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师三级考试劳动经济学一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30855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师三级考试劳动经济学一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力资源师三级考试劳动经济学一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力资源师三级考试劳动经济学一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力资源师三级考试劳动经济学一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力资源师三级考试劳动经济学一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师三级考试劳动经济学一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人力资源师三级考试劳动经济学一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师三级考试劳动经济学一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力资源师三级考试劳动经济学一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人力资源师三级考试劳动经济学一试题含答案解析

劳动经济学

(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称为(  )。

A 摩擦性失业

B 技术性失业

C 结构性失业

D 季节性失业

答案:

A

[解析]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直至获得就业岗位时所产生的时间滞差,以及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

它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经常的动态性变化,表明劳动力经常处于流动过程之中。

因而,摩擦性失业是一种岗位变换之间的失业。

2. 

(  )包括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的工时制度、延长工作时间(加班加点)的条件及最高限额、休息休假制度等,其立法宗旨在于确保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的实现。

A 最长劳动时间标准

B 基本劳动时间标准

C 最低社会保障

D 最低工资标准

答案:

A

3. 

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是(  )。

A 国民收入

B 基尼系数

C 人均GDP

D 需求弹性

答案:

B

[解析]在现代经济学中,对于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有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库兹涅茨比率、人口(或家庭)众数组分布频率、帕累托定律等。

最常用的是基尼系数,它具有方法简单(用一个介于0~1之间的数值即可表示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程度)和可比性强的特点。

4. 

一般而言,正常的收入差距范围的基尼系数水平是(  )。

A 0.1~0.3

B 0.2~0.3

C 0.2~0.4

D 0.2~0.5答案:

C

[解析]从世界各国情况来看,基尼系数小于0.2时,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小;基尼系数在0.4以上,则表示收入差距比较大;通常的基尼系数在0.2~0.4之间。

5. 

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  )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

A 观察研究方法

B 实证研究方法

C 对比研究方法

D 规范研究方法

答案:

B

[解析]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6. 

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Es>1

B Es<1

C Es>0

D Es<0

答案:

A

[解析]根据劳动力供给弹性的不同取值,劳动力供给弹性可分为若干类:

当Es(下标)=1时,单位供给弹性,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同。

当Es>1时,供给富有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

当Es<1时,供给缺乏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

7. 

规范研究方法重点解决客观经济现象(  )的问题。

A 是什么

B 怎么样

C 应该是什么

D 本质

答案:

C

[解析]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所要研究的对象本身是好还是坏,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还是具有消极意义。

8. 

周期性失业属于(  )失业。

A 选择性

B 结构性

C 摩擦性

D 总量性

答案:

D

[解析]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的繁荣与萧条的周期循环所产生的失业。

因为经济周期不能科学预测,持续期限、影响深度与广度等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它是一种最严重、最常见而又最难对付的失业类型。

周期性失业属于总量性失业,即处于供过于求状态的失业。

9. 

总量性失业是指(  )。

A 劳动力需求数量大于社会对它的供给量

B 劳动力供给数量大于社会对它的需求量

C 劳动力供给数量等于社会对它的需求量

D 劳动力供给结构小于对它的结构需求量

答案:

B

[解析]总量性失业又称为“需求不足性失业”。

需求不足性失业是由总需求不足造成的,接受市场现行工资率,有就业要求的人不能满足其就业需要而引起的失业。

总量性失业的直接表现是大量求职人员找不到工作,一些已就业的人员被辞退;其间接表现则是就业人员过剩、人浮于事、开工不足、在职失业等。

10. 

在劳动力总量过剩的情况下,不同的资源个体因其自身条件和所处的环境不同,不会出现(  )的状况。

A 隐蔽性失业

B 技术性失业

C 潜在性失业

D 公开性失业

答案:

B

[解析]技术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引进先进技术替代人力,以及改善生产方法和管理而造成的失业。

11. 

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造成劳动力供求结构上的失衡所引致的失业称为(  )。

A 摩擦性失业

B 技术性失业

C 结构性失业

D 季节性失业

答案:

C

[解析]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体制、增长方式等的变动,造成劳动力在供求结构上的失衡所引致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在全部正常失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是缓解结构性失业最有效的对策。

12. 

(  )是造成非正常失业的主要原因。

A 劳动生产率提高

B 气候的变化

C 市场经济的动态性

D 总需求不足

答案:

D

[解析]总需求不足是造成非正常失业(亦可理解为非自愿失业)的主要原因。

13. 

(  )实际上是计时工资的一种转化形式。

A 等级工资

B 岗位工资

C 绩效工资

D 计件工资

答案:

D

[解析]计时工资是依据工人的工资标准(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与工作时间长度支付工资的形式;计件工资是依据工人合格产品数量(作业量)和计件工资率计算工资报酬的工资支付形式。

计件工资实际上是计时工资的一种转化形式。

14. 

总供给等于(  )之和。

A 消费+储蓄

B 投资+储蓄

C 投资+收入

D 消费+收入

答案:

A

[解析]总供给=各类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劳动+资本+管理)=各类生产要素相应的收入的总和=消费+储蓄。

15. 

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  )。

 

A 调节资源的配置

B 决定就业量与工资

C 解决生产什么的问题

D 解决如何生产的问题

答案:

B

[解析]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求的运动,同时决定一个经济社会的就业规模和获得的工资量。

从生产要素投入的视角观察,劳动力市场供求运动调节着劳动资源的配置;从收入的视角观察,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运动决定着工资。

就业量与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16. 

劳动力供给弹性是(  )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A 劳动力供给增加量

B 劳动力供给量

C 劳动力需求增加量

D 劳动力需求量

答案:

B

[解析]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

其计算公式是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17. 

当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接近(  )时,收入便接近于绝对平等。

A 0

B 0.5

C 1

D 0或1

答案:

A

[解析]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依据洛伦茨曲线创制的用来判断某种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一种尺度,亦即社会居民或劳动者人数与收入量对应关系的计量指标。

当基尼系数接近0时,收入便接近于绝对平等;反之,当基尼系数接近1时,收入便接近于绝对不平等。

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收入越不平等。

18. 

实际上,不论是出于工资水平的考虑,还是出于岗位技能等级考虑的选择性失业,都有(  )的色彩。

A 自愿性失业

B 周期性失业

C 摩擦性失业

D 结构性失业

答案:

C

[解析]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直至获得就业岗位时所产生的时间滞差,以及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

它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经常的动态性变化,表明劳动力经常处于流动过程之中。

19. 

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  )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A 劳动力需求

B 劳动力供给

C 劳动力需求量

D 劳动力供给量

答案:

C

[解析]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定义为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

其计算公式是:

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20. 

(  )是政府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A 财政政策

B 收入政策

C 金融政策

D 货币政策

答案:

D

[解析]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手段,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货币政策的基本手段是调节货币供应量,直接目的是调控利息率,最终目标是通过利率的变动影响投资、消费和政府支出,达到增加或降低有效需求,使总供给与总需求趋于均衡。

21. 

实际工资计算公式是(  )。

A 货币工资/价格

B 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C 货币工资×价格

D 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答案:

B

[解析]实际工资是指经价格指数修正过的货币工资,用以说明工资的实际购买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22. 

当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接近(  )时,收入便接近于绝对不平等。

A 0

B 0.5

C 1

D 0或1

答案:

C

二、多项选择题

1. 

均衡国民收入等于(  )。

A 消费与储蓄

B 总需求

C 投资与储蓄

D 总供给

E 消费与投资

答案:

A,B,D,E

[解析]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的国民收入称为均衡国民收入,即:

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给=总需求=消费+储蓄=消费+投资。

2. 

现代劳动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劳动力是指(  )。

A 能从事劳动的人

B 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

C 在一定年龄之内

D 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

E 一定范围内的人口

答案:

B,C,D

[解析]现代劳动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即社会劳动力。

3. 

对失业造成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 失业造成家庭生活困难

B 失业造成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C 失业是劳动力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

D 失业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E 失业有利于国民收入的增长

答案:

A,C,D

[解析]失业给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家庭的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具体表现在:

①失业造成家庭生活困难;②失业是劳动力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③失业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4. 

资源的稀缺性的属性包括(  )。

A 暂时的稀缺性

B 绝对的属性

C 相对的稀缺性

D 永久的属性

E 消费劳动资源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答案:

B,C,E

[解析]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具有如下属性:

①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是相对的稀缺性;②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存在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具有普遍和绝对的属性;③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5.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措施有(  )。

A 扩大政府购买

B 减少政府购买

C 增加政府转移支付

D 增加税收

E 降低税率

答案:

A,C,E

[解析]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通过采取扩大政府购买、增加政府转移支付、降低税率等措施来刺激消费和投资,增加总需求,以提高就业水平的宏观经济政策。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主要措施包括:

免税、退税、降低税率,增加公共工程开支、扩大政府购买,增加政府转移支付等。

6. 

财政政策的手段包括(  )。

A 调节利率

B 增减预算支出水平

C 增减政府税收

D 调节法定准备金率

E 公开市场业务

答案:

B,C

[解析]财政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