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稿.docx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稿
《文明新风吹开幸福之花》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各位领导,各位乡亲父老:
大家好!
我是咱们淄川区委宣传部组织的“家风、村风、行风”建设宣讲团的一名成员,我们来自各行各业,我是一名学校的老师。
我今天坐在这里就是想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我们的传统文化知识,如有讲的不好或者不对的地方,还请在座的各位多多指正。
我们今天宣讲内容的题目是《文明新风吹开幸福之花》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
今年的3月26日,淄川区委组织召开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专题报告会”,会上我们的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洪涛同志他是这样说的:
他说,我们在全区开展“三风”建设,目的就是让优秀传统文化接地气、进家庭、入人心,促进全区社会风气持续向好。
要把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把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工作生活当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
并要求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争做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者、宣传者、推动者。
新风即我区开展的“家风,村风,行风”建设,那幸福呢?
幸福又是什么呢?
幸福,是偎依在妈妈温暖怀抱里的温馨?
幸福,是依靠在恋人宽阔肩膀上的甜蜜?
幸福,是抚摸儿女细嫩皮肤的慈爱?
还是幸福,是注视父母沧桑面庞的敬意?
幸福到底是什么?
幸福是一个谜,你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
我的理解就是,一个家庭一家人坐在一块其乐融融,和和睦睦,健健康康;勤劳本分,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与人为善;家庭成员各尽所能,积极向上,儿“成龙”女“成凤”,即家庭幸福。
当然,我这里所说的儿女“成龙成凤”,是指长大成人,并不一定非得是什么领军人物,干出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掌握劳动技能,凭借自己的勤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创造财富,赢得回报。
完美的幸福,完美的家庭谁不喜欢,谁不憧憬向往呢?
成就幸福的关键是什么?
成就幸福的关键是以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为支撑,即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
淄川区轰轰烈烈的“四德”工程建设,家喻户晓,收效佳,反响大。
现在组织开展的“家风、村风、行风”三风建设活动与时俱进,走进千家万户,得意平民百姓!
有益于你、有益于我、有益于大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意义深远。
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践行道德建设,我们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
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
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史孕育了优秀的传统文化。
伴随着历史长河的奔腾,中华民族谱写的这些传统文化璀璨夺目,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举世无双。
往近处说,例如《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菜根谭》等常见的蒙学读物和格言语录;向远处看,比如《论语》《道德经》《大学》《中庸》等,这些文字典籍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成员。
家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突出的表现
关于家风,不是简单一句话,更不是浅薄的口号。
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家庭而非个人,政府或教会。
每个人的家庭都为他提供了经济支持,安全、教育,交际以及娱乐活动,社会行为规范来自家庭制度本身蕴含的忠贞诚善等个人品德。
家风又称门风,是给家中后人们树立的价值准则。
历史上有很多有作为的名人都有自己的家风。
古代人把家风总结为五常八徳。
五常是指:
仁义礼智信。
八德是指: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中国历史上名人望族有不少,因此也就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家风家训。
虽然这些家风家训各不相同,但是却对于名人的成长与家族的延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历史上那些名人和望族的家风吧。
纪晓岚家风
清朝名臣纪晓岚在家教上很有见识,因此他在家书中对于子女有“四戒”、“四宜”的要求:
一戒是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
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
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
以上八则,为教子之金科玉律。
林则徐家风
林则徐曾写对联表达教育思想。
“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
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意思是说,如果子孙后代像我这么廉洁、聪慧,我把钱留给他反而损害了他的斗志; 子孙不如我,留钱给他反而使他好逸恶劳,留的钱越多越是增加其过错。
陆游家风
据记载,陆游家训共二十六则,其从四十多岁开始写,直到八十余岁仍在不断增补。
陆游很重视子女教育,写了一百多首教育儿子的诗,以这种形式传递家风。
他的家风家训主要包括:
◎要做好人。
他告诫儿子,但愿你长大后能让乡亲们称赞是有道德的好人,即使是当一个普通老百姓,在道德层面也不比高官差。
◎改过迁善。
“闻义贵能徙,见贤思与齐。
”教导儿子必须做到有错必改,见贤思齐。
◎不要贪得无厌。
“若夫天性澹然,或学问已到者,固无待此也。
”意思是说,一个人假若一直心性恬淡,不图名利,或是品学修养已达到一定程度,自然不会有贪得无厌的思想。
◎要严于律己。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
”年轻时聪明伶俐、有才华的人最容易养成恶行,要特别警惕才是。
他告诫儿子对后代要经常严加管束,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的人交朋友。
◎要宽以待人。
陆游说,我一辈子未曾害过别人,有人害我,“或出忌嫉,或偶不相知,或以为利,其情多可谅,不必以为怨。
”不要去计较,要尽可能回避这些事。
◎要为官清廉。
教导儿子要忠于职守,为民做好事。
特别强调儿子在物质生活上要俭朴,要廉洁。
◎要忧国忧民。
他希望儿子事事都要以那些恬不知耻的卖国贼为鉴,切不可学他们的样子。
曾国藩家风
曾国藩是近代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但其对子女的教育却留给后人很多可借鉴的内容。
勤奋、俭朴、求学、务实的家训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
曾国藩曾留下十六字箴言家风:
“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
以俭持家。
曾国藩一直要求家人生活俭朴,远离奢华。
他的夫人一直带领子女住在乡下老家,门外不许挂“相府”、“侯府”的匾。
曾国藩要求“以廉率属,以俭持家,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
”夫人在家手无余钱,亲自下厨、纺织,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勤于治学。
除了“俭”,曾国藩对子女的另一条要求是“勤”。
他写信给儿子曾纪泽,要他每天起床后,衣服要穿戴整齐,先向伯、叔问安,然后把所有房子打扫一遍再坐下来读书,每天要练1000个字。
重视家教。
曾国藩有3子5女,小女儿曾纪芬最长寿,活到91岁。
曾国藩规定,每个女儿出嫁,嫁妆不得超过200两银子,同时嫁妆中还有父亲亲手书写的功课单。
曾国藩想把女儿培养成一个勤俭持家的家庭主妇,实际上女儿做得比父亲期望的更好。
那我们相信一个有着良好家风的家庭,家人在一起生活的其乐融融,他们怎么会不幸福呢?
当今社会人们的家庭幸福感
2014年新春佳节之际,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推出一个特别调查节目“家风是什么?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2012年中秋、国庆前期央视推出的《走基层百姓心声》之“幸福是什么?
”记者们分赴全国各地采访了几千名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关于“幸福是什么?
”的回答有些让人感动,有些却让人无奈。
对比起“幸福”一词,“家风”在民众的印象中就没有那么清晰的概念了。
它不像“幸福”一词这么具体化,幸福是经常会使用到的,“家风”则非常抽象化。
好的“家风”需要一个家庭、一代人乃至数代人的日积月累和一定的文化沉淀才能形成。
所以当央视记者对采访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时,很多普通老百姓都很难回答出“‘家风’是什么?
”。
经过一番思考,播放出的大致是这些回答:
“家风是我们中国的传统不能忘”“不要出去招风惹事,别出去打人”“要孝顺,父母要以身作则传递这种好的风气”“做人要诚实厚道”“讲诚信,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东西”“要认清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干事”等。
除了普通老百姓,社会各界人士都见仁见智,都能够用文章,或者在个人微博等平台发表自己的看法,当代著名作家莫言表示“我们家最主要的就是重视学习,重视文化,就是要勤学上进,与人为善”。
说起莫言,给大家讲讲莫言小时候的一件事情。
1967年冬天,一个任何中国成年人都会知道那是一个什么时代的时代,贫穷,饥饿……。
家里那年一共种了104颗白菜,每一棵白菜莫言和母亲都付出了心血,临近过年时候,已经卖了101棵了,就剩下三棵了,本来要留着过年包饺子的,可是母亲最后还是决定卖了它。
于是莫言跟着母亲去集市上卖白菜,好不容易挨冻走到集市,母亲开始吆喝起来。
这时一个老太太闻声过来,看了看白菜,就翻动起来,而且还不断的从白菜上往下掰菜帮子和菜叶,老太太的举动让莫言有些生气和恼火,于是就说了她几句,老太太很不乐意,后来老太太很不情愿的就买了白菜。
回到家中,母亲说:
“你怎么可以多收人家一毛钱呢?
”说完母亲两行热泪流了下来。
莫言知道母亲以了解其中的蹊跷,他见状,也哭了,支支吾吾不敢再说什么。
从这件事情中我们不难看出,生活的艰辛和贫困还不及莫言的欺骗让母亲更难过,在这里母亲那种坚强倔强和信守承诺的性格被彰显的淋漓尽致,借此我们也看出了莫言的家风是有多么的严格和令人信服。
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怎么不会会有一位伟大的儿子?
事实上,关于“家风是什么”的类似问题,答案大相径庭。
有的是一句话、有的是几个字、有的贴在自家墙上、有的写进书里,有些是一代一代人的行为传承。
尽管家风的内容和形式各式各样,但让人欣慰的是它们的总基调都是向上、向善的。
当代社会,飞速发展,很多新的东西衍生出来,很多旧的思想渐渐淡去。
“家风”一词对现在的很多小家庭来说已经开始变得陌生,很多好的家风、家规被淡忘。
现在一家人聚在一起,又有几家人会谈论家风家规?
亲朋好友聚会都是谈论如何赚钱养家、过上更好的生活。
现在重提“家风”,是有非常积极现实的意义的。
这是一种文化的回归,是一种历史智慧的挖掘与重建。
“家风是什么?
”不仅让普通的公众产生思考,国家的领导干部、权力掌握者更是需要沉下心好好思索。
家风和政风有着很紧密的联系,很多贪官腐败分子的堕落起点,正是始于家庭这道“防火墙”失去效力。
家风不正的人,不可能有一心为公的情怀;家风不正的社会,也不可能有健康良好的政风与民风。
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大多数人都认为,好的家风是社会需要的优良传统,好的家风需要大家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如果每个家庭都能传承优良的家风、如果每个家庭成员都能拥有良好的家风意识,令人心寒的社会道德滑坡,就一定能得到有力遏制。
一个家庭的家风是积极向善的,一个家的所有家庭成员的品德是纯洁的、高尚的,那么一个社会定然是和谐的。
好的家风能让孩子孝顺父母、健康成长,做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进而形成好村风、好行风,让大家生活得更幸福、社会更文明。
古语有云: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
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一生。
这种终身性的教育往往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家风,家风的好坏往往要延续几代人,甚至于十几代、几十代。
因此,德国著名幼儿教育专家福禄贝尔曾这样说过:
“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
”因此,母亲在一个家庭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觑,孩子能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与母亲是息息相关的。
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
一个人在家庭中尊老爱幼,谦虚谨慎,克勤克俭,严格自律,讲原则,重正气,他在单位里、社会上也必然能够表现良好;反之,一个人在家庭中我行我素,没规没矩,无法无天,无情无义,耍奸使坏,损人利己,既不把道德要求放在眼里,也不把法律规矩放在眼里,久而久之,就不免成为家庭的孽子,社会的败类。
俗话讲:
“打断骨头连着筋”。
家庭连着地方、社会和国家,所谓“家门不幸出孽子”,必然祸害社会,成为家庭、地方、社会的破坏因素。
一个家庭有了好的家风,这个家庭就很和睦、很团结;千万个家庭有了好的家风,我们这个社会就很和谐、很有向心力,如果每个家庭的“家风”都正,则社会风气自然会得到改善,也会相应的“正”起来。
相反,如果小家庭的“家风”不正,则整个村风的风气,整个社会的风气就很难“正”得起来。
我们的“家风、村风、行风”三风建设活动正在激活优良传统的基因,唤醒传统美德的基因。
从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家庭”入手,梳理传统文化资源,抢救家风家教,夯实社会道德大厦的根基。
目前我区开展“三风”活动以来,镇上、村里的干部也都走村进户做宣传,来宣讲倡树“三风”,让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就越发敞亮了。
希望在座的各位听过宣讲以后,你们也能走到哪里都给大家讲讲说说,让好家风、好村风、好行风蔚然成风。
前面我们所讲到的传统文化它包含了非常多的内容,例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孝经》、《三字经》、《弟子规》等等经典,孔子、孟子、老子等古代圣人,对后世之人有着激荡心灵的影响力。
咱们淄川区委宣传部编辑了一本《大道至简》的书。
这本书是讲传统文化的,里面就有很多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文章,其中有一部《孝经》,里面都是孔老夫子的话。
咱们中国人自古以来是讲孝道的,《孝经》这部书很短,不到两千字,可是讲得很全面,教育意义很大,教育了一代又一代著书达理孝经父母的优秀人才。
这部书里面讲了天子的孝道,诸侯的孝道,当官人的孝道,平民的孝道。
何为孝?
一般人认为,只要对自己的父母克尽奉养,就是孝顺了。
我不反对这种看法,这是孝顺了,只是这个孝顺只限于父母罢了。
虽然这种孝是最基本的,但已是孝了。
但现在,这种看法也许会被人否认,因为许多家长都曾对孩子说:
你要真的孝顺我,就拿出点成绩来。
虽然现在已不是什么功成名就、光宗耀祖的时代了,但知识却是要的,事业也总是要的。
许多贫困山区的父母宁可累死饿死也要送自己的孩子上学,如果孩子真的能“拿出点成绩来“,那也是可谓尽孝了。
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孝顺的为什么偏偏只有父母呢。
不可否认,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而且养育了我们,也许我们无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我们需要尽孝道。
但我们又能报答老师的培育之恩吗?
不能。
可为什么我们不对老师也尽孝道呢。
要知道,是老师给了我们知识,给了我们能力,给了我们机会,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培养出了大批的人才,我们为什么就不对老师尽孝道呢?
我们是应该的,我们需要以优秀的成绩来回报老师的努力,我们需要才华来回报老师的培育,同样需要以成就事业来证明自己。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篇报道。
案例一:
上海市民郑龙娣的老师魏桂容一生未婚,晚年举目无亲,作为学生的郑龙娣照顾恩师20余年。
围绕魏桂容的遗产归属问题,郑龙娣和校方之间发生了争执。
郑龙娣曾向法院申请认定财产无主的特别程序,但上海市中国中学对此有异议,双方最终对簿公堂。
郑龙娣说,“我不穷,我不是为了钱,只是想把她(老师)的遗产处理好。
”她表示,在魏桂容生前她就已和老师说明,拿回为老师垫付的钱就行。
20年,“我付出了多少,只有我自己心里知道。
2014年12月5日,法院判决:
魏桂容名下48万余元存款归郑龙娣所有,魏桂容名下一套住宅收归国有。
负责这次案件审判的法庭副庭长彭雄辉表示,这样判决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尊师重道这种传统美德,同时也鼓励社会上的一些人对孤寡老人多一份关爱。
相反案例:
逆子疑炒股票和欠债,逼父母卖楼分身家不遂,诱骗父母到其友人的家中,加以杀害后肢解,头颅则暂藏雪柜内,并企图砌墙埋尸灶底,打算将死者身躯及头颅先后分两批运走;后背警方调查发现,查看死者住所大厦和被查饮茶酒楼的闭路电视录影带,发现死者行踪与幼子所说不符,再追查幼子的手机短讯记录,怀疑有人密谋害命夺产。
消息称,及不排除两死者早在半个月前已遇害。
此人为人之子,丧尽天良,就这样的人不配做人,连畜生都不如啊。
孝道,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应该扩大范围了。
也许真的要我们对整个民族尽孝对一切众生尽孝是大了点,听起来也觉得十分困难,但是整个民族养育了你,你是应该尽孝的;是许多的人给了你一个爱的世界,所以你也是应该尽孝的;是一切的生灵给了你一个美丽的生存空间,所以你也应该尽孝的。
百事孝为先,我在这里不得不提及一个人,我的母亲。
母亲1957年生人,今年算起来已58岁了。
我的母亲很漂亮,性格比较豪爽,是个非常热心的人。
2000年时候,我爷爷因病去世,留下了我奶奶一个人生活,当时她伤心过度,也变得有些老年痴呆,经常亡魂适度。
因为我叔叔一家人都在外地工作,因此,照顾我奶奶的重任就交给了我妈和我爸。
与其说是交给我爸,倒不如说就是我妈一个人在草扯着所有的家务事包括照顾我奶奶直到现在。
我奶奶今年84岁了,他一直从年轻时候就心脏不好,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也一直不大稳定,忽高忽低。
为了不让奶奶情绪不稳,一家人都非常注意,尽量不让他有情绪上大的波动。
尤其是我的母亲,对奶奶照顾的是无微不至,一天三顿饭,绝对不会重样。
还定期给我奶奶换洗衣服,洗头发,理发,剪指甲等等,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
平均一年我奶奶也就感冒一次。
除了老年病,几乎很少生病。
我想这与我妈妈的精心照料有着必然的关系。
我也有姥姥姥爷,我妈在娘家那边是老大,平时她只要安排好家里的事情,她也会不时的去给我姥姥老爷干点力所能及的活。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母亲的举动每天都感染着我们,我们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希望有一天自己成家了也能做到妈妈那个样子。
07年08年我和姐姐也分别成家,有了自己的小家庭。
我和老公结婚后,一直是两地分居,他在济南上班,大学毕业后留在了济南工作。
所以,家里的事情我只能和公婆商量着来,结婚七年,我和公婆一直住在一起,我很乐意和年纪大的人住在一起,我觉得家里有个老人能给你洗涮涮,做做饭啥的,给我带了很多便利,自己也省了不少劲,因此心里有很多的感激。
从没有嫌弃过他们做得不好或是怎么样。
所以我很不理解现在的有些80后,90后为什么不喜欢和老人住在一起。
二人世界或者三人世界并不见得过得有多么的幸福,我觉得一个家庭,有老人在,有孩子在,才算是一个完整的家,一个幸福的家。
七年来我从没有和公婆红过一回脸,没拌过一句嘴。
婆婆在外呢拉起刮来时,也从不说我个不好。
我们婆媳关系一直处的不错。
2012年,我区全面实施以“四德工程”为主要内容的“道德建设推进年”活动,即爱德工程、诚德工程、孝德工程、仁德工程。
我们单位也组织开展了“四德之星”的评选活动,我很有幸,被评为“孝敬公婆之星”。
取得这样的光荣称号,我觉得特别的骄傲和自豪,比奖励给我一万块钱都高兴,这是单位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支持与肯定,我一定不辜负大家对我所给予的希望,我一定会做的更好。
成就事业方能显出你的价值.尽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给生你养你的父母,给辛辛苦苦培育你的老师,给养育了你的整个民族一个满意的答案,也许这是孝的一种吧!
别人给了你,你就应该懂得回报别人,中国有句老话: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父母的尽忠尽责克尽奉养并不是孝的全部。
成就一番事业,然后在自己的事业上默默地奉献,用自己的成绩与爱心来回报世界上的种种,这也是孝顺。
中华民族以“崇尚道德”和“礼义之邦”而著称于世界民族之林。
现在,全国掀起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我们淄川区也紧跟时代步伐,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形式多样。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多方面的丰富内涵,他的优良部分,是人类宝贵的财富。
并且是新的更高的文明的再生之源之一。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爱国、诚信、厚仁、重义、敬亲、贵和、求新、好学、勤俭、奉公等道德要求,经过数千年的不断陶冶、实践和发展,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极其重视“精神生活”、“道德人格”、“崇高境界”、“理想信念”、“诚实守信”在人的生活中的导向功能,这对于克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些目光短浅、低级庸俗、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等腐朽思想来说,有很强的针对性。
对于中华民族的这些传统道德,只要我们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吸取其精华、批判其糟粕,传承其美德,抛弃其局限,并力求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赋予其新的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就一定能够成为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发展,有助于“以德治国”。
中共十八大会议召开以来,中央新一届领导十分重视提高党员素质的问题,从反腐倡廉入手,在全国上下展开打击贪腐重整党风的活动。
尤其是对贪污腐败影响党心民心的典型案件,加大了查处力度,一批贪污腐败分子被立案侦查,并采取速战速决的方式重判了一批腐败分子。
针对贪污腐败影响执政党执政地位的问题,新一届中央政治局领导,适时做出了中共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决定,并在层层贯彻狠抓落实上下了大功夫。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解决“四风”问题,需要在广泛而深入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更需要在长期的政务活动中从制度、机制和思想意识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常抓不懈、警钟长鸣。
形成制度,让整“四风”与治“贪腐”一样,成为纪检监察部门的常规工作,不会随着活动时间的起止,而仅仅就是一次活动。
建立机制,让整“四风”与职务犯罪一样,有科学完善的法办依据和程序,不会随着舆论的冷热和引导,而仅仅就是一句口号。
强化意识,让整“四风”与民心工程一样,成为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共识,不会随着人员变动的频率,而仅仅就是一阵风。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决定非常及时,她是新时期改变党的形象问题的一场“整风”运动。
唯由对“四风”的“践行”者痛下杀手,方能起到杀一儆百以儆效尤的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荡涤党的领导干部,尤其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的心灵,才能加强和巩固党群之间的血肉联系,使中共焕发出执政党的勃勃生机,带领全国人民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为目标,以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道德、个人品德为重点,扎实推动我区“四德工程”深入开展,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文明程度和城市整体形象。
让我们共同携手,全面建设“富饶、秀美、幸福”新淄川而努力奋斗。
让“三风”吹遍我们新淄川,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宣讲人梁玉婷
201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