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刷题第一部分专题9.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65130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0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二轮刷题第一部分专题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化学二轮刷题第一部分专题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化学二轮刷题第一部分专题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化学二轮刷题第一部分专题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化学二轮刷题第一部分专题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二轮刷题第一部分专题9.docx

《高考化学二轮刷题第一部分专题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二轮刷题第一部分专题9.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二轮刷题第一部分专题9.docx

高考化学二轮刷题第一部分专题9

专题9 电化学基础

『经典题组』

1.锌锰碱性干电池是依据原电池原理制成的化学电源。

电池中负极与电解质溶液接触直接反应会降低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称为自放电现象。

下列关于原电池和干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者正极材料不同

B.MnO2的放电产物可能是KMnO4

C.两者负极反应式均为Zn失电子

D.原电池中Zn与稀H2SO4存在自放电现象

答案 B

解析 题左图为干电池,干电池的正极材料是碳棒,题右图为原电池,正极材料是铜单质,两者正极材料不同,故A正确;干电池中MnO2应作氧化剂,Mn的化合价降低,故B错误;所给装置中Zn均为负极,失去电子,故C正确;Zn与稀硫酸能够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即原电池中Zn与稀硫酸存在自放电现象,故D正确。

2.利用下图所示装置一定条件下可实现有机物的电化学储氢(忽略其他有机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为电源的负极

B.E极的电极式为2H2O-4e-===4H++O2↑

C.D极生成目标产物的电极反应式为C6H6+6H++6e-===C6H12

D.该装置的电流效率η=75%η=(

)×100%,则b中环己烷增加2.8mol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图知,在左侧D电极上苯中的碳得电子生成环己烷,则D作阴极,E作阳极,所以A是负极、B是正极,A正确;E是阳极,在阳极上水电离产生的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电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B正确;阴极上苯得电子和氢离子生成环己烷,电极反应式为C6H6+6H++6e-===C6H12,C正确;阳极上水电离产生的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阳极上生成2.8mol氧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4n(O2)=2.8mol×4=11.2mol,产生1mol氧气时就会生成4molH+,则生成2.8mol氧气时产生H+的物质的量为n(H+)=4n(O2)=4×2.8mol=11.2mol,由于每产生1mol环己烷消耗6molH+,该装置的电流效率为η=75%,则b中生成环己烷的物质的量为n(C6H12)=(11.2mol×75%)÷6=1.4mol,D错误。

3.乙醇钠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强碱,下图是通过电解乙醇和氢氧化钠溶液制备乙醇钠的工作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极A为阳极,导线a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

B.电解过程中产生的X气体与Y气体的质量之比为1∶8

C.右极室的反应为:

2CH3CH2OH+2e-===2CH3CH2O-+H2↑

D.若电解过程中转移2mol电子,则右极室质量增加44g

答案 B

解析 由题中示意图及分析可知阳离子Na+由左边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向右边移动,则说明B电极为阴极,导线b与电源负极相连,A电极为阳极,导线a与电源的正极相连,A正确;电解时阳极A上是溶液中的OH-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在阴极上是乙醇中的羟基氢原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即2CH3CH2OH+2e-===2CH3CH2O-+H2↑,根据同一闭合回路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可知反应产生的O2与H2物质的量的比是1∶2,质量比是32∶4=8∶1,B错误、C正确;若电解过程中转移2mol电子,则右极室会有2molH+放电变为H2逸出,同时有2molNa+进入到右极室,所以右极室质量增加:

2mol×23g/mol-2mol×1g/mol=44g,D正确。

4.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中NH3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O2在电极b上发生还原反应

B.溶液中OH-向电极a移动

C.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

D.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

答案 C

解析 该装置是原电池,a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b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电解质溶液为碱性。

O2在电极b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A正确;溶液中OH-向负极移动,就是OH-向电极a移动,故B正确;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故C错误;NH3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故D正确。

5.在探究柠檬电池的工作原理时,某课外小组同学发现:

当按图Ⅰ所示连接一个柠檬时,二极管不发光;按图Ⅱ所示连接几个柠檬时,二极管发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Ⅰ中二极管不发光,说明该装置不构成原电池

B.图Ⅱ中铁环为负极、铜线为正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C.图Ⅰ中二极管不发光的原因是单个柠檬电池的电压较小

D.图Ⅱ中所得的电池组的总电压是各个柠檬电池的电压之和

答案 A

解析 图Ⅰ中铁环、铜线与柠檬构成原电池,二极管不发光是因为单个柠檬电池提供的电压较小,故A错误,C正确;图Ⅱ中活泼金属铁作负极,不活泼金属铜作正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B正确;图Ⅱ中四个柠檬电池为串联关系,所得的电池组的总电压是各个柠檬电池的电压之和,故D正确。

6.一种新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可用于污水净化、海水淡化,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为电池的正极

B.海水淡化的原理是:

电池工作时,Na+移向左室,Cl-移向右室

C.处理NO

的电极反应为2NO

+6H2O+10e-===N2↑+12OH-

D.若用C6H12O6表示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每消耗1molC6H12O6转移6mole-

答案 C

解析 b极NO

被还原为N2,故b为电池的正极,则a为电池负极,A错误;左室为负极区,右室为正极区,电池工作过程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Na+移向右室,Cl-移向左室,B错误;NO

在b极被还原为N2,故b极电极反应式为2NO

+6H2O+10e-===N2↑+12OH-,C正确;若用C6H12O6表示有机废水中有机物,则b极电极反应式为C6H12O6-24e-+6H2O===6CO2↑+24H+,即每消耗1molC6H12O6转移24mole-,D错误。

7.已知高能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Li+FeS===Fe+Li2S,LiPF6·SO(CH3)2为电解质,用该电池为电源电解含镍酸性废水并得到单质Ni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极Y应为Li

B.电解过程中,b中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将不断减小

C.X极电极反应式为FeS+2Li++2e-===Fe+Li2S

D.若将图中阳离子膜去掉,将a、b两室合并,则电解反应总方程式发生改变

答案 B

解析 镍离子在阴极放电,因此镀镍铁棒是阴极,则电极Y是负极,即为Li,A正确;碳棒是阳极,氢氧根离子放电,钠离子通过阳离子膜进入b室,c中的氯离子通过阴离子膜进入b室,所以电解过程中,b中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将不断增大,B错误;X极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FeS+2Li++2e-===Fe+Li2S,C正确;若将图中阳离子膜去掉,将a、b两室合并,阳极是氯离子放电,因此电解反应总方程式发生改变,D正确。

8.电致变色玻璃以其优异的性能将成为市场的新宠,如图所示五层膜的玻璃电致变色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在外接电源下,通过在膜材料内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对器件的光透过率进行多级可逆性调节(已知:

WO3和Li4Fe4[Fe(CN)6]3均为无色透明,LiWO3和Fe4[Fe(CN)6]3均为蓝色)。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当A接外接电源负极时,此时Li+得到电子被还原

B.当A接外接电源正极时,膜的透射率降低,可以有效阻挡阳光

C.当B接外接电源正极时,离子导体层中Li+向下迁移

D.当B接外接电源负极时,离子储存层发生反应为Fe4[Fe(CN)6]3+4Li++4e-===Li4Fe4[Fe(CN)6]3

答案 D

解析 当A接外接电源负极时,A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为WO3+Li++e-===LiWO3,故A错误;当A接外接电源正极时,A极是阳极,在电解池的阳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电致变色层发生反应为LiWO3-e-===WO3+Li+,生成WO3,此物质为无色透明物质,不能有效阻挡阳光,故B错误;当B接外接电源正极时,B极是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所以离子导体层中Li+向上迁移,故C错误;当B接外接电源负极时,B为阴极,此时离子储存层中蓝色的Fe4[Fe(CN)6]3得电子成为Li4Fe4[Fe(CN)6]3,发生反应为Fe4[Fe(CN)6]3+4Li++4e-===Li4Fe4[Fe(CN)6]3,故D正确。

『高考题组』

1.(2019·全国卷Ⅰ)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2+2MV2+===2H++2MV+

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

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答案 B

解析 该反应中,可产生电流,反应条件比较温和,没有高温高压条件,A正确;该生物燃料电池中,左端电极反应式为MV+-e-===MV2+,则左端电极是负极,应为负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2+2MV2+===2H++2MV+,B错误;右端电极反应式为MV2++e-===MV+,是正极,在正极区N2得到电子生成NH3,发生还原反应,C正确;原电池中,内电路中H+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D正确。

2.(2019·全国卷Ⅲ)为提升电池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科学家近期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Zn(3DZn)可以高效沉积ZnO的特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3DZn—NiOOH二次电池,结构如图所示。

电池反应为Zn(s)+2NiOOH(s)+H2O(l)

ZnO(s)+2Ni(OH)2(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三维多孔海绵状Zn具有较高的表面积,所沉积的ZnO分散度高

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H)2(s)+OH-(aq)-e-===NiOOH(s)+H2O(l)

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s)+2OH-(aq)-2e-===ZnO(s)+H2O(l)

D.放电过程中OH-通过隔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答案 D

解析 三维多孔海绵状Zn为多孔结构,具有较高的表面积,所沉积的ZnO分散度高,A正确;二次电池充电时作为电解池使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原子失去电子,阳极反应为Ni(OH)2(s)+OH-(aq)-e-===NiOOH(s)+H2O(l),B正确;二次电池放电时作为原电池使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原子失去电子,由电池总反应可知负极反应为Zn(s)+2OH-(aq)-2e-===ZnO(s)+H2O(l),C正确;二次电池放电时作为原电池使用,阴离子从正极区向负极区移动,D错误。

3.(2019·天津高考)我国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高比能量锌碘溴液流电池,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图中贮液器可储存电解质溶液,提高电池的容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a电极反应为I2Br-+2e-===2I-+Br-

B.放电时,溶液中离子的数目增大

C.充电时,b电极每增重0.65g,溶液中有0.02molI-被氧化

D.充电时,a电极接外电源负极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图,左侧a极发生I2Br-+2e-===2I-+Br-时,发生的是还原反应,右侧b极发生Zn-2e-===Zn2+,可以得出总反应为I2Br-+Zn===Zn2++Br-+2I-,故b为原电池负极,a为原电池正极。

放电时,a极反应为I2Br-+2e-===2I-+Br-,A正确;放电时,由总反应可知离子数目增大,B正确;充电时,b极每增重0.65g,被还原的Zn的物质的量为0.01mol,则消耗0.02molI-,C正确;充电时,a极发生氧化反应,做阳极,接电源正极,D错误。

4.(2019·江苏高考)将铁粉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用NaCl溶液湿润后,置于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铁被氧化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Fe3+

B.铁腐蚀过程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C.活性炭的存在会加速铁的腐蚀

D.以水代替NaCl溶液,铁不能发生吸氧腐蚀

答案 C

解析 铁在中性环境中发生吸氧腐蚀,负极上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A、D错误;铁的电化学腐蚀过程中,化学能除转化为电能外还有部分转化为热能,B错误。

5.(2019·浙江4月高考)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

Zn2+向Cu电极方向移动,Cu电极附近溶液中H+浓度增加

B.乙: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2O+2e-+H2O===2Ag+2OH-

C.丙:

锌筒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锌筒会变薄

D.丁:

使用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酸性减弱,导电能力下降

答案 A

解析 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c(H+)减小,A错误;Ag2O作正极,得到来自Zn失去的电子,被还原成Ag,结合KOH作电解液,故电极反应式为Ag2O+2e-+H2O===2Ag+2OH-,B正确;Zn为较活泼电极,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锌溶解,因而锌筒会变薄,C正确;铅蓄电池总反应式为PbO2+Pb+2H2SO4

2PbSO4+2H2O,可知放电一段时间后,H2SO4不断被消耗,因而电解质溶液的酸性减弱,导电能力下降,D正确。

6.(2018·全国卷Ⅰ)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2+H2S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CO2和H2S的高效去除。

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电极分别为ZnO@石墨烯(石墨烯包裹的ZnO)和石墨烯,石墨烯电极区发生反应为:

①EDTAFe2+-e-===EDTAFe3+

②2EDTAFe3++H2S===2H++S+2EDTAFe2+

该装置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阴极的电极反应:

CO2+2H++2e-===CO+H2O

B.协同转化总反应:

CO2+H2S===CO+H2O+S

C.石墨烯上的电势比ZnO@石墨烯上的低

D.若采用Fe3+/Fe2+取代EDTAFe3+/EDTAFe2+,溶液需为酸性

答案 C

解析 CO2在ZnO@石墨烯电极上转化为CO,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CO2+2H++2e-===CO+H2O,A正确;根据石墨烯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可知①×2+②即得到H2S-2e-===2H++S,然后与阴极电极反应式相加得总反应式为CO2+H2S===CO+H2O+S,B正确;石墨烯电极为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因此石墨烯上的电势比ZnO@石墨烯电极上的高,C错误;由于铁离子、亚铁离子均易水解,所以如果采用Fe3+/Fe2+取代EDTAFe3+/EDTAFe2+,溶液需为酸性,D正确。

7.(2018·全国卷Ⅱ)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

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

3CO2+4Na2Na2CO3+C。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电时,ClO

向负极移动

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

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3CO2+4e-===2CO

+C

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

Na++e-===Na

答案 D

解析 放电时是原电池,ClO

向负极移动,A正确;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2Na2CO3+C,因此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B正确;放电时是原电池,正极是二氧化碳得到电子转化为碳,反应为:

3CO2+4e-===2CO

+C,C正确;充电时是电解池,正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反应为2CO

+C-4e-===3CO2,D错误。

8.(2018·全国卷Ⅲ)一种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图所示。

当电池放电时,O2与Li+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生成Li2O2-x(x=0或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多孔碳材料电极为负极

B.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多孔碳材料电极流向锂电极

C.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Li+向多孔碳材料区迁移

D.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Li2O2-x===2Li+1-

O2

答案 D

解析 放电时,O2与Li+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反应,说明电池内,Li+向多孔碳材料电极移动,因为阳离子移向正极,所以多孔碳材料电极为正极,A错误。

因为多孔碳材料电极为正极,外电路电子应该由锂电极流向多孔碳材料电极(由负极流向正极),B错误。

充电和放电时电池中离子的移动方向相反,放电时,Li+向多孔碳材料电极移动,充电时向锂电极移动,C错误。

根据图示和上述分析,可知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是O2与Li+得电子转化为Li2O2-x,电池的负极反应是单质Li失电子转化为Li+,所以总反应为:

2Li+

O2===Li2O2-x,充电时的反应与放电时的反应相反,所以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Li2O2-x===2Li+

O2,D正确。

9.(2019·全国卷Ⅱ)环戊二烯(

)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农药、橡胶、塑料等生产。

回答下列问题:

环戊二烯可用于制备二茂铁[Fe(C5H5)2,结构简式为

],后者广泛应用于航天、化工等领域中。

二茂铁的电化学制备原理如下图所示,其中电解液为溶解有溴化钠(电解质)和环戊二烯的DMF溶液(DMF为惰性有机溶剂)。

该电解池的阳极为________,总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制备需要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Fe电极 

[或Fe+2C5H6===Fe(C5H5)2+H2↑] 水会阻碍中间物Na的生成;水会电解生成OH-,进一步与Fe2+反应生成Fe(OH)2

解析 由电解原理示意图可知,电解后铁变为+2价,由此可判断铁作电解池的阳极,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

+2e-===2

+H2↑,由此可得总方程式为

电解时如果有水,水会与钠反应,阻碍

的生成,而且电解时会产生OH-,OH-会与Fe2+反应生成Fe(OH)2沉淀。

10.(2019·全国卷Ⅲ)近年来,随着聚酯工业的快速发展,氯气的需求量和氯化氢的产出量也随之迅速增长。

因此,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

回答下列问题:

在传统的电解氯化氢回收氯气技术的基础上,科学家最近采用碳基电极材料设计了一种新的工艺方案,主要包括电化学过程和化学过程,如图所示:

负极区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反应方程式)。

电路中转移1mol电子,需消耗氧气________L(标准状况)。

答案 Fe3++e-===Fe2+,4Fe2++O2+4H+===4Fe3++2H2O 5.6

解析 由题图中H+的移动方向知,左端的电极反应为Fe3++e-===Fe2+,应为阴极,接电源负极,右端的电极反应为2HCl-2e-===Cl2+2H+,应为阳极,接电源正极,负极产生的Fe2+进一步被O2氧化生成Fe3+,则4Fe2++O2+4H+===4Fe3++2H2O;由此可知,每消耗1molO2,需转移4mol电子,则转移1mol电子时,应消耗

molO2,标准状况下,

molO2的体积为

mol×22.4L/mol=5.6L。

『模拟题组』

1.(2019·长春实验中学高三期中)铅蓄电池是目前常见的二次电池,其放电时总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电时,Pb作为电池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放电时,内电路中的H+向Pb电极移动

C.充电时,外接电源的负极需要与Pb电极相连

D.充电时,阳极区附近溶液酸性减弱

答案 C

解析 由总方程式可知,为原电池时,Pb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Pb+SO

-2e-===PbSO4,PbO2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PbO2+4H++SO

+2e-===2H2O+PbSO4,放电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放电时,该原电池的负极材料是铅,铅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放电时,蓄电池内电路中H+向正极(即PbO2极)移动,故B错误;充电时,外接电源的负极与阴极(Pb极)相连,阴极发生的反应是PbSO4+2e-===Pb+SO

,故C正确;阳极反应为PbSO4-2e-+2H2O===PbO2+SO

+4H+,故阳极附近电解质溶液的pH逐渐减小,酸性增强,故D错误。

2.(2019·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期中)H2S是一种剧毒气体,对H2S废气资源化利用途径之一是回收能量并得到单质硫,反应原理为2H2S(g)+O2(g)===S2(s)+2H2O(l) ΔH=-632kJ·mol-1。

下图为质子膜H2S燃料电池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池工作时,电流从电极a经负载流向电极b

B.电极a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S-4e-===S2+4H+

C.当反应生成64gS2时,电池内部释放632kJ热能

D.当电路中通过4mol电子时,有4molH+经质子膜进入负极区

答案 B

解析 由2H2S(g)+O2(g)===S2(s)+2H2O反应,得出负极H2S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a为电池的负极,电流应由正极流向负极,故A错误;电极a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2H2S-4e-===S2+4H+,故B正确;当反应生成64gS2时,电路中流过4mol电子,则消耗1mol氧气,但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所以电池内部几乎不放出热量,故C错误;当电路中通过4mol电子时,则消耗1mol氧气,则根据O2+4H++4e-===2H2O,所以有4molH+经质子膜进入正极区,故D错误。

3.(2019·山西晋中高三模拟)双极膜电渗析一步法盐制酸碱的技术进入到了工业化阶段,某科研小组研究采用BMED膜堆(如图所示),模拟精制浓海水为原料直接制备酸碱。

BMED膜堆包括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和双极膜(A、D),已知:

在直流电源的作用下,双极膜内中间界面层发生水的解离,生成H+和O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极b连接电源的负极

B.Ⅱ口排出的是淡水

C.电解质溶液采用Na2SO4溶液可避免有害气体的产生

D.C为阴离子交换膜

答案 D

解析 H+向阴极移动,故电极b是阴极,连接电源的负极,故A正确;钠离子移向Ⅲ室,氯离子移向Ⅰ室,Ⅱ口排出的是淡水,故B正确;加入Na2SO4,目的是增加溶液的导电性,氯离子移向Ⅰ室,A中水解离得到的氢离子移向Ⅰ室,在Ⅰ室得到HCl,可避免有害气体的产生,故C正确;钠离子移向Ⅲ室,C为阳离子交换膜,故D错误。

4.(2019·江西南康中学高三模拟)装置(Ⅰ)为铁镍(FeNi)可充电电池:

Fe+Ni2O3+3H2OFe(OH)2+2Ni(OH)2;装置(Ⅱ)为电解示意图。

当闭合开关K时,电极Y附近溶液先变红。

下列说法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