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课堂实录及点评.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10915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及点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及点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及点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及点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及点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及点评.docx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及点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船借箭》课堂实录及点评.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及点评.docx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及点评

遵循规律 勇闯新路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及点评

执教:

陈德兵 点评:

罗昆霞

一、收获大交流

师:

课文读了吗?

生:

读了。

师:

那我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通过自学,你读懂了什么?

选一个角度说说你的收获。

生思考。

师:

不知道怎么说是吧?

能不能来给我们讲一讲这个故事?

生:

有一次,曹操去攻打吴国和蜀国,蜀国派了诸葛亮到江东,和吴国的孙权、周瑜他们商量一起对付曹操的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故事,比如草船借箭、巧借东风、火烧赤壁等等。

师:

谢谢你!

这位同学为我们介绍了这个故事的背景。

不过,当时,吴国和蜀国还没有成立啊!

相关的势力代表,一个是孙权,一个是刘备。

曹操来攻打他们两家,结果,他们两家就——

生:

联合起来对付曹操。

师:

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面。

好,还有什么?

继续交流。

举手的同学比较少,大家再快速默读一遍课文,整理一下思路。

再挑一个角度来说说自己的收获,我读懂了什么,我知道了什么。

师:

好,有同学准备好了吗?

谁来?

生: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

不要以为自己很厉害,其实别人比你更厉害!

周瑜以为自己吩咐军中的将士,就可以让诸葛亮造不成箭,没想到诸葛亮有更妙的方法。

这就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师:

好一个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这叫真读进去了!

继续!

生:

我谈谈诸葛亮。

诸葛亮开船去曹操那边,诸葛亮笑着说: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这里说明诸葛亮非常会揣摩人的心思,还知道曹操疑心很重。

师:

所以,他敢大胆去借箭。

谢谢你,请坐!

接着来。

 (点评:

这样不按故事情节线索组织阅读,而是以人物为中心组织阅读的策略,其意义在于:

给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更大,阅读的目标更集中,可有效避免浮于表面的情节串讲通病。

生:

我谈的也是诸葛亮。

他跟周瑜说话的时候很有自信,他说三天之内一定可以造十万支箭,说明他胸有成竹。

生:

我认为,诸葛亮神机妙算。

不然,他怎么知道第三天四更时分有一场大雾呢?

师:

对呀!

神机妙算!

这一场大雾,是借箭取得成功的——

生(齐):

关键!

师:

没有这一场大雾,他敢去借箭吗?

生(齐):

不敢。

师:

了不起,读懂了!

谁接着来?

生:

诸葛亮是很信任鲁肃的。

他告诉了鲁肃要准备的所有材料,他知道鲁肃不会去向周瑜禀报这些事。

生:

我觉得诸葛亮很会安排停船的地方,他把船正好停在最佳受箭的位置。

不然,曹军射再多的箭,诸葛亮也不一定能得到十万支。

师:

嗯!

诸葛亮把船离曹军水寨的这个位置把握得很准确!

离远了行不行?

(生齐:

不行。

)离近了行不行?

(生齐:

不行。

)为什么?

生:

射不到!

师:

这个距离把握得非常好!

你来!

生:

我想说周瑜。

第二段写了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可以看出他很坏。

师:

坏在哪里?

生:

他是阴着坏!

周瑜总是故意让诸葛亮答应帮助做事,然后故意破坏,让他失败、接受惩罚。

师:

也就是说,他故意“扎”一个“笼子”。

请问先生,两军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周瑜知不知道?

生:

他知道。

师:

但是,他明知——

生:

故问。

师:

阴着坏!

还有没有?

从哪里看出他很阴?

生:

周瑜还说,军情紧急,不能开玩笑!

师:

说话得——

生:

算话,你必须得完成!

师:

阴着坏!

还有没有?

生:

在第三段里,周瑜说:

“是他自己说的,我得吩咐军将们,叫他们故意迟延……”所以,周瑜是想不把材料给诸葛亮准备齐全,然后想让诸葛亮完不成任务,好定他的罪!

师:

三天造十万之箭,正常的情况,造不造得完?

生:

造不完。

师:

他还干什么?

生:

故意使坏!

你要的竹子,不给你准备齐全。

你要的胶漆、翎毛,不给你准备齐全。

简直坏透顶了!

师:

我们一起读一读周瑜的这段话。

生齐读。

师:

你看,后面这句话更能看出他坏!

“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言下之意,就是——

生:

诸葛亮一有什么动静,就报告给周瑜。

周瑜就会暗中阻止、破坏,让他造不成十万支箭。

师:

也就是让诸葛亮的计谋不能得逞。

那么,到时候,周瑜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取下诸葛亮的项上人头。

坏不坏?

生:

坏!

师:

好,接着说,谁还有什么收获?

生:

文章最后一段,周瑜长叹一声,说: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说明周瑜觉得自己比不过诸葛亮。

师:

那么就是说,周瑜服输了,对吗?

周瑜真的服输了吗?

生:

没有!

师:

三国演义,后边还写道周瑜怎么死的呀?

生(齐):

气死的!

师:

被谁气死的?

生(齐):

诸葛亮!

师:

这时,周瑜嘴巴上是服了,但是,心里面——

生(齐):

不服!

(点评:

对人物形象的感受主要是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实现的,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去体会人物的内心,去感受人物的情感、品格、性情。

对周瑜的认知就是这样,从对其语言、行动描写中了解他先“做笼子”让诸葛亮钻,然后吩咐军匠们故意延迟,材料不准备齐全,目的是为了“定他的罪”。

这样层层剥茧,揭示了周瑜口是心非,“气量小、阴着坏、套路深、心狠毒”的形象特征。

可见,通过人物言行感受人物形象是阅读写人叙事文本最有效最普遍的方法。

师:

接着说,还有什么收获?

生:

我从这里看出诸葛亮还爱开小玩笑: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

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

诸葛亮吩咐军士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

”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

他本来可以直接把船开回南岸,但是他非要军士们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

他非要气气曹丞相。

师:

哦!

他不仅气了周瑜,还气了——

生:

曹操。

师:

这位同学说诸葛亮爱开玩笑,很幽默,你们知道诸葛亮还有另一层意思吗?

(模仿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

生:

嘲讽曹操非常多疑!

师:

嘲笑曹操多疑,还嘲笑了他很笨!

(众笑。

)还告诉了曹军什么呀?

生:

送了我们箭。

师:

打击了曹军的斗志啊!

你看,我轻而易举就把你们的箭取走了,过几天我会还给你们的!

(生笑。

)你们的丞相这么笨,智商这么低,怎么跟我玩!

(生笑。

师:

很好!

接着说!

生:

我从第六自然段“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秘密把鲁肃请到船里”体会到诸葛亮知道第三天有大雾,他就趁大雾天去取箭。

师:

第三天才有大雾,所以第三天去取箭。

第一天、第二天都没有动静,读到这里的时候着不着急呀?

生:

着急!

师:

为什么?

生:

因为诸葛亮立了军令状的!

答应三天造十万支箭,现在都过去两天了,还一支箭都没造出来!

所以我很着急!

师:

最后只剩下——

生:

一天了!

师:

这箭能造得完吗?

是不是提心吊胆?

这时候的阅读你就把自己摆进去了!

生:

我还从第二段体会到周瑜心思缜密:

周瑜先问诸葛亮水上交战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是弓箭,于是周瑜请诸葛亮造十万支箭,而且说这是公事。

(师插话:

让你拒绝都没有理由。

)然后,周瑜问10天造不造得好,(师插话:

好像很宽限。

)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就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逼着诸葛亮立下军令状。

(师插话:

到时候杀你你就没话可说!

)我从这里看出周瑜下的套子很深!

师:

哦!

套路太深了!

一环套一环!

让你都没法拒绝!

生:

我从第一段就读出周瑜气量很狭窄,容不下别人比他强。

师:

的确是!

心胸狭隘,气量太小,不然怎么给——

生:

气死了呢!

师:

同学们,我们再看看题目,是——

生:

草船借箭。

师:

在这个过程中,诸葛亮到底借了什么?

生:

他通过神机妙算,借了天气,一场大雾。

生:

借了青布幔子和草把子。

师:

诸葛亮去东吴,是孤身一人。

借箭用的一切物品,都是——

生:

借的。

师:

找谁借的?

生:

鲁肃。

师:

还借了什么?

生:

借了曹操在大雾时的疑心。

师:

还借了人!

太了不起了!

首先是鲁肃,他知道鲁肃会帮他,还会替他保密;其次是借了曹操,他知道曹操疑心很重,大雾中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题目是借箭,看似简单,其实后面非常了不起!

诸葛亮借了大雾,借了物资,借了人心。

(点评:

教学的主干问题非常开放,即使是面对初次见面的学生,老师依然提出:

“你读懂了什么,选一个角度说说。

”显然,学生一时确有不适应,老师灵机一动又很自然地提出:

“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这个故事?

”这依然是一个很开放的问题,这一问很快就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各抒己见的热烈交流就开始了。

显然,“讲一讲”与“讲”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讲一讲”包括情节内容的复述,历史背景的介绍,人物形象的欣赏,课文表达的特点的认识,自己独特感受的分享等等。

学生显然理解了这一点。

交流是自主的,也是深刻有逻辑的。

 

二、题目大还原

师:

你们读过原著吗?

还不少!

我们一起看一看,课文选自《三国演义》,原文的题目是这样的。

【课件出示:

用  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发现什么?

生:

少了一个字。

师:

看过了原著的同学,知道少了一个什么字吗?

生:

不记得了。

师:

忽略了,呵呵。

那我们想办法把它补起来!

你想到的是?

生:

计谋。

师:

用计谋孔明借箭,可不可以?

生:

可以!

师:

80分!

理由:

下联已经有一个计了,上联也用计,重复了。

词性也对不上。

生:

智谋。

师:

不一般!

90分!

生:

用mì谋。

师:

哪个mì?

生:

就是下面这个密。

师:

罗贯中不会这么用。

下面用了的,上面绝对不会再用。

生:

也是秘谋,禾字旁的秘。

师:

哈哈,不动脑筋!

这个80分!

师:

上这节课我希望女生多发言,因为女生一般对这样的课文不感兴趣。

生(女):

巧谋。

师:

巧妙的巧?

对吧?

凸显诸葛亮的智慧!

95分!

多巧啊!

多妙啊!

生:

妙谋。

师:

95!

众笑。

师:

再想!

到嘴边上说不出?

生:

奇谋。

师:

哪个奇?

生:

奇妙的奇。

师:

前面的同学功不可没,由计谋到了智谋,由智谋到了巧谋,由巧谋到了妙谋,由妙谋到了奇谋!

师:

看看,原著题目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生(惊呼):

奇谋!

啊!

师:

一起读一读,要铿锵有力!

生(齐读):

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师:

何谓奇?

生:

奇妙。

生:

神奇。

生:

奇怪。

师:

但是,在奇谋这个词里,不是奇怪。

生:

奇特?

师:

奇谋,非常谋也!

非一般之计谋也!

生:

奇异。

师:

奇异到什么程度?

生:

一般人都想不到。

师:

请问在文中,谁没有想到?

(点评:

“一般人都想不到”是对“奇谋”的简单解释。

老师相机引导学生回归文本:

“请问在文中,谁没有想到?

”这是对人物形象换一个角度更进一步的感受,如果说前面对人物形象是通过人物言行感受的话,这里则是通过人物间的比较来感受的。

诸葛亮做到的事,一般人想都没想到,不仅一般人没想到,连在历史上都堪称英雄豪杰的诸如周瑜、曹操、鲁肃都没想到,在与他们的对比衬托下不禁让人感慨:

这是何等的奇谋啊,诸葛亮是何等的智慧啊!

对比既是阅读方法,也是写作方法,教学在这里很好地揭示并利用了这种方法。

生(七嘴八舌):

周瑜

师:

找根据。

生:

周瑜说,我得吩咐将士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周瑜想到的是诸葛亮会自己去造箭,而不是去取箭。

师:

周瑜想到的还是常规的方式,所以,最后听到整个借箭的过程,发出这样的感慨——

生: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师:

说明诸葛亮想的,他压根儿就——

生:

没想到。

生:

我还从第五自然段看出周瑜不知道诸葛亮的计谋。

鲁肃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周瑜疑惑起来,说:

“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周瑜只是疑惑,但是没有想到。

师:

周瑜只是疑惑:

造箭这个也不用、那个也不用,难道用空气造吗?

他压根儿没有想到箭会从曹操那里借来!

还出乎谁的意料?

生:

还出乎鲁肃的意料。

师:

嗯,说!

生:

因为这里鲁肃吃惊地说:

“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说明鲁肃心里很害怕,不敢靠近曹军水寨,也不知道诸葛亮到底要干什么。

师:

是的,给他十个胆他也不敢!

请你继续说。

生:

还有一个地方也说明出乎鲁肃的意料。

诸葛亮找鲁肃借船,鲁肃答应了,但是,“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

师:

对!

鲁肃直到被请去一同取箭,他都还没有明白诸葛亮借船干什么。

真是奇谋啊!

还出乎谁的意料?

生:

曹操。

师:

找证据。

生:

曹操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师:

曹操知道诸葛亮是来借箭的吗?

生:

不知道。

师:

知道那都是草把子吗?

生:

不知道。

师:

知道船上只有几百个军士吗?

生:

不知道。

师:

如果知道会怎么样?

生:

这几百个军士有来无回。

师:

曹操确实是不知道!

还有谁说?

生:

第八段,曹操又派人从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

如果他看出诸葛亮是来借箭的话,就不会调更多的人来,调更多的人来只会送给诸葛亮更多的箭。

师:

对!

在曹操看来,现在是大敌当前啊,水寨的弓弩手还不够,还得从旱寨调集弓弩手过来!

确确实实是以为有大批人马来进攻、来偷袭。

果真是奇谋!

出乎周瑜的意料,出乎鲁肃的意料,出乎——

生:

曹操的意料。

师:

鲁肃聪不聪明?

生:

聪明!

师:

周瑜聪不聪明?

生:

聪明!

师:

曹操聪不聪明?

生:

聪明!

师:

三个这么聪明的人,连诸葛亮玩什么计谋都不知道,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

说明诸葛亮的计谋很深。

师:

呵呵,你的套路深,我的计谋更深!

生:

他们猜不透这个变化极致的策略。

师:

我玩什么,我的葫芦里卖什么药,你们都不知道!

生:

诸葛亮神机妙算,机智过人。

师:

三个人聪明,诸葛亮跟他们比?

生:

更聪明。

师:

超一流的高手!

是不是奇谋?

生:

是!

师:

奇谋用得恰不恰当?

生:

恰当。

师:

来,再读一读这个题目——

生(齐读):

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点评:

“题目大还原”是本课设计上的一大妙招、一大创新。

其一,引导学生读原著,开拓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进一步激发了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感受传统章回小说式样。

其二,很好地结合原标题及课文内容进行词语的运用和积累训练,这个过程实质包含了选词填空及积累近义词汇的训练,让学生填原题,理解“奇谋”词义,可谓一举三得:

理解词义,辨析词语、积累词汇。

其三,通过事实、通过对比,说明“奇谋”的含义,进一步突出了诸葛亮之神机妙算、智慧超群,使阅读者印象深刻。

这个设计令观课者拍案叫绝。

) 

三、智慧大碰撞

师:

如果让你做文中的一个人物,你愿意做谁?

生(异口同声):

诸葛亮!

师:

不愿意做周瑜吧?

生(齐):

不愿意。

师:

周瑜太小人了是吗?

生(齐):

对。

师:

佩服诸葛亮是吧?

生(齐):

对。

师:

这么聪明的人,谁都钦佩!

但是,陈老师要说的是:

诸葛亮是没遇上我,要是遇上我,他就完了!

众笑。

师:

有的人心里说了:

我信了你的邪哦!

众大笑。

(点评:

按常理,至此课已经接近尾声,也是学生比较疲劳的阶段,应是教学活动总结整理的环节,然而本课执教者反其道而行之,挑战刚刚通过阅读在学生心目中愈发高大的智慧男神诸葛亮:

“遇上我,他就完了。

”真是让学生“信了他的邪!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大脑瞬间“充电”得到能量补充,兴趣高昂,忘记疲劳,要弄清老师为什么说遇见他,诸葛亮就完了。

使教学一波三折,再起波澜。

师:

我不说大话,看课文,【课件出示:

在整个借箭的过程中,诸葛亮可有什么纰漏?

】也就是漏洞。

一旦这个漏洞被周瑜抓住,他就完蛋了。

生:

如果鲁肃没有保密的话,诸葛亮的计划会失败。

师:

你说的是如果,但是这个如果在课文中没有变为现实,诸葛亮铁板钉钉认为,鲁肃就不会泄密。

生:

诸葛亮没有想到隔墙有耳,旁边有人偷听。

师:

哈哈。

诸葛亮不会这么不小心。

众笑。

生:

诸葛亮为什么要周瑜派人到江边搬箭呢?

造箭不会在江边造啊。

师:

如果你是周瑜,你会怎么想?

生:

这里面肯定有问题了!

师:

造箭在哪里造?

生:

兵工厂。

师:

对呀,你现在让我去江边搬箭,问题来了!

如果你是周瑜,你会怎么做?

生:

咦?

诸葛亮为什么要我派人去江边搬箭?

莫非这见是从江上来的?

那我要下令,所有船只都不能进来!

师:

他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个纰漏?

生:

诸葛亮不应该告诉周瑜三天后到江边搬箭,而应该说三天以后我必然把箭送到这里来。

师:

还有没有什么纰漏?

生静思默想。

生:

三天里没有什么动静,会让周瑜怀疑他。

师:

那他该怎么做?

生:

假装造箭。

师:

要用的东西没有给你准备齐全,你怎么办?

生:

假装着急。

师:

工匠们偷懒,你怎么办?

生:

假装生气,惩罚他们。

师:

这样一来,周瑜就不会产生任何怀疑了。

这叫什么?

生:

将计就计。

师:

好一个将计就计!

生:

瞒天过海。

师:

掌声!

这也叫明修栈道——

生:

暗度陈仓。

师:

为什么这两个明显的纰漏周瑜都没有抓住呢?

生:

周瑜太骄傲了!

生:

他太嫉妒诸葛亮了。

他一心想着看诸葛亮有没有造箭,诸葛亮没有造箭他就以为自己得逞了,所以就没有去管诸葛亮。

师:

被胜利冲昏头脑了!

生:

还是因为诸葛亮的计策太巧了,周瑜完全没有想到诸葛亮会去找曹操借箭,他只是一心认为诸葛亮会去造箭。

师:

真正的原因啊,得找罗贯中!

(众笑)

 

四、军师大参谋

师:

但是,作为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是不应该出现这样的漏洞的。

或者说,作为这样一个神机妙算的人物,不应该出现这样的纰漏。

如果你现在呀,是诸葛亮身边的一名谋士,你是不是该提醒一下诸葛亮?

生:

嗯嗯。

(纷纷点头)

师:

如果你是周瑜身边的一名谋士,是不是也应该提醒一下周瑜啊?

生:

不该!

不该!

师:

你们坚定地站在诸葛亮这一边是不是?

你们都希望诸葛亮好好活着!

好好好,我理解你们的选择!

现在赶紧提笔给诸葛亮写一封信,把你的想法告诉诸葛亮。

言简意赅,不要啰嗦!

生笑。

生写作五分钟左右。

师:

好,时间到!

谁来汇报一下?

生:

孔明先生,您好!

(师插话:

很诚恳!

)您草船借箭的计策真妙,不过,在实施过程中,我有两个小小的建议,望您采纳。

(师插话:

很谦虚!

)否则,您性命难保啊!

(师插话:

很严重!

)第一,您不能告诉周瑜到江边搬箭,那样会引起他的怀疑,您直接说“三天后把十万支箭送到都督府上”就可以了;(师插话:

很清楚!

)第二,您在造箭的三天的时间里,不能一支箭也不造,而应该大张旗鼓地造、认认真真地造,这就可以好好地麻痹周瑜,不给他破坏您计划的机会。

兵书上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您懂的!

(师插话:

很幽默!

众笑、鼓掌。

师:

好的,同学们,时间关系,我就请这位同学展示一下。

读完这篇课文之后,你还有什么疑问?

生:

就在第二自然段,周瑜为什么还要摆酒席招待诸葛亮呢?

师:

哦!

这里面有玄机!

生:

诸葛亮为什么知道三天以后有大雾?

师:

诸葛亮不仅算到三天后有大雾,还能算到十一月二十一日到二十二日有一场东南风!

生:

真的假的?

师:

可以看看第四十九回!

几个月前就算到了!

文中开头说,周瑜想杀掉诸葛亮是因为——

生:

他嫉妒诸葛亮的才华。

师:

难道果真是他嫉妒诸葛亮的才华吗?

那岂不是显得周瑜这个人太小家子气了?

还有,鲁肃作为东吴的一员将领,他为什么要替诸葛亮保密呢?

前面发生了什么,后面又发生了什么?

这一些疑问,都只能从《三国演义》中寻找答案。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下课!

 (点评:

如果说前面的阅读主要是对文学形象的感受评价的话,那“军师大参谋”这一环节就是对历史的穿越和对原著阅读的再次引领。

通常我们不敢对智慧化身指手画脚,怕被别人喷之“信了你的邪!

”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又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基于此,教学大胆引领学生与智慧男神平等对话,穿越历史给诸葛孔明当谋士,并写信提建议,这相当于给总参谋长当参谋,那是何等良好的自我感觉啊!

这非常的好玩有趣,能充分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欲,是思维和语言结合的巧妙训练,其效果从学生那封信就可看出。

这个小练笔也是不走寻常路,有点类似鲁迅先生《故事新编》的创作方法:

从历史故事中“取其一点、生发开来”,是读中练写的一种特别思路。

好的阅读课不仅仅只是解决问题,还应产生新的问题,激发新的持续的阅读兴趣,这一课就是如此,学生是带着新的问题和带着对《三国演义》原著的阅读期待下课的,其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总评:

陈德兵老师教学《草船借箭》这一课,我有幸现场观摩,课堂上师生合作气氛融洽,阅读有深度有广度,指点江山,纵论千秋,激扬文字,评说功过,交流十分活跃,效果良好,在观摩的过程中,笑声时起,掌声时起,我也多次暗自击节赞叹。

梳理观摩的感受,我想用“遵循规律,勇闯新路”这八个字来概括这一课的教学。

阅读小说这类文学作品,对人物形象的认知感悟是其重点,而对人物的认知感悟一是通过阅读人物描写来实现,二是通过人物形象的横向对比来实现。

本课的人物描写主要是语言和行为描写,教学就要以此为重点去阅读感悟,而不应是拘泥故事情节的串讲串问。

教学中学生自然形成了以人物形象为中心的交流模式,并紧抠人物语言行动描写感悟人物形象,教师顺应了这种交流模式。

学生对人物的感悟自主、深刻、全面;交流踊跃,有理有据,逻辑性强,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本课教学还巧妙运用横向比较感受人物形象,对于诸葛亮的“奇谋”,教师提问:

“在课文中,谁没有想到?

”引导学生将曹操、周瑜、鲁肃与诸葛亮进行比较,“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诸葛亮都做到了,他们居然想都没想到,通过比较,高下立判,这个对比使学生对人物形象又有了深刻的认识。

教学视野开阔,没有局限于课文,而是通过课前预习、课后从“《三国演义》中寻找答案”解决疑问,尤其是课中“题目大还原”,将课文与原文巧妙勾连,实现读者与作者的深度对话以及语言的有效积累和训练。

《草船借箭》故事情节复杂,明线暗线、伏笔照应;主要人物较多,性格各异、形象丰满,完成课文故事及人物的认知,往往会消耗较多教学时间,时间往往会捉襟见肘,通常大家不会与信息量浩大的原文勾连,担心自己拥有的信息支撑不了这样的勾连而节外生枝,以至完成不了基本目标。

然而本课执教者艺高人胆大,不走寻常路,用“题目大还原”进行语言的理解、辨析、积累和修辞的综合训练,是彰显语文工具性进行语言训练的一大亮点。

教学还别出心裁地设计具有穿越反转意味的环节,让学生穿越一千七百年,作为诸葛亮的谋士,给诸葛亮找纰漏、写书信、提建议,前面的阅读使诸葛亮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更加高大,学生更加仰视他,这样反转让学生与诸葛亮平等对话,就是打破迷信,挑战偶像,颠覆认知,这是思维和表达训练的奇招。

所谓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观课过程亦有少许疑惑。

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诸葛亮的认识也在发展,但基本认知没有大的变化,他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一个象征着智慧的文化符号,一个让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文化符号。

给他找漏洞、提建议,会不会误导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这个文化符号的认知?

这些想法是一孔之见,或许疑惑的产生是认识肤浅所导致,见仁见智,欢迎讨论,欢迎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