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世界近代史复习提纲资料.docx
《届世界近代史复习提纲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世界近代史复习提纲资料.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世界近代史复习提纲资料
2014届世界近、现代史复习提纲
云南省砚山第一中学査佩良
时限范围:
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今
知识范围: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科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一部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
一、世界文明的产生
知识准备:
“文明”是以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水平为标志的关于社会进步的概念。
文明发展具有继承性和民族性。
判断文明的标准主要有:
文字的使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产生与进步、各种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等。
文明可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又可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
1.距今一万年的新石器时代开始的“农业文明”,使人类物质生产出现了第一次飞跃,世界形成了几个各具特色的农业文明中心。
如:
东亚儒家文明、南亚佛教、印度教文明、西亚北非伊斯兰教文明、欧洲基督教文明、美洲印第安文明。
由于生产力的限制,农业生产的封闭性,早期的世界文明呈点状分布,彼此封闭隔绝,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和独立性。
2.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手工业的发展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分工不断扩大、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市场交换频繁;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雇佣关系的发展。
新的以雇佣关系、商品市场、货币关系为代表的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新的经济组织——公司也随之产生。
知识准备:
资本主义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资本积累、自由劳动力的扩大、人们购买力(市场)的扩大、技术水平的提高、原材料的增加等等。
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国家总是通过对外侵略掠夺、不平等条约、不平等贸易、对内促使劳动力与土地分离、鼓励科技创新等手段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有力条件。
3.文明的连接
文明连接的必要性:
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需要不断扩大商品销售市场,获得更多的利润,这是世界文明连接的内部驱动力。
文明连接的条件:
①西欧生产力的发展,知识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造船和航海技术的提高,地圆学说的传播,中国火药、指南针的传入,使新航路的开辟具备了可能性。
②西班牙、葡萄牙最早形成统一的封建制国家,实力强大。
③西、葡两国封建主热衷于传播天主教。
文明连接的过程:
一是新航路的开辟;二是欧洲的殖民掠夺与扩张。
新航路开辟的史实:
①迪亚士发现好望角(1488);②达·伽马首航印度(1497-1498);③哥伦布发现美洲(1492);④麦哲伦环球航行(1519-1522)(证明了地圆学说)。
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对世界,尤其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
①引起“商业革命”。
远洋商业活动频繁,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往,欧洲同非洲、亚洲间的贸易扩大,同美洲开始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世界各地区的商品逐渐在欧洲市场上出现,世界文明开始连接,世界一体化迈出第一步。
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随之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垄断地位逐渐被葡萄牙、西班牙、尼德兰和英国所取代。
②引起“价格革命”。
由于西方殖民者的掠夺,大量贵金属涌入欧洲,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
在“价格革命”过程中,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暴利,促进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
靠固定地租收入的封建主势力衰落,劳动人民日益贫困。
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
③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打击了神学理论和教会权威。
④欧洲国家开始了殖民扩张,世界各地逐步纳入欧洲体系。
4.西欧各国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
①葡萄牙是殖民活动的始作俑者,主要向非洲西海岸和印度扩张。
②西班牙的扩张是伴随着哥伦布的远航探险开始的,主要扩张方向是拉丁美洲。
③海上马车夫——荷兰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造船业发达、对外贸易发达,16世纪末,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荷兰凭借优势在美洲、非洲、印度和东南亚夺取了大量的殖民地并骚扰我国东南沿海,进占台湾。
④英国的崛起英国处于大西洋的航运中心,推行“重商主义”,鼓励出口。
1607年,获得美洲第一块殖民地——佛吉尼亚,随后向三个方向发展:
地中海和东印度的商业贸易、纽芬兰渔场开发、北美殖民地的农业拓殖等。
颁布《航海条例》(88页)、进行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1763年,迫使法国签订《巴黎条约》,攫取了法国在北美的殖民地,成为海上霸主。
⑤法国的主要扩张方向在印度、美洲和非洲。
5.西欧的强盗贸易:
奴隶贸易(满足美洲劳动力需求、获得资本原始积累);迫使殖民地对其实行免税贸易;向落后地区进行欺诈性贸易。
总结:
由于新航路开辟,西欧的早期殖民扩张、殖民掠夺,不平等贸易,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落后,使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了世界近代化的进程。
西欧国家用野蛮的方式初步完成了世界文明的连接。
知识小卡片
1.最早进行殖民侵略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没有在殖民掠夺中强盛起来,主要因为:
两国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未能把掠夺的财富转化为资本。
2.新航路开辟后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集中表现为资本积累速度加快。
3.马克思说:
“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它突出反映了在特定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4.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目的: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的需求;西方远航是为了开拓市场,攫取暴利,掠夺财富,特别是金银。
性质:
郑和下西洋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新航路开辟是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性质,属于资本原始积累的范畴。
经费来源:
郑和下西洋是由政府投资;新航路开辟来源于个人投资或王室的支持。
历史影响: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贡赐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此后,中国的远洋航行几乎是销声匿迹。
新航路的开辟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英国工业革命
①背景和条件:
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成为工业革命的巨大动力和政治保证;海外殖民掠夺提供了资金来源,扩大了市场;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并开拓了国内市场;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生产技术知识的积累。
②过程:
兴起和影响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采煤、冶金、交通运输业
棉纺织业:
纺纱方面发明了珍妮机、水力纺纱机等;织布方面发明了飞梭、水力织布机等。
机器制造业:
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人类开始进入机器时代。
机器的应用,促进了采煤业、冶金业的发展。
生产的发展要求更高效的交通运输方式。
陆路方面,英国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水路方面,美国富尔顿发明了汽船。
③1840年前后,机器大生产基本上取代工场手工业,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2.工业革命的影响
催生了新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现代工厂,提高了管理水平,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使英国逐步成为“世界工厂”。
①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②改变了经济地理状况,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③改变了人口职业结构,大量人口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事工业生产,机器的推广又使人口从工业中被排挤出来,刺激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④促进了现代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⑤机器生产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统治地位。
⑥改变了人类经济管理的理念,英国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系统阐述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主张限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促进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⑦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法制化进程。
英国先后颁布一系列法令,废除阻碍经济发展的旧法令,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如废除《谷物法》、《航海条例》,颁布《矿井法》、《工厂法》、《十小时工作日法案》、《公共卫生法》、《济贫法修正案》等。
⑧掀起了新一轮的对外殖民扩张,强行推行自由贸易,攫取更多的外海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世界联系也因此更加紧密。
3.工业革命的扩展
①法国工业革命由于起步晚,原因政局动荡,企业分散、小农经济、高利贷发达,法国工业革命受到严重制约。
②美国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
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国际环境、大量外国移民。
特点:
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
③国家的分裂严重制约了德意志工业革命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成熟
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行业之间、各国之间生产的互补性使经济交流交往更加频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根本动力);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空前发展,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使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主要方式);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新式交通工具的发明,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条件;资本主义国家按照自由主义原则确立了资本的自由流动、安全、增值的国际经济交流原则,给予他国最惠国待遇,逐渐取消关税保护。
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原则的确立,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渐成熟。
三、世界一体化的基本形成
1.第二次工业革命
①政治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
②资本积累:
欧美国家初步工业化、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列强对殖民地的商品输出和掠夺,为新的工业部门的建立准备了充足的资金。
③技术条件:
自然科学突破性进展并迅速转化为技术,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④市场条件:
美德意日等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市场需求急剧增加。
2.简要过程及重要发明
①美德两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个中心。
②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大功率发电机,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
③重要发明:
电力、电讯方面,德国西门子发明发电机,比利时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美国爱迪生发明电灯、电车、留声机、电影放映机,美国贝尔发明电话,美国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意大利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以内燃机为动力核心的新交通工具方面,德国卡尔•本茨发明汽车,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化学工业,瑞典诺贝尔发明炸药。
④新兴工业部门:
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通讯工业。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①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与技术结合。
(最突出的特点)
②同时在几个国家发生,规模广泛,发展迅速。
③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
④有许多国家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电力逐步应用于工业、照明及城市公用事业,促进了机械化、自动化,传统工业的技术革新,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大大提高乐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②出现了垄断与垄断组织,减少了单个资本家的无计划生产,推进大工业的发展进程。
③重工业有长足发展,逐步占主导,形成西欧和北美两大工业地带,美德实力超过英法。
④能源结构由使用水、煤转到以电、石油为主。
⑤政治制度,形成比较健全的以代议制民主、政党政治和公民自由为特征资本主义政治模式。
⑥思想观念,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
⑦生活方式:
改善日常生活,尤其表现在衣和行方面。
⑧环境问题:
汽车的出现,促进石油的大规模使用,化学工业的兴起,使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更为严重。
5.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①政治上:
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
②经济上:
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向中国输出资本和掠夺原料,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③思想上:
封建统治思想日益受冲击。
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形成。
6.世界连接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工业生产的发展;垄断公司的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交通工具的变革、电信工具的创新缩短了人们交流交往的时空距离;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消费紧密结合在一起,世界一体化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②世界一体化的基本内容:
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以国际贸易和殖民扩张为手段,以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文化交流与撞击、社会形态冲击与选择为内容。
③世界一体化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促进了全球文化交流的扩大;扩大了发达国家与亚非拉落后国家的差距,导致了亚非拉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扩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不平衡,导致了列强间的矛盾加剧乃至军事大冲突。
四、当代资本主义
1.1929年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①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主要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由于技术的不断革新,生产力迅猛发展,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刺激了资本家的盲目生产和无序竞争,导致了社会生产的相对过剩,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直接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②经济危机的特点:
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③经济危机的影响:
严重破坏了生产力,失业人口剧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阶级矛盾尖锐;资本主义各国间的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使原有的世界货币体系四分五裂,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的考验;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迭出,政府信誉扫地;资本主义各国不断向殖民地和附属国转嫁危机,倾销产品、增加捐税,激化了资本主义各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民族解放运动持续高涨;国际关系日趋紧张。
2.胡佛的放任政策
面对经济危机,胡佛相信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功能,继续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让经济“自我治疗”(市场自我调节)。
由于危机的不断加深,胡佛从1932年开始采取两大措施:
一是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和各州提供贷款,进行救济;二是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
但是依然实行通货紧缩政策,削减政府开支,反对联邦政府进行救济。
美国经济“病入膏肓”。
3.罗斯福新政
内容:
①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前提),首先整顿财政金融体系,以恢复银行信用,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
②恢复工农业生产,限制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价格,保护农民利益。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建立关于定公平竞争、产量、价格、销售规则,给予工人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防止盲目竞争引起新的生产过剩。
③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规定政府拨款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④保护劳工权利,成立劳工关系委员会,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缓和劳资矛盾。
⑤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通过《社会保险法》,实行养老金、实业保险和救济,稳定社会。
评价: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为克服经济危机作出的政策调整,是为了巩固和维护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的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改变,以使其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它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也不可能根除经济危机。
积极影响:
①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
②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遏制了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③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
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对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拓展:
新政到底“新”在:
政府要干预经济事务,把经济发展纳入到有序的轨道中,从而减少或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把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完善和调节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起点。
4.战后至今的美国经济
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
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再生产;广泛补贴出口产品,维持高出口水平;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福利主义政策。
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不断发展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以扩大就业、减少贫困、减轻危机破坏、促进经济增长为目标,以国家干预经济,保持大规模财政赤字预算为手段来促进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造成了高赤字、高国债、高通胀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由于石油危机,美国经济陷入“滞胀”困境,美国反复使用紧缩财政和赤字财政都没能奏效,以国家干预、充分就业为特征的凯恩斯主义失效。
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实行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理论主张,削减政府开支、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胀,用减税和扩大国防支出来医治停滞取得良好效果。
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既反对自由放任,又反对过渡干预。
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新技术、教育、健康保险和环境保护投资扩大就业;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供应,刺激新需求,再用新需求来促进经济增长。
美国进入所谓“新经济”时代。
5.战后的西欧
英国二战后,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形成了私营企业与国有化相结合,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的混合市场经济。
20世纪90年代,“多市场、少政府”成为英国经济发展的趋势。
法国二战后,法国实行企业国有化、经济计划化、国家福利化的发展方针,形成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共存的计划指导型发展模式。
20世纪80年代后,受新经济自由主义影响,法国开始私有化浪潮。
德国二战后,德国实行介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社会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政府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稳定财政和货币政策;用收入调节政策来实现相对公平。
创造了西欧经济的奇迹。
6.战后日本二战后,日本实行“统制经济体制”,后来逐步确立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竞争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据此日本迅速赶超了英法德等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
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十月革命的胜利俄国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苏俄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
国内,被推翻的封建专制残余、资产阶级企图恢复“失去的天堂”,凶残地向新生的人民政权反扑;由于一战,国内经济面临崩溃的危险。
国外,德国步步紧逼,一战结束后,协约国联合干涉苏俄,企图把社会主义扼杀在摇篮里。
这时苏俄的第一要务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为此苏俄政府实行了一整套的特殊政治、经济、外交政策,后世称其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容:
外交上,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了帝国主义的战争。
政治上,颁布《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经济上,实行“余粮收集制”,所有工商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取消自由贸易,所有消费品实行国家实物配给制,实行义务劳动制度,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人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人民政权提供了保证。
但是,它严重地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严重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危害了工农关系,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
内容:
农业上,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农产品。
工业上,实行经济核算,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国家掌握经济命脉,中小型企业以租让制或租赁制转给本国和外国资本经营(即国家资本主义)。
商业上,允许商品自由贸易;分配制度上,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新经济政策实际上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经济发展。
它尊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改善了工农关系,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促进国民经济的好转,为国家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这时俄共领导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有益探索。
3.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苏联是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为加强国防力量,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苏联必须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其主要包括:
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高速度,依靠本国力量积累资金。
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到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为支援各国社会主义运动,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准备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但是造成了重轻农发展严重失调,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提高的严重后果。
②农业集体化
为了推动国家工业化建设,苏联开展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它为苏联工业化建设解决了劳动力、原材料、资金、市场创造了便利条件。
农业集体化运动过程中,大部分是通过行政命令实现的,违背了农民自愿的原则,不利于农民积极性的调动,造成了苏联农业的长期落后。
③经济管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
斯大林模式在经济管理中形成了依靠国家指令性计划指导干预经济的管理模式,完全排斥了市场的调节作用。
④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
在苏联政治建设中,逐步形成国家权力集中于党,党的权力集中于总书记的模式,导致了个人专断独裁,个人崇拜迷信的集权政治,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苏维埃只是一个“表决机器”,严重破坏了民主法制。
⑤严格控制思想文化和学术领域。
⑥评价: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同当时苏联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适应,在资本主义自由主义遭受破产,经济一片混论的国际背景下,曾发挥了巨大作用,它把苏联建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二战期间苏联要打退法西斯的侵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但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到后来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和民主法制的发展。
知识拓展:
1.对斯大林个人崇拜产生的根源:
小生产经济和农民意识是产生个人崇拜现象的根源;俄国专制政体的消极影响;斯大林威望的空前提高。
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相比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
都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起点低、基础弱;都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设资金和劳动力都依靠农业集体化来实现;都依靠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都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民主法制建设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不同点:
苏联脱胎与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中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基础比苏联更为薄弱;苏联对私有制的改造是通过强制手段实现的,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则是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的;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国家工业化,中国则未能实现国家工业化;苏联始终未能摆脱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阻碍,中国则在十一届三中后,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4.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困境
①赫鲁晓夫的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在农业。
主要措施: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经营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鼓励大规模垦荒种植玉米;把农业机械自由地卖给集体农庄;加强对农业的研究和管理,把农业院校和农业科研机构搬到田间地头等。
工业改革,扩大地方权力,但工业企业未能获得自主的经济地位。
赫鲁晓夫的改革打开了苏联改革的大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但未能从根本是突破斯大林模式,有的措施不顾自然条件,有的指标不切实际。
②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重点是重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改进管理、完善计划、加强经济刺激。
苏联真正成为与美国匹敌的军事超级大国。
但未能突破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的模式。
③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经济体制方面,试图以经济管理代替行政命令,但效果不佳。
政治体制改革是重点,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倡导“民主化”、“公开性”,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实行西方式三权分立;放弃共产党的领导。
结果,政局失控、社会动荡、苏共分裂、自由化思潮泛滥。
全盘否定斯大林,彻底否定十月革命,反对马列主义,反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
直接导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华沙条约组织瓦解。
④苏联解体: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辞去苏联总统职务,苏联正式解体。
⑤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
历史原因,始终未能突