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届江苏版第三章 第2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03543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届江苏版第三章 第2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步步高》届江苏版第三章 第2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步步高》届江苏版第三章 第2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步步高》届江苏版第三章 第2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步步高》届江苏版第三章 第2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步步高》届江苏版第三章 第2讲.docx

《《步步高》届江苏版第三章 第2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届江苏版第三章 第2讲.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步步高》届江苏版第三章 第2讲.docx

《步步高》届江苏版第三章第2讲

第2讲 农业地域类型

一、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

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农作物

水稻为主

小麦和玉米为主

主要分

布地区

东亚、东南亚、南亚,中国是世界最大稻米生产国

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

区位

因素

①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②平原地形,土壤肥沃;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粮食需求量大;④种植历史悠久

①气候温和,降水丰富;②交通便利;③地广人稀;④工业发达、农业科技先进

生产

特点

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商品率低;③机械化、科技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

①商品率高;②生产规模大;③机械化水平高

问题及

解决措施

①加大科技投入;②适当扩大种植规模

农业成本高,耗能大

二、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

域类型

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

生产对象

牧牛或牧羊

奶牛

分布

地区

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等

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区位

因素

①干旱、半干旱气候,天然草场面积广大;②地广人稀;③交通运输便利

①饲料;②市场

生产

特点

①商品率高;②生产规模大;③专业化程度高

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

问题及

解决措施

①改善交通运输条件;②培育良种;③开辟水源,种植饲料

动物疫病的防治

考点一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

5000米之间。

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1)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

(2)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由。

答案 

(1)地下水;冰雪融水(河水)。

(2)观点一:

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

理由:

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观点二:

不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

理由:

芦笋生长耗水量大,当地本来水资源缺乏,种植芦笋使当地水资源更为紧缺。

解析 

(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图示地区发展芦笋种植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安第斯山的冰雪融水及地下水。

(2)图示地区气候干旱,地势起伏大,大力发展耗水量大的芦笋种植业,会加大该地区的生态压力。

但发展芦笋种植会增加当地经济收入。

论据只要合理即可。

【考向立意】

该题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农业地域形成的条件及合理性问题,探究意味浓厚,开放性强。

【思维过程】

(1)题,图文信息解读(气候、山脉)→调动河流补给的知识→推断芦笋种植用水来源。

(2)题,选择作答角度→从自然环境或社会经济条件角度说明理由。

【误区警示】

(1)题漏答“地下水”。

(2)题选择支持观点的理由,思路狭窄,没有答出“扩大就业”。

【预测展望】

以区域为载体,选择农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其形成条件及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主题1 季风水田农业

1.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特点

2.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特点、成因及发展措施

特点

原因

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

以家庭为单位,人均耕地少

集约经营

单产高、

商品率低

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口多,以自给为主

控制人口数量

机械化水平低

以体力劳动为主

加快机械化发展

水利工

程量大

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大力投资兴修水利

科技水平低

凭传统经验耕作

加大科技投入

深化拓展

 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评价与发展措施

(1)突出的两大优势:

一是优越的气候条件,即季风气候区的雨热同期;二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2)存在的三大问题:

一是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业结构单一;二是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三是科技水平低。

(3)发展的三大措施:

一是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与结构,实施联产承包和多种经营,农林牧副渔业综合发展;二是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把农业生产从自给经济转向商品农业经济;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

[预测演练] 1.(2011·山东文综)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下表为2007年亚洲四个国家水稻生产情况统计表。

甲、乙、丙、丁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

国家

种植面积

(万公顷)

单位面积产量

(吨/公顷)

总产量(万吨)

4400

2.14

9416.00

168

4.36

732.48

2950

4.23

12478.50

1036

1.80

1864.80

A.印度、日本、中国、泰国

B.印度、泰国、中国、日本

C.中国、泰国、印度、日本

D.中国、日本、印度、泰国

答案 A

解析 多年来,中国的水稻总产量居亚洲第一位,表中显示丙国2007年水稻总产量最多,故丙国是中国;日本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利化程度高,尤其是科技水平高,因此水稻单产在亚洲最高,故乙国是日本;印度的水稻种植面积在亚洲最大,但单产较低,因此水稻总产量远低于中国,故甲国是印度;丁国单产最低,为泰国,故A项正确。

主题2 商品谷物农业

1.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与评价

区位因素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主要影响

地形

地势平坦开阔(中央大平原)

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作物的高产稳产,地势开阔平坦,为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

土壤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肥沃的黑土)

水源

水源充足(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

气候

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

交通

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铁路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便于商品集散,有利于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

市场

市场广阔,世界上最大的谷物出口国

促进了商品粮的大规模生产和农业的现代化

2.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和生产特点的关系

深化拓展

 中美商品谷物农业的比较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相比,既有相似区位条件,也有不同之处。

(1)共同之处:

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区位条件相似。

(2)不同之处:

①经营方式不同——美国农场由家庭经营,我国的农场一般是国营的。

②美国特殊区位条件——高度发达的工业基础、先进的农业科技、农工商一体化(即经营专业化)等。

③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区位优势:

大面积垦荒地、肥沃的黑土等。

(3)借鉴之处:

大规模经营在国际市场中更具竞争力;先进的科技和一流的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综合效益。

[预测演练] 2.下图是“加拿大中部地区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图”。

完成

(1)~

(2)题。

(1)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最可能是(  )

A.全年高温,降水充沛

B.全年酷寒,降水稀少

C.冬冷夏凉,降水较均衡

D.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2)影响该地农作物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B.交通C.气候D.水源

答案 

(1)C 

(2)A

解析 加拿大中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凉,降水的季节分配较为均衡。

受市场需求的影响,该地区玉米、大豆、小麦种植面积上升较快,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考点二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2.(2012·江苏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P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P大陆热带草原带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

试分析其有利条件。

答案 大牧场放牧业 草场广阔;气候适宜;技术水平高;交通便利;地广人稀。

解析 澳大利亚的热带草原带因为草场丰富,农业地域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在此要与混合农业区分开,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

大牧场放牧业是商品农业,因此需要地广人稀、交通便利、技术水平高等条件,放牧业要求有丰富广阔的草场资源,而草场的形成必须有与之适应的气候条件。

【考向立意】

该题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发展条件。

【思维过程】

读图锁定位置及自然特征→结合区域特征判断农业地域类型→从自然、人文两方面分析其形成条件。

【误区警示】

受教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影响,不加辨别错判为“小麦—牧羊结合的混合农业”;对有利条件的分析漏答社会经济条件。

【预测展望】

对“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考查有三种趋向:

一是选取新材料、新图形考查典型案例;二是变换区域考查典型案例的迁移运用;三是考查发达国家牧业生产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主题1 大牧场放牧业

1.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及发展措施

2.大牧场放牧业的形成条件分析

大牧场放牧业的形成需要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广阔草场,多分布于半干旱气候区,如澳大利亚、南非的热带草原气候区、美国西部的温带草原气候区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二是地广人稀,为大牧场的大规模商品化经营提供可能性。

深化拓展

 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对我国牧业的借鉴意义

针对我国畜牧业落后而粗放的经营方式,可以借鉴阿根廷的经验。

例如,划区轮牧,种植饲料;保护草原,防止草场退化;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畜种,加强对牲畜病害的研究;开辟水源,保证人畜饮水和牧草生长用水等措施。

[预测演练] 3.读图和资料,回答下题。

英国乳畜业发达;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发达,是世界肉类重要生产国和出口国。

分析英国从阿根廷大量进口牛肉的原因。

答案 英国市场对牛肉的需求量大,但国内以乳牛生产为主,无法满足居民对牛肉的需求;阿根廷牧场规模大,牛肉商品率高;两国间海运便利;冷藏、保鲜技术作保障。

主题2 乳畜业

乳畜业的区位因素及生产特点

分布地区

产品

区位因素

生产特点

北美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等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牛奶及其制成品

西欧:

饲料(温带海洋性气候,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市场(西欧经济发达,城市集中);饮食习惯:

喜食奶酪

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

特别提醒

 北美五大湖地区发展乳畜业,除接近市场外,其自然条件是:

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湿润,土壤贫瘠,不适宜于谷物种植。

拓展延伸

 世界上一些比较特殊的地区,农业类型也较有特色,如下表:

类型

分布地区

生产特点

地中海式农业

南欧、西亚、北非地中海沿岸及其他地中海气候区

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商品率高

热带种植园农业  

橡胶种植园:

主要在东南亚和巴西。

咖啡种植园:

主要在南美洲及非洲。

马来西亚:

世界上最大的油棕产地和棕油出口国

以种植园和农场为主,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高

市场园艺农业

一些大城市周围

随着长途运输和保鲜技术的发展,在远离城市但气候条件优越的地区,也发展了这种市场园艺农业

游牧业

在非洲和亚洲中部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随季节变化迁移放牧、自给农业

热带迁移农业

在热带雨林的低地与丘陵地区,亚马孙热带雨林是最典型的地区

农民通过砍伐、焚烧,在森林中整理出一片土地,用原始的方法种植作物

[预测演练] 4.图1是“欧洲各地农业集约度示意图”,集约度指数越高,表示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越高。

图2是“四种气候的特征示意图”。

读图完成

(1)~

(2)题。

(1)关于图1中集约指数最高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商品率高,单位面积产出大,对劳动力的依赖度强

B.机械化程度高,气候和交通是其布局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C.市场因素影响突出,城市分布和规模对其影响巨大

D.暖湿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和全年充足的光照为其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2)甲区域在图2中对应的气候最有可能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1)C 

(2)B

解析 图1中集约指数最高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饲料和市场是其主要区位因素,对应的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农业地域类型图的判读

该图反映了潘帕斯草原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主要区位条件:

(1)从位置分析,该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性气候,气候温和,草类茂盛,优良天然草场为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图示河流保证了人畜饮水和牧草生长用水。

(2)潘帕斯草原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为大牧场的大规模商品经营提供了可能性。

(3)靠近布宜诺斯艾利斯等海港,海运便利,促进了牧场的商品化经营。

1.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方法

建立一种从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的思维方式,如下表:

判断依据

判断结论

生产对象

生产目的

生产规模

地域类型

水稻

自给

小农经营

季风水田农业

牛、羊

面向市场

大牧场

大牧场放牧业

小麦、

玉米

面向市场

规模较大、机械化水平较高

商品谷物农业

谷物、

牲畜

面向市场

规模较大、机械化水平较高

混合农业

牛奶及

其制品

面向市场

集约化程度高

乳畜业

单一热带

经济作物

面向国

际市场

大规模的密集型农场、生产设施齐全

种植园农业

2.利用区域图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形成条件的一般步骤

(1)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判断所属的地形类型,由经纬度在区域定位的基础上判断所属的气候类型,推断其气候特征。

将地形、气候因素叠加起来,初步确定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或分析某一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自然基础。

(2)通过解读河湖分布、土壤、植被等,整合地形、气候信息对农业发展条件做出进一步的分析。

(3)根据图例获取人口与城市分布、交通运输对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等)进行评价,或对某一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做出阐释。

3.农业地域类型的评价

评价某地农业地域类型,一般可从该地域类型的区位优势、生产特点、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采取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思考。

要注意生产条件与特点、问题与措施具有相互对应的关系。

下图是“德国北部及附近地区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M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试分析其形成的区位因素。

答案 乳畜业 区位因素:

①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②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多阴雨天气,日照少,适宜多汁牧草生长;③城市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④有食用乳畜产品的习惯;⑤水陆交通便利。

解析 根据M地的位置及气候判断为乳畜业。

从自然(地形、气候)和社会经济(市场、交通、饮食习惯)等方面分析其形成条件。

一、选择题

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业资料”。

根据资料回答1~2题。

1.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为混合农业B.②为商品谷物农业

C.③为乳畜业D.三地均为传统农业

2.有关三地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以面向城市市场为主

B.②生产规模大但单产低

C.③专业化程度和科技水平低

D.①③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答案 1.A 2.D

解析 ①②③分别为混合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

下表为“某年五国农作物自给率统计表”(单位:

%),据此回答3~4题。

薯类

砂糖

肉类

丹麦

107

124

103

110

351

法国

147

40

103

140

62

德国

87

99

82

92

87

俄罗斯

112

57

100

90

99

日本

9

104

97

12

89

3.丹麦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

C.乳畜业D.混合农业

4.根据表格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日本农业以商品农业为主

B.法国和德国的砂糖以蔗糖为主

C.俄罗斯的农业主要集中在亚洲部分

D.法国的农业集中在巴黎盆地

答案 3.C 4.D

解析 丹麦肉类自给率最高,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经济发达,为乳畜业。

日本人多地少,农业以自给为主;法国、德国纬度较高,甜菜为主要糖料作物;俄罗斯的农业集中在东欧平原、顿河流域。

近年来,巴西农业突飞猛进,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牛肉、家禽、大豆、糖、咖啡和橙汁出口国。

读“巴西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回答5~6题。

5.图中a、b、c、d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正确的是(  )

A.a商品谷物农业、b种植园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d原始迁移农业

B.a种植园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商品谷物农业、d原始迁移农业

C.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原始迁移农业、d种植园农业

D.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种植园农业、d原始迁移农业

6.影响甲地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热带草原气候,天然草场广阔

B.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充沛

C.靠近城市,市场广阔

D.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

答案 5.A 6.A

解析 根据各地区的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可以判断相应的农业地域类型;甲地属热带草原气候,天然草场广布,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读“三地区的农业资料比较图”,回答7~8题。

7.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甲——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B.乙——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C.丙——亚洲季风水田农业

D.甲——城郊乳畜业

8.甲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有(  )

A.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阔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常年高温少雨的气候

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答案 7.B 8.B

解析 第7题,据图中资料比较可知,甲地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商品率较低,投入劳动力数量较多,可以确定甲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乙地区农业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商品率高,可以确定是混合农业;丙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商品率高,投入劳动力数量较少,可能为乳畜业或大牧场放牧业,结合选项,可以确定选B。

第8题,考查对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的理解。

下图为“四地区的农业产值结构和商品率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四地区可能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导区位因素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甲地:

种植园农业——气候

B.乙地:

商品谷物农业——交通

C.丙地:

混合农业——地形

D.丁地:

乳畜业——市场

10.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说法,最可能正确的是(  )

A.甲主要生产水稻,只分布在东亚季风区

B.乙主要生产小麦和玉米,多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地区

C.丙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饲养牛羊,机械化水平很低

D.丁主要生产鲜奶及乳产品,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干旱区

答案 9.B 10.B

解析 据图可知,甲地以粮食作物为主,但粮食商品率较低,应是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

乙地是典型的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以生产小麦和玉米为主,多分布在地广人稀地区,但分布区的交通便利。

丙地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混合区,主要依据市场需求进行产业调整,机械化程度高。

丁地为典型的畜牧业区,其乳畜业是面向城市市场的集约化农业,多分布在城市郊区。

读下图,回答11~13题。

11.图中四个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中,农产品商品率最低的是(  )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12.制约①地谷类作物成熟的主导因素是(  )

A.水分条件B.光照条件

C.土壤条件D.地形条件

13.下列对③地农业区位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夏季日照时间长,雨热同期

B.工业基础好

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土壤肥力高

答案 11.B 12.B 13.C

解析 第11题,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图示为北半球,再根据经纬度可判断①地位于欧洲西部,②地位于南亚,③地位于我国东北,④地位于美国中部平原,比较四个地区可知南亚农产品的商品率最低。

第12题,①地位于欧洲西部,受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多雨多雾,日照少。

第13题,③地位于我国东北,受温带季风气候的影响雨热同期;工业基础雄厚,所在地区为我国工业发达地区,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的劳动工具;黑土广布,土壤肥力高。

根据“甲、乙两个地区农业生产基本特征表”,据此回答14~15题。

地区

种植业比重

畜牧业比重

商品率

劳动力投入

83%

17%

22%

45%

55%

90%

14.甲地区最可能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

B.游牧畜牧业

C.热带种植园农业

D.季风水田农业

15.与乙地区农业特征相似的地区是(  )

A.洞庭湖平原B.墨累—达令盆地

C.亚马孙平原D.德干高原

答案 14.D 15.B

解析 第14题,甲地以种植业为主,为劳动密集型的自给农业,符合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第15题,乙地种植业和畜牧业比重相当,劳动力投入少,商品率高,为混合农业,墨累—达令盆地具有相似的特征。

二、综合题

16.下图中M国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人口约1.38亿,经济以农业为主,约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水稻是其种植面积最广(约占耕地面积的80%)的农作物,当地农民在长期的耕作过程中发展出三季栽培的稻株:

冬稻、夏稻和秋稻。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M国发展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2)为了解决粮食的需求问题,M国拟扩大杂交高产冬稻的种植面积,并逐渐替代秋稻。

指出M国在推广杂交高产冬稻面临的最大障碍,并提出解决措施。

(3)根据上述材料,说明M国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答案 

(1)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位于大河的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劳动力充足;市场需求量大;水稻种植历史悠久。

(2)季节性的洪水泛滥。

建设排水措施(水利工程建设)。

(3)耕作历史悠久,精耕细作;自然条件优越,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人口众多,人均产量低,商品率低;河网密集,耕地破碎,机械化水平低;季风气候,旱涝频繁,水利工程量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