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生物中考试题样卷及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03553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8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5 生物中考试题样卷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05 生物中考试题样卷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05 生物中考试题样卷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05 生物中考试题样卷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05 生物中考试题样卷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5 生物中考试题样卷及解析.docx

《05 生物中考试题样卷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5 生物中考试题样卷及解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5 生物中考试题样卷及解析.docx

05生物中考试题样卷及解析

生物_中考试题样卷及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共18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8分)

1.(1分)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种操作和要达到的目的,其中错误的是(  )

选项

操作

目的

A

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

调节光线强弱

B

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使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C

转动细准焦螺旋

使物像更清晰

D

转动转换器

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A.AB.BC.CD.D

2.(1分)“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此诗句中关于黄鹂和柳树描述正确的是(  )

A.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黄鹂的细胞和柳树的叶肉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缺少了细胞壁和液泡

C.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

D.黄鹂体内起保护作用的组织主要是保护组织,而柳树则是上皮组织

3.(1分)海带是生活在海水中的大型藻类,素有“长寿菜”和“含碘冠军”的美誉,在沿海一带被广泛养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控制碘进入海带细胞

B.海带是依靠种子进行繁殖后代的

C.海带依靠根吸收水和无机盐

D.海带呈褐色,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4.(1分)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中,设计不合理的是(  )

A.

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

B.

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

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D.

验证蒸腾作用产生水

5.(1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实例很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小肠内表面具有许多皱劈和绒毛,利于营养吸收

B.肺泡壁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C.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内都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D.肾小球由许多毛细血管缠绕而成,利于过滤作用

6.(1分)在我们手背上能看到的“青筋”是一些血管,这些血管不具备的特点是(  )

A.管壁较薄,弹性小

B.管壁的内面有瓣膜

C.管内血液由近心端流向远心端

D.管内流动的血液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

7.(1分)如图能反映小亮同学参加1000米跑体能测试中,脉搏和耗氧量变化的曲线是(  )

A.a和cB.a和dC.b和cD.b和d

8.(1分)人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到体外的途径有(  )

①皮脂腺②汗腺③表皮④真皮⑤肾脏⑥肺。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⑤⑥C.②⑤⑥D.①②⑤

9.(1分)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

A.看见食物分泌唾液B.吃食物分泌唾液

C.拍打叮咬自己的蚊虫D.谈虎色变

10.(1分)动物行为多种多样.如图表示四种动物的行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B与其他三者不同

B.C和D比较,D中的动物学习能力较强

C.A中猩猩在钓食蚂蚁,蚂蚁具有社群行为

D.只有后天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才有重要意义

11.(1分)豌豆的颜色有绿色和黄色两种,绿色豌豆(D)为显性性状。

选用黄色豌豆作为母本,授以绿色豌豆(Dd)的花粉,所结豌豆(  )

A.种皮的颜色全为绿色

B.种皮的颜色黄色与绿色的比约为1:

1

C.胚的基因型为dd

D.胚的基因型为Dd或dd

12.(1分)枯草杆菌、艾滋病病毒、黑根霉的生殖方式分别是(  )

A.自我复制、分裂生殖、孢子生殖

B.分裂生殖、自我复制、孢子生殖

C.自我复制、孢子生殖、分裂生殖

D.孢子生殖、自我复制、分裂生殖

13.(1分)下列疾病与对应的致病原因一致的是(  )

A.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

B.H7N9型禽流感﹣﹣H7N9禽流感病毒

C.地方性甲状腺肿﹣﹣缺铁

D.侏儒症﹣﹣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14.(1分)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能适应环境,但不会影响和改变环境

B.诗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D.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只包括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因素

15.(1分)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

16.(1分)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大多数生物有过度繁殖现象

B.生物为争夺有限的生存条件会进行斗争

C.生物为适应环境会主动产生有利变异

D.具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并繁殖后代

17.(1分)结合如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

B.图中体现的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抗体和抗原的结合能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所以图中表现的是特异性免疫

D.吞噬细胞的作用是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种特定病原体

18.(1分)“多个物种,一个星球。

一个未来”。

其中“多个物种”具体是指(  )

A.物种的多样性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学系统的多样性D.蛋白质多样性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2分)

19.(9分)玉米被称为“食物中的黄金”,不仅由于灿黄如金,更重要的是在所有主食中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也是最高的,请分析回答:

(1)在适宜的条件下,玉米种子开始萌发,种子内的  逐步发育成幼苗。

玉米地里出现了几株白化苗,这在生物学上称作变异,是由  的改变引起的。

(2)玉米幼苗在阳光照耀下渐渐长大,是由于幼苗进行  积累了有机物,使玉米细胞不断地生长、  。

在实验过程中,为保证蚕豆根的正常  ,应注意及时给营养液通入空气。

(3)随玉米幼苗的长大,实验小组的探究活动展开了玉米叶片对不同颜色光的利用率的探究实验,将在黑暗中放置一昼夜的大小基本相同的四株玉米幼苗,放在不同的试管中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按如表进行实验,光照一段时间后(叶绿体中的色素对红光和蓝紫光的吸牧量最大),脱去叶绿素,滴加碘液。

试管编号

1

2

3

4

光照

白光

红光

蓝紫光

绿光

滴加碘液

1滴

1滴

1滴

1滴

请预测,  号试管内的叶片颜色最深。

(4)幼苗生长50天左右,植株开始抽花丝了(图2),[1]  ,玉米的花没有艳的色彩和芳香的气味,需借助风力进行传粉。

(5)又过了一个多月,玉米成熟了,糖类、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玉米种子的  中:

玉米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经常食用可有效预防  。

20.(8分)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及某人尿液样本化验数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检查项目

结果

参考值

白细胞

蛋白质

+

葡萄糖

红细胞

++

(1)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  ]  ,用图中的数字和字母写出肺循环的路径:

  。

(2)图中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的场所是  毛细血管网,肺泡中的氧气是通过  作用进入血液的。

(3)图中可能含有静脉瓣的血管有  (用字母填写),血管G与H相比,  的含量明显降低,这是因为它参与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某人患有急性肾炎,尿液样本的化验数据如表,表中化验数据异常的有  ,若多次检查该项目结果均异常,则初步推断此人可能是肾脏的  产生了病变。

21.(7分)人类白化病是由a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某家族的白化病遗传情况,请分析回答:

(1)白化病患者皮肤与毛发出现明显的白化和正常肤色是一对  ,白化的原因是体内缺少了正常基因A,这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  。

(2)图中⑤号为女性白化病患者,可推知①、②个体的基因组成分别为  、  ,④号个体的基因组成是  。

(3)经基因检测发现⑥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a,那么其与⑤婚配后的子代⑦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⑦体细胞内性染色体的组成是  。

22.(8分)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请据图回答:

(1)在此生态系统中,A表示  ,它所固定的  总量就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

单向传递、  。

(2)用图中字母表示含有3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

(3)若第三营养级的生物增重200kg,则生产者最少要  kg。

(4)碳元素在大气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  形式传递的,生物群落中的碳通过  返回大气中。

(5)提高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是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共18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8分)

1.

【试题解说】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调节光线进入镜筒的多少;转换器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细准焦螺旋可以小范围的升降镜筒,可以调节物像的清晰。

【参考答案】A、遮光器上的光圈控制通过光线的多少,因此调节光圈能调节视野的明暗,反光镜也能够调节光线的强弱,能够达到目的。

故A正确。

B、显微镜下形成的物像是一个倒像,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即要向左移动物像,就要向右移动装片。

也就是物像在什么地方,就像那个地方移动装片。

所以,欲把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从左上方移到视野的中央,应把装片推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故B错误。

C、调节细准焦螺旋能使焦距更精确,因此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故C正确。

D、物镜固定在转换器上,因此转动转换器一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故D正确。

故选:

B。

【解题思路】解题的关键是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

 

2.

【试题解说】根据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或植物体,系统构成动物体,动物和植物的结构层次不同,动物比植物多系统这个结构,分析解答本题。

【参考答案】A、黄鹂和柳树都是多细胞生物,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A正确;

B、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所以黄鹂的细胞和柳树的叶肉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缺少了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B错误;

C、柳树属于绿色开花植物,其结构层次为: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黄鹂鸟的结构层次为: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二者结构层次不相同,C错误;

D、黄鹂体内起保护作用的组织主要是上皮组织,而柳树则是保护组织,D错误。

故选:

A。

【解题思路】熟练掌握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及其区别。

 

3.

【试题解说】海带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参考答案】A、细胞膜控制碘进入海带细胞,A正确。

B、海带依靠孢子繁殖后代,B错误。

C、海带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C错误。

D、海带呈褐色,能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

故选:

A。

【解题思路】明确藻类植物的特点即能正确答题。

 

4.

【试题解说】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活的植物体内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散失到植物体外的大气中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参考答案】A、该实验中用不透光的锡箔片把一片叶的部分区域从上、下两面遮盖,部分叶片遮光,还有部分叶片没有遮光,这样处理可以形成见光和不见光两部的对照实验,此实验的变量是光。

该实验现象能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故A设计合理。

B、该实验装置内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叶片处理后不会遇碘变蓝色,从而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故B设计合理。

C、该装置是验证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

种子萌发时,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将萌发的种子瓶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故C设计合理。

D、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用塑料袋将植物连同盆土一同罩住,这样塑料袋内壁的水珠是否来自叶片的蒸腾作用就不能确定,因为把花盆中的土壤也扎在里面,水蒸气有可能来自土壤中的水分。

故D设计不合理。

故选:

D。

【解题思路】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遵循实验原则,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5.

【试题解说】

(1)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2)瓣膜能防止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倒流,动脉血管中没有瓣膜。

(3)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4)肾小球:

是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球,其终端汇合成一条出球小动脉。

【参考答案】A、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

因此小肠壁上有无数的小肠绒毛,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A正确;

B、肺的功能定位是肺泡,肺泡数量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B正确;

C、静脉管内都有静脉瓣,动脉管内无瓣膜。

C错误;

D、肾小球是个血管球,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管弯曲盘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这有利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D正确。

故选:

C。

【解题思路】对于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可从生物的器官特征去分析。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6.

【试题解说】根据血管的功能不同可以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

动脉一般埋藏在身体较深的部位,不易从体表中看到,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呈“青色”,俗称“青筋”。

【参考答案】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分布、功能如表:

血管类型

功能

分布

管壁特点

管腔特点

血流速度

动脉

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较厚、弹性大

较小

毛细血管

进行物质交换

数量多,分布广

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最慢

静脉

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

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

较薄,弹性小

较大

负责把心脏的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为动脉,管内压力大;负责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为静脉,管内压力较小;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为毛细血管。

故血管可以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

动脉一般埋藏在身体较深的部位,不易从体表中看到,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呈“青色”,俗称“青筋”。

因此在我们手背上能看到的“青筋”是一些血管,这些血管不具备的特点是:

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而不是由管内血液由近心端流向远心端。

故选:

C。

【解题思路】关键点:

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呈“青色”。

 

7.

【试题解说】脉搏指的是动脉的搏动,可以在桡动脉处测得。

正常人的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是一致的,为60~100次每分。

【参考答案】人体的脉搏是一个不断浮动的变化曲线,运动时脉搏加快,但不会无限制的加快。

故图中的a变化正确;

人体耗氧量会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不会无限制的增加的。

故图中d正确。

故选:

B。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要正确分析图示和生物学知识。

 

8.

【试题解说】人体内的一些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排泄有三条途径:

一、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二、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三、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参考答案】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和尿素等。

排泄的途径有三条:

②汗腺分泌汗液排出皮肤;泌尿系统(主要器官⑤是肾脏)排出尿液;呼吸系统(主要器官是⑥肺)排出二氧化碳和水。

①皮脂腺分泌皮脂,③表皮保护作用,④真皮具有保护作用,它们与排泄无关。

故选:

C。

【解题思路】体内的食物残渣或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

 

9.

【试题解说】

(1)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刺激建立反射如简单反射和具体条件刺激的复杂反射,如常打针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护士就会哭,狗看见拿木棍的人会逃跑,表明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

(2)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

【参考答案】ABC、看见食物分泌唾液、吃食物分泌唾液、拍打叮咬自己的蚊虫,都是具体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人和动物共有。

D、谈虎色变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

因此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是谈虎色变。

故选:

D。

【解题思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有语言中枢的参与的反射。

 

10.

【试题解说】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

【参考答案】A、从获得途径上来看,B属于先天性行为,而ACD属于学习行为,A正确。

B、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C和D比较,D动物黑猩猩最高等,它的动物学习能力较强,B正确。

C、营社会行为的动物一般有明确的分工和森严的等级制度,蚂蚁具有社会行为,C正确。

D、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都有重要意义,D错误。

故选:

D。

【解题思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

 

11.

【试题解说】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参考答案】已知:

豌豆的颜色有绿色和黄色两种,绿色豌豆(D)为显性性状。

选用黄色豌豆作为母本,则黄色豌豆的基因是dd,授以绿色豌豆(Dd)的花粉,要知道所结豌豆胚的基因型,可借助下面的基因分解图:

AB、种皮是珠被发育而来,种皮的颜色同母本的一致,是黄色。

AB错误。

C、胚的基因型为Dd或dd,C错误。

D、胚的基因型为Dd或dd。

D正确。

故选:

D。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可结合遗传图解进行解答。

 

12.

【试题解说】病毒的繁殖方式是自我复制;细菌依靠分裂进行繁殖;大部分真菌主要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

孢子在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长成新的个体,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

【参考答案】枯草杆菌是细菌,依靠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

艾滋病病毒是病毒,繁殖方式是自我复制;

黑根霉是真菌利用孢子进行繁殖。

故选:

B。

【解题思路】熟练掌握各种微生物的繁殖方式。

 

13.

【试题解说】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其中维生素和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一旦缺乏就会引起相应的疾病,据此解答。

【参考答案】A、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但作用却很大,人体一旦缺乏,甚至引发疾病。

如人体如果缺维生素A,会得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等,A错误;

B、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是H7N9禽流感病毒,B正确;

C、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C错误;

D、侏儒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D错误。

故选:

B。

【解题思路】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几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作用及缺乏症。

 

14.

【试题解说】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影响生物,生物能适应环境,生物也能影响改变环境。

【参考答案】A、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适者生存,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A错误;

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影响柳树长出新叶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B错误;

C、.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C正确;

D、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

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D错误。

故选:

C。

【解题思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可结合着具体的实例理解。

 

15.

【试题解说】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最复杂,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强;n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营养结构最简单,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弱。

据此解答。

【参考答案】A、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

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A符合题意;

B、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很。

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

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B不符合题意;

C、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

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C不符合题意;

D、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

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

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

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解题思路】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

 

16.

【试题解说】达尔文指出,大多数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又由于生物生存的空间与食物是有限的,所以生物就会因争夺生存的空间与食物而进行生存斗争。

一切生物都具有产生变异的特性,在生物产生的各种变异中,有的可以遗传,有的不能够遗传,有的对生物的生存有利,有的对生物的生存不利。

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

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

因此自然界中的生物,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在剧烈的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

【参考答案】A、大多数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因此自然界中大多数生物有过度繁殖现象《A正确;

B、生物生存的空间与食物是有限的,因此生物为争夺有限的生存条件会进行斗争,B正确;

C、生物适应环境是自然环境对生物的变异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生物为适应环境会主动产生有利变异,C不正确;

D、具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并繁殖后代,D正确。

故选:

C。

【解题思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自然选择的过程和生物进化的原因。

 

17.

【试题解说】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

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是指先天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的免疫,包括人体的第一和第二道防线;而特异性免疫是后天性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主要是指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参考答案】通过分析可知:

保护人体健康的三道防线是:

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来抵抗抗原。

其中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