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12502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尔夫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奥尔夫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奥尔夫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奥尔夫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奥尔夫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奥尔夫教案.docx

《奥尔夫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尔夫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奥尔夫教案.docx

奥尔夫教案

 

奥尔夫教案

惊愕交响曲

 

导读:

1、播放乐曲,并通过故事帮幼儿理解曲子。

2.教师出示图谱,引导幼儿欣赏音乐。

  一.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神秘感,突出表现的强力度带给人的惊愕、震撼的感觉。

  2、学习一下一下地跟音乐做简单的身体动作,用身体动作的幅度、力度来表现音乐力度的变化。

  3、学习用轻松、愉快的即兴舞蹈来表现享受音乐。

  二.活动准备:

磁带、录音机、图谱、小猫的头饰

  三.活动过程:

  1、播放乐曲,并通过故事帮幼儿理解曲子。

  教师: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非常好玩的曲子,咱们一块来听听吧”放完后问幼儿:

“你们听出来里面有什么声音?

还听出了什么?

……好我们再来听一遍,听完后继续问幼儿,然后引导幼儿说出吓一跳的感觉。

教师:

“这首曲子还藏着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呢,这是一个关于猫和老鼠的故事。

  2.教师出示图谱,引导幼儿欣赏音乐。

“老师还把这个故事画了下来,你们看这是什么?

……”小朋友发现没有它们的提问:

小老鼠的脚印颜色一样吗?

为什么?

教师小结:

离大懒猫远时,走路重一点,脚印颜色深;当走到大懒猫身边的时候,小老鼠走路特别轻,脚印颜色浅。

  3.幼儿听音乐,指图谱。

  引导语:

咱们也顺着小老鼠的脚印去找东西吃吧?

4.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小朋友,咱们也学着小老鼠的样子找东西吃吧?

小老鼠怎样走路?

吃东西?

跳舞?

  5.听音乐做游戏。

  四.活动延伸:

可将此游戏发展为戏剧表演,咱家园联欢中演出。

  附:

故事《小老鼠和大懒猫》

  一只小老鼠肚子饿得咕咕叫,他想到厨房里偷吃东西,可去厨房的路上有一只大懒猫正在睡觉,这可怎么办呢?

小老鼠想了想,于是就轻轻的轻轻的往厨房走去,当走到大懒猫身边的时候,它走得更轻了,这时大懒猫突然伸了个懒腰,可把小老鼠吓了一大跳,大懒猫醒了没有?

没有,它接着又睡着了,小老鼠这才轻轻的走到了厨房,来到厨房后她又吃又喝,吃饱喝足后还跳起了舞呢。

 

导读:

奥尔夫音乐教案活动目的是通过元素性的节奏/律动/游戏等体会角色游戏的乐趣,培养幼儿模仿能力、想象能力,节奏感等。

  中班音乐游戏:

《鞋匠之舞》

  活动目的:

1.通过元素性的节奏/律动/游戏等体会角色游戏的乐趣。

  2.通过图示体会音乐的曲式结构。

  3.培养幼儿模仿能力、想象能力,节奏感等。

  活动准备:

道具(鞋匠的包);音乐《鞋匠之舞》、《玩具兵进行曲》;黑板、粉笔。

  活动过程:

1.律动《玩具兵进行曲》A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变换动作行进。

例如:

拍手、拍肩、拍腿、跺脚等。

体会运用身体乐器的乐趣。

B教师提醒幼儿模仿自己喜欢的玩具,边表演边行进。

  2.欣赏音乐《鞋匠之舞》,老师模仿鞋匠,跟音乐节奏做缝和捶的动作。

  3.引导幼儿画图并通过图示体会音乐的曲式结构:

A-B-B’。

看图示跟音乐做动作,体会A缝的动作及节奏;体会B和B’的节奏区别。

  4.幼儿扮演鞋匠练习动作,启发幼儿在捶的动作时的创编,例如:

不同方位的捶。

  5.分角色游戏:

一半的幼儿扮演鞋匠,一半的幼儿扮演顾客。

提出要求,鞋匠要利用各种语言或方法招揽顾客。

顾客在A时找鞋匠修鞋,B时伸出脚,跟着音乐节拍做出得意或满意或不满意的表情。

一个乐句结束时换脚。

B’结束要付钱。

第二次A开始再换一位鞋匠修鞋。

  6.小朋友交换角色,创编不同的修鞋方法,再次游戏。

  7.教师和小朋友一起做活动小结。

  8.听音乐开火车律动,离开活动室。

 

爱吃水果的牛

导读:

幼儿围成圆圈当牛,配班教师在圈中,蒙上眼,手拿魔袋当主人。

  活动背景:

  我们都知水果有很多营养,多吃水果有益健康。

可最近我发现我们班上有些小朋友不爱吃水果或只吃一种。

怎样才能让幼儿爱吃水果,真正体会多吃水果身体好的道理呢?

小班孩子年龄小,说教对于他们收效甚微,怎样才能让幼儿爱吃水果,真正体会多吃水果身体好的道理呢?

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将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精神。

  活动目标:

  1、知道水果有营养,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爱吃水果的习惯。

  2、学习音乐游戏《爱吃水果的牛》的玩法,在游戏中学习××××│×××│的节奏型。

  3、通过音乐游戏和水果交朋友,在与同伴和教师的互动中体验参加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手偶牛(肚子是活动窗口有各种水果)、故事换灯、魔袋(里面有各种水果玩具)、水果和牛的头饰、画笔、画好的小朋友(肚子要夸张)、录音机、<<找朋友>>歌曲的磁带(反复多录几次)、水果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手偶牛:

他的肚子鼓鼓的,你猜猜里面都有什么?

有那些水果?

这只牛的肚子里怎么有这么多水果,原来它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欣赏故事《爱吃水果的牛》(附1)

  2、游戏《爱吃水果的牛》:

  ①幼儿围成圆圈当牛,配班教师在圈中,蒙上眼,手拿魔袋当主人。

幼儿边唱(附2)边做牛的样子走(或加声势),唱到哞-时停下,圈中人指到谁,谁出来。

出来的小朋友,到魔袋里摸出一个水果说:

我爱吃××(苹果),然后给他戴上一个相同的水果头饰,这名小朋友就成水果了。

  ②变成水果的幼儿,蹲在圈中,其他幼儿围着他走,边走边说儿歌苹果、苹果,真好吃,大家快来尝一尝!

(学习××××│×××│的节奏型。

)儿歌说完,小朋友跑到圈中假装吃水果一口,并说:

我们爱吃大苹果

  ③反复进行前面的环节,到有一半小朋友成为水果。

幼儿按水果和牛两种角色围成两个同心圆做找朋友的游戏。

每次歌曲结束时牛和他的水果朋友拥抱一下并假装吃掉。

  3、延伸活动:

《爱吃水果的我》

  幼儿自主操作,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爱吃水果的我。

  (可用教师准备好的小朋友图片添画水果;也可选自己喜欢的水果图片剪好粘贴:

可自己做一幅作品,也可一组做一幅作品。

把作品布置环境。

  设计说明:

本次活动是《水果香》主题活动中的一项活动,除设计成音乐活动外,我们还结合其他的教学内容,加以延伸和补充。

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与掌握的情况,将其分为若干个课时来完成。

(如:

结合语言幼儿创编水果的儿歌、谜语、故事,认识有关水果的文字,还可以教给幼儿有关水果的英文单词……;结合常识认识常见水果,了解水果种类、名称等;结合科技活动可引导学习用放大镜观察水果表皮的不同;做水果沙拉;结合美术活动,可指导幼儿画、剪、捏各种水果;结合体育活动,做《小蚂蚁运水果》《摘果子》的游戏等等。

  【附】有关内容:

  一.故事<<爱吃水果的牛>>

  在一个长满各种果树的森林里,住者一头爱吃水果的牛……主人每天喂它各种好吃的水果。

有西瓜、香蕉、葡萄……一天晚上,突然刮起了一阵冷风。

主人着凉了,所有的邻居也着凉了,只有爱吃水果的牛没有生病。

请喝杯草莓牛奶吧!

爱吃水果的牛说,还有香蕉牛奶、苹果牛奶、葡萄牛奶、、、、、、。

主人的感冒渐渐好了。

邻居们吃了水果,也都不生病了。

大家都变成爱吃水果的人了。

  二.歌曲<<爱吃水果的牛>>1=C2/4

  5566∣53∣2212∣3―∣

  我可爱的奶牛不知在哪里

  5566∣553∣2232∣1―‖X-

  请你听我叫一声出来吃水果(哞-)

 

音乐:

动物猜谜歌

导读:

1、引出课题,集中注意力。

2、教师边念歌词边出示图片,幼儿自由想出答案。

3、教师念歌词,幼儿拍出歌词的节奏。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接唱和对唱得方式演唱歌曲。

  2、尝试按节奏创编谜语歌词,玩猜谜游戏。

  3、体验有节奏地念象声词的快乐,在一次次的更高要求中感受到挑战性,并勇于战胜困难。

  二、活动准备:

  1、音乐会背景图一张。

  2、节奏图谱一张,智慧老爷爷图片。

  3、各种小动物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幼儿初步猜谜学念歌词、节奏。

  1、引出课题,集中注意力。

  出示音乐会图片,森林里要开一场隆重的音乐会,可是那么多小动物选谁参加呢?

大家决定请智慧老爷爷来选小动物,智慧老人已经把选中的小动物编成了有趣的谜语,如果小朋友猜对了,就能请出这些小动物了。

第一个出场的会是谁呢?

  2、教师边念歌词边出示图片,幼儿自由想出答案。

  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动物?

(知道知道这就是小花猫,答案可以是各种动物)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集体一一唱出他们自己想出的答案。

(小花猫、小花狗、小松鼠、小公鸡、小花鸭、小胖猪等)。

  智慧老人最喜欢听完整、有节奏的话,你们能不能和他的节奏一样,把谜底完整地告诉他呢?

(幼儿尝试念),讲得真好,智慧爷爷已经把它记下来了,出示节奏谱,你们能不能有节奏地拍着手来念一遍给智慧老爷爷听呢?

师幼合作边拍手边念歌词一遍,熟悉节奏。

  3、教师念歌词,幼儿拍出歌词的节奏。

  一个谜语怎么会有那么多谜底呢?

别着急,智慧老人他还没讲完呢?

后面还有两句呢。

例:

脑袋圆圆的,眼睛红红的,耳朵长长的,毛儿白白的,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知道知道这就是小白兔。

(只要把某种小动物的主要特征讲出来就能猜对)。

  

(二)、幼儿多种形式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一遍。

  小朋友真能干,你们都猜对了,智慧爷爷可高兴了,一高兴他就唱起来了,你们听,智慧爷爷是怎么唱的?

前面和后面有什么不一样?

哪儿是唱的?

哪儿是念的?

(前面是念的,后面是唱的。

  2、教师与幼儿一起用歌唱猜谜一则。

  原来,谜语也可以唱,那我们也唱着回答智慧老人,好吗?

脑袋圆圆的,眼睛红红的,耳朵长长的,毛儿白白的,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知道知道这就是小白兔。

(刚刚智慧老人的谜面都是从小动物的外形上来编的,下面再来猜猜第二个小动物又是谁呢?

)。

  脑袋圆圆的,耳朵尖尖的,胡子两边翘,喜欢抓老鼠,……..小花猫(这则除了外形,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可以编进喜欢做什么?

  教师两次谜语,幼儿进行猜谜并歌唱。

  3、幼儿尝试直接猜谜,与教师对唱。

  下面这个小动物又是谁呢?

教师用同样的句式再出两个有关个别动物特征的谜面。

(脑袋圆圆的,耳朵大大的,叫声汪汪汪,看家本领大),并完整地歌唱问句部分,幼儿讨论后得出一致的答案,师生完整地唱出答案。

(这则除了外形,喜欢看家,还编进了什么?

叫声)

  教师两次谜语,幼儿进行猜谜并歌唱。

  4、幼儿尝试直接接唱答案。

  教师直接唱出前四句有关动物特征的句子,幼儿直接接唱出答案。

  例:

老师:

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鼻子长长的,身体胖胖的;幼儿:

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知道知道这就是大白象。

  幼儿直接“从锉锉锉”接唱猜谜两次。

  (三)、幼儿尝试自己进行创编歌唱活动。

  1、出示一个小动物,让个别幼儿尝试按节奏创编前四句有关动物特征的歌词,组成一个完整的谜语,其余幼儿一起完整直接接唱歌曲的后半部分。

  2、幼儿独立完成谜语,大家一起猜、接唱。

  (五)、结束

  今天,大家都很能干,不仅猜出来,而且用好听的声音把小动物请出来,让小动物们可以快快乐乐地参加音乐会,他们高兴极了,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跳个快乐的舞来庆祝一下,你们愿意吗?

(愿意)!

  (听音乐集体跳套圈舞。

 

大班音乐欣赏《牙膏舞会》

  设计意图:

  乐曲《七个半跳》诙谐幽默、轻松愉快,尤其是B段层层累加的延长音,更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人有千面”,音乐又何尝不是如此?

同一首乐曲,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并会演绎成不同的故事。

《七个半跳》已被赋予了许多形象,并被设计成许多精彩的教学活动,如《打蚊子》、《撕报纸》等等。

而我的灵感,则得益于清晨挤牙膏的一刹那,牙膏条的造型带给我创作的冲动。

每天挤牙膏、刷牙是孩子们的“必备功课”,而我在孩子们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加工、提炼,将牙膏、牙膏条拟人化、形象化,使孩子们更加感兴趣,愿意参与进去舞蹈、游戏。

你再听B段那或短促、或伸展的延长音,不正好像是一条条长短不一的牙膏条吗?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轻松愉快、诙谐幽默的情绪,初步理解乐曲ABAB’…反复的结构,感知A段欢快跳跃、B段延长且层层累加的特点。

  2.引导幼儿在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创编牙膏跳舞及挤牙膏的动作。

  3.在表演中愉快地进行表情交流。

  活动准备:

  教学图谱一张,用小纸张将“牙膏条”一一遮住;教具大牙膏一个;音乐磁带。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

感受乐曲轻松、诙谐的情绪,并大胆用动作愉快地表现。

  难点:

初步理解乐曲的结构,感知A段欢快跳跃、B段延长且层层累加。

  活动过程:

  1.幼儿完整地倾听乐曲,体验乐曲欢快、诙谐的情绪。

  2.教师结合教具简述故事《牙膏舞会》,帮助幼儿了解乐曲所表现的形象和内容。

  3.结合图谱,欣赏音乐,初步了解乐曲结构。

  

(1)教师听音乐指图谱,依次出示牙膏条;提问:

牙膏跳舞时,音乐是一样的吗?

  

(2)幼儿随音乐指图谱;提问:

挤牙膏时,音乐一样吗?

有什么变化?

  (3)请能力强的幼儿听音乐领指图谱。

  4.教师启发幼儿创编牙膏跳舞及挤牙膏的动作。

  5.完整地随音乐表演。

全体幼儿跳圆圈舞,B段时,教师依次请幼儿进圈当牙膏条,做出各种造型。

  6.教师简单介绍乐曲,启发幼儿起名字。

  活动延伸:

  1.可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学习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2.可启发幼儿用牙膏盒、牙膏皮制作美工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