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控制理论试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280263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控制理论试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经典控制理论试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经典控制理论试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经典控制理论试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经典控制理论试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典控制理论试验.docx

《经典控制理论试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控制理论试验.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典控制理论试验.docx

经典控制理论试验

实验一自动控制系统演示实验

1.实验目的

(1)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典型元部件的作用;

(2)观察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和正反馈系统的工作情况;

(3)了解系统的阶跃响应和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实验设备

(1)XSJ-1型小功率直流系统一套

(2)LZ3型X-Y记录仪一台

(3)KSD-2型随动系统实验装置一台

3.实验内容

(1)XSJ-1型小功率直流系统

该系统的原理图如图4-1-1所示。

除双路直流稳压电源外,该系统组装成两部分,即控制箱和执行机构。

控制箱中装有给定电位器及刻度盘、两级运算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等。

两级运算放大器的增益,可通过选择该运放反馈电阻的插孔位置来改变。

功放级的增益是通过调节电阻R4来确定。

放大器级与级之间设有隔开的插孔,以便于加入串联校正装置。

执行机构中装有低速直流力矩电动机SLY-5、直流测速发电机70CYD-1和反馈电位器WH70B。

这三个元件安装在一个圆柱筒里,它们的转轴经联轴器连接。

由于采用力矩电动机,它可以直接拖动负载(惯性轮),省去了减速齿轮,电动机和测速发电机都是永磁式,省去了激磁绕组。

反馈电位器和给定电位器都是精密电位器,它们的结构参数相同。

①开环调速系统

调速系统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轧钢机转速的调节,发电机转速的稳定等。

一般要求调速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如调速范围宽且平稳,受干扰影响小等。

在组成调速系统时,应将反馈电位器的转轴与电动轴脱开,以避免电位器磨损。

然后按图4-1-2接线,便构成开环调速系统。

利用给定电位器可以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和转动方向。

利用数字测速仪,或将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接至示波器或记录仪,便可观测转速变化情况,如电动机可能的最低运行速度、调节范围及阶跃响应曲线等。

根据开环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可以求出电动机的时间常数Tm。

②闭环调速系统

如果将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接到运放A2的输入端,便构成闭环调速系统,如图4-1-3所示。

调整运放A2的增益后,转动给定电位器,就可观测电动机转速变化情况。

如果在运放A2的反馈电阻中串入电容,即引入比例一积分校正,调速范围可以明显加宽。

 

图4-1-2开环调速系统

图4-1-3闭环调速系统

③位置控制系统

如果将反馈电位器的轴与电动机轴联起来,并将反馈电位器的输出电压Uc接到运放A1的输入端,如图4-1-4所示,便构成了位置控制系统或称随动系统。

图4-1-4位置控制系统

给定电位器和反馈电位器组成一对误差检测器。

当给电位器转过一个角度时,误差检测器产生偏差电压,该电压经放大后驱动直流电动机,电动机带动负载(惯性轮)转动的同时,也带动反馈电位器的电刷转动,使误差检测器产生的偏差电压减小,直至减小到零,在新的位置达到平衡为止。

从而实现被控制轴与给定电位器的输入轴随动的目的。

因此,这种系统又称之为角度随动系统。

操纵开关K对系统施加阶跃输入作用,将反馈电位器的输出电压Uc接到记录仪或示波器中,便可观察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如果增大放大器的增益,系统阶跃响应的振荡次数将增加,甚至产生等幅振荡。

对于这种位置控制系统,如果利用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电压Ut接到运放A2的输入端,在系统的内回路里构成一个局部反馈(即并联校正),则系统的阻尼比将增大,动态性能将得到显著改善。

(2)KSD-2型随动系统实验装置

该系统的原理图如图4-1-5所示。

一对变压器状态工作的自整角机作为测量元件。

自整角发送机的转子轴是系统的输入轴或称给定轴,它可由转速分6档的交流两相异步电动机SD-15驱动。

自整角接收机的转子轴,通过减速器与伺服电动机S569相连,它是系统的输出轴。

当给定轴的转角θr与输出轴的转角θc处于协调位置(即同步位置)时,自整角接收机的输出绕组感应电压ue=0,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电动机不转动。

如果将给定轴转过一个角度,则给定轴与输出轴之间出现偏差角,接收机输出绕组将感应出与偏差角成比例的电压ue。

电压ue经全波相敏整流(即解调滤波)变换成直流信号,该信号经过放大后进入同相放大器或反相放大器,然后进入同相触发器或反相触发器,产生触发脉冲去触发可控硅,由可控硅功率放大器使直流伺服电机转动,再经减速器带动自整角接收机的转子转动,使偏差角减小,直到输出轴转过相同的角度,使系统处于新的平衡为止。

当给定轴以某一恒定速度连续旋转时,输出轴也将以相同的速度跟着旋转。

图4-1-5KSD-2型随动系统原理图

为了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系统设有PID串联校正网络和利用直流测速发电机ZCF-221A作反馈的并联校正。

该系统各元部件之间的接线,在整机面板上设有对应的接线柱或测试孔,可方便地进行各元部参数的测试。

利用本实验装置可观察恒速输入时系统的输出响应,研究参数(开环增益)变化和校正装置对系统动态性能及稳态误差的影响等。

(3)LZ3型X-Y记录仪控制系统

该记录仪可在直角坐标上,自动描绘出两个电量的函数关系,即y=f(x)。

另外,记录仪X轴设有走纸机构,可以自动记录一个电量对时间t的函数关系,即y=f(t)。

该记录仪具有2支或3支记录笔,可同时记录二个或三个应变量与变量的关系,例如y1=

f1(x),y2=f2(x)或f1(t),y2=f2(t)。

图4-1-6X-Y记录仪原理图

利用记录笔描绘(复现)电压的变化是由控制系统来实现的。

当描绘两个电量的函数关系时,需要两套独立的控制系统,如图4-1-6所示。

X轴系统控制笔架沿横轴X左右运动,Y轴系统控制记录笔沿纵向Y上下移动。

根据运动合成原理,记录笔运动轨迹即为y=f(x)的函数曲线。

若要记录y=f(t)曲线,应将“X-T”开关板到T一边,X轴系统不工作,而记录纸由走纸机构驱动,其速度可由X轴量程开关调节。

当Y轴有输入电压时,记录笔随电压大小沿Y方向运动,而记录纸则以一定速度沿X方向运动,于是在记录纸上展现出该电压随时间t变化的图形。

①Y轴控制系统

双笔记录仪具有两套独立的Y轴控制系统,加上X轴控制系统,一台记录仪就有三套控制系统。

这三套系统的结构基本相同,现以Y轴系统为例,来说明记录仪的工作过程。

图4-1-7是该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由图可见,该系统由衰减器、伺服电动机—测速机组、齿轮及绳轮等组成。

安装在笔架下的反馈电位器RM和按装在控制箱上的调零电位器RQ组成桥式测量电路。

电位器RM是长条形,当记录笔移动时,电位器电刷随着移动。

图4-1-7Y轴控制系统原理图

微分校正网络和测速发电机用来改善系统动态性能,双T滤波器用来滤除50Hz的干扰信号。

该系统采用调制——交流放大——解调——直流放大,是为了解决高放大倍数与直流放大器存在零点漂移的矛盾。

②系统工作过程

调零状态若将图4-1-7中A、B两点短路,转动调零电位器R-Q的旋钮,可将记录笔调到记录纸上的任意位置。

这时,该系统就是一个位置控制系统。

因为转动调零电位器的电刷时,由RQ和RM组成的电桥平衡被破坏,产生电压up,该电压经变换与放大后,使伺服电动机转动,并带动记录笔移动,也就是反馈电位器的电刷移动,使电压Up减小,直到使Up→0,系统才停止运动。

因此,记录笔的位置完全受调零电位器的控制。

记录状态调好记录笔的位置后,调零电位器的电刷位置固定不变,电压up=0。

如果将被测电压ur引入到该系统中,在起始瞬间,偏差电压Δu=ur-up=ur,此电压经变换与放大后使电动机转动,记录笔和反馈电位器的电刷跟着移动,并产生电压up使Δu减小,直到使Δu=0,系统才停止运动。

这时,必然up=ur,即记录笔的位移量与输入电压大小相对应。

记录笔便将电压变化的轨迹描绘出来。

记录状态工作时,该系统的方块图如图4-1-8所示。

图4-1-8记录状态时系统的方块图

③典型输入信号作用下系统的输出响应

如果将超低频信号发生器的方波(即阶跃)信号接至Y轴输入端,记录仪可自动记录系统本身的阶跃响应曲线。

改变放大器增益和测速发电机反馈信号的强弱(即改变系统的阻尼比),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将发生变化。

系统的增益和阻尼比调节旋钮,在记录仪右侧面下方。

若将超低频信号发生器的方波信号改为正弦信号,逐步提高输入正弦信号的频率,系统输出正弦信号的幅值将减小。

当幅值减小到零频率幅值的30%时,该频率即为系统的带宽频率。

LZ3型X-Y记录仪Y轴的带宽频率约为2.5Hz。

(4)液位控制系统

液位控制是工业控制中的一种典型的延迟环节控制类型。

液位控制系统由两级水箱串联而成,以水箱的液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电磁阀的通、断来控制液位,利用几个手动阀的开、关实现单变量系统与多变量系统的转换,系统的外加干扰可以通过调节手动阀的开度来实现,所以该系统是一个可外加干扰的单/多变量的组合系统。

整个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由计算机和数据采集板组成,主要完成控制律的执行、控制信号的发生、液位信号的采集、比较、滤波等任务;第二部分由被控对象(水箱)、检测组件(压力传感器)、液位变送器、执行机构(电磁阀)等组成。

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4-1-9所示。

系统的控制对象可以根据手动阀设置为单水箱工作方式(如图4-1-10)和双水箱工作方式(两级水箱有耦合,如图4-1-11),利用控制律分别实现单变量控制和多变量控制。

本系统的控制律采用了经典控制理论设计理想,实现了PID控制(通过参数调节,可为PI、PD、PID)的模糊控制。

图4-1-9系统结构框图

图4-1-10单水箱

图4-1-11单水箱

(5)二级倒立摆系统

二级倒立摆系统是现代控制理论教学中实验装置,可供学生进行综合设计和实验,以配合

现代控制理论的教学。

该系统具有阶次高、非线性严重和不稳定性等特点。

在此装置上所进行的实验可充分体现出现代控制理论的特点。

二级倒立摆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4-1-12所示。

可在导轨上作直线运动的小车被力矩电机通过皮带轮、传动带驱动。

下摆与小车铰连,上摆与下摆的上部铰连,二摆均可在与轨道平行的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

检测电位器P1、P2、P3,可分别检测小车相对轨道中心点的偏移、下摆与铅垂线的角度偏移以及上下摆之间的相对角度偏移。

测量所得到的电压信号分别经由三个运算放大器进行放大,再经三个限幅器限幅后,作为二级倒立摆对象系统的三个输出量,经A/D转换为相应的数字量送入计算机。

计算机根据一定的控制算法进行计算,将控制作用经D/A转换为相应的模拟量,再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驱动力矩电机,使二级倒立摆在不稳定的平衡点处稳定。

图4-1-12二级倒立摆系统结构示意图

控制的目的是使二级倒立摆在不稳定的平衡点保持稳定平衡,并能经受一定的外加干扰。

控制器设计分为两部分:

计算状态反馈矩阵和设计观测器。

控制器可以用模拟电路实现,也可以用数字计算机加接口电路和驱动电路实现。

4.思考题

(1)图4-1-4所示角度随动系统中,反馈电位器和测速发电机起什么作用?

系统的被控量是什么?

(2)图4-1-4所示系统,如果误将反馈电位器接成正反馈,可以有哪两种方法将反馈极性改变过来(运算放大器只采用反相端输入)?

(3)控制系统的典型外作用试验信号有哪几种?

在上述三个演示实验中,阶跃输入信号和等速(斜坡)输入信号是如何实现的?

(4)试画出图4-1-7所示系统在调零状态时系统的方块图。

这时,系统的输入量为调零电位器RQ的位置。

实验二小功率直流随动系统研究

1.实验目的

(1)掌握典型元部件参数的测试方法,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2)记录位置控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确定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

(3)熟悉快速记录仪的使用方法。

2.实验仪器设备

(1)XSJ-1型小功率直流系统一套

(2)LMZ-2型描笔式记录仪一台

(3)数字万用表一只

3.实验内容及测试方法

测定系统各元部件的参数,必须在开环系统情况下进行。

为此,应按图4-2-1连线,并将反馈电位器和电动机之间的联轴器松开,以避免在开环情况因电动机连续旋转而磨损电位器。

实验前应将双路直流稳压电源的电压调好(±24v),并将它接到控制箱所对应的接线柱上,然后进行放大器各级的零点调整和增益设定。

将各放大器的输入端接地,即可分别对运算放大器A1、A2和功放调零。

功放级调零时,应反复调节运放A3的调零电位器(在控制箱面板A3的方)和电阻R3(见图4-1-1),使功放级的输出和运放A3的输出同时为零,以防止功放级工作不平衡。

建议将功放级的增益调成1左右,运算放大器A1和A2的增益按图4-2-1设定。

图4-2-1开环调速系统

(1)电位器传递系数Kp的测定

给定电位器和反馈电位器的结构参数相同,其电源电压为±15V,电位器最大有效工作角度为330°。

这两个电位器都装有刻度盘和指针线。

测量Kp时,利用给定电位器或反馈电位器均可以。

测量的具体方法是:

将电位器的转轴对准某一角度,测量其输出电压(应接通电位器的负载),然后将电器转轴转过一个角度,例如转过10°,再测量其输出电压,于是可以求得电位器的传递系数Kp,即

(伏/弧度)

在不同位置多测几点,求其平均值,就能得到Kp的准确结果。

(2)放大器增益的测试

在图4-2-1所示的开环系统中,调节给定电位器,使其输出电压ur=1V(以防止功放级饱和),分别测量各点电压u1、u2、ua及直流测速发电机输出电压ut,于是可以确定放大器各级的增益:

k1、k2及功放级的增益kw。

将ur改为-1V,再测一组数据。

(3)电动机传递系数km和时间常数Tm的测定

因控制电机电枢绕组电感比电动机转子惯量的影响小得多,在建立电动机的数学模型时,常将电枢绕组的电感忽略不计。

这样,电动机的传递函数可近似用下式表示:

式中ua(s)——电动机的输入电压;Ω(s)——电动机输出的角速度。

因此,确定电动机的时间常数Tm和传递系数km,电动机的传递函数即被确定。

电动机的传递系数为

利用数字测速仪可以测出电动机转动的角速度ω,但本实验可直接利用直流测速发电机来测量转速。

该测速发电机的传递系数kt=1。

根据测速发电机输出电压ut与输入转速ω的关系

因此,电动机的传递系数可用下式求得

(弧度/伏·秒)

电动机的时间常数Tm可以用几种不同的实验方法求得。

例如,根据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和电机转子的转动惯量,利用Tm的计算公式求得;如果转子转动惯量不知道,可以用重锤法或扭摆法测出;当电动机与测速发电机和角度传感器组装在一起时,采用频率特性法或阶跃响应法测量Tm,是比较方便的。

这里采用阶跃响应法。

在开环系统(图4-2-1)中,由于放大器都可认为是无惯性环节,直接操纵开关K,对电动机施加阶跃输入作用,将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接到记录仪中,便可记录电动机转速变化的阶跃响应曲线。

根据这条曲线和记录纸移动的速度,便可确定电动机的时间常数Tm(参见2.1节)。

记录阶跃响应曲线时,需要间断操纵阶跃开关K,并且输入阶跃信号应取1V左右。

如果改变惯性轮,Tm将发生变化。

(4)位置控制系统阶跃响应的测定

利用联轴器将反馈电位器的轴与电机轴固连起来,并将反馈电位器的输出电压uc接到运放A1的反相输入端,便构成4-2-2所示的闭环控制系统。

该系统的输出量(被控量)是电动机轴的转角,因此应该将电压uc接到记录仪中。

操纵开关K的通与断,从记录仪上便可获得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将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电压ut,经过电阻50KΩ衰减后,接到运放A2的反相输入端,然后操纵开关K,再记录一条带速度反馈的位置控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图4-2-2位置控制系统

4.预习要求

(1)复习有关电位器、测速发电机、电动机等典型元部件的数学模型内容,以及一阶系统和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

(2)根据测量电位器WH70B的电源电压和最大工作角度,求出电位器的传递系数Kp。

(3)预习有关XSJ-1型小功率直流系统的结构、线路以及描笔式记录仪和数字万用表的使用方法等。

5.实验报告要求

(1)绘出XSJ-1型开环系统的实验线路,记下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及编号。

(2)列出实验数据和贴上记录曲线,分别求出电位器的传递系数Kp,放大器的增益k1、k2和kw,电动机的传递系数km和时间常数Tm。

(3)画出闭环位置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分别求出不带速度反馈和带速度反馈的闭环传递函数,并应用理论公式算出两种情况下的动态性能指标:

σ%、tp和ts。

(4)从闭环位置控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上,求出σ%、tp和ts,并与计算值作比较,分析误差原因。

(5)说明速度反馈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6)实验心得和建议。

6.思考题

(1)对于力矩电动机,如果要测量由电枢绕组电感而形成的电磁时间常数,可采用什么方法?

(2)在图4-2-2所示系统中,当接入测速反馈时若出现电动机连续旋转现象,这是什么原因造成?

应该怎样改变接线?

图4-2-3运算放大器差动输入电路

(3)在绘制图4-2-2所系统的结构图时,位置反馈和速度反馈的反馈系数应如何确定?

附录:

在本实验中,若将运算放大器反相端和同相端输入综合应用,则构成差动输入放大电路即减法器,如图4-2-3所示。

根据ud-ug=0的概念可以求得

若选取电路参数

,则

即实现了减法运算。

 

实验三随动系统或调速系统设计

1.目的要求

(1)本设计要求综合应用所学控制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利用现有的元部件,自行组成一个机电控制系统—角度随动系统或调速系统。

(2)测出组成系统的各典型元部件特性,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3)对所组成系统进行校正设计,制作校正网络。

(4)掌握控制系统的实验调试技术,使系统满足给定的性能指标。

2.实验仪器设备

(1)同实验二。

主要元部件的技术参数:

①低速直流力矩电动机SYL-5(永磁式)

峰值堵转转矩5~5%(公斤·厘米)

峰值堵转电流1.8A

峰值堵转电压约20V

空载转速约500(转/分)

② 永磁式直流测速发电机70CYD-1

输出斜率1(伏/弧度·秒)

极限转速400(转/分)

线性度1%

最小负载电阻23kΩ

静摩擦力矩300(克·厘米)

③测量电位器WH70B

电阻值1.5kΩ±10%

功率2(瓦)

有效电气角度330°

机械角度360°无阻档

(2)转速数字显示仪JP-10B

(3)慢扫描示波器SR-071或数字示波器7101A

(4)光线示波器SC-14

(5)面包板一块

(6)运算放大器μA741及电阻、电容等。

3.系统性能指标要求

(1)角度随动系统的性能指标要求

调节时间ts≤0.1S

最大超调量σ%≤20%

*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v≥

(2)调速系统的性能指标要求

调速范围nmin=1转/分

nmax=300转/分

*稳态转速波动

4.基本内容

(1)利用现有设备和设计要求,自行组成一个系统,选择各级放大器的增益,调好放大器的零位。

对于角度随动系统,应将机械角度的零点对好。

(2)在开环情况下,测出系统各元部件的特性,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元部件特性测试主要包括:

①测定精密电位器的静特性,确定电位器的传递系统Kp;

②各级放大器的静特性,确定其增益;

③功放级幅频特性测试,求出功放级的时间常数;

④测速发电机的静特性测试,确定其传递系数Kt;

⑤测出电动机的死区特性、静特性及幅频特性,求出电动机的传递系数Km及时间常数Tm。

(3)记录闭环系统在典型输入信号作用下的输出响应,确定系统的性能指标。

(4)根据给定指标要求,设计校正装置,并加以实现。

(5)控制系统的调试,测定校正后系统的性能指标。

系统经过校正,系统性能一般会得到明显改善。

但是,如果校正参数选择不合适,则达不到预期目的。

通常,即使设计得很好的系统,也必须经过仔细调试,才有可能达到给定指标要求。

其原因是,设计计算的参数,在实现时要取“标准化”值,这必然会有差异。

另外,电阻、电容本身存在误差,运算放大器并非理想,还有一些非线性因素,如饱和、电动机转动部分的摩擦等未予考虑等。

因此,必须在设计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调试,才能达到给定的性能指标要求。

5.报告要求

(1)系统原理图及设计指标要求。

(2)系统元部件特性和系统阶跃响应的测试方法、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实验数据、曲线及测试结果的分析。

(3)系统结构图及校正装置的设计。

(4)系统性能调试及其结果。

(5)将实验调试结果与计算结果比较,检验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