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25945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docx

《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docx

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内蒙古察右中旗民族学校乔丽

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也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顶梁柱。

班主任在学生中有着特殊的身份,他是对学生管理、教育、指导、帮助、爱护的一支主力军。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频繁接触,为他们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备了基本素质和优势,那么班主任在工作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班主任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民主、宽松的班级环境马克思说: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造就具有高度觉悟的、完善人格的、全面发展的健康人。

”在学校中,由于教师与学生的特殊地位和学校管理的需要,一些规章制度常常容易形成带有很多强制性的管教方式,限制了学生的自由,扼杀了学生的天性,使学生觉得生活在没有“自由”、不能越“雷池”半步的环境中,进而形成学生过分地服从与依赖等不良心理品质,或形成反抗、仇视、不信任、不合作等不良行为特征。

因此,要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建立以学生为基础的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宽松的班级环境,使学生能够获得充分的安全感和对教师的信赖,从而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表露自己的困惑和疑问。

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深层次的精神生活,用容忍的心态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过错,用期待的心态去等待学生的每一个进步,用愉悦的心情去赞扬学生的每一次成功,只有这样,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奏效,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得以形成。

(二)班主任要鼓励学生多交往,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良好的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

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方法,促进同学之间相互理解,加深感情,增进友谊,使每个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合作,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不断调适自己的言行,进而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

这里,班主任一要时刻关心每一名学生,真诚爱护每一名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差距,形成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要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与沟通,创造机会,创设条件,促进了解。

个别学生由于家庭因素,自身缺陷,学习成绩较差等原因,心理比较自卑,缺乏自信、意志薄弱、害怕交往,甚至拒绝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因此班主任要加强与个别学生的交往,多鼓励、多指导、多接近,唤起他们内心的进取欲望。

对优秀学生要引导他们在交往中平等待人,正确认识自己。

三要指导学生学会沟通与交往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欣赏,悦纳自己。

在促进学生自我概念和人格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三)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心情开朗、轻松、安定,精力充沛,对生活充满乐趣和信心,对身体有个良好的感受,这是稳定良好情绪状态的标志,它对个人的心理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践证明,意志、情绪等心理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比智力因素影响更为严重,如果一个人患得患失,喜怒哀乐无常,忧心忡忡,情绪状态不稳定,而自己又不善于排遣和调节,这样就会导致心理障碍,严重者会引起不良后果。

因为班主任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直接的指导者,所以当学生出现暂时性的心理异常时,班主任应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根据中小学生自控能力差的特点,采取正面引导和疏通的方法,帮助学生克服暂时的心理障碍,使他们很快转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情绪自控能力,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状态。

总之,班主任老师的工作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是学校的主力军,是首席执行者,也是开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率,做学生心理问题的防御者,做学生心理发展的指导者和维护者,是班主任开展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秘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