商务印书馆,1915初版—《老辞源》,以古汉语为主的大型综合性词典;收字12890个; 反映鸦片战争以前的汉语词汇面貌;以常见词为主,强调实用,注重渊源,兼顾流变。

6.《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第一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88-94年第2~13卷,是一部集古今汉语词汇之大成的语文词典、收条目37万余,单字2.2万个。

释文注重历史性、全面性,义项齐全、释义准确、书证丰富、资料翔实的特点。

二、百科全书:

概要介绍人类一切门类和某一门类全部知识的工具书。

1978年《中国大百科全书》

(一)特点:

概述性,完备性,权威性(它的权威性体现在编者、撰稿者和出版者三个方面);

(二)编排方式:

百科全书以条目为基本单元,全面、系统地介绍知识。

条目一般由条头、释文(有时附必要的图表)和参考文献构成。

条目编排一般有三种形式:

按条头字顺编排、分类编排或分类与字顺结合的方式(即大卷分类)编排;

(三)类型:

        1.综合性百科全书

         它概述人类一切门类知识,供读者查检基本知识和基本资料,可分为学术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不列颠百科全书》)、普及性百科全书(《中华常识百科全书》)和通俗性百科全书(《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2.专业性百科全书

          它以某一学科或某一门类知识为收录范围,总体上可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

前者如《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国文学百科全书》、《世界历史百科全书等;后者如《科学技术百科全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化工百科全书》等。

        3.地域性百科全书

          某一地域相关知识为收录范围,介绍该地域内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以及历史状况,如《黑龙江百科全书》。

(四)常用百科全书介绍:

    1.《中国大百科全书》:

1980-1993,我国第一部具有权威性的大型综合性~。

全书收集包括这些、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66个学科和知识门类,收条目77859个,1.25亿字,插图49765副。

73分卷,另有索引1卷;各卷包括前言、凡例、学科概观性文章、条目分类目录、正文、插图、大事年表、条目汉字笔画索引、外文索引、内容分析索引等。

按拼音顺序排。

   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1985年出版主要根据1974年英文版《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百科简编》编译而成。

三、类书、政书:

古代编纂的工具书。

类书和政书在编纂方法上虽然相似,但是也有明显的不同:

A类书一般兼收各类,政书专记典章制度;

B类书只录原始资料,不加改动;政书则将所收史料加以组织熔炼,使之成为有机整体。

(一)类书:

摘编文献原文、按内容性质分门别类编排,以供寻检和征引的工具书。

我国现存最大的类书是清朝康熙年间所编《古今图书集成》。

1.特点:

第一,辑录原始资料,一般不改动;第二,资料全面,卷帙浩繁;第三,按类或韵编排,便于查阅。

2.作用:

古时-备封建帝王及贵族弟子临事检索、熟习典故;文人写作诗文、参加科举。

现在-查考史实掌故、名物制度;二是查找辞藻典故、诗赋文章。

3.种类:

A按内容分:

综合性类书(唐代《艺文类聚》、宋代的《太平御览》)和专科性类书(宋代《册府元龟》、清代的《格致镜原》);

B编排方式:

按类编排的类书(《艺文类聚》、《古今图书集成》)、按韵编排的类书(《佩文韵府》、《永乐大典》)。

C按用途分:

历史典故、名物制度(《太平御览》);查找辞藻典故诗赋文章(《骈字类编》事物渊源(《格物镜原》)

(二)政书:

中国古代专门记载典章制度的工具书。

唐朝杜佑所编的《通典》我国第一部完整的政书。

分两类:

1.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式政书,以十通为代表。

“十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2.记录某一朝代典章制度的断代式政书,称“会点”或“会要”。

编纂体例也分两类:

1.以类相从的“十通”、“会要”体;2.以六部为纲的“会典”体。

功用:

1.查考典章制度;2.查考人物及事物掌故。

    四、书目、索引、文摘(二次文献)

(一)书目:

图书或报刊目录的简称。

西汉:

《别录》《七略》

1.类型:

综合性、专题文献、地方文献、个人著述、联合目录。

2.功用:

A记录书刊出版发行情况,反映一定时期科学文化发展概貌;刘歆《七略》就较为全面反映了先秦至西汉的社会学术思想和文化典籍。

B通报各类文献的出版情况,为读者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

C揭示图书的内容及版本,宣传图书、指导阅读;

D反映图书和报刊馆藏情况,方便读者查阅。

3.常用书目介绍:

1)《四库全书总目》原~提要,清纪晓岚等编纂;1965中华书局影印出版;1981重印。

历史上最大的一部官修目录,安四部分类法编排。

共200卷,10254种,古籍3461种,存目6793种,基本包括了清乾隆以前我国古代的重要著作。

按经史子集排,部下再分44卷,计66子目。

小序、按语。

2)《全国总书目》中华书局,新华书店出版,一部全国性统计登记型书目。

比较全面登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版的图书。

具有图书年鉴性质。

包括分类目录、专门目录和附录三部分。

每年出版一套数据检索光盘。

网络版http//cppinfo/

3)全国新书目:

现行国家书目。

1950《每周新书目》,1973复刊;网络版:

中国新闻出版信息网。

(二)索引:

通检、备检。

是查找图书、期刊或其他文献中的语词、概念、篇目、人物等资料的检索工具。

1.类型:

著者、题名、词语、主题索引。

2.功用:

    索引的功能与书目相似,不同的是,索引比书目能更深入细致地揭示图书报刊内容,便于读者检索

第二章  书刊编辑业务

第一节  信息采集

    一、信息采集的作用:

 1.有助于把握图书市场趋势;2.有助于出版物科学设计;3.有助于对稿件的判断加工;4.有助于制订营销方案

二、需要采集的信息内容:

(一)一般信息:

社会发展和科学文化;

(二)专业信息:

1.出版业市场:

出版动态和竞争对手;2.作者;3.读者

    三、信息采集的方法:

1.出版物交易场所调研;2.文献检索;3.大众传媒:

a.传统媒体,b.信息网络:

出版社网站/网上书店/出版信息服务站/网上报刊/网上图书馆; 4.人际关系;5.专业市调

    四、信息处理的方法:

筛选、加工、存储、使用。

第二节  选题策划与组稿

    一、选题策划的作用:

(一)把握出版工作方向,落实出版工作方针

(二)保障出版生产秩序

(三)保证和提高出版物的质量

(四)塑造出版单位的品牌形象

     二、选策的要求

(一)原则要求:

1.贯彻出版方针(两为,双百);

2.严格遵守法律规;

     3.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4.正确引导读者;

 5.具有独创性

(二)具体要求:

a) 针对性  

b) 前瞻性 

 c) 可行性

三、选策基本步骤:

(一)基础准备:

对信息进行筛选、利用

(二)选题设计:

明确市场定位、价值、出版物未来框架和物质形态

(三)选题论证,

(四)选题优化。

    四、期刊选题策划的一些特殊之处

(一)期刊选策的层次:

1.宏观:

期刊性质、总之、目的、方针、内容定位、读者定位、风格定位、出版周期、形态结构等;

2.中观:

(1)栏目设计(栏目:

再内容或形式上体现一定特色,并有一个提示性、概括性名称的板块);

(2)专题策划:

为了产生较深远影响而围绕同一主题组织一组作品推出;(3)作品组配:

根据结构,选择长短不一,内容各异的作品合理组配成一整体。

3.微观:

组织作者撰写某一主题的文章。

(二)具体要求:

1.针对性(同)

2.前瞻性:

宏观上,有很大的时间“提前量”;中观和微观上,提前量可以缩短一些;

3.可行性:

主要体现在对作者力量的考虑上。

    五、组  稿

(一)组稿方式:

1.个别约稿,2.社会征稿,3.群体集稿

(二)组稿步骤:

1.准备:

(1)深入研究选题,

(2)制定组稿方案,(3)物色合适作者;

2.联系作者;

3.审读编撰大纲和样稿;

4.确定约稿关系。

第三节  审  稿

    一、稿件的来源:

自投,推荐,引进,组织(最主要)

二、审稿的作用:

(一)决定稿件取舍,为文化传播把关;

(二)提出修改意见,提高稿件质量;

(三)发现创作人才,扩大作者队伍。

    三、审稿制度:

三审制。

1. 三审制的含义:

指由编辑职称或具有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初审,具有正副编审职务的编辑室主任一级的人员复审,具有正副编审职务的正副社长和正副总编辑终审的三级审稿制度。

2. 外审的含义:

出版社可以根据需要,聘请社外的专家担任顾问或特约编审,或某些书籍的编委成员,依靠他们的编审部分书稿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四、审稿要求

(一)对审稿工作:

1.对稿件内容质量的评价(五性 + 两性)

1) 政治性2)思想性 3) 科学性 4) 知识性 5) 独创性  此外还有稳定性、艺术性

2.对稿件形式质量的评价:

1)结构框架,2)行文格式,3)表述形式

(二)对审稿者要求:

1.坚持稿件取舍标准,2.评价客观、科学,3.操作要规范

    五、审稿的过程与方法:

(一)一般过程:

略读、精读

(二)方法:

1.比较、

2.分析(主题sf明确,内容sf切题,表达sf清楚,材料sf可靠,说理是否充分等)3.综合

    六、审稿意见

(一)

1.审稿意见必须在考察研究后撰写,客观,公正;

2.行文上全面周到,简明扼要;

3.优劣长达说清即可;

4意见明确)

(二)三种审稿结论:

1.退稿,说明理由;

2.退修,提出建议;

3.接受出版。

第四节 编辑加工整理

    一、编辑加工的作用

a) 保证书刊质量

b) 发挥和提高编辑人员的创造性。

    二、编辑加工的原则

(一)尊重作者,忌强加于人;

(二)改必有据,忌无知妄改;

(三)依据规范,忌滥施刀斧

    三、步骤与方法

(一)步骤

1.加工前的准备,先检查稿件是否齐全,特别是附属部分,如图稿,照片,表格等;

2.计划,拟订一个较完整的编辑加工整理方案。

含内容、标准、重点、难点、方法、时间安排等;

3.实施,精读加工,逐字逐句仔细阅读;

4.总结。

写出小结

(二)方法

1.认真审读,发现问题;

2.拟定方案,标准一致;

3.先定框架,后定细节;

4.选用色笔,书写端正;

5.电子原稿,需留痕迹:

1备份,2留痕3清样定稿。

    四、编辑加工整理内容

(一)正文

1.消除政治性、思想性差错,完善原稿观点;

2.订正事实材料,纠正知识性差错

3.核对引文。

(作者、书名、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来源,标点,断文拼接,引用过多)

4.调整结构。

书稿:

篇、章、节、条、款、段;期刊稿:

节条款段

5.修改标题,统一层次标志;

6.润饰文字;7.修改使用不当标点符号;8.修改表格;9.修改图稿。

(二)辅文

1.校正注释;2.规范参考文献表;3.核改索引;4.核对附录;5.封面文字加工6.检查目录7.其他

(三)技术加工整理

1.统一用语 1)术语、专业名次;2)人名;3)机构名称;4)地名

2.统一数字用法:

a 阿拉伯数字能用而又得体则用;b古籍、文学等按传统 ;c引文版次、卷次、页码,除古籍外,一般使用阿拉伯数字;d竖排时顺时针转90度

1)  必用阿拉伯的:

a公历世纪,年代等;b计数的数值;c物力量量值;d图表编号,代号,序号等。

2)  必用汉字的:

a词组、成语、惯用语;b中国夏历;c相邻两个数并列表概数;d 带有几,表约数的; e含月日简称表事件,节日的。

3)按上下文选择使用。

3.统一计量单位

1)规范量名称及其符号的使用,如下须改:

a使用已废弃的旧名称;b同一名称出现多种写法;c使用单位名称+数;d量符号使用了正体,除Ph;e没有使用国家标准规定的符号。

2)规范单位名称及其中文符号的使用,如下须改:

a错用应停用的单位名称;b相除组合单位名称与其符号顺序不一致;c乘方形式单位名称错误;d组合单位名称中加入符号;e把单位名称做中文符号使用;f使用不是单位中文符号的符号;g专业科技读物应使用单位符号却用了单位的中文符号或名称。

3)规范单位符号的使用,如下需改:

a单位符号字体错误;b非标准符号作为单位符号使用;c相除组合单位中的斜线多于1条 ;d对单位符号进行修饰;e书写量值时,数值与量值未留适当空位。

4)规范国际单位制词头符号的使用

A词头符号的字体错误;b词头符号字体使用;c词头符号重复使用;d对乘方形式的单位加错了词头。

5)正确处理应废弃的非法定计量单位

A正确处理市制单位:

里、丈等一般不用,但土地面积的市制单位“亩、分”暂时还可以使用。

B正确处理英制单位:

属限制使用的单位;

C其他废弃单位。

如千克力(kgf)  mmHg可在临床病例等非出版物中使用,在期刊中要注明换算关系。

4.添加批注

1)正文中有不同字体出现,对须排不同字体的部分要加批注,并标明起讫;

2)外文字母用印刷体书写,字号、体、大小写要标明,不加标注的通常用正体、白体;

3)带附加号的外文字母,应在稿面空白处附上放大的标准写法;相似的也要注明,希腊字母要交代

4)相似易混淆字要注明;5)日文汉字不能排成中文汉字要加批注;6)易混淆的标点符号也要加批注

第五节  审定发稿

    一、稿件送审:

初级交责编,再逐级送请具备复审、终审的人员审定。

须呈报审读加工记录单。

    二、发稿的要求 a) 齐,稿件齐全,此外,还要有齐全的编辑流程记录;b) 清,稿面清楚。

清晰的文字,图表符号等 ;c) 定,所发的稿件必须是定稿。

    三、发稿的步骤

(一)稿件整理:

1.复查稿件,2.清稿誊抄,3.检点稿件,4.编排次序。

如果是电子文稿,整理时应注意:

1)拟发的是否是最后定稿版本;2)格式是否符合排版要求;3)最好将定稿刻录在光盘上发稿。

(二)稿件发出:

需填写的格式文件有如下几种:

1.发稿单:

书名、作者、稿类别,原稿字数、内容、数量;

2.图书装帧设计单:

书名、作者名、字数、开本、装订样式、用纸、页码、内容提要、设计具体要求;

3.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申报单:

向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中学申请核发的文件;

4.征订单:

供发行部做好征订工作的文件。

第六节  审定发稿后的编辑工作

    一、处理校样

(一)审读校样;

(二)处理作者的修改和校对人员的质疑;

(三)检查付印清样。

    二、样书样刊检查:

1.面封、书脊、底封、勒口、扉页、版权页、出版说明、前言后记出现的书名、作者是否正确;

2.书号、图书在版编目数据、书名汉语拼音、字数、定价及书名页记载的其他项目;

3.目录和书眉是否正确与正文内容是否一致;

4.付印样上改动处否照样改正,有无出现新的错误;

5.全书页码是否连贯,有无错装、漏装,缺字;图片是否倒置,说明文字是否相符等。

    三、宣传工作

(一)书刊宣传方式1.利用大众传媒;2.自编宣传品;3.店堂陈列布置;4.举行新书发布仪式或作者签名售书活动;5.举办读者活动。

(二)编辑为书刊宣传应作的:

1.提供新书简介和书讯等;2组织、撰写书刊评论;3指导设计和发布书刊广告;4提供及审核相关材料。

    四、收集反馈信息:

读者来信、来访,书刊评论等。

    五、审核重印图书:

除了由责编通读全书外,还要合理吸收作者和读者的意见。

第七节  书刊整体设计

    一、概念:

对书刊载体的艺术性、工艺性设计。

包括外部装帧和内文版式设计。

这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二、基本原则:

内容形式统一,共性个性协调,艺术性与实用性结合,继承与创新结合

    三、外部装帧设计

(一)开本选择:

1.图书:

A4,大16开,16开,小16开,B5,A5,大22开,32开,长32开,大64开。

2.期刊:

16开和大16开。

(二)装订样式选择:

胶板纸在96面以下,铜板纸在64面以下可以用骑马订,书脊笑语15毫米可用平装铁丝订,较厚的用无线胶粘订。

琐线订或琐线胶粘订,合订本用精装。

(三)封面设计:

1.面封设计:

1)图书:

横排时:

副书名、主书名、作者由上至下排,出版者在靠近书根处。

2)期刊:

面封上必备刊名、年月期等,位置相对固定,ISSN码须在面封右上角。

其他位置无一定之规。

2.底封设计:

1)图书:

右下角应印中国标准书号及其条码、定价,左上印责编、设计、校对等;2)期刊:

必须有CN号和定价,也可印ISSN号。

3.书脊设计:

色彩协调,>5毫米的,印主书名,出版者或作者;期刊则印刊名,卷,年月期,出版者。

4.封二、封三设计

1)图书的:

一般为空白,也可与扉页连成一体,有点书将各册书名印在封三作介绍;

2)期刊的:

放目录,版本记录,也可刊登广告或图片。

5.护封与勒口设计

1)护封:

在色彩上应与封面设计相呼应,风格和谐,护封底封右下角应印中国标准书号和定价;

2)平装书勒口设计:

可设置内容提要或作者简介、照片,也可放责编、设计,责校等,还可不放文字;有文字勒口靠近漱口处将封面底纹延伸,其他部分为浅色底印深色文字。

(四)书心用纸选择:

大多用胶印书刊纸;工具书用字典纸,薄而不透,质地洁白,强韧耐折;中高档图书,书心选用轻质纸,厚而轻,纸面挺括,手感柔和,程奶白,淡米色;以图片为主的画册期刊,多用铜板纸,上有白色涂料,平整度高,图像效果好。

(五)表面整饰设计

1.外部装帧材料的选择:

骑马订与平装书刊用软质封面,精装使用硬质封面

1)软质封面纸张定量比书心高;

2)硬质封面:

硬纸版、棉麻织物,聚氯乙烯塑料等;

3)护封用铜板纸或透明塑料

2.工艺的选择:

1)精装书:

压烫工艺;

2)平装书:

覆膜工艺。

     四、内文版式设计

(一)行业用语:

1.居中:

左右、上下居中;

2.缩格缩进和转行齐肩;

3.左齐、右齐;

4..接排(两种:

A段最后接B段,版心末尾不留空白而排新内容)

5.另行;

6.另面:

可单可双;另页:

从单码面起排;

7.占行:

eg.题占3行。

8.对行:

行在同一水平上;

9.转页与下转、上接;

10.缩行、缩面:

单字不成行;

11.伸字,伸行:

加大图表等

12.背题:

标题排于版心末尾下无文字的现象,应伸缩行。

(二)正文版式设计

1.标题 

1)图书的应掌握如下几个原则

    A根据图书开本大小选用标题字级,与正文字级对比不宜过分强烈;

B常用黑体、标宋、宋体、楷体、仿宋,一般不用艺术字体;

C根据正文结构层次和标题序级,由大到小,由重到轻排,区别有秩,忌大小失序,轻重倒置

字体轻重顺序:

黑体、标宋、宋、楷、仿宋。

最小一级标题字级不能小于正文,连续两级标题,即使字级不同,也不宜用同一种字体。

2)期刊的:

    a格式应活泼多变,根据文章内容、长短,标题字数相应变更设计方案;

    b标题字级比正文字级大好几级,字体对比强烈;

    c标题可以与正文平行或垂直或嵌在中间,还可以加花边,底纹、提花等。

    d

带有引题、副题的,引、副要比主题字级小;可适当把主题拉长一些,但不超过版面4/5。

2.正文主体文字设计:

1)版式设计:

a.宋体最适于阅读,图书多用宋体;

b.楷体接近手写体,易于辨认,儿童读物,通俗读物多用楷体;

    c.仿宋秀丽典雅,刚柔相称,诗集、散文等多用仿宋。

图书文字多用15级字通栏排;少儿读物常用20或17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