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劳动技术计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01853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劳动技术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七年级劳动技术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七年级劳动技术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七年级劳动技术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七年级劳动技术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劳动技术计划.docx

《七年级劳动技术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劳动技术计划.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劳动技术计划.docx

七年级劳动技术计划

21、黔之驴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翻译文言文。

3.学习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学习"庞然大物""黔驴技穷"这两个成语。

4、教育学生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教学重点:

(1)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学会翻译文言文。

(2)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

教学难点:

(1)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

(2)学习"庞然大物""黔驴技突"这两个成语。

教学方法:

导读讨论

教学手段:

录音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朗读课文,查字典,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课外阅读读后感)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本文也是一篇寓言。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所谓"寓"就是寄托的意思。

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所以,我们阅读本文时,要理解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含有什么深刻的道理。

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柳河东集》。

作者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

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因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永州、柳州。

在十几年的贬逐生活中,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一些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文。

这阶段虽在政治上失意,但文学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探究

1•朗读课文。

2.请学生翻译课文。

补充课文注释。

"有好事者船载以人""船载":

用船载。

以:

连词,相当于而。

"放之山下。

虎见之"这两个"之'指代词,指驴。

"庞然大物也":

判断句,也:

表判断语气。

"他日":

有一天。

"甚恐"甚:

很。

"益司其声"益:

更加。

"终不敢搏"终:

始终。

"稍近":

渐渐靠近。

"蹄之":

蹄:

名词用作动词,用脚踢。

以为:

以为神。

把(它)当作

以为且噬己也。

认为

因:

虎因喜因而

因跳踉大阚于是

3.文中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分为六个层次,请找出各层次中表明虎的心理的词语。

(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3)驴一鸣,虎大骇,远遁。

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4)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5)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

"技止此耳!

"(6)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第一层写虎被驴这个"庞然大物"所吓住。

"以为神"三个字,把老虎的敬畏心理写活了。

下面极形象地勾画出老虎既好奇,急于想摸底,又害怕的神态。

第二层写虎渐渐出来靠近驴,"憖憖然"写出虎小心谨慎的样子。

希望能摸清驴的底细而又小心谨慎的心理。

第三层写虎被驴的叫声吓了一大跳,远远地逃走,以为将要来咬自己了。

驴不仅外形大,而是嗓门大,怪不得虎害怕。

但驴的叫只是它的本能,并没有对虎构成威胁。

所以虎来来回回又观察它,感到它似乎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第四层写虎日久天长,更加熟悉了驴的叫声。

又试探地靠近驴子,在它周围走动,心有余悸,始终不敢向驴进攻。

第五层写虎又渐渐靠近驴子,又进一步戏弄它,碰闯、依靠、冲撞、冒犯它。

来激怒驴子,看看驴还有什么本领。

果然,驴禁不住发起怒来,使出了自己的绝招"蹄之"。

经过多日的调查研究,虎终于摸清了驴的虚实,自然非常高兴。

第六层写虎吃掉了驴,取得了胜利。

这一层写得痛快淋漓。

老虎威风大震,"跳踉大阚",从动作、声音两个方面写出它一往直前的气势,终于把庞然大物的驴吃掉。

4、提问:

虎开始为什么害怕驴?

提问:

虎后来为什么吃掉驴?

提问:

驴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用一个成语表示是什么?

5、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6、黔驴技穷比喻本领不过如此,被人看穿。

多用于贬义,讽刺人技能低劣,无法解决窘境方面。

请几位同学给这两个成语造句。

7、学生自由说。

例句:

帝国主义看起来是庞然大物,但实际外强中干,没有什么可怕的。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不就证明了这一点吗?

例句:

囚犯想了个越狱的办法,但黔驴之技怎能逃得出保卫人员的眼睛。

例句:

小明夸大海口说他会修理电视。

等到他家的电视真的坏了,他黔驴技穷,束手无策。

四、教师小结并进行思想教育。

本文是一篇寓言。

通过一头驴子被一只老虎吃掉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貌似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

本文写得真切生动,作者善于通过对虎一系列动作、心理的描写把它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写得十分逼真,层次十分清楚。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题二、三。

 

第二课时

教学方法:

导读讨论

教学手段:

录音

练习课(学生先独立做,后师生共评)

一、课前三分钟(课外阅读读后感)3'

二、

(一)解释了列加点字。

A、蔽林间窥之()()

B.稍出近之()

C.虎大骇()

D.益习其声()

E.尽其肉,乃去()

(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以为且噬己也。

2.驴不胜怒。

(三)解释下列词语。

1.庞然大物:

2.黔驴之技:

3.黔驴技穷:

(四)《黔之驴随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说课精要:

通过练习,学生对知识得到进一步掌握。

 

 

22、陋室铭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

3.理解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

朗读课文,查字典,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2.关于“铭”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三、探究

1.朗读课文。

可采取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读等。

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

掌握重点词语。

3.提问: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

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4.提问:

“斯是陋堂,惟吾德馨。

”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深刻含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

“陋室”二字扣题。

“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

用“惟”字加强语气。

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5.提问: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

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

6.提问: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

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

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7.提问: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

写室中事。

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8.提问: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这两句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

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9.提问:

“孔子云:

何陋之有?

”是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

语见《论语?

子罕》: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

’子曰: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

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

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四、小结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胜炙人口,久为传诵。

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

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2、让学生了解押运的字和压韵的作用。

3、引导学生了解刘禹锡淡泊自甘,不慕名利的思想。

教学方法:

导读讨论

教学手段:

录音

课前预习:

查工具书,试译全文。

一、课前三分钟(课外阅读读后感)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如果让你设计自己的家,你怎样设计呢?

(学生自由说)唐朝刘禹锡却喜欢鄙陋居室,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他的陋室究竟怎样?

三、请学生介绍作者、体裁

刘禹锡(772---843)字梦得,唐朝著名诗人和散文家。

铭,原来是刻在这里是一种文体,或歌颂赞美,或有所警戒。

本文"陋室铭",意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

四、学生借助工具书解释常用实词和难句。

陋:

不华美、狭小馨:

香气散布很远

白丁:

封建社会里没有功名的人牍:

古时写字用的木简

何陋之有:

有什么狭小不好看呢?

五、朗读、翻译、理解分析。

1、请一同学读一同学翻译全文,学生或教师适当补充。

2、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出示的问题。

A、《陋室铭》中的那句话能提挈全篇大意?

B、《陋室铭》描写陋室环境和居室主人的生活情景,并以"陋室"比古贤的居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

3、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补充并进行思想教育。

我们要学习刘禹锡淡泊自甘,不慕名利的高贵品质。

4、请学生自渎领会。

5、教师介绍什么叫押韵?

押运有什么作用?

(写韵文时在句末或联句之末用韵母、声调相同的字叫做押韵。

韵文押韵能使人加深印象,同时便于吟颂和记忆,因为它具有声调和节奏之美。

6、本文有那些押韵字?

(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A、抄写常用实词和难句。

B、背诵全文。

C、写一读后体会,字数不限。

 

23、爱莲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托物言志"和言简意丰、文笔多变的写法。

2、掌握"蕾""染""植""鲜"等词的意义,辨识"之""焉"的不同用法。

3、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格,培养"出于污泥而不染"的良好道德情操。

教学方法:

导读讨论

教学手段:

录音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读后感)

二、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出示挂图,提问:

这是什么花?

大家喜欢不喜欢这种花?

为什么?

(根据回答情况适当引导。

)莲花是一种姿态优美品性高洁的花,因此深得人们喜爱。

它很早就出现我国文人笔下。

他们的作品中,莲花或与天真少女结下不解之缘,或被用作清高脱俗品格的象征,或被赞为百美并陈、无私奉献的化身。

可以这样说,对莲的喜爱,已成为我国人民的一种文化心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朝哲学家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看他是怎样赞美并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的。

解释:

"说"是古文的一种文体。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分读后集体朗读。

四、读讲课文。

1、让学生对照注释,疏通课文。

指名学生讲述第1段意思。

教师讲评。

强调实词"蕾"、"染"、"植"的意义,要求同样以"沾染",为说出一个带"染"字的成语。

(答:

一尘不染。

扳本归纳"之"的不同用法:

一、水陆草木之花(的)

之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句中动词。

不译)

提问:

作者赞美莲的这些句子包含了哪几方面的特点?

讨论后归纳:

不同流合污,不妖艳媚俗,刚直不阿,傲然坚贞。

齐读第1段,试将赞美莲的句子背出来。

2、读讲第2段。

学生阅读后提问:

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

明确:

两层,第一层,是作这对三种花的评价;第二层,是作者的感慨。

提问:

两个层次的句式分别有什么特点?

明确:

第一段三个并列分句,句末都有一个"也"字,这是文言文中常见句式,句末的"也"是帮助表示判断的语气词。

这种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呀••••••"的形式,"也"等于"呀"表示感叹。

第二层,句式基本相同,但语言各不相同:

第一句陈述,第二句设问,第三句感叹。

想一想:

这三个句子作者用不同语气来表达,其中有什么道理?

分析:

第一句表明像陶渊明那样爱菊花的人不多,语气比较平稳,所以用陈述。

第二句要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所以用问句形式加强语气。

第三句是说爱牡丹的人很多,言下之意是说世上追求富贵的人多,这里隐含着作者对当时不正世风的批评,感情强烈,所以要用感叹语气。

强调:

"鲜",这里读作"xian",意思是"少"。

这种用法现汉语里也有,如"鲜为人知"的"鲜"就是这种用法。

思考:

这一段两层意思之间有什么联系?

明确:

第一层以三个比喻来评价菊、牡丹和莲三种花,这里虽然没有贬义之词,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三者之中,君子最为高尚。

第二层作者发表感慨,突出自己对莲的喜爱。

前后联系,我们不难理解,作者爱莲,是要以莲自况,表明自己是一个像莲那样品格高洁的君子。

“托物言志"的写法。

齐读第2段,试背诵。

五、总结课文。

1、教师归纳:

课文第1段主要用记述句法描写了莲花优美的姿态,突出它的高洁品格,表现自己对莲花的喜爱。

第2段先用议论对三种花进行评价;再抒发感慨,婉曲地批评了当时趋炎附势。

追求富贵的不良世风。

真正体现了言简意丰、文笔多变。

2、提问:

本文题为《爱莲说》,主要是表达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可为什么要把菊和牡丹跟莲放在一起谈论呢?

明确:

这是一种映衬的写法。

如果不提菊和牡丹,只是一味赞颂莲是多么美好,多么高洁,自己是对它是多么喜爱,文章就显得单调,意思不容易表达得深刻。

而把菊和牡丹跟莲来比较着写,就更能突出莲花的可贵。

这就是映衬手法的好处。

另外,映衬还有正衬和反衬之分这里菊花是正衬,牡丹是反衬,它们有什么不同,我们在课后认真地加以揣摩。

3、评价:

作者生活在封建社会里,面对当时的不良世风,能做到不同流合污,努力追求高洁的品格,这是难能可贵的。

当然,他因为愤世嫉俗而流露的那种目空一切,自视清高的思想是有片面性的,也是不足取的。

六、布置作业。

A、背诵全文。

B、完成课后练习题二、三。

C、完成课后练习四。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朗读课文,请学生说说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2、作家作品简介

3、题解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二、探究学习

1.朗读课文。

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读时注意节奏、重音,正确、流利、有感情。

2.学生翻译课文,补充课文注释。

 3.请再次朗读课文。

4提问:

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

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

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5.提问:

文章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讨论并归纳:

两个“独”字,都表现出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

但“我”爱莲又与陶渊明的爱菊又有所不同。

6.提问:

“我”爱莲花什么呢?

讨论并归纳: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提问:

具体地说说作者写莲的哪些美好形象。

讨论并归纳:

(1)从生长环境方面:

写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灌清涟而不妖的质朴;

(2)从体态香气方面:

写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

远益清”的芳香;(3)从风度方面:

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

这些描写,是将莲人格化了,是把她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

8.提问:

文章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哪三种人?

讨论并归纳:

作者把菊花比喻象征成隐士,把牡丹比喻象征成富贵的人,把莲花比喻象征成君子。

9.提问:

作者对“爱菊”“爱莲”“爱牡丹”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

爱不同的花象征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

菊花秋天开花,独抗寒霜比作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隐士,作者对爱菊并不反感,只是慨叹真正的隐士极少。

牡丹雍容艳丽,比作富贵之人,作者对爱牡丹是厌恶鄙弃,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

而对爱莲同气相求。

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四、小结这篇短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为人的品质,以莲的形象比拟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短文运用比喻、象征、衬托手法,突出了莲的美好形象。

将记叙、抒情、议论结合起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

句式骄散交错运用,读起来控骼悦耳,顿挫有致。

 

 

 

24、口技

 教学目标:

1、疏通课文大意,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好句中的停顿。

2、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教学设想:

1、〈口技〉是一篇文言文。

教学中,应首先指导学生读通课文大意,弄懂课文基本内容,然后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背诵课文的指导,重点是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然后再背诵。

2、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熟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具体方法:

组成两人小组,一人读课文,其他人听,发现读音或停顿有错误,随时指出来,讨论统一意见。

2、全班试读课文。

具体方法:

请1-2位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他们读音是否准确,待他们读完课文后,集体统一字音。

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字典或词典解决正音问题。

3、朗读课文。

具体方法:

学生出声自读两遍课文,读完即停;然后可全班齐读或一位朗读较好的学生读。

二、疏通课文大意。

1、学生自译课文。

一位学生借助课本的注释用白话串译课文大意(也可以分工串译),其他人随时指出其翻译不准确的地方,大家都不明白的语句记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时提出。

课文中学生感到有困难的词语及其意思大致是:

会(适逢)厅事(大厅、亭堂)施(放置)但(只)闻(听见)虽(即使)走(跑)奋(卷起)宴(举行宴会)乳(喂奶)名(说出)善(擅长)

2、教师提问:

"京城有善口技者",从课文的哪些描写可以看出表演者"善"口技?

回答要点:

口技表演者的道具,表演的内容:

听众的反应

三、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做到读得正确、流利。

2、借助书上的注解将课文内容翻译在练习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借助课后练习一,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具体方法;两个同学商量着做,然后全班讨论。

二、作者对口技的表现,绘声绘色,摹写逼真。

将课文中两个场景所表演的声响填写在括号内,可以引用原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话。

第一个场景,表演深夜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到:

1、由远及近,由外及内,由小及大

"遥闻"写声音之无,"欠伸""呓语"写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大啼""叱大儿声""一时并发",写声音由小而大。

2、由大及小,微闻余响

"声""渐拍渐止"写声音由大而小,"微闻"声音更小。

第二个声响场景,表演一次从失火到救火的情况。

答题解说

1、由微弱而喧闹,由简单而纷繁

鼠声,"梦中咳嗽",写声音之微弱,简单;"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写声音由微弱到喧闹由简单而纷繁。

2、百千齐作,应有尽有呼声,笑声,犬吠声、房屋倒塌声、拉塌房屋时呼喊声,火爆声,风声,抢夺声,泼水声一齐发作,应有尽有。

三、背诵课文。

1、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准备用白语复述两个场景描写的内容。

教师课在黑板上提示语:

遥闻……既而……当是时……满坐……未几……微闻……宾客……忽一人……俄而……中间……又夹……虽……于是……

2、给五分钟时间根据黑板上的提示背诵描写两个场景的内容。

3、分成两人小组互相检查背诵。

4、先朗读一遍(齐读或各自读),然后找学生背诵。

5、背诵第一段,进而背下来最后一段。

6、背诵译文。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重点是第二段。

2、在书上完成课后练习二、三。

 

 

25、诗词五首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整体感悟作品的能力。

2.了解五首诗词所表现出的诗人情怀,学习诗词中一些不同的表现手法,领会这些诗词所具有的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3.了解与这些诗词有关的文学常识。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词的方法。

2.语感的培养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难点

学生对作品的写作背景缺乏一定的了解,给作品的整体感悟带来某种困难。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教师范读或听录音——扫清文字障碍——学生诵读——质疑释疑——感悟。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说起我国的诗歌,总有一种自豪感。

的确,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就以《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

 “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

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人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

这类诗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

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

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

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

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二、解题

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

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

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入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而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

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

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听五首诗词录音一遍;接着听《饮酒》一遍,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

 

(2)给加点的词语注音,并补充《饮酒》的注释。

补充注释:

①喧:

吵闹的声音。

②君:

指陶渊明。

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③心远地自偏:

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

④辨:

说明。

⑤忘言:

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3)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范读《饮酒》两遍。

 (4)打出课件,同时让学生诵读课文多遍。

 (5)指导背诵。

 2.课文研讨

 

(1)对一些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①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

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②“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明确:

 “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

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

 “见”是无意识的瞥见。

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