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塘县人民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
《巴塘县人民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塘县人民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巴塘县人民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
说明:
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
1、甲型H1N1流感属于()。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一般性传染病
【答案】C
【解析】我国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三种。
其中甲类为鼠疫和霍乱;乙类共26种,有流行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病毒性肝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H7N9流感,炭疽、淋病、梅毒等;丙类传染病有11种,包括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包虫病、丝虫病、风疹等。
《关于调整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中,将甲型H1N1流感从乙类调整为丙类,并纳入现有流行性感冒进行管理。
故选C。
2、检测B细胞功能的试验是()。
A、E玫瑰花环试验
B、巨噬细胞或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
C、CD3抗体荧光计数
D、溶血空斑形成试验
【答案】D
【解析】溶血空斑试验参与的抗体主要是IgM,每个空斑表示一个抗体生成细胞,可以体外检测B淋巴细胞抗体形成功能的一种方法。
3、蚊能传播的疾病有()。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疟疾
D、痢疾
【答案】AC
【解析】蚊媒传染病,是由病媒蚊子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常见的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丝虫病、黄热病等危害性较强的传染病。
故选AC。
4、大量饮清水后,尿量增多主要由于()。
A、抗利尿激素增加
B、醛固酮分泌减少
C、循环血量增加,血压升高
D、抗利尿激素减少
【答案】D
【解析】大量饮水后,体液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引起抗利尿激素(ADH)释放减少或停止,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尿液稀释,这种现象称为水利尿。
5、对子宫正确的描述是()。
A、呈前倾后屈位
B、分为两部
C、子宫底高出小骨盆上口
D、位于膀胱和直肠之间
【答案】D
【解析】子宫位于小骨盆的中央,在膀胱与直肠之间,下端接阴道,两侧有输卵管和卵巢,是腹膜间位器官。
未妊娠时,子宫底位于小骨盆入口平面以下,朝向前上方。
膀胱空虚时,成年人子宫呈轻度前倾前屈位。
子宫分为底、体、颈三部分。
6、属于腹膜内位器官的是()。
A、膀胱
B、升结肠
C、阑尾
D、降结肠
【答案】C
【解析】内位器官几乎全部包被腹膜,活动度较大。
主要的器官有:
胃、十二指肠上部、空肠、回肠、阑尾、横结肠、乙状结肠、脾、卵巢、输卵管等。
7、Q热立克次体常引起()。
A、癣病
B、肺部感染
C、性病
D、脑膜炎
【答案】B
【解析】Q热立克次体常引起人类发热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8、肺通气是指()。
A、外界氧气进入肺的过程
B、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外界环境与气道之间的气体交换
D、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答案】D
【解析】肺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9、呼吸衰竭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A、呼吸费力伴呼气延长
B、双肺有大量湿啰音
C、呼吸频率增快
D、呼吸困难与发绀
【答案】D
【解析】呼吸衰竭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
呼吸困难,发绀,精神神经症状,血液循环系统异常,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
10、癫痫失神发作和强直-阵挛性发作的首选药是()。
A、地西泮
B、扑米酮
C、丙戊酸钠
D、苯巴比妥
【答案】C
【解析】癫痫失神发作属于全身性发作的小发作,多见于儿童,表现为短暂的意识丧失,持续30秒内。
强直-阵挛性发作及癫痫大发作,指意识突然丧失,全身强直-痉挛性抽搐。
丙戊酸癫痫大发作合并小发作时的首选药。
故选C。
11、由病毒刺激人和动物组织细胞产生的一类糖蛋白是()。
A、干扰素
B、NK细胞
C、巨噬细胞
D、CTL细胞
【答案】A
【解析】干扰素是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或动物细胞产生的一类小分子糖蛋白。
12、乙脑流行病学特点不包括()。
A、三带喙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
B、传染源是患者、家畜、家禽
C、感染后多为潜伏性
D、家庭聚集性少见
【答案】B
【解析】
(1)主要传染源是家畜、家禽。
在流行期间,猪的感染率100%,马90%以上,为本病重要动物传染源。
(2)传播媒介:
主要是三带喙库蚊。
(3)易感性:
人类普遍易感,成人多数呈隐性感染,发病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以2~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
(4)流行特征:
流行季节与蚊子密度的高峰期一致。
传染源是家畜、家禽,不包括患者。
故选B。
13、主要用于预防Ⅰ型变态反应所至哮喘的药物是()。
A、氨茶碱
B、肾上腺素
C、特布他林
D、色甘酸钠
【答案】D
【解析】Ⅰ型变态反应即速发型变态反应。
色甘酸钠可阻止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直接抑制引起气管痉挛的某些反射。
在接触抗原之前用药可防止Ⅰ型变态反应所致哮喘,并可防止运动诱发的哮喘。
故选D。
14、大失血引起的尿量减少主要是由于()。
A、肾小球滤过率减少
B、肾素减少
C、肾素增加
D、抗利尿激素分泌降低
【答案】AC
【解析】失血早期,机体为保证重要脏器(如心脑)血供,肾脏供血减少,肾血流减少,肾小球滤过减少,导致尿液生成减少。
肾缺血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从而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水钠重吸收,使尿量进一步减少。
故选AC。
15、可传递抑制信号的是()。
A、KIR
B、KAR
C、CEA
D、TCR
【答案】A
【解析】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KIR)捏一种主要表达在
NK、T细胞上的抑制性信号传递分子。
正常情况下,KIR的存在可能是
NK、T细胞不攻击自身组织的重要因素。
KIR分子传递的抑制性信号可能是活化T细胞的负调节因素。
16、门脉性肝硬化形成过程中的基本病变()。
A、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再生和纤维组织增生
B、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
C、肝细胞再生和纤维化
D、肝内胆管增生、淤胆和纤维组织增生
【答案】A
【解析】门脉性肝硬化的病理变化:
切面见小结节周围为纤维组织条索包绕。
结节呈黄褐色(脂肪变)或黄绿色(淤胆)弥漫分布于全肝。
假小叶结构、大小基本一致,见肝细胞变性和点、灶状坏死的基础病变。
17、气胸的典型X线表现为()。
A、肺尖部类圆形透光区,内有细小的纹理
B、多发性液气囊腔
C、肺野内外带透亮度明显差异,外带无纹理,可见到受压的脏层胸膜
D、肺野透亮度增高,肋间隙增宽,膈肌低平
【答案】C
【解析】气胸胸片上大多有明确的气胸线,为萎缩肺组织与胸膜腔内气体交界线,呈外凸线条影,气胸线外为无肺纹理的透光区,线内为压缩的肺组织。
18、真正的有效通气量是()。
A、时间肺活量
B、肺活量
C、肺泡通气量
D、每分通气量
【答案】C
【解析】肺通气的作用是使肺泡气体更新,所以真正的有效通气量是肺泡通气量;肺活量反映了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肺通气功能的指标,但由于测定肺活量时不限制呼气的时间,不能充分反映肺组织的弹性状态和气道的通畅程度,所以,用时间肺活量较好。
19、真正的有效通气量是()。
A、时间肺活量
B、肺活量
C、肺泡通气量
D、每分通气量
【答案】C
【解析】肺通气的作用是使肺泡气体更新,所以真正的有效通气量是肺泡通气量;肺活量反映了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肺通气功能的指标,但由于测定肺活量时不限制呼气的时间,不能充分反映肺组织的弹性状态和气道的通畅程度,所以,用时间肺活量较好。
20、下列有关首过清除,说法正确的是()。
A、口服给药能完全避免肝脏的首过清除
B、首过清除高时,生物利用度则低
C、首过清除最常见的给药途径是舌下给药
D、首过清除最主要的器官是肺
【答案】B
【解析】口服给药时,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液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关消除或首过清除。
有的药物可被吸收进入肠壁细胞内而被代谢一部分也属首过消除。
胃肠道外途径给药时,在到达作用部位或靶器官前,可在肺内排泄或代谢一部分药物,这也是一种首过消除,肺也因而成为一种首过消除器官。
首过消除高时,机体可利用的有效药物量少,生物利用度则低,要达到治疗浓度,必须加大用药剂量。
故选B。
21、解热镇痛药作用是()。
A、能使正常人体温降到正常以下
B、能使发热病人体温降到正常以下
C、能使发热病人体温降到正常水平
D、必须配合物理降温措施
【答案】C
【解析】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用特点是使升高的体温降到正常水平,但对正常体温无影响。
故选C。
22、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时,为了准确测定靶物质浓度,必须使()。
A、充分稀释待测样品
B、有足够强度的发射光
C、B+D
D、检测抗体过量
【答案】D
【解析】免疫比浊法的原理是在一定量的抗体(一般抗体过量)中分别加入递增量的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在促凝剂作用下,形成微粒,出现浊度。
23、不参与构成大脑动脉环的动脉是()。
A、大脑中动脉
B、大脑后动脉
C、颈内动脉
D、大脑前动脉
【答案】A
【解析】大脑动脉环由前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段、两侧后交通动脉和两侧大脑后动脉始段吻合而成。
24、关于血行播散型肺结核,错误的是()。
A、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多见于老年人,儿童和青少年少见
B、大量结核菌在较短时间内多次侵入血循环
C、多由原发型肺结核发展而来
D、患者免疫力下降时易发病
【答案】A
【解析】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多见于婴幼儿和青少年,特别是营养不良、患传染病和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导致抵抗力明显下降的小儿。
25、干热灭菌最适温度和时间是()。
A、200~210℃,2h
B、180~190℃,2h
C、210~220℃,2h
D、160~170℃,2h
【答案】D
【解析】干热灭菌时,一般细菌的繁殖体在干燥状态下,80℃~100℃1小时可被杀死;芽胞需要加热至160~170℃2小时才杀灭。
26、细菌菌毛的观察须用()。
A、电子显微镜
B、普通光学显微镜
C、相差显微镜
D、暗视野显微镜
【答案】A
【解析】菌毛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27、全身营养不良时,首先发生萎缩的组织或器官是()。
A、骨骼肌
B、脂肪组织
C、肝
D、脑
【答案】B
【解析】全身营养不良时,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增强,通常不太重要的器官先发生萎缩,一方面可以减少能量的消牦,同时分解为氨基酸等物质,作为养料来源维持生命,是身体保护自己的一种防御方式。
全身营养不良性萎缩见于长期饥饿、消化道梗阻、慢性消耗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等,由于蛋白质摄入不足或者血液等消耗过多引起全身器官萎缩,这种萎缩常按一定顺序发生,即脂肪组织首先发生萎缩,其次是肌肉,再其次是肝、脾、肾等器官,而心、脑的萎缩发生最晚。
局部营养不良性萎缩常因局部慢性缺血引起,如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萎缩。
故选B。
28、病毒入侵机体后最早产生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物质是()。
A、SIgA
B、干扰素
C、补体结合抗体
D、中和抗体
【答案】B
【解析】病毒入侵机体后,机体针对病毒抗原产生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包括屏障结构、巨噬细胞、干扰素、NK细胞等。
特异性免疫包括特异性细胞免疫及抗体。
非特异性免疫是基础,特点是发挥作用快,作用范围广,但强度弱,对某些致病性强病原体的消灭,需与特异性免疫协同进行。
SIgA、补体结合抗体、中和抗体均为特异性抗体,T杀伤细胞为特异性免疫细胞,最早产生免疫调节作用的物质是干扰素,一般在病毒感染后数小时内即有干扰素产生。
29、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之一是()。
A、广泛胸膜肥厚
B、严重肺结核
C、慢性肺脓肿
D、大量胸腔积液
【答案】D
【解析】急性Ⅰ型呼吸衰竭常见的病因:
(1)肺实质性病变:
肺炎,误吸等。
(2)肺水肿
(3)急性肺梗死
(4)胸壁和胸膜疾患:
大量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胸壁外伤、胸部手术损伤等。
急性Ⅱ型呼吸衰竭
(1)气道阻塞
(2)神经肌肉疾患:
吉兰-巴雷综合征、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低钾血症、周期性瘫痪等致呼吸肌受累;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脑炎、脑肿瘤、一氧化碳中毒、安眠药中毒致呼吸中枢受抑制。
30、胸骨角是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其两侧的肋切迹与第()与肋骨角相连。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可在体表扪及,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胸骨角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
故选B。
31、维持足内翻的肌是()。
A、腓骨短肌
B、小腿三头肌
C、趾长伸肌
D、胫骨前肌
【答案】D
【解析】维持足内翻的肌有胫骨前肌、胫骨后肌、拇长屈肌、趾长屈肌。
32、男,72岁,肺结核患者,咯血痰2天,今晨突然大咯血、鲜血从口鼻涌出。
因害怕出血,患者极力屏气,压制咯血,随即出现烦躁不安,极度呼吸困难,额面青紫,表情恐怖,大汗淋漓,双眼上翻。
()。
A、立即鼻导管给氧,注射呼吸兴奋剂
B、立即胸穿抽气
C、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D、立即采取体位引流,气管切开或抽吸
【答案】D
【解析】抢救窒息最关键的措施是立即体位引流、气管切开或抽吸,以畅通呼吸道。
33、下列哪项是支气管哮喘呼吸困难的类型()。
A、阵发性
B、混合性
C、吸气性
D、呼气性
【答案】D
【解析】呼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吸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喉部、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与阻塞;混合性呼吸困难常见于重症肺炎、重症肺结核、大面积肺梗死、气胸等;阵发性呼吸困难见于左心衰。
34、前列腺素()。
A、肥大细胞产生
B、血管内皮细胞产生
C、淋巴细胞产生
D、中性粒细胞产生
【答案】B
【解析】前列腺素主要有血管内皮细胞产生。
35、起着始动生精作用的激素是()。
A、睾酮
B、卵泡刺激素
C、黄体生成素
D、孕激素
【答案】B
【解析】在男性,LH与FSH对生精过程都有调节作用,实验证明,FSH起着始动生精作用,LH通过睾酮维持生精。
36、乙型肝炎恢复期()。
A、HBsAg(+),抗-HBc(+)
B、HBsAg(+),HBeAg(+)
C、抗-HBe(+)
D、抗-HBs(+),抗-HBe(+),抗-HBc(+)
【答案】D
【解析】抗-HBs(+),抗-HBe(+),抗-HBc(+)或者(-)表示乙型肝炎恢复期。
37、体重60kg的正常人,其血量约为()。
A、3.8L
B、5.2L
C、4.8L
D、3L
【答案】C
【解析】每公斤体重有70~80ml的血液。
因此体重60kg的人,血量为
4.2~
4.8L。
38、血液白细胞增多、昏迷多见于()。
A、登革热
B、流行性出血热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伤寒
【答案】C
【解析】要点流行性出血热的实验室检查特点是血液白细胞增多、异型淋巴细胞高及血小板减少,注意与登革热、败血症等鉴别。
39、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简称()。
A、ABO
B、HLA和MHC
C、HLAD、MHC
【答案】D
【解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hietocompatibilitycomplex)简称MHC。
4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公共卫生工作的特点()。
A、工作对象的群体性
B、工作结果的统计性
C、工作过程的公众性
D、工作目标的社会性
【答案】D
【解析】公共卫生工作特点包括三个方面:
①工作对象的群体性,公共卫生关注的核心是群体与群体的健康水平,它是将有效防止疾病发生、促进健康的理论与方法,在社会层面具体实施,以提高全体成员的整体健康水平。
②工作结果的统计性,公共卫生针对群体实施干预,如采用预防接种的方式预防传染病,可以有效地防止传染病在群体内流行,通过前后统计结果的对比验证其效果。
③工作过程的公众性,
41、可被巴氏消毒法杀死的是()。
A、结核分枝杆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霍乱弧菌
D、痢疾杆菌
【答案】A
【解析】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呈红色,对酸、碱、自然环境和干燥有抵抗力,但对湿热、酒精和紫外线敏感,可被巴氏消毒法杀死,对抗结核药物易产生耐药性。
42、下列问题中,哪项是开放式提问?
()。
A、今天天气怎么样?
B、心气不好吗?
C、吃过午饭了吗?
D、还有地方不明白吗?
【答案】A
【解析】开放式提问:
是指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比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
通常不能简单作答,而是需要作出解释或说明。
故选A。
43、下列选择中,不属于癌前病变的是()。
A、黏膜白斑病
B、乳腺炎
C、宫颈糜烂
D、皮肤慢性溃疡
【答案】B
【解析】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具有癌变潜在可能性的良性病变,如病因继续存在,久治不愈,一部分可转变为恶性肿瘤。
常见的癌前病变有黏膜白斑、子宫颈糜烂、纤维囊性乳腺病、纤维腺瘤、溃疡性结肠炎、大肠腺瘤、大肠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皮肤慢性溃疡等。
乳腺炎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产褥期的常见病,是引起产后发热的原因之一,不属于癌前病变,最常见于哺乳妇女,尤其是初产妇。
故选B。
44、维持足内翻的肌是()。
A、腓骨短肌
B、小腿三头肌
C、趾长伸肌
D、胫骨前肌
【答案】D
【解析】维持足内翻的肌有胫骨前肌、胫骨后肌、拇长屈肌、趾长屈肌。
45、生成一炭单位的氨基酸是()。
A、丝氨酸
B、蛋氨酸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
【答案】A
【解析】一碳单位是指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包括甲基、甲烯基、甲炔基、甲酰基及亚氨甲基等。
可生成一碳单位的氨基酸包括丝氨酸、甘氨酸、组氨酸和色氨酸。
故选A。
46、补体活化经典途径开始于()。
A、C3的活化
B、C4的活化
C、C5的活化
D、C1的活化
【答案】D
【解析】经典途径中补体顺序活化C1、C4、C2、C3、C5、C6、C7、C8、C9。
47、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取决于()
A、药物的剂量
B、药物的脂溶性
C、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D、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答案】C
【解析】药物在一定剂量下对某些组织或器官作用特别明显,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作用不明显或没有作用。
称为选择性。
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药物对不同组织器官的亲和力不同;不同组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
故选C。
48、正常机体水、电解质的动态平衡主要是通过()作用来调节。
A、神经系统
B、内分泌系统
C、神经-内分泌系统
D、肾、肺
【答案】C
【解析】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动态平衡主要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实现,即主要通过下丘脑口渴中枢以及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调节。
例如机体失水过多活进食过多食盐时,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视前区渗透压感受器受刺激,引起口渴中枢兴奋,通过饮水补充水分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
在肾脏,抗利尿激素是一种最有效的调节水分重吸收的物质,而醛固酮有保钠排钾的作用
49、人的IgM分子主要特征是()。
A、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B、成人接受抗原刺激后最先出现的抗体
C、血清含量高
D、电泳时比IgG移向阳极快
【答案】B
【解析】成人接受抗原刺激后IgM最先产生。
50、连续毛细血管通常分布于()。
A、肌组织
B、脾
C、中枢神经系统
D、肝
【答案】AC
【解析】根据内皮细胞的结构特点,毛细血管可分为三种:
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血窦。
连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内皮细胞较薄,无孔,胞质内有许多吞饮小泡。
主要分布在结缔组织、肌组织、外分泌腺、肺、脑和脊髓等处。
故选AC。
51、免疫耐受性诱导成功与机体哪方面因素有关()。
A、免疫耐受性的建立与动物的种属品系无关
B、只有在应用免疫抑制剂条件下,才能形成免疫耐受性
C、只有在胚胎期才能诱导形成免疫耐受性
D、免疫细胞功能越不成熟,越易于建立免疫耐受性
【答案】D
【解析】考查要点:
免疫耐受的形成。
常见错误:
选“只有在胚胎期才能诱导形成免疫耐受性”或“只有在应用免疫抑制剂条件下,才能形成免疫耐受性”。
在胚胎期及应用免疫抑制剂条件下均能诱导免疫耐受,只是胚胎期比较容易。
所以选“只有在胚胎期才能诱导形成免疫耐受性”或“只有在应用免疫抑制剂条件下,才能形成免疫耐受性”都错。
“免疫细胞功能越不成熟,越易于建立免疫耐受性”最符合题意。
52、下列引起腹泻的疾病中哪项是肠道非感染性病变()。
A、肠结核
B、慢性阿米巴痢疾
C、伤寒
D、溃疡性结肠炎
【答案】D
【解析】腹泻为主要表现的肠道非感染性炎症性病变,常见的有克隆病及溃疡性结肠炎,少见的有结肠多发性息肉、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其共同特点为病原学检查阴性。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
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
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
本病见于任何年龄,但20~30岁最多见。
故选D。
53、细菌缺乏下列哪一种结构仍可存活()。
A、核糖体
B、核
C、细胞质
D、细胞壁
【答案】D
【解析】在某些情况下,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受到抑制,细胞壁受损,但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而成为细胞壁缺陷型。
54、不属于髋关节的准确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