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活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10216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活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活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活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活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活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活动.docx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活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活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活动.docx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活动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活动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活动方案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活动方案活动背景: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

  大班幼儿已经有多次中秋节庆祝的体验,对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了解。

  此次开展中秋节庆祝活动,更注重的是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有关知识,以及感受现代中秋节所特有的艺术性。

  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日(星期六)下午3点整活动目标:

1.通过中秋知识竞答的形式,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基本的文化习俗。

  2.通过一起过中秋,共同分享节日的快乐,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体验。

  3.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

  活动准备:

1.视频《月亮姑娘做衣裳》、爷爷为我打月饼、中秋月儿圆2.请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一起收集关于中秋节的知识,(中秋节的来历或者古时候的人怎样过中秋节的知识,月亮的大小变化、月亮的故事、月亮的古诗等等)3.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小问答4.盘子若干活动流程:

各位家长好,感谢大家能来参加今天的活动,明天就是中秋节了,今天我们邀请了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陪我们一起欢度中秋,之前也让家长和孩子们了解了相关中秋节的知识,知道了月亮在中秋节这天是最圆的,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个故事感受月亮形状的变化。

  流程一:

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看完故事老师总结: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月亮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上。

  流程二:

中秋知识问答小比拼有关中秋节和月亮的知识有很多,下面就来考考我们家长和小朋友,来个中秋知识问答小比拼1.八月十五又称什么节?

(B)A月饼节B团圆节C故乡节D诗人节2.中秋节又可以称为什么?

(A)A仲秋B月夕C秋节D追月节3.在哪个朝代中秋节才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

(A)A唐B宋C元D明4.月饼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

(A)A祭奉月神的祭品B馈赠亲友的礼物C节日食品D地方小吃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谁的佳作?

(A)A王安石B李白C杜甫D白居易6.在典故中,吴刚伐的是什么树?

BA槐树B桂树C柳树D杨树7.以下哪个不是中秋节传说?

DA嫦娥奔月B吴刚伐桂C玉兔捣药D迎涛神说8.中秋节在亚洲其他国家也很盛行,在(B),中秋节也叫感恩节。

  A日本B韩国C新加坡D马来西亚9.在古代月圆和月缺一般形容什么?

(A)A悲欢离合B天气的好坏C凶吉的象征D身体是否健康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是描写中秋节的千古名句,它出自(A)A苏轼《水调歌头》B苏轼《中秋月》C王建《十五夜望月》D辛弃疾《太常引》游戏三《猜灯谜》1.老师提前将若干灯谜藏在教室的各个角落2.请宝宝们站在教室中间,告诉宝宝们在教室内去寻找灯谜(并拿一个写有灯谜的卡片,让宝宝进行观察,知道去找什么样子的卡片)

(1)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圆盘,有时像镰刀---月亮

(2)中秋归来---八归(3)嫦娥下凡---月季(4)中秋菊开---花好月圆(5)明月照我还---归有光(6)举杯邀明月---赏光(7)举头望明月---当归(药名)3.找到后,交到自己的爸爸妈妈的手中,请爸爸妈妈去猜灯谜,用时最短的家庭获胜。

  流程四:

合唱歌曲《中秋月儿圆》、亲子表演为了庆祝中秋节,我们小朋友学了一首新歌,一起来唱给爸爸妈妈听。

  老师还知道小朋友在家和爸爸妈妈也学习了新的儿歌和歌曲,欢迎大家到前面来表演。

  流程四:

亲子制作月饼我们中秋节必吃的一样食品就是月饼,下面老师带来了许多颜色形状都很特别很漂亮的月饼,请大家一起欣赏,看到自己喜欢的可以用橡皮泥模仿着做出来,当然也可以发挥想象做出自己想吃的月饼。

  流程五:

月饼展示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

  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

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

  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

  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

  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

我只好重做了。

  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

啊,你又长胖了!

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

唉!

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

  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

  你看,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是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小问题:

1.月亮姑娘为什么要做衣裳?

2.月亮姑娘为什么三次都没做成衣裳?

3.月亮姑娘她是怎么变的呢?

故事里把月亮姑娘比作什么?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设计幼儿园中秋节活动设计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感受与教师、家长、同伴共同庆祝佳节的快乐,萌发爱老师、父母、同伴的情感。

  2、乐于交往与分享,能积极、主动、大胆地表达与表现。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请家长帮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共同收集有关资料。

  开展观察月亮变化的记录活动。

  2、物质准备:

与幼儿共同制定庆祝中秋节亲子活动的计划、确定布置方案后,共同准备布置活动会场所需要的材料,月饼及分享食物等。

  活动前幼儿通过张贴海报、制作邀请函的形式,邀请父母来园参加庆祝活动。

  活动过程:

1、庆典活动(幼儿主持活动):

(1)、幼儿交流观察月亮边哈的情况,进一步感知月亮变化的奥秘。

  

(2)、请家长介绍中秋节的来历。

  (3)、开展亲子活动:

师、幼、家长共同表演自己编排的节目。

  2、团团圆圆过中秋,赏月、分享活动。

  1、结束:

举办化装舞会。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方案(2个)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方案(2个)篇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小朋友、家长一起过节的快乐。

  3、幼儿通过跟家长一起制做月饼、听故事、品月饼、玩亲子游戏等一系列的活动感受中秋节的氛围,享受亲子活动的乐趣,培养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情!

活动名称:

**幼儿园中秋节亲子聚会活动地点:

****幼儿园活动时间:

20**年9月**日上午9:

00开始活动过程:

1、介绍节日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2、故事欣赏《中秋节的来历》3、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月饼。

  4、亲子游戏5、品尝亲手制作的月饼篇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发动幼儿自带水果和月饼活动形式:

班级集体活动活动流程:

介绍节日--欣赏故事--谈话品尝活动过程:

一、介绍节日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二、欣赏故事听故事三、谈话品尝:

1、中秋节吃什么?

2、分享:

共同品尝自带的月饼和水果。

  说说自己所带的食品。

  附:

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

  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

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

  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

  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

  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中班主题活动《中秋节》主题活动的产生中秋节,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中秋月圆象征着家人的团聚,吃月饼赏月也成为节日的一种习俗。

  由于很多中班幼儿生活经验的缺少,不了解中秋节的内涵与来历,只有部分幼儿了解中秋节要吃月饼。

  为了提高幼儿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兴趣,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和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热爱之情。

  由此,我开展了此主题。

  主题网络图为初定内容教育目标1.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以及一些关于中秋节的习俗。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并在活动中感受节日的热闹氛围。

  3.通过学习,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思维能力。

  学习目标1.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接触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并对之感兴趣。

  2.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表现的情趣,知道月亮在任何有水的地方和透明的玻璃上都会出现映像。

  3.通过观察、记录月亮的变化,知道月亮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时圆时缺,培养幼儿爱科学、爱探索的的情感。

  4.巩固幼儿对图形的认识,知道3.4.5表示的数量,培养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5.欣赏有关月亮的文学作品、音乐作品,感受作品的有趣和奇妙。

  6.发动幼儿、家长一起收集有关中秋节风俗习惯的资料,培养幼儿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7.通过猜想和画月亮上有什么?

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并让幼儿讲述自己图画的内容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环境布置1.展示幼儿在节前观察月亮、绘制出的月亮变化册。

  2.在语言去投放相关月亮知识的图书。

  3.悬挂灯笼,水果图案营造热闹的节日气氛。

  家长工作1.家长帮助搜集关于中秋节的资料,并提供给大家分享。

  2.为这次主题活动准备一些月饼盒。

  并与幼儿一起做一个灯笼,最好是共同制作的。

  3.督促幼儿节前节后连续观察月亮,并记录月亮的变化。

  4.关注主题活动的进展,及时协助主题活动的展开。

  5.有时间带幼儿在有月亮的夜晚赏月。

  学习内容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活动实例活动一中秋的来历活动形式集体活动目标1、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知道为什么要过中秋节,什么时候开始过中秋节。

  2、幼儿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来收集资料,并学会分享交流资料。

  活动准备:

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关于中秋节的资料,以及一些中秋节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那些节日吗?

二、向幼儿介绍中秋节,包括时间,来历。

  1、教师请幼儿介绍,并请其他幼儿倾听从中知道了哪些,与别人有哪些不同。

  2、教师介绍自己的材料,使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三、扩展幼儿经验,并介绍中秋节的习俗,让幼儿了解更多。

  师: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中秋要吃什么吗?

师:

除了吃月饼,我们还干什么呢?

四、教师像幼儿介绍获取资料的方法。

  师:

呀,小朋友了解那么多知识,那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

1、幼儿交流自己获取知识的渠道。

  2、教师帮助幼儿总结从哪获取知识:

方法及渠道。

  五、活动延伸1、幼儿继续搜集各种各样的月饼2、幼儿尝试制作月饼六、活动结束,幼儿回家向家长分享今天的所得。

  活动二月亮婆婆喜欢我涉及领域:

音乐活动目标:

1、通过哼鸣摇篮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通过字卡和游戏等初步理解、记忆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通过唱衬词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唱法,体验合作的快乐。

  3、感受傣族歌曲独特的风格。

  活动准备:

字卡一套(月亮婆婆、喜欢我、洒、摸、走和停各三张)星星卡片七张,每张两个小星星。

  磁带、录音机、钢琴活动过程:

一、哼鸣摇篮曲,,感受傣族风格歌曲的旋律。

  1、我想做你们的妈妈,你们愿意做我的宝宝吗?

(愿意)妈妈的手就是摇篮,摇篮摇,宝宝要随着妈妈的摇篮怎样啊?

(摇)妈妈的手摇到哪里你的身体就要晃到哪边。

  2、睡在妈妈摇篮里舒服吗?

可是妈妈看到宝宝的眼睛还睁着呢,妈妈的手摸到谁,谁就要睡着。

  3、妈妈摇摇篮时,你听到什么声音了?

请宝宝们也来唱摇篮曲哄妈妈睡觉。

  二、用字卡引出歌曲,学唱歌曲。

  1、刚才我们睡着了,想想谁会透过窗户来看我们睡觉呢?

我们假装睡着,听听是谁来看我们?

(老师清唱)2、提问:

(1)谁来看我们了呢?

为什么要来看我们?

出示字卡月亮婆婆、喜欢我。

  

(2)怎么喜欢我的呢?

唱第二句,幼儿回答,出示洒、摸,并做动作帮助理解和掌握。

  (3)月亮婆婆这么喜欢我们,还和我们做游戏了,做了什么游戏?

仔细听,唱歌曲后半部分,问:

玩什么游戏了?

走和停算一次,玩了几次呢?

边唱边贴。

  3、我们来唱一唱,用歌声表达月亮婆婆对我们的喜欢。

  4、月亮婆婆说你们真能干,现在晚上要用什么声音唱?

5、真好!

一点也没影响到别人,那白天用什么声音唱呢?

6、月亮婆婆说谁唱的好听,她就去摸摸谁?

7、小朋友唱得真动听,月亮婆婆想要和我们做游戏了,交代游戏规则:

被月亮婆婆摸到的小朋友,在我的后面排队,月亮婆婆做什么动作你就跟着做什么动作。

  三、用唱衬词的方法学习简单的二声部演唱1、刚才声音大了点,把谁吵醒了?

出示卡片星星,问:

星星会干吗?

2、你听听星星会在歌里的什么地方眨眼睛?

老师的手会在相应的地方做眨眼的动作。

  3、你听到星星在什么地方眨眼睛了,就把星星送到哪里?

错误时再听一遍,问:

有没有发现问题?

4、我们遇到小星星的地方做什么动作?

(眨眼)每一次连续眨几次眼?

5、刚才小星星眨眼睛的时候你听到什么声音了?

你喜欢用什么声音?

6、月亮婆婆的地方我来唱,小星星眨眼的地方你们唱。

  7、非常棒!

声音唱得很整齐,还可以用什么声音唱?

8、真好听!

可月亮婆婆有想法了,月亮婆婆就一个人声音太小,小星星那么多人,声音不均衡,怎样就可以均衡了呢?

老师来做指挥,你们都是小小歌唱家这一半唱月亮婆婆,那一半唱星星。

  9、这遍的声音均衡多了,月亮婆婆没意见了。

  四、夜深了,小朋友也累了要睡觉了,让我们静静的听着音乐做个好梦吧!

老师边唱边抚摸每一个孩子的头。

  活动三静夜思涉及领域:

语文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了解古诗的含义,清晰地发好光、霜、乡的音。

  2.能够背诵古诗,同时感受古诗美的韵律。

  3.理解词语:

举、霜、故乡。

  活动准备:

1.打印的古诗一首,《静夜思》图片两张2.刚过了中秋节,幼儿知道中秋节有团圆的意思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介绍古诗的名字是:

静夜思

(1)师:

小朋友,画面上有什么?

画上的人怎么样?

他的表情是怎样的?

(2)教师介绍诗人李白,让幼儿了解他是唐代诗人,写了很多好听的古诗。

  (3)教师小结:

《静夜思》就是讲了李白在宁静的夜晚思念自己家乡的事情。

  2、教师朗诵古诗,幼儿欣赏。

  

(1)师:

在古诗中你听到了什么?

(2)教师逐句理解古诗的含义: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好像是一层寒霜。

  抬起来望着天空中那圆圆的月亮,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家乡。

  让幼儿感受到古诗中美的意境。

  3、学习古诗《静夜思》

(1)教师带领幼儿共同朗诵古诗。

  

(2)教师逐句教幼儿朗诵,提示幼儿发清楚光、霜、乡的字音,感受诗歌中的韵律。

  (3)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受欣赏和感知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心情。

  4、启发幼儿为古诗创编动作,并进行朗诵表演。

  活动四嘟嘟龙买水果涉及领域:

数学活动目标1、通过学习,感知5以内属于凉的关系。

  2、巩固幼儿对5以内数量的认识。

  3、发展幼儿观察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1到5的数字卡片。

  五种不同味道的月饼图片。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按数字拍手。

  教师拍手,让幼儿回答拍了几下,答对了就把相应的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二、巩固对5以内数量的认识1、让幼儿准确的认读1到5这几个数字。

  2、出示月饼图片,贴上相应的数字。

  (幼儿完成)三、玩买水果游戏。

  1、介绍游戏规则。

  师:

小朋友们,老师现在饿了,想去买月饼吃。

  可是老师想小朋友帮我买。

  老师要什么味道的,小朋友就帮我拿什么,好不好啊?

2、开始游戏。

  四、找找生活中的数字1、让幼儿找找教师的墙壁上那些与数字有关呢?

2、引导幼儿说一说,1、2、3、4、5还可以表示什么。

  (如:

音乐简谱中表示音符)五、活动结束幼儿园大班中秋主题活动方案活动一:

欣赏诗歌《月亮对我笑》主要涉及领域:

语言活动目标:

1.在观察、表达图片内容的过程中,理解、学习诗歌。

  2.感受诗歌的情境,尝试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供老师操作,图片内容有月亮(各种表情、可移动)、云朵、电视机、小朋友(可移动)、小床等。

  活动过程:

1.倾听教师朗诵诗歌,引起兴趣。

  

(1)欣赏教师操作教具、朗诵诗歌,感受诗歌内容。

  

(2)根据幼儿的问题进行讨论。

  2.在图片的提示下,学念诗歌。

  

(1)再次欣赏教师朗诵并轻声跟念。

  

(2)尝试在图片的提示下朗诵诗歌。

  3.分角色朗诵诗歌。

  活动二:

欣赏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主要涉及领域:

艺术活动目标:

1.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唱歌曲,并能用歌声表现民歌的欢快风格。

  2.在学会秧歌舞的基础上,创编舞蹈动作来表现歌曲。

  3.轻声演唱,和大家声音保持一致。

  活动准备:

幼儿学习过秧歌舞。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交流感受。

  2.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

  

(1)再次欣赏歌曲。

  ★指导语:

歌里唱了什么?

再仔细的听一听。

  

(2)在提问和重点欣赏的过程中,解决学唱歌曲中的问题。

  (3)集体演唱歌曲。

  (教师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在学会秧歌舞的基础上,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1)交流秧歌舞的动作。

  

(2)自由跟随歌曲进行舞蹈。

  活动三:

大家来赏月主要涉及领域:

艺术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二方连续的方法,表现许多人一同赏月的情景。

  2.在尝试、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探索将单个的图案连续起来的方法。

  3.在活动中,能够将不同的材料放在指定的地方。

  活动准备:

剪刀、各色长条形纸、铅笔等。

  活动过程:

1.欣赏二方连续图案,观察其图案特点。

  ★指导语:

这些图案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

它和我们以前剪的剪纸有什么不同?

2.讨论剪二方连续的方法。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折、剪的方法。

  )3.尝试进行操作。

  4.交流自己在活动中的问题和获得成功的方法,进一步获得剪二方连续图案的经验。

  5.再次尝试,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

  6.共同布置环境大家来赏月,体验合作布置教室的愉快。

  活动四:

做月饼主要涉及领域:

综合活动目标:

1.在观看录像、自己尝试做月饼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制作月饼的材料、工具和方法。

  2.积极大胆地尝试运用材料、工具进行探索和制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3.轮流使用材料、工具,活动后能与同伴共同整理环境。

  活动准备:

制作月饼的录像带、制作月饼的材料和工具、烤箱等。

  活动过程:

1.迁移已有经验进行回忆和讨论。

  2.欣赏录像,进一步熟悉制作月饼的方法和过程。

  3.观察活动的材料和工具。

  4.自由交流自己想要制作的月饼。

  5.尝试制作月饼。

  (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提醒幼儿不要将馅儿放得太多,轮流使用工具和材料。

  )6.烤制、品尝制作的月饼,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五:

亲子赏月晚会主要涉及领域:

综合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中秋节丰收、团圆的意义,对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产生兴趣。

  2.活动中能大胆地运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在节日中快乐、喜悦的情绪。

  3.体验和家人、老师、同伴共同庆祝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环境布置(音响、灯光、字幅、灯光月亮、彩炮、桌椅等)。

  2.幼儿每人一份节日食品(月饼、各种中秋节的水果和食品)。

  3.亲子游戏材料及奖品。

  4.教师排练情景剧,幼儿扮演玉兔。

  活动过程:

1.活动开始。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拉响彩炮,体验节日热闹的气氛。

  (3)园长致词,表达祝愿。

  2.欣赏情景剧《嫦娥奔月》。

  3.嫦娥和玉兔共同组织《知识对对碰》竞答活动。

  4.表演节目共同联欢。

  (家长节目、幼儿节目、教师节目和游戏穿插进行。

  )5.共同品尝节日食品、赏月。

  6.结束部分(踩气球,庆祝节日)。

  七、资料链接1.知识资料。

  北宋太宗年间(976―997年),才正式确定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丰收节、八月节或团圆节。

  据说八月十五这天,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月色最美好。

  因此,中秋夜,家家户户在庭院、楼台摆起月饼、瓜果等,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祭月、赏月、吃月饼、饮美酒,喜庆团圆,共享天伦之乐。

  圆如满月的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节的必备食品。

  中秋节这一天,人们总要品尝月饼,家中有亲人在外没有回家的,分月饼时也要为他留一份。

  中秋节,民间还有给小孩送兔儿爷的习俗。

  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很多,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故事。

  2.教学资料。

  

(1)故事。

  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天上有十个太阳,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很难生活下去。

  有一个叫后羿的英雄,他爬上昆仑山顶,拉开神弓,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多余的太阳,立下了大功,受到了老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许多人都赶来向后羿拜师学艺,有一个名叫蓬蒙的奸诈小人也混了进来。

  后羿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求道访友,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后羿的徒弟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

  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夜空呼唤着爱妻的名字。

  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2)童谣《中秋节》、《月亮》参见南京市实验幼儿园编:

《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2)》,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6页。

  (3)古诗。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音乐。

  ①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参见虞永平主编:

《幼儿教育活动大全(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