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小学数学卓越课堂实施策略研究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05559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5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小学数学卓越课堂实施策略研究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城市小学数学卓越课堂实施策略研究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城市小学数学卓越课堂实施策略研究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城市小学数学卓越课堂实施策略研究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城市小学数学卓越课堂实施策略研究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小学数学卓越课堂实施策略研究研究报告.docx

《城市小学数学卓越课堂实施策略研究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小学数学卓越课堂实施策略研究研究报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小学数学卓越课堂实施策略研究研究报告.docx

城市小学数学卓越课堂实施策略研究研究报告

南岸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重点课题

城市小学数学卓越课堂实施策略研究

研究报告

课题负责人万莉

承担单位:

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小学

我校区级规划课题“城市小学数学卓越课堂实施策略研究”,于2012年12月经南岸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被列为南岸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重点课题,课题批准号为(2013NA006)。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卓越课堂”的实施是落实新课标精神的需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实施“卓越课堂”,就是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突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从本质上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师生学习的共同体,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形成最优化的课堂形态---教师乐教、会教、善教,学生乐学、会学、善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

(二)“卓越课堂”的实施是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

十八大后,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和转折时期。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变革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卓越课堂”的实施顺应了教育综合改革的需要,构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情感互动,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内需力,使学生乐学、会学、善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卓越课堂”的实施是学校办学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文化建设的需要

课程改革的实质是课堂文化的变革。

学校在“养石成玉”办学理念指导下,提出了“铺石为路,与爱同行”的教师文化;“心有大世界,明天更精彩”的学生文化;遵循“重养成、启潜能、臻善美”的课堂文化。

我们提出实施“卓越课堂”就是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通过师生情感交流互动,在“三教、三学”的课堂实施策略中真正实现重养成、启潜能、臻善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卓越课堂”的实施是解决课堂问题的有效手段

当前,学校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课堂教育教学问题。

通过对教师和学生课堂教学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学生方面:

学生喜欢数学学科所占比例还有待提升;乐于参与数学活动比例不多;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待提升;学生个性发展不够突出;学生核心素养有待培养。

教师方面:

教师自身情感因素乐于教学还有待培养;教学中忽视学生的认知需求和情感需求;忽视学生个体差异;部分教师新手型教师课堂氛围不活跃,胜任型教师教学方式落后,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骨干型教师的教学风格还有待形成。

对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探索适应学生和教师发展需求的课堂教学策略,实施“卓越课堂”,构建弹小数学课堂教学文化。

希望通过城市小学数学“卓越课堂”的实施策略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和教师需求,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二、理论基础及依据

(一)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茨基认为:

儿童心理发展有两种水平,即现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

“教学应当是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本理论为“卓越课堂”中了解学生学情以及探索“三学”的实施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二)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全面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

教师必须树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尊重学生,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

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强调身体性参与,重视直接经验,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本理论为探索“卓越课堂”中教师教学时“三教”的实施策略具有一定的启示。

(三)学校“养石成玉”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养石成玉”中的“养石”,表达了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即每一位教师、学生都是蕴含着美“玉”的朴“石”;蕴含着尊重“石”的个性、开启“石”的潜能的教育意蕴。

我校围绕养石成玉这一办学理念,旨在以师生的共同成长为目标,以和谐细微的文化滋养为形式,以重养成、启潜能、臻善美为主线,坚持以石筑基、以玉为魂,造就内修中和、外承责任的人力资源,达成由石而玉的转化。

1.重养成

养成教育包含“价值启蒙”与“生活养成”两层含义。

从过程上即体现为学生从内心理性认识启蒙教育到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前者是后者的精神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生活外化,两方面统一于养成教育之中。

本理论为探讨卓越课堂之“乐教、乐学”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2.启潜能

“物有定形,石无定形”。

“养石成玉”表达了有教无类的教育观,每一位教师、学生都是蕴含美玉的朴石,蕴含着尊重“石”的个性,开启“石”的潜能的意蕴。

本理论为探讨卓越课堂之“会教、会学”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3.臻善美

玉在中国文化中是幸福、美满、吉祥的象征。

“养石”的目标是为了“成玉”,以玉比德,以玉载德,表达了教育求善、求美,臻于至善的价值追求。

本理论为探讨卓越课堂之“善教、善学”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学校的办学理念对于“卓越课堂”实施策略中评价量表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四)学校已结课题《以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理论研究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以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于2011年结题,该课题研究了教师专业发展层次划分及特征:

就是以教师入职时间和专业发展水平(课堂教学能力)为标准,将学校教师划分为新手型教师、胜任型教师和骨干型教师三个层次,并掌握了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最后总结出了"关注需求,分层发展"的校本教研策略,针对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发展需求,采取相应的校本教研操作模式,围绕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开展校本教研,但具体落实在课堂教学上的研究还不够,本课题在已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课堂教学的深入探讨。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城市小学

城市小学生:

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

本课题是指为我市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城市小学,以我校学生为例开展研究。

(二)卓越

“卓越”意即非常优秀,超出一般。

本课题的卓越是一种智慧,是一种愿景,不断追求极致就是卓越。

(三)卓越课堂

“卓越课堂”是指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突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

本课题中我们认为小学数学卓越课堂是以学校“养石成玉”的理念为指导,遵循“重养成、启潜能、臻善美”的育人内涵,缔造师生享受生命的场所,给师生以价值引领与导向。

具体来说卓越课堂首先建立在师生乐教、乐学的基础上,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实现会教、会学,进而达到善教、善学,最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深度融合,实现“重养成、启潜能、臻善美”的育人目标,成就师生共同发展。

(四)实施策略

本课题所探讨的策略,主要指为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促进不同层次的教师和学生发展而采取的关注需求、分层培养的“卓越课堂”实施策略,具体包括:

“卓越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卓越课堂”评价量表以及“卓越课堂”实施的相关制度等方面的措施和途径。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英国卓越课堂的八条标准

1、能使学生取得巨大进步;2、能够高效的激发学生,并确保他们学的非常好;3、教师具有出色的学科专业知识,能够一贯地运用来激发学生,并让其感受到学习中的挑战性;4、资源(包括信息技术技术)的使用,对于提高学习质量做出很大贡献,取得包括家长、专业人员等其他成人提供的有针对性的支持。

5、教师和其他成人能够清楚敏锐的知道学生的能力,以及他们先前的学习和理解程度,并且在此基础上做出高效的计划;6、教师、其他成人以及学生相互之间的点评和对话具有一贯的高质量;7、学生详细地了解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并且能一直得到教师的支持;8、在整个课程中教师系统和高效的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在学生可能需要干预和帮助时参与进来,并对学习质量产生显著的影响。

这些研究都是从学生角度来评价的,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文化建设理念,给我们选择这个课题以一定的启示。

(二)深圳南山区卓越课堂文化的建设

在我国卓越课堂研究起步较早的是深圳南山区卓越课堂文化,其教学理念:

以学为本,问题导学。

教学方式:

个体自学,同伴助学,互动展学,教师导学,网络拓学,实践研学。

以“六学”的教学模式再结合各校的实际产生变式形成自己的课堂理念。

比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思维为核心、以活动为主线”的“两心一线”课堂导学理念,构建了系统的实施策略和可行的操作模式。

他们的研究成果提示我们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探究卓越课堂的实施策略以此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很有必要。

(三)市内小学数学“卓越课堂”建设实践的工作经验

我市各中小学都在积极构建具有本学校特色的课堂,其理念都已具稚形,比如巴蜀小学:

秉持“做”的哲学,构建“卓越课堂”;石柱南宾小学围绕“力推课改探寻有效模式,减负提质打造卓越课堂”。

南岸区黄桷垭小学推出体现“兴趣、合作、探究、民主”为主题的“卓越课堂”。

2014年10月沙坪坝区大学城第三小学“‘学本式’卓越课堂”,他们认为卓越课堂是“激趣求真”、“合作求实”、“交流求新”、“游戏益智”、“领悟真谛”的课堂。

综上所述,国内外相关学者在卓越课堂评价标准、教学方式、实施策略和可行的操作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给予本课题的研究以很大的启示,但也存在需要探讨的地方,比如:

(1)打造“卓越课堂”还没有更好的关注情感因素,特别是教师是否乐教:

也就是是否爱数学学科、爱自己的学生、爱自己的数学课堂关注较少;另一方面学生是否善于学习方面关注较少。

(2)大多以一种模式对整个教师群体开展教研,忽视不同层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缺乏针对性、实效性;(3)不同层次教师培养与整体培养有什么联系,缺乏完整的思路建构,有待进一步研究。

近三年来,课题组着眼如何关注不同层次教师和学生发展需求以《城市小学数学“卓越课堂”的实施策略研究》为题,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取得初步成效。

五、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促进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通过研究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3.通过研究,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城市小学数学卓越课堂”实施策略。

4.通过研究,为推动区域内数学“卓越课堂”改进提供参考建议。

(二)研究内容

1.调查学校不同层次数学教师和学生发展需求以及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2.研究“城市小学数学卓越课堂”的内涵。

3.构建基于关注需求、分层发展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卓越课堂”教学策略。

4.探索弹子石小学数学组“卓越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5.建设弹子石小学数学“卓越课堂”实施的相关制度。

六、研究对象及范围:

弹子石小学2013年1-6年级数学课堂、全体数学教师和全体学生。

七、研究方法及措施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取了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并采取了如下措施实施研究:

(一)广泛查阅文献

为了给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课题组采用文献研究法,搜集国内外关于卓越教育、卓越课堂的专著、论文、案例,认真研读,梳理关于“卓越”、“卓越教育”、“卓越课堂”等相关概念的内涵及相关的理念与策略,这一系列的文献查阅,一方面了解本课题中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另一方面为课题提供可行的理论支撑。

(二)进行了问卷调查:

学校将教师划分为三个层次,即:

新手型教师、胜任型教师和骨干型教师,为了解不同层次的教师发展需求和为不同年段的学生发展需求。

针对不同层面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心理方面、态度方面、学情方面)和学生内心的理想课堂以及对教师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教学环节进行了问卷调查。

弹子石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需求问卷发放数量统计表

教师层次

新手型教师

入职发展期(5年以内)

胜任型教师

平稳发展期(5年以上)

骨干型教师

超越发展期

发放问卷

10

15

5

回收问卷

10

15

5

弹子石小学1-6年级学生发展需求问卷发放数量统计表

学生年段

1-2年级

3-4年级

5-6年级

发放问卷

60

80

90

回收问卷

60

70

90

通过调查课题组对不同层次的教师和学生发展需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探索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卓越课堂”实施策略提供了十分重要的量化依据。

(三)开展了案例研究

重点研究分阶段的小学数学“卓越课堂”优秀课堂教学案例和学生成长个案,为探索“卓越课堂”实施策略提供了思路。

(四)开展了行动研究

以1-6年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为载体,开展多样的实践活动与理论探究,通过反思总结不断地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索“卓越课堂”教学的策略,形成本课题研究的最重要的理论成果。

八、研究成果

经过三年的实践和探索,本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通过问卷调查,掌握了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求,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方向。

为了解学生内心需求的理想课堂和不同层次教师教学现状,开展了师生“小学数学卓越课堂”的问卷调查。

开题时,教师一共发放了30份问卷,回收了30份,学生一共发放了230份问卷,回收了220份,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和对比,初步掌握了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发展和不同年段学生发展需求。

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新手型教师希望自己在热爱数学学科、学生,课堂三方面得到帮助与发展。

胜任型教师希望自己在以学设教、以学定教、以学评教三方面的教学能力得以提高,骨干型教师希望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和特色得以凸显。

学生发展需求:

92%的学生认为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是他们能否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前提。

95%的学生认为数学学习活动重要的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21%的学生希望自己能善于学习。

由此确定本课题以“三教、三学”策略实施“卓越课堂”。

(二)明晰了“城市小学数学卓越课堂”的内涵。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认为卓越课堂上应树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拥有“养石成玉”文化内涵的特质。

具体如下:

1.目的——全面发展:

具有“养正、启潜、善美”特质,培养数学思维品质。

2.过程——通过师生乐教、乐学,努力实现会教、会学,进而达到善教、善学,最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深度融合,成就师生共同发展。

3.形式——重情趣、重智慧,倡导开放、多元、包容的学习方式。

(三)构建了基于关注需求、分层发展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卓越课堂”教学策略

通过三年的研究与探索,基于新手型教师、胜任型教师和骨干型教师的不同专业发展需求和能力的分析,我们提出了“卓越课堂”实施总策略:

“三教、三学”。

三教策略:

乐教、会教、善教。

三学策略:

乐学、会学、善学。

不同层次的教师基于自身专业发展阶段对“三教”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但每堂课都应体现学生对“三学”的追求。

具体如下:

新手型教师“卓越课堂”实施策略

 

新手型教师应要求乐教、需求会教、追求善教。

通过重乐教,爱数学——以积极的情感和饱满的精神组织学生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爱学生——尊重、关心、爱护学生,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

爱课堂——营造思维活跃的课堂气氛,提供丰富多彩、富有情趣的学习探究素材,从而培养学生乐学、会学、善学。

案例1:

新手型教师刘才玲最初的数学课堂中组织学生开展数学活动情感上不太积极,师生关系还欠民主、平等和和谐。

通过三年的卓越课堂的实施,有了很大转变,2013年3月15日,南岸区“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活动”在弹子石小学中海校区举行,刘才玲老师执教《分类与整理》,从问题解决的角度进行设计,注重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分类的现实意义,在实际操作中初步感知分类与整理的方法,同时关注学生养成教育,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学生“乐学”体现充分。

2014年5月南岸区第七届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中刘才玲执教《找次品》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提供丰富多彩、富有情趣的学习探究素材,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数学有兴趣、有信心、有成就,并荣获一等奖,成功的由新手型教师向胜任型教师转变。

胜任型教师“卓越课堂”实施策略

 

 

胜任型教师自身应要求自己乐教、会教、需求善教。

通过重会教,会以学设教——根据学情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积极思维;会以学定教——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学习方式经历、体验知识产生、形成过程;会以学评教——根据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四个观察纬度进行多元评价,培养学生乐学、会学、善学。

案例2:

胜任型教师陈植余的数学课堂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体现还不够充分,通过三年的卓越课堂的实施,这位教师已经会根据学情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积极思维。

2013年5月陈植余在中国教育学会现代教学艺术研讨会、第三十六届“创新杯”全国教学艺术大赛评比中执教《对称图形》荣获“十佳金奖”。

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多种学习方式经历知识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学生不仅主动参与课堂数学学习活动,还会主动思考、主动求知、主动学习数学。

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师成功的由胜任型教师向骨干型教师转变,现在已评为南岸区数学骨干教师。

骨干型教师“卓越课堂”实施策略

 

骨干型教师自身应要求乐教、会教、善教。

通过重善教,善于驾驭教材——具有设计挑战性任务的能力;善于预设生成——富有教学机智,有效组织、管理、调控课堂教学;善于体现个性——体现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培养学生乐学、会学、善学。

案例3:

骨干型教师万莉的数学课堂在乐教、会教基础上需要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

通过三年的卓越课堂的实施,逐渐凸显自己的教学风格——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实施卓越课堂,特别是他们班上开展了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并总结出了适合自己课堂教学策略——数学课堂小老师“八步曲”,学生学习能力得以发展。

第一步:

先上台书写(培养当小老师的站姿,手势,声音、书写)

第二步:

请大家看:

环视一周(培养尊重别人、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第三步:

我是这样想的:

(培养完整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

第四步:

大家同意我的想法吗?

(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辨别能力)

第五步:

你们还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吗?

(培养学生评价、完善并修正所学知识的能力)

第六步:

给三次小老师点同学发言的机会!

第二、三次要与第一次不同(培养积极发言,从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七步:

马上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以后一定会注意,谢谢大家!

(培养学生认真做、仔细检查的好习惯)

第八步:

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发散思维、应变、创新能力)

在2014年12月8日“国培计划”2014年四川省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50余名教师到弹小(CBD)校区参加围绕“几何图形的研修”为主题的研讨中,南岸区骨干教师万莉执教四年级的《三角形三边关系》、课堂围绕“卓越课堂”三教、三学“教学实施策略展开,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给孩子们更多的空间与时间,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孩子。

课堂上孩子们会交流、会倾听、会评价、会质疑。

并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富有个性,有创新意识。

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充分体现卓越课堂之“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孩子在不同层次上得以发展”的个性教学风格。

关注需求,分层实施“卓越课堂”教学总策略

 

注明:

粗箭头:

要求

细箭头:

需求

虚箭头:

追求

需要指出的是,这三种实施策略与三个层面的教师之间,并不强调一一对应关系,事实上,每一种策略对于不同层面的教师都可以选用,我们只是认为不同层次的教师采用相应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在具体操作中不能截然分开。

新手型教师通过重乐教,胜任型教师通过重乐教、会教,骨干型教师则通过乐教、会教、善教的课堂实施策略,最终目的都是让学生们乐学---会学---善学,各自达到自身层面应该追求的“卓越课堂”。

(四)总结出了弹子石小学数学组“卓越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基于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水平差异,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课程基本理念。

我们将课堂教学分为乐教、会教、善教三个层次,卓越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分别从教学目标(课标要求、学校培养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内容);教师活动(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师能力);学生活动(参与状态、交流状态、思维状态);教学效果这四个方面制定出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分别对新手型教师、胜任型教师和骨干型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指导性目标,对不同层次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保护和调动了教师参与“卓越课堂”研究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弹子石小学数学组“卓越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附后面。

使用说明:

我们观察一节课时,会根据不同层次教师的实际情况,分值不同,并通过侧重选择针对性的课堂观察点,进行分析量化得出评估结果,最后根据数据统计诊断该教师需要改进的地方,由此实施不同层面教师所应该追求的“卓越课堂”。

(五)建设了弹子石小学数学“卓越课堂”实施的相关制度

1、专题教研制度

每学期第一学月:

教材立体分析

教材分析的目的是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弹小开展的是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教材立体分析,是实施“卓越课堂”的前提条件。

(1)横向教材分析

横向教材分析着力课程改革,以“研读教材、把握教材”为主题开展。

第一个环节:

1-6年级分别选出教师代表从教材内容、教材领域划分、教学目标、编写特点、各单元教学建议几方面做分析,最后选取教材中重点单元进行分析。

第二个环节:

全体教师分三个层面发言:

如何针对本年级全册教学重点开展教学,采用什么手段突破全册难点;以及每个单元的重难点的教学措施。

第三个环节:

教师提出本册的困惑和问题并举出典型案例进行讨论、交流;

第四个环节:

聚集体智慧整理成1—6年级教材分析文稿以便教学中使用。

(2)纵向教材分析

我们在横向教材分析上增添纵向教材分析:

也就是分板块教材分析,为教师胜任每一学段相同板块知识奠定基础,便于掌握1—6年级整体知识的编排体系。

分年级承担一个版块内容,分别从数与计算、空间与几何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专题板块进行教材分析。

比如:

图形与位置

一年级下册

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三年级下册

位置与方向(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等)

四年级下册

位置与方向(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方向、角度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六年级上册

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

每个年级主讲一人,有课件、有新课标理论、有鲜活的案例。

组员补充并抛出相关疑难、困惑问题,大家群策群力、献计献策解答。

这项举措为打造“卓越课堂”奠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