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415复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11448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5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1415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131415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131415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131415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131415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1415复习.docx

《131415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1415复习.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31415复习.docx

131415复习

姜楼中学物理导学案(复习)

课题

内能

(一)

课时

本学期第___课时

日期

本单元第 _课时

课型

复习

主备人

赵辉

复备人

 

审核人

 

1、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鲜味。

厨师预先将适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热油锅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做功实现的

C.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发

D.附近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5s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

A.只有热水的分子在做热运动

B.热水有内能,冷水没有内能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D.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

4、关于热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机械能和物体的内能是同种形式的能,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和分子热运动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B.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C.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D.扩散现象只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不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学习过程

知识

再现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强的爸爸已经发誓戒烟很久了,小强的妈妈出差回家闻了闻被子,小强爸不得不承认吸过几口,这是分子热运动保留了证据

B.打气筒的活塞处于中部位置时,封住出气口,发现压缩气体很费劲,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外抽活塞使气体体积增大也很费劲,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水面上漂着一块木板,双手水平提起木板,木板离水时特别费劲,离水后很轻松,“费劲”主要是因为木板离水时分子引力的作用

D.小时候我们吹过的肥皂泡泡,弹性好不易破,主要是分子引力起了作用

6、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分子,下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

A.现象:

花香扑鼻;推测:

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现象:

空气中沙尘飞舞;推测:

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现象:

注射器内的水很难被压缩;推测:

水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D.现象:

磁铁上吸住了很多铁屑;推测: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作用

能力

提高

7、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不变,一定没有吸热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

8、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密闭的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当铁锅突然打开时,随着“砰”的一声,玉米变成玉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玉米粒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

 B.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

 C.玉米粒内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

 D.玉米粒内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

巩固

检测

24、砂石的比热容为0.92×103J/(kg·℃),它表示质量为_________的砂石,温度每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

当质量为30kg的砂石放出8.28×104J的热量后,其温度将降低___________。

26、两个同样的烧杯,内装温度、质量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它们的温度,测得如下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水的温度/℃

20

22

24

26

28

30

某种液体

温度/℃

20

23

26

29

32

35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加热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升温快的是_______________;

(2)如果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_______________吸收的热量多;

(3)由此可根据公式_____________,推出C水____C液(填“>”“<”或“=”)

(4)根据以上数据可算出C液=_______________;

27为了探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室中准备了以下仪器:

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个相同的烧杯,两支温度计,手表,铁架台,火柴,适量的水和煤油.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

(2)为了准确地控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在上述提供的热源中,选________比较合理.实验中通过来确定吸收热量的多少.

(3)某小组实验中记录了实验数据(见表二),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____________有关;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

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有关.

四、计算题(共10分)

28、为了测定铅的比热容,把质量为200g的铅块加热到98℃,再投入到80g的12℃的水中,混合后水的温度为18℃。

若不计热损失,

(1)水吸收的热量?

        

(2)铅的比热容。

教后

反思

姜楼中学物理导学案(复习)

课题

内能

(二)

课时

本学期第___课时

日期

本单元第 _课时

课型

复习

主备人

赵辉

复备人

 

审核人

 

10、夏天,海边的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现象中不能反映水的这一特性的是

 A.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用水做工作物质

 

B.春天的夜晚,农民往稻田里灌水以防秧苗冻坏

 C.炎热的夏天常常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

 D.城区建造人工湖以降低“热岛效应”造成的夏季高温

11、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3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相同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相同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12、夏天,人们喜欢到海边度假。

白天,海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夜间却不会很凉。

而沙漠的夏天昼夜温差可达50℃。

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太阳照射沙漠地区的时间较长   

     B.海边有风而沙漠地区可能没有

C.海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      D.太阳直射沙漠地区,斜射海边

学习过程

知识

再现

13、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

因此                                           

   A.白天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B.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C.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D.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能力

提高

14、下列说法中,能反映物体放出热量的多少跟物体质量有关的是

A. 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

B. 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

C.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

D. 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

15、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块上,经过一定时间后,冰块形状基本不再变化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三块金属的比热容C甲、C乙、C丙大小相比  

  A.C甲最大   B.C乙最大

  C.C丙最大   D.C甲=C乙=C丙

16、下面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钢水冷却,温度降低,内能一定不减少

B、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几年后剖开,切面互相渗透,属于扩散现象

C、冬天用热水袋取暖,人体感到暖和,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

D、“和平号空间站”退役后坠入大气层与空气摩擦生热是用热传递方法改变物体内能

17、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浸有少量乙醚(乙醚极易挥发)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

根据该实验现象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

 B.浸有少量乙醚可以降低棉花的着火点

 C.活塞迅速下压,乙醚蒸气液化放出热量,使棉花燃烧

 D.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18、小文在做“开水煮白菜”这道菜的过程中,有以下分析,

其中正确的是

A.放一点盐,汤就有了咸味,说明分子只在液体中运动

B.菜做好起锅时,清香扑鼻,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

C.白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

D.白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

巩固

检测

19、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是有            ,分子在不停地做    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                        。

这就是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20、利用一个空瓶子和一个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平板玻璃盖住瓶口),用来证明气体的分子是运动的。

已知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实验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空瓶子的     方。

21、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

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

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                      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        .夏天,雨后天晴,池塘里荷叶上的水珠随荷叶拂动而滚动不止,当两滴滚动的水珠相遇时,会汇合变成一滴较大的水滴,这说明:

                            。

22、汽车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交通工具,也包含丰富的物理知识:

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_____较大;发动机把热量传给水是通过        ___(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的。

23、冰糖葫芦(如图6)是许多同学的最爱。

其制作方法如下:

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利用      的方法增加糖的内能,待白糖熔化成糖浆后,在山楂上蘸上糖浆,等糖浆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变成固态,冰糖葫芦就做好了。

24、太阳能热水器内盛有25OC的水20kg,在阳光照射下水温升高到55OC,试计算这些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C水=4.2×103J/(kg.OC)

 

25、一锅炉每天把3t的水加热到100℃,需要吸收的热为1.008×109J的热,求:

原来水的初温为多小℃?

(C水=4.2×103J/(kg.OC)

 

教后

反思

 

姜楼中学物理导学案(复习)

课题

内能利用

(一)

课时

本学期第___课时

日期

本单元第 _课时

课型

复习

主备人

赵辉

复备人

 

审核人

 

1、在火炉上烧饭,主要是利用内能来(  )

A.做功B.加热C.做功并加热D.以上说法都不对

2、一杯酒精减少一半后,则(  )

A.热值和比热都不变B.热值减半、比热不变

C.热值和比热都减半D.热值不变、比热减半

4、以下交通工具中,常用汽油机作为动力装置的是

A.小轿车B.载重卡车C.远洋轮船D.吊车

6、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具有内能,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B.热的物体具有内能,冷的物体没有内能

C.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D.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多

学习过程

知识

再现

7、下面关于汽油机与柴油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汽油机与柴油机使用的燃料不同

B.柴油机采用压燃式点火,汽油机采用点燃式点火

C.柴油机气缸顶部有个喷油嘴,汽油机气缸顶部有个火花塞

D.柴油机与汽油机除使用的燃料不同外,在构造上完全相同

8、为了提高锅炉的效率,某工厂的工人想了以下一些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把大的煤块送进炉膛,并加大送风量B.把煤粉送进炉膛,并加大送风量

C.把大的煤块送进炉膛,并减小送风量D.把煤粉送进炉膛,并减小送风量

能力

提高

9、一台内燃机的转速是1440转/分,那么在每秒钟内()

A.转轴转动24转,燃气对活塞做功12次,活塞完成48个冲程

B.转轴转动1440转,燃气对活塞做功720次,活塞完成2880个冲程

C.转轴转动1440转,燃气对活塞做功1440次,活塞完成1440个冲程

D.转轴转动24转,燃气对活塞做功24次,活塞完成24个冲程

10、甲、乙两个物体间发生热传递,甲物体温度升高,乙物体温度降低,结果甲、乙两物体温度相同,在这一过程中甲物体内能增加了100J,则

A.甲物体的热量也增加了100JB.乙物体放出100J内能,热量减少100J

C.乙物体的内能减少了100JD.热传递后,甲、乙两个物体的内能相等

巩固

检测

13、汽油的燃烧值是4.6×107焦/千克,氢的燃烧值是1.4×108焦/千克.在燃烧单位质量这两种燃料时,________放出的热量多,因此,发射火箭时常用________做燃料.

14、热机是把________能转为________能的机器.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叫做内燃机,常见的内燃机有和两种。

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和四个冲程组成的。

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曲轴转动周,燃气对活塞做功次。

在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冲程对外做功,其他三个辅助冲程要靠飞轮的来完成。

15、利用内能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和________.日常生活中生火煮饭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利用内能的,而喷气式飞机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利用内能的.

16、在用高压锅烧汤时,加压阀会被蒸气顶起来,这时蒸气对加压阀做了________,蒸气的内能会________,温度将________.

17、能量既不会凭空___________,也不会凭空___________,它只会从一种形式___________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___________到另一个物体,而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___________。

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18、指出下列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1)水力发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炉发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摩擦生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气体膨胀做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燃料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电动机通电后转动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蓄电池充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4分)

19、在炎热的夏天,赤脚走在河岸边,你会感到砂石烫脚,再走入河中时,觉得河水凉快,这是为什么?

四、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20、小红同学家的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在楼顶上,现需要将初温为10℃、质量为80kg的水加热到60℃,则这些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c水=4.2×103J/(kg·℃)

21、在冬天为使房间里保持一定的温度,每小时要供给4.2×106焦的热量,若进入散热器中水的温度是80℃,从散热器流出的水的温度是72℃,问每小时要供给散热器多少80℃的水?

22、现有一壶水要烧开需要吸收1.38×108J的热量,若不计热量损失,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克煤油?

(煤油的燃烧值是4.6×107焦/千克)若实际燃烧了5千克的煤油,则该煤油炉的效率是多少?

教后

反思

 

姜楼中学物理导学案(复习)

课题

内能利用

(二)

课时

本学期第___课时

日期

本单元第 _课时

课型

复习

主备人

赵辉

复备人

 

审核人

 

1.我国随着航天事业发展需要,正在研制大功率液氢发动机。

这种发动机燃料是氢的主要是因为氢具有()

A.较小的密度B.较大的比热容C.较高的热值D.较低的沸点

2.木炭的热值是3.4×107J/kg,完全燃烧600g的木炭放出的热量是()

A.2.04×107JB.2.04×107J/kgC.2.04×108JD.2.04×106J/kg

3.把一瓶柴油倒去一半,则剩下的柴油()

A.比热容和热值均变为原来的一半B.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热值不变

C.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不变D.比热容和热值均不变

4.下列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汽油机的压缩冲程B.水蒸气顶起水壶盖的过程

C.小孩沿滑梯下滑的过程D.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的过程

学习过程

知识

再现

5.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如图所示,试管口软木塞冲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内能增大

B.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

C.能量的转化与热机压缩冲程能量转化相同

D.试管口的“白气”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能力

提高

9.下列交通工具中,不是利用热机提供动力的是()

A.汽车B.轮船

C.电动自行车D飞机

10.在学习了内能及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后,同学们在一起梳理知识时交流了以下想法,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B.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是不同形式的能量的相互转化

C.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可以相互转化

D.能量在转移和转化的过程中总会有损耗,但能量的总量总保持不变

11.“神舟”载人飞船完成各项任务后,在返回的过程中,返回舱进入大气层

将通过一段黑障区,这一段时间飞船将“烧成”一个大火球,如图,而飞船内的宇航员和设备则安然无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燃烧”是由于高速运动的飞船与大气层摩擦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飞船“燃烧”是由于高速运动的飞船与大气层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飞船“燃烧”是航天员为了消除太空细菌采取的高温消毒措施

D.飞船外壳上的烧蚀层先熔化后汽化,从而放出了大量的热保护了飞船

 

巩固

检测

13.一台单缸四冲程柴油机,飞轮转速为3600转/分,该柴油机在1s钟活塞完成个冲程,曲轴转动周,对外做功次。

若其效率为40%,消耗5kg的柴油转化成的机械能是J。

(q柴油=4.3×107J/kg)

14.随着经济的发展

,汽车已进入了普通百姓的家庭。

在挑选汽车时,发动机(汽油机)效率的高低是区分汽车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有经验的司机可以通过闻尾气的气味做出初步的判断。

输出功率相同时,汽油味越淡,汽车发动机效率越,原因是。

15.科学家发明了一款单缸六冲程内燃机,它每一个工作

循环的前四个冲程与单缸四冲程内燃机相同,在第四冲程结束后,立即向汽缸内喷水,水在高温汽缸内迅速汽化成高温、高压水蒸汽,推动活塞再次做功,水蒸汽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样燃烧同样多的燃料获得了更多的机械能,提高了热机的。

为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这款内燃机的第六冲程是冲程。

16.现代社会中汽车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很多汽车使用的发动机是四冲程汽油机,在它工作的过程中,__________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冲程。

16.汽油机和柴油机在构造上的主要区别是:

汽油机有,而柴油机有。

17.永动机一直失败的原因是:

它违背了。

18.现代大型锅炉把煤研磨成煤粉,采用鼓风机吹入炉膛,这样可以使得煤,从而提高煤的利用率,同时还利用烟气给水加热,这是利用的方法增加水的内能。

19.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

能量既不会凭空,也不会凭空,它只会从一种形式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到其他物体,而在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2.某中学为学生供应开水,用锅炉将200kg的水从25℃加热到100℃,燃烧了6kg的无烟煤。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无烟煤的热值是3.4×107J/Kg。

求:

(1)锅炉内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此锅炉的效率是多少?

 

23.如图所示,是某四冲程汽油机某一冲程的示意图,活塞的横街面积是35cm2。

在此冲程中,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强是1×106Pa,活塞移动的距离是60mm,所用时间是0.015s

试问:

(1)该冲程为汽油机的冲程。

(2)此冲程中,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力及其功率是多少?

(3)设做功冲程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840J,则该汽油机的效率是多少?

教后

反思

 

姜楼中学物理导学案(复习)

课题

电流和电路

(一)

课时

本学期第___课时

日期

本单元第 _课时

课型

复习

主备人

赵辉

复备人

 

审核人

 

13.下列器件中,全部为用电器的是()

A.电铃、电池组、白炽灯B.日光灯、电风扇、电视机

C.洗衣机、收音机、开关C.电池插座、电线、空调器

14.下列四组物体中,都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

A.碳棒、人体、大地B.水银、铜丝、空气

C.陶瓷、干木、塑料D.大地、人体、陶瓷

学习过程

知识

再现

15.要用一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电灯,则这两盏灯的连接方式是()

A.只能串联B.只能并联C.串联并联都不行D.可以串联或并联

16.下列常见的电流中最大的是

A.雷电的电流B.房间灯泡的电流C.家用空调器的电流D.手电筒中的电流

能力

提高

18.关于导体和绝缘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善于导电是因为导体内有大量的电荷存在

B.绝缘体不善于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没有电荷存在

C.导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导电,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导电

D.有些绝缘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变为导体

19.关于电路的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为使两灯同时亮,同时灭,两灯一定要串联

B.金属中的电流方向跟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C.在电路中,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D.一般的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

20.如图5-9所示的电路中,用电流表测量电路的电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